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司马震钺 提供的答案:
沛县起兵时,刘邦与萧何都是起义的重要人物。但是,虽然萧何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他却没有成为起义军的领袖,而是刘邦拥有了众人的支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
沛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事件之一。当时,秦朝已经覆灭,各地的豪门士族和地方势力开始争夺霸权,形成了一片混乱局面。在此背景下,刘邦和萧何等人决定联合起义,推翻当时的统治者、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在起义过程中,刘邦被众人拥戴为领袖,而萧何虽然名望更高,却无法成为军队的统帅。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和争议,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二、文化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男性优势思想非常浓厚,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远高于女人。而在军队中,男性更是占据主导地位,作为领袖的男人要具备勇猛、智慧和领导能力等多种素质。这些都是成为领袖的必备条件。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刘邦具备了很多这样的优势。他是一个出身低微的男子,但是却有着坚定的意志、悍勇的性格和十分出色的领袖能力。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曾在汉王朝建立之前,以寡不敌众、孤军深入的奇兵战术,屡次战胜强敌。这种勇猛和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相比之下,萧何虽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是他的性格比较温和,缺乏刘邦那种勇猛无畏的气概。此外,萧何的出身比刘邦高贵得多,他是一个士族子弟,这在当时也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评价。因此,萧何虽然名望更高,但是在军队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
三、领袖
领袖形象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到领袖形象的因素。一个领袖必须要有一个让人们信服的形象,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热情和信仰。在刘邦和萧何之间,刘邦具备了更为符合人们期望的领袖形象。
刘邦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相貌英俊,性格果敢,而且有着很强的说服能力和组织能力。他善于从人性本质出发,了解人心,深得起义军和民众的信任。他的语言能够打动人心,为起义军士气鼓舞,让他们为他效命,服从他的指挥。
萧何虽然在政治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但是他的形象并不符合人们对于领袖的期望。他相貌平凡,性格温和,不像刘邦那样让人产生强烈的感觉。他更像是一个辅助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或领袖。
四、历史因素
除了文化和领袖形象的因素外,历史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在沛县起义之前,刘邦多次领导过起义,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战绩。他在军事领域的声望已经比其他起义军领袖更高,这为他拉拢和掌控起义军提供了很大的杠杆。
此外,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也是一个因素。在秦朝覆灭后,各地豪门士族和地方势力争夺权力,社会大乱。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需要一个领袖来统一指挥,以实现大家共同的利益。而在人们眼中,一个出身低微,勇敢果断的领袖显然更为符合这种时代背景的需要。
萧何虽然在政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他对于战场的经验却相对较少,对于一个起义军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利因素。此外,他的出身背景和世族关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在起义军中的地位。
五、结论
综上所述,沛县起义中,虽然萧何名望更高,但是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文化因素、领袖形象、历史背景都对其产生了影响。在文化方面,民间流传的红色文化对于起义军的动员和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领袖形象方面,刘邦更符合人们对于领袖的期望,他的外貌、口才和性格都比萧何更具领袖气质。在历史背景方面,刘邦的经验和战绩以及出身背景更能让人们信任。
通过对比刘邦和萧何的优缺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时候,领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对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具备领袖气质的人能够在组织、激励、指挥和协调方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团队向前发展。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优秀的领袖都必须具备外在的英俊和口才,而是说,一个领袖需要在具备组织能力、魅力、智慧等多方面因素上具备比较全面的优势。
因此,在团队建设和领导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形象、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塑造领袖形象,提升领导能力,全面激发团队活力,让团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由网友 豹眼看历史 提供的答案: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司马迁老先生知道后世会存有疑问,就在《史记·汉高祖本纪》做了详细的记载。尽管对刘邦起义过程中的一些传说,也做了详细的叙述,这个值得商榷,但关于题主提到的问题应该是可信的。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先揭竿而起,举起反抗暴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
