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哥萨克骑兵11万人连8千日军都打不过还被日军全歼?

由网友 关中客 提供的答案: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在战场上绝对是一种大杀器。到了热兵器时代,骑兵因自身的一些因素,在和野战军进行面对面的较量中,始终处于弱势。

日俄战争期间,在所谓的黑沟台会战中,8000日本骑兵大败11万沙俄哥萨克骑兵之事,其实是一个误解。不可否认,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日本骑兵的表现确实远远超过了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但黑沟台一战,日军也只是勉强获胜。

更何况,当时11万俄军中,哥萨克骑兵仅有一万余人,而防守的8000多日军,也不全是骑兵,实际上是一支步骑混合的部队。因此,拿哥萨克骑兵与日军野战部队做比较是不合理的,只有比较哥萨克骑兵和日本骑兵之间的优劣才更加合理。

哥萨克世世代代游牧于东欧大草原,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都有他们的身影。哥萨克以英勇善战著称,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俄罗斯帝国的重要武力,被称为"沙皇的马鞭"。

日俄战争时期,哥萨克骑兵一般是根据他们的出身地来进行编制,不同出身地的哥萨克骑兵,他们的军服和装备往往也有所差别。

比如顿河哥萨克,他们的着装和其他俄军类似,而且配备有骑兵专用的卡宾枪。顿河哥萨克所用的军刀大多鱼龙混杂,要么是当时哥萨克流行的恰西克马刀,要么是自家祖传的军刀。

库班哥萨克由于受到当地北高加索民族的影响,他们的着装基本是北高加索民族服饰的翻版。不同于顿河哥萨克的是,库班哥萨克更习惯使用步兵所用的栓动步枪,他们还善于使用长矛和恰西克马刀。

日俄战争中,哥萨克骑兵中的库班哥萨克数量较少,因此他们的表现并不突出。但是他们在中亚地区的作战中,却表现的非常出色。鉴于此,俄国军方在日俄战争之后,以库班哥萨克骑兵为标准,对各地哥萨克骑兵的装备进行大规模更换。

顿河哥萨克骑兵由于自身规模庞大,而且在哥萨克中颇具影响力,因此顿河哥萨克骑兵并没有进行大的改变,只是配备了步兵长枪,以及符合他们使用习惯的带有护手的恰西克马刀。

日俄战争中,哥萨克骑兵中还有一支来自于阿穆尔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哥萨克,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是由于缺乏战争经验,在作战能力上远远不能与顿河哥萨克和库班哥萨克相比,他们的表现非常糟糕。

阿穆尔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哥萨克骑兵和其他的哥萨克骑兵经常混编在一起,这样的编制彻底拉低了俄军哥萨克骑兵的整体战斗力。由于他们熟悉远东地区的地形,一般用他们来对付日军挺进队和东北本地的土匪,一些后勤工作也由他们来负责。

日俄战争时期,当时阵地战的战术并不完善,再加上中国东北地区广袤旷野和大片森林草地的地貌特征,类似于东欧大草原,这就给了哥萨克骑兵极大的发挥空间。

实际上,随着重机枪等新式武器的问世,日俄战争时期骑兵的作用,相对于过去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哥萨克的骑兵除了侦察敌情,以及对敌后的后勤和设施进行破坏外,还经常以草地和森林作为掩护,对日军进行偷袭,甚至对日军火力较为薄弱的阵地侧翼进行袭击。

哥萨克骑兵还经常在俄军炮火的掩护下,对冲锋的日军步兵进行反冲锋。甚至有些勇敢的哥萨克骑兵,直接冲破了日军阵线。

源自草原民族的哥萨克骑兵,人高马大,对马匹的控制和驾驭能力,使得农耕民族的日本骑兵无法望其项背。日本是一个没有骑兵传统的国家,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并不那么容易。

明治维新时,日本对传统的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陆军被划分为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五个兵种。从此,日本骑兵再次独立出来,成为了拥有独立建制的兵种。

日本近代的骑兵之路并不顺畅,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马匹的育种。日本国内不产良马,为了解决战马的问题,早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就从朝鲜大量引进朝鲜半岛和蒙古的马种,以改良本地马。但是由于东亚马种的身形本来就矮,再加上育种技术的原因,马种改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江户时代末期,当时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为了感谢德川幕府对法国养蚕业所提供的帮助,向日本赠送了26匹种马。从此,这些种马和它们的后代就成了日本马匹育种的根基。但是由于这些马匹近亲繁殖情况严重,这次的马匹育种计划还是没有成功,但是日本对获得良马的愿望却十分迫切。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以西方为师,各个方面都向西方学习,养马业同样没落下。随后,日本建立了第一家近代化的马匹育种机构,即三田育种场。同时,日本不惜血本从欧美地区引进马种和相关的育种技术,以改良本土马种。

日俄战争前夕,日本培育出来的国产马身高已达147.6厘米,号称"东洋大马",改良后的日本国产马主要有阿拉伯马、纯血马以及盎格鲁诺尔曼马等。

虽然改良后的马匹和日本传统的本土马,甚至和当时东亚地区其他马种比起来,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与当时哥萨克骑兵所用的马匹相比,无论是身高还是力量,差距仍然很大。

明治维新时,日本在军事改革方面,主张全面以普鲁士为师,推崇普鲁士军制,对骑兵的建设引入德国式训练。但当时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后来被誉为"日本骑兵之父"的秋山好古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秋山好古在法国军校学的就是骑兵,他认为当时德国的大建制骑兵军团,并不适用于日本骑兵发展的现状,应该学习法国的骑兵制。秋山好古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当时日本军方高层的认可。

甲午战争爆发后,战场上的日本骑兵由于规模较小,再加上缺乏火力掩护,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平平。之后,随着日俄之间矛盾的不断升温,面对俄军强大的哥萨克骑兵,日本骑兵任重而道远。

作为当时日本骑兵的最高指挥官,秋山好古先是将盎格鲁诺尔曼马作为骑兵的主要战马,然后结合当时欧洲骑兵的发展以及日本骑兵的现状,采用法国骑兵的骑兵剑以及相关训练,取代过去的德国式骑兵的装备和训练,对日本骑兵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秋山好古把对日本骑兵的应用,从原来小规模搜侦查和包围追击等战术行为,上升到以搜索侦查、袭扰和战略防御为主的战略高度。

为了给骑兵在冲锋陷阵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秋山好古在骑兵旅团的基础上,编入了步兵和工兵,还有炮兵,形成了以骑兵为主,步兵、工兵和炮兵协同的独立作战集团。如此一来,骑兵在进攻时,可以依托火炮、机枪等重武器的强劲火力做掩护,同时又具备很强的机动性。

而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还一直遵循着传统的理念,以骑在马上的轻骑兵为主,缺少重武器的火力配合,作战理念还是常规的突袭,冲锋和进攻,虽然机动性很强,但是火力却很弱。

哥萨克骑兵的冲锋技术令日本骑兵钦佩,他们在阵前犹如老鹰的翅膀一样,突然向两翼展开,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一边突击,一边射击。这样的骑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当前排的哥萨克骑兵边冲锋边射击时,后排的俄军突击部队则高举长枪。

为了应对哥萨克骑兵的冲锋,秋山好古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他要求日本骑兵在面对哥萨克骑兵冲锋时,全部跳下马,放弃做骑兵,然后开始趴在地上射击,变身成为步兵。原本的步兵则熟练地分散开射击,炮兵则在后方发炮,三个兵种默契配合。

哥萨克骑兵和日本骑兵的首次交战发生在1904年3月间的朝鲜北部重镇定州。当时日军由加濑倭武中佐率领近卫骑兵联队一部,再额外配属一个步兵大队,组成加濑支队先行前往定州。

该支队当时又分为几个部分,其中加纳中男及长岗让全两名中尉分别带两个小队的骑兵,兵分两路前进,汇合之后进入定州,紧随其后的是由黑川敬藏大尉打前锋的联队主力,殿后的则是步兵大队。

此时的日军并不知道定州城内还有俄军哥萨克骑兵的存在,两个小队的日本骑兵汇合之后进入定州城,支队的主力则绕过定州继续北上。就在此时,定州城内传出激烈的枪响。

感觉不对的日军主力急忙回师,但此时入城的日军已经陷入俄军的重重包围。面对徒步的俄军哥萨克骑兵,日军骑兵也下马作战,试图击退对手。然而,俄军在准备充分且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对猝不及防的日军进行沉重打击,一片混乱之中,日军中尉加纳中男首先中弹而死。

随后日军的援军赶到,投入战斗。即便如此,日军也不过只有4个小分队,兵力不超过130人,而俄军仅一线就有3个连的骑兵,附近还有千人的援军正在赶来。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的濑倭武中佐决定对俄军发动白刃突击,没料想竟然暂时击退了俄军。

日俄战争初期,俄军主要是由来自西伯利亚的民兵和哥萨克组成,甚至很多被流放的罪犯也混迹其中,而且他们的装备参差不齐。更何况,西伯利亚哥萨克是哥萨克骑兵中战斗力最弱的。

