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晚年有多凄惨?原因是什么?_戚继光晚年有多凄惨?原因是什么意思

由网友 若愚史话 提供的答案:

后台倒了、工作丢了、儿子死了、老婆卷走家里所有的财产跑了、至亲的弟弟一家三口也死了,年已58岁的戚继光迎来了人生中的真正考验和至暗时刻。

作为明朝中后期数一数二的将领,戚继光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一抹亮色。他以一人之力,创造了多个奇迹。

戚继光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荡平了困扰大明朝200多年的倭患;

随后,戚继光北上镇守蓟州重镇,十六年时间,蒙古各部不敢侵扰大明一寸土地;

他一手练成的"戚家军","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的军队"。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戚继光打仗一流、练兵最强,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诗人、书法家、著作家、建筑家等等,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民俗风情,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但这么一个文武兼备、样样精通,又善于搞政治的军事奇才,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这一切,还得从戚氏父子的一次对话开始。

"军事奇才"戚继光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悲惨结局的?

01 世代为将,年少志气大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他的祖上戚祥是朱元璋的亲兵,在云南阵亡后,朱元璋特赐他的后人为"明威将军",并世袭罔替。

身为将门世家,戚继光自小喜欢舞刀弄枪、研读兵法,他十分佩服历史上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将军,特别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早早便立下宏愿:

"这些才是真正的英雄,长大后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戚家虽然世代为官,但不贪污不纳贿,一家老小就靠着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的一点薪俸过日子。

一次,一位朋友见戚家过得实在艰难,就忍不住对戚父劝诫道:"你一味为官清廉,儿孙们都大了,你要拿什么留给儿孙呢?"

戚景通不以为然,他把戚继光叫到身边,一半是对儿子的教导,一半是对朋友的回答:"我留给你的就是国家的土地和一颗忠君爱国的赤子之心,你一定要好好保卫它!"

16岁的戚继光狠狠点点头,他将父亲的这番话,深深刻在了心里。

不久,戚继光子承父业,当上了正四品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戚继光正式踏上从军生涯,并靠着卓越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为大明守住了万里江山。

但此时的戚继光还只是职场上的一个"小透明",他每天除了处理政务,就是读书,除了工资低点,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可戚继光的内心却像受刑一样煎熬。

当时,东南沿海倭患横行,到处侵扰、劫掠百姓,戚继光大为震怒,当即写下了一首千古名句: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往后余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549年,戚继光心心念念的机会终于等来了。

是时,蒙古鞑靼部侵袭明朝北境,劫掠人畜、财产无数。

嘉靖帝震怒不已,立即下令将蓟州列为北方九个重镇之一,并抽调山东、河南的官兵,充实蓟州,时年21岁的戚继光便在此次征调之列。

在仔细查看了蓟州的地势、地形后,戚继光将自己的应敌措施——《备俺答策》上奏朝廷,虽然嘉靖帝未采纳他的建议,却记住了这位年纪轻轻、见识不凡的将领。

在此期间,戚继光以普通人的身份入京参加了武举考试,并一举中第。

好巧不巧,戚继光刚考完试,就碰上蒙古俺答汗率兵十几万,过古北口长驱直入,逼近京师。

戚继光积极请战,并再次向朝廷上疏,陈述御敌方略,危急时刻,兵部官员同意了他的主张,并提拔戚继光负责京城九门的防卫工作。

最后,俺答汗见京城防卫森严,只得仓促退兵,史书将这次战争,称为"庚戌之变"

鉴于戚继光在此战中的出色表现,他的大名很快被人熟知,机会就这么不经意间降临了。

1553年,戚继光在蓟州五年戍防期满,刚回到登州,就被张居正推荐,升任正三品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的抗倭事宜。

"拜十万户,总督三营二十四卫所,备倭山东"。——《明史·戚继光传》

从此,戚继光正式走上了抗倭战场,属于他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02 南平倭寇,战必胜、攻必取

自明朝建国开始,倭寇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到了嘉靖时期,由于东南沿海军备废弛、卫所建制大幅减员,倭患尤其猖獗。

1555年,27岁的戚继光又被调任浙江担任参将一职,防御宁波、绍兴、台州三郡的倭寇。

结果,戚继光位置还没坐稳,就因为抵御海盗汪直不力,被就地免职。

戚继光心里这个火啊,他生平最恨的就是倭寇,本想大展身手,谁知却出师不利。

为了一雪前耻,戚继光再次请战,在张居正的力保下,朝廷批准戚继光戴罪立功。

为了更好的防御倭寇,戚继光痛定思痛,通过不断观察、总结,他发现,上万明军之所以会败给千余人的倭寇,主要在于当地的士兵既没胆气,也没纪律,更别提战斗力了

"往日浙江等处兵士,未练无胆,执之临敌,每每弃之,反以截阻我兵马,几乎弃而不用"。——《练兵实纪》

但让人欣慰的是,戚继光发现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而且擅长械斗,打架时不打个胜负出来绝不停手,戚继光眼前一亮,这就是理想中的好兵啊!

在请示过上级胡宗宪后,戚继光立即在金华、义乌两地,招募了一支3000人的部队,并严加训练,这,就是日后威震海内的"戚家军"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戚继光自幼熟读兵书,可谓是这方面的专家。

在发现并解决了己方的问题后,戚继光又发现倭人的厉害之处在于个人战斗力强,移动速度快、近战杀伤率大。

为了彻底压制对方,戚继光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攻守兼备的"鸳鸯阵",所谓独虎难敌群狼,个人再厉害也不如群体相互配合发挥的力量大。

在此基础上,戚继光又特制了一种武器——狼筅,倭寇再擅长近战,只要戚家军狼筅在手,倭寇只能在2米外干瞪眼。

后来,戚继光又不断变换阵法,衍生出"五行阵"和"三才阵 "。

一年后,准备充分的戚继光在岑港大败汪直,倭寇死伤众多、狼狈逃窜,戚家军一战成名。

提起戚继光的名号,倭寇人人闻之色变,纷纷称之为"戚老虎"

自此,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成了名副其实的"常胜之师",创造了战场上的多个奇迹。

这一年,戚继光年仅30岁

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闽、浙一带,胡宗宪急派戚继光前去增援,结果,戚家军将进犯的倭寇全歼,自己则损伤无几,取得了"台州大捷"

1562年,倭寇又进犯福建等地,当地官兵不敢反击,胡宗宪大怒之下,只好再派戚继光前往,结果,戚家军捣毁贼营60余所,将倭寇几乎全歼;

1563年,倭寇主力攻陷兴化,戚继光临危受命,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带领戚家军,从海上杀出了一条血路,不仅成功收复兴化,还杀敌3000多人;

此战之后,戚继光被升任正二品福建总兵,连一向妒贤嫉能的上司胡宗宪都忍不住称赞道:"自有倭以来,未有若迩来数捷之痛快人心者……"

后来,戚继光又率戚家军和俞大猷一起辗转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先后取得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终于将嚣张的日本浪人赶出了中国东南沿海,荡平了困扰大明朝200多年的倭寇之患。

时任福建巡抚谭纶对此盛赞不已,他上疏称戚继光:"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

一直到今天,在闽南一带,仍流传着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的故事。

"南倭北虏"一直是悬在大明朝头上的两把利剑,如今南方的倭寇已经平定,戚继光来不及喘息,又被朝廷调往了遥远的北方。

03 镇守北疆,十六年敌军未敢来犯

1567年,39岁的戚继光奉命北镇蓟州

上任伊始,戚继光满怀壮志,他向已经升任蓟辽总督的老上司谭纶申请,想要在蓟州训练十万精兵,以此作为护卫京师的钢铁长城。

但很快,戚继光遭到了现实的狠狠一击。

戚继光的申请一提出,就遭到了群臣的大力反对,他们纷纷批评戚继光"求望太过,志意太侈",其实还不是担心戚继光手握重兵在外,不好节制。

此后不久,戚继光又被明升实降,成了"蓟镇总兵",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训练十万精兵的想法彻底变成了泡影!

面对处处掣肘的朝臣,戚继光时常暗自徘徊,发出"捐身易、报国难"的感叹!

多年的征战生涯,养成了戚继光不肯认输、迎难而上的性格,在意识到"朝中无人、便寸步难行"后,戚继光开始转变策略,着意与朝中的首辅重臣结交关系。

从后来的事实来看,戚继光的这步棋走得是相当成功的。

在轻松"搞定"顶头上司谭纶后,戚继光又不惜花费重金,到京结交内阁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

这三个人虽然因为"内阁首辅"的位子争得不可开交,可奇怪的是,不管谁当首辅,他们都大力支持戚继光。

有了强硬的"后台",戚继光在蓟州的日子好过多了,他不仅成功将3000名戚家军步兵,训练成了"中国第一支火枪队",还编练了三万车步骑营

1568年,蒙古朵颜部首领董呼哩率三万铁骑入侵青山口,戚继光受命迎敌,他一面命车营正面抵御,一面带骑兵从背后突袭董呼哩。

最后,戚继光以8000人全歼董呼哩的三万铁骑,还俘虏了董呼哩的侄子董长昂

1573年,北蛮小王子联合董呼哩再次进犯喜峰口,杀伤、抢掠百姓无数,戚继光得知后立即带兵讨伐,结果北蛮小王子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董呼哩差点被捉。

1574年,董呼哩的兄弟董长秃又率五万蒙古铁骑入侵,戚继光不费吃灰之力,不仅俘虏了董长秃,还将他的部下一举歼灭。

董呼哩身穿孝衣,亲率族人来向戚继光请罪,请求放回董长秃,并承诺放回劫掠的百姓和财产,此后再不进犯大明的国土。

戚继光同意了董呼哩的请求,自此,蒙古朵颜部再不敢南下叩关。

自南平倭寇之后,戚继光又北上镇守边疆,不战而屈人之兵,"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戚继光以一己之力,筑成了大明朝最坚固的长城

04 文武兼备,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很多人只知戚继光是一个军事专家,却不知他还是一个发明家、著作家、诗人、书法家、政治家等等。

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戚继光做不到的。

戚继光利用作战空隙,将自己的选兵、操练、出征、排兵布阵等实战经验和理论方法,汇编成册,写成了著名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

此外,戚继光充分认识到武器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所以,在仔细钻研后,他不仅发明了狼筅、单面开刃的戚家刀,还发明了比鸟铳(chòng )更具杀伤力、比佛郎机更好携带的"虎蹲炮"

为了从根本上防御蒙古骑兵,戚继光还大力修筑金山岭长城并创造性地增建了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如今,我们见到的绝大部分明长城都是出自戚继光之手。

除了军事上的成就,戚继光在文学上也成就斐然。

他在晚年出了一本诗集——《止止堂集》,"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便是其中的名篇。

作为一个常年握刀的大将,戚继光还写得一手好字,都说字如其人,他的字雄浑洒脱,让人一眼看去就有一种盖世英雄气。

和南宋的岳飞,之后的袁崇焕不同,戚继光搞政治也是一把好手。

在戚继光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他,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高居首辅时,戚继光既是他的得力干将,也是他的"重要财源"之一。

为了争取这位权倾朝野的首辅支持,戚继光不惜自降身份,多次以"门下走狗"自称,此外,戚继光总能别出心裁,把"礼"送到张居正的心坎里。

听闻张居正喜欢美女,戚继光就"时时购干金姬"送入张府,同时还贴心地附送"房中药"