此时,沛县县令看到烽火遍地,为了保全自己,就秘密找来萧何、曹参商议起兵反秦之事。
萧何当时担任主吏掾,素来与刘邦关系很密切,在密切关注时局发展的同时,与逃亡芒砀山的刘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时,萧何就对县令说:"你是秦朝廷的官吏,沛县百姓恐怕很难听你的话。欲图谋大事必须把逃亡在外的英雄豪杰请回来不可。"
县令听从了萧何的建议,就派樊哙把刘邦请了回来。
此时的刘邦已经聚集了近百人,当刘邦带领众人回到沛县时,县令就后悔了,恐怕刘邦危害自己,就下令关闭城门派人把守,还想把萧何、曹参杀掉。
萧何、曹参翻越城墙来归附刘邦。
刘邦就写了一封信,劝告沛县父老杀掉县令,迎接刘邦入城,推举刘邦做县令。
但刘邦却推辞说:"现在诸侯并起,沛令一职应当选择全县最有威望的人来担任。我不是自爱,实在是德薄能鲜,耽误了自己事小,倘若耽误了全城百姓,那就百死莫赎。请选择贤能的人,图谋大事吧。"
刘邦一席话,既像是在推辞,又像是在吓唬那些胆小的人。造反是要杀头的,萧何、曹参都是文吏,担心身家性命,深怕举事不成,被秦朝诛灭九族,就竭力推举刘邦做带头大哥。
沛县父老经过卜筮后也说刘邦最吉,都拥戴刘邦。刘邦又多次推辞,最后勉为其难,只好答应。
也有说法是,刘邦答应先暂时做这个大哥,如果杀头的话,就杀他的头;如果侥幸成功了,那时再选举一个贤德的人来做首领。
还说刘邦夺取了天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当帝王,刘邦也再三推辞。但谁也不服谁,刘邦再次很为难的继续做暂时的大哥,这才摆平了。
其实,刘邦四十八岁才起事,并非一直在游手好闲,而是为了这一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舆论宣传,其母刘媪梦与神交而生刘邦,斩白蛇而起义;广交英雄豪杰,建立人脉等等。
至于卜筮一事,也有说法是萧何做了手脚,后世也有萧何让刘邦抓阄的故事。尽管史料没有记载,恐怕这事不假。刘邦、萧何他们能做出这些事来。
总而言之,刘邦起事时,已经有了近百人的队伍,萧何、曹参都是投奔刘邦而来,关键是造反要杀头,前途不明,这个大哥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最为关键的一点,刘邦是天生的领袖,萧何、曹参之流都仅仅是宰相之才,君臣名分早已经注定,这是无法改变的。如果不能够明确自己的定位,刘邦团队是无法走得更远的。
这就是萧何、曹参等人的高明之处。至于其他人及沛县父老,也就是人云亦云,过江之鲫。
刘邦本身适合做大哥,又想做大哥,推辞只是一个策略;萧何清楚自己不适合做大哥,不想出头也是本心实意。在这种情况下,众人也无法强迫萧何去做这个带头人。
这就是大家推举刘邦的原因,而没有选择萧何。
由网友 马踏连营2F1N 提供的答案:
在我的印象中,总认为秦始皇的年龄要比刘邦大许多,然而历史上的刘邦(前256~前195年)实际比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只小3岁。
但两人的社会地位却相差悬殊。
秦始皇13岁继承皇位,22岁时亲政,此时刘邦还是个街头混混。
大约又过了5年的时间,由于刘邦和街面人们混的很熟,有点小人缘,随后被秦廷任命为泗水亭亭长(管理十里范围片长之类的小官)。
刘邦这人志向高远,不满足于"朝九晚五"沉闷的生活。
有一次,他看到秦始皇在豪华车队和仪仗士兵簇拥下出巡,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脱口说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邦的言外之意就是,"将来我也要这么高调,我也要做老大"
刘邦一直在寻找机会和制造机会当老大,比如,有一次刘邦接到上级命令,要他押送犯人到骊山服劳役。
刘邦平时喜欢喝酒,估计这次执行任务时醉意朦胧放松了警惕,犯人走到半路就跑了一半儿。
刘邦心想,等到达骊山估计剩不下几个人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呢,于是说:"剩下的犯人你们都跑吧,官府追究下来我为你们抗雷!"
当刘邦说出让剩下的犯人跑路时,犯人们都惊呆了,感动之余都很佩服刘邦的胆量,一个朝廷命官,做出如此举动,非常人能做到。于是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刘邦芒砀山落草为寇。
刘邦一听心中暗自高兴,他等的就是这种结果,于是带着众人向芒砀山进发。
在行进的路上,刘邦为了让这些人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上演了一幕"斩白蛇"的戏码。
原来走到半路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人遇到了一条大蛇拦路,刘邦此时喝的有点醉意朦胧,于是对众人说:"大家躲远一点,别溅一身血"。
众人躲得远远的。
过了一会,刘邦喊众人出来,大家一看,大蛇被斩成两段。
一行人再次上路,等走了一袋烟的功夫,有一位老太太哭着寻找儿子,他说自己是"小白龙"的母亲,她儿子小白龙被赤帝的儿子斩成了两段。
不用说,众人明白了眼前的刘邦就是赤帝的儿子,众人对刘邦有异相,是天之娇子深信不疑,于是死心塌地跟随刘邦。
以上只是刘邦制造的噱头,无非是为以后造反当老大铺路。刘邦蛰伏芒砀山,等待机会再次降临。
上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机会再次降临刘邦的头上。
公元前209年,秦朝末年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这犹如一颗火种投进了炸药桶,反秦起义军风起云涌。
此时秦朝的官吏萧何看准了时机,也想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当时萧何只是一个管理法律的文书,是秦朝底层官吏。
萧何心想,如果能推翻秦朝,我以后的职位肯定比现在高。我撺掇沛县县令也造反。到时候造反成功了,我可以上位。如果失败了,有县令前面抗雷,大不了我跑路。
用小的代价博取更大的功名,这个合算。于是萧何前去撺掇县令造反。
萧何算盘打的很精,但县令也不傻。他直接拒绝了,不想做出头的椽子。
萧何见事情挑明了,如果县令告密,萧河就死定了,为了自保,萧何一不做二不休把县令杀死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萧何只有找到带头人造反才是唯一的活路。
这时候他想起了逃亡芒砀山的刘邦。于是派人去山上找来刘邦。
刘邦带着众兄弟下山来见萧何,共商反秦一事。
事后我们得知,刘邦做了沛县起义的首领,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萧何的名望比刘邦要高,为何众人拥戴刘邦当老大呢?
