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港仔记事簿 提供的答案: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有同学关系、班级管理等问题。然而,在一些老师的眼中,学生的成绩似乎成为了划分学生分组的唯一依据。在他们的视野里,成绩差的学生只会影响到班级其他优秀学生,于是,他们会采取让成绩差的学生坐在最后一排的方法,企图通过分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并不可取,下面从教育角度出发,来说明这种现象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把成绩差的学生放到最后一排,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学习差的学生被排挤出来,就会面临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难以获得帮助和支持。有时候成绩差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不是更多行为上的惩罚。如果老师直接离开学生,这会让他们感到被孤立,从而更加消极抵制学习,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
其次,排除某些学生并不能真正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老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强调同学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合作和相互支持。排除学习差的学生意味着老师们放弃了教育他们的义务,也让班级出现了分化。同时,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对其它同学有着良好的影响:学习好的学生也可能存在着性格上的偏差和不良习惯,他们的存在并不能代表班级的整体水平。相反地,老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努力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缩小成绩优劣的差距。
最后,将学生的成绩与分组挂钩是不合理的。成绩差并不代表学生一定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学生,也不能代表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如果老师只注重学生表面的成绩,就不能发现学生背后的问题和现实,也无法真正关心学生。相反,老师需要在任课学生的时候,去全面分析和评估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优点,同时,帮助他们克服一些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让成绩差的学生坐最后一排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方法。老师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方法,研究更好的行为辅导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并与他们积极互动,成为他们的榜样和关爱。作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这些行动将有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
由网友 赢在高三 提供的答案:
作为老师,我觉着题主可能混淆了一个问题:成绩差还是品质差?
作为老师,一般不会把成绩差的学生放在最后一排的,而是把一些品质差,不听管,不服管的学生放在最后一排,而这部分学生往往又都是成绩差的学生,所以被误认为是成绩差的学生放在最后一排?
那么把差生放在最后一排,合理吗?正确吗?符合"人人平等"的理念吗?答案是不合理、不正确,但是老师又有什么办法呢?
面对一些上课说话、睡觉的孩子,老师一般这么做:
1、摆事实,讲道理——不听!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听着道理长大的,道理比谁都明白。
2、批评教育——无效!因为他以这个为荣"与天斗、与地斗,与老师斗,其乐无穷",要不天天多无聊啊。
3、和学习好的一位——干扰人家学习!学习好的如果能把他带好,那才怪呢,结果都是学习好的被带着成绩下降了,吓出老师一身冷汗,赶快调开。
4、放在讲台旁边——老师强烈反对,因为老师一讲课他就睡觉,这简直是对老师的侮辱!
5、叫家长——不管用!家长说我也管不了,老师多麻烦您了。
6、开除——不可能!因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允许,即便是到了到了高中也很少因为这样的事情开除学生。
最后,老师无奈,败下阵来,采取最后一招:爱咋咋地吧!这就是出现这个结果的全过程,你怎么看?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由网友 徐敬明英语 提供的答案:
作为一个在一线上奋战了24年的中年教师,首先更正题主的一些错误:不是有些老师,老师无权安排座位,而是大多数班主任;不是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差也可能是好学生,而是纪律差的学生;不一定是坐在最后一排,也可能是安排一两个纪律特别差的坐在讲桌左右!我认为这是一个班主任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安排座位的方法了,没有之一!这是最利于班级管理,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座次!
一.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学习吗?
答案是否定的,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班级里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既有认认真真学习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一个学生能不能学习好可能与智力有关,可是一个学生学习还是不学习就是态度的问题了,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不好,可是上课认真听讲,不扰乱秩序,这在老师眼里就是好学生,老师们不但不会歧视,而且会照顾,反之,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上课接老师话茬,故意说话扰乱秩序,这样的学生则没有老师喜欢!
一张超搞笑的图片----也许能说明一些情况!
二.不学习的学生上课干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的家长接受不了。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一般是智力因素)听不懂学不会了,可是他的时间怎么打发?有的学生比较乖巧,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学生找几本闲书看故事,有的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科目背背,这都是极好的学生了,可是有的学生故意弄出一些异响,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和别人说话(前后左右),故意接老师话茬,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课堂秩序,使得老师无法正常上课!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反感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但是都不喜欢上课纪律不好的学生!