得了好处的张居正,自然对戚继光照顾有加。为了让戚继光能放开手干大事,张居正多次利用权柄,将对戚继光不利的官员统统调离。

"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明史·戚继光传》

由上来看,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不管怎么说,也应该安享晚年的。

可实际上,戚继光的晚年生活,用"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05 英雄末路、凄凄惨惨戚戚

1582年冬,张居正刚去世不久,吏科给事中张鼎思,就向万历皇帝进言,说戚继光擅长抗倭,却不善拒虏,不如将他调去南方。

很快,万历皇帝一纸令下,戚继光被剥夺兵权、调离要塞,来到广东担任总兵

当时,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清算张居正的狂潮,戚继光不愿落井下石,就以病为由,向朝廷递交了辞呈。

但,万历皇帝并不打算让戚继光保持令名,全身而退

不久,兵科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是"张党"余孽,万历大怒之下,将戚继光贬为平民、赶回了老家。

这一年,戚继光56岁

"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明史•戚继光传》

而这,对已步入老年的戚继光来说,还只是悲惨的一个开头而已。

在回乡的路上,戚继光收到了弟弟戚继美一家三口的死讯,原来,自戚继光受到排挤后,一直跟随哥哥南征北战的戚继美,也被免除了云贵总兵的职务,之后,戚继美的儿子暴病而亡,连番打击之下,戚继美也很快病死了。

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乡蓬莱,戚继光还没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次子戚安国就一命呜呼了,正妻王氏承受不住打击,遂将家里所有的财产席卷一空,一走了之。

戚继光曾身挂将印30余年,临了却落到了"家无余田,囊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已"的境地。

更令人难过的是,戚继光常年征战,落下了一身伤痛,可他家徒四壁,实在拿不出请医买药的钱,只能硬生生地扛着。

两年后,戚继光病入膏肓,困病而死,享年58岁。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1589年,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不愿看到父亲在黄泉下还身负恶名,于是上疏恳请万历皇帝"天恩恤悯",万历思来想去,发现戚继光这一生"有大功而无大过",这才下诏,命人以皇家大典,祭祀戚继光。

然而,万历虽恢复了戚继光的名誉,却下狠手绞杀了戚继光留给大明最宝贵的遗产——戚家军。

戚继光死后,戚家军便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有恶战,戚家军上,领军饷,戚家军退后。戚家军气不过,多次聚众讨饷,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弹劾称"南兵屡躁乃蓟镇痼疾"。

于是,时任蓟州总兵的王保,在万历皇帝的授意下,以"倡乱"为由,对戚家军大肆屠杀。

"及甫入校场,而王保挥兵乱斩,死者无数。"——《明神宗实录》

20多年后,努尔哈赤带领八旗铁骑进犯大明边境,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带领幸存的戚家军血战浑河,可因迟迟等不到救援,戚家军全军覆没

此后三四百年间,再无一人能达到戚继光的高度,也无一支军队能与戚家军相提并论。

戚继光的晚景凄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从表面上看,戚继光晚景凄凉的最主要原因是,张居正去世了,他的靠山倒了。

张居正的死,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也是戚继光个人生涯由盛转衰的开始。

没有了张居正的庇护,朝中好事之人便开始拿二人不寻常的关系大做文章。

一次,戚继光手下的一位总兵,向朝廷揭发戚继光曾连夜给张居正送信,并质疑道:"其意欲何为?莫非反状乎?"

万历皇帝虽不相信戚继光有谋反之心,可他有谋反的能力,对一个皇帝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

所以,在我看来,戚继光晚景凄凉的最根本原因,是戚继光"功高震主",他太能干了。

戚家军虽名义上是大明的军队,可实际上却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私人武装",戚家军越是战无不胜,戚继光的处境越是危险。

只要戚继光在,他随时可以令戚家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而戚继光一旦有了反心,朝中将无人是戚家军的对手,这才是令万历最放心不下之处。

万历皇帝之所以不顾一切的"打倒"张居正,和将戚继光一撸到底一样,都是意图消除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以便将政权、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万历在位48年,有28年不上朝,居然还坐稳了皇位,这肯定与万历的"大权独揽"是分不开的。

总结:

张廷玉在编修《明史》时,曾将戚继光与俞大猷相较,他说:"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这里的"操行不如",显然指的是戚继光曾主动行贿张居正之事

在我看来,二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官场上的利益互换,不如说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

张居正重用戚继光,不仅仅是因为收了他的钱财,更重要的是,他看中戚继光有能力、能干事。

而戚继光之所以依附张居正,也只是因为他想实现"但愿海波平"的愿望,只有"朝中有人",他才能招兵买马、才能南平倭寇、北镇边疆。

这样有勇有谋、和光同尘的戚继光,才无愧于"绝世名将"的称号啊!

至于戚继光的悲惨结局,不是因为他个人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过错,而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所在的朝堂,已经没了能臣干吏的立足之地。

当文官忙着敛财,武官忙于保身,皇帝一心揽权,这样的王朝,还有什么希望和长久可言?

戚继光,他的名字和功绩,成了大明留给世人最后的荣光

这,是独属于戚继光的荣耀,却是整个大明朝的悲哀!

由网友 望风瑟瑟 提供的答案:

一起抗倭多年的好友谭纶、俞大猷先后离世,还未等到戚继光来得及伤心,朝中最支持他的张居正也因病离世遭到清算,戚继光本人也受到牵连,被罢职回乡。其实这些对他而言还不算什么打击,而接下来的打击却越来越让他难以承受。

在归乡途中,家中传来噩耗,弟弟戚继美一家三口在罢官回家途中相继病亡,此事让戚继光在数天之内须发皆白,大伤元气。命运总是喜欢跟命苦之人开玩笑,不久之后其子戚安国又不幸夭折,戚继光在承受丧子、丧弟之痛后还要面对脾气古怪的发妻王氏。

万历十四年,受不了丧子之痛的王氏终于愤而离家,并带走了戚继光所有的积蓄,而戚继光也不知该如何劝解这个强悍的老婆,遂由她而去。王氏这一走,夫妻二人再没团聚,而戚继光举目无亲,生活立即困窘起来。就这样,在王氏离家一年后,六十岁的戚继光在贫困交加中,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那天清晨,"鸡三号,将星陨矣…蓬莱阁上,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一年正是著名的"万历十五年"。

作为一代名将,南击倭寇北御蒙古,为大明朝立下无数功勋,但戚继光晚年悲惨如此,究竟为何呢?


戚继光崛起于"抗倭"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不久写下的一首诗,充分表达了其人生写照。

登州卫佥事可以算得上戚家祖业,戚家六世祖戚祥在至正十三年参加了朱元璋的义军,于洪武十四年死于傅友德征云南,朱元璋念其也算开国功臣,于是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从嘉靖二十三年开始,戚继光率登州六卫戍守蓟门,连续五年无丝毫怨言,在此期间还竭力整顿军屯,兵部官员夸赞其"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守不苟",考评上上,已经颇入一些高层的法眼。在此期间,他留心边防事务,针对俺答的连年进攻,他在二十三岁时便写下了《备俺答策》,一度引起朝廷重视,但因种种原因当政者没有采纳他的策略。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戚继光武试中举并于次年参加了保卫北京的行动,再次上书"俺答方略十余事",再次引起兵部重视,戚继光因此闻名于朝廷,被记录为"将才"。

既是世袭四品高官,自己还凭能力考中武进士,可见戚继光起点之高,非一般人所能比。

正在让戚继光崛起的是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

公元1561年4月,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沿海,先以疑兵分两部分别攻击宁海、新河,希望以此调动明军主力,继而进犯台州城。当时戚继光恰好被直浙总督胡宗宪台金严参将,从义乌招兵训练的戚家军也刚好成军,正好欲上战场小试牛刀,在听到倭寇犯境时,他率领3000戚家军奔赴宁海御敌。

此战是戚家军首次亮相,一战宁海歼敌300,自身无一伤亡,分出1500戚家军二战新河再次歼灭倭寇数百,戚家军仍无伤亡。戚继光看到两处敌人并无多少,遂判定倭寇主力必暗走精进寺进攻台州,于是下令回军,人均背负25斤武器辎重的情况下,一夜强行军110公里,创造了行军史上的奇迹。

戚家军在那个时代的作战素质可谓是"天花板级",他们在急行军110公里后没有丝毫休息时间与数倍于自己的倭寇进行了一场遭遇战,迅速击溃了倭寇主力,毙敌1000余人,解救百姓5000余人,戚家军也不过付出了阵亡三人的代价而已。

为何戚家军如此厉害?这不得不说戚继光是明朝绝无仅有的练兵大家,在实践中他总结出一整套练兵之法。

一、练耳目。使士兵绝对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他开创了完整、严密、准确的通讯系统,要求士兵绝对要"耳听金鼓,眼看旌旗",此外一切口头命令都不管用,包括主将说的命令也不管用,否则就要受到惩处。

二、练手足。使士兵体格健壮,武艺高强。他要求士兵每天进行长途跑步,做到一口气跑一里路而不喘,平时所用之兵器,要重于战场所用,平时训练背负重甲,以练身力,还时不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练心力。这样一来要让士兵具有健壮的体魄、坚强的战斗意志以及真实的杀敌本领。其实不难看出,现在我们部队中的日常训练也有类似于这些训练的影子,可见有用的兵法,什么时候也不过时。

三、练营阵。使士兵、器械协同作战,共同杀敌。戚继光根据南方的地形和倭寇的特点,创造了新的战法——鸳鸯阵,这个阵型可让士兵们长短武器结合,协调一致,进则齐进,退则齐退,防卫的真的起到防卫作用,攻击者亦可发挥其最大杀伤力。通过"鸳鸯阵"还能演变出设伏之法,车阵等等,实乃戚继光兵法之独创精要,貌似后世的"三三制"便是由此而来。

四、练心。使士兵归心,士气高昂,勇敢作战。如果说前几项措施其他军事家都曾用过,那么对于士兵的思想素质的重视,则是戚继光首创,他每日与士兵同吃同住,讲的是为国为民的大道理,这其实是起到了后世部队的"政委"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他所招募的4000义乌兵才可做到万众一心,勇敢善战的精锐之师。

如此一来,戚家军打胜仗似乎已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毕竟比起当时只会种地的卫所兵,素质就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自此,戚家军完全打出了威风。其后"五战上峰岭"、"台州大捷"中,击溃倭寇两万余人,歼敌5500余人,而自己不过损失了20人而已,这样的战绩放眼古今中外,唯戚继光一人而已。

"台州大捷"后,倭寇有了一个共识,只要戚继光在浙江,他们就不去浙江劫掠,说到做到,此后浙江果然再无倭寇。浙江没了倭寇,可苦了福建,福建的倭寇呈现倍增。福建巡抚游震无可奈何之下,向胡宗宪打报告,借戚继光前来平倭,这样一来,戚家军又开始了东南抗倭的光辉历程。

到了福建之后才知道,这里的倭灾比浙江更为严重,虽然胡宗宪治倭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但由于其江浙总督的官职局限了他的抗倭规划,也就是说福建抗倭的工作他并不能全管,这就导致其抗倭成果很难在福建体现,所以截止嘉靖四十一年,"北自福建福宁沿海,南自漳、泉,千里萧条,尽为贼窟。"

戚继光在考察之后,决定对横屿岛的倭寇发起攻击,啃掉福建倭寇这个大据点。但是临战之前却发现士兵们士气不振,经过了解得知,戚家军全部是义乌人,义乌人打仗没毛病,但就是有些恋家,在浙江时戚继光尚且经常放假让他们回家探亲,可来了福建怎么放假?何况大战在即。

