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林冲戴着枷锁走一趟飞云浦,会有怎样的下场?_林冲戴枷锁一棒打翻洪教头

由网友 绿野萍踪01 提供的答案:

四个字:林冲休矣。如果让林冲戴着枷锁走一趟飞云浦,肯定必死无疑。难道说,林冲的武功不如武松,他逃不过飞云浦的劫难?确实如此,别说林冲,即便是换做其他梁山好汉戴枷走一遭,除武松以外,恐怕无人能够逃过此劫,谁都难以活着走出飞云浦。

为什么呢?莫非武松是梁山第一武功高手,其他好汉都不如他?

若无鲁智深,林冲早就死在了野猪林

在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前,林教头也曾在刺配途中遭遇黑手。押解林冲的董超、薛霸收受了陆虞侯的贿赂,替高太尉办事,要在途中杀害林冲。野猪林中,董超、薛霸把林冲绑缚在一株大树上,举起水火棍,"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正当林冲泪如雨下,闭目受死之际,花和尚鲁智深忽然出现,飞起禅杖打掉了水火棍,救了林冲一命。假如没有鲁智深暗中保护,及时出现在野猪林中,林冲恐怕就一命归西了,哪里有机会去飞云浦走一遭?

与武松相比,林冲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看来,是不是林冲比武松弱爆了?其实也不尽然,对比书中的细节,野猪林、飞云浦两段故事大不一样,林冲根本就不具备反杀的条件。首先,林冲是六月天气发配沧州,途中棒疮发作,限制了林冲的行为能力。其次,董超、薛霸一路虐待林冲,来到野猪林前,在酒店中以滚汤把林冲的脚烫伤。第二天,"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

好不容易挨到野猪林,林冲已经疲惫不堪,"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董超、薛霸察看了地形环境,觉得此处正是下手除掉林冲的最佳选择,便借口睡觉把林冲绑了。林冲也巴不得睡上一觉,便放松了警惕,没有提防二位恶差。

林冲被绑缚在松树上,手脚无法施展,只得任由董超、薛霸宰割了。武松在飞云浦时,虽然戴着枷锁,但脚却是自由的。而且,一路之上,武松吃掉了施恩送来的两只熟鹅。此时又是十月十五,天气凉爽,武松既没有受到棒疮折磨,也没有遭受两个防送公人折腾,体能保持得非常好。因而,武松能够完成反杀,活着走出了飞云浦。

假如林冲也如武松那样,活蹦乱跳地一路行走,未必会在野猪林倒下。董超、薛霸未必敢招惹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而,不会让林冲保持战斗力,早就为杀林冲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如果是林冲发配恩州,押送公人像押解武松那样,让林冲吃好喝好走到飞云浦再动手,林教头能够活着走出来吗?

我想,即便林冲像武松那样来到飞云浦,恐怕也难以完成反杀。没有鲁智深的救援,林冲依然会死在飞云浦。为什么?

性格决定命运,林冲难以走出飞云浦

说完了野猪林,再来看看飞云浦。武松身陷都监府,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联手,要置武松于死地。中秋之夜栽赃成功,武松立即被打入死囚牢,"牢子狱卒,把武松押在大牢里,将他一双脚昼夜匣着;又把木钮钉住双手,那里容他些松宽"。

林冲在开封府却没有受到这般"待遇",只是"取刑具枷来枷了,推入牢里监下"。林冲的手脚没有被限制,只是戴了一顶枷而已。武松在死囚牢中一些都不得松宽,直到施恩上下打点,央求康节级,"将这刑禁都放宽了",武松才自由了些,吃到了施恩送来的牢饭。如此折腾,换做他人,恐怕早就垮掉了。

虽然是刑禁放宽了,但武松却在死囚牢中挨了六十天。六十日限满决断,从死囚牢中取出武松,与林冲一样,"当厅把武松断了二十脊杖,刺了金印,取一面七斤半铁叶盘头枷钉了"。只不过,在孟州知府、叶孔目的看觑下,"不十分来打重,因此断得棒轻"。

