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芦花曼舞 提供的答案:
打坐入定是一种让人达到内心平静和放松的修行方法,但有时候在打坐入定过程中会感到害怕,这可能是因为一些潜意识深处的情感和记忆浮现出来了。
人们平时处于繁忙的生活中,有很多负面情绪积压在心中,当我们放松下来,这些情绪和记忆就会浮现到意识层面上,产生恐惧、焦虑等感觉。但这种感觉会扰乱打坐入定的过程,导致身体和心理出现负面反应。
因此,在打坐入定过程中出现害怕感时,应先深呼吸,放松全身,放下过去和未来的担忧,聚焦于当前的体验。同时,尝试运用正念、冥想等方法,慢慢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放下它们并继续修行。渐渐地,不仅可以度过这种不适的感觉,还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内心平静。
由网友 无名EKos 提供的答案: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
万事万物皆为心所化,打坐之后会害怕是因为你的心太弱小,怕出现自己不能接受的幻境。记得小时候看过的武侠片,里面的人练功走过入魔,皆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境。
如果你害怕,建议你不要打坐入定。不然,进入了你控制不了的虚空之中,也许,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从前有一部电视剧,有一个书生对现实已经失望透顶,他去山中求道的路上遇见了狐妖变成的美丽女子,自称祝他修仙,对于现实失望的他觉得自己的第二春来了,而且,在狐妖制造的幻境中仕途顺利,官运亨通。而和他一起求道的朋友就没那么好命,遇见一个蛇妖,蛇妖吸食他的精髓,差点死在蛇妖的手中。
他的朋友跑去狐妖的幻境救他,他后来发现都是假的,本欲离开这个幻境,可狐妖的真诚善良,最终感动了他,他觉得人的世界复杂诡谲,而且人心险恶,还不如狐妖善良多情。最后,他永远的留在狐妖制造的幻境里再也没有出来。
人在俗世中修行,不一定非得通过打坐的方式。
种花、打扫卫生、做饭、阅读、练字都是很好的方式。
你害怕什么,一定要找出来。找出来之后。把这种感觉一一分析,追究最终你害怕的是什么。因为,很多前世记忆其实很痛苦,如果你强行打开,那么必然伴随强大的反噬。有时候愚昧是一个保护的枷锁,在你的心智达不到的时候是不会打开让你接受这一切的。
由网友 漆話物語 提供的答案: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对未知的是有恐惧感的,打坐不主要,主要是入定以后有概率进入到更高的次元个平行时空里,这时候的意识体面对未知一定会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的,要慢一点,缓慢的感知就好了,逐渐的去适应就可以了。
由网友 草堂禅院 提供的答案:
为什么打坐入定后会出现很害怕的感觉?
打坐入定中害怕的原因分析
打坐入定,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可见这个打坐入定的境界里面还是很有妙味很有妙法真谛,可以供人享受似的。这个想法就很成问题了。
但世间的真情缘起和因果转变,我这几十年见得多了也很怀疑,那些整天嘴里喊着要玩打坐入定的人,可能会有很多。
但是说到实际情况,可能玩打坐入定的人,里面一万个人中能真切入得了定的人,可能连一个人都没有。
何以如此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知半解的慕道者,他们以为自己很懂得,很了解什么叫做道,什么叫做入定。所以就努力打算进入自己那个设想过的定。
另一种是完美主义的慕道者。他们把求道也当作是世间法,就是等价交换法。
认为自己像个求道的人了,就完全可以得道。
他们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既要今世的荣华富贵、财色名利;又要渴求很多东西,企图得到出世法中灵魂世界的超脱潇洒、丰富的物欲、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状态。
世间求道的人,我观察很多人,很长时间,不外乎就这两种心态。
总的来说,他们其实都很痴迷物质,都很痴迷财色名利,还有那种世人很难得到的尊贵、稀有的心态在支配着他们的内在的灵魂世界折腾不休。
这不是很可怕吗?其实世间最容易办的事,就是求道了,就是悟道了,就是证道了。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因世间人心念不纯,心念不专注,心念不纯粹,所以很难成道,很难证道。朝立夕改,用志不专。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古人早就简明扼要地总结过,这个修道的秘法口诀,来提炼我们的生命中的精气神的办法。何难之有哉?