原来刘邦能做老大是萧何极力撮合的结果。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萧何明白,不是所有人能当老大这个角色。造反可不是闹着玩,首先没胆量的不能做老大。
萧何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如果让自己写个法律文书,打打官司告告状,这个没问题。
假如让自己带有众人造反就差强人意了。萧何清楚,历朝历代文人只能当军师做不了皇帝。
比如李斯的文采比谁都好,名望也不低,他不适合当皇帝,只适合当秦始皇的谋士。
这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不能当栋梁,就当檩条好了。
况且此时造反当老大也并不意味着将来就当皇帝,当时变数很大。
萧何比谁头脑都聪明。审时度势认为只有刘邦适合当老大。因为刘邦胆量最大,说难听点就是有点"二百五",一撺掇就上劲的主。
萧何想到此于是对刘邦说:"刘哥,这个老大非你莫属"。
说实话刘邦很想当老大,但他还是做出一种高姿态说,"我能力有限,还是推举别人吧"。
此时有人提议推举萧何当老大。
萧何为了防止刘邦推辞,于是提出二人用抓阄来决定谁当老大。
萧何写了两个纸条,说,两个纸条分别写着"当"或"不当",抓住当的就是老大,抓住"不当"就不是老大。
萧何写好阄后揉成团,对刘邦说,"我写的阄,刘哥你先抓吧"。
刘邦没想那么多就抓了一个阄,剩下的一个萧何拿了过来。
萧何走到刘邦面前说,"刘哥,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呢?"
刘邦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当"。萧何笑笑,说,"真乃天意也。"
既然你这个是当,我这个就肯定是"不当"了。说完这些,萧何把手中的阄扔到嘴里嚼了嚼咽了。
随后刘邦"合情合理"做了老大。
亲们看出萧何的诡计了吗?萧何实际是骗了刘邦,这两个阄上面都写着"当",也就是说,刘邦抓哪一个都是"当"老大。
这是萧何不想当老大的办法。如果萧何相当老大就不会用这个办法了,他可能用贿选的办法当老大。
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萧何骗了刘邦还是成全了刘邦,也不知道刘邦是真傻还是故意装傻。反正二人彼此成全了各自的事业,萧何以后做了汉朝的丞相,刘邦开创了300年的大汉基业。
文/秉烛读春秋
由网友 静思勤行789 提供的答案:
你的提问,存在很多问题。一、当时他还叫刘季,不叫刘邦;二,众人没有拥戴刘季,那时候沛县认识他刘季的没有几个人,沛县的人多数是想想推举萧何的;三、选举带头人的会议上,萧何性格局限,扭扭捏捏的,不敢撑头坐主位,而刘季脸皮厚,一屁股就坐到主位上去了,喧宾夺主,好多人虽然不认识他,但见他已经死皮赖脸样之之的坐好了,而萧何还在扭捏作态…大家也是对萧何失望;四、平时跟刘季一起混的樊哙等混混儿见刘季抢座主位了,也很有眼力劲儿的赶紧去刘季身边站位撑场面…大家一看这情形,行了就他吧,反正他妈的是造反的事,谁带头谁危险,你刘季不怕死?那就你了。
由网友 金鳞戏兰池 提供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刘邦在起兵之前,只是一个小小泗水亭长,这官比现在的村长大不了多少,而萧何曹参都是他的上司。
萧何任沛县主吏掾,类似现在的组织部长,不过管的肯定比现在的组织部长多,是除一把手之外最主要的官员。至于曹参,则是沛县狱掾,就是监狱长之类的职务,也是刘邦的上司。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刘邦起兵之后,萧何曹参反而成了刘邦的下属呢?
今天金鳞就跟大家聊聊刘邦起兵上位的过程,分析一下当时已经49岁的刘邦,为何被人推举为沛公,进而成为一统天下的开国皇帝。
01.亡命天涯
关于刘邦举兵的经过,和陈胜吴广起义有些类似,但是又有不同。刘邦作为泗水亭长,负责押送刑徒去骊山,不过走了还没多远,就已经跑了很多人。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在刘邦押送途中,除了有人逃跑之外,也遇到了大雨天气,还走错了路,眼看着难以如期到达,就算到了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在喝了一场大酒之后,刘邦主动把剩下的人全都放了,对大家说各找各妈,然后他自己也跑了。
我们都知道秦法很厉害,为什么这帮刑徒都敢逃跑呢?道理也简单,这正好说明了当时秦帝国对人民的压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反正去了骊山必死无疑,那还不如现在就逃跑,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作为这批刑徒的押送人,刘邦为什么不杀一儆百呢?
这就要考虑刘邦的身份问题了,他自己也是普通出身,押送的又都是自己的本乡人,而且他作为一个游侠出身,自始至终都标榜侠义仁爱的人,肯定干不出那种事情。
不过,刘邦还这会只是逃跑而已,亡匿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并没有像陈胜吴广那样大张旗鼓的造反。
02.举起造反
刘邦在芒砀山当流寇的时间并不长,总共不到一年的时间。
胡亥即位之后不久,在大泽乡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而且起义军势如破竹,迅速打开了局面,那些不满秦帝国统治的人全部浮出水面,蠢蠢欲动。
当时,想反抗暴秦的不止是那些被压迫的民众,还有很多本身既得利益者,比如说秦朝的地方官吏。既然是既得利益者,为何要起兵反秦呢?
