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生活有点咸61516210 提供的答案:
首先看到你这个贴子,我觉得有些震惊。不是因为你大伯无儿无女,也不是因为他要你养老。而是因为你一直接受他的供养,而拒绝给他养老。他养了你读书,那么你基本上是接受了比较高等的教育了吧。礼义廉耻,忠孝两全你不会不明白。古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何止受的是滴水之恩呢?养个老人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基本上有吃有住有穿就行了,老人要求高的不多,超出合理范围当然也可以拒绝。可是你却是不想养。有困难可以一起商量克服,毕竟他没有把你当外人,能够一直供你读书,你有当初的坦然接受,就要有现在的报恩之心。若是爱人不同意,也要做好爱人的思想工作,在养大伯的这件事上,妥善解决。在当今的中国养活一个老人,不是难事,但是如果老人身体有疾病,需要有人陪侍,困难重重,你作为非法定赡养人,可以帮他申请民政部门的帮助,自己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毕竟方法要比困难多。
由网友 高冷远山hW 提供的答案:
你大伯没义务供你上学,但他供了。从法律上讲,你没义务养大伯,你也可以不同意,但是,你一直接受了你大伯的供养,受到了大伯的恩惠,于情于理,但凡有点良知,现在你大伯有求于你,你都应该尽力去做,毕竟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在做天在看,人有厚德才能载物,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决定的。
由网友 正能量思念姐 提供的答案:
看到你的帖子,首先我得感谢你!因为你的行为彻底让我
醒悟了!
我是70年,失独,无儿无女,在孩子18年离开后,一下失去精神寄托的我,一心想找个依靠,所以我就对爱人家的侄女特别好,爱人背后说了不知我多少次,你对自己好点吧,不要有什么想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现在的孩子都很现实,不能指望她们对你有多好!听了他说的这话,我跟他反驳,说他不懂人情世故!我也不是指望她们来养老,就是觉得对她们好,总比外人强吧!今天看你的帖子,我醒悟了!
亲情在你的面前一文不值,试想一下你大伯如果从没在你身上花一分钱,老了流落街头,你看到了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由网友 羽小鱼Sun 提供的答案:
庞秀玲父母双亡,大伯收养她并供她读研究生至毕业,随后讨要18万元养老钱,秀玲只愿意给5万元,双方就数目起了争执。
在这个事件当中,谁才是白眼狼?
庞秀玲父母去世后,村里的人就找到秀玲最亲近的亲人,她的大伯,商量可不可收养孩子,这样她就不用去福利院这种地方。
大伯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在村里只有一间父母留下的旧房子,47岁还是单身汉,没有媒人上门说亲。
此时秀玲8岁,哭得惨兮兮地站在他的门口,叫着大伯。
大伯拒绝了。
他说,自己养活自己都难,如何再养活一个女娃娃,又不是亲生的孩子,也不是养一天两天,自己没有办法再供养一个孩子,不如问一下有没有其他人愿意收养,免得跟着他也是吃苦。
村里的人轮番上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拿出村里人帮秀玲父母凑的丧葬费,总计一万一千元,告诉他,这些钱给他当作养孩子的费用,等孩子长大了,他就有了依靠,晚年侄女会给他养老,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大伯想了想,这才答应养秀玲。
家里穷,只能供给她温饱,保证一日三餐能吃饱,但没法保证顿顿都有肉,送她去上学,直到初中毕业。
中考时,秀玲考上了市里的高中,拿着录取通知书,希望大伯能送她读高中。
她说,读书多,将来有好的出路,能赚多一点钱给大伯养老。
大伯这辈子的心愿是有个人给自己养老,不求多富贵,像他养侄女一样,保证一日三餐就可以。
他看了看存款里的数目,想了3天,最终答应送她读高中,不过叮嘱她要生活费要省着点花,自己没多少钱,还要留着将来养老呢。
同样的理由,出现在秀玲读大学的时候。
她顺利考上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告诉大伯,如果她能大学毕业,将来的工作指不定每月收入都有五千一万,比现在去打工赚2000块钱强多了。
看着周围的男娃女娃都去读大学,大伯觉得,多读4年,将来侄女就能赚更多钱,嫁得更好,自己也能住上大房子,晒着太阳在小区花园养老,多惬意,这是自己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
大伯提供秀玲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秀玲拿了奖学金,那就拿奖学金充当那几个月的生活费,大伯就不再另外给。
去了外地读大学,一年也就寒暑假回家,大伯和侄女秀玲的通话越来越少,他不舍得花钱买车票去看侄女,只是叮嘱她有时间就去打工,赚点钱,不然他熬得很辛苦。
每次和秀玲通电话,挂电话前的那句一定是:早点毕业早点赚钱给我养老啊。
这样,秀玲一路读到了研究生,留在了当地工作,月薪8000左右。
她毕业时,大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早点回家工作。
