为何汉献帝不去投靠刘备?_汉献帝为什么不能光复大汉

由网友 黄风大王讲文史 提供的答案:

汉献帝是董卓拥立的傀儡皇帝,前期受制于董卓,接着被李傕、郭汜控制,最后又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当时的汉朝,皇室衰微,整个国家都被各大军阀所瓜分。汉献帝能够依靠的也是这些军阀。

在这些军阀里,除了刘表、刘璋之外,也就刘备算是皇室中人。刘备的皇叔身份是汉献帝承认的,主要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扶持刘备,用来跟曹操抗衡。可惜,刘备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早早就溜了。赤壁一战后,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直到汉献帝退位,刘备自立为汉昭烈帝。

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汉献帝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呢?

首先,在汉献帝的前期,刘备实力不够,且长期没有稳定的地盘,汉献帝投靠刘备根本得不到保障。

刘备从讨伐黄巾起义开始,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偶尔得到那么一两个,也很快就被人抢走。刘备自己都颠沛流离、东奔西走,汉献帝又怎么会去投靠刘备呢?

更何况,刘备真正进入汉献帝的视野,还是在曹操杀死吕布之后,跟曹操一起去许昌的时候。

其次,刘备不是个忠心的人。

刘备虽然一直都以汉室宗亲自居,但实际上,他更多的是用这个身份来给自己拉政治投资、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已,他对于汉室到底有多少忠心,只有他自己知道。

比如,董承接受汉献帝衣带诏的时候,刘备一开始是不愿意参加的。直到煮酒论英雄后,刘备发现不管自己做什么,曹操都放心不下自己,这才决定加入董承,伺机扳倒曹操。但是,当他发现形势不太对的时候,立刻就溜之大吉。不管是董承,还是汉献帝,他都不管了。

从刘备的角度来看,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对于汉献帝来说,刘备这么做就有抛弃君主的嫌疑了。

再次,即便汉献帝想跑,也跑不了。

自从到了许昌之后,汉献帝就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曹操的监视之中。他想向外面传递个消息,都得小心翼翼,更不用说他想逃离许昌了。

当时的许昌,虽然有很多忠于汉室的大臣,但大多数都没有实权,真正有实权的都是曹操的人。这样一来,汉献帝想找几个大臣帮助他逃跑,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最后,汉献帝禅让给曹丕之后,即便能走,也没有意义了。

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给他,汉献帝就失去了皇位。这个时候,如果曹氏集团不阻拦,他倒是可以离开许昌,但是到了蜀地,他就真的能继续当皇帝吗?

明显不可能。

第一,曹丕称帝之后,刘备这边的人立刻造谣,说汉献帝被曹丕给杀了,所以为了继承汉朝大统,刘备必须早日登基。这时候,汉献帝要是来了,那这个皇帝谁来做。汉献帝又不傻,即便刘备让他当了皇帝,那他同样还只是个傀儡皇帝,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第二,刘备的手下人也不会承认汉献帝。刘备集团成分复杂,有最早跟随刘备东奔西走的老部下,有荆州来的团队,也有蜀地的豪强。而蜀地又有当年刘焉带来的人马,以及蜀地当地的汉族豪强、少数民族等。是刘备以个人魅力和能力把如此复杂的集团聚集到了一起,将他们拧成一股绳。这些人只信刘备,而不会信汉献帝。

所以,当曹丕称帝的时候,蜀汉集团的人立刻就知道,他们的从龙之功要来了。这才造谣汉献帝已死,催促刘备登基。当然,这有可能是刘备授意的。他只要赶紧称帝,造成既定事实,即便时候查明汉献帝没死,或者汉献帝来了,汉献帝也无能为力了。

由网友 希纯音乐情感 提供的答案:

汉献帝当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但福祸谁又说的清!!!

