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黄袍怪那么爱百花羞公主,可是公主为何要害他?_黄袍怪和百花羞故事 原著

由网友 幕天理 提供的答案:

你也知道那是前世的事儿了。百花羞公主前世是披香殿侍女,跟奎木狼相爱,披香殿侍女转入凡间,奎木狼下界再续前缘。并且生了两个孩子。

可是这只是奎木狼再续前缘了,跟百花羞公主有什么关系?奎木狼没有转世,而是直接下界为妖!但是披香殿侍女可是转世投胎的,已经喝了孟婆汤。前世的一切已然尘归尘土归土了。现在的是百花羞公主。是一个妙龄少女!她不知道奎木狼也不知道披香殿。

她本来是一个国家的公主,能富贵一生嫁一个好郎君的。结果来了一个妖怪。说她前世是自己的女朋友,把她掳走了强行占有了她!可前世的事儿,挨今生什么关系?她活的是今生啊。失了贞洁生了妖怪的儿子,她的一生就这么毁了!奎木狼是爱她吗?奎木狼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和不甘而已。

前世她因为奎木狼转世投胎,从神仙变成了凡人!不过幸好是个公主!然而又因为奎木狼的执念。名节毁了人生也毁了,谁会真心娶一个被妖精糟蹋并且生了孩子的人?奎木狼呢?提上裤子回了天界,这事儿就这么完了?还爱?可别糟蹋爱这个字儿了!奎木狼要是真爱她,凭着前世的情分保她一生平安不好?非得毁了她美好的人生?爱个鬼吧!

由网友 杨角风发作(提问者) 提供的答案:

其实这里面存在着太多的隐情,比如为何下凡?为何最后去太上老君那烧火而不是别人那?为何要弄死这两个可怜的孩子?这里面的隐情请听我慢慢道来:

西游记中最绝情的公主,害了最佳神仙老公,也害了自己的孩子!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杨角风发作!谢谢大家!

由网友 星火情殇 提供的答案:

在西游记里,黄袍怪和白骨精是一个故事,白骨精是披香殿侍香玉女下凡后,寿元熬尽死后的尸身所化,玉女死后投胎转世成了百花羞公主。

披香殿侍香玉女和奎木狼有了私情,二人相约下凡,玉女下凡还有另外的目的,因为寿元将近,所以下凡的地点选择在了离五庄观不远的地方白虎岭,因为五庄观里有人参果,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可是孙悟空都打不过镇元大仙,玉女获得人参果的机会更是渺茫。

等奎木狼下界后,玉女已经寿元熬尽而亡,奎木狼在玉女遗留的白骨上刻下了白骨夫人四个字,这具白骨就成了白骨精。但是白骨精只是借用了玉女的尸体,她是玉女死后的三尸神所化,和玉女没有任何关系,奎木狼因为太过痴情,把白骨精当成了玉女,告诉白骨精,唐僧西天取经的事情,只要吃了唐僧就能长生不老,并且还把孙悟空的底细也告诉了白骨精,黄袍怪就是白骨精嘴里所说的家人。

黄袍怪在离白骨洞四十里远的碗子山波月洞居住了下来,找到了玉女投胎转世后的百花羞公主,但是百花羞已经不记得前世,对奎木狼根本就产生不出任何情意,把奎木狼当成了妖怪,而奎木狼对玉女转世后的百花羞,也生不起太多的情感,把百花羞抓来,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和玉女天庭时的约定,对奎木狼来说,这就是一场情劫。

百花羞给自己父亲的信中原文说:学士拆开朗诵,上写着:"不孝女百花羞顿首拜拜大德父王万岁龙凤殿前,暨三宫母后昭阳宫下,及举朝文武贤卿台次:拙女幸托坤宫,感激劬劳万种,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奉孝。乃于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着各宫排宴,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正欢娱之间,不觉一阵香风,闪出个金睛蓝面青发魔王,将女擒住,驾祥光,直带至半野山中无人处,难分难辨,被妖倚强,霸占为妻。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论此真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不当传书玷辱;但恐女死之后,不显分明。正含怨思忆父母,不期唐朝圣僧,亦被魔王擒住。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伏望父王垂悯,遣上将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获黄袍怪,救女回朝,深为恩念。草草欠恭,面听不一。逆女百花羞再顿首顿首。"

百花羞把奎木狼当成了妖怪,嫁给奎木狼,还生下孩子,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早就想一死了之,而奎木狼对待百花羞,也是极其凶恶,书中原文说:

那怪闻言,不容分说,轮开一只簸箕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执着钢刀,却来审沙僧,咄的一声道:"沙和尚!你两个辄敢擅打上我们门来,可是这女子有书到他那国,国王教你们来的?"沙僧已捆在那里,见妖精凶恶之甚,把公主掼倒在地,持刀要杀。他心中暗想道:"分明是他有书去,救了我师父,此是莫大之恩。

可以看出,奎木狼和百花羞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奎木狼和百花羞在一起,只是为了完成这场约会。

奎木狼心里爱的是玉女,而不是转世后的百花羞,玉女转世投胎后,不可能记着前生的事情,说明了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对于修行者来说,不过是一场梦,醒来后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意义。

奎木狼的洞府碗子山波月洞,碗子指的是橡碗子,橡树的果实,在古代象征男女长相厮守,对家人思念的意思,奎木狼和百花羞长相厮守,但奎木狼思念的却是玉女。

对于修行者来说,男女之间的情爱,是最难跨越的一道关卡,奎木狼经历这场情劫后,回到了天庭,对玉帝说:

万岁,赦臣死罪。那宝象国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玷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奎木狼下凡,是一场劫数,证明男女情爱对修行人来说,是劫数而不是好事,玉女因为寿元熬尽,才会思凡下界,身死道消后,转世轮回成了凡人,西游记的仙人下凡,没有投胎转世的一说,都是本体直接下凡为妖,玉女也是如此,是下凡后寿尽而亡后才转世成了百花羞。否则玉女也要回天庭的。

黄袍怪因情下凡变成妖魔,暗示唐僧对白骨精动了情念,变成了一只白虎。

由网友 电影烂番茄 提供的答案:

很多人对于《西游记》的理解只停留在六小龄童版的电视剧上,认为妖怪就是坏人,人则是好人。

其实不然,纵观吴承恩的原著,就会发现有时候人比妖更可怕。百花羞就是其中一例。

百花羞和黄袍怪的故事还得从前世说起,百花羞是披香殿侍女,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

他们本是天庭的一对神仙,因为动了凡心,所以侍女喝了孟婆汤,下界为人,投身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奎木狼则在百花羞成年后才私下凡尘成了一方妖怪。

但是剧本并不如之前二人所想的那么顺利,成了凡人的百花羞早已忘记前尘往事,在她眼里,此时的奎木狼就是个妖怪。

为了再续前缘,奎木狼只能动用武力把百花羞掳走,这才有了13年的夫妻缘分。

也就是说百花羞其实是奎木狼抢来的老婆,那么她对于奎木狼的感情可想而知。尽管奎木狼对她百依百顺,但是强扭的瓜不甜,百花羞依然不为所动。

孙悟空打算解救她时,对她说救了她后,她便可回到宝象国再另觅良胥,侍奉双亲。

百花羞不问奎木狼是个什么下场,只是一再确定"你莫要误我"。

在得到孙悟空的肯定后,她甚至默许了杀死自己和奎木狼的两个孩子。

可见,在百花羞的心里,从来没有过奎木狼,在她眼里,无论是奎木狼还是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和她完全不同的妖物。

她之所以嫁给奎木狼,只是为了保命。

所以当她有机会离开奎木狼,即使是杀了他也无所谓。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张昌锦)

由网友 三夢遊水 提供的答案: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遇到的绝大多数妖怪都可以用狰狞、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来形容,但却有一位例外,他就是碗子山波月洞里的黄袍怪。他本是天庭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因为与披香殿侍香玉女相爱,两人便约定一起下凡成就一段姻缘。其中,披香殿侍香玉女投胎为宝象国国王的第三个公主,名唤百花羞;奎木狼则下界当了妖怪,即黄袍怪。在当年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黄袍怪借机将正在赏月的百花羞强行摄到碗子山波月洞,之后两人做了十三年夫妻,并育有两个孩子。

在这十三年间,黄袍怪并没有伤害百花羞,反而处处维护她,对她呵护有加,堪称是一个模范丈夫。首先,心胸开阔,能够包容百花羞。黄袍怪将唐僧摄到波月洞后,百花羞在未经丈夫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他放走,还编造了一个很拙劣的故事欺骗黄袍怪,可以说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但黄袍怪并不在意,十分大度的原谅了她。书中写道:

那怪道:"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吧。"

其次,坦诚相待,极度信任百花羞。为了尽快降伏黄袍怪,孙悟空变作百花羞的模样,谎称自己因为悲痛过度得了心疼病。黄袍怪得知后,立马就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舍利子玲珑内丹准备为她治病,并且还向百花羞(孙悟空所变)十分坦诚的透露了玲珑内丹中隐藏的秘诀,可见黄袍怪对百花羞毫无保留,极度信任。书中写道:

妖怪道:"不打紧你请起来,我这里有件宝贝,只在你那疼上摸一摸儿,就不疼了。却要仔细,休使大指儿弹着;若使大指儿弹着啊,就看出我本相来了。"

最后,忠贞不二,一心只爱百花羞。奎木狼下界为妖之后,除了将百花羞娶为妻子之外,没有迎娶其他任何女子为妻或妾。以奎木狼的本领,到宝象国后宫捉拿几个妙龄女子为妾根本没有难度,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甚至宝象国国王亲自为他挑选十几个宫娥彩女,他也没有一点儿兴趣,看都不看一眼,眼里只有百花羞一人,可以说是忠贞不二的好丈夫形象。

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位痴心、忠贞、坦诚的好丈夫却并没有得到妻子的爱,得到的只是无尽的谎言和背叛,以及一颗早已飞到宝象国皇宫的心。她为了能够早点儿离开波月洞,多次编造谎话欺骗自己的丈夫,甚至连自己的两个年幼孩子的性命也不放在心上,典型的心机婊形象。从这一点来看,奎木狼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位痴心、忠贞、坦诚的好丈夫白白付出了十几年的真心,也没有温热百花羞冰冷的内心。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百花羞公主同样值得我们同情,她的所作所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并不过分。阅读原著过程中,不少人都忽视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奎木狼和百花羞二者下凡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中百花羞公主属于转世投胎,走的是正常下凡流程,而奎木狼则是直接下界变成了妖怪。第三十一回写道:

奎宿叩头奏道:"万岁,赦臣死罪……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怪,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

之所以要强调奎木狼和披香殿侍香玉女的下凡方式,是因为这两种方式对于记忆力的保留是完全不同的。走正规投胎转世流程的披香殿侍香玉女是通过幽冥界投胎的,需要走过奈何桥、喝掉孟婆汤,忘掉前世记忆才行。换句话说,披香殿侍香玉女成为百花羞公主之后,对于前世她与奎木狼之间的爱情和约定是没有任何记忆的。而奎木狼则不同,他是直接下界为妖,没有走过奈何桥,也没有喝过孟婆汤,并没有失去前世的记忆。