因为陈胜吴广起义之初,攻城略地,实在太顺利了,杀了不少郡县的一把手。所以那些尚未被波及到的郡县主官,自然心惊胆战,当时的局面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寻找退路。
当时,沛县的县令担心义军杀到的时候被清算,也就动了反叛帝国的心思,甚至还找下属萧何曹参商议。
不过萧何曹参却有不同意见,说你是秦国官吏,带头起兵身份比较尴尬,没有号召力,万一沛县人民不想跟着你干咋办?
最好的策略是把那些在外逃亡的沛县子弟都找回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到那时就没人敢不听了。
萧何和曹参都是刘邦的好朋友,他所谓的逃亡子弟自然就是指刘邦那一伙子。于是沛令就找来了刘邦的好友樊哙,让他去山里把刘邦找回来。
不过,搞笑的事情来了,这边樊哙刚出门,沛令却反悔了。不但把城门给关了,还要把萧何曹参给杀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心里多少都会有点疑惑,这县令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本来是你自己想搞事情,现在决定要搞了,你却反悔了,还要杀同伙,这算什么事?
史书对此记载非常简略,只说沛令"恐其有变",然后就改主意了。我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事情,不过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比如上级官员突然给他很大的压力,再比如有人给他说了些什么,但是我们不得而知。
除了上面设想的,其实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和项羽有关。不过金鳞这里先卖个关子,等后面聊到项羽的时候再具体聊这个事情。
03.另选贤能
萧何和曹参为了保命,从城里逃了出去,找到了从山里回来准备搞事情的刘邦。
刘邦这一百多号人,在山里缺吃少穿,肯定过的不舒服,肯定都急着进城,现在城门被关上了,怎么办?
被人愚弄的感觉肯定不舒服,既然人家陈胜吴广能够搞事情,咱们为什么不能搞?于是刘邦写了封信,用箭射到了城头上。
那些本来为沛令守城的沛县父老,看了刘邦的信之后,反手将沛令给杀了,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
仅仅用一封书信,就能让沛县父老暴走反杀沛令,这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刘邦在沛县的威望很高,虽然他只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但却有着比父母官更强的号召力。
不过现在问题来了,进城之后的刘邦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当了众人的老大吗?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的记载。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可见,刘邦最初的态度是自己才薄德寡,不能胜任,要另选贤能。
04.只愿当小弟
除了刘邦,其他可能的贤能还有谁呢?自然就是萧何曹参了,这两个人本来就是县里的官吏,而且官声很好,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当老大的想法吗?
司马迁继续写道: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这句很关键,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萧何曹参怕死,担心不成功之后被株连老婆孩子,所以全都往后缩。可见,当时萧何和曹参也是有机会的,但是被他们自己放弃了。
于是大家继续让刘邦带头,刘邦又推辞了几番,才终于答应当了这帮人的老大,即所谓的沛公。
举兵造反可是大事,也是最讲究仪式感的事。于是刘邦带领大家祠黄帝,祭蚩尤,竖起了红色的大旗。为什么刘邦的抗的大旗是红色的呢?因为他是所谓的赤帝之子呀!
在萧何曹参等人的帮助下,刘邦在沛县招募了3000人左右的队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不归路)。
05.陈婴
其实,不止萧何曹参主动放弃这种摆在眼前的机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东阳人陈婴。
陈婴在是东阳县令史,为人忠厚,被人称为长者。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后,东阳县的小伙子们杀了县令,想找到领头的,但是没有合适的,就想起了陈婴。
陈婴起初没有答应,但是还是被硬生生的推上了老大的位置,而且还想让陈婴当王。
不过这个时候陈婴的母亲说了一段话: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陈婴老妈这话说的很直白,就是说你家祖上就没啥有出息的人,你还是别想好事了!听了老妈这话之后,陈婴坚决不敢当这个王了,后来就按照老妈的指示精神,带人投靠了项梁项羽叔侄。
可见,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搭顺风车,"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
06.九死一生的王
那么陈婴母亲的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事实胜于雄辩,在秦末以及楚汉争霸的过程中,那些曾经称王的,除非是和刘邦关系特别好的,基本上都以非正常方式挂掉了。
陈胜吴广就不用说了,都被自己部下反杀,陈胜小弟武臣自立为赵王,也被部下李良反杀,至于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中,除了刘邦和衡山王吴芮之外,其他都以分正常方式挂掉了。
刘邦为了跟项羽争天下,分封的几个异姓王,也只有长沙王吴芮善终,其他都被刘邦灭掉了。
那么陈婴同学是什么结局呢?陈婴在投奔项梁项羽之后,被任命为上柱国,也算是委以重任,到项羽兵败自杀之后,投降了刘邦。
归顺刘邦之后,为汉"定豫章、浙江",汉朝建立后,被汉高祖封为堂邑侯,食邑六百户,封地堂邑县位于今天南京六合区。
不久之后,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刘邦封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同时任命陈婴为楚国丞相,辅佐刘交,而陈婴的食邑也被追加到一千八百户。
陈婴的后人多次与大汉皇室联姻,先后出了一位皇后,三位帝婿。其中的皇后就是汉武带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而三位嫁给陈家的公主,分别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汉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以及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
07.不坠青云之志
最后,我们再回到刘邦身上。刘邦最初让众人另选贤能这事,是惺惺作态还是真不想干呢?