现在,有些专家,有些领导,有些网络教育大师纷纷指责老师不管理学生上课睡觉,不管理学生上课看闲书,要求把睡觉的学生叫起来,把看的闲书没收,让他们认真听讲,好,把睡觉的叫起来,把闲书没收,这些学生不能睡觉了,不能看闲书了,可是他们会认真听讲吗?根本不可能,那就只能扰乱课堂秩序了!课也就没法上了!记得一个学生曾经说过:老师,我上课睡觉是对你的一种尊重!细想一下,这个学生说的极有道理。老师不怕上课睡觉的,就怕上课不睡觉的,一个班里不用多了,有五六个前后呼应,此起彼伏,这节课就热闹了!
与那些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相对,上课睡觉,看闲书的同学都是极有责任心的人了!上课睡觉看闲书的学生是对自己负责,养身体,增长知识;是对同学负责,不打搅别人,让同学安心听讲;是对老师负责,尊重老师不惹老师生气,让老师专心讲课…总之,是极度负责任的好学生,而那些专家,领导和网络教育大师则成了破坏这种和谐的罪人!
三.怎么安排座位合理?
现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座位有关,在一个好的位置上就能学好,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一个班一般50人,一个学生愿意学习在哪里都能学好,反之,不愿意学,在那个位置都不能学好。
一个班安排座位最合理的宗旨就是:互不干涉!想学的学生努力学,不想学的学生玩好!如果让学生自己选位置,那些不学习的学生都会找好自己的玩伴自己走到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而那些愿意学习的学生则会自己坐在前排!学习好坏真的与座位无关!
一些专家和网络教育大师会说:这是对学生的歧视,是违背师德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好!听你们的,把这些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的学生均分到班里的各个位置,老师在讲台上上课,下面的"大爷们"一不能睡觉,二不能看闲书,那就只能扰乱秩序玩了,看到老师气的发抖,老师又不敢怎么样多么有趣,看到班里的学生都不能学习也比较有意思!请问:专家们,网络教育大师们,你们满意了吗?学生要知道学才能学好,发自内心不学的学生能学好?正如:驴不喝水摁不了河里一样!
为了班级的正常管理,为了老师们能够正常上课,为了好学的学生能够在一个有序的环境里学习,也为了让一些学生能够睡好玩好,班主任安排座位时,一般会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安在讲桌两边(方便管理,一般都是不睡觉的"祖宗"),剩余的安排在后面或两边(宗旨就一个,自己可以不学,不影响他人学习就行),剩余的学生(与成绩无关)再根据高矮个,男女搭配,各科成绩等等因素安排座位,理论上两周左右循环一次!这是班主任老师能想到的最好最好的安排方式了!
当然,这样安排也会有一些专家和网络教育大师提出种种批评,欢迎这些专家和网络教育大师来学校莅临指导,帮助老师们找到"全民满意的"安排方式,我代表老师们谢谢你们,也欢迎你们把你们的理论联系一下实践,让更多的学困生变成优等生!
由网友 晓行致良知 提供的答案:
有些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坐最后一排,说是不打扰其他人就行,这种现象在学校里是有,但并不多见。这其中至少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被逼无奈型。首先同情一下这些老师一秒钟,要不是被逼的实在受不了,老师是不会这么做的。
我说几个例子让没当过老师的朋友感受一下,实际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是因为习惯差才出此下策的。
例一,学生小明,话痨。话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的座位在哪里,哪里就会变成个菜市场,上课唠,下课唠,永远有话题,永远眉飞色舞,永远热情洋溢。班里最内向的一个女生和他同桌以后,甚至也变成了话痨。有个刚上班的新老师教这个班,盯自习的时候走到他旁边,让他逮住机会了,竟被他带着聊了一节课。找他谈话,能认识错误,深刻表示改正,可惜回头就忘,照唠不误。
例二,学生小妮,臭美。她的抽屉里,有眉笔、口红、指甲油,镜子、梳子、各种粉,下课照,上课抹,看书的时候还在涂着指甲油。光自己抹也就罢了,身边的女生她都要给化化妆,谁靠着她,准被涂了指甲油、画了眉毛。光梳子就没收了五六把,仍然层出不穷。你找她谈话,好好好是是是,不犟嘴,回去照旧。
例三,学生小强,多动。坐下就颤腿,搅得四邻不安,被人举报多次。批评后,收敛不少。但是学习没劲头,跟我说家里拆迁分了六套房,爷爷告诉他,他是唯一的孙子,就是么也不干这辈子也吃喝不愁了。不颤腿,就往桌子上趴,趴也罢了,歪着头和旁边的同学闲聊,话题的开头永远都是,"哎,你说你学个什么劲啊,怪累的",极具负能量。
小明的家长来我这里谈话,我都插不上话;小妮的家长根本就叫不来,说生意忙,说家里很民主孩子自己说了算;小强的父亲说孩子健康就行,我也没有大的追求,谢谢老师给看好孩子。
教育不是万能的,需要家校合力,可这三位的家长,不给我拆台就不错了,所谓班级管理,一多半的时间都用在了这些学生身上,还干点别的不干了?