因此,我们在看待百花羞一系列做法的时候,不应该将她视为披香殿侍香玉女,而是应该将他看作一个凡人,一位自小从深宫大院里长大、锦衣玉食的公主。当我们站在这个视角上来看的话,百花羞的所作所为就不难理解了。试想一下,作为一位在宫中养尊处优的皇家公主,突然被一个陌生的、面目狰狞可怕的妖怪抢到洞府中强行做了十三年压寨夫人。远离父母亲人,昔日优渥的生活也化为泡影,即便这个妖怪对自己不错,但人妖有别,百花羞怎么可能将真心托付给一个妖怪?妖怪再好,他毕竟是妖怪;妖洞中生活再惬意,也比不上宫中舒适的闺房和父母的悉心照顾。

诚然,保留记忆的奎木狼痴心不改,对妻子忠贞不二、坦诚相待值得我们赞扬。但也并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百花羞公主,认为他自私自利、表里不一。毕竟,作为百花羞公主,她只是一个凡人,我们不能以披香殿侍香玉女的身份来要求她。奎木狼也好,百花羞也好,他们二者其实都没有错,错的是他们再续前缘的方式。也许,下凡之前他们并没有料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见面。但当他们人间的身份固化之后,便注定了悲剧结局:两个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人,不会走的长远。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由网友 许灵溪 提供的答案:

百花羞没有害过黄袍怪,就如同百花羞从来没爱过黄袍怪一样。黄袍怪和百花羞,是一对非常特别的人妖孽缘。只是孽缘,都不能说是人妖恋。

在前世,披香玉女爱上了奎星,欲与奎星私通,但奎星却怕污了天宫仙境,披香玉女就私自先下凡去了,投胎到宝象国变成公主百花羞。而奎星则不负前期,就变做妖魔黄袍怪,找个机会抓走公主强做了十三年夫妻。

这前世今生的老梗就出自《西游记》[灵光一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黄袍怪知道这前因后果,而百花羞却是把披香玉女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百花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且作为一个自幼受过正统教育,享受荣华富贵,父母爱若掌珠的公主,被逼着陪一个暴躁丑陋的杀人喝血的妖怪做夫妻,呸!哪来的什么情意!如果认为有情意的一定是巧取豪夺文看多中毒了!

她和黄袍怪的十三年夫妻,据百花羞所言:其稽留与此者,不得已耳。就是不得已,生了两个孩子又怎么样?人妖之子,就是禁忌。也亏得八戒沙僧下手干净利落断了所有的孽缘,杀得干干净净这样岂不皆大欢喜。

至于黄袍怪的爱,做为一个随便吃人的妖怪还真难说什么是爱,他自己觉得是竭尽全力给百花羞所有的好,穿金戴银,四时受用。拜托大哥,人家百花羞好歹是公主,你的竭尽所能可能对百花羞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至于说夫妻人伦,你用法术把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摄入洞府,乘人家难以分辨柔弱可欺,伺机霸占,这就叫爱了?发起火来,照样揪住头发往地一摔,以前这事没少干过吧。天天陪着这样一个妖怪还生下两个妖儿,若不是为了自己名声和对父母的思念,这十三年对百花羞来说,就是无奈苦捱。

但人又是矛盾的,十三年黄袍怪是知道前因后果有意为之,但对百花羞来说,相处这么长的时间,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吧!所以当大圣找到碗子山波月洞时,她还是以黄袍怪妻子的身份站出来说话,不过当得知大圣来意后,在孙大圣一番说辞之下立马所有的情意都没有了,知道孙大圣对黄袍怪不利,百花羞也只是往僻静处躲避,不管不顾了,也是姻缘该尽啊!

黄袍怪也没题主说的那么惨兮兮,他作为一个天神,主导了自己的姻缘,由一个种田生白玉,伏火养丹砂的神仙堕落成一个丑绝人寰吃人喝血的妖魔,这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最后不还是回到了天上从头开始了吗?有功还可复职。你看,连神仙都要有一场圆满的历练修行,何况我们碌碌凡人?

由网友 闫红说 提供的答案:

黄袍怪和百花羞公主的故事,有点像个恶作剧,用现在的话就是,"本想和你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记性好和记性坏的人相爱的悲剧。

他原是天界奎木狼,和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私通。俩人不敢在天宫胜境胡来,就让玉女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为宝象国公主,奎木狼自己则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想好了要和玉女团聚,不曾想人家已经忘掉这件事,他只好把玉女抓到洞府,还生了孩子,后来碰到唐僧师徒,将他当妖怪拿了。

一说前世的约定,通常容易想象得很美好,比如像《红楼梦》里,黛玉和宝玉就于前世有约,她要随他下凡,将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正是这样一个浪漫的约定,使得宝玉和黛玉第一次相见就都觉得对方非常眼熟,演绎出了后面连绵不绝的情事。

但是黄袍怪和玉女的故事也许更接近于真实,他们的情况,有点像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情侣,当其中一个念念不忘远涉千山万水而来赴约,另一个却忘得一干二净提起过去也只是茫然,该如何处理,就是一个挺能显示个人素质的事儿。

也许,我们应该弄明白一件事,所谓誓言,并不是以后当成呈堂证供的,它真正的作用,不过是表达那一时一地的心情,当有个人要跟你白头偕老相约来生时,人家不过是表达此时此刻对你的深情,领情就可以了,不用以后从此后就有了有所要求的资本。就像这个奎木狼,自以为是一往情深,人家却要当成妖怪打,实在来得讽刺。