金鳞个人以为,这还真是刘邦惺惺作态,他只是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但是话又说回来,刘邦就不怕死吗?不怕被株连九族吗?
怕自然是怕的,不过刘邦野心早已经大过了其他各种担心,而且在此之前他早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大业做准备了,否则赤帝之子以及各种异像为何会出现在他的身上,这不都是他在想方设法为自己制造舆论声势吗?
对于刘邦这种人的心理状态,我普通人很难真正去体会。毕竟一个马上五十岁的人,依然能够毅然决然的带着一帮兄弟造反,其意志之坚定非常人所能想象。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刘邦,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诗句很贴切,那就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由网友 龚柳辉 提供的答案:
有两种人可以在乱世成为老大!
比如,像"及时雨"宋江那样的人,过去一个人经常帮助别人,经常做点好事,能够及时解决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困难,他就会被称为"及时雨"。
还有一种人,就是王子王孙的遗老遗少们,比如,楚怀王就是楚军的老大。
当然,这个楚怀王是名义上的老大,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老大呀!
这个萧何是何许人?
书上说,他是沛县的县吏,相当于现在某某县的办公室主任或者秘书长。
也就是所谓的师爷之类的人物,师爷一般都不会当老大,他们更加善于辅佐别人成就一番大业。
姜子牙、萧何、诸葛亮、刘伯温都是这类人。
坦白说,刘邦有点像"及时雨"宋江,喜欢做一点好事,非常得民心,起码会笼络人心。
可以说,刘邦就是拉选票的高手,平时做了很多事,一个小亭长,不入流的芝麻官,却有机会接触各种人物,上到县令,下到囚徒,各色人等。
有一次,秦始皇要抓一批人去京城干活,刘邦带领沛县一批人去京城干活,走在半路上,大伙围在一起谈自己的出路,有人说,此去经年累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一个囚徒接着说:我们去给秦始皇修路和修墓是没有前途的,说不好小命难保,修路的不是累死,就得饿死。
修墓的人更加没有活路,你想呀!修好后,不活埋了咱们呀!
说着说着,刘邦的这一群人都默默流泪了,第二天刘邦发现少了几个人,一问就知道是逃跑了。
刘邦自己觉得交不了差了,去了也是死路一条,于是就把他们全部放跑了,自己带了几个亲信和囚徒一起逃亡大山里,在那里落草为寇了,这个跟梁山好汉也差不多了。
附近的囚徒和流浪汉知道山里有一支队伍,他们也加入进去,刘邦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才成为十里八乡的大名鼎鼎的一号人物。
不久,陈胜吴广起义了,各地纷纷响应,刘邦的沛县也开始有人酝酿起义,这时候沛县的人都想起了刘邦,觉得他在外面混了几年,有一支队伍,是不是让他回来当老大。
刘邦这个人胆子大,人缘好,一般县里的头面人物都认识他,觉得可以让他回来,但是有人在县令面前说刘邦的坏话,他认为刘邦不会听县令的指挥,将来一定会自立门户,对县令不利。
沛县县令一听,第二天就改变主意了,关紧大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最后只能率兵攻城,进入沛县,刘邦就被众人推举为沛公。
可别瞧不起"沛公"这个尊号,那个时代,"公"是仅次于王的称号,比如晋文公,秦穆公,他们称王称霸之前都是公爵呀!
看来,刘邦确实有高人指点,这个人也许就是萧何,萧何当老大不行,出主意确实厉害,这样可以增加刘邦的威信,以便将来成就大业。
不错,萧何名望更高,但是这种名望仅仅是一种不能"变现"的东西,他只有依附刘邦,成就大业才能变现,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刘邦能够被众人拥戴当老大,主要还是他善于用人,善于听取意见,没有成见,没有什么胸有成竹,他就是胸无点墨,只知道"使唤人",让韩信带兵,让萧何管粮草供应,让张良出主意,他就居中指挥。
事实上,刘邦自个什么事也不会做,却能够让众人团结起来把事情都做好,这个才是刘邦的真本事。
坦白说,有这种本事的人,随便往哪里一站,气场都不同,就是当老大的命,过去被认为是真命天子。
欢迎关注龚柳辉,一起探讨有趣的历史故事!
