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斯大林格勒战役时,第六集团军由莫德尔来指挥,德军能取得战役胜利吗?

由网友 鬼影问道化真身 提供的答案:

如果德军元帅莫德尔,来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必败无疑。

一支劳师远征的军队,最渴望的就是速胜;最害怕的就是与强悍的对手,打持久战,因为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性。

具体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来说:

1,苏联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断了德军以战养战的可能性。因此德军一切补给,都必须从苏联境外去获取。

斯大林格勒离德国本土有几千公里,德军的长期补给供应,是不可能有保障的,而苏军是在本土作战,苏军补给保障比德军要好得多。

这是德军的一大致命伤。

2,斯大林格勒中的苏德两军的装备,没有代差。而苏军在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头脑清醒,苏联没选择与德国速战速决,苏联刻意与德军打持久战,打消耗战。如此一来,德军战败乃至全军覆灭,就是迟早的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主帅能力强,德军可能会坚持得久一点;德军主帅能力差,德军也只是败得快一点而已。

当德军开赴斯大林格勒的那一刻起,德军就败局已定,换谁去指挥德军,结果都一样。即使德军元帅莫德尔,去指挥德军攻打斯大林格勒,德军也是死路一条。

由网友 文旅揽胜 提供的答案:

谢邀。莫德尔是敢于顶撞希特勒少有的高级将领,此前诸如德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等德军高级将领,经常被希特勒训斥得灰头土脸,丝毫没有勇气坚持己见。莫德尔证明,希特勒只尊重强力和信念,他是可以被"征服"的。

莫德尔从德军一个高级参谋到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南方集团军总司令、中央集团军总司令,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

在斯大林格勒期间,莫德尔据守勒热夫突出部15个月,挫败苏军两次大规模攻势,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苏联铁木辛哥元帅策划的攻势遭到德军莫德尔凌厉反击,苏军4个集团军被围歼,20万官兵被俘。使拱卫莫斯科的朱可夫指挥两个方面军两百万雄兵却无法驰援南线。

莫德尔的真实意图是利用他对希特勒的影响力不断拖延战役时间表,期待苏军失去耐心而率先进攻,然后打一场他最擅长的防守战。经11天激战,苏军第39集团军被全歼,阵亡1万,伤俘5万,德军缴获坦克230辆,火炮760门。

奥列尔突出部战役是莫德尔的又一个防守杰作,德军两个集团军虎口脱险,从苏军的钳形攻势中全身而退。苏军损失惨重,阵亡和失踪11万人,伤32万人,损失坦克2600辆,大炮900门,围歼德军的战役目标完全落空。德军伤亡6万余人,损失坦克将近300辆。

特别是在1944 年12 月16 日,莫德尔指挥的突出部之战即阿登攻势中,他的指挥和组织才华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在接任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后,在艰苦和伤亡过程中,他及时停止部队溃退。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假设。希特勒假如早一点把德军的指挥权交给莫德尔,也许斯大林格勒战况会有所不同。但是,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战争的走向最终会以正义的战争赢得胜利。

由网友 思辨明理 提供的答案: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前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由战略防御开开始转入战略进攻,德国法西斯战争潜力由盛转弱。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使是第六集团军的莫德尔来指挥,也无济于事。德国进攻前苏联的战术是闪电战,战争初期的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度逼近了莫斯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德国逐渐显现出战争潜力不足的短板。

前苏联国土面积辽阔,人口数量大大多于德国,二战爆发后前苏联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当年的日本想配合德国从东面进攻苏联,结果在诺门坎战役中,被前苏联打的满地找牙,之后日本再也不敢对前苏联有任何企图,心里上留下了阴影。

前苏联没有了东面的后顾之忧,成了稳固的大后方,其战争的后劲开始初步显露出来,前苏联在二战前,已经具有较为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有了稳固的大后方之后,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提供给前线部队,伤亡的兵员又可以持续得到补充。

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前苏联和德国比拼战争的韧劲,双方不断的采取添油战术,结果前苏联笑到最后,这不是那个指挥官可以左右的,是靠实力说话的,毕竟前苏联和德国的武器装备不存在什么代差,再加上兵员数量上德国也没有优势。打消耗战是德国不愿看到的。斯大林格勒就是一场消耗战,一方进攻,一方死守,看谁能把谁耗死。

德国越是不愿意这样,前苏联就逼着德国这样做,因此,德国换上莫德尔来指挥也无法扭转战局。前苏联在战争初期吃了大亏,稳住阵脚后,特别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战斗意志,战争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必然的。

由网友 清泉银铃 提供的答案:

德军还是不能取得胜利!因为双方兵力悬殊,俄军的支援后续兵力源源不断,在残酷的巷战中德军伤亡残重,援军又突不破苏军的防线,德第六集团军孤立无援,陷入了攻不动,突不出去的死境!!但如德军交给我指挥,我宁愿上军事法庭,也不会听希特勒固守待援的命令,在苏军还未形成完全合围前,集中力量从缺口一鼓作气突出去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