由网友 虹猫大侠 提供的答案:

很多人都看到了奎木狼对百花羞不错,却很少有人想到百花羞一直生活在恐惧当中。

奎木狼下界之后就是一个妖怪,是妖怪就要吃人的,更何况他手下还有一众的小妖们要养活,总不会把小妖们放到山坡去吃草吧?捉行人吃这种事情自然是不会少的。奎木狼清醒的时候或许会考虑到百花羞的感受,不会让她见到这种血腥的场景。

但是他也有不清醒的时候,比如说喝醉的时候。奎木狼听猪八戒说代表宝象国来降妖救公主,就知道百花羞在碗子山的事情泄露了,于是就只身跑去宝象国,把唐僧变成了老虎,并给自己编造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蒙骗了宝象国一众君臣。本来事情很顺利,但是他晚上喝酒时,喝高了就露了馅。

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藏……却说那怪物坐在上面,自斟自酌。喝一盏,扳过人来,血淋淋的啃上两口。

弹琵琶的宫娥直接就被咬死了,其他宫娥见势不妙也都闪了,但也不敢跑得太远。被咬死的宫娥被奎木狼生吃,这场景有多骇人,唐僧当年在巩州城被寅将军捉住时,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只听得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

唐僧是个得道的高僧,都吓成了这样。百花羞可是一个娇滴滴的公主,如果他在碗子山也见到这样的场景还不得吓个半死。她在碗子山被圈养了十三年,别说奎木狼十三年没喝过酒,没喝醉过。也就是说百花羞这样的场景见过不止一次,这也是为什么奎木狼对百花羞如此之好的原因,愧疚啊!

孙悟空变成百花羞诈称有心疼病,奎木狼二话不说直接吐出内丹给他治疗,一点怀疑都没有,这说明百花羞是经常出现这个病症的。这病怎么来的,极大可能就是见到妖怪吃人给吓的。

一个正常的人哪能受得了这个,所以尽管奎木狼(清醒时)对百花羞百依百顺,百花羞还是想着逃离碗子山波月洞。

在遇到唐僧之前百花羞只字不提回国的事,一是遇到的人都被吃掉了,二是她也知道以宝象国的实力根本救不了她,很可能还会连累父母。但她看到唐僧,逃离碗子山波月洞的想法又出现了。

首先,一个唐朝的和尚能走到这,那肯定是有本事的,西牛贺洲妖怪众多,没点本事也不可能走到这,而且她也看出来奎木狼并没有吃唐僧的打算。其次唐僧的徒弟猪八戒和沙和尚已经和奎木狼打起来了,而且打得旗鼓相当。

这让她看到了一点希望。因此才会让唐僧捎书信,意思就是让国王请唐僧师徒救她。

由网友 一直奔跑的小楼 提供的答案:

百花羞公主本天庭披香殿侍香玉女,原本与奎木狼黄袍怪情郎妾意,下界再续良缘,不想百花羞轮回之时忘了前世约定,一心想要除掉两个姐姐,继承王位,一番巧计之后,不惜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命丧黄泉,两个姐姐贬为庶民,甚至黄袍怪也被收回天庭,自己终于心随所愿,成为了宝象国的第一位女王。

话说这年秋天,桂花齐放,素月流光,清香扑鼻,宝象国城外银杏树下,一翩翩公子迎风而立,痴痴望着城门方向。

一年前,翩翩公子外放历练,百花羞公主就在这棵银杏树下,为他送行,并许下生生世世,永不相负的誓言。如今,一年已过,翩翩公子外放归来,佳人是否已变了模样?

百花羞公主如约而至,一如既往的体态娇丽,仪容挺秀,丰采照人。翩翩公子眼含泪珠,冲向前去,欲想将其轻揽入怀,却不料,百花羞公主轻轻躲开,让他自重。

翩翩公子怅然若失,心中不仅有失落,更有几分惶惑,一年前分别,可不是这般模样。

百花羞公主漫不经心说起翩翩公子任职期间,海清河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翩翩公子越听越不是滋味,问那百花羞公主为何如此怅然。

百花羞公主沉默半晌,顾左右而言他,说自己是父王三个女儿中最小一个,两个姐姐都是皇后所生,而自己则为庶出。从小到大,自己一直很不服气,无论相貌身材,还是琴棋书画,针黹女红,样样不比那两个姐姐差,可是两个姐姐却与钟鸣鼎食,诗书簪缨之家定下了婚约,即使是父亲也对两家阿谀谄媚,而翩翩公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即便如何努力,也官不过三品。

翩翩公子明白了百花羞的心意,她一定要嫁入名门望族,自己这一介平常书生,早已难入法眼。翩翩公子一声苦笑,以为百花羞会嫁给爱情,不想百花羞嘴角一抽,轻蔑一笑:"爱情?"然后转身离去,心中充满坚定信念,将那个与他曾经青梅竹马,海誓山盟的翩翩公子抛在身后。

这一年,百花羞的两个姐姐相继出嫁,两个姐夫门第高贵,位高权重,就连百花羞的父王也有巴结之意。两个姐姐出嫁之时,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娶亲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两个姐姐鼻孔朝天,志骄气盈。大姐尤为夸张,因其车辇过于宽大,而街道狭窄,国王居然下令,将两旁十里长街的房屋拆除。