由网友 知常容 提供的答案:
不是众人拥戴,而是当时众人想找到顶缸的。
领头造反和参与造反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领头造反是要诛灭族人,而参与造反最多就是自己或小家受灾,不会连累到家族。
刘邦对这件事情还是耿耿于怀,他在大封将领之时,说了一句:"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这句话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大家都有所保留,都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这里说到萧何举宗追随,应该是刘邦成势之后,而不是沛县刚起来之时。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陈胜吴广起义,刘邦是秦朝的逃犯,不过这个逃犯也聚集了一些人,手下百来号人,也算个小头目,这也是后来大家愿意推荐他的理由。如果他纯粹就是一个素人,也不会轮到他。
沛令看到陈胜等人势大,于是想举兵自保。结果萧何说,你是秦朝的官吏,你举事怕别人不听,我觉得你可以召一些流亡在外的罪犯,让他们充当你的势力,这样就能镇得住众人。
刘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征召来的。
可是到了节骨眼的时候,沛令就反悔了,情况变得很紧急。萧何等人就联手杀了沛令。大开城门,刘邦进城。
这个时候该推荐谁当老大呢?
众人的意见不一。
有推荐刘邦、萧何、曹参等等。
结果萧何、曹参等人觉得自己当不了领头的,直接就拒绝了,真实原因是怕连累宗族。
于是大家一致推荐刘邦当老大。
刘邦也不傻,他家虽不是大富,但也不穷,家族人口也不少,而且岳父吕公也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也不干。
于是大家就开始忽悠刘邦,有人说为什么不忽悠曹参等人。这些人都是人精,自然无法忽悠。刘邦给人的印象是有些粗俗,自然觉得好忽悠。
刘邦为什么愿意接下呢?
1、自己本来就是逃犯,再加一条也无所谓
2、刘邦赌性大,萧何曾说他: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他赌一赌的心态一直就有。
3、刘邦觉得人心可用,这是刘邦高人一等处。
众人告诉刘邦,他们占卜的结果是他当老大最吉,就这样刘邦半推半就成了老大,没想到的是众人都不怎么看好的刘邦居然成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由网友 一半秋色 提供的答案:
什么样的人能当老大呢?
第一要会演戏,第二要脸皮厚,第三要胆子大,这三方面,刘邦条件都具备。
会演戏
当年,刘邦干泗水亭长的时候,押送的犯人跑了一半,按照秦朝律例,犯人逃脱,押送者斩!横竖是个死,刘邦索性把犯人都放了。
结果,有十几个犯人觉得刘邦够意思,就留了下来,愿意跟着刘邦混。这时候,刘邦上演了一出斩白蛇起义。
这个桥段大家耳熟能详了!其实,这是刘邦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男主角是刘邦,女主角是老奶奶,道具是一只剑和一条倒霉的白蛇,十几个犯人是观众。
这个老奶奶是刘邦隔壁家的五婶,刘邦给了她五两银子,让她帮忙演个戏。刘邦把台词本给了五婶,还与她反复演练了好几遍,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哭,说什么话,练的滚瓜烂熟。
剧情回顾:这些犯人跟了刘邦之后,刘邦故意让其中一个犯人前面探路,犯人突然折回来了,说前面有条白蛇(注意这条白蛇就是老奶奶放的)。
刘邦拔了剑,快步赶上前去(为什么这么快,因为他担心蛇跑了)。众人跟着刘邦跑了过去,幸好白蛇还在,刘邦抽出宝剑,刷的一下,把蛇头斩了下来。
众人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女主角(老奶奶)出场了,边哭边念台词,你为什么杀了我的儿子啊?他可是白帝之子啊!如今被赤帝杀了,我可怎么活啊!
众人一听,朝刘邦倒头就拜,大哥啊!原来你是神仙的儿子啊,我们愿意誓死效忠你!
斩蛇起义就是这么来的!
脸皮厚
当年吕太公过六十大寿,大摆宴席,远近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刘邦没头没脸,但他脸皮厚,跟着众人屁股后面进来了。
来吃饭是要随礼的,但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有上一百的,有上五百的,还有上一千的,后来管家规定,凡一千以上的,才能在堂屋就坐,其他的人只能在院子里坐席。
刘邦来了,喊了一声,随一万,记账的正是萧何,他与刘邦很熟悉,平时经常一起喝酒吃饭打麻将,他知道刘邦没这么多钱,但是他还是让刘邦进去了堂屋。
刘邦这脸皮够厚的!
刘邦这个"一万"虽然是个空头许诺,不过,十几年后,刘邦返还了几千倍的利润,刘太公真是好眼力!
胆子大
沛县县令见秦朝各地纷纷起来闹革命了,他与萧何、曹参商量,是不是咱们也得随大流啊,要不革了咱们的命可咋整。
萧何和曹参表示支持,但是起义军人数太少了,萧何建议把刘邦拉过来,他听说刘邦已经有了一百号人的队伍了。
这时候,沛县县令有些摇摆不定,要是刘邦来了不听我号令咋整,他又听闻各地的起义军已经被镇压了,陈胜吴广已经失败了,就有些后悔,想来想去,算了,还是不要革命了吧!
可是,这时候萧何和曹参已经知道了呀,要是泄密出去可是死罪。于是,县令下令捉拿二人。
萧何和曹参提前得到了消息,匆忙逃出了县城,找到了刘邦。刘邦带着一百个兄弟杀了过来,只见城门紧闭,刘邦不慌不忙,写了一封信射入城中,城中百姓读了信之后,义愤填膺,一起杀掉了县令。
刘邦到底写了啥,不知道!不过沛县百姓革命热情还是相当高涨的。
杀了朝廷命官,这是要诛九族的!现在不革命也得革命了,既然革命必须选一个带头大哥。选谁呢?