面对这个特殊情况,戚继光将所有人叫到一起道:"不远千里而来,所为便是杀贼!今已同倭贼对垒,岂能畏缩怯懦?"说的戚家军一群大老爷们脸红脖粗的,皆表示要"闻鼓而进,誓灭贼倭"。

"横屿岛之战"堪称明朝最经典的抢滩登陆作战,更是一场史上绝无仅有的完美歼灭战,此战戚家军全歼盘踞在该岛数年之久的数千倭寇,解救大批百姓,而自己阵亡人数仅仅13人,这是戚家军成军以来的伤亡最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之后,戚继光写下一首"戚家军军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也正是这首军歌支持着戚家军在艰苦卓绝的抗倭斗争中,最终走向胜利。

正在戚家军高歌猛进之时,忽然戚继光被调离福建,原因竟然是胡宗宪倒台了。胡宗宪为了东南抗倭,当时不得不依附在严嵩门下,而严嵩的倒台他的官运马上就走到头了,他被当作"严党"抓进诏狱,没人能理解他依附严嵩是为了东南抗倭的大局,所以这个高傲的官员最终选择了自杀以证清白。

胡宗宪对于戚继光来说,可谓是帮助最大的一个官员。不仅是胡宗宪将他放在了抗倭第一线,更难能可贵的是让他自己也选兵练兵,所以胡宗宪不光是戚继光的好领导,更是一个好"伯乐"。

这样一个好官都被朝廷处置了,戚继光有些心灰意冷了,他甚至萌生了引退之心,写下了"胡公北辕,浙无知己,欲际新中丞未至,乞病东还"的字句,实际上已经有了隐退之心。

戚继光所料不差,胡宗宪被治罪后,朝廷派来的浙江巡抚赵炳然刚一上任便把戚继光视作胡宗宪的人,事事掣肘戚继光,就等着他犯错剥夺军权了,更重要的是他将胡宗宪布置的平倭策略全盘打乱,以至于防线漏洞百出,最终酿成了兴化府的悲剧,《皇明驭倭录》记载道:"宝器、金玉、锦绮或传自唐宋者,咸归于贼,否则幻为煨烬"。

这一下朝野震惊,急令谭纶为闽浙总督,全权处理抗倭事宜,戚继光这才有了继续领兵作战的机会。

在谭纶的指挥下,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抗倭名将合兵一处,对日益嚣张的倭寇发动了歼灭战,结果也没有丝毫悬念,一场"平海卫大捷"再次向世人证明了戚家军的伟大。

谭纶给朝廷的上书中盛赞戚继光道:"鞠躬尽瘁,用兵如神,岂止当今之虎臣?实为古之名将!"戚继光也因此战功升任福建总兵,另外一名抗倭名将俞大猷却仅仅得了区区四十两白银的封赏,属实令人心寒。

戚继光的高光时刻出现在嘉靖四十四年,他竟然提出了跨海作战的想法,其目的是为了剿灭勾结倭寇的大汉奸吴平。俞大猷赞成了他的看法,遂以强大的海军配合着戚家军一举扫平了盘踞在南澳岛的倭寇和汉奸们,即便吴平一直逃到安南,最后还是被戚家军和俞家海军追上杀掉。

至此,流毒百年之久的倭寇之乱,在戚家军惊艳出场后的第八年,终于被彻底一扫而空。

那么,戚继光和戚家军的英雄路又会怎样走下去呢?


从南到北,戚家军走到哪里都是大明王朝的血肉长城

在南澳岛登陆作战大获胜利后,倭寇之乱彻底平定,这时候俞大猷对戚继光说道:"丈夫生于世,欲与一代豪杰争品色,宜安于东南;欲与千古之豪杰争品色,宜在于西北。"实际上对于一个武将而言,战胜倭寇不算什么,能像霍去病一样马踏王帐,封狼居胥才是最终奋斗目标,所以他才有此感慨。

俞大猷此番话其实说到了戚继光的心里去了,在平定倭寇之后,这时候他的心愿也是北上,到能战斗的地方去。

当时恰逢隆庆帝登基,张居正也已经进了内阁且分管着兵部,面对着俺答不断对边境的袭扰,张居正想给大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不能,于是他想到了南方的谭纶、戚继光、俞大猷这三大抗倭名将,于是提出将三人调至北方抗击俺答。

可是,事情总是不如人愿。

言官们以南北情况不同提出了反对意见,更是怕三人再有军功无法压制,所以对他们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其中俞大猷甚至险些丢官,彻底失去了北上的资格,而戚继光北上的可能性也逐渐变小。

张居正着急了,他亲自劝解隆庆帝,称戚继光"才智并非拘于一局",并以自己的官职来保荐戚继光,这才有了戚继光北上的机会。

经过一些波折,戚继光及戚家军直接负责北京守卫安全的蓟州一带,当时的北方兵是看不起南方兵的,连带着一些将校也看不起戚继光。

戚继光指着戚家军对他们说道:"什么叫军令如山,你们且看这些人是怎么做的!"说完居然头也不回地走了。《明史》记载这些戚家军"自朝至日昃,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戚家军的威名毕竟还是要靠打仗得来的,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没过多久,蒙古朵颜部董呼哩部数万铁骑长途奔袭蓟州,欲给新来的戚继光一个下马威。戚继光放弃凭城坚守,带着8000戚家军将士出塞迎敌。

宣大总督派专使阻止其出塞,认为戚继光以步兵对骑兵是必败无疑,还斥责戚继光是自寻死路,然而戚继光自有他的道理。

首先、他认为凭城坚守永远都是被动挨打,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其次、戚继光研究出了"骑、步、车"多兵种协同作战,可有效抵御蒙古人擅长的骑兵冲锋。

最后、尽可能大规模使用火器。

更何况"大创尽歼"一直都是戚家军的战斗风格,所以戚家军应以攻代守避免敌人对周边城镇的袭扰。

这一仗不出所料,明军全歼董呼哩部三万余人,董呼哩侄子长昂被活捉,董呼哩本人最后也纳表请降,这是明军近百年来少有的大胜,一战威震长城内外。

从此以后,竟然没有蒙古人敢大规模进犯蓟州一步,直到万历年间曾被戚继光活捉过的长昂率兀良哈铁骑扣关入侵蓟州,结果仍然是戚继光一战而定,全歼数万蒙古骑兵不说,长昂再次活捉。

戚继光在蓟州防线一待就是十六年,十六年间就打了这两场大规模战争,究其原因则是没有任何蒙古人敢于从戚继光的防线入侵。在闲暇之余,戚继光还经常组织大规模军演,进行分进合围、包抄奔袭、对抗骑兵等战术演练,凡是演习时他都邀请一些蒙古首领来参观,这无疑也是一种震慑。

十六年中"西线无战事",这就造就了东线李成梁的崛起,《明史》也肯定地说:"蓟辽守甚固,敌无由入,尽转而之辽,故成梁擅战功"。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当年戚继光要守辽东,会不会让努尔哈赤有机会崛起呢?

也正因如此,戚继光虽然战功远不如李成梁,但职务却是"总理蓟辽军务",身份地位远超李成梁,而张居正也将整个边关防务放心交给他,二人几乎结成了政治盟友。

但是正所谓"成也盟友,败也盟友",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戚继光的结果将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戚继光的悲惨结局,到底因为什么?

如果谁去过八达岭明长城,你就会被那巍峨的景象所震撼,事实上这些明长城,有很大一部分是戚家军参与建造、修葺,或许你就和戚继光踏上了同一块城砖。

事实上,戚继光修不修长城不重要,在张居正看来,戚继光和戚家军才是真正的"大明长城"。

戚继光擅打胜仗,为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变革环境。而张居正也投桃报李,他为戚继光扫清了一切障碍,这点在《明史》中有清楚记载,"有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后来更是索性将谭纶和门生梁梦龙调到蓟州与戚继光搭班子,所谓"知遇之恩"大约就是如此吧。

士为知己者死,戚继光对张居正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蓟州防线固若金汤!

但是,盟友会死,靠山会倒,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戚继光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

先是被朝廷剥夺了军权,打发他到广东当了总兵,总兵当了没几天直接开除公知让他回家养老,紧接着就是弟弟一家死、儿子死、妻子离他而去……所有的不幸皆集中在短短时间内,让这个铁汉没几年便苍老不堪,终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毫无疑问,张居正之死是造成戚继光悲剧的最大因素。

万历十一年,大明王朝开始对张居正进行清算,甚至言官们给张居正安上了"谋逆"之罪,要知道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所谓的"清流"们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认为戚继光作为张居正主政时期最忠实的军方盟友,他也应该以"谋逆"治罪,丝毫没有考虑过戚继光"平南倭、抗北虏"的显赫功劳。

好歹兵部还有一丝丝良心,也考虑万一有战争的时候需要戚继光来主持大局,所以最后将他调离军事重地,让他到广东当了一个空有虚名的总兵官。

戚继光离开蓟镇之日,一时间百姓遮道倾城而出为他送行,明朝诗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况。

辕门遗爱满汇燕,不见胡尘十六年。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以此可见,真正的英雄人民是能分辨出来的!

戚继光贬到广东之后,因无战事,就开始整理起他的兵书来,著名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

即便如此,言官清流们还是没放过他,有人举报戚继光与当贵州总兵的弟弟戚继美有"谋逆"嫌疑,于是朝廷一纸公文将兄弟二人罢官去职。

总的来说,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并不是完全出于私愤,更多的因素是为了收权,打击张居正政治集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站在万历皇帝的立场上,这些行为无可厚非,戚继光作为张居正最忠实的盟友,被打击似乎成了当时的"政治正确"。

其实对于戚继光的指责,具体上就这么几件事。第一、万历年间著名的"夺情风波",张居正不肯辞职守孝,这是得到戚继光大力支持的。第二、张居正回乡为父亲办理丧事,戚继光派出戚家军最精锐的火枪队沿途护卫,被清流们视作拍马屁之举。第三、张居正喜欢钱,戚继光便给他送钱,张居正喜欢美女,戚继光也曾给他搜罗过异族美女。

实际上呢?送钱、送美女之说大多见于野史,实情具体怎样也没有明确的凭证,所以不应以此为攻击戚继光的借口。即便真的有拍马屁的嫌疑,在我看来也属是戚继光在政治生活中的灵活原则,其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张居正支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存环境而已,从后世来看,戚继光的成就要远强于海瑞之流的清官,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要知道早在宋朝欧阳修就说过,不仅小人有党,君子也有党,就拿戚继光与张居正来说,他们二人更像是合作、共赢的一个团队,张居正需要戚继光这样的名将,戚继光也要依仗首辅张居正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二人其实有着共同努力的方向——国家利益至上

也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精诚合作,才有了"万历中兴"。


结语

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戚继光而言,是张居正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挥能力的舞台,但同时随着那场伟大的变革运动的落幕,戚继光最终迎来了悲惨的结局。

《国榷》中有对二人关系的总结:"非戚将附江陵(张居正)也,江陵自重将军耳"的评价,就连史书都认为他们二人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而已。以张居正、戚继光的政治眼光,或许早就预料到了最终结果,但他们还是精诚合作,一心想挽救这个日渐沉沦的大明王朝,虽九死也无悔,功过任凭后世来说,这也许才是戚继光之所愿!

参考资料:《大明战神戚继光》、《戚继光传》等

由网友 围炉煮酒话春秋 提供的答案:

后台倒了,官职丢了,儿子死了,老婆还跑了,能不惨吗?