此前在宫中,百花羞和两个姐姐常在父王面前争宠,由于她年纪最小,人又貌美灵慧,加上又会察言观色,特别会逗父王开心,所以一直以来,百花羞都是最受宠爱的那一个。虽然她不是嫡出,但她从来不觉低人一等,反而时时刻刻透露出一股天生的骄傲。

待到两个姐姐出嫁,百花羞如梦方醒,那些所谓的美貌、乖巧、才艺,对父王的基业来说,毫无裨益,唯有权势地位才是亘古不变受人尊重的真理,至于青梅竹马,海誓山盟,不过是大梦一场,孤影惊鸿。

这年中秋佳节,国王邀请国中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家族,在宫中举办赏月大会。百花羞心下思量,此乃正是择婿良机,仔细考察其中青年才俊,然后再向父王提出。

这晚暮色渐深,明月升起,宫殿轩昂壮丽,各路诸侯携眷而来,宫中也热闹起来。百花羞宫中游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超群能力和脱俗之美,她要在这万众瞩目之中,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他一定要风流倜傥、地位尊崇,强过那两个姐夫许多。

随着一阵礼乐齐鸣,国王王后缓缓而出,群臣三呼万岁。舞女身着各色彩衣,翩翩起舞,仆人鱼贯而入,献上佳果美食、琼浆玉液。每个人手端酒杯,走上前去,向国王祝寿请安。百花羞一直陪在父亲身边,但凡看到青年才俊,不免多留意几分。其中几位翩翩公子,英武非常,家世显赫,百花羞也在心中暗中权衡起来。

就在此时,老臣国子监祭酒走上前来,启奏国王,三公主年方二八,琴棋书画,针黹女红,样样精通,国中无人能及,至今待字闺中,不如趁此良辰美景,国中才俊集会之时,为公主择一乘龙快婿。

百花羞心头一热,正不知如何跟父王启齿,如今国子监祭酒代为说出,不过百花羞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说,自己暂不嫁人,要一直侍奉父王。

在一阵笑声之中,国王站起身来,环视全场,让在场青年才俊毛遂自荐。一会功夫,大殿之下便站了七八个青年才俊,兴奋地看着国王和百花羞公主。

不想,人群中不合时宜的传来,如何选择乘龙快婿之声。百花羞公主循声望去,看到大姐那副尖酸刻薄的脸面,心中恼恨,却也不敢当面发作,只是垂首低语:"但凭父王定夺"。接着二姐刻薄的声音又传来:"三公主不是要一直侍奉父王"。

百花羞早已愤怒,但却含羞捂脸,转过身去,将头埋在父亲怀中,这一番小女子的惺惺作态,引的众人善意的哄堂大笑。

百花羞只通过这一个小小动作,不仅化解了二姐的唇枪舌剑,还为自己赢来了满堂彩。百花羞从父亲怀中,悄悄转过脸去,斜眼看了二姐一眼,看得二姐浑身发冷。

就在一片君臣同乐,祥和气氛之时,突然,东方天际涌起一团黑云,刹那间便挡住月华,就在众人都觉大煞风景之时,一阵狂风卷起,虽说此时已是秋天,并无多少寒意,但狂风起处,众人无不瑟瑟而抖。片刻功夫,风住云散,依然是月明气朗。

众人疑惑,低声议论完怪风之后,国王定神凝视,让那跃跃欲试的八位青年才俊,上台比试。不想,人群后方突然传来一声且慢。

国王心中一凛,不知何人居然如此狂妄无礼,但这普天同庆,大喜之日,为免扫了众人雅兴,国王只能权且忍耐。众人也是不悦,纷纷回头,看是哪家后生敢如此胡闹,敢在大殿之上对国王如此口出无礼之言。

百花羞台上看去,一黑影缓缓走上前来,但见他气宇轩昂,丰神俊朗,神仪内莹,心中便有几分欢喜。

国王问那黑影是谁家子侄,那人只说自己生于草泽,以天为幕,以地为席,与任何人毫无瓜葛。

即便国王涵养再高,此时也忍耐不住,厉声呵斥其胆大妄为,敢到皇宫之中放刁撒野。那人却指着百花羞,自已之所以如此,只为百花羞公主而来。

百花羞心中一动,虽觉得此人英姿飒爽,气概了得,但毕竟无功无名,实在不是自己意中之人,随即和颜悦色,让他速速离开。

岂料那人嘿嘿一笑,问那百花羞,当真不识的自己。众人不禁面面相觑,以为此人乃百花羞公主旧日情人,也就默默不语。哪里料到,那人话语刚落,便听到百花羞愤怒之声,自己怎会认识这种升斗小民。

国王见状,当即命左右侍卫将这人拿下。原本 歌舞升平的宴乐之所,转眼间便变的刀光剑影。几十个持枪拿刀的侍卫,冲了上来,将那狂妄的青年男子团团围住。

那青年男子毫无畏惧,明明赤手空拳,却也不知怎的,凭空取出一把钢刀,精光耀映,猛挥出去,将那几十个侍卫,拦腰斩断。

众人哪里见过如此惨烈景象,无不目瞪口呆。那青年缓缓走向百花羞,百花羞此时已吓的花容失色,浑身颤抖,不停问那青年,到底是何人。

那青年满目柔情,反复问询百花羞,真的不识自己。说罢,那青年就地一转,突然之间就变了一副模样,原本一个风流倜傥的青年书生,如今却是身披黄袍,青靛脸,白獠牙,两边鬓毛,杂乱无章,还是胭脂染色,下巴三四丛紫色髭髯,鼻子拱起,就像鹦鹉嘴一般。两个眼睛,虽然很小,却精光四射,拳头如那和尚钵盂一般大小,一双蓝脚,脚趾参差不齐,丑且吓人。