开封府尹以及孙孔目同样知道林冲是被陷害的,恐怕也"断得棒轻",这一点,林冲曾亲口说过:"多得孙孔目维持,这棒不毒,因此走动得"。两人在州府的"待遇"大致差不多,只是因为林冲发配是六月天气,武松则是在十二月被脊杖,天气原因才让林冲在路途中棒疮复发。

林冲、武松上路之时,也有相同的情节。张教头在开封府州桥下酒店给林冲送行,林冲几乎没吃什么酒菜,一上来就休妻。施恩也来为武松送行,给武松喝了两碗酒,送了两只熟鹅。施恩还叮嘱武松防备两个公人,武松其实早就看破那两个贼男女的行迹,告诉施恩:"不须分付,我已省得了。再两个来,也不惧他"。

对比这两个场景,林冲、武松的个性高下立判。林冲甘愿忍受冤屈,丝毫不敢反抗,休妻全为自保,哪里顾忌身边潜在的危机?武松则不能忍受栽赃陷害之耻,一心要报此仇,因而,他时刻准备反杀,因而,武二郎能够洞察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时刻防备着张都监等人的进一步谋害。

这是两种性格所决定的,让林冲在孟州遭遇这等诬陷,同样会甘愿领受而自食苦果。林冲不会防备身边的公人,更不会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因而,于路之上,孟州的两个解差,加上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必定也会像董超、薛霸那样,反复折腾,把林冲搞得精疲力尽时,便将在飞云浦动手。甚至,林冲还会被绑在飞云浦桥上受死。

此时,鲁智深不会出现,林冲便在劫难逃了。

武功差距决定武松能活,林冲必死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步战也是相当厉害,持械打斗,与武松在同一个级别,难以分出胜败。但是,为何又说这二人的武功有差距呢?既然是同一个级别的步战水平,为何武松能活,林冲必死呢?

这里所说的武功,是专门针对飞云浦特定环境、特定情况而言的,并非单纯的单挑。因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书中所写的"武松大闹飞云浦",看看武松是如何完成反杀的。

却说武松在两个公人的押解下,走了四五里路,吃掉了施恩送的两只熟鹅。再往前走,蒋门神的两个徒弟便跟了上来,五个人一齐来到了飞云浦。此时,武松已经知道那两个提着朴刀的汉子挤眉弄眼,已经瞧科,只假装不知。到了飞云浦,反倒是武松准备动手了。

来到桥上,武松说:"我要净手则个"。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听说武松要净手,觉得是个机会,便走近了武松。武松待他们走近一步,便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通地也踢下水里去

两个解差见两个杀手被踢下桥,"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做两半个,赶将下桥来。"到了桥下,武松捡起朴刀,将四个人全部斩杀。然后,提了朴刀杀回都监府,血溅鸳鸯楼,报了栽赃陷害之仇。

从故事细节看,要完成飞云浦反杀,必定得有武松这样的武学绝技和天生神力。"醉打蒋门神"时,施耐庵特别描述了武松非同小可的"真才实学",把武松打蒋门神的武功命名为"玉环步"、"鸳鸯脚"。飞云浦瞬间解决蒋门神的两个徒弟,仰仗的就是这个《水浒传》中独一无二的武功绝学。

武松力大无穷,是"撼天狮子、摇地貔貅",因而,能够扭断枷锁,迅速解决掉对手而消除了对手反扑的危机。

林冲的步战能力很强,但却只有持械单挑的战绩,并无武松这样的绝技。在戴着枷锁时,林冲使不出"玉环步"、"鸳鸯脚",也就不能一招制胜,几乎同时解决掉两个对手。四个人一齐围攻,林冲恐怕就难以脱身了。戴着枷锁,林冲拿手兵器棍棒都打不过洪教头。同样是戴着枷锁,赤手空拳对付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再加上两个解差,林冲就难保性命了

我们还不妨再来个假设,让武松去野猪林走一遭,其下场又会如何呢。恐怕还没有走到野猪林,武松就将董超、薛霸结果了。然后,扭断木枷,翻身杀入东京城,高俅能不能死于非命不好说,至少陆虞侯是无法再去沧州山神庙了。