而参与定州之战的日军,是日军精锐近卫师团的所属部队,战斗意志高昂,能击退俄军并不意外。之后,日军步兵大队赶到支援,于是俄军哥萨克骑兵北撤,日军攻克定州。

定州之战中,日军战死九人,负伤十人,可以说战斗规模并不大。但是消息传回日本后,举国欢腾。此战可以说,打消了日本长期以来对俄国哥萨克骑兵的畏惧。在日本人看来,日军不但能在海上战胜俄国,同样在陆上用骑兵也可以战胜俄国的哥萨克骑兵。

一时间,身穿肋排式军服的日本近卫骑兵,打败身穿毛皮大衣、手持长枪的俄军骑兵的画报风靡日本。尤其在青少年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尽管画风与事实不符。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民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国家主义深入人心。日本的士兵深知自己的作战目的,并对自己的军队有很强的荣誉感,他们为了顾全大局会做出自我牺牲。因此,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中出现了众多的"军神"和"勇士"。

俄军和日军相比,就是一支缺乏文化的军队。俄军虽然英勇善战,但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文盲率却非常高。再加上受到俄国体制的约束,使得俄国的士兵无论是从主观能动性还是拼死精神方面,都远不如日军。

在黑沟台会战之前,日俄双方不约而同地派出骑兵部队,深入对方的大后方,双方骑兵部队实力不同,战略目标不同,最终结果的差异也很大。

俄国的米希琴科中将,率领麾下一万多名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哥萨克骑兵,深入敌后两百公里,其目的是袭击日军补给基地营口,并摧毁日军的粮草和军火。与此同时,日军的秋山好古则是派出多个骑兵侦查分队,深入俄军大后方进行搜索和扰乱。

但是俄军的军纪和战术素养,无法和日军相提并论。米希琴科的一万多名哥萨克骑兵深入敌后一无所获,负责炸毁铁路的哥萨克骑兵支队,因炸药没有及时送到而耽误了时间;负责攻击营口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因中了日军的埋伏,最终铩羽而归。

俄军的哥萨克骑兵,没能炸掉关键的铁桥,也没有将海城、牛庄城和营口的日军兵营搅个天翻地覆,仅仅在进行了八天的机动作战之后,便结束战斗向北撤去。

日军的骑兵则不同,为了刺探情报,以山内少尉和建川中尉为首的两支日军骑兵深入俄军腹地,历时23天,总行程1200多公里。他们从俄军右翼出发,然后横穿了整个俄军阵地后方,最终从俄军左翼复归日军。

永沼秀文中佐率领麾下170名骑兵深入俄军大后方,两个月的时间里,行程达到了1600多公里。他们不但袭击了俄军营地的仓库,击退了规模数百倍于自己的哥萨克骑兵,还炸掉了新开河的铁桥。

日军骑兵在俄军后方的一系列袭扰,不但令俄军惊慌失措,大挫俄军士气,还打乱了俄军的战略部署。俄军以为自己受到了日军的战略性进攻,为了回防后方,于是减少了前线俄军的配置。

黑沟台会战中,俄军出动了126个步兵营和162个骑兵连共10万人,再加上439门炮,负责突击,俄军的首要任务是拿下奉天(今沈阳)西南约40公里的一个村庄沈旦堡(三叠铺)。在俄军看来,这个村庄是日军整个阵地的关键。

驻守在沈旦堡方向的日军是秋山好古支队,总兵力只有8000人,其中包括22个骑兵中队、3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中队和11挺机关枪。秋山支队所要防守的区域约有40公里宽,兵力相对较为薄弱,这也是俄军选择重点攻击这里的原因。

秋山好古让日军骑兵全部下马做步兵师使用,然后利用东北地区的屯、堡、台等作为四个大据点,每个据点外以村等小据点构成防御工事。秋山好古把重机枪分布在各个防御工事中,后方远处还有两门俄国野炮。

日军藏在掩体中,用各种炮、重机枪和步枪等重型武器组成交叉火力,编织成了严密的火网,等着俄军哥萨克骑兵的进攻。当俄军哥萨克骑兵从正面冲向日军阵地时,日军由大炮和重机枪组成的强大火力密集发射,哥萨克骑兵纷纷倒在了阵地前。

驻守阵地的8000日军,已经做好了全体玉碎的准备,他们全力以赴地防守,绝不后退。此时日军的各路支援部队,一路上都受到俄军的阻截,到达黑沟台时,已损伤过半。当日军已无力坚守准备全体玉碎之时,占据优势的俄军突然主动撤退,使得日军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

俄军之所以撤退,并不是因为秋山好古支队的火力强大,而是日军总部在双方战线的中间地带,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佯攻。这使得前线的俄军感到了危机,于是急忙从黑沟台撤军。

如果战争再持续一天,俄国的十万大军就会突破黑沟台防线,深入日军后方,日俄战争的结果很可能会全面改写。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日俄战争期间,哥萨克骑兵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之所以败给了日军骑兵,并不因为日军骑兵的强大,而是输在了战略、战术、精神和意志等方面。

由网友 历来现实 提供的答案:

哥萨克人的凶猛是欧洲闻名的,当年也曾经让大清军队闻风丧胆。

当年拿破仑就说:假如我要是拥有哥萨克骑兵,我就能所向无敌,称霸世界。

纳粹头子希特勒也对哥萨克人欣赏有加,他说过,一个哥萨克,相当于两个斯拉夫人。

事实上,拿破仑跟哥萨克人无缘,希特勒队伍中却得到了不少哥萨克人。

哥萨克人虽然凶残勇猛,但他们都是些没有什么底线的人。二战中他们出于对斯大林的恐惧和对希特勒的崇拜,纷纷倒戈加入到纳粹的阵营中去。

希特勒甚至对他们非常信任,让他们组成了一支独立的部队——"哥萨克第一骑兵师"。

包括13000名哥萨克人和4500名德国人,这支队伍一度让南斯拉夫30万游击队员心惊胆寒,控制了南斯拉夫三分之二的国土。

哥萨克骑兵除了作战勇猛,还有个著名的特点就是凶残,对于反抗的南斯拉夫村民,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把整个村庄扫平,杀个片甲不留。

其实哥萨克跟战斗民族一样,都是些欺软怕硬的家伙,遇到弱小的对手,他们神灵活现,威猛无比;遇到强大的对手,他们就像泄气的皮球。

用国人的话说,就是见鬼弄,见神怂。

再具体地说,当年的沙俄军人凶残吧?在大清国军队面前可以说是威风八面,但到了更凶残的日本军队跟前,就什么脾气也没有,只能是甘拜下风。

换句话说,日本军队就是沙俄军队(也包括哥萨克人)的克星。

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旅顺的203高地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争夺战,疯狂的战斗民族遇到了更疯狂的大和民族,被打得落花流水。

在这个不到5平方千米的高地上,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仅日军就留下了6万多具尸体,俄罗斯军队全军覆没。

战斗结束后,日军总指挥乃木希典受到天皇嘉奖,俄军总指挥斯捷塞尔被沙皇法庭判处死刑。而日俄战争,最终也以俄罗斯的惨败宣告结束。

说到这里有人会不服,拿二战期间的诺门坎战役说事,其实诺门坎战役日本根本就没有拉开架势打,只算是一场局部冲突。

第一,日本没有向苏联宣战,按照日本的做派,只要不是偷袭,肯定要宣战。日本军部并没有制定计划向苏开战。

第二,战争是因为日军进攻蒙古,苏联出手,日军矛头并非单纯针对苏军。

第三,日军参战是小股部队,在第一次冲突中一共投入了1056人。这是打大仗的节奏吗?

第四,苏联很短的时间之内投入进了10万兵力,四个飞行团,上千辆坦克装甲车。日军实际出动的兵力只有2.5万人。

第五,诺门坎战役,军部大本营根本就不同意,不愿意增兵。

当关东军司令部调兵遣将向诺门坎前进,企图战胜苏军的时候,但在攻势发起前的9月3日被日军大本营阻止。军部的电报是"立即主动结束诺门坎战事,停止一切战斗行动"。

第六、苏联方面派朱可夫指挥战斗,在此战中投下了相当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半数量的炸弹,总伤亡却超过日军一倍。

诺门坎战役,日本的确是失败了,但是是失败在了战略上。从战役本身来看,苏军伤亡比日军惨重的多。

二战中日军的战斗力和士气远远超过德军,但德国在苏德战争中的前期把苏联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是美国援助,斯大林早就撑不下去了。日军如果认真地拉开架势去打,日本和德国能搞好配合(事实上却是互相添堵拆台),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苏军基本不具备撑过去的可能性。

日军跟哥萨克骑兵的较量发生在日俄战争期间,是奉天会战中的黑沟台日军防御战。

说实话,当时那场战斗跟203高地争夺战相比,激烈程度差的太远。

这场战役是日俄战争中少有的沙俄进攻、日军防守的战役之一,日军动用兵力54000人,沙俄投入兵力96000人,最后的结果是日军死伤9300人,沙俄死伤10600人,乍一看是基本打成了平手,然而事实上,日军前期对应庞大的沙俄军队的,不过只有8000兵力。沙俄军队则主要由哥萨克骑兵组成。