不过秀玲瞒着他,早就在这边找好了工作,她不想回到那个小山村,那个偏远的地方,她恨不得离得远远的,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在这里,没人知道她其实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没人知道是她大伯花钱供养她读书,周围的朋友都夸她有气质,工作出色,将来前途无量。
她谎称自己家在外地,父母已经退休到处旅游,所以不太管束她,由着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撒谎了,面对周围光鲜亮丽的同事,优渥的家境,一毕业家里人就给买房买车,她觉得很羡慕,也有点自卑。
大伯让她每月寄2000块钱回家,他存起来,将来养老用,还表示这十几年供她读书,自己砸进去多少钱,到处借钱,如今她能赚钱了,自然要分担一部分。
秀玲连续给了2年,就不愿意给了。每月只愿意寄500元回去给大伯,说乡下生活每个月500元足够买米买肉。
大伯悟出了一些意思,这侄女怕是要反悔了,自己要血本无归。
好几次问她什么时候回来这边工作,她表示自己不想回去。大伯便问那什么时候接他过去生活?自己慢慢老了,身边要有个人照顾。她回来或者他过去都可以。
秀玲都不愿意,她想过自己的生活。
大伯觉得侄女嫌弃自己,将来恐怕也指望不上,不如把钱拿回来,有钱傍身就是最好的。
他提出,除了前几年侄女寄回家给他的钱,剩下的侄女要一次性给他18万元作为养老钱,或者为他在本地镇上买一套一居室房子养老,自己将来就不再烦她,也不需要她寄生活费或者养老。
大伯没有儿女,一直供秀玲上学,现在要她为自己养老,这个要求很过分吗?到底孰是孰非?
秀玲表示,不会回去大伯那边工作,也不会把大伯接过来,他仍旧住在乡下的房子里,将来生老病死,她最多请人照料,自己不上手照料,对外也别宣称他养育过自己。
或者只愿意一次性给5万元养老钱,自此两人互不相干。
如果大伯不要的话,她就还是按照之前的做法,每个月给大伯寄500元生活费,生病费用另算,直至大伯去世。
她说,自己每个月8000多块钱工资,要生活的,哪里拿得出18万元,况且前几年已经给过钱,直言自己没钱给。
她觉得,这十几年自己读书,小学和初中学费不贵,自己吃的穿的也是按照农村标准,折算起来每年也就花了大伯几百一千元。
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学费略贵,可是自己有兼职打工赚生活费。
他是自己的大伯,本来就有义务供养自己,而不是开口闭口就找她要养老钱,生怕她将来不给他养老。
秀玲认为,自己如今的好生活是自己努力挣来的,大伯根本不是真心养育她,而是把她当作摇钱树,当作一项"投资",送她读书的条件是,将来一定要给他养老钱。
她现在谈了一个男朋友,对方家境中等偏上,她希望自己能多存点钱提升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
两人就养老起了争执,目前还没法定下来。
所以,这事到底是谁做错了?不是真心的养育,是否就不需要报答?
由网友 冷面人的梦 提供的答案:
你开心就好,当然可以不用给大伯养老,他不就是一直供你读书到大学毕业吗?
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可如果你真的因此和你的大伯断了联系,然后拒绝和你大伯有任何的经济或人情方面的往来,拒绝给你大伯做任何人情方面的帮助。
我告诉你,你会被别人戳脊梁骨,一辈子在村子里都抬不起头来,就跟我的舅妈一样。
第1点,读书的所有花销总计
因为我本身也是在农村里长大的,所以我能够清晰地了解一个村子里的小伙子,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稍微有一点点小花销的时候,一年需要花多少钱。
当然如果你是在城市里面,那么你一年的花销要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多。
以我为例,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省吃俭用,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月都得花掉500块钱。
一年就按照6000块钱的总花销来计算,再加上5000块钱的学费以及1000块钱的其他额外花销,我大学4年的时间里面就花掉了整整5万块钱。
同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一年的学费就接近1万块钱,当然其他的花销和在大学是差不多的,高中这三年时间里面花了差不多有7万块钱。
小学初中花的钱不多,毕竟在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是义务教育,一个月也花不了几个钱,合计在一块咱们按照3万来算。
再算上幼儿园,再算上其他的各种杂七杂八的花销,如果读书读到大学毕业最起码的投资应该在15万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大伯可能为了供应你读书,已经在你身上花费了整整20万块钱。
大伯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的钱,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说过投资之后要见到回报。
所以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大伯,在我们身上花的这些钱都是大伯愿意花的钱,都是大伯觉得这个钱放在自己身上烫手。
非但烫手,而且全身都刺挠,全身都不舒服,一定要把这个钱花出去,那么把这个钱花出去的时候,花在哪边更合适呢?