百花羞望着眼前这个金睛蓝面的青发魔王,嗫嗫嚅嚅说不出话来,眼前一黑,晕了过去。那妖怪,又掀起一阵狂风,挟着百花羞公主已然飞走。

百花羞只觉身子悬空,飘飘忽忽,不知过了多久,睁开眼来,发现身边云团疾速后掠,自己被一条粗壮臂膀所夹,正在凌云驾雾而行。

百花羞见自己身在半空之中,吓的连喊救命,那金睛蓝面的青发魔王,轻言细语,让她莫怕。过了半晌,百花羞这才镇定下来,问那妖怪,是否认错了人。

那妖怪哼哼冷笑,既然认错了人,那就放你回去,随即臂膀一松,百花羞便从万丈高空,直直地落了下去,吓得惨呼连连,万念俱灰。

忽然,下坠之势戛然而止,百花羞再次被臂膀抱住。那妖怪问她是否愿意跟他回去,为求活命,百花羞连声应允。

二人继续向东行,此时一轮明月当空而照,洒下万道银光。那妖怪对百花羞说起,两人在天庭之时,常观云赏月。待到妖怪见百花羞毫无反应,喃喃自语:看来经历了多次轮回,你早已忘记前生之事,所有爱恋都已不在。

百花羞怕被再次空中丢下,连声说自己记得。当妖怪问她,自己姓甚名谁,何方人士之时,百花羞见那妖怪身着黄袍,便说妖怪叫黄袍大王。

妖怪纵声长笑,说道她那玉女,即便是经历了多次轮回,还是那么机灵聪明,随即娓娓道来,讲起两人曾经的故事。

原来,那妖怪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木狼,百花羞则是天庭披香殿侍香玉女。一次两人天庭偶遇,互生情愫,可又唯恐玷污了天宫胜景,于是双双约定,一个下界为王,一个投胎转世,化身成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原本两人情郎妾意,下界再续良缘,不想百花羞却忘了前世约定,而奎木狼又不愿失去玉女,这才天上地下苦苦寻来。

百花羞恍惚间,见前方一座高山,山峰刺天,碧海前横,直抵海隅。黄袍怪说此处唤作碗子山,二人在此逍遥快活如何?百花羞虽心有不愿,但也不敢吐露心声,只说不知此处景致如何?

黄袍怪按下云头,但见此处青青草秀,艳艳野花,香松紫竹,滚滚清泉,景物甚是绮丽。又见一宝塔,塔尖月下生辉,越显之奇。黄袍怪挟百花羞来到塔前,踏门而入,那塔竟是一个山洞入口,洞口上方有"波月洞"三个古字。

黄袍怪拉着百花羞走进波月洞,但见洞内整整齐齐,帷帐红烛,颇有居家生活气息,但无论再怎么收拾,洞内仍有一股腥臭之味。

黄袍怪说自己寻百花羞已经三百年之久,今晚便是洞房花烛之夜。百花羞心中本就没有任何准备,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跟一个妖怪过上一生,至于那些什么披香殿玉女,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在百花羞心里,那不过是黄袍怪欺骗自己的一番鬼话。

但百花羞又能怎样,自己跟两个姐姐争来争去,结果自己最后竟嫁给了一个妖怪,这事如将传扬出去,岂非被两个姐姐笑掉大牙。

百花羞转而一想,两个姐夫加起来不是黄袍怪对手,父王膝下无子,百年之后,王位定然是三个女儿中的一个,如若有黄袍怪相助,宝象国王位,岂非自己莫属。想到此处,百花羞心下一横,随即与黄袍怪共上衾床。就这样,百花羞在碗子山波月洞住了下来。

百花羞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怀孕,一个人居然怀了妖怪的种。黄袍怪觉得自己是天神,但在百花羞心里,他就是个野兽,如今怀了野兽的种,将来和两个姐姐争夺王位之时,国人岂能答应让野兽的母亲做他们的国王呢?

这日,百花羞以久未吃香獐肉之名,让黄袍怪抓几只香獐回来。黄袍怪自然乐得趁此时机,讨好百花羞,当即径奔后山而去,一会儿功夫,便抓回几十只香獐回来。

百花羞以自己擅长庖厨之事,支开黄袍怪后,用刀将香獐下体的麝香分泌液取出,然后收集到碗中,晒干成粉。就在准备服下这些麝香的前晚,百花羞偶然发现黄袍怪居然和白虎岭的白骨夫人暧昧不清,刹那间,百花羞决定必须留下腹中胎儿,因为只有留住胎儿,才能留住黄袍怪,如果没有黄袍怪,她还有什么本钱和两个姐姐争夺王位。

当百花羞告知黄袍怪自己怀孕之事,黄袍怪当即大喜过望,答应从今往后再也不去找那白骨夫人,而且答应,一生一世,只爱百花羞一人。

山中无日月,转眼间百花羞便生下一子,果不如然,那刚出生的小孩浑身毛茸茸,一看便是狼的后代。百花羞一见,差点昏了过去,而黄袍怪则是欣喜若狂,自己终于有了儿子。

百花羞一直想借黄袍怪之手除掉两个姐姐,可是看似蠢笨的黄袍怪却总是不上钩,百花羞只好伺机而待。

可是,机会没有等到,却又等来了一个意外,那就是百花羞又怀孕了,还是个儿子。百花羞苦不堪言,黄袍怪欣喜若狂。

就在百花羞以为,自己此生将会在波月洞中虚度过去之时,忽然得到唐僧师徒取经将途经此地,而且听闻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对于在皇宫中长大的百花羞来说,深知宫廷斗争的尔虞我诈和各方势力的运用,那个唐僧虽然自己没有见过,但她知道肯定不好惹,不了为何神通广大的黄袍怪为何也要惧怕几分,何不将唐僧师徒推给白骨夫人。