看看林冲在野猪林被绑的情节,简直令人不齿,书中写道:"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这哪里是捆人,分明是在裹粽子。以林冲这等甘愿受死的表现,押送到哪里都是个死,就别提飞云浦了

性格不同,武功差异,力气差距,决定了武松、林冲在押解途中完全不同的遭遇。因而,无论是野猪林,还是飞云浦,武松都能活着出来,林冲则必定遭遇毒手。

由网友 西岳顽石 提供的答案:

四个字,必死无疑!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林冲在野猪林的表现,据原文交代——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此后的故事众所周知,若不是鲁智深犹如天神下凡出手相助,林冲早就到阎罗王那里报到去了。押解途中,面对董超和薛霸百般折磨刁难,林冲忍气吞声,甚至在鲁智深要杀了那两个公人之时,他都求情制止,很多人觉得他窝囊到家了。

没错,确实窝囊憋屈,可这就是林冲,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束缚的体制人,一个在道德世界里披枷带锁的国家干部。在风雪山神庙之前,林冲一直抱有美好的幻想,终有一天自己能够沉冤得雪或是朝廷大赦天下,他还可以和妻子团聚,为朝廷效力。

很傻很天真,这种一厢情愿的理想对林冲来说就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事实上偌大的天下,没有他的立锥之地,因为他一日不死,高俅一日不安。所以,直到风雪山神庙的那个夜晚,随着理想的灰飞湮灭,林冲内心所有的不满和愤怒终于像火山喷发一般彻底爆发了,也就是在那一晚,以前的那个林冲,也彻底死了。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野猪林的林冲和山神庙的林冲判若两人,在野猪林他泪如雨下,押解途中丝毫不敢反抗,那是因为他还对所谓的理想抱有些许幻想,即使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即使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也会如俎上鱼肉任人宰割。

武松和林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武松是一个纯粹干净的人,不会为任何人和事绑架,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他只对自己品味和意志负责。至于别人的标准和原则,对不起,武松一概无视,不管你是谁。像纳投名状这样的事情,换做武松,扭头就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武松的每一个行为,只对自己负责。包括他的残忍嗜杀,滥杀无辜,好勇斗狠,甚至蛮不讲理,都纯粹干净,光明磊落。 他滥杀无辜,他殴打店主人,你觉得道德吗?确实不道德,直到如今,都一直被人横加指责,可没人觉得他肮脏龌龊。

就算武松在血溅鸳鸯楼中滥杀无辜,杀的血溅画楼,尸横灯影,杀的腰刀缺口,其行为举止依然纯粹干净,君不见白粉壁上八个血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就是武松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所以,在险象环生的飞云浦能够成功杀出突围,放眼整部《水浒》,只有武松一人可以做到。飞云浦比野猪林要凶险的多,首先多了两个实力不俗的杀手,虽然可能也就几手三脚猫的功夫,但身手一定比董超薛霸强;其次环境要比野猪林复杂,一条阔板桥,济济荡荡鱼浦,四面都是野港阔河,不好施展身手,武松也并非一味好勇斗狠,而是用计成功突围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此时的林冲还不具备武松的尿性,看他在野猪林那个怂样,断然不会在更凶险的飞云浦能唱出什么幺蛾子来,所以他必死无疑。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由网友 西堤说文史 提供的答案:

话休絮烦,且说林冲被那张都监陷害,由两个公人,一路押解,将近正午时分,到得一个去处。只见济济荡荡鱼浦,四面都是野港阔河。

林冲道,"两位差人,小人棒疮发作,走不得路。上下担待,容林某小歇。"两个公差假意应了。林冲踱到浦边,见水天一色,心神为之一畅。

不意一个公人,慢慢靠到林冲背后。抽出尖刀望林冲后心口便搠。林冲倒地,问道,"林冲和两位无仇无怨,何故相害?"那公人道,"林教头,我等也久闻你的大名,端是是一条好汉子。是张都监与那蒋门神欲坏你性命。我等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教头莫怪,到了阎王那儿莫告我等"。