有读者在言提问:小编,你给解释解释为什么汉献帝一直被曹操胁迫,不去投奔以匡扶汉室,重振大汉的刘皇叔刘备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汉献帝当提线木偶当了一辈子,刘备越来越强大,也是刘家人,怎么不去找刘备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01

汉献帝心灰意冷了

汉献帝刘协本不是皇帝,他的哥哥刘辩才是皇帝,就是汉少帝。当时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在宫中发生争斗暴乱,刘协和刘辩就躲到了郊外。

正巧遇到了何进拉来的外援董卓,刘辩当时已经吓傻了,语无伦次,倒是刘协将事情完整地说了一遍,董卓觉得刘协比较贤能,后来就废了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

看似还可以的刘协从此走上了傀儡皇帝的职业之路。

汉献帝当上皇帝后,就生活在董卓的淫威之下,后来王允利用貂蝉离间了吕布和董卓。

董卓被杀,汉献帝又经历了李榷郭汜的叛乱控制,最终被曹操迎回,从此长期生活在曹家的控制之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提线木偶。

汉献帝不是没有挣扎过,曾经干过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他用鲜血书写了诏书缝在衣袋里,秘密传给董承,救献帝,杀曹贼。但事情败露,参与者几乎被全部诛杀,包括已经怀有身孕的董贵人,也就是董承的女儿,刘协的女人。

在此之后,刘协又抗争过一次,同样是靠身边的女人,这次是伏皇后。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诉说曹操有多霸道可恶,希望想办法诛杀曹贼。

但同样是事情败露,伏皇后被杀,与刘协所生的两个皇子被毒酒毒杀,伏家一百多口人被诛杀。

伏皇后死前向汉献帝刘协求教,刘协哭着说,我救不了你,我连自己能活多久都不知道。

正是经历了这几次的伤痛,死了两个敢为自己出头的红颜知己,死了三个孩子,刘协日后变得乖顺了很多,心灰意冷。

也许就是有机会放在面前,他也不敢随便去尝试了吧,因为付出的代价太过惨痛了。

02

曹家看管太严,出不去

第二个原因,汉献帝压根就难有机会出去,甚至连发信函都很困难。

毕竟曾经发生过两起反抗的事件,曹操对于刘协的监控肯定会进一步升级。

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就像一只金丝雀,被人关在笼子里,他不知道身边的人谁是人谁鬼。

他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太监和宫女,但太监没根,办事难以靠谱,宫女势弱,难以托付。

之前还有董贵人,伏皇后这样的红颜知己诉苦,但在伏皇后被杀后,曹操让自己的女儿做了皇后。

这样汉献帝就更没有人身自由了,连晚上说梦话估计都要小心一点。

所以,汉献帝即使有心投靠刘备,但能力确实有限,根本出不去。

毕竟当时朝中的势力,武将几乎都是曹操的人,文人有几个依然忠心于大汉和刘协,但奈何没有兵权,没有太大的能力与曹操叫板。

再说,大家也都怕了,看清了曹操才是未来的主人,很多人也不敢再帮汉献帝了,动不动就被灭门灭族,谁还敢舍生取义。

03

对刘备并不信任

第三点就是,汉献帝刘协对刘备并不是很看好,也不是很信任。

当年的衣带诏参与者唯有一人逃脱了,其他人全部被诛杀,这幸存者就是当时还是左将军的刘备。

人长期处于压抑之中就会想很多,我想刘协肯定想过一个问题:我这么周密的计划,将诏书缝在了衣带里,最终却事情败露,唯独刘备幸存逃脱了,他到底是人还是鬼。

就算我千辛万苦,避过曹操的层层监控逃到了刘备那里,他是否真得会扶持我,还是又变成一个胁迫我的奸雄。

我觉得,即使刘协去了刘备那里,日子并不好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魅力,曹操,孙权,刘备,这几位做大事的人谁不想将汉献帝据为己有。

刘备打着匡扶大汉的旗帜,但确实没有此心。在曹丕废掉汉献帝刘协建立曹魏政权之后,刘备立马就宣布称帝,建立了蜀汉。刘备的志向远大,不可能一辈子只想当一方诸侯。

其实,汉献帝虽然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历经了几个人之手,但还算比较幸运,居然没有被杀掉,而且在位时间长达32年,这在中国历史上算是高寿的在位时间了,在整个几百年的王朝中,他排名第三,前面两位是汉武帝刘彻和汉光武帝刘秀。

曹丕将汉献帝废掉之后,对他仍是不错的,封他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活了54岁,正常病故后,魏明帝还率领大臣亲自痛哭祭拜。