戚继光一生做的事情不多,就两件,但对国家对民族都非常重要,一是南征倭寇还沿海太平,二是北征蒙古保家国安全。这两件事戚继光都干得非常好,可以说是为大明朝解决了大麻烦。

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他既能在海战上让倭寇闻风丧胆,又能在陆战上对蒙古骑兵造成重创,这是极为难得的,在历史上也很少见。

在戚继光一生之中,一共有超过十五万敌军死在戚家军之手,这一份恐怖的战绩可谓是彪炳千秋,也是万历中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戚继光还是一名很优秀的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

在军事方面,戚继光开创的鸳鸯阵十分精细而又巧妙,在实战中可以百战百胜,还被收录在了《四库全书》里面;

在发明创造方面,戚继光发明的戚氏军刀和狼筅等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很突出,堪称是攻守兼备的杀敌利器;

在文学方面,戚继光的诗文也有着很高的水准,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被人称之为古今名将能诗的十一人之一。

总的来说,戚继光文武兼备,其一生战绩显赫,功勋卓著,堪称是一代名将,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戚继光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有高人为他保驾护航,也在于戚继光采取的曲线救国策略。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高人的存在,以及戚继光为了曲线救国而变得"操行不如",为他晚年的凄惨埋下了伏笔。

明朝发展到嘉靖时期的时候,官场早已经是朋党泛滥和贪腐横行了,干啥事都需要花钱和卖面子,哪怕想要为国家为人民办点事情都是如此,不然啥事也干不成。

就比如说戚继光的老上司胡宗宪吧,这个人很厉害,也是抗倭名将,但他为了坐稳位置并安心做事,所以不得不侵吞军饷用于贿赂严嵩等人。

胡宗宪并非天生贪婪,但他如果不怎么做,严嵩会不开心,他就会失去保护伞;没了保护伞,政敌们就要干掉他了;他要是不在其位了,又谈什么抗击倭寇,建功立业呢?

胡宗宪作为明朝东南沿海的一方大员尚且如此,戚继光只不过是他手下的一个将领,又岂能逃脱得了世俗的羁绊呢?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曾是朱元璋手下的亲兵,因为跟随蓝玉等人远征云南而阵亡,因此给后人留下了世袭明威将军的官职。

戚继光十六岁的时候世袭了明威将军的职务,被朝廷任命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这个起点其实不算低,但想要进一步升迁就很难了,因为戚继光当时只负责屯田,还没有资格上阵杀敌。

戚继光曾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戚继光是有雄心壮志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心中的郁闷和无奈,因为他没有机会上阵杀敌,又谈何海波平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戚继光在军中都没有得到大的发展,直到一个贵人的出现。

事实上,戚继光之所以能够获得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个实职,还得益于他的岳父总兵官王栋的推荐。

在王栋的帮助下,戚继光得以进入军中,所以王栋算是他的第一个贵人了。但王栋的能力有限,也只能帮他到这个份上了。

戚继光的第二个贵人是直浙总督胡宗宪,为了抗击倭寇,胡宗宪大力提拔戚继光,还拨经费给他,让他创立了戚家军。

当初戚继光去招募兵勇,钱粮不足,胡宗宪便在浙江强行推广"提编"税,这些钱一部分用在招募兵勇上,一部分则进了胡宗宪的私人口袋。

戚继光本人实际没捞到什么好处,但他又不得不配合胡宗宪,不然他消灭倭寇的理想就无法实现了。

不得不说,戚继光并不是个死脑筋,他知道想要干大事,有时候就不能太讲原则了,因为大多数官员都无法做到清廉自持,他要是一昧坚持,可能就要被孤立了。

后来戚继光成功招募到了兵勇,就开始大量购买先进装备,加强军事训练,终于让戚家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这当然少不了胡宗宪的帮助,毕竟养兵也是要钱的。

戚继光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对胡宗宪很恭敬,事事都要禀告他之后才执行,两人也配合得亲密无间,取得了很多重大战绩。

与此同时,戚继光也积极协助胡宗宪请留浙江的盐银,理由用于抗倭,得到了嘉靖帝的允许。

这些钱财的数额很大,其中一部分用于招抚倭寇和海盗,一部分则进了胡宗宪的私人口袋,胡宗宪因此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据说,由于胡宗宪家的钱财太多,以至于有人给他起了个"总督银山"的称号。胡宗宪是吃饱了,戚继光作为她的爱将,怎么着也喝了口汤吧,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戚继光其实也是个聪明人,他虽然背靠胡宗宪,但他也深知胡宗宪跟严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二人总有一天会倒台,所以他很早就开始寻找新的靠山。

戚继光带着全部家资去到京城四处活动,可见他为了寻找靠山是不惜钱财的。

戚继光起初找到的是内阁成员高拱,但高拱只拿钱不办事,因为他太高傲,根本就看不起戚继光,所以戚继光只能灰溜溜走了。

戚继光退而求其次,找到了当时担任国子监司业的张居正。

张居正是下一任皇帝朱载垕的人,戚继光觉得他很有潜力,所以才决定投靠他。刚好张居正那时候也急需培养自己的势力,所以跟戚继光一拍即合。

戚继光在京城好花光了家财,所以他回去之后就穷得叮当响了,家里除了几千卷书,啥值钱的也没有了。

可见,戚继光是多么重视找靠山这件事,我们不排除他有私心,但以结果来看的话,他因为有了张居正做靠山,也可以更好地保家卫国了。

严嵩和胡宗宪相继倒台后,戚继光并没有受到牵连,这得益于张居正等人的力保。张居正在朱载垕登基后不久就成为内阁首辅,戚继光自然受到他的重用,被他调到蓟门一带防御鞑靼。

而戚继光也不负张居正的期望,在蓟门干得非常不错,成功防御了蒙古人的进攻,因此一路做到了总兵官的位置,领左都督衔,加太子太保。

而张居正为了保护戚继光,也可谓是不遗余力,那些对戚继光掣肘的官员,都被张居正给调走了,最后只留下谭纶、刘应节和梁梦龙等人,他们都跟戚继光关系很好,戚继光的工作也因此开展得很顺利,他率军对蒙古人造成了极大创伤,还曾创造过一战歼灭五万蒙古骑兵的伟大战绩。

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诸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辈咸与善,动无掣肘,故继光益发舒。

当然了,戚继光的不断升迁当然离不开张居正的帮助。作为回报,戚继光除了给张居正送钱之外,他还搜罗各国美女和珍贵补品送给张居正,张居正的生活品质因此得以大幅提升。

戚继光为了讨好张居正,所以每次写信都显得十分恭敬,从来不称属下或者末将,而是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之类的,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

这就是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一个满腔热血的爱国将领,被活生生逼成了一个世俗的政治家。但这不妨碍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水至清则无鱼,戚继光如果像海瑞那样一尘不染的话,那就啥事也干不成了。

戚继光毫无保留地投靠了张居正,以为这样就可以安然无事了,但他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一点,那就是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复杂感情。

张居正生前,万历皇帝视他为依靠;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帝的天性被解放,他开始对张居正充满了敌意。再加上政敌的不断污蔑,张居正的坟都被万历帝给刨了,他的一种党羽也受到了牵连。

首当其冲的人就是戚继光,因为他手握重兵在外,是政敌们的心头大患,而且手上还不太干净,所以一封封弹劾戚继光的奏折被送到万历帝面前,万历帝最后将其贬到广东。

戚继光看眼自己就要遭到进一步清算了,所以主动辞职回了老家,那时候他不过才五十七岁而已。

戚继光在老家的日子可不好过,据说他连看病的都没有钱,而且他的儿子去世之后,老婆王氏还跑了。

据史料记载,戚继光早年娶王栋之女王氏为妻,由于王氏是将门虎女,性格十分霸道强悍,再加上其父王栋身居高位,所以戚继光逐渐养成了惧内的毛病。

王氏早年生下好几个孩子,但大多夭折,据说只有一子戚印长到成年,还在戚继光军中效力,但后来因为违反军法,被戚继光瞒着王氏斩首了。

王氏因此对戚继光心生怨恨,两人的额感情也开始变差。

戚继光虽然惧内,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便瞒着王氏在外面纳了三个小妾陈氏、沈氏和杨氏,她们先后为他生下五个儿子。

原本相安无事,但有一天,一个不知轻重的小卒将消息无意间传给了王氏,王氏气急败坏,竟然拿着一把大刀去找戚继光算账,士兵们根本就拦不住她,只得飞速去报告戚继光。

戚继光吓得不得了,赶忙将一件盔甲穿在衣服里面,然后出去跟王氏说情。戚继光好说歹说,最后于让王氏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儿子,王氏一时心软,答应让戚继光以将沈氏之子戚昌国过继给王氏来了解了此事。

有了儿子之后,王氏总算是有所收敛了,除了日常指导戚继光操练士卒和用兵之外,其他时间都在教导儿子。

王氏其实也是个人才,她有勇有谋,精通兵法,武艺也还不错,她要不是女人,必定是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也难怪戚继光害怕她了。

时光荏苒,大约就在戚继光被贬到广东前后,戚昌国去世了,王氏心如死灰,开始变得十分消沉。

没过多久,王氏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事情,她竟然带着戚继光的所有财产离开了戚继光,戚继光因此一下子就又变成了穷光蛋。

我们读历史,一般只能看到男人休女人,很难看到女人休男人。所以王氏的做法其实就是休了戚继光,这自然是让戚继光很没面的。

实际上那时候戚继光的身体不算太好,征战沙场三十余年落下了一些病根,再加上丧子之痛和王氏给他带去的羞耻,他竟然在回到老家之后不久就病倒了,又三年就去世了。

我们可以想象戚继光的悲惨,他风光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却穷苦潦倒,还死了儿子,跑了老婆,真是令人唏嘘啊。

至于说王氏为何要离开戚继光,我认为是他跟戚继光感情破灭在先,儿子去世遭受打击在后,她还觉得跟失势且生病的戚继光继续待在一起必定要受苦,所以就带着家产离开了戚继光。

不得不说,王氏这个已经五六十岁的老女人,做事也真是绝,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要最后欺负戚继光一把,想必不是个合格的老婆。

由网友 纪元的尾声 提供的答案:

万历十三年,戚继光被贬官后,竟又遭遇丧子之祸,妻子王氏一气之下带着所有家产离他而去,戚继光没想到的,几乎没打过败仗的他,人生的晚年却是"兵败如山倒"。

晚年的戚继光没有官身,也算是孑然一身,他在山东老家写书写了三年,最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回到戚继光离世的前一刻,看着奄奄一息的戚继光无人相伴,谁敢想象这是那个"征南伐北"的戚家军创始人戚继光?