求道——是每日去做减法的。每天要记着,强迫自己去减少物欲,减少烦恼,减少享用,减少和别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减少和别人之间的财富、尊贵和地位等等虚幻东西的攀比心。
减少思想的波动,减少对自己生命的那么多的无理由的虐待和奢望,减少对世间一切福报、物质和享乐的祈求心和攀缘心。
直到自己心念,变得纯净、无杂,变得坦诚,与自己真心没有了对立。这才算进入了求道、悟道、证道通途。
而世间人求道,却在每日做着加法。每天都十分渴求更多的生活物资、财色名利、富贵荣华和别人对自己的恭维、尊重之心。
求道之人,却每天这样做着加法,不断地将很多与道相违、背道而驰的东西,紧紧背负,追逐求利,丝毫不舍,痴心玩命,迷惑不休。
这种生活模式,其实早与道心是大相径庭,驴头不对马嘴,本来就是缘木求鱼啊。世人何其愚哉。
一个人生起道心,其实很难的。难就难在要你真切地去改变自己,这个原来的生活模式上面。去改变这一切旧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连自己原来的这种生活模式都没有意识到去改变,没有做彻底地调整的话。那么,你所谓的求道,悟道,证道,其实就是遥遥无期,根本就无法实现的一件事了。
因为你当下的生活模式、方向和状态,与你期待中的模式、方向和状态根本上是完全相反方向的一种状态,这怎么可以成就呢?
如何求道、悟道、证道?福德与功德是否相违?如何生起功德?
时时参省,时时观心。不让不正确的三观支配你的生活。这就起求道中必有的生活状态了。
求道,即是在生活方式中安住心态,安住正念力。不让散失掉。
自己生命中美好的期待。那片真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
对财色名食睡,这五种世间法,常常生起出离心。什么事都随缘而行,量力而行。不要为难自己。
不攀缘,不贪执,不痴迷,不固执,不无知。远离一切三观不正的人。敬而远之。
那么,在此之后,你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福德、品德。多多帮助他人,多多修炼自己正确的三观和福德因缘。在事项上多多磨练心性。
行善积德,而神明自得。提升自己道德品性,提升自己道德,才是最基础的炼精化气的办法。
自古在这个领域,很多人都以为炼精化气,才是秘法。其实不是。
因为他们超越了一个次第——炼己筑基。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生死观,因果观,没有生起。没有转变。就难以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
价值观,人生观问题没有解决,一个人就很难活得轻松愉快。就是还没有转变自己对我执法执的痴迷心。
一个人的品德、道德感,提升上去,德,积累得深厚了,就可以突显出美好的智慧。这是肯定的。
但事实上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一点。总认为很虚。其实不是的。没有破除我执、法执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图心,有一个我在。所以。很难打开真心智慧。很难开悟的。
道与德,其实就是相互转化感应的原理。
所以老子揭秘,修炼的秘法,认为道就是德,德就是道。
这两种正能量,不可以分开的。所以,中国文化的博精深的思想体系,就流传下来了一个词,就叫做是——道德。外国文化没有这么深厚内涵的人文的词语。
所以老子就留下千古求道、悟道、证道的密谛——《道德境》。
无德者,无道。无道者,无德。这里面其实就是秘法中的秘法了。千古就少有人参透其中的真谛。
这就是求道、悟道和证道的最好的经典。很明显的哲理了。也算是千古求道中的密谛,无缘之人很难悟到的东西。只有自己深深思考问题的人,才能建立起对这些东西的深层的认知。
由网友 空想空忙 提供的答案:
堵不如疏,你平常压抑太久。入定后如同洪水决堤。喜怒哀乐并无好坏之分,奈何人们太执着。既然入定之后会感到害怕,那就经常打坐,目前来看这是你面对恐惧唯一的办法。让它自由来,自由去。否则一个瓶子里全是脏水,又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倒出来,它又怎么有空间装下其它液体呢?
由网友 无言快语916 提供的答案:
我学生时代练过一段时间站桩,没坚持下去,所以也就没有入定或者成虚无的状态。
但是个人理解所谓入定就是心无旁笃,无欲无念,处一个心意飘荡荡,荡飘飘的意境。不强求,不控制,只要守住丹田均匀呼吸就可以了。
请入过定或者有过异象的老师指点一下我的领悟。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