当时日军摆出了死守的架势,在黑沟台一旦构筑了防御工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在战壕中配备了重机枪,大口径、远射程的加农炮。

一般来说,防守部队就是可以以一敌三的,因此日军不需要投入跟对方一样的兵力,就能完成任务。

而且,骑兵在这样的阵地战中是处于明显的劣势的,或者说是狡猾的日军巧妙地诱敌深入,抑制了哥萨克骑兵的长处。

如果日军骑兵跟哥萨克骑兵在开阔地机动起来死磕,肯定是会吃亏的,因为对方人多势众。

在10万哥萨克骑兵向黑沟台日军阵地挺近的时候,日军首先派出两个大队的骑兵,主动去挑战对方,而主力却在工事中按兵不动。

就在哥萨克骑兵接近日军的时候,日本骑兵佯装打不过掉头就跑。对方兴奋不已,乘胜追击。

哥萨克骑兵被"胜利"冲昏头脑长驱直入,刚好进入日军精心布置的伏击圈,进入日军射程之内。

这时,日军战地炮声齐鸣,枪声大作,哥萨克骑兵措手不及、纷纷倒下,兵力损失很大。

接下来的战斗过程不用多说,是标准的防御战,消耗战。

以防御见长的日军,经过了精心准备,又来了4万多援兵,10万哥萨克骑兵始终没有突破他们的防线,只得铩羽而归。

日军之所以取胜,主要是因为自己是防御战,占据主动,火力上也占据优势。

哥萨克骑兵虽然人多,但他们的作战方式几近于冷兵器时代,更加喜欢近战。他们当然也都配有步枪,毕竟沙俄国力还是很强大的,但重武器相对不多。骑兵在行进中,步枪根本就没法顺手使用,所以只能被动挨打。

把日本兵跟哥萨克骑兵掉个个儿,给哥萨克骑兵配备上先进的重机枪等武器,让日本人来放手进攻,这仗一样不好打,日本人一样会付出旅顺口那样的血的代价,跟勇猛不勇猛关系是有,但真的不大。

由网友 香茗史馆 提供的答案:

哥萨克骑兵毫无疑问是一支极为优秀的骑兵部队,拿破仑曾经便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如果是在传统的冷兵器时代,哥萨克骑兵无疑是极为强悍的,可惜他们面临的是装备了机枪、且采用新式战法的日本骑兵部队。

日俄战争中的黑沟台会战,11万俄军被8千日军阻挡了11天

1905年2月,在攻占旅顺并击败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之后,日本企图利用制海权优势,将东北俄军围歼于奉天地区。因此,日军在奉天地区长达100余公里的战线上集结了5个军27万人,装备有1082门炮和200挺机枪。

△黑沟台会战兵力部署

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俄军在沙河一线则集结了3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军,共33万人,并装备有火炮1266门,机枪56挺。在沙皇政府的催促下,库罗帕特金决定趁日军第三军北上之前,率先在沙河一线击溃日军主力,于是便爆发了黑沟台会战。

库罗帕特金的计划是以第二集团军的5个军126个步兵营、162个骑兵连和439门火炮,共计10万人担任突击,率先占领奉天西南的沈旦堡(三叠铺),毕竟这个方向上的日军兵力仅有日本骑兵第一旅团、秋山好古率领的8000人,只要击溃了日军的左翼,那么日军的防线必然会崩溃。

△秋山好古

秋山好古虽然被称为日本骑兵之父,但他率领的骑兵却不同于传统的骑兵,他力主应该将骑兵集合起来机动作战,而且为了避免骑兵攻击力的贫弱,还力主带上了重机枪和火炮。面对庞大的俄国军队,秋山好古却放弃了骑兵的战马,而是在阵地上挖起了壕沟,并架起了重机枪。

2月25日,俄军向已经被包围的秋山好古部发动进攻,当哥萨克骑兵向日军发动冲锋后,秋山好古命令日军两个大队的骑兵前去迎战,而剩余的士兵则下马进入壕沟。哥萨克骑兵显然没有将迎战的少量日军骑兵放在眼里,然而正当他们以为要收获一场胜利时,迎战的日军骑兵却掉头逃跑了。于是哥萨克骑兵开始追击日军,结果进入了日军早已准备好的"屠宰场",进入射程的哥萨克骑兵在日军的火力网中,完全成为了移动的活靶子,瞬间便被杀的尸横遍野。

△哥萨克骑兵

凭借强大的杀戮机器,秋山好古愣是凭借8000人顶住了俄军11万人的猛攻长达三天,直到2月28日,尚文立率领增援的第八师军队将俄军包围圈撕开一道口子。

为何11万俄军无法拿下八千日军?装备到战法的全面落败

以八千军队抵抗11万军队的进攻,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在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的过程中,这样的战例并不少见。日军之所以能够最后取胜,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导致的:

△哥萨克骑兵仍以冷兵器为主

1、装备优势。正如前文所说,哥萨克骑兵还是一支较为传统的骑兵部队,而秋山好古所率领的日本骑兵,则装备了更为先进的重机枪和火炮。正如后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当战壕架起机枪时,骑兵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步兵做饭",在武器装备出现严重代差的情况下,基本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阵地中的日军

2、战术优势。在热兵器开始逐渐出现在战场上后,越来越多的骑兵部队已经开始适应下马作战的战术,但哥萨克骑兵却是个例外,或许是出于骑兵的骄傲,他们并不愿意下马作战,这极大限制了他们在战场的发挥。而秋山好古的部队则很好的适应了新型战术,他们不仅抛弃了战马,而且修筑战壕、架设机枪,即使哥萨克骑兵凭借兵力优势和骑兵速度优势冲到面前,不愿下马的他们也根本无法对战壕中的日军造成杀伤。

3、指挥失误。事实上,即使有了前两点原因,在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俄军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在日军大山总司令官从各条战线尽可能抽调兵力,编成临时预备队进行反击时,俄军不论是继续向日军侧翼增兵,还是趁日军其他战线兵力减少而发动全面进攻,均有可能扭转战局。然而库罗帕特金却担心第二军可能遭到分割包围,再加上日军正面的牵制,他不但拒绝向第二军派出增援,甚至下达了撤退命令,最终由于自己的犹豫而错过了战机,并导致俄军陷入了险地。

综上所述,俄军的这次进攻不利主要是由于战术和装备的落后所造成的,而全面战败则是由于司令官库罗帕特金的指挥失误所造成的。

由网友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提供的答案:

哥萨克骑兵一直是恐怖的存在。

可是,1905年1月,由哥萨克骑兵开路的11万俄军,却被8000日本骑兵所阻,遭遇惨败。

志在必得的俄国人

自日俄战争爆发以来,俄军连战连败。

到1905年1月前,俄军陆军连续在辽阳会战、沙河会战、旅顺之战受挫,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也被歼。

俄军决心趁刚刚攻克旅顺的日军第3军尚未抵达,发起一轮攻势,振奋人心,扳回局势。

为此,俄军派出了一支1万人的哥萨克骑兵进行了持续半个月的突袭、侦察。

他们不但极大地破坏了日军后方,还摸清了日军的部署。

随即,俄军将目光投向了三尖泡(位于今灯塔市沈旦堡镇)。

俄军统帅的眼光是很精的。

一方面,一旦攻克此地,俄军将可以迂回辽阳以西,威胁日军侧翼。

另一方面,这一带日军的兵力极为薄弱,长达40公里的宽大正面,日军只有秋山好古的8000骑兵,而且···无险可守!

准备妥当,1月25日黎明,俄军按计划发起攻势!

秋山好古的对策

不过,"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已经做好了准备。

同为骑兵将领,秋山好古从对手骑兵侦察的频度、规模判断出:他的部队,即将成为俄军的主要打击目标。

为此,秋山好古立刻做出调整。

他下令骑兵下马,选择据点,挖掘战壕,部署机关枪等武器,准备防御。

秋山好古选择的据点是黑沟台、沈旦堡、韩山屯、李大人屯。

这几个据点的位置,都很精准。

即使在今天,这些据点,都位于几条主要通道(如河黑线、辽官线)的必经之地。

正面虽然宽广,但是,俄军要大举推进,尤其是推动其重武器,对道路条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俄军必须攻取这些据点,否则,将无法大举推进!