他的晚年,真的是太凄惨了。

戚继光之幸,是因为明朝中后期的军政懈怠所造成"边防"漏洞百出的军事环境,东南沿海被倭寇骚扰数十年之久,而北方蒙古屡次南侵,长城防御如同虚设,这种局面给了戚继光这种爱国将领很大的空间得以成长,因此戚继光有了与众不同的戚家军。

戚继光之悲,是他所在的时代,大明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武人地位越来越低,不得不受到文人的管制,而戚继光组建戚家军也好,对抗倭寇和蒙古也好,这都是建立在文人"允许"他行动的情况下才做到的,后来戚继光也因为文人的斗争从而被牵连。

在夹缝中求爱国,戚继光在那个最好也最糟糕的时代下成就了自己,也毁掉了自己。

少年四品官,登州戚继光。

戚继光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后代",与他后来的抗倭好友、忘年交俞大猷一样,他们都是大明关系户,只不过俞大猷的来头没有戚继光的大,俞大猷只是世袭了百户,而戚继光则是世袭了山东登州卫的指挥佥事,这个官职地位很高,在卫中仅次于正三品的指挥使和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乃是正四品武官。

在大明,一个指挥佥事或许算不得什么太大的官,但问题是,戚继光继承这个位置的时候,年仅十六岁。

戚家少年可以年少"得志",那完全是靠着祖上的功劳,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曾是朱元璋的亲卫,同是濠州人,虽然当时没有被封侯,可到底也算是"淮西勋贵"中的一员,而在洪武十三年大明讨伐云南的时候,戚祥牺牲在了战场上,朱元璋感念戚祥的付出,给刺激赐予了一个可以世袭的"明威将军",并且让戚家人世袭登州卫之职。

而戚继光的父亲在戚继光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在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戚继光继承了戚家在登州卫的权柄,这才有了他这个十六岁的正四品武官。

若是别的人少年得志,那么很难避免一场"方仲永"般的悲剧,但戚继光却不一样,他的家里并不富裕,从很早以前,戚继光就喜欢看书学习,他的精神世界很不一般,他未曾放弃过学习,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上一层楼,因此戚继光文读儒书,武练拳脚,为的就是武举能够拔尖。

这个少年的生活与"少年"其实是不沾边的,戚继光在担任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之后,开始管理登州卫的屯田工作,在嘉靖二十五年的时候,戚继光对于大明受到蒙古、倭寇侵扰不断的艰难环境有感而发: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一年,他才十八岁,而戚继光也因为大明当时的轮戍从而得以带兵坐镇"九重镇"之一的蓟镇,也是在坐镇蓟镇的时候,戚继光看到了北方蒙古的嚣张跋扈和大明官场应对的软弱,这段经历为他在武举中所创作的策论《备俺答策》打下了事实基础,他二十岁这一年,在蓟镇又发出了如此感叹:

每经霜露时,报国眼常明。

嘉靖二十八年,戚继光在山东家乡的武举试中脱颖而出,其实戚继光这种身份来考这个事,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行政难度都不会太高,于是戚继光着手入京,完成最后的考试。

好巧不巧,嘉靖二十八年,大明和俺答汗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制造"庚戌之变",纵兵侵略北京,而大明朝廷应对得非常迟钝,只能把武举的学生们召集起来抵御蒙古骑兵,戚继光也参与其中。

也是这一次侵略,让戚继光在心中对大明的北方边患问题有了不得不说的话,因此他的策论便是《备俺答策》,提出了朝廷对蒙古防备之弱以及改善方法,不久后又献上了《御虏方略》,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战斗思想。

策论和方略的相继面世,让朝廷开始重视起戚继光,于是加大了戚继光在保卫京城时的权力,嘉靖三十二年,张居正又推荐进任都指挥佥事,管理山东沿海二十五个卫所的防倭工作,在这个职位上,戚继光磨练了两年,对大明的卫所士兵的纪律、战斗力有了很深的了解,两年后,戚继光正式南下浙江担任参将,防守宁波、台州等地。

正是这段在浙江的经历,戚继光和自己的战友俞大猷建立了深厚的战争情感,而在嘉靖三十五年总督浙江的胡宗宪,则成为了戚继光毕生事业的都一个"忠实支持者"。

戚家号神军,百战几不损。

俞大猷在浙江的时候,也打出了一个"俞家军"的名号,特别是在平定汪直的过程中,俞大猷和戚继光被合称为"俞龙戚虎",可在戚继光的心里,所谓"俞家军",也只是一个更强的传统卫所军罢了,他要创造一种新的军队,从人选到武器,从战术到纪律,都截然不同的军队。

于是戚继光和胡宗宪深入交流,胡宗宪自然是想平定倭患,对于戚继光的想法给予支持,而胡宗宪则表示,会无条件地给戚继光放权给钱。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明史·戚继光传》

戚继光选兵的办法很是有趣,他没有从什么武举学子中挑人,也没有从将门家庭里挑人,而是在金华、义乌一带,把那些好斗的青壮年集结起来,用"募兵"的办法让他们成为戚家军的一员,说白了,戚继光采取的是"雇佣兵"之法。

为什么要募兵,这大概与戚继光有心"隔绝"卫所那些来油条兵源有关,卫所兵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他们的胳膊和腿不比这些普通青壮年有力气,而是经过多年的糜烂,卫所制度本身的风气就很差,根本难以矫正。

在义乌的时候,戚继光以严格的纪律加紧练兵,在后世足以被人称为"魔鬼训练"的内容在戚家军的身上随处可见,比如戚继光要求这些士兵奔跑一里地而不喘息,随后又增加行军负重,每个士兵身上的负重绝不低于二十五斤,并且还要不断练习奔袭。

之所以要这样练兵,戚继光的想法是组建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魏武卒"一样的全面武装兵,这远远高出平均线的负重,其实是很多卫所兵根本没有的武器。

比如最经典的"狼筅",这是一种状似长枪,但并不止是长枪那么简单的"长兵",狼筅的头部有利刃,利刃的四周又是坚韧的竹枝,弯曲锋利程度堪比狼牙,这种武器面对近身的敌人有很强的束缚力和杀伤力,最重要的是,当骑兵来袭时,狼筅只要袭向马脚,骑兵立即会失去优势。

又比如戚家军版本的"滑板鞋"涂塌,涂塌虽然不是轮子结构的滑板鞋,但在满是泥泞的地形中,涂塌却能够如履平地,这让戚家军完全无惧这种恶劣地形。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戚继光所创造出来的"鸳鸯阵",他以十二人为一队,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四官为一总组成训练编制,而"十二人",是戚家军战斗力最强形态的基础单位,这十二人分为三部分,分别有远攻的火器、弓箭手,有进攻的短兵,还有中程牵制防御的狼筅,三个部分互相配合、互相防御。

这种新颖的战斗方式,堪称"无解"。

所以在戚家军"大放异彩"的嘉靖四十年台州之战中,戚家军对战比自己数量更多的倭寇居然做到了"零战损"的奇迹,反观倭寇,被戚家军打得肝胆欲裂,纷纷逃窜,形成了一种一边倒的屠杀场景。

随后又是经典的"只花了一顿午饭"时间的"花街之战",戚家军短时间内杀敌数百,逼着大量的倭寇跳入瓜邻江中溺亡,戚家军的登场让倭寇知道浙江再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地盘,于是为了避开戚家军,倭寇转而继续南下,侵扰福建。

而戚继光怎么可能不知道倭寇在想什么,于是继续向胡宗宪要求支持,增设戚家军,戚继光继续练兵,带兵阻击福建沿海的倭寇,福建的横屿之战,再次把倭寇逼得走投无路,戚继光的"光荣战绩"传回朝廷,可谓是振奋人心。

但也是这个时候,戚继光"依靠"胡宗宪的弊端开始显现,因为嘉靖四十一年,"小阁老"严世蕃被捕下狱,严家倒台,而此前胡宗宪则是"依附"着严嵩才得以方便行事,胡宗宪也跟着倒台,朝中最能支持戚继光的胡宗宪一脉下狱,戚继光也立即被士大夫弹劾"有牵连",戚家军经历第一次危机。

无奈爱国将,慎行自称犬。

这就是大明在土木堡之变后的悲哀局面,武人被朝廷文官束缚了手脚,戚继光在浙江、福建的功劳、战绩朝廷文官看不见,只想着一味地斗争,而胡宗宪倒台期间,明朝廷调任赵炳然巡抚浙江,赵炳然对戚继光很有成见,于是把戚继光此前的海防布置彻底打乱。

新的海防很快露出破绽,倭寇使用阴谋打开了兴化府的大门,兴化府被掠夺一空,百姓被俘、被杀,兴化府沦陷,此时形成轰动,朝廷立即让谭纶担任福建巡抚解决兴化府之乱,所幸谭纶信任戚继光,戚继光才带兵收复了兴化。

虽然戚继光逃过了胡宗宪倒台之后的毁灭性灾难,但是戚继光未来的"前景"可见,如果戚继光想要继续扩大自己的战绩,只能再找"靠山",不然的话,戚继光也许一辈子就得待在这已经没有倭寇的东南沿海了。

嘉靖四十三年时,侵扰大明很多年的倭寇终于平定,倭寇不敢来了,就连大本营都被端了,他们真的害怕戚家军,而戚继光只需要这个功绩,都足以留名青史。

但戚继光的保家卫国之志,根本不可能如此之短浅,戚继光为了让戚家军再次创造奇迹,他找到了张居正。

在嘉靖后期,张居正逐渐走到了大明台前,此时的张居正也刚好在一个很特殊的阶段,以前的张居正觉得正义就是"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可经过了严嵩、徐阶、高拱等人彼此之间的"斗法",张居正明白了,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首先就要去讨好一些人。

说白了,张居正也需要"靠山",所以戚继光和张居正的思想是有些不谋而合的。

嘉靖四十五年,嘉靖帝驾崩,明穆宗登基,张居正成为了内阁中的实权人物,而谭纶被明穆宗调回镇守蓟辽,看到蓟辽兵备疏忽、士气低下的谭纶气不打一出来,他上书提议,让戚家军的创始人戚继光回来"调教调教"这些人,朝廷应允。

这也开始了戚继光的"镇北"岁月。

戚继光坐镇长城之地,名义上是修长城,但戚家军怎么可能只修长城,隆庆二年,朵颜部南侵长城,被戚继光击退,随后戚家军便在修长城和抵御蒙古人的日子里过了几年,万历帝登基后,张居正掌控最大实权,让戚继光毫无后顾之忧地镇压北方边境。

所以在万历年初,戚继光打得朵颜部匍匐臣服,戚继光所发明的"人车战术",其灵活性和当时的杀伤性,可以类比后世热武器时代的坦克加步兵对战争的影响,这让蒙古人束手无策,万历七年,戚继光让戚家军埋下一种名为"自犯钢轮火"的炸药埋伏敌人骑兵,这其实就是地雷,这一招把敌人打得人仰马翻,戚继光坐镇北境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敌人能跨过防线。

但表面的戚继光"神勇无比",在背后,却不得不展现出另一种"卑微姿态",他对自己的靠山张居正很是尊敬,一度达到卑微的程度,他给张居正的书信中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若不是真有此事,谁敢想象那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戚继光,那个"封侯非我意"的男子竟然有如此卑微的一面。

之所以要如此卑微,那都是因为大明的环境就是要武将"卑微匍匐",这才能让文官放心,或许张居正本心不想让戚继光如此卑微,但戚继光又如何敢乱来,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生存意识来行事。

可不管怎么说,张居正还算对得起戚继光,毕竟张居正掌权期间,全力支持戚继光练兵、造兵,在张居正的心中,其实也是想靠着戚继光把大明的军事推向巅峰的。

成也张居正,败也张居正。

可惜的是,张居正很快败下阵来,一条鞭变法让张居正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万历帝朱翊钧开始长大,张居正只能卸下权力,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在他去世不久后,朝廷以万历为首的反对派清算张居正。

万历帝只为了消去张居正的烙印,可他手下的文官,却会对张居正"一脉"赶尽杀绝。

戚继光自然被打为张居正一脉,于是在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半年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这其实就是架空,就是在摧毁戚继光多年的战果。