林冲泪如雨下,"天可怜见,我林冲一生正直,与人为善,不曾做得奸邪之事,怎料受小人陷害,命丧于此。"那公人不再言语,收起尖刀,只一棒望林冲头上打将而来,只打的血和脑浆儿流了一地。公人又一脚,将林冲踹入水中。

林冲卒。

差不多就是这种结果。林冲外表豹头环眼,威武异常。骨子里却很怯懦,像个小老百姓。

高衙内当街调戏林娘子,林冲敢怒不敢言。后来陆谦给林冲来个调虎离山,林冲倒是怒了,跑到陆谦家,高衙内跳楼跑了,似乎林冲要出手,但是假设高衙内不走,他林冲敢打吗?

高衙内高太尉的义子,高太尉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不敢打高衙内,又寻不到陆谦,林冲生生咽下一股恶气。

后来受到陷害,被发配沧州,路上被董超薛霸折磨。林冲大气不敢喘,屁都不敢放一个。

董超薛霸收了贿赂,要结果他性命,他还以德报怨,阻止鲁智深杀人。

林冲就这么一直隐忍,幻想着在草料场好好改造,早日还乡。他没有看清高俅的嘴脸。直到高俅再次派人杀他,他才发了狠,但一切都太迟了,老婆死了。

倘若把武松换成林冲,自己哥哥不明不白被害,林冲告状不成,大概是不敢去杀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只能忍气吞声,含恨而终。

林冲的一味忍让,妇人之仁,决定了他如果上飞云浦,结局就是喂鱼。

由网友 龙抬头nmr 提供的答案: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无非为了证明武二英勇无敌,换个人,哪怕是万人敌的盖世英雄也会着了张督监等人的道儿,死无葬身之地。

武松之所以能挣脱阴谋暗算,囫囵个儿的逃出来,其实是有大前提的——

那金眼彪施恩早已暗中叮嘱了武松,告知了他这几个人的阴谋伎俩,要他早做防备,此其一;

其二是这四个不三不四的家伙原本不会暗箭伤人,相互挤眉弄眼儿的让武二瞧个底儿掉,早露馅儿了;

三是武二兀自空出一只手呢,一只手在枷里,另一只手完全自由,没有完全禁锢住他;

四是武二得了施恩的烧鹅,于路吃得豪兴,攒足了体力,正好施展应对;

五是那几个下三滥的功夫,根本不是武松的对手,防备意识也不足,反被武松一脚踢下了河。

若是换了林冲,结果该如何呢?

我们假设林冲和武松一样都是提前知道了这种状况,又空出一只手可以随机而作,还有吃的可以饱腹攒劲儿,积蓄体能,又没有被烫烂了双脚,行动自如,那剩下的结果只能是轻易挣脱,倒不至于一刀一个全部宰了那几个贱人。

毕竟林冲不是武二,不会嗜杀,他绝不会轻易就要了那几个人的命,他当然知道冤有头债有主的道理,而不是像武二这般不分青红皂白啥人都杀。

但林冲之所以在野猪林险一险毙命,和武二的情况大不相同,一来是林冲被故意烫伤了双脚,吃不得力走不了路,而且双手全部在枷,没有回旋余地,也没有烧鹅供以温饱;

二来是两个公人深藏不露,也没看出什么要谋他性命的迹象,只是在背后私下暗布,不像武二面前的那四个家伙明目张胆明火执仗,林冲也只当是他们平素胡作非为惯了,不会轻易害了他性命,因为林冲照比武松,更相信国家法度,或者说更畏惧体制权威,一般情况下,绝对隐忍不发,但若是要直接夺了他的性命,那他一定也会拼命,除非他是个心如死灰不想再生的行尸走肉。

而最关键的,是那两个公人总是花言巧语的哄骗林冲,说是怕他跑了,以林冲的实心眼儿,必然不设防,倒不似武二早被施恩告密,而且那几个人明显也不怀好意,已被武二瞧科。

如果说,董超薛霸是两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那四个恶徒只能是小儿科的小混混,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但林冲即便是双手戴枷,一样身手不凡,横海郡棒打洪教头一节,说得明明白白,一丝不误:

林冲戴枷和洪教头过招较量,林冲并没有先行要求开枷,而是戴枷作战,几个回合以后还能自由的兀自跳出圈外,足见林冲的功力远非洪教头可比。

而洪教头之所以能在小旋风柴进的庄上充当教师爷,必然是武功上乘,不然的话,大官人也不会看上,更不会容留──虽然柴进在书中没有几次功力展示,但他在清溪洞前一枪戳了方杰,没有相当实力是无法完成的。而且,他当着方腊的面儿和梁山人马假打,没有上乘的武力是做不到以假乱真让方腊相信的。

小旋风能请洪教头教习武功,可见洪教头功力必在柴进之上,很是了得。但这洪教头输就输在目中无人,不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加上自持武力非凡,可不就是骄横无理,不可一世嘛。

没想到,他碰到了真正的杀神,只是一个回合,就被当场撩翻,可见林教头的武力该有多么深不可测。

所以说,林冲缺乏的不是自家的武力,而是惯于江湖思维的见识和胆魄,若是放开了较量,别说是几个虾兵蟹将,三脚猫一样的下三滥,各路高手都不在话下。

飞云浦成功挣脱羁绊,也就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前提必须是和武松对等的待遇,而不是烫烂了双脚被死死绑在大树上动也动不了。

图片来自网络

由网友 浪里尔 提供的答案:

武松大闹飞云浦,戴枷连杀四人;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在飞云浦,林冲只能是凶多吉少

搏击水平

民间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先从小说前半部分的描写分析,林冲杀人主要使枪、使刀,一枪在手,三五百人中三进三出没有问题,例如山神庙中枪挑差拨、陆虞候和富安;梁山入伙为得投名状,与杨志用朴刀对搏等等。

武松从一出场,打人宰虎基本纯手工,例如出场时这样写

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後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

杀西门庆则是打个半死,而后用匕首割头;天王堂前那块三五百斤的石墩,能够轻轻抱起,随后醉打蒋门神更不用说了,使出了绝招"玉环步,鸳鸯脚",这些描写都说明武松十分擅长徒手搏斗

对危险的反应

武松在前往飞云浦的路上,发现了差人的猫腻,顿起杀机:

武松和两个公人上路,行不到数里之上,两个公人悄悄地商议道:"不见那两个来?"武松听了,自暗暗地寻思,冷笑道:"没你娘鸟兴!那厮到来扑复老爷!"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左手却散着。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鹅来只顾自吃,也不睬那两个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这只熟鹅除来右手扯着,把左手撕来只顾自吃;行不过五里路,把这两只熟鹅都吃尽了

杀人需要力气,所以武松不声不响的连吃两只熟鹅,而后更是主动攻击

武松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

再对比一下对林冲前往野猪林的遭遇:

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

...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有名唤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武松遭遇陷害,心中本就十分不忿,发现有人害他更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

林冲遭遇同样类似,野猪林的险恶他不可能不知道,却仍留有一丝幻想,低三下四的被两个差人一路折磨,甚至最后任人鱼肉,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机会。

性格差异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算是当时的高级公务员,虽然发配沧州,但仍有翻身的可能,更何况他老丈人愿意让其女儿等他,这才是林冲的精神支柱。

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糟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而后鲁智深救了林冲,林冲却对折磨过他的董超、薛霸网开一面,说明他不敢将事情闹大,或者可以说不敢生事儿

武松则不同,虽然做过阳谷县的都头,但依然一身江湖气,武大死后更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根本没有那么多顾虑,可以说是不怕事儿甚至敢惹事儿。

所以说,二人性格上的差异才是最重要的。飞云浦上,林冲依然会再现野猪林时的情景,处境十分被动,最终希望寥寥。

由网友 体坛最新论点 提供的答案:

即使是王定六或者时迁或者白胜,一样能杀了公差和帮凶的。因为飞云浦之战豪无含金量。

对手是两个公差,在水浒中,这类人出场不少,都是弱鸡,没有什么武功,地位地下。另外两个是流氓混混,说是蒋门神徒弟,其实就是帮助其做坏事的爪牙,这类人基本不会武功,和牛二等人一路货色,也可以说是和提辖看菜园时手下那些混混一样。说其没有武功的直接证据就是,打施恩这种水平的,他们这些徒弟有武功还用蒋门神亲自出手?