如此,秋山好古以点带面,最大限度改善了兵力不足、正面过宽的态势。

而日军骑兵的配置,也极为适合这样的作战。

日本骑兵的优势

日军骑兵在此前的表现非常一般。

虽然在日本战国时期,赤备骑兵之类的武装牛得一匹,但那毕竟是内战。由于日本马匹天生比较矮小,拉出来外战,真不够人家看的。

即使是在"一边倒"的甲午陆战中,在土城子,日军骑兵在清军面前也没讨到便宜。

为此,秋山好古做出了一些改革,使日本骑兵的战力迅速加强。

秋山认为:日本骑兵战术的研究,必须"以东北为核心",即以在东北战场击败俄罗斯人为核心。

同时,秋山在研究了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后,认为:随着火力的增强,骑兵要想直接冲击严阵以待的步兵是找死,为此,他提出了《本邦骑兵用法论》,对日本骑兵的用法做了调整。

日本骑兵,主要负责搜索勤务、警戒勤务、骑兵战斗及挺进(即深入敌后破坏)。

日本骑兵,不再以直接冲击步兵为任务,而主要是警戒与反警戒。即使是骑兵对战,目的也是保护信息主动权。

对于主力作战,秋山好古决心放弃骑兵冲击的传统做法,改为以发挥火力为主!

因此,日本骑兵配备了机关枪、火炮,及射击精度高的卡宾枪。

同时,秋山好古以近代化战争标准甄选指挥关,并配备了有线电话等近代化通讯设施,确保统一指挥、协同效率。

可以说,日本骑兵已是一支独具特色的近代化骑兵。

灵活调整

但是,秋山好古还是犯了一个错误。

他原本认为,俄军的主攻方向是他与其他日军的结合部,因此,重点加强了右翼的兵力。

但是,俄军的主攻方向是黑沟台、沈旦堡(三尖泡)方向。

1月24日深夜,俄军骑兵发起进攻,25日凌晨,俄军炮兵猛烈轰炸日军据点。

由于判断失误,日军的黑沟台周围阵地被迅速攻占,三尖泡也陷入危机。

不过,日军优良的通讯系统,以及日军各级指挥官的主动性使其调整速度极快。

三尖泡日军迅速发出求援指令,驻扎于韩山屯的三岳支队指挥官在判断形势后(自己也在遭遇进攻)迅速派出增援队,加强三尖泡防御。

与此同时,日军指挥部掌握情况,立刻调集兵马,增援秋山。

相比于日军紧密、高效的协同,俄军的组织就混乱多了。

迅猛的进展与谨慎的后续

1月24日深夜,俄军发起总攻。

俄军的开局是很有冲击力的:炮兵猛轰+骑兵冲击。

由于日军在黑沟台兵力不足,俄军迅速占据了黑沟台一带阵地。

此时,如果攻占黑沟台的俄军迅速扩展战果,日军的防线将摇摇欲坠。

但是,俄军统帅却非常谨慎:在查明敌人兵力、企图前,不可贸然继续推进。

因此,黑沟台方向的俄军在整个25日都没有继续推进。

而最为紧要的三尖泡方向,俄军的组织却出了更大的问题。

哥萨克遇阻:身体跟不上脑

俄国的攻势目标中,三尖泡是其中最为紧要的目标。

开战后,哥萨克冲起来是真快,很快,他们便冲到阵地侧翼、背后,围困了日军。

不过,此时的哥萨克骑兵,任务不再是侦察、渗透,而是为后续进攻部队打开通道,因此,他们必须以消灭据点日军为目标。

哥萨克虽然狂,但不傻,他们的试探性冲击被火力阻截后,停止了猛烈进攻。

他们一边骚扰,一边等待步兵兄弟赶来。

可以说,哥萨克的脑子是好使的,只是··打仗,不是脑子好使就够的。

俄国步兵行动迟缓,迟迟未到。

眼见日军继续完善工事,哥萨克骑兵加紧进攻,但仍然无法突破日军的火力网。

俄国步兵的进攻:雾

三尖泡方向,哥萨克等待的步兵第16师兄弟原驻扎在奉天,临战前才接到调令,仓促行军,直到下午才抵达战场。

迟到了大半天,赶紧打吧!

于是,未经休整、准备,步兵立刻发起进攻。

但是,由于仓促进攻,对地形不熟悉,在浓雾及炮火烟雾的干扰下,步兵一度迷路。更要命的是,由于各部缺乏通讯工具,俄军的调整极其缓慢。

最后,先期抵达的俄国步兵不但无法发起有力攻势,还只能匍匐于地面忍受6个小时的日军炮击。

直到下午4点,预备队抵达,俄军才再次发起冲击。

但是,俄国步兵的乌龙还没有结束!

俄国人的乌龙

俄国步兵发起猛攻后,下午7点,指挥关汇报:已攻克三尖泡。

俄军经奋战,"终于取胜",欣慰之下,休整1日!

这是一个大乌龙!

俄军攻占的不是三尖泡,而是三尖泡以北的鲍台子村!

这个乌龙,不仅仅只是让俄国人白高兴一场,更给整个军事行动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原本,已攻占黑沟台的俄军在26日恢复攻势后表现突出,以袭击手段夺取了苏麻堡,直逼三尖泡。

但是,由于三尖泡已经攻占的消息传来,俄军停了下来,调整方向,准备继续向南推进。

在俄军浪费的这一天里,日军的一个联队进入了三尖泡,加强了三尖泡的防御。

激战:稳固阵地击破仓促进攻之敌

28日清晨,自以为已经攻占三尖泡的俄军开始继续推进。

但是,刚刚抵达出发阵地,俄军就遭到侧后方猛烈的炮击!

俄军莫名其妙!立刻侦察,才发现:真正的三尖泡还在日军手中!

于是,仓促组织的俄军立刻组织猛攻。

此时,三尖泡阵地已经修缮妥当,日守军的弹药、兵力已经得到补充。

而俄军, 则是由行进队形直接转入攻坚,既缺乏必要的掩护又缺乏有效的部署。

激战到下午,俄军损失超过5000人,被迫退回了出发阵地!

俄军企图调整部署,再攻!

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解围:白刃冲锋

拖了这么久,日军援军当然要到了!

日本第8师团主力靠近了。

不过,或许是由于战事紧张,日军第8师团弹药不足。

激战一日,日军弹药耗尽,没有进展。

立见尚文把心一横,下令全军上刺刀!

随后,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白刃突击,突破了俄军防线!

如此,三尖泡之围已解,俄国人的战略企图失败了。

退兵

此时,无论兵力、火力,俄军仍然占据优势。

而且,连日的攻击,虽未取胜,但俄军依然占据主动。

第二满洲集团军司令格里佩伯格建议:继续加强进攻,并希望其他俄军也加强进攻,牵制日军。

不过,俄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认为:由于三尖泡在手,此时,俄军兵力分布于几点,有遭到分割的危险。

其实,当时,抵达黑沟台、三尖泡一带的日军只是第8师团,兵力有限、弹药不足,实在无力分割包围俄军!

但是,在整场战役中一直搞不清状况的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仍然误判日军实力,下令撤退!

黑沟台会战,落下帷幕。

启发

1、对趋势的预判,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日军骑兵在此战中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关键预先对战争趋势做出了准确判断。

秋山好古对近代战争进行认真学习、总结后,对日军骑兵进行了改革。

正因如此,日军骑兵才可以在此战中,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2、不光是要"意识到位",而是要"全体到位"!

许多文章认为:俄国意识落后,哥萨克冲击机枪,导致大败。

其实,哥萨克哪有这么愚蠢?

俄国人并非不知道骑兵不可能单独冲破机枪阵地,他们协调了炮兵、步兵协同作战。

但是,俄国人的训练、组织、通讯都没有到位!

结果,打起来以后,虽然哥萨克知道要等待步兵、炮兵,但是,步兵先是行动迟缓,后又准备不足,在出现问题后,通讯落后,使他们调整缓慢,甚至出现了搞错阵地的大乌龙!

反观日军,不但意识到位,其骑兵武器、通讯、指挥官人选,全部按照新作战思想进行了调整,打起仗来当然协调一致,组织高效了!

3、预判"明星武器"的眼光。

战争,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每次战争,都有"明星装备",这些"明星装备"往往发挥巨大威力,影响着战争胜负。

因此,预判"明星武器",是极为关键的。

此战中,俄军冲击日军阵地,怎么冲也冲不破,而日军冲击俄军阵地,在弹药耗尽后,靠大规模白刃突击居然就成功了!

这可不是因为什么"武士道"厉害。

关键是机枪。

作为欧洲大国,俄国其实是更早接触到机枪的。

但是,由于俄国总体决策缺乏判断力,一直没有大范围装备。

日俄战争,整个俄军远东军,总共只装备了75挺马克沁机枪,其中,63挺装备在旅顺要塞。

相比之下,秋山好古的骑兵部队,几处据点全部以哈奇开斯机枪为核心构造防御阵地,当然能有效发挥火力!

4、对东方邻居的警惕不应放松!

日俄战争,日本国力、兵力均不占优势。

但是,日本在备战中,始终以"东北为核心",以俄军为假想敌。

所以,战争中,尽管俄国国力、军力强于日本,但无论陆军、海军,日军皆节节取胜。

这是一个精明的邻居。他们往往能通过详细调查、精心准备,弥补其实力不足。

如今,在新国际形势下,他最大的假想敌是谁,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不能只盯着大洋彼岸的对手,也应该保持对日本军国主义,这个曾给我们带来最深重苦难对手的警惕!