萧何官最大,书读的最多,众人一致推举他,萧何连连摆手,不不不,我这人写写文章,记记帐还行,让我带领弟兄们杀人,我干不来。
曹参也不干,道理和萧何一样。
其实这都是借口,萧何和曹参书读了多了,就变的畏首畏尾了,他们知道,造反是要灭九族的,他们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家族考虑一下。
后来,萧何和曹参一致推举刘邦当老大,众人齐声叫好!
刘邦当仁不让,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胆大如斗,天不怕地不怕,于是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很快他就有了三千人的队伍。
由网友 江海论道 提供的答案:
沛县起兵时,萧何为沛县主吏,众人却拥戴刘邦做老大,这里面的原因,要从当时的形势来分析!
事件发生在秦二世元年,秦朝还未灭亡,造反是要被灭族的,风险极大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二世元年秋天,陈胜等人在蕲县起兵,到陈县自立为王,号称张楚。各郡县都有人起来杀死官吏,响应陈胜。
汉高祖刘邦,曾经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但很多民夫中途就逃走了。刘邦预料,等到了骊山,民夫可能会跑光。那样他就得被治罪,所以,到了丰邑西面的湖沼地带,他便停下来喝酒,到夜间,刘邦就把民夫都放走了。
并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民夫中有精壮汉子十多人愿意跟随他。所以,刘邦这也就算造反啦!慢慢队伍扩充到上百人。
沛县县令恐惧,也想带领沛县人响应陈胜。主吏萧何,狱掾曹参对他说:"您是秦朝官吏,现在想要背叛它,率领沛县子弟,恐怕别人不听。希望你召集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可以得到好几百人,有了这股力量,再去号召民众,民众就不敢不听从了。"
于是沛县县令,就命樊哙去召刘邦,这时候,刘邦的队伍已有几十上百人了。樊哙就跟着刘邦回来了。可沛县县令又后悔了,他怕刘邦一来发生变故,就关闭城门,严加防守,还想杀掉萧何、曹参。萧何和曹参害怕,就越过城墙,投靠刘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萧何为秦朝官吏,居于沛县知县之下,在百姓中的名望并不比刘邦高。
萧何、曹参等为文官,爱惜生命,担心事不成,被秦朝诛灭全族,所以不想牵头,推举刘邦为老大,是为了让他去顶雷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带着队伍来到沛县城下以后,用绸绢写了封信射到城上,对沛县父老说"天下受秦朝暴政之苦很久了,如今父老乡亲虽然在替县令守城,但各地诸侯纷纷起兵,沛县即将遭到杀戮,如果大家能联合起来杀掉县令,推选能够当首领的来担当重任,以响应诸侯,就能保全家室。不然,父子兄弟遭到屠杀,那就毫无意义了。"
于是,沛县父老就率领子弟一起杀了沛县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想请他做沛县县令。
刘邦进城以后,说:"目前天下大乱,诸侯纷纷起事,如果首领选择不当,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担心能力薄弱,不能保全父老兄弟。这是大事,希望另外推选能够胜任的人。"
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官,爱惜生命,恐怕事有不成,被秦朝诛灭全族。所以,沛县父老就都推举刘邦,并说:"平时,我们就听说过,刘邦的许多奇闻怪事,他一定能显贵,并且又经过占卜,没有比刘邦更吉利的了。"刘季还是屡次推让,但是大家都不敢担任,最终还是立刘邦为沛公。
结语
在沛县起兵时,萧何、曹参等人最开始是想让沛县县令起兵,但沛县县令担心刘邦人多,发生变故,所以关闭城门,不让刘邦进城,还想杀了萧何、曹参。后来沛县父老被刘邦说动,才杀了县令,迎接刘邦入城,而萧何、曹参等人是文官,爱惜生命,怕失败后被诛杀灭族,所以推举刘邦做首领,目的其实是让刘邦去顶雷的,那知道最后刘邦会取得天下。要知道最后结局是这样,估计当时很多人都会去争抢了!您说呢?
由网友 执着的放牛娃 提供的答案:
前言:中国有句俗话,叫"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这句话也适用于秦末沛县农民起义。其中,刘邦就是那"对的",身份不高但最适合做起义军老大;萧何就是那"贵的",一群人身份相对最高,但不是当一把手的料,他也很有自知之明,主动让贤,推举刘邦做一把手。
1.沛县起义是怎么回事?