虽然,百花羞从未真正爱过黄袍怪,但最近黄袍怪早出晚归,身上总有一丝奇异香味,百花羞何等聪明伶俐,自然知道黄袍怪和白骨夫人藕断丝连,但是百花羞依然想独占黄袍怪,容不得别人染指。

百花羞告诉黄袍怪,白骨夫人本是白骨精气所化,如若吃了唐僧肉,白骨夫人定然能脱胎换骨,那是她搬来波月洞,三人其乐融融,岂不更美。

黄袍怪见百花羞如此大度,当即喜笑颜开,匆匆告知白骨夫人,让她拦下取经团队,伺机吃了唐僧。

这天,百花羞洞内休息,忽然听到一阵喧嚷之声,一群小妖怪押着一个光头的长老,进到洞来。黄袍怪问那长老,得知正是取经的唐僧,随即问起他们可否经过白骨岭见过白骨夫人,当黄袍怪得知白骨夫人已被孙悟空打死,勃然大怒,欲将其马上吃掉,而百花羞则是心中一喜。

就在此时猪八戒,沙僧打上洞来,欲救师父,黄袍怪披挂上阵,出门迎战,三人半空之中,来来往往,战经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百花羞见状,喊那黄袍怪回来,自己有话要说。黄袍怪按落云头,进了洞里和百花羞攀谈起来。百花羞告诉黄袍怪,如若杀了唐僧,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定然不肯放过,不如使上一招借刀杀人,可保黄袍怪两全。

黄袍怪以为百花羞心中挂念自己,当即问如何借刀杀人。百花羞娓娓道来:放了唐僧,让他带封书信给自己的父亲,告诉他,十三年前,是自己的姐姐和姐夫暗中找来妖怪,将自己掳走。这样一来,父王定然会生气,而自己的姐姐肯定也会恼恨这个带信的和尚,必会想方设法将他杀掉。到那时,不仅如来和玉帝怪不到你的身上,那个和尚的徒弟只能会责怪那两个不争气的姐姐。

黄袍怪一听,连声称秒。随后,百花羞虚言一番,放了唐僧,并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让他交给宝象国国王。

十三年来,宝象国国王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三公主百花羞。虽然,大女儿和二女儿告诉他,三妹早已被妖怪所吃,但他始终不信,每年依然会派出多拨人马寻找,结果却是杳无音讯。

如今,宝象国国王日渐衰老,加之思念过度,身体每况愈下,朝中大臣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启奏早日立定王国继承之人。宝象国位居海外,与中土并不相同,王位传承可男可女。

本来王位继承,国王心属百花羞,但她失踪多年,拥护之人也渐渐流失。国王知道只能从两个女儿中选定一个,但又心有不甘,以至口中终日念叨,如果百花羞还活着,那该有多好。

这天,朝堂之内又开始争吵王位继承之事,有人说大公主德高望重,有人说二公主泽被天下,众人争的不可开交,国王则是被被吵得心烦意乱。看此等状况,朝廷定会有兵祸之灾。

就在此时,黄门奏事官前来启奏,大唐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唐僧倒换完文牒,有将三公主的家书呈给国王。

国王看完百花羞的书信,老泪纵横,而众人则是大惊失色,默默无言。十三年前,百花羞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妖怪掳走,所有人便觉蹊跷,因为宝象国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过妖怪,按照常理,一个地方一旦出了妖怪,必会持续作乱,可是自百花羞被掳走之后,再无妖怪声息。

虽然众人都知,百花羞与两位姐姐不和,也曾怀疑是二人所为,但是一直未有证据,也就不好乱说,如今百花羞一封书信,终于解开了众人心中疑惑。

此时支持两位公主的大臣也知大势已去,却也不想王位落到另外一人手中,于是纷纷转向支持三公主,并请命要求速速就会百花羞。

待到猪八戒和沙僧返回波月洞,欲解救百花羞,黄袍怪自是不许,又是一番打斗,并将二人擒获。百花羞听闻唐僧未死,当即心生一计,让黄袍怪变个俊俏的模样,亲自去趟宝象国,两个姐姐见唐僧所带书信为虚,定然不会饶他。

黄袍怪当即摇身一变,变作一个形容典雅,体段峥嵘的翩翩公子,驾云来到宝象国。黄袍怪一顿虚言,如何从斑斓猛虎口中,救出百花羞,不想百花羞却失去记忆,如今记忆恢复,这才来宝象国报个平安。随即,黄袍怪便指唐僧便是那只斑斓猛虎,并用障眼之术,将其变成了猛虎。

老国王心中大快,他本不想看到骨肉相残,如今百花羞的失踪与两人无关,心中一块巨石顿时落地,当即命人将那猛虎关押起来。

当晚,国王大排筵宴,迎接三驸马来朝。黄袍怪久居波月洞,清清冷冷,哪里见过此等美女环绕,莺歌燕舞,禁不住开怀畅饮,现出本相金睛蓝面的妖怪,将十数名大惊失色宫女生吞活食。小白龙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与之角斗,也负伤而逃。老国王终于知道,三驸马着实是个妖怪,赶紧点兵点将前来擒拿,也都不是敌手。

待到黄袍怪返回波月洞,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已被沙僧和猪八戒摔死,当即嚎啕大哭,决定不在首鼠两端,誓与唐僧和尚势不两立。