由网友 老威观史 提供的答案:

日俄战争被誉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是继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此战双方共投入大约80万兵力,其表现出的战争形态,是后来一战的预演。

日俄战争期间,所谓黑沟台战役中11万哥萨克骑兵大战8000日本骑兵的事情,显然是夸大其词了,实际上当时的11万俄军中骑兵只有大约1万人。而防守的8000多日军,其实是指的秋山支队,该队也不全是骑兵,实际上是一支步骑混合的部队。

同时,说出来可能令你失望的是,在整个日俄战争中骑兵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当时大量的机关枪已经列装部队,而且普通火枪的威力也足以压制骑兵,如果骑兵对步兵阵地发动冲锋,那无异于找死,还没冲到步兵阵地就被强大的火力给消灭了。所以当时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在战前就给骑兵的作用下了定义:

1、搜索侦查。在飞机没有出现之前,骑兵是最好的侦查手段,能迅速收集战场情报,为己方决策提供详实依据;

2、岗哨与警戒。遇到敌军来袭,可以用骑兵牵制对方大部队,这样己方主力就能得到更为充分的休息,以逸待劳。同时遇到地方谍报人员的渗透,用骑兵巡逻也比步兵更为有效;

3、骑兵战斗。秋山好古承认骑兵已不是主战兵种,骑兵的作用主要是消灭对方的骑兵。交战双方的一方如果能够消灭一方的骑兵,那么另一方就会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同时有必要的时候骑兵要下马作战,并且骑兵部队要配备机关枪,以利于步行作战;

4、骑兵的进击。骑兵进击不以消灭对方主力为目的,而是以骚扰、牵制对方为主。

秋山好古是当时日军的最高骑兵指挥官,从他的观点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骑兵已不是主战兵种,在战场上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其实真实情况也如秋山所说,我们可以从日俄战争期间日军骑兵的表现就能看出:

日俄骑兵的第一场交战发生于1904年的3月间,一支日军骑兵队与1个步兵大队进攻朝鲜的定州,当时定州的俄军在城内打了埋伏,先放了日军2个骑兵小队进来,之后就对进城的日军展开了围攻。听闻城中枪声响起,其他的日军部队便加快速度往定州城内赶去,而被围的日军骑兵队则陷入了苦战,好在他们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俄军撤退。此战日军战死9人,负伤10人,可以说战斗规模并不大,但传到日本国内就成了一场举国欢腾的胜利,也坚定了当时日本人战胜俄国人的信心。

5月23日,日军一支12人的骑兵队遭遇了一支20人的哥萨克骑兵队,双方随后展开交战,哥萨克骑兵不敌最终撤退,此战日军以一死一伤的代价成功击退了哥萨克骑兵,而且也是场实实在在的骑兵对决,这也说明当时日本骑兵单兵战力不在哥萨克之下。

5月29日,俄军2个骑兵团又1个连、1个步兵团、骑炮兵1个连的混成兵力与日军在东北曲家店遭遇,随后展开战斗。由于战前日军没有探知俄军状况,导致前期兵力投入不足,先头部队遭俄军优势兵力围攻,好在日军始终死战不退,等来了后续援军,俄军才随后退去。这场战斗双方兵力相当,日军死伤4400余人,包括乃木希典的长子乃木胜典也在此战中阵亡,俄军仅损失1400余人。这一战俄军出动了大量精锐的哥萨克骑兵,但在对决日军骑兵的时候也是再三败阵,此后秋山好古的骑兵第一旅团也因此名扬天下。

此后,秋山好古率领的骑兵在战场上主要担任侦查、支援等任务,比如在战前派出骑兵巡逻队深入敌后探查敌情,或是在战斗到激烈的时候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进行紧急增援等,如果仔细查阅当时的战事记录,我们会发现骑兵在整个日俄战争过程中一直都是充当的辅助角色,即便是大规模的骑兵对决,也往往没有出现我们想象中的骑兵对杀的激战场面,往往败阵的骑兵会就地寻找有利地形,然后下马变成步兵与敌军骑兵继续对抗。日军骑兵在对战俄军骑兵过程中还有个优势,就是日军骑兵部队中配备了机关枪、步兵等作战单位,这就使得他们在很多战斗中能够用步兵构筑防线去对抗骑兵。

日军进入东北后,以第一、第二和第四军在辽东地区构筑防线,切断旅顺与奉天、辽阳方面俄军的联系,以第三军主攻旅顺。到1904年9月4日,日军拿下辽阳并继续向奉天方向进军,而旅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日军在付出了伤亡5万人的代价后才最终将旅顺攻克,旅顺战役扭转了当时的战场形势,不但驻守旅顺的7万多俄军被全歼,而且俄军的远东舰队也在这一战中全军覆没,日军自此掌握了制海权。

在双方交战的间隙,日军骑兵也一直没闲着,充分发挥了刺探情报的重要作用,比如以山内少尉和建川中尉为首的两支斥候骑兵队就曾在1905年1月份耗时23天,深入俄军腹地,总共行程1200公里(合300日本里),从俄军右翼出发后横穿了整个俄军阵线后方,最终从俄军左翼复归日军,其行动可以说是超乎想象,相关事迹在事后更是被改编为《敌中横断三百里》,在日本国内也是收割了一波狂热的粉丝。就书中的内容来说,除了曲折离奇的故事,还有大量的对忠君和军国主义思想的鼓吹,以及大量对中国人的偏见,却从未提及两大帝国主义搏杀给当地中国人带来的苦难,这本书必须辩证、批判地看待。

第三军在攻克旅顺后就会北上与其余三军会合,然后日军会集结全军向奉天发动最后的总攻,形势对俄军非常不利。接连丢失旅顺和辽阳,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遭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劈头盖脸的痛骂,虽然库罗帕特金向沙皇做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解释,但到这个时候显然沙皇已对库罗帕特金失去了耐心,还派了格里彭伯格过来与库罗帕特金共同指挥俄军,库罗帕特金对此非常不满。格里彭伯格到任后,就得到了俄军第二集团军的指挥权,分走了库罗帕特金近乎一半的指挥权。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格里彭伯格迫于当时的形势,决定集结3个军的兵力猛攻日军较为薄弱的左翼,沈旦堡方向,目的是在第三军部署完毕之前先对日军发动一波反击,以争取到有利的决战条件,于是便有了我们一般所说的,11万哥萨克骑兵对战8000日军的事情。

而驻守在沈旦堡方向的,正是总数为8000人的秋山支队,包括了22个骑兵中队、3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中队和11挺机关枪,其防守的区域有40公里宽,防守较为薄弱,这也是俄军投入10万重兵攻击这里的原因。

秋山知道就手头这点兵力要防守如此宽的区域是痴人说梦,他便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在了几个关键点上,同时利用手上骑兵的高机动性不断探查敌军方向。而秋山要面对的,不仅是俄军3个军10万人的进攻,还要面对另一支由4个骑兵师约万人组成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由米申科率领,目的是绕过日军左翼进攻营口,摧毁日军储存在哪里的物资。如果此计得逞,那么日军的后勤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1月10日到11日,米申科连续击溃了路上阻截的日军,于12日到达营口—大石桥一线,而营口的日军守备仅有1个步兵大队,根本不是俄军的对手,不过幸好此时第三军紧急抽调北上的部队也在这个时候乘火车抵达大石桥,这支部队下了火车后马上就投入了战斗,使营口日军守备部队增加到了2个半步兵大队,即便如此,就数量和质量而言,仍不是米申科的对手。

下午4点开始,俄军在炮火的掩护下,以骑兵徒步发动进攻,战斗持续到了晚上8点,俄军未能突破日军防线。此时,另一支日军援军也赶到了营口附近,米申科见此不得不下令撤军。赶来增援的部队与米申科的部队发生了交战,俄军不敌,丢下大量物资北撤。此战俄军虽然前期进展迅速,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日军一场猝不及防的突然打击,但在兵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还是没能攻入营口,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骑兵攻坚能力较差。

1月中旬,俄军在浑河北岸逐步增加兵力,到25日发起进攻的时候,除了格里彭伯格的3个军10万人,还得到了米申科骑兵队约1万人的支持,但此举并未引起日军高层的重视。25日俄军开始在黑沟台方向发动进攻,日军很快就在此地结了2个骑兵联队和6个步兵中队,大约2000余人的部队阻击俄军,但由于兵力过于悬殊,在25日的战斗中日军明显落在了下风。得知黑沟台方向遇袭,日军本部也只派出了第八师团和后备第八旅团,共计3个旅团18个大队的兵力前往支援。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俄军已将庞大的兵力在黑沟台—沈旦堡—韩山台一线强力施压,只是黑沟台阵地就遭到了俄军2个师左右兵力的围攻,驻守黑沟台的日军损失惨重,其后备步兵第三十一联队长负伤,同部的大队长阵亡,中队长以下死伤累累。而前来增援的第五联队第三大队也被俄军击退,退守到了五家台子。到25日夜,黑沟台守军已被俄军从北、西、南三面包围,面对如此情形,守卫黑沟台的日军撤出了战场,将阵地拱手让给了俄军。日军愿意让出阵地,还是因为他们低估了对手,认为增援部队赶到后就能马上夺回黑沟台阵地。

