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静默nTix 提供的答案:
云南宣威历史上有不少名人,下面列举一些比较著名的:
1. 李文忠:字子翔,明朝官员,曾任云南巡抚和四川巡按等职务。
2. 赖昌星:清朝末年民族英雄,参加义和团运动,后投身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的亲信。
3. 吴啸鹏:清末民初的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等职务。
4. 张淮生: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先驱,曾在上海开设医院和医学院。
5. 刘一达:云南省政府前副省长,曾任宣威地委书记、宣威市市长等职务。
以上这些人物在各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被广泛记载于历史文献之中。此外,宣威还有不少其他的名人和历史事件,如元代宣德帝曾到宣威狩猎,清朝时期的宣威土司田守珂与赵呈祥分别参加过马嵬坡之战和义和团运动等等。
由网友 小黑侃大山 提供的答案:
感谢邀请!
小黑知道宣威是因为火腿,不好意思,小黑是个吃货。火腿中有南腿和北腿的说法,其中的南腿就是宣威火腿。宣威火腿还有个重要的吃法,就是炖汤,因为宣威火腿的骨头一般不被重视,浪费太可惜了,骨头里面的营养却很丰富。就好像吃烤鸭时候,鸭架和白菜、冬瓜等一起煮个汤,味道比烤鸭本身更加鲜美。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曲靖市所辖县级市,西汉武帝建元六,设郁邬县。其后,名称多次改变。主要的名人有:
徐文礼: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一师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
浦在廷: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爱国实业家,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
浦琼英(卓琳):邓小平夫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工作需要改名为卓琳。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9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必删。
由网友 鸢飞九天2018 提供的答案:
相信绝大多数人一听到云南宣威,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必然是大名鼎鼎的宣威火腿。的确如此,位于彩云之南的宣威,以驰名中外的宣威火腿闻名,但是除了火腿,人杰地灵的宣威,也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
周建屏
周建屏,1892年生于云南宣威倘塘镇,1908年,周建屏曾在云南部队当兵。1909年,他正式改名为周建屏,并考入了云南讲武堂,并顺利在云南讲武堂第八期毕业。周建屏曾经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时,周建屏已经在滇军朱德元帅的部队中担任连长,后积功升至旅参谋长。
周建屏曾经周恩来介绍,在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经朱德元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与方志敏等领导人一起创建了闽浙赣苏区,1930年担任了红十军军长。
1931年,被调往中央苏区的红十军被整编为红11军,周建屏依然是军长。周建屏率领红军转战各方,屡立战功。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周建屏率部留在南方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抗战爆发后,周建屏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并率部参与了平型关等战役。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周建屏则担任了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率部多次粉碎了日寇及汉奸部队的"围剿",保护和扩大了根据地。
1938年6月13日,由于在军事生涯中多次负伤,再加上艰苦的环境和频繁的战斗,周建屏因旧伤复发,不幸去世,年仅46岁。
徐文烈
徐文烈,开国少将,1909年生于云南宣威板桥镇,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领导了陆良暴动,陆良暴动准备建立红军第38军。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暴动失败。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宣威板桥时,与党失去联系的徐文烈加入了红一方面军,并在红九军团重新加入共产党。
抗战期间,徐文烈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和曲工作团主任,宣传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了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同盟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50军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率部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其他宣威的名人,如著名爱国实业家浦在廷,邓小平夫人浦琼英,教育学家朱勃,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学等等,不胜枚举。
由网友 zj史海拾贝 提供的答案:
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从云南宣威走出了两位共和国开国少将,一位是徐文烈,一位是徐文礼,名字很相近,但可不是亲兄弟哟。
△徐文烈(1909—1976),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镇大堡村人,开国少将。他本来是一名小学教师,早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在云南省立曲靖第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组织陆良暴动。1935年4月26日,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长征经过板桥时,徐文烈参加了罗炳辉领导的红九军团。此后,他浴血奋战,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八路军一二○师河曲工作团主任、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五十军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徐文礼(1920年2月17日一1977年11月),云南省宣威县人,开国少将。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立后,1953年1月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1师副政治委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1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先后担任师副政委、政委、师长、副军长、军长、军政委、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当时,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经过云南宣威时,曾招募了300名红军战士,从这300名红军战士中就走出了徐文烈、徐文礼两位开国少将。
由网友 依稀57 提供的答案:
答:宣威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浦在廷,是使宣威火腿名扬海内外的创始人,是他把宣威火腿发扬光大。上世纪二十年代,浦在廷把宣威火腿送孙中山总统尝,孙中山总统尝到宣威火腿的色香味美,写下了"饮和食德"这四个大字,为发展宣威火腿打下了基础。浦在廷为了宣威火腿,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昆明开办一个宣威火腿厂,为独具特色的宣威火腿广开源路,在全国各地销售,后打入东南亚国家,进入世界各国,闻名于世。浦在廷是宣威的历史名人,现在的宣威火腿举世闻名,是浦在廷的毕生精力的付出。
宣威历史名人,据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乌蒙红霞》记载,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级的徐文烈、徐文礼,革命烈士红军十军长的周建屏还有黄达宵、黃克非等。
由网友 康乐园13 提供的答案:
刘雄武,曾参加北伐战争时任排长,一九二八年率全排加入井岗山红军,先后参加中央三次反围剿作战。一九三二年任九军团师长,同年任江西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一九三三年任赣南二十三军军长。一九三四年参加红军任红九军团作战科长,协助罗炳辉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迷惑敌人,重创敌人,使红军主力甩开敌人。一九三五年随红九军团来到宣威板桥,为制定作战方案和扩红宣传,离家仅五里而不入家门。徐文烈、徐文礼两位将军就是当时参加红军的。一九三六年调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师长。十一月编入西路军,在西进甘肃安西与十倍于己的敌人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由网友 冬小宋 提供的答案:
浦在廷(1871年5月5日-1950年12月),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
周建屏(1892年-1938年6月13日),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
徐文烈(1909年-1976年),曾化名何坤,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镇大堡村人。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各一枚。
卓琳(1916年4月6日-2009年7月29日),原名浦琼英,邓小平的夫人,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
徐文礼(1920年-1977年11月),云南省宣威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师副政委、政委、师长、副军长、军长、军政委、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由网友 坦坦荡荡的边缘行者 提供的答案:
我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宣威市人,但对于宣威市历史上的名人还真的所知有限,首先想到的便是离我家将近一公里左右的浦家山,说起浦家山,乖乖,那可了不得,它可是出过邓小平夫人卓琳的地方,卓琳的父亲浦再廷老先生也很有名,是电视剧"商贾将军"的原型人物,现在的"德和"牌罐头就是由其一手创造,宣威火腿的名扬海外他功不可没,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为"德和"罐头题词"食德饮和"。浦家山还出过一个战斗英雄浦恩绍。
我知道的还有距我家十多公里的地方叫龙津沟,这里出过徐文烈、徐文旅两个将军,这些都是近代人物,至于其他的宣威历史名人应该还有不少,但自己实在回答不上来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