飞云浦在原著中是比较轻松的一战。全过程这四个人没有发出一招攻击。先是武松说要解手,骗一人过来,当时武松手脚没有受到限制,还吃的饱饱的,力气很足。对方过来帮他,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脚将其踢下了桥,另外三个赶紧逃,武松又踢到一个之后,这小子正在转身。武松扭断了枷锁,那两个逃命的中一个自己将自己吓的瘫倒了跑不动,武松逐一追上后杀了他们。所以飞云浦是武松追杀他们不是他们杀武松。

因此108将逐一走趟飞云浦,不能活着的不会超过5个,其他人都能愉快的应对

由网友 郑非梦妙文 提供的答案:

什么下场?必死无疑的下场。林冲与武松之间要说有差距的话,肯定不是体现在战斗力或者武功这些硬实力方面,论硬实力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可并非浪得虚名,林冲是有真本事的,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不是白叫的,能跟武松齐名说明了林冲的实力得到了江湖中人的认可。

林冲与武松的差距其实是体现在性格、判断力、警惕性、果断性这些软实力方面。这方面真的是差距太大了。林冲与武松都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浓墨重彩塑造的英雄好汉,他们各自的事迹都写得非常详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个人的遭遇有些重合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曾被刺配充军过。林冲曾被刺配过沧州;武松则刺配过两次,一次刺配孟州,一次刺配恩州,不过第二次的时候没有到达恩州仅仅到了飞云浦,武松就将四个杀手干掉然后返回鸳鸯楼实施了血溅鸳鸯楼的惊天大事件;两人还有个重合之处是都曾在充军半路上遭到了仇人截杀。

读者就是通过刺配充军的路上林冲与武松的表现来判断出了林冲懦弱,武松强悍的结论。我们先看林冲在刺配沧州时的情况,押解林冲的公差薛超、董霸用滚烫的水折磨林冲,林冲就如同一只羊羔:

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 薜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 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

林冲的脚不但被烫伤,薛超、董霸还冲着林冲骂了半夜,林冲连话都不敢说,哪里还有半点英雄好汉的样子。到了野猪林,薛超、董霸为了方便干掉林冲,就拿出绳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缚在树上。直到现在林冲还说什么"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临死了林冲竟然还看不出薛超、董霸要杀死他的企图。林冲脑子简直是进水了,警惕性都哪去了?

薛超董霸都举起棍子来往脑袋上砸了,林冲这时竟然哭了: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一边哭一边求饶,让人看出了林冲的软弱与愚蠢。如果不是鲁智深把林冲救下来,林冲早就死在野猪林了。就林冲这个样子如何能过得了比野猪林更加凶险万分的飞云浦呢?同样是刺配的路上,再看看武松是怎么表现得,从一开始武松就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半路上武松察觉到两个公差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心里就有数了:

自暗暗地寻思,冷笑道:"没你娘鸟兴!那厮到来扑复老爷!"

武松知道这俩公差没安好心,于是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一边走一边吃施恩送的那两只熟鹅,吃得干干净净,又做好了充分的体能储备。

在走到离城八九里的时候,武松发现前面又出来两个不速之客,手里提着朴刀,腰里别着腰刀。两个不速之客暗中跟押送武松的两个公差挤眉弄眼,打些暗号,武松早就看在眼里了。面对前后夹击之势,又走不数里多路,只见前面来到一处,济济荡荡鱼浦,四面都是野港阔河。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

武松觉得火候到了,引诱两个提朴刀的靠近,然后突然飞起一脚将其中一个踢下水去了。另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