大伯想来想去就决定给了我这个白眼狼。
我们假设以上所存在的所有逻辑全部成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分析将会变得有趣得多。
第2点,逻辑上讲我没有必要给大伯养老
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大伯说了孩子读书吃紧,家里所有的钱我都能够拿得出来。
这些积蓄,我合计在一块差不多有个20万,没事,孩子这个20万都给你,接下来就给你读大学用。
我拿到这一笔钱自然是非常开心的,然后接下来我紧锣密鼓,敲锣打鼓,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反正大学读完了。
读完之后,大伯再告诉我,说现在我年龄大了,你得给我养老,这多少有点道德绑架的嫌疑。
也就是说大伯明明可以在给我钱之前告诉我,将来我要给他养老。
可是大伯并没有这样做,大伯在我读完大学之后,莫名其妙地突然说了一句,你一定要给我养老。
这一句话说出来,你要是认为没有道德绑架,那多少有点不像样子了,实际情况就是在道德绑架,而且这种道德绑架让人看了之后多少有点心寒。
所以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有所抗拒或者有所排斥,人之常情,毕竟对方已经道德绑架我们了。
我们这个时候只能顺势而为,也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紧随其后来反向道德绑架,让对方明白,我们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
第3点,直接拒绝其实不太合适
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在过去这10来年的时间里面,大伯持续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所谓的一部分额外支撑。
而且这一部分额外支撑,如果真的按照我们刚才所计算的那种数据来看,大伯几乎以每年给我们超过1万块钱的经济支撑。
这种1万块钱以上的经济支撑,如果大伯本身是个富裕人家的话,大伯可能自己也没有什么压力。
但偏偏大伯就不是富裕人家,大伯非但不是富裕人家,还把这个钱投资到我们身上,之后我们给大伯养老,这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左右摇摆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们直接拒绝大伯的所有诉求,然后告诉大伯不好意思,我们不能够给你养老,大伯多少会有点心酸。
而且如果我们直截了当地拒绝老人,对于一位老人来说打击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其一,明确大伯对自己的恩情。
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对着大伯说怎么了,你不就给我这么点钱吗?
反正时间那么久了,我也不知道你给我多少钱了,当初我找你要钱的时候也没有打借条,这笔钱就这么算了吧,咱们稀里糊涂的就这么过去就行了。
这样的话既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同时怎么看也不像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如果真的做出这么恶心的事来,那估计和我舅妈就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明确大伯对我们是有恩的,大伯之前的所作所为以及之前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都应该牢记于心。
于情于理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来具体分析这件事,咱们都应该恭恭敬敬地给大伯说一声感谢,非常的感谢。
其二,明确给大伯养老不现实。
当然如果你爱心爆发或者善良心爆棚非要给大伯养老,那我肯定是欢迎鼓励的。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基调就是要让好人有好报,但是总有一些人会认为,无非就是这15万块钱或者20万块钱,就因为这点钱把自己给摊上了,然后给他养老。
一来没有这个时间精力,二来这种打包票,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十足的好处。
索性我就直接拒绝吧,那拒绝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得明白一点,那就是如何告诉大伯,自己不能给他养老。
当着大伯的面告诉大伯,你之前的时候对我的确很好,这一点恩情我记在心上,但如果让我给您养老的话不太合适。
因为除了您之外还有您的爱人,这合计在一块我的上面就有4位老人了,我一个人养4位老人,这担子实在是太重了。
如果非得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相当于你在马路边找一个人借了20万块钱,然后借钱的时候什么都没说,等到还钱的时候人家说了不要钱,但你得给我养老。
这种情况对我们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弊大于利的,那如果我们想要做到个人的主动权益最大化,或者想要直接拒绝大伯怎么办呢?
很简单,把借的钱还给人家就行了,但我们要明白10年前的1万和10年后的1万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大伯早些年借给我们20万,我们现在应该还给大伯多少钱呢?