在黑沟台发生激战的同时,沈旦堡的战斗也不轻松,驻守沈旦堡的日军在挡住了俄军数次冲锋后,才勉强将阵地守了下来。这个时候秋山好古驻扎在李大人屯,虽然这个地方不是俄军进攻的重点,但也得到了不少俄军炮火的关照,行动非常困难。

26日黎明,增援的第八师团和第八旅团陆续赶到战场。10点的时候俄军继续发动进攻,增援的日军被俄军彻底压制,无法增援沈旦堡,到26日傍晚,沈旦堡的日军仅剩东南一角。当日夜间日军的一个联队冲破了俄军的火力封锁,刚一抵达沈旦堡就立即投入战斗,直到天亮才将俄军打退。

到27日,俄军又向增援的第八师团发动了猛攻,第八师团也一度近乎崩溃,不过好在第五师团及时赶来增援,这才减轻了第八师团的压力。期间米申科的骑兵队也不断地向日军阵地发动冲锋,但都被日军挡了回去。直到28日的时候形势才开始倒向日军一边,这一天日军第二、第三师团抵达黑沟台战场,陆续将丢失的阵地夺回,俄军的进攻势头被压制。28日夜,第五师团与第八师团一齐向黑沟台发起进攻,双方一直战斗到了29日早晨5点,最终俄军被迫撤离阵地,此后又经过一些零星战斗,黑沟台战役才最终宣告结束。

此战日军投入5万余人,死伤近万人,而俄军投入约10万人,也损失了大约1万人,双方伤亡比例相当。实际上自始至终日军都严重低估了进攻黑沟台俄军的实力,直到战役结束,日军也只派出了5万人迎战,如果不是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和格里彭伯格彼此不和,库罗帕特金始终没有派兵增援格里彭伯格彼,如果不是格里彭伯格彼决心不够坚决,日军也不会赢下这一战,此战日军确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黑沟台战役就是如题所说的"11万哥萨克骑兵大战8000日军"的故事,实际上这一战唱主角的并不是骑兵,而是步兵和炮兵,整个战役过程中,骑兵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

黑沟台战役后,日俄战争也迎来了最后的奉天决战,不过在这次决战之前,值得一提的是秋山好古的骑兵部队,在黑沟台战役结束后,秋山好古的骑兵队在俄军后方展开了袭扰。2月上旬开始,秋山好古组建了两支骑兵挺进队,一支以永沼为首有175人,另一支以长谷川为首有107人,这两支骑兵挺进队在俄军后方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袭战,由于这两支部队在俄军后方连续地搞破坏,使俄军认为进攻的日军有"四五万人",为此俄军便将大约3万人的兵力部署在了后方。可以说秋山派出的这两支骑兵部队以极少的兵力牵制了俄国3万人的重兵,这为日军获得奉天决战的胜利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结:

纵观整个日俄战争,骑兵的作用也正如秋山好古所言:搜索侦查、岗哨警戒、针对骑兵的战斗(不主攻对方阵地)以及袭扰。

根据当时作战记录来说,日军骑兵单兵战力与哥萨克骑兵相当,但是在骑兵的运用上,俄军就明显不如日军了。比如米申科率万余人的骑兵队袭扰日军大后方营口,在兵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这主要是因为米申科将骑兵用在了攻坚上。而秋山好古就没有将骑兵用于攻坚,而是用骑兵袭扰对方,成功地以少量兵力牵制了对方的重兵军团。

又如侦查方面,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就明显做得比俄军要好很多,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警戒任务,还奇迹般地绕到了敌军后方,展开了长距离的侦查,将俄军状况摸了个底掉,为日军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再如在作战方面,秋山好古始终坚持骑兵只针骑兵作战的策略,用己方骑兵大量消灭了对方的骑兵,起到了战场上日军对俄军信息的不对称。同时在骑兵部队中配置了适量的步兵和机关枪,这样骑兵在防守的时候就更为有利,在黑沟台战役中秋山好古的8000部队能挡住对方11万人的进攻,与其配备部署就有很大的关系,挡住了俄军头两天的猛攻。

▲在阵地战中,大多数时候日军骑兵也是改为了步兵作战的

所以综合来说,并不是哥萨克骑兵打不过日军骑兵,而是日俄战争的时候,骑兵由于自身缺陷,已经沦为了辅助兵种,在11万俄军进攻秋山好古的8000日军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骑兵对骑兵的大型骑兵对决,而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的阵地战,整个战役过程中较量的是以步兵为主的战斗意志、战术水平的对决,跟的骑兵的关系并不大。

如果真的是11万哥萨克骑兵跟8000日军骑兵打骑兵对决,恐怕8000日军骑兵没几下就会全军覆没了。

由网友 南宫外史英杰榜 提供的答案:

由网友 旷野退思 提供的答案:

这问题问的是搞笑吗?黑沟台会战,俄罗斯投入的2个集团军才10万人,哪来的什么11万哥萨克骑兵?11万人被8000人全歼又是什么神话故事?国内的网上真是什么神话都有,说书先生都不敢这么说。

黑沟台会战俄罗斯一共有5个军126个步兵营、162个骑兵连投入战斗,步兵战绝大多数,骑兵撑死不到2万人。而且实际上历史上哥萨克人大多数还是以步兵投入战场的,不要一提哥萨克就是骑兵。所谓的8000日军其实是秋山好古领导的骑兵第一旅团。在与哥萨克的骑兵作战中,秋山好古利用地形优势在山上布置机枪阵地,机枪在无遮挡条件下对骑兵当然是单方面屠杀。也就是日本人口中黄种人骑兵第一次打败了白种人骑兵的由来。其实这次战役恰恰说明了骑兵不是什么打遍天下无敌手,在20世纪机枪普及的正规军队面前,骑兵已经不再具有生命力,就跟《战马》中英国骑兵遭到德军机枪阵地伏击全军覆没展现那样。反应日俄战争日军和哥萨克骑兵作战的画作

20世纪初的哥萨克骑兵,哥萨克人属于一个以打仗为生的社群,属于一种生活方式,不单纯靠血统延续,因此不属于民族

哥萨克人至今仍存在

由网友 常棣tandy 提供的答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次战争发生在日俄战争期间,著名的黑沟台会战。

一、哥萨克骑兵简介

俄罗斯有句话: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都是哥萨克骑兵冲出来的。俄罗斯本来是个东欧小国,被蒙古骑兵欺负,但是此后,俄罗斯领土持续扩张,六百多年来无人能敌。对俄罗斯领土贡献最大的,当然是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人的成分不易确定,他们是一群无家可归的人,比如罪犯、逃跑农奴以及盗贼等等,与南俄草原残存的蒙古骑兵混居融合,继承和发扬了蒙古骑兵的武力血统,以马背上抢劫为生,被称为哥萨克人,意思是没有国家而不受约束的人、勇敢的人、风之子。哥萨克人没有祖国、没有家园、没有信仰、没有道德,唯一信仰的就是手中的战刀。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形容哥萨克:"哥萨克人没有懦夫,他们生来就是战士!"

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的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欧洲国家也常招募哥萨克作为雇佣军。哥萨克参加了从18世纪到苏联二战中所有的战役。有人说他们是欧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风格的经典骑兵。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向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大约组建了30万人的11支哥萨克军团。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也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哥萨克们再也没有取得像此前的战争中那样骄人的战绩。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中,哥萨克分属两个阵营,布琼尼、铁木辛哥的红军第一骑兵军所向披靡。

苏波战争时期,曾经在空中俯瞰过这支部队的美国飞行员有这样的描述:"骑兵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戴圆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数万匹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成为骑兵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幕"。据统计,从1918到1920年,有100万哥萨克骑兵阵亡。

二、黑沟台会战

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摆脱国内的困境,在旅顺陷落以后,一方面宣布撤销阿列克谢耶夫的远东总督职务;一面命令库罗巴特金迅速转入进攻,以挽回俄国在远东的败局。

库罗巴特金成为俄国远东武装力量总司令以后,开始调整俄国在东北的指挥机构,将以前的两个支队改为 3 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辅西伯利亚第二军、第三军、第七十一步兵师、外贝加尔哥萨克师及一个混合预备旅,共143,000人,由利涅维奇 将 军指挥;第二集团军,西伯利亚第一军、空八军、第十军、一个混合军及科萨戈夫斯基的部队、米辛科的骑兵部队和西伯利亚哥萨克师,共105,100人,由格里品别尔格将军指挥;第三集团 军辖西伯利亚第五军、第六军(缺第七十二师)、第十七军,共90,000人,由卡乌利巴尔斯将军指挥。其中除利涅维奇外,其他两名司令对战区情况都不大了解。

为了迟滞日本第三军在占领旅顺后北上增援的时间,俄国远东武装力量总司令库罗巴特金急忙派遣米辛科的哥萨克骑兵部队,于1月 9 日由四方台出发,深入到日军的后方,破坏辽阳一大石桥一大连 段 的 铁路,并袭击营口,以扰乱日军的后方。