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如果戚继光还年轻,那么他肯定还会找"靠山",再当掌权者的"门下走狗",可是他老了,他依附张居正的举动也太出格了,所以他没有转机了,戚继光也认命了,老老实实到广东养老。

戚继光离开坐镇近二十年的北方时候,周围的百姓都哭泣了,陈第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来形容戚继光离职时的场面:

辕门遗爱满幽燕,不见胡尘十六年。

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一句"不见胡尘十六年",足以让戚继光名留青史,可戚继光还是抵不过朝廷的人心阴谋。

可戚继光南下了,朝廷的人还是不愿意放过他,当时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在贵州担任总兵,朝廷便又有人"弹劾"他们兄弟二人,戚继光和弟弟因此再被罢官,遣返回家,而戚继美不久后去世,这对戚继光的打击极大。

此时的戚继光也已经老了,戚继光和妻子王氏都老了,他们这些年一直都想生下孩子,但孩子却大多数夭折,据清朝的张廷玉所记载,因为王氏发现了戚继光在别处养有妾室,并且已经育有几子,王氏便愤怒暴走,最终把家产都带走,属于是和戚继光"离婚"了。

王氏也是将门之女,在戚继光打仗的时候,王氏多有协助,丝毫不比岳飞的夫人李氏差,但也是这种脾气火爆之人,忍不了戚继光的"背后之举"。

万历十五年,戚继光真的成为了一个"孤寡老人",但这这也是戚继光这一生最"清静"的时光,他跟晚年政治斗争失败的司马光一样,他也写书,但写的都是兵书,大多数都是对以前《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的补充。

万历十六年,戚继光去世于家中,据说当天戚继光的好友汪道昆听到了鸡悲鸣了三声,预示着这位大明神将的陨落:

"鸡三号,将星陨矣"。

只可惜,大明的朝廷对于戚继光的逝去似乎没有什么波动,比起戚继光,他们的权斗似乎更有趣。

这不是戚继光的悲哀,只是时代的悲哀。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由网友 我见青史多妩媚 提供的答案:

戚继光晚年境遇凄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事业和家庭。  

事业方面,对戚继光来说最不妙的就是,他多年以来的大靠山张居正倒台了,张居正身死之后,神宗皇帝开始了对张居正的大清算,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绝对亲信,戚继光还是被波及到了。  

政治斗争是无情的,站队是否正确,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逝,他死后不久,有人提醒万历皇帝,说是戚继光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如今担任蓟镇总兵,相当于宫门外面有一只猛兽,而且是只听从张居正节制的猛兽。

这个"提醒"直击万历皇帝心中最脆弱的地方,于是,在万历皇帝的暗示默许下,戚继光被弹劾,从蓟镇总兵的位置上调任广东总兵,表面上官职几乎没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  

许多人到北京请愿,求万历帝留下戚继光,然而万历帝不允。戚继光临行前,市民罢市,百姓遮道,众部将也感伤不已。  

万历十二年,清算张居正的政治运动达到高潮,戚继光何等精明老辣,他看出风头不对,向万历皇帝提出辞职,想借此远离政治漩涡,保留几分名将尊严。 

但对这位战功卓著,荡平倭寇之乱的名将,万历皇帝丝毫不给面子,他直接把戚继光免职,宣布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党羽,这种政治身份,完全是判了戚继光政治死刑。  

戚继光回归蓬莱老家,朋友很少,没几个人敢与他往来。  

戚继光不光是事业凄惨落幕,他的家庭也出现了巨大变故,主要有以下几件事情:  

他罢官回家的路上,得知小自己六岁的弟弟戚继美病逝。  

这个戚继美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大半辈子跟随哥哥东征西战,扫平倭寇之后,又来到北方,与蒙古铁骑频繁作战,最终官至云贵总兵。  

万历十一年,戚继美的妻子病亡,随后,他被罢免回家(毫无疑问,受到了戚继光的牵连),紧接着,戚继美的儿子暴病身亡,几重打击下,戚继美也病逝了。  

万历十二年十月,戚继光赶回老家后,看到弟弟的灵柩,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这位明朝中后期最杰出的名将,也有热血柔肠。  

失去与之感情深厚的弟弟之后,更大的悲剧发生了:戚继光的原配妻子王氏,抛弃他而去,回到了娘家,而且,卷走了戚继光的所有家财。

要说起这位王氏,也是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物。  

早年王氏通情达理,对戚继光是真爱,家里贫困,买回一条鱼来,她吃鱼头鱼尾,留着‘鱼身给丈夫吃。  

戚继光在浙江一带抗击倭寇的时候,王氏和戚家军家属们居住在新河所,守军很少,忽然有一大批倭寇偷袭,紧急情况下,王氏说服所有戚家军家属穿上戚家军军服,站到城墙之上,把倭寇吓跑了。  

这么一位贤惠,而且有勇有谋的好妻子,怎么就会抛弃戚继光而去呢?  

其实,也怪命运弄人,公元1545年,戚继光和王氏结婚,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戚将军,相当惧内,可见王氏的性情暴烈。  

两人的脾气倒是可以融合,问题出在:两人多年没有子嗣。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王氏还坚决不同意戚继光纳妾,一直拖到公元1563年,戚继光瞒着夫人王氏,在外面娶了三个小妾,生育了五个孩子,直到孩子长大,王氏才得知此事。  

王氏怒不可遏,戚继光下跪求和,最后两人谈妥,把其中一个孩子过继给王氏当儿子。

王氏虽然无奈痛苦,但也只好承认现实。但偏偏,这个凝聚了她满心关爱的孩子早夭了。这桩悲剧发生在戚继光被贬官回家之前,王氏万念俱灰,精神有些失常,离开了戚继光。  

戚继光晚年的时候,身体很不好,肺病久病不愈,贫苦交加,连请大夫拿药的钱都没有。  

在戚继光去世前三个月,河南道御史傅光宅曾上疏建议重新起用戚继光。万历帝不但不予采纳,反而给傅光宅夺俸两个月的处分。  

公元1588年,年仅六十岁的一代名将戚继光溘然长逝,他的人生曾经无比辉煌,也注定永垂不朽,然而他的晚年人生却以悲剧收场,让人扼腕叹息。 

由网友 太宗悦史 提供的答案:

戚继光身为明朝第一抗倭名将,论抗倭,纵观整个明朝,无人能出其左右。按道理来说,戚继光有着这么辉煌的历史,再怎么不济晚年也能够富裕的生活下去才对,可事实是,戚继光到了晚年生活十分的艰难。

戚继光赖以成名的戚家军由来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是朱元璋的亲兵,后来在扫灭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时战死沙场,作为朱元璋的亲兵,朱元璋肯定不能忘了他,也因此将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一个职位给了戚家,只要戚家的人不死绝,这个职位就一直是他们家的。

要知道,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奋斗一辈子,能够混到七品知县一职,就已经是祖上积下来的福份。而登州卫指挥佥事是四品将军,戚继光自从一出生就已经站在了许多人一生不能够到达的终点,就算不努力,当一条咸鱼,这辈子也不用愁吃喝。

身为高干子弟的戚继光并没有与其他高干子弟一样无所事事,而是一直关注着沿海一带倭寇的动向,每次听到倭寇侵略的消息都痛心不已,年仅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写下"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意"这样的诗句,凭这一句诗句就能够窥探出戚继光内心所蕴含的力量。

倭寇都是亡命之徒,几十个人就敢侵入明朝境内。有一次,五六十个倭寇竟敢从杭州一直抢到明朝的伴都南京,可见倭寇的嚣张之度。

倭寇为什么敢这么嚣张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明军太过于窝囊,基本上军队中都是老油条,只想混日子,不想拼命,戚继光就曾与这些老油条打过多次的交道,每一次与倭寇对战,还没打,人就跑了,这样子怎么打?

为了改变局面,戚继光只能重新招兵,看能不能出现奇迹,最后的事实向戚继光证明,奇迹并没有出现。

戚继光新训练的士兵虽然不要命,但是却有一个奇怪的性格,那就是每一次打仗之前都要询问敌人的数量,然后进行内部商议,觉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坚决不打,如果戚继光敢哄骗他们,在打仗的当天他们将直接逃跑,将戚继光留在原地。

正是因为士兵打仗讨价还价,以至于戚继光的根据地台州被倭寇侵略,而他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防护措施,遭到给事中罗嘉宾的弹劾,这一弹直接把官给整没了,只能在总督胡宗宪的身边当一个闲人。

这时的戚继光是苦恼的,他明明已经尽心尽力,可是手底下的士兵却不肯听话,这能怪他吗?但是如果他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他非但不会苦恼,反而会兴奋万分。

胡宗宪眼看戚继光闲着没事干,干脆把他派到义乌帮助知事赵大河练兵。练兵对于戚继光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慢悠悠的骑着马向义乌前进。

就在到达义乌的时候,戚继光看到了惊悚的一幕,义乌的百姓正在于永康的百姓群欧,而且群欧的势头特别猛,父亲打不动了儿子上,儿子打不动了母亲上,母亲打不动了女儿上,一家轮流着打,打到全家都动不了才停止。

义乌人的无畏精神把戚继光给吓到了,戚继光询问当地的官员,义乌人为什么会与永康人打起来,当地的官员表示:义乌与永康都是穷县,但是后来义乌当地不断的发现矿藏,是个人都明白矿比粮食值钱,所以义乌人都跑去挖矿,渐渐的也都富了起来。

义乌隔壁的永康看到义乌富了起来眼红,希望义乌的兄弟能够拉自己一把,但是义乌的兄弟认为,我们都穷了这么久了,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你们别来搅和。眼看来软的不行,永康人就打算来硬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义乌人比他更硬,靠着不怕死,敢干的精神,将他们直接打回老家。

戚继光意识到,他所需要的就是像义乌人这样的士兵,于是向上级报告,只要上级肯让他在义乌当地招兵四千,必定能够将倭寇打到落花流星。平定倭寇之乱是每一个沿海将领都希望的事情,所以戚继光的报告一上去上级就同意,于是戚家军正式成立。

彪悍的战绩

戚家军虽然一个个都不怕死,打起仗来义无反顾,但是得明白一个问题,他们的对手是不要命的倭寇。

倭寇擅长使用的武术刀在于取巧,不会与你硬碰硬,而是在战斗中寻找时机,一刀刺向你没有盔甲的地方,以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戚家军每次与倭寇交战,基本上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照这样子打下去,戚家军早晚得没人。

就在戚继光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个叫唐顺之的朝廷官员到戚继光的地盘巡视军务。这个叫唐顺之的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所担任的职位是兵部职方司郎中,也就是明军的总参谋长,面对这么一个人物,戚继光恭恭敬敬向他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唐顺之并没有藏着掖着,拿出了一本名为《武》的书(他自己写的),交到戚继光的手上,戚继光正是从这本书当中悟出了战争的奥妙——阵法。

戚继光最为出名的三种阵法分别是鸳鸯阵、三才阵、五行阵,用处各有不同。

鸳鸯阵总共有十一个人,队长站在最前面,分成两排,每排各五个人,第一排的两个人各自配有盾牌一个以及标枪、腰刀一个,第二排的两个人各自配有狼筅一个,狼筅是一种长达三米,类似于蒲公英的武器。第三排与第四排的四个人各自配有一条长枪,最后一排的两个人各自配有一把刀。鸳鸯阵是戚家军在空旷地面上所布置的阵法。