这种待遇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纵观几千年历史也难有亡国之军有这样的。

所以,小编认为汉献帝不去投靠刘备,差不多就是这些原因。

由网友 历史真相背后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奇怪,首先,汉献帝那是曹操的傀儡,那是人质,放在皇宫里三层外三层的看着,别说逃出去了,就算是靠近皇宫门都不可以。从衣带诏事件就可以看出来,曹操看着汉献帝有多么紧,一个衣带诏都差点带不出去。更何况是汉献帝自己?所以,这个问题就很有问题了,汉献帝就是真想去刘备那。总要逃的出去吧。当年马腾准备带10万军队偷袭许昌,抢汉献帝,都失败了,更别说汉献帝自己跑出去了。

第二,那假如,汉献帝能够逃出去,他会选择刘备么?这个就更确定了,他更不会去找刘备。为什么呢?刘备虽然名义上是汉献帝叔叔,大汉皇族,但是刘备对刘璋那可是心狠手辣啊!而且,一旦去了刘备那里,周围全是刘备的亲信,按照刘备的尿性,汉献帝更会成为工具。而且,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擅权,更加有说服力,到那时。汉献帝真的连抗争的机会都没有了。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刘备就是个阴谋家,曹丕废了汉献帝并没有杀他,如果此时刘备真的是忠诚于汉室,那么完全可以将汉献帝接过来。但是刘备听到消息后是立刻称帝,可见刘备比曹操更靠不住。

第三。代价太大。汉献帝面对曹操的威逼,也反抗过,衣带诏,还有后面的密谋干掉曹操,使得汉献帝死了两个老婆,3个儿子。这对汉献帝而言,几乎是绝望的,而且每次曹操都是大开杀戒,牵连者成百上千。使得汉献帝那是吓得不清。此后温顺了许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小命随时不保。因此其逃出去投奔刘备,那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一旦事发,那还不是身首异处?所以我认为汉献帝为何不去找刘备,一是不能,二是不敢,三是不信。

真相君原创,敬请关注!

由网友 老龚166916589 提供的答案:

为何汉献帝不去投靠刘备?

从徐州牧陶谦,将徐州禅让于刘备。接着京城有变,经司徒王允使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父子,吕布除奸杀董,京城短時间中略为太平。不久董卓部将李,郭又打着为董卓报仇旗号,功破京城,王允破杀,吕布,献帝分别外逃。

先说吕布,逃至徐州,投奔刘备,备见吕布狼性不好相处,收留不行,拒绝亦不行,在二难之间,特然想出一计,腾出下坯,同意吕布在下坯驻马,后吕布起野心,夺了刘备徐州,反客为主,让刘备驻军下坯。

然后曹操攻打徐州,吕布被陈登父子(原为陶廉谋士)出卖,使其在徐州与沛县之间奔波,先失沛县坚守徐州,因昼夜设防,劳累过度,夜间在竭息小睡,坐在椅上被部将梱绑,解给曹操被杀。此后刘备投降曹操,曹操占领徐州。

再说,汉献帝矫装改扮为平民百姓,带着几个内侍逃往许昌,他也思忖,天下诸侯究竟谁靠得住,有二位。孙坚,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忠勇双全,可惜己经过世。其次想到曹操,传说现驻徐州,故决定下召徐州命曹操勤皇。

曹操接召,徐州派大将镇守,自已亲自带领人马往许昌保驾,反攻洛阳,城破李,郭被殊。就此曹操当上了丞相。从这里说明献帝是信任曹操的,曹操进入朝廷核心地位是受献帝之召,并不像前期张让,董卓,李郭以强制手段抢来的,所以后来人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说法并不恰当。在各路诸侯中,谁不想在朝当政,乃至谋皇篡位。

刘备投降曹操后,隨着曹操进京,他也跟进京城,刘备就有机会面见献帝,在第一次面圣時,刘备就自互介绍:自已是汉景帝之后,中山晴王玄孙,献帝推算后说:‘"噢!原来是皇叔‘"但是献帝对刘备并不欣赏,因为是刘氏宗亲,而且长献帝一辈,他手中还有亲信关,张。对自己的皇位有所威慑,所以产生了嫉妒之心。

从此刘皇叔在京城传开,东汉中兴有望,在此过程中,董太后,召见刘皇叔,国舅董承(太后弟弟)宻谋殊杀曹操,但是同皇帝秘宻议事,献帝并不赞成,可威于母后,舅舅权势,勉强同意,后有刘备物色了朝廷亲信,在宻召盟约上签字共有十一人。

