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东北人的主食是大米而不是面粉?_东北为什么以米饭为主食

由网友 大风起兮下天山 提供的答案:

在东北,极少数人偏食,只吃面食或者支持大米饭。大多数东北人不偏食,面食和米饭都吃的,连着吃一星期大米饭就必须吃面食了,连着吃一星期面食也开始想米饭了。其实在地域上以一种为主食的可以说长江流域及以南大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尤其秦淮以北的河南山西再往西各省,而北方区域的东北是另类,这里产的大米因为纬度高,一年一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腐殖质多,造就东北大米营养丰富口感好,新米油亮不就着菜都可以吃掉一大碗米饭。所以东北人其实喜欢吃米饭,但又离不开面食,而且面食要换着样的吃,肉包子菜包子豆馅包子肉饺子素饺子三鲜饺子馒头窝头各种烙饼油条煎饼粘豆包等等等等。东北人吃饭主食必须换花样!!!

由网友 punkfox 提供的答案:

很简单啊,因为东北产大米啊,而且东北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吃的大米(刚刚拿了世界第一),当然受欢迎。

本地产,所以价格低,黑土地一年一熟,味道领先,又便宜又好吃,为啥不吃?反而是白面,东北的面没有太出名的,一般也是吃河套地区的面,本地面不好吃,别的面价格稍贵。

其实要说这个,东三省也不一样。

辽宁人由于更多是闯关东的中原人后裔,生活习惯受中原西北的影响更大,吃面多一点。

吉林则收到朝鲜族和满族的影响更多,还有一部分本土的北地汉人,这些人都是传统吃米的,吉林地区又有塞上小江南的产米区,非常适合种植,甚至有用温泉水灌溉的独特品种,味道也是相当能打。

黑龙江有最著名的五常大米,有北大荒,更不必说,其北地汉人的比例比吉林还要高。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屈辱的因素,当年日占时期,日本人是吃大米的,甚至颁布法律,中国人吃白米是犯罪,日本鬼子在东北也大量推行水稻种植以满足他们的军需,这也助推了东北的大米种植。

由网友 伊春美食美客 提供的答案:

大家可以看我们东北人的饭菜习惯,我们东北人由于愿意吃炖菜,你比如说尖椒炖干豆腐,酸菜烩白肉粉条,猪肉炖粉条,小鸡儿炖蘑菇,德莫利鱼,排骨炖豆角等等。我说的这些炖菜菜的精华都在汤里,原汁原味儿的菜汤,如果办上一个肉道道儿的米饭,那味道就是一种享受。所以说我们东北人是离不开米饭的。

我们对大米饭是特别的亲切,70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小的时候觉得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白米饭,那就是过年了。因为我们从艰苦年代中成长起来的,记得平时的日子里小米掺上大米焖的那种二米饭,都把我们乐的不亦乐乎。等到父母们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闷上一顿纯纯的大米饭。白色光亮的米饭,没等走进屋子里就能闻到这个米香的味道。然后我们用这大米饭拌上肉汤,或者是拌上辣椒油,那味道真的是不一般。而且小的时候还记着一段那么一句童谣,大米饭炒鸡蛋撑的王八可地转,还记得小时候我吃完了大米饭的时候,奶奶就说上这一套歌儿,而且还问我转不转小的时候真的特别的对米饭亲切。所以说我们东北人一般都很偏食东北大米的,所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幸福的延续。

由网友 若愚趣谈 提供的答案:

南方的米,北方的面,这是传统的饮食概念,形成这种概念的原因,是因为南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导致的饮食习惯的不同,因为南方气候温润,水网密布,种植水稻有先天条件,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只能种植旱地作物,小麦便是北方的主产。于是,南北方人便根据当地物产就地取食。形成了南米北面的生活习性。

不过,东北地区却不在中国人传统的北方概念里,因为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领土范围在长城以南,南方人认为的北方,也就成了淮河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范围,这个范围就包括中原、华北、西北以农耕为主的汉族地区,而西域、蒙古高原、东北大地则生活着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是不种植庄稼,生产粮食的。

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领土后来囊括了曾经被中原人民看成是化外之地的南北方民族地区,由于移民、开发等诸多因素,西域、蒙古高原、东北大地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种植起了农作物。但是,由于移民来源的因素,东北除了朝鲜族有水稻种植技术外,到东北的山东、河北等地移民并无种植水稻的技术,而因气候寒冷,中原传统的冬小麦在东北难以过冬。因此,东北地区大范围种植玉米、高粱、大豆、小米等旱地作物。因此,东北人的主食在很长时间里,都以玉米高粱小米等粗粮为主,面粉则从山东河北一带购进。

历史推进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有水源条件的东北地区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东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曾经以玉米高粱为主食的东北人,早已改为大米为主食。今天的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东北年轻人,大多数以米饭为主,而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因为好多属于东北工业建设时期的关内移民,还是喜欢吃面食。总体而言,今天的东北人虽然米面兼食,但吃大米的时间多于吃面食。原因是东北已经成了优质稻米主产地,东北人当然要就地取食了。

由网友 脆皮大脚板 提供的答案:

题主不知,虽然都是地处北方,但关里关外的主食还是略有不同的。

七十年代以前,人们种地主要是以产量为第一选择。当时高粱米、玉米面、小米、大黄米、小黄米是东北的主食,因为产量都比小麦高。而关内小麦可以种两季,终合产量就超过了高粱等杂粮,所以关内白面吃的要多一些,也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习惯。而东北无霜期短,小麦只能种一季,产量又少,所以东北小麦种植量要少的多,只能做为年、节和小孩子的特殊需要而存在。

东北人的高粱米豆饭、大碴子豆粥,小米捞饭、黄米饭和粘干粮即使是放到现在也算是美食了。这些都曾是东北人的主食,至于玉米面只占主食的三分之一吧。

现在东北人的主食是大米,面食还是占三分之一吧,这也恰恰是东北人的饮食习惯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饮食习惯无不与当地的水土、气候有关。南方多水而又土地较为贫瘠,适合依水而生的水稻,所以有了吃米的习惯。而东北的土地几乎适合所有的主粮的种植,又只能种一季,所以人们会选择产量高而又方便好吃的,那就是大米了。

东北的粮食单产是全国最高的,大米也是最好的梗米,单单东北人是吃不完的。

由网友 颜東 提供的答案:

东北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喜欢吃面食,东北喜欢吃大米的只占极少极少的人数。但是东北人说自己喜欢吃面食好像是怕别人笑话似的,实际上东北人当着自己家人的面会毫不忌讳的告诉你吃杂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网络和南方人的时候,就违心的说全东北人都喜欢吃大米饭。东北人偶尔吃一次米饭还必须掺杂进去一些小米苞米碴子在里面,东北人吃不惯纯大米饭。但是我比较喜欢吃大米饭,我是东北人,我们家连亲戚都算上三十多口人,只有我一个人喜欢吃大米饭。单从我们家的比例来说,爱吃大米的只有三十分之一。邻居家也是这个比例,甚至更高。我是实话实说,不喜勿喷。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