你就是按照买房的商业贷款来算,你也得还给大伯最起码40万。
更何况除了这20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恩情,家庭的关怀和照顾,把这些钱全部集合在一起。
我们按照早些年大伯给我们钱的两倍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就意味着早些年我们借了大伯20万,还给大伯两倍40万再算上本金20万,也就是我们需要还给大伯60万。
如果能够一次性还清,刚好,如果不能一次性还清,也得给大伯说一下自己的难处,然后告诉大伯我给您养老不太可能也不太现实。
因为我本身的压力就比较大了,但这些年来你对我的照顾很大,所以我决定该帮一把就得帮一把。
这样吧,我这边一共有60万块钱,我直接把钱给您,您接下来自己找一个养老的地方怎么样?
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的话,那就无所谓了,或者无足轻重了,不就是不给大伯养老吗?
大伯那边也能够体谅和理解,对于大伯来说,的确不应该把他的压力送给别人。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现在没有钱,我们也应该第一时间表明姿态,要么给大伯养老,要么就努力赚钱,把早些年欠大伯的钱还给人家。
其实这件事情的关键因子,就在于是谁在道德绑架谁,很少有人会站在大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因为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老人做的这件事情一定是正确的,年轻人一定是错误的。
实则不然,对于这件事情大伯才是道德绑架的始作俑者,但是如何能够破解始作俑者呢?
很简单给钱就行了,早些年大伯给了你20万,你直接还给大伯60万,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绑架了。
遇到道德绑架这种事情先别骂娘,你得先明白能不能承担这样的结果。
如果能,怎么承担,如果不能的话,你最起码要对得起良心。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呢?
由网友 清闲的风AF 提供的答案:
你当然可以不同意。你没有赡养大伯的义务,当然大伯也没有供你上学的义务。要知道教育是我国的三座大山之一,一直供你上学这个投入实在是不低。既然他供了你上学,证明他提供了如同你父母般的养育之恩。你不愿意报答也没事,对亲生父母不管不顾的人也存在,不过你这个人品我是唾弃的,说你是白眼狼都是轻的。"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最最重要的一个美德,哪怕位高权重如帝王,这个孝道也是不敢破的。你这人不值得受帮助不值得交往也不值得被善待,迟早你会得到报应
由网友 农民至友 提供的答案:
大伯没有儿女,一直供我上学,现在要我养老,我不同意可以吗?
说个实际事,自己看着办!
做人什么都可以丢,就是不能丢了良心!没有良心的人,是会有报应的。
我们村里有个"当棍",早年身强力壮,由于自己没有成家,就寄住在亲弟弟家。
弟弟身体不太好,那时候,就只能在生产队干点轻快活,工分挣得比其他人都少。弟弟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上比较拮据。
靠着大哥,日子还算可以,在当地也算是个上中等户。在大哥的的帮衬下,两个儿子念完了小学,又念完了高中。虽说没能找上工作,可也都如期娶上了媳妇。
孩子们长大成家了,也都分家另过,就剩下三个老人在一起维持。天有不测风云,弟弟和弟媳先他离去,到后来就剩下一个老"光棍"。按理说这时候几个侄子儿侄女本应该照料老人,必定都是靠着大伯养大的。
可就在老人失去能力的时候,谁都不敢靠前看一眼。村干部岀面做工作,谁都不认可,无奈之下,村委会只好把老人送到敬老院,最后死在敬老院里,由政府岀头发送了。
老人死后,按照当地风俗,在大伙的帮助下,把老人埋进了他们家的墓地里。
改革开放后,这家的两个儿子都岀息了,先后做起了十分像样的买卖,日子也红火起来。
农村有句俗话:穷搬家,富迁坟。
有钱了,就该给自家老人安排个好地方,祈求能保佑自己以后生意更红火,日子更好过。
可是不知道岀于什么想法,迁坟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迁走了,只把大伯的坟留在了原地。
说来也巧,打这以后,小哥俩轮番闹病,生意也一落千丈。
这时候就有人议论说:这都是坏良心坏的,大伯养活了他们,他们却把大伯给扔了,是报应!
虽说这是种迷信的说法,但在实际当中,也真不是正常人能做岀来的事。
做人要懂得感恩,大伯养你一小,你就应该养大伯一老。人到老年确实可怜,不说对自己还有贡献,就算是个旁人,搭把手帮一帮有什么不好?人在做天在看,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你的儿女也都在看着你。千万别像我说的这些人那样,活着不管,死了也不管。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