曹操受了前阶段朝廷的屡屡变乱的教训,在朝宻佈自已的亲信和眼线。关于宻召一案略有耳闻,且见刘备进宫越来越平凡,对刘备有异心产生了怀疑。

接着曹操设计‘"青梅煮酒论英雄‘"(后来人认为刘备是英雄,曹操也承认刘备是莫雄,正是哭笑不得),经曹操邀请刘备小酌谈心,论:‘"天下英雄唯有操与使君乎‘",刘备听了吓了一跳,认为曹操对自已有戒心,在谎忙中连快子也掉落地上,真巧当時天下响雷,刘备借以搪突说:‘"备历来怕雷声‘",将惊慌失态所掩盖。席散刘备谢席回驻地,曹操思考,今日刘备表现惊恐,京城疑案刘备一定有份。另一方面刘备回住处将当日之事,同关,张商量,认为密召案己被曹操识破,刘备认为,三十六计,逃走为上,故连夜刘备带领关张及五十随从逃到荆州新野(好在刘备三兄弟住在洛阳城外)便利逃得姓命。关于宻召案曹操不久告破,杀了董太后董承等十人,逃走了刘备,对待献帝亳发未伤,只警告:以后不要听信谗言,同時曹操还将二个女儿许配献帝按其心。接着曹操发动南征捉拿朝廷要犯刘备归案。将占领荆州,刘琮投降,刘备被追到当阳道长坂坡,曹操见赵云张飞勇贯三军而收兵。

题问汉献帝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如投靠刘备,他的皇位很可能不保,因刘备是长辈也是刘氏宗室合法的继承人。看完上述,所提问题答案都在期中。

由网友 史论纵横 提供的答案:

汉献帝刘协并不是一个酒囊饭袋,一无是处的废物皇帝,相反他还曾心怀抱负、能屈能伸,只不过生不逢时,接手的皇位本就是个摆设,他也就成了人家的提线木偶,有心反贼,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依旧在皇位上坐了30多年,禅位曹丕之后也受到礼遇,直到寿终正寝,乱世之中身处政治漩涡中心,还能保全自己得以善终,可见刘协智商情商双高,所以他不去投奔皇叔刘备一定是理由充分的。

曹操严密高压的监控,决不允许献帝出逃

汉献帝刘协九岁被董卓捧上帝位,开始了漫长的傀儡生涯,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查办大臣侯汶借赈灾之机,中饱私囊,救济一方饥民。

可见刘协是个聪慧有决断之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刘协被迫迁都许昌,渐渐长大的刘协更不甘做一辈子傀儡,一直在筹谋如何脱离魔爪。

后来,他暗下衣带诏,命董贵人之父董承诛杀曹操,董承接诏后,秘密联络亲汉人士共商大事,不料事情败露,曹操将涉案人员全部诛杀,连怀有龙嗣的董贵人也被绞杀,只有时为左将军的刘备逃了出去,不知道刘协会不会因此怀疑这位皇叔的忠诚度。

这次事件对刘协的打击很大,身边可用之人几乎全部丧命,伏皇后对曹操的跋扈深恶痛绝,也想帮献帝摆脱困境,便密书父亲伏完,让伏完诛杀曹操,曹操很快便知晓了这件事,带着废后诏书来质问汉献帝,逼她废后,并带走了披头散发躲在墙里的伏皇后,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她与献帝的两个儿子被毒杀,伏氏被灭族。

随后,曹操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此时刘协的后宫基本都姓了曹,他身边再也没有知心人,也没有帮助他对付曹操的人了。

刘协几次密谋除掉曹操的计划都败露,可见曹操对他的监控很严密,他根本没有机会逃出去,而且曹操对付他的手段也很残忍,让汉献帝渐渐失去了逃跑的勇气,他不确定自己还能否承受住反抗的代价!