五行阵总共六个人,同样分为两排,前面的两个人一人配有狼筅,一人配有盾牌与刀,第二排的两个人各自配有一条长枪,而最后面的一个人配有一把刀,队长则在中间。五行阵的作用与鸳鸯阵的作用不同,鸳鸯阵适合在空旷的地面上布置,而五行阵则适合在狭隘的地面上布置。

三才阵总共有五个人,同样分为两排,最前面的一个人配有狼筅一个,第二排的两个人各自配有长枪一条,第三排的两个人一个配有狼筅,一个配有盾牌以及一把刀。三才阵的作用与鸳鸯阵、五行阵的作用不同,鸳鸯阵、五行阵的主要作用是缓慢前进击溃倭寇,而三才阵的主要作用则是等到鸳鸯阵或者五行阵击溃倭寇之后,用来追击倭寇。

这三种阵法天克倭寇,倭寇还没近身就已经被刺死。有的人或许会说,倭寇不会用箭吗?得明白一个问题,戚家军不是木头,不会站着让你射。

戚继光最具代表性的一战当属"台州大捷",率领戚家军奔赴五地,五战五胜,共歼灭倭寇五千多人,而戚家军的伤亡仅仅只有不到二十人。要知道,这是伤亡数量,所谓伤亡就是这不到二十人中,有的人死亡,有的人依旧活着,只是受伤,这种伤亡比例真的是骇人听闻。

随着戚继光的名声越来越大,前往他的防区浙江骚扰的倭寇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一小股一小股,因为特大股的倭寇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自己找死。

倭寇不敢惹戚继光,但是却敢惹其他人,戚继光舒服了,而福建的官员则愁死了。倭寇都不敢去戚继光的地盘,但东西还是要抢的,要不然靠什么活,所以一个接一个的都往他这边赶,以至于福建当地的倭寇因为数量庞大的原因,敢于在当地占领城池。

情况十万火急,福建巡抚无可奈何,只能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将戚继光派来福建平定倭乱。戚继光到达福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倭寇所在的位置,但是当戚继光得到答案时,大吃一惊,因为答案是:"到处都是",这该怎么打呢?

戚家军虽然所向披靡,但也是人,怎么受得了到处奔波。戚继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擒贼先擒王,只要除掉在倭寇眼中看来最可怕的倭寇,那么就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促使其他的倭寇知难而退,于是戚继光盯上了横屿这一个历经三年,令无数将领手足无措的小岛。

横屿上的倭寇仅一千多人,早上退潮,下午涨潮,退潮的时候,横屿与陆地的距离仅仅只有几里,但是涨潮的时候横屿与陆地的距离却有几十里远。

如果说退潮的时候攻打横屿,距离虽近,但是地面由于受到海水的浸泡十分泥泞。在这种泥泞的地面上长时间行走,别说打仗了,还没到船上估计都累瘫了。

如果说涨潮的时候攻打横屿,那么相当于充当活靶子,而且登陆初期不可能一脚就踩在结实的地面上,而是踩在泥泞的地面上,面对在岛上的倭寇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攻击,那么戚继光是如何拿下这座小岛的呢?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九日,天蒙蒙亮,此时正是退潮的时刻,戚继光率领着戚家军往横屿上前进,为了节省体力,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稻草用来垫脚。

戚继光高估了戚家军的体力,在即将到达横屿的时候,戚继光明显感觉到戚家军体力已经出现问题,可以说是靠着意志坚强的撑着。正是因此,横屿上的倭寇才持着观望态度一直看着戚家军,并没有发动进攻,反正你戚继光又不是第一个这样子打仗的将领,怕什么?来了打退不就行了吗?

眼看着就要前功尽弃,戚继光用尽全身的力气敲打着擂鼓,戚家军听着擂鼓的声音,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有节奏的往前走去。倭寇看着气势汹汹的戚家军连忙组织起来,在结实的岸边等着戚家军的进攻。

令倭寇没有想到的是,戚家军接近岸边的时候并没有发动攻击。不知道戚家军在搞什么名堂的倭寇不敢主动发起攻击,只能紧张的盯着戚家军。

戚家军之所以没有主动发起攻击,是因为人还没有到齐,人还没有到齐就代表着阵法无法施展开,而戚家军最擅长的就是打阵法战,如果没有阵法,仗怎么打?

当戚家军全部到齐,阵法逐步施展开,倭寇的败局就已经注定。戚家军仅仅用三个时辰就将横屿上的一千多名倭寇全部歼灭,而戚家军的伤亡仅仅只有十三人。

占据了横屿的戚继光已经给予在福建当地胡作非为的倭寇一次下马威,知趣的倭寇自己离开福建,而不识趣的倭寇则被戚家军穷追猛打,直至被赶下海。

明朝在沿海针对倭寇的战争持续胜利,沿海一带也逐渐平静,而对戚继光这样优秀的将领,朝廷肯定不会让他坐着吃干饭,紧接着就将他派到明朝北方边境九大重镇之一的蓟州担任总兵。

戚继光本以为他会在蓟州再一次大显身手,没有想到,他到蓟州不到三年,明朝就与当时蒙古最庞大的部落势力俺答谈和,每年给予俺答一定数量的补贴,而俺答则不能够再侵犯明朝的领土,同时也要约束其他的部落不能够侵犯明朝的领土。

戚继光在蓟州的总兵生涯,打大仗的机会微乎其微,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的战争,每一次进犯的对象都是小部落,不足以挂齿。

悲惨生活的开始——后台崩塌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虽然身居高位,是北京三大营神机营的副将,但却是一个分文不贪清官,也因此他常常在戚继光的耳边唠叨,日后当官一定要做一个清官。

一开始戚继光谨记父亲的教诲,也与他的父亲一样当一个清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当清官是绝对不行的。

他的上级胡宗宪有后台,他的朋友俞大献也有后台,每次出事朝廷上都有人保他们,而自己一分不贪,没有钱到处交朋友,自然也就没有后台。如果说一旦出了事,后果很有可能不堪设想,于是戚继光开启了他的贪污生涯。

说句实在话,从戚继光挑后台就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一个聪明人。当时朝廷上权势熏天的是严嵩,而戚继光却不敢与严嵩勾搭,因为严嵩是他上级胡宗宪的后台,如果他勾搭,胡宗宪很有可能会有危机感,拿他开刀。

除去严嵩之外,权力最大的无非就是内阁的第二把手徐阶,但是徐阶与严嵩是死敌,如果与徐阶勾搭,说不定会死于胡宗宪之手。思来想去,戚继光最终决定与国子监司业张居正勾搭。

国子监司业这个官名虽然听起来不大,但实际上很有前途。国子监是明朝的官办大学,每一个在这里读书,之后当官的人都会成为司业(副校长)张居正的爪牙。最重要的是,国子监司业是太子的亲近官员,皇帝一驾崩,保证得道升天(原本戚继光要找的人不是副校长张居正,而是校长高拱,但是由于高拱不受贿赂,所以才找到张居正)。

后来徐阶斗倒严嵩,高拱斗倒徐阶,张居正斗倒高拱,成为明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他的权势远远超越了他所有的前辈,因为他做到了普天之下,我一人说了算,相当于皇帝。

当时的万历皇帝年仅十岁,而张居正作为他的老师,他自然而然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万历的母亲李太后是一个懂事的女人,她明白明朝的这份家业总得靠一个人来承担,此时万历年幼肯定是不能够承担的,而这个承担的人就是张居正。

皇帝信任张居正,皇帝的母亲信任张居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是张居正的死党,这时的明朝不是姓朱,而是姓张。

张居正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在位期间实施"张居正变法",重新丈量全国田地,实施一条鞭法,颁布考成法,在张居正的折腾下,明朝出现了中兴,史称"万历中兴"。

戚继光在张居正尚未得势之前,就已经与张居正往来,每次到京城报告工作,都会拉几车甚至十几车的东西到张居正的家中,这里面有山珍海味以及黄金白银(除了给张居正送,戚继光还给兵部的大臣送,毕竟兵部是自己的最高领导)。

张居正得势之后,没有任何理由会忘记戚继光。戚继光在蓟州担任总兵的时间高达十五年,总共十个人担任蓟州总兵时间的总和才等于他一个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居正。如果不是张居正堵住朝廷言官的嘴,估计戚继光当总兵当不了三年就得滚蛋。

张居正与戚继光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相似的人,也正因此戚继光从勾搭上张居正的那一刻起,一直勾搭到张居正去世,期间两人从未发生过纠纷。两人虽然都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清官,但是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为万世开太平。

张居正冒着万劫不复的风险改革变法,伤害到了许多官员的利益,在去世后,当即就受到官员的清算,而作为他死党的戚继光,自然而然也遭到了朝廷官员的清算。

张居正仅去世一年,戚继光就被降为广东总兵虽然依旧是总兵,但是实际上地位已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蓟州是重镇,而广东则不是什么重镇。

清算张居正的运动愈演愈烈,大火烧到了戚继光的身上,在他担任蓟州总兵期间,有一部分的账本去向不明,他本人给不出任何解释,为了避免粉身碎骨,他急急忙忙的申请退休,不出意外,万历皇帝答应了他的退休申请。

戚继光的老婆王氏生不出儿子,而戚继光是封建社会的人,传宗接代的理念特别的重,自然而然要纳妾。

但是由于王氏是将门之后,脾气暴躁,他不敢明目张胆的纳妾,而是在暗地里纳妾,这一纳就是三个,直到儿子都有几岁,王氏才发觉戚继光在外面包养小妾,这一发觉,如果不是戚继光卖惨,很有可能就把戚继光给剁了。

王氏一直与戚继光的三个小妾不对付,随着戚继光带着王氏与三个小妾回到老家,很有可能是因为不平等对待,王氏与三个小妾的矛盾越来越深,戚继光为了减少矛盾,将其中一个小妾的儿子过继给王氏。

但无奈,这个儿子过去给王氏没多久,就去世了。王氏心灰意冷,带着他所掌管的戚家钱财,将休书送到戚继光的面前,回到娘家,自此戚继光再也没有见过王氏一面。戚继光他贪污多年,无非就是为了尽忠报国,从来没有想过中饱私囊。

也因此,在他退休之时,虽当过三十多年的将军,但是家里的田地数量从未增加,全部财产只有上千本书。随着王氏的离去,他的家底几乎接近干枯,而一家人都指望着他养,贫困不已,到最后连抓药的钱都没有,死于肺病,终年六十岁。

结语

戚继光虽然已经从世界上消失,但是崇拜他的人却依旧存在。后来万历年间援朝抗日战争的主将李如松,就是戚继光的迷弟,时刻将戚继光所编的《纪效新书》一书带在身边。后来朝鲜国王问他,他是如何击败我倭寇,他骄傲地拿出这一本书,但是却不给朝鲜的国王看,因为怕被别人学走其中的精髓,对明朝产生威胁,从此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戚继光对倭寇的研究已经到了大彻大悟的地步。

由网友 李满 提供的答案:

世人最不愿见的无非是"美人迟暮,英雄老去"两样了,可若是"英雄老去"基础上还加上"凄惨"二字,那就真真有些让人不忍直视了。

在这些凄惨老去的英雄里,明朝抗倭(日本侵略者)名将戚继光最为有名,却也最让世人唏嘘。

戚继光曾为扫平扰乱沿海的倭患,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后来,他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两场成功抗击成就了戚继光的"名将"之名,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

抛开戚继光自身能力和努力而言的话,戚继光这一生的功绩得益于两个人,这两人正是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和戚继光的贵人张居正。

然而,让戚继光自己和世人未料到的是:他晚年的凄惨境遇也与这两人有关。

张居正不用说,是一手将戚继光推上高峰的政坛老手,他对戚继光一生的影响极大。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张居正的鼎力支持,戚继光才迎来了人生第二个辉煌期,并完成训练戍边部队、建立车步骑营、修建长城敌台三件大事。

接下来,重点说说王氏。

根据《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戚继光原配妻子王氏是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同所有封建婚姻一样,戚继光与王氏的姻缘在13岁这年便被定好了。

戚继光家虽也属将门,但因仅仅是四品,所以摊上这门亲事多少有些高攀了。相比之下,王氏才是当时真正的将门之后。

18左右这年,戚继光便与王氏成了婚。也正是自这以后,戚继光的背便靠上了一座大山。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王栋将军正任总兵,说白了就是戚继光最初的顶头上司。

今时娶了董事长女儿的小子平日过着怎样的日子,当时的戚继光便也过着怎样的日子。没错,戚继光对妻子的"敬畏"相当厉害,厉害到听到老婆名字就腿软的程度。

而能让征战沙场的夫君害怕到这程度,想来王氏也定不是一般女子了。王氏武艺超群却谋略非常,若不是因为身为女儿身,今时的抗倭名将没准就姓王了。

这样的女子,在古代被称作"母老虎",这般能耐,戚继光怎能不怕呢,对了,据说戚继光是打不过妻子的。

通常情况下,男人怕妻子多是因为爱,可戚继光对妻子的"怕"却多少是因为权力和武力,毕竟打不过!