后来,日本满洲军总司令部派津川支队前去,很快把这支俄军骑兵部队打退,俄军骑兵部队于 1月15日撤回到四方台。此次俄军米辛科骑兵部队深入日军后方的破袭行动虽然在夜袭营口时被日军击退,但也击溃不少日军后方小分队,俘虏日军19人,炸毁弹药车600辆,烧毁了许多仓库,切断了日军的电话线,毁坏了铁路,使两列火车脱轨。

但是,由于铁路路基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日军很快修复通车,结果没有达到迟滞日本第三军北上增援的目的。

1905年1月初,库罗巴特金同各集团军可令经过长期无谓的争论之后,终于通过了满洲集团军转入进攻的计划。这次战役的基本意图是:在第一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炮兵的协同下,第二集团军在日军的左翼主攻三尖泡,夺取浑河、沙河间的阵地,然后其它部队依次投入战斗,将日军逼到太子河对岸。

具体部署是:由第二集团军突破日本第二军在三尖泡、黑沟台的左翼防线,占领储粮屯、大东山堡的交界,尔后乘胜进攻十里河;第三集团军在第二集团军占领一、二线阵地之后,开始进攻并夺取林盛堡、红菱堡,然后向后台高地前进。为了摧毁日军的永久性工事,还专门给第二集团军增配了好几个攻城炮连;第一集团 军 的任 务是:当第三集团军进攻得手后,开始进攻,突破日军防线后,第一、三集团军则应向三家子(后台高地以南18 公 里 处)方向推进。第十六军、西伯利亚第三军(缺两个团)和 第 七十二步兵师、5 个炮兵旅为总司令的预备队,驻奉天以南。此外,东西伯利亚攻城炮团也由总司令直接指挥。

日军占领旅顺以后,日本大本营又新编成一支鸭绿江军,由朝鲜驻屯军司令官川村景明大将指挥,从赛马集方面到俄军的左侧背后,策应日本其它各军。并命令第三军立即北上,增援在沙河一带作战的日军。

日本满洲军总司令部原来打算等到解冻时期,开始进攻俄军,于1月22日制定了作战计划。在此之前,大山岩发现在日本第二军的左翼方面有某种企图的征兆,恰巧在这个时候,从伦敦来的电报说:连日来,俄军在近日出击的传说盛行。据日本第四军派遣的间谍报告:1月14、15两日,俄军步兵约20,000人,携带炮60门,从奉天西南方的杨士屯附近通过,向四方台和黄腊坨子方向前进,这股俄军是从日本第一军方面转移来的。

根据这些情报证实:在日军的左翼方面,俄军南下有增加的趋势,而在右翼方面,却有减少的迹象。为此,日本满洲军总司令部在 1 月22日制定计划的基本意图是:"打败沙河右岸之敌,占领奉天。"

从一月初旬以来,在日军右翼前面的俄军逐渐减少,在日军左翼浑河右岸地区的俄军次第增加。到 1月25日,俄军骑兵约一个半旅开到阿司牛附近,步兵一个半旅和炮兵若干进入浑河左岸黑沟台附近,(自备进攻日军的左翼。日本第二军的左翼是秋山支队(配置骑兵第一旅团、骑兵第三、第六、第十一、第九、第十联队、临时骑炮兵各中队及步兵、炮兵、工兵的若 干 部 队)。

这个支队从不四车的左风经李大人屯、韩山 台、哑 巴 台、沈旦堡、黑沟台山浑河左岸,在全长约 8 公里的正面担任警戒,同时搜索北方的敌情。秋山支队防御的这些据点都有坚固的工事,在有据点的各村庄之间,又配置了游动的实力雄厚的部队。

1 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俄国西伯利亚第一军首先发起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浑河左岸的黄腊坨子,日本第二军所辖的种田支队的前哨部队"几乎全被歼灭"。25日上午6时,西伯利亚第一军控制了浑河全线。 8时左右,西伯利亚第一军又向黑沟台方向进攻,经过一阵猛烈的炮击之后,西伯利亚第一军控制了位于黑沟台东南方的苏麻堡这一支撑点。

日军种田支队虽然顽强抵抗,但终因众寡悬殊,于午后 7 时,撤 出 黑沟台,向徐家窝铺退却。俄国第二集团军占据黑沟台这个战略据点以后,进攻三尖泡的兵力绰绰有余。但是,由于俄军指挥部消极被动,犹豫不定,使日军获得了喘息机会。大山岩立即命令第八师团攻击黑沟台和非菜河方面的俄军,使三尖泡和其它支撑点的守卫部队也都得到加强。

1月26日傍晚,俄国第八军所辖第十四师开始进攻三尖泡,但是,由于不熟悉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把距离三尖泡以北400米的鲍台子误认为三尖泡,连 续两天的猛烈炮击,把这个村庄变成一片废墟,而三尖泡却安然无事。等到弄清真相以后,俄军抢占三尖泡的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第十四师"在战斗中阵亡、冻死1,222人,被迫撤至它1月26日凌晨开始进攻的出发阵地。"

同一天,位于黑沟台东北方的沈旦堡的日军被俄军第十五师和第十军的几个团包围,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官兵伤亡层出不穷"后来,由于村冈少佐率领步兵第三十三联队前去增援,沈旦堡才没有失守。日军第八师团要夺回黑沟台这个战略要地,从老桥和苏麻堡南北两方面对黑沟台进行夹击,结果,南北两路的进攻部队都遭到俄军的顽强抵抗,使进攻受挫。这时候,俄国西伯利亚第一军以黑沟台为根据地,企图逐个夺取日军的据点。

面对这种形势,大山岩为了挫败俄军的企图,决定派第五师团前去增援第八师团。在第五师团没有到达之前,第八师团长立见尚文把第十六旅团的主力调到第一线,于1月27日午前 7 时左右,兵分三路又进攻黑沟台,由于受到俄军猛烈炮火的还击,使右翼队和中央队受阻,只能维持现状。

只有为夺取头泡的左翼队从俄军的左侧背进攻,给头泡外围的俄军以很大杀伤,俄军被迫向头泡退却。不料想,在这天夜里,俄国西伯利亚第一军突然夜袭黑沟台东南方的苏麻堡,攻入村内,与日本守军步兵第三十二联队展开巷战,到28日凌晨 3 时,占领了苏麻堡,准备围歼三尖泡地区的日军。此时,日军第五师团在狼洞沟集结后,急忙前来增援,村山支队于傍晚也来到这里,在优势日军的进攻面前,俄军伤亡惨重,"被迫放弃苏麻堡。"

日军第八师团在援军第二师团的协助下,于28日午后10时50分,终于夺回来黑沟台,第五师团乘胜占领了柳条口和姚坨子;第二师团又占领了三尖泡附近的北坨子和巴荒地。俄国第十军于28日占领了北方的小台子和西哑巴台,后因日本第三师团的步兵第十八联队前来增援,将这股俄军击退。29日,日军三岳支队占领了西哑巴台。

由于日军重新占领了黑沟台及其外围据点,使俄军攻占三尖泡的计划遭到失败。1月29日,库罗巴特金下令停止进攻,俄国第二集团军全部撤到浑河对岸,浑河左岸的柳条口、烟台子、黄腊坨子等据点又全被日军收复,从而结束了这 场 连 续 4 天的战斗。

参加这次会战的日军总兵力为54,000人,伤亡9,300人。俄军参加会战的总兵力为105,000人,伤亡11,732人。

三、失败的原因

沙河会战之后,直到1905年 1 月中旬,双方都没有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但是,当时在沙河附近阵地上俄军 的 士 气更加低落,原因是:俄军在东北战场上接连失败,特别 是旅顺陷落以后,使俄军内部士气沮丧,日趋瓦解之势。《俄 国 论 谈报》报道;"部队意志消沉,官兵士气低落,对将领 们完 全失 去了信任。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的情绪与日俱增,部队消极厌战,……"

同时,兵站的供给也很糟,不能及时地将食品、被服供给部队,士兵们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受着各种痛苦。特别是日俄战争爆发以后,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更加暴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引起国内经济情况恶化,更加速了革命危机的成熟,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鼓动的影响,被征召入伍的后备部队拒绝开赴前线的情形日益增多。

俄军在此次会战中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对进攻的重点黑沟台和三尖泡地区,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该地区的日军,对日军的右翼没有进行牵制策应。另外,就是俄国第二集团军司令格里品别尔格同库罗巴特金的意见始终不统一,他不但不认真执行库罗巴特金的命令,反而强使库罗巴特金采纳自己的意见。会 战失败后,格里品别尔格擅自离开部队,独自去彼得堡去汇报东北的战况。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由网友 芦雪庵史论 提供的答案:

号称"沙皇的马鞭"的哥萨克骑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欧洲凶狠、残忍、敏捷、迅猛的代名词。这只有俄罗斯人为主体组成的半自治团体,为沙皇俄国承担起了"宣扬国威"军事表率任务,在沙俄向西挺进的道路上充当马前卒,战功卓著。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日俄战争中以将近14:1的巨大优势惨败日军,从此战绩没落。