黄袍怪哪里会想到,此时的百花羞乃是孙悟空所变,现出本相后,好似虎入羊群,将满山的小妖尽数打死。眼看着诺大的家业倾刻间化为无有,黄袍怪眼泪汪汪,可是自己又不敌孙悟空,只好纵身跳入云端,逃命而去。

此时,百花羞也是花容失色,六神无主,洞内死的虽然都是些虎豹狼虫的妖魔鬼怪,但十三年来,这些妖怪对她礼敬有加,关怀备至,如今却为了她惨遭横祸,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如果当初,自己不交给唐僧书信,自己无非是在波月洞内终老而已,绝不至于连累自己的两个孩子和众多无辜生命,但这一念头,转瞬就去,百花羞很快说服自己,一定要继承宝象国王位,绝不便宜那两个姐姐。

看着满洞尸体,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看到走进洞中的孙悟空,百花羞顿时心中一动,又有了主意。待到孙悟空带着百花羞回到宝象国,百花羞又出虚言,说昔日掳走自己的就是两个姐姐所派,后来让大唐高僧带信,妖怪唯恐阴谋败露,化作白面书生来到国中,坑害大唐高僧,污蔑那封信是假,其实就是为两个姐姐开脱,掩盖他门罪行。

在旁听到父女二人的对话,孙悟空对百花羞钦佩万分,她颠倒黑白的权谋之术,自叹不如。

国王当即将那两个忤逆的姐姐,贬为庶民,并宣布即日退位,让百花羞立刻登基,成为宝象国第一位女王。

宝象国大开筵宴,举国欢庆,庆祝百花羞荣登帝位,为表对唐僧师徒的感激之情,让师徒四人逗了三天,这才放他们一路西行而去。

由网友 半瓣花上 提供的答案:

公主害他,只因为人妖殊途啊!

第一,公主前世记忆早已消散,不记得自己跟他的夙缘。

虽然公主与他有旧,但也是前世情缘,今生她早已失去了前世的记忆。她记忆里的自己,是宝象国的三公主,而不是披香殿的侍女。按照常人的想法,哪有好好的公主不当,非要给妖怪当压寨夫人的道理?名不正,言不顺。想回家也回不了家,还要跟这些妖怪在一起。是个人就会头疼,毕竟不是同类。

第二,黄袍怪下界以后变得形容丑陋。

百花羞下凡之后,保持了她一贯的美貌,而黄袍怪却不同,妖怪身份不说,形容丑陋也是大问题:

你道他怎生模样:青靛脸,白獠牙,一张大口呀呀。两边乱蓬蓬的鬓毛,却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鹦嘴般的鼻儿拱拱,曙星样的眼儿巴巴。两个拳头,和尚钵盂模样;一双蓝脚,悬崖榾柮枒槎。斜披着淡黄袍帐, 赛过那织锦袈裟。

看这个样子,就没有个人样儿,百花羞要能看上他才怪。想想自己金尊玉贵的身份,却不得已跟了这妖怪,恶心都恶心死了,百花羞怎能甘心?如果她百花羞还是披香殿的侍女,这件事还好说点,毕竟天庭奇形怪状的神仙多了去了,可是她现在是个凡人,她能接受这种丑陋吗?猪八戒对高小姐也挺好的,高小姐不是照样让老爸找人来捉猪八戒?

第三,黄袍怪虽然情深,脾气却并不好,而且还吃人。

黄袍怪对百花羞确实是百依百顺,甚至舍身忘己。比如她一说放唐僧他就放了,还说:"浑家,你却多心呐! 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再比如他一听说百花羞写了书信请人捉自己的时候,差点儿要把公主杀掉。

沙僧已捆在那里,见妖精凶恶之甚,把公主掼倒在地,持刀要杀。

幸亏沙僧机灵而且够义气,不然公主小命儿就没了。可见公主平时过的什么生活,为了活下去,委曲求全必然是少不了的。

而且,当他变得英俊无比前去国王那里认亲的时候,国王派了十八个宫娥舞女,供他作乐。

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 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 藏,你看那:宫娥悚惧,彩女忙惊。

你想想,公主要不是小心谨慎、委曲求全,早就被吃掉或者打死了,哪还能熬十三年啊!她堂堂金枝玉叶,能甘心一直被妖怪操控吗?所以给唐僧等人书信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第四,百花羞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落得如此下场。

她以为她放了沙僧,孙悟空就会放了她的孩子,却不想孙悟空走的是一步大棋。

那公主道:"你这和尚,全无信义!你说放了你 师弟,就与我孩儿,怎么你师弟放去,把我孩儿又留,反来我门首做甚?"行者陪笑道: "公主休怪,你来的日子已久,带你令郎去认他外公去哩。"

孙悟空固然同情公主的遭遇,却也怪她不孝父母。

而且八戒和沙僧丝毫不认为杀掉两个孩子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妖怪的孩子,却不是公主的孩子。正好利用这两个孩子引诱黄袍怪出战。

其实,后面孙悟空设计变成百花羞,与黄袍怪一战,也是百花羞虽然知道,却无法把握的。毕竟她也不知道谁胜谁负。

即使最后,百花羞被师徒救回去,面对恩人,也无法再兴师问罪,因为乾坤已定。她一个弱女子,翻不起什么大浪。

与其说公主害黄袍怪,倒不如说公主只是想脱离苦海。毕竟,此刻的她,只是一介凡人。自始至终,她都只是在自保而已。

欲知更多《西游记》详情,欢迎关注Html369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