刘备并非良人

若说刘备与刘协初论皇亲时,刘协肯定是对这位汉室宗亲寄予厚望的,痛快的认了皇叔也确实是想借助刘备的力量,光复汉室江山,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可是一路走来,刘协看出了刘备并非是真心匡扶原本的汉室江山,不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为他自己谋求霸业。

自己在曹魏手上做傀儡,日子固然不好过,曹操当初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诸侯们根本不买汉献帝的面子,也没人听从曹操的号令,还经常结盟抗曹,于曹操而言汉献帝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曹操不舍得放弃他这颗棋子,但是他不听话还会狠狠修理他的,汉献帝在曹魏生活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起码性命无虞。

如果他到了刘备的蜀国,情况就不一样了,迫于天下人的舆论,刘备表面上要厚待刘协,那要不要奉刘协为蜀国之君呢?奉吧,刘备这些年玩命打仗不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吗,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他舍得拱手让人吗?再说他手下的将士也不能服气啊!不奉吧,就证明自己匡扶汉室的大义只是野心的遮羞布,那他刘备就要在天下人面前光屁股了。

那么刘协真的投靠刘备,刘备会怎么做呢?答案很简单,表明上欢迎他,拥立刘协为帝,暗地里弄死他,对外称暴毙,或者说在曹操那受了太多委屈身体不行了,一路颠簸来到蜀地已是强弩之末,积重难返,不幸去世,刘备上演一出悲情哭主的戏码,再给上个谥号就安排妥当了。

刘协很聪明,怎么会料不到他去往蜀地的境遇,所以他宁可在魏国郁郁终老也不会去蜀地讨人嫌。

由网友 切割地球 提供的答案:

答 | 江隐龙

这里且不说刘协被曹操挟持之后能不能逃离许昌的问题,只说刘协就算是逃到了刘备又能怎么样的问题。相比于曹操,刘备的确有着汉室宗亲的身份,但这是不是就能说明刘备会忠于刘协而不会与曹操一样"挟天子以命不臣"?

"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不会反叛天子"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刘焉,一个是刘表。

刘焉乃鲁恭王刘馀后裔,正牌的汉室宗亲——汉灵帝设立州牧这个主题就是刘焉提出的,然后……他自己就毛遂自荐当了益州牧。刘焉到益州之后不久就借口张鲁割据汉中阻断了朝觐之中,关起门来当了事实上了益州天子。刘表也是一样,他一连上表骂隔壁刘焉私自"造作乘舆车具千乘"(这可是天子才能享有的排场),一边自己也开始"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这也是天子才能享有的排场),当时真正的天子气极败坏,还是孔融劝说"必宜隐忍"。刘焉、刘表均是汉室宗亲,但其所做所为与曹操有何不同?无非是他们姓刘,曹操不姓刘罢了。

刘焉、刘表还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就已经有了帝王之心,更何况刘备这样有天下之志的枭雄?曹丕逼迫刘协禅位后,刘备当即"相信"了刘协已死,还给刘协追 谥为"汉愍帝",刘协人还没有死就先有了谥号,也是无奈。此后,刘备在百官的"劝说"下顺天承命,于成都称帝。这个时候如果刘协突然冒出来说"刘备朕还活着",刘备能低头吗?当然不能,皇冠会掉啊!

曹丕代汉,为了堵天下人之口还要封刘协为山阳公加以善待。如果刘协落到刘备手中,一旦天下笃立,刘协好一点的下场是禅位于刘备,差一点的下场就是被暗杀然后由刘备继承帝位,其下场比起落在曹丕手中只会更差不会更好。

那么,刘备有没有可能真的只是为了维护汉室,一旦为刘协夺了天下,当即会还权于天子?即使刘备果真如此,刘备手下众臣也不会答应;即使刘备手下众臣答应,刘协也不会相信,毕竟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又功高盖主,彼时也是身不由已了。

由网友 沅汰 提供的答案:

汉献帝不是傻瓜,他没有任何一个要去投奔刘备的理由。

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这是汉献帝刘协在位用的第六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就在这一年十月,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曹丕称帝之后,"奉帝为山阳公"。

山阳,是当时河内郡的一个县名,大致是在现在河南焦作一带。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河南的山阳距离蜀中的刘备非常遥远,不太好实现去投奔刘备的问题。再说河内郡在曹魏都城的东北方向,想去蜀中必须要先绕过洛阳,还得保证一直向西南过了汉中才能逃出曹魏的势力范围,实属不易。

其次,曹丕给山阳公的待遇并不差。山阳公邑一万户,地位在诸侯之上,向曹魏的皇帝奏事不用自称"臣",曹魏的天子下诏也可以不跪拜受诏。山阳公有权力以天子的车马服饰祭祀天地宗庙,保持汉制。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山阳公刘协的待遇比起后世的违命侯李煜之类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何况刘协和曹丕还是郎舅之亲,刘协的皇后曹节是曹操的女儿。以这层关系来看,比起刘备那个很可能冒名的皇叔来,刘协和曹丕的关系反倒更近。

