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hygft 提供的答案:
我在医院上班已经27年了,有发言权了。
先说在医院上班的好处:
1 看病拿药真的是太方便了。自己和家里人看病都特别方便,哪个科室都有熟人。很多小病咨询一下就可以了,同事说几句,有的时候连药都不用开就解决了。前几天儿子得了一个小病,本来要做个小手术引流一下,同事给看了几次,说过几天自己就破了,连这一刀都不用挨了。我也住院做过手术,全是同事帮忙,太方便了。
2 我打针输液都会,老人有点小病,在家里全自己解决了,我妈都好多好多年没有到医院来过了,平时拿药也都是我上班就顺便拿了。上次新冠阳性也是我在家把她治好的。
3 社会地位比较高,亲戚朋友知道我在医院上班,都特别客气,邻居们也是,因为总有麻烦到我的地方。
不好的地方:
1 找你帮忙的人太多了,拿药的,开诊断证明的,找床的,做检查想提前的……都得自己搭人情去办,真是不厌其烦。尤其是那种平时根本不联系,有事就可开始打电话发微信,这种人我现在也学会拒绝了。
2 别人住院生病都帮着忙前跑后的,自己生病了,就没人知道了。
3 疫情期间真的累成狗,加班熬夜是常态,关键还不能离津。
由网友 疼痛科李医生 提供的答案:
我和我老婆都在医院上班
医院上班在外人看来,可能工作稳定,收入高
其实这都是表象,医院上班就是忙各种不停地工作
夜班是很多人的噩梦,你可能要不停地仰卧起坐
还要对付各种检查,会做各种账目,会做PPT,会查文献,会写论文,还有各种会议、学习班
有时间学习自己专业的相关知识,因为病人的病情也是在不停地变化中
每个月的手术勉强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并没有网上那些医生那么高的工资奖金
想要发财的还是选择其他行业吧
还有人会说,家里人看病可能会方便点,这个确实也是,我会真个好点医生给家里人,我知道那个医生靠谱,这也许就是学医的唯一好处吧!
也许有的科室可能会好点,像检验科、放射科等辅助科室可能相对轻松些,但这些科室同样夜班比较频繁
由网友 杏林里的一颗杏 提供的答案:
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不同的职位,不同的性别,感觉都不一样!
首先,不同的医院,省级医院各项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好,但是很忙,不是忙着看病,而是忙着各种课题,会议,除了当班那天需要在临床上看病,其他时间就需要不停的全国各地开学术会议交流,下级医院去会诊开飞刀,主持课题论文晋升镀金,基本不靠医院赚钱,主要是赚外快,假日都很少很少,家里基本顾不上!市级医院就忙着上班,病人不怕多,还要保持旺盛的精力,扩大影响力,主要收入就是科室的病人数,靠绩效奖金,所以很累很累,是医疗界的中坚力量,呈上起下,抱怨和艰辛自然最多!县级医院现在医保报销力度最大,也不缺病人,但是一般麻烦的病人就往上级医院转,收入一般,大部分都会有其他职业兼职,工作相对轻松点!
不同的科室不一样,一般外科医生地位比内科医师高,但基本55岁后就被拍死在沙滩上,坐坐门诊养老!内科医师执业时间长,基本45岁后开始赚钱,地位直线上升,干到70岁没啥问题!外科中神经外科最赚钱,风险最小,基本都是脑部手术,花钱最多,家人最有心理准备!普外科是风险最高,收入相对少的科室,家人心里准备不足,最容易找医师麻烦的科室!内科中心脏内介入科最吃下香,风险虽然大,但家属多能接受,虽然地位福利好,但吃射线寿命短,50多岁基本都脱发了!
再次,不同的职位差距太大,住院医师基本是24小时360天连轴转在医院,做的最累的事,拿的最少的钱,属于没地位没存在感,还不敢有怨言!主治医师属于中层,一般科室治疗主要负责,大事小事都管,科室内地位好,但医院内的地位低!主任医师一般不出现在科室,到处刷存在感,地位最高,拿钱最多,做事最少!
最后性别不同受欢迎程度不同,相对来说男医生不管在在技术水平和受重视程度都碾压女性医师,上级医师一般都喜欢带男性医师,因为女性医师性格上和工作态度上只有少部分能跟的上,大部分女性医师最后都以家庭为主,被边缘化,去往辅助的,冷清的科室比较多!
由网友 文史哲医生 提供的答案:
首先需要明确你在医院工作的部门
医院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单位,在医院工作,一般分为2大类: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
非医务人员
首先说一下非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包括行政岗位(包括专职领导)、后勤岗位 ,和其他单位行政部门差不多,除医疗强相关科室外,绝大多数科室可以正常上下班。这里不做赘述。[微笑]
医务人员
虽说是医院员工的主体,但是确实实实在在的蓝领。医务人员又分为临床一线人员(临床医生、病理医生和护士)和医技人员(物理检查:彩超,CT,放射,功能科心电图等;化验检查:检验科)。
①临床一线医生分为内、外、妇、儿(包括急诊)和病理医生。
病理医生:不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只需要面对标本,拿病理报告说话,一般按时上下班,偶有加班。主要体验就是显微镜下看片子看到头晕头痛加眼花,标本室里甲醛