这样的"怕",往往并不代表感情有多好,实际上,戚继光与王氏的感情也的确不好。

但两人关系不好却并非与野史《仙游县志》中的戚继光斩杀长子有关,因为他在莆田期间根本没儿子。

但有一点是对的,戚继光与妻子感情不好还真就与"孩子"有关:王氏不会生儿子。戚继光

王氏与戚继光结婚后,根据《孟诸戚公墓志》记载,她只生育了一个女儿。这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怎么着也是有缺憾的。按照正常逻辑,有"妇德"的女子遇到这种情况下还非得替丈夫纳个妾继承香火才好。

可王氏是谁,将门之后,一身本领,她岂会是那种跟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女子。至于什么传宗接代,她可不想管。说起来,这王氏真真有点像今天穿越过去的女子。

可戚继光终归是想儿子的,于是,他便偷偷瞒着王氏纳了至少三个小妾,还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戚祚国、戚安国、戚昌国、戚报国、戚兴国。

听这些儿子的名字就知道,戚继光这是想让他们继承自己报效国家啊。

纸从来包不住火,戚继光生育能力这般强,自然也没能瞒得过妻子王氏。可毕竟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等王氏发现时,这些孩子都已经满城跑了,又不能塞回去,哎,真真苦了王氏。

王氏发现丈夫偷偷纳妾还生了多个孩子后,感觉自己被背叛的她立马炸了锅。这一炸,戚继光才真真彻底领略到了将门之女的厉害。

王氏得知真相后,备了一把大刀在家等候归来的戚继光,干啥,拿大刀当然不是耍着玩儿,她这是下定决心要与戚继光"同归于尽"。

换做寻常女子,要与戚继光同归于尽,只能靠下毒之类,可王氏是有无数种方法与他同归于尽的呀。妻子爆发后,戚继光浑身打颤,他虽料想过这一天,可这天来临时,他依旧有些招架不住。

但好在王氏终究是个女子,在戚继光抱着她大腿痛哭流涕并发下各种誓言,并答应将小妾陈氏所生儿子戚安国(后早夭)过继给王氏后,这事,才总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可这个了结,却未真正了结,毕竟对于王氏这样的烈性女子而言,她心里的那口气一直在。

王氏的这口气,在儿子夭折、戚继光丢官回家后,再次提了起来。

1582年,戚继光的大靠山、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张居正死后这年,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致使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张居正

1585年,张居正去世三年后,戚继光再遭给事中弹劾,之后戚继光被罢官回乡。

遭逢大难的戚继光回家后才知道,更大的难正在家里等着他——
戚继光一到家便整个人懵了:妻子王氏不见了,家里的财产等等也全部不见了,对,王氏见戚继光落难提前带着财产休夫回娘家了。这一年,戚继光年58岁。

英雄老去这年,遭逢如此大难,戚继光怎不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啊!

想想,被辞官也就罢了,回到家还被夫人休了,想他戚继光征战沙场几十载,最后却落到这般田地,真真是丢尽了老脸!

老脸丢尽也就算了,关键养老脸的钱也没了,这日子能怎么过呢。戚继光仰天长叹:真真天要绝我戚继光啊!

人在重大刺激面前,往往会滋生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不及时疏导,往往会导致郁结于心最终引发身体疾病。很快,在长期的抑郁中,精神被彻底压垮的昔日猛将戚继光病倒了。

1588年,病重中的戚继光因没有抓药钱,终在这年1月5日:"鸡三号,将星殒矣!"

"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的一代名将,就这样在孤独中痛苦地辞别了人世,这年,戚继光年60岁!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最终,伴随着戚继光靠的两个人、两座山的"倒"和"跑",戚继光的一生便也永远被打下了"凄惨"的烙印。

由网友 历来现实 提供的答案: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多年,替明朝解决了十余年的沿海倭寇问题,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却在晚年过的是十分凄惨。随着他的靠山张居正的倒台,戚继光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政治冲击,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张居正一倒台,首当其冲就是他戚继光。

万历皇帝上位后,开始大肆清算张居正一派的党羽。戚继光曾经和张居正关系密切,自然也被人在万历皇帝面前多次提醒,说他是一只猛虎,如今张居正早已不在,不知道还能否克制住他的凶性,而且他的位置又是个肥差,不少人对此垂涎欲滴,但是想要坐稳这个位置,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好说。

像戚继光在位期间曾经为沿海地区训练出来一只抗倭精兵,并且这支精兵在他死后三十余年里,仍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这就可以看出戚继光的练兵方式别具一格。而如果是没有能力的人坐到那个位置,只能是祸害了沿海地区。

为什么张居正一死,戚继光就要首先要遭到打击呢?

这就得从戚继光的发家史说起了,戚继光有一个爱她的妻子。这个妻子的父亲可是来头不小,是总兵大人王栋,自打戚继光进军营的第一天起,他的仕途就差不多已经被铺好了一半,而戚继光惧怕老婆的缘故也正是因为王栋。

除了王栋之外,戚继光还有第二个贵人那就是胡宗宪,戚继光能够发展起来少不了胡宗宪的一番支持,而戚继光也是十分明事理的人,尽管在他手里取得了如此成就可是并没有居功自傲,相反还是无论大小事务都先请示一遍胡宗宪,这也深得胡宗宪的喜欢。

但是戚继光有着足够的忧患意识,他觉得地方上有人还不够,必须的朝廷上有人才行。于是他就开始与还是国子监祭酒的张居正搞好关系,要搞好关系,自然少不了钱财方面的往来。

这就是为何戚继光晚年"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野无成田,囊无宿镞,惟集书数千卷而已"的原因,他不仅将自己的俸禄和奖金拿来贿赂,甚至连一些战利品也都拿来孝敬张居正了。

当然,这些都没有白费功夫,虽然这大笔金钱全都用于投资了,但是戚继光也到了他想要的。戚继光不愧也是眼光独到的老江湖,朝廷上的风起云涌淘汰了一批又一批权贵,可是张居正却是越发稳当,甚至在不久之后权力还到达了巅峰,用只手遮天都不为过。

这也是为何戚继光不爱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原因了,有了这么一位大靠山,还有其他人什么事,任何想要弹劾打击戚继光的势力都会被张居正挡下来。

况且两人私教不错,经常一起喝茶聊天。

这也是为何张居正一死,戚继光必须得回家的原因。

首先你戚继光是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要说不是其党羽,皇帝会信吗?

其二,虽然你身居要职,可是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已被清理个七七八八。基本用不着戚继光了,也就是所谓的狡兔死走狗烹,野兽尽鸟弓藏。既然失去了利用价值了,直接让你滚蛋回家就行了。

于是戚继光就落魄地回到了家乡,此时的他不仅事业受到了打击,家庭方面也是不如意。他的亲弟弟戚继美去世了,戚继美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的猛将,随他的哥哥戚继光也是四处征战多年,随后又去往北方与蒙古铁骑频繁作战,最后官至云贵总兵。但是还是受到了哥哥的牵连,被拖累下马。回到家乡的戚继美前不久刚遭遇丧妻之苦,又遭遇了丧子之痛,在这双重打击之下。戚继美不久便重窝不起随后便撒手而去。

你以为这就完了?

回家看见弟弟棺材的戚继光还没缓过劲,又遭遇了妻子的背叛,将他的全部家产全都卷跑回了娘家。

不是说戚继光夫妻很恩爱吗?那为何戚夫人要在戚继光如此困难之时选择落井下石了?问题就出在戚夫人无法生育上,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件大事。

况且戚夫人还不准戚继光在外纳妾,这对于想要延续香火的戚继光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

于是他还是瞒着戚夫人在外纳了妾,并且一纳就是好几个,可算是满足了生儿子的愿望。可是纸终究还是保不住火,最终在孩子大的可以满地跑的时候,戚夫人最终还是知道了,这怎么行?戚夫人气得直接要宰了戚继光,天天在家磨刀,吓得戚继光都不敢回家。为了稳住戚夫人,戚继光决定将其中一个儿子过继给戚夫人。

虽然戚夫人悲痛万分,却还是接受了这个孩子。

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凝聚了戚夫人期望的孩子不久便夭折了,这对于戚夫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她就将这股怨气通通发泄到了戚继光身上,直接带走了他所有的家财回了老家,剩下的几个小妾自然也是四散而去,留下年老的戚继光独自残喘于世。

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戚继光到了后来连抓药看病的钱都没了,不久便离开了人事,就连下葬用的棺材都是亲友出资所购。一代名将,晚年竟落得如此下场,让人惋惜不已。

由网友 知行白圭 提供的答案: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1588年一月十七日离开了人间 ,甚至在他死去不久,他的妻子遗弃了他,他曾统帅十万大军,被退后,竟至一贫如洗,英雄末路悲惨至极。


就在戚继光死前,一位监察御史上奏建议皇帝启用这位将领,但引起了皇帝不悦,建议的人被罚俸惩戒,其原因都在于他和张居正关系过于密切。但这些遭遇却在明朝又带有普遍和必然的性质,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现如今已过去一百年,文官集团已经掌握了帝国的实际权力,也就是说武官的地位已经降到了最低点,这种出现原因在于两千多年来的孔孟之道不可能让军队强大到与文官集团分庭抗礼,以致将领们建功立业,杀敌无数,都未必比的上文官们的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的文官一贯保持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就武将来说他们的能力和办事的决心和文官们以中庸为处世的原则背道而驰。戚继光很幸运,张居正在世的时候,戚继光和张居正的改革军事的意图不谋而合,张居正是个强有力的人,上司不合换上司,总兵不合换总兵,兵部尚书不合换尚书,戚继光的权力也达到了本朝武将的巅峰,而这一切在张居正死后不过几个月就戛然而止,据官方记载,他和辽东总兵李成梁同时作为前首辅的党羽而被弹劾,可最终万历原谅了李成梁但把戚继光革职,戚继光没有造反的证据却有造反的能力。戚继光的遭遇是事实上他在打破文官集团所一直想要保持的以文驭武的平衡,既然这样那么就必须付出代价。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