山阳公刘协应该也知道,刘备和汉室宗亲刘表以兄弟相称,最后不管什么原因,荆州一度归了刘备。西蜀刘璋视刘备为兄,刘备后夺其地自立。能不能去投奔刘备,刘协心里应该也有数。再说,刘备一直都顾着开拓自己的势力,也并没有想着要早点对抗曹魏以救汉室于危难。倒是诸葛丞相一直想着还于旧都。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刘协没有任何一个要去投奔刘备的理由。

由网友 知常容 提供的答案:

我看了这些三国问题,我佩服这些网友的脑洞大开,还有人甚至得出一个结论,说汉献帝就是诸葛亮,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白帝城托孤,还有那一句君可自取。说来也巧和汉献帝跟诸葛亮是同一年生同一年死。

汉献帝为什么不去投刘备。

第一,刘备一直没有没有地盘,也没有能力保护汉献帝,等到他汉中称王的时候,才算是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当时拥有荆州的时候,还得看着孙权的眼色。自身都难保,刘备也需要投靠别人,汉献帝投靠刘备,那个有毛用。

第二,汉献帝作为无形的资产是曹操的最值钱的东西。在汉献帝肯曹操也不愿答应,曹操不点头,你想跑也跑不出去。

第三,就算他投了刘备也不要,要忘了,刘备小小年纪的时候就有做帝王的志愿,所以国不可无君,国也不可有两君。你让汉献帝投靠刘备,你不是陷刘备于不仁不义,居心何在?😄😄😄😃😊

所以说汉献帝投靠刘备是完全不现实的。

为何汉献帝不去投靠刘备?_汉献帝为什么不能光复大汉

由网友 逆流的鱼L 提供的答案:

汉献帝是不会投靠刘备的,一是不想去,而是去不了。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他九岁登上皇位,当了三十多年的傀儡,名义上天下是他的,但是他不能对天下说一句话,虽然他有心复兴汉室但是他没有实力最后他只能乖乖的将皇位让给了曹丕自己以山阳公的身份养老。

汉献帝虽然当了一辈子傀儡但是他不是个傻子,他这个人十分聪明,他是不会去找刘备的。

刘备虽然口口声声要复兴汉室,但是他是为了自己做皇帝,汉献帝就算去投奔他,也是接着当傀儡,都是当傀儡在哪当不是当为什么要去千里之外当。

同时刘备这个人最后肯定要当皇帝自己就是绊脚石,曹丕虽然想当皇帝,但是毕竟顾及脸面,对自己还是以礼相待,而且看在妹妹的面子上自己的后半生也不会过的太差。真的到了刘备那里就不知道有什么后果了。刘备虽然被承认是汉室宗亲,但是和自己关系疏远,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即使是亲叔叔为了皇位都能反目成仇,更何况这种关系的亲戚,自己极有可能性命不保与其这样不如留在魏国颐养天年。

同时三十多年的傀儡生活,汉献帝几乎失去了一切,他已经对这种生活厌倦了,他也清楚汉朝是没有办法复兴了,因此他此刻只想过上安稳的远离政治的生活,因此他绝不会离开自己的封地去重新受这种罪。

就算汉献帝有打算投靠刘备他也走不了。他毕竟是亡国之君,魏国并没有统一天下,他任然是那些反对曹魏政权的人的精神领袖,曹丕不可能放任他不管,肯定会时刻防备他,防备他聚集旧势力反扑,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曹丕都了如指掌,因此汉献帝根本不可能有机会逃出封地,只要他有这个心思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由网友 Vae浅唱7763693 提供的答案:

汉献帝不可能找刘备的 东汉动乱 汉献帝流离失所 所有军阀都知道汉献帝 流离失所 但都没有帮助汉献帝 唯独曹操还把他当个宝 捡回去供着 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纯属 搞笑 当时的天子能命令谁? 根本没人听他的 还有汉献帝 把帝位禅让后根本没死 而且还活了 14年 而刘备 就咬定 汉献帝死了 大汉没皇帝了 他要登基当皇帝 可想 汉献帝如果禅让后 去投奔刘备 将是什么后果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