面对突发情况,押送武松的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把刑枷扭断,赶下桥来。其中一个公差自己吓趴了。另一个狼狈逃窜,武松奔上前去,只一拳就打翻在地,然后从水边捞起朴刀来将其杀死,然后转过身来把那个个吓趴下的也杀死在地。  那两个被踢下水去的杀手挣扎要跑,又被武松追着,又砍倒一个;另外一个被抓了活口,武松得知了蒋门神、张督监、张团练合谋陷害自己的真相后手起刀落,也把这个活口给杀了。

飞云浦一战,武松干得实在干净利索,威武霸气,非常漂亮,跟林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我们可以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林冲根本就过不了飞云浦这一关,他会死得很难看。

由网友 水浒传理性分析评论者 提供的答案:

林冲象武松那样经过飞云浦会怎么样,可以告诉大家,林冲杀敌更痛快,更精彩,武吹更不高兴,更加委屈。林冲与武松的处境完全不同,林冲从前是一等良民,有父母老婆孩子,他也从来没害过人,也没想到别人会害自己,只想好好服完役与家人团聚,林冲当然不会乱反抗差人的刁难,因为反抗逃跑在古代诛连九族会连累家人。而武松不同,武松是个社会渣滓,只是被迫打虎偶然做了一件好事,从前杀人曾到柴进庄上避难,为了酒肉可不问是非当黑社会打手,反过来,如果当初是施恩抢走蒋门神张都监等人的快活林,武松一样被蒋张等人收买,充当打手,武松与孤儿没什么差别,可按自己意愿行事,大不了自己死。再说,林冲也并非没警觉的人,在草料场,林冲闻到风声,有人害自己,林冲就买了尖刀,用于防身当武器,其警觉性比武松更高,武松带枷锁经飞云浦之前,施恩送别,这种官场人物与囚徒的结交,岂会不知世道黑暗,施恩当然提示武松,路上会有人陷害,而林冲,从草料场的表现看,完全自我警惕,警觉性比武松更高。武松枷锁是木制的,可随意挣脱,史进在东平府牢里,也用力也弄开了木枷锁,武松打二个无什么武功的差人,二个四流杀手,还靠先下手为强偷袭,把二个差人踢下水,用力从背后偷袭一个杀手得手,另一个则被吓破胆而不堪一击。可以想象,以林冲的警惕性,一个出色军人的深厚功夫,在飞云浦杀敌,将比武松打得更精彩,更快速取胜。

由网友 杨中柳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如果让林冲带着枷锁走一趟飞云浦,遭遇和武松同样的境遇,我认为所能有的下场,也就是接下来能有什么样的故事,大致上无非就是把押送他的两个公人及赶来谋杀他的家丁杀了而已;绝不会在返回头去,把张都监大小十多口人都给杀了。

林冲和武松在性格上有相同之处,比如狠;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比如处世态度。相对于武松,林冲的忍功要大许多。林冲上梁山,是被逼上去的;假如稍有一点出路,林冲都不会上梁山的。林冲之所以会如此,与他的出身有关,多少都是个有文化的武人,基本上属于官员阶层,算是成功人士,凡事有个底线,并不出格。

和林冲相比,武松就洒脱的多了,他没有那么多思想负担,而且武松看事情远比林冲看得开。这也与武松的身份有关。武松是个什么人?说白了,武松就是个从小死了爹娘,没受多少教养,在乡镇闲逛乱浪的二杆子而已。

假如把武松换成林冲,在高衙内调戏自己媳妇的时候,就把高衙内给结果了,哪里还有后来逼上梁山之事?假如把林冲换成武松,即使是遭遇飞云浦之变,返回到张都监家,在鸳鸯楼里,可能杀死的只是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不会累及家眷的。

林冲是如何死的?表面上是病死的,其实是窝囊死的。所以,综合考虑林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假如让林冲带着枷锁走一趟飞云浦,最大的可能就是杀死押送他的两个公人和后来帮凶的两个家丁,绝不会返回头去,再杀了张都监大小十多口人。这就是林冲和武松的区别所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