一匹欧洲马、一把骑兵刀、一袭黑色披风,这基本是哥萨克骑兵的标配。沙俄吞并哥萨克领土之后,他们一直为沙俄横刀跃马,建立功勋。从十七世纪开始,哥萨克铁骑以其高机动性与大规模的杀伤力,成为欧洲国家争先恐后想要吸纳的军事力量。

哥萨克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有多民族组成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性凶猛且爱好散漫,喜欢不受拘束。这个团体以其出色的战斗力被世人所认可,拿破仑曾经说道:"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但这位卓越的军事家也指出了哥萨克骑兵的致命弱点:"他们是出色的轻骑兵,但他们不守纪律,也不愿下马作战,从而限制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他们对老百姓冷酷无情,以致整个欧洲,无论敌友都对他们痛恨。"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初,此时的满清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其中,日本作为后起之秀,以亚洲最强而的身份跻身于列强之中。沙俄这个华而不实、垂垂老矣的狗熊,仍旧张牙舞爪。

沙俄与日本都将目光投向了物产丰盈的中国东北,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满清政府并没有能力阻挠两个强盗在这里比比划划。沙俄与日本的利益矛盾终于上升为军事冲突,日俄战争爆发。沙俄依仗着人多势众,像日本发起了猛烈进攻,战场就在中国东北。

沙俄方面人多势众,组织的前锋哥萨克骑兵就足有十一万,这一股洪流向着日军猛扑上去,与日军前锋骑兵八千余人碰面。按我们一般人思维,十一万人就是一人一口唾沫,淹死八千人也不是没有可能,更不要说是十一万凶悍无比的哥萨克铁骑。但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十一万哥萨克铁骑硬是被八千人给生吞了。

日本骑兵的发展

相对于闻名于世的哥萨克铁骑,日本的骑兵显得十分年轻稚嫩。日本骑兵成立时间很晚,在日本战国时期,武田家族首次使用了大规模的骑兵战术,其规模也就千余人,但是在日本打出了惊天战绩。这使得一项崇拜刀光剑影的日本武者开始重视马上作战。尽管如此,比起历史悠久的大陆骑兵团队,岛国骑兵无论是作战经验还是规模协同都没有办法与大平原作战的骑兵相提并论。

明朝时期,丰臣秀吉侵略中国属国朝鲜,大明王朝应邀请派军援助。夜郎自大的丰臣秀吉拿着日本骑兵在岛国作战的理念与战果,兴致勃勃的想要与大明骑兵硬碰硬,结果被打的满地找牙。日本人这时才认识到岛国骑兵只是井底之蛙,其发展历程还很漫长。

日本骑兵的希望诞生与19世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本着"脱亚入欧"的强烈远景,开始毫无保留的学习西方。1887年,有一名28岁的青年作为久松定谟辅助留学法国圣西尔军校学习骑兵战术,回国后致力于日本骑兵的发展。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日本将爪牙伸向了中国领土。见到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地之后,这位青年的骑兵梦想瞬间被点燃。他研究了一系列的骑兵战略纵深、骑兵大规模挺近攻坚的战略思想,并且得到了日本上层的认可。这青年就是被誉为"日本骑兵之父"的秋山好古,与哥萨克骑兵的正面冲突指挥官正是此人。

在秋山好古的战略要求下,日本放弃了使用几百年的蒙古马,改用欧洲等更为优秀的马种,培养出肩高能够达到1.4米的优秀马种。与此同时,日本骑兵进行了战术改良,采用欧洲,尤其是法国的骑兵战术,进行统筹练习。经过几年额奋斗,日本骑兵俨然成为了后起之秀,成为了一只近代化的骑兵队伍。

日俄战争中哥萨克的失利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结果。就如同当时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与工业国日本的较量,人再多只有输的可能。

哥萨克的失败有以下几点原因:

  • 战术理念的落后。

哥萨克的骑兵战术多采用"人海战术",以其凶猛彪悍,利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扫荡。哥萨克铁骑出没,必定是黑压压的一片。这与用近代军事思想武装的日本骑兵差距明显。日本骑兵是以近代先进骑兵军事思想武装的新型战斗力,在秋山好古的军事思想的指导之下,日本骑兵俨然成为一直强有力的陆地力量。

日俄战争爆发后,秋山好古利用一支先锋队从俄军右翼进入,利用其高机动性在俄军后方坚壁清野,搜集情报,破坏交通、后勤设施。利用二十天时间,奔袭1200公里后胜利回归大部队。这件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日本骑兵手中完成,为此,日本小说家山中峯太郎写了一本小说《敌中横断三百里》。(日本一里约等于四公里,三百里正好是一千二百公里)

  • 武器装备的滞后。

哥萨克骑兵采用的制式装备是骑兵刀与长矛,后期融合了一些短程火枪,而日本骑兵这是配备这精良的武器。他们不仅个人装备精良,拥有新制式三十年式卡宾枪;而且每个骑兵旅配备有6挺法国哈奇开斯机枪,由马匹拖动,组成一个强火力的速射机关炮队;每个联队还配备有通讯兵、炸弹兵、有线电话。整个骑兵部队的机动性、通讯能力、战斗力都远胜于哥萨克骑兵。

  • 战斗人员素质的差异。

哥萨克骑兵的兵源素质集中体现在他们精湛的骑术与强悍的身体素质之上,但是他们的缺点在百年之前就被拿破仑指出来了,那就是个性散漫、不服从管制。他们甚至有死都不下马的一种天然信念,哥萨克骑兵的出击注定是一次放生,撒出去就别想控制住。

日本骑兵的素质则体现在其绝对的服从之上,而且日本骑兵的选拨是通过骑兵学校的全力培养,单兵军事素养远胜于哥萨克骑兵。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日本骑兵团结一致,服从指挥,无论是在遭遇战还是奔袭战中,都是一柄出鞘的利剑,所向披靡。

  • 指挥官的能力差异。

事实上,就算日本骑兵占据了以上三点优势,想要击垮天生就是骑兵的十一万哥萨克铁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本骑兵指挥官秋山好古通过发挥其先进的作战思想,给哥萨克骑兵好好上了一课。

在黑台沟会战之中,哥萨克骑兵的长矛冲锋是日本骑兵无论如何也不能抵抗的。如果正面迎击,八千日本骑兵必然会被哥萨克铁骑摧枯拉朽,冲击的七零八落。秋山好古先是利用日军斥候穿插敌后制造骚乱,然后全体下马利用地形改用步兵战术,在哥萨克骑兵逼近之时,强有力的火力开始发挥作用。哥萨克骑兵一排接着一排的倒下,而日本骑兵掩藏在工事之中,伤亡很小。这不得不说是秋山好古军事指挥上的完胜。也是秋山好古不拘于常势的优秀思想体现。

涂舟说

在秋山好古的带领之下,日本骑兵不仅仅战胜了哥萨克骑兵,而且为日军的军事行动赢得了大量宝贵时间。秋山好古在完成打光所有子弹之后全身而退,日本陆军这是在骑兵的配合之下连战连捷。所以有人说,在日俄战争之中,日本骑兵不仅仅击败了哥萨克骑兵,还挽救了整个日俄战场上的形势,成为了日本近代军事史上的不朽丰碑。

但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日本与俄国的较量之中,大量的中国平民被日俄无偿征用,有的惨死在战场,有的累死在工事,有的甚至直接被日军俄军拿来连骑术劈砍。这场战争是日本的荣光,确是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痛!

由网友 中国美6220 提供的答案:

在冷冰器时代,哥萨克骑兵凶狠残暴出名。哥萨克骑兵十分凶猛,嗜杀成性,用十分锋利的刀,专砍敌人脑袋。人们见了哥萨克骑兵,躲得远远的。哥萨克骑兵训练有素,战力十分强悍,锐不可挡。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骑兵部队十分强大,攻必克,战必胜。可是,进入热兵器时代,哥萨克骑兵还是老样,不懂得热兵器的强大火力的凶猛和威力,不思进取,落后时代,不懂得科技创新,还是用老眼光看问题,注定了歌萨克骑兵衰弱,衰退,衰败,灭亡。日本骑兵凶捍,战斗力强,和哥萨克骑兵对决,硬拼,血战,大战,得不到一点便宜和好处,搞不好也会被消灭,灭亡。日本骑兵聪明了,骑兵部队改为步兵,用热兵器枪炮重武器,去屠杀马背上冲锋的哥萨克骑兵。哥萨克骑兵在马背上冲锋陷阵,目标太明显,太大了,成了枪射杀死,炮轰死的哥萨克骑兵。枪炮,坦克……重武器的出现,让过去的刀剑无用,没一点作用,意义和价值。重武器大规模,大范围的出现,让骑兵部队退出历史舞台。日本骑兵有枪的炮的紧密配合,大力支援,才会轻而易举地击败并消灭马萨克骑兵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