所以,好多老师会把这种类型的学生单独安排各座位的,成绩差要是习惯好不干扰别人一般也不会如此排位。
但我觉得这种效果未必好,因为这些学生的能量很大,你就是把它弄到最后一排,他要是给你捣起乱来也会影响一大片。
大多数老师往往是临时把某些学生安排到特殊位置以示惩罚,是管理中的一个动态瞬间,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通常是结合班规,将这种学生放到小组内进行集体评价,运用小组的集体压力来改造他。这种学生是很讲义气很要面子的,目前效果不错,至少不会再影响别人。还有更重要的是挖掘这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当个班干部,释放他无处安放的能量。
第二种,追求成绩型。有的老师片面追求班里的成绩,不愿意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下功夫,把成绩好的放到老师眼皮底下,成绩差的撵到后边自生自灭。
这种情况是极个别的,应该说有点丧失教师职业道德,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而且效果也未必好,因为不公平对学生的刺激是最大的。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会通过种种行为来进行反抗,这个班也迟早会被搞乱套。
我的管班思想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如果你基础差、成绩低,我给你降低要求就是了,但不允许自暴自弃,老师也不会放弃你。学生感受到这种尊重,再不济的也会收敛自己的恶习。况且,连后进生都能坐得住、学进去,学习好的同学自然也会被感染和激励,整个班风、学风会越来越好。
所以,不建议放弃学差生,老师只是要多下点因材施教的功夫。
我非常认同一句话:对于老师来说,这个孩子只是他的50分之一,而对一个家庭来说,这个孩子就是家的全部。所以,老师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由网友 师sz长 提供的答案:
我是班主任,不讲大道理,直接说说最后一排吧。最后一排绝对不是学习成绩最差的,而是自己放弃努力还要干扰其他同学学习的人。
学生从小学刚上来,我是按照身高排座的,这个位置大概坐一周。这一周我通过上课时的直接观察和其他时间在后门偷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很快发现哪些人挨在一起会聊天,影响上课效果,然后开始调座,目的是保证科任课和自习课的安静。
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原则上是前后左右四个孩子在语数外学科中都有一个领头人,小组研讨时候有利于共同进步。一个学期结束后,学生成绩基本稳定了,但最后一排依然是跟身高有关,不是差生。
初二新增物理课,班级学生名次会有变化,同时进入青春期。成绩好坏差别不是很大,但叛逆期却让性格变化很明显,一部分学生已经不受家长管控,老师的话勉强可听,家长的话基本耳旁风。他们有的开始在男厕所抽烟,早恋,不完成作业,与科任老师吵架,严重的会为了女孩争风吃醋进而斗殴。这些孩子麻烦不断,家长束手无策,科任老师不敢深管,班主任老师需要在座位上调整,让这个问题学生周围坐满闷葫芦,周围人都不说话,他没意思,也就不说了。
到了初三,迅速分化成三个层次,第一层考重高,夜以继日的学习,座位在老师眼皮底下。第二层次座位在第一层周围,是考普高的,不会的题可以问那些成绩优异的。第三层是什么也学不会了,家长不让辍学,要坚持到初中毕业,走上社会。他们一天中只有语文课是清醒的,也是唯一能听懂的学科,其余数理化英语都听天书一样,只好睡觉了。不能一直睡吧,醒着就开始捣鼓别人,为了不影响他人,只能让他们坐在最后一排,或者班级最边上一排。他们什么也不会,坐一天也受不了,就商量老师,能不能去走廊拖地啊,打扫分担区啊,帮老师分学生饮用奶啊,甚至是抢着出去倒垃圾。
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学,但是事实是必然有差距,老师不会歧视差生,但却会责罚扰乱课堂的,班主任为座位绞尽脑汁,哪怕最后一排,也得把不同性格的穿插开。
我不偏向好学生,因为他们远走高飞很快忘了老师的付出,反倒是那些一般的孩子,就在本地建设家乡,偶尔还能遇见,而那些最淘气的,人称差生的,上学被我揍的,成年后跟我最亲。
所以,我眼里没有差生,我的严厉和慈爱雨露均沾[心][心][心]
由网友 郑灿根 提供的答案:
有些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坐最后一排,说是不打扰其他人就行,这样做的老师是极少的!大多数老师安身高排立坐,最高的学生坐到最后一排,如果排成绩差的学生坐到最后一排,差的学生读书会越来越差,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大多数老师都想学生学习好,不会把差的学生排到后面去的,都是安身高排立坐位,把成绩差的学生👨🏻🎓排到最后排,这种现象你怎么看?不是真正弱爱学生👩🏻🎓的老师!只有不爱听课,不爱读书的学生排到最后坐去,这样的老师👨🏻🏫没有做错,做得是对的!应该也是一个好老师!