沛县起义的爆发,来自于沛县县令的反复无常。他本想起兵响应陈胜大军,但自己长期作为秦朝官吏,威望不够怕不能服众,所以在萧何建议下,邀请在民间威望很高的刘邦,率数百人前来沛县,听他指挥,用以震慑那些不听指挥的"刺儿头"。其实,这是萧何的计谋,想借此机会为刘邦建功立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萧何
刘邦收到萧何的信,率属下欣然前往。不料,县令不知是自己想通了,害怕引狼入室,鸠占鹊巢,还是听从了别人的建议,突然就反悔了。不仅关闭城门拒绝刘邦进入,还下定决心要杀掉萧何、曹参。萧、曹二人多年为官,与人为善,人缘很好,于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二人一听,立刻翻墙而出,投靠刘邦。
▲曹参
刘邦正一脸欢喜呢,听到县令朝令夕改,翻脸不认人,顿时火冒三丈,立即决定攻城。
俗话说: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于是,在攻城前,刘邦抓紧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民心。他派人用箭把布帛写的信射上城头(应该不止一封),并立在城墙下,大声疾呼:敌军迟早会来攻打沛县。如不及时行动,立刻除掉县令自救,则城池难保,家园必生灵涂炭……三言两句,便搞的人人自危,顿时把城池安危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大家一听,一琢磨,哎吆,好像是这个理奥。真有大军来犯的话,靠县令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干啥?还不如宰了他,换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比如刘邦,来保护大家的利益!于是,大家万众一心,一拥而上,杀了县令,打开城门,欢欣鼓舞地拥护刘邦为县令。刘邦推辞推辞再推辞,大家推选推选再推选,最终盛情难却,接受大家好意,入主沛城,史称沛公。
2.为什么大家会选刘邦,不选萧何或曹参等做一把手?
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几句描述: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萧何、曹参等都是秦朝的文官,胆子小;又爱惜名节,不愿意背上造反首犯的罪名;家里有地有房,要为家族考虑,考虑退路……所以,最终推选刘邦当一把手。
司马迁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把萧何、曹参这样的心理状态描述的非常准确。萧、曹二人之所以不能、不愿当一把手,原因就在其中,总结一下有点:
第一:不能当皇帝。
中国的知识分子,优缺点很明显。
优点是:关心国家大事,熟读中国历史,平时喜欢思考,所以站位高、眼界高,看人看事看得清、看得准、看得透。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
一是知道的太多,所以想问题做事情会瞻前顾后,迟迟下不了决心,不够果断。比如,《亮剑》中,李云龙泥腿子出身,赵刚燕大毕业,二人身上这种性格,气质就相差很大。李云龙做事干脆果断,赵刚则患得患失,一会儿担心旅部不同意,一会儿又觉得这样是违反纪律……
▲李云龙
▲赵刚
二是心胸不够宽广,不能团结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首先,文人相轻,知识分子一多,就谁也不服谁,总想分出个第一名来。其次,因为古代读书与科举做官直接挂钩,因此知识分子往往比较骄傲,自诩社会精英和中流砥柱(个别一些确实算的上,但大部分不是),比较清高,看不起农工商等其他阶层,也不可能放下架子,真心做朋友。
做决定优柔寡断,不能团结三教九流朋友一起奋斗,则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当皇帝的。所以,像萧何这些人,要么辅佐皇帝,成为能臣干吏,要么利用所学,当个狗头军师,比如《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你让他们自己当一把手,不是那块料。王伦一介书生,倒是想过一把手的瘾,结果晁盖一上山,林冲就一枪挑了王伦。
而刘邦就不同,他性格豁达,三教九流英雄豪杰都有结交,最善于看人,用人,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人,都能各得其所。他又性格果断,做事情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顾虑太多。
第二,不敢当老大。
老大,是危险职业。通过起义,武装夺取政权,更是危险职业,风险很大。成功当然好,但几率很小。失败了,则作为一把手,肯定要被处死。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失败,一把手陈胜当初何其风光,缺最终被砍了脑袋,九族被灭,看得人心寒。
对萧何,曹参来说,他们长期担任秦朝的小官,虽然官不大,一个是负责人事的功曹,相当于县委组织部部长,一个是负责监狱的狱吏,相当于监狱长或看守所所长,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有房有地有产业,为了家族利益,肯定不能去当出头鸟,当一把手。否则,真像陈胜一样被株连九族,从此绝后的话,祖宗在天之灵也饶不了他们。打拼多年的基业,也随之化为乌有了。
相反,如果只是作为谋士辅佐刘邦,就不一样了。成功了,就是开国功臣,家族也跟着风光。如果失败了,他们只是谋士,出出主意而已,大不了更换门庭,再继续辅佐其他人。就算要杀,也有老大顶着,怎么算也算不到他们身上。
这样算来,还是不当一把手,而是当个谋臣好。
而刘邦就不同了,他本身就出自社会底层,打破现状,改变命运的愿望非常强烈。当年远远看到秦始皇东巡时的壮观场景,更刺激了他,坚定了"大丈夫当如此"的理想信念。反正一无所有,输了,也不可能比现在更差了,至少也风光过,大不了十八年后又一条好汉!倘若赢了,那就赚得盆满钵满了。有这样一个当老大的机会,干嘛不干!
总结:
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他得信仰坚定,意志坚决,泰山不能移其志;他得决策果断,在一堆纷乱的建议中,抽丝剥茧,寻找出最佳的选择并能承担起选择的后果;他还得海纳百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敌我态势的转变。
根据这些要求,接近一无所有的刘邦,最适合当老大。而其他人如萧何等,因为家里有房有产,进可攻,退可守,因而战斗意志远没有无产者刘邦坚定,担负不起当一把手的重任,只能从利益最大化考虑,做个谋臣,做好辅佐工作。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