由网友 阳光明媚好读书 提供的答案:
老师一般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差把学生放在最后一排,但是会因学生学习态度差这样做。两者之间又有必然联系,态度决定成绩。所以表面上看好像是老师因成绩差把学生放在最后一排。
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我是理解的。
因为现在的班级都是大班教学,应试压力大,老师没有太多精力去在课堂上照管那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因为你让他在前排,后面的学生都看着呢。如果这个学生趴在那里睡觉,老师管呢,浪费大家的时间,教学任务还可能完不成,不管呢,这对其他同学又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老师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一旦这学生态度转变,要发奋图强好好读书了,我相信大多数老师是会对他转变态度的,而且还会对他更多关照。
但是如果课后老师也不管这个学生,我觉得就不太负责了。老师在课后可以和这样的学生多谈谈心。尽力而为吧,别给学生和自己留下遗憾。其实很多学习差的学生更容易感念老师的好。
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他在学校里的生活是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学生在学校里要面对的事情也是将来步入社会要面对的事情。任何一个社会,你要想得到更多关照,你得先关照好自己,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世界上没有人会像你的父母那样包容你的一切。而态度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很大程度是在家庭养成的。小学阶段孩子还小,可塑性比较强,家庭教育方面及时补救还来得及。进入中学后,因为年龄大了,很多东西家庭也影响不了,学生就得多靠自己了。
我觉得家长从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待遇,不要过于激动。
还是尽量找出背后的原因,从自自身做起,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认为学校会具有所有的教育功能。在孩子学习态度这一块,最主要的责任还在于家庭。
因为老师毕竟是外人,很多话家长说重了没关系,但老师说重了就是问题。对于有的孩子,和声细雨不见得就有作用,尤其是已经大了的孩子。不是我在给老师推卸责任,确实如此。
由网友 沉默的嘴不安的心 提供的答案:
我女儿班主任就是,把不爱学习的,捣乱的,都调到大后面去,说看到不学习的就烦!我女儿个矮,写字拖拉,我想跟她说说坐前面,多管管,她来这么一句,还说想坐前面就考好点!其实我女儿考的还行!本该坐第三排,非调到第四排!老师亲戚还有家长有点势的都在前面!当老师不能说看到不学习的就烦,自己孩子不学那是不是也得扔呢?唉!上完果断换学校!带着偏见的老师还是离她远点!
由网友 爽朗的水木流年 提供的答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下我班的座位。
大家可以看到,在讲台两边,都坐了两个同学,这两个学生都是上房揭瓦的主,只要老师稍微不注意,就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来。
我编排座位,主要按照身高来,适当的,把成绩差的和成绩好的同学搭动,助于有所提高同时利于班级管理。从教20多年,从来都没有过因为学生成绩差把他放在最后坐,偶尔有个别个子又高成绩又差的同学,可能会有。
那些说把成绩差又调皮的学生放到后面坐不闻不问,可以说是外行人说的话。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同学聚集在一起,整个班连课可能都上不下去了。
上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留言,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由网友 沉着星辰N 提供的答案:
有的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坐最后一排,说是不打扰其他人就行,这种做法肯定是错误的。
1.歧视差生。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孩子能教,学习不大认真,成绩差的孩子也能教。只能教成绩好的,不能教成绩差的,那是什么老师?如果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还要老师做什么?正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才需要老师教。可有的老师对孩子不负责任,图省事,把成绩差的孩子,都放在最后一排。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调皮。可也有成绩差的孩子不调皮,为什么都坐在最后一排?本来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把他们放在一起,学习成绩不是更差吗?
2.好差搭配。老师给孩子排座次,也是有学问的。首先要坚持由矮到高的原则,还要注意男女生分开(小学阶段),性格内向的与性格外向也要分开,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要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要做同桌,目的是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给他(她)树立一个学习榜样,让他向同桌学习。当孩子学习有困难的时候,同桌也能给予帮助。让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把一般的孩子教好不是本事,能把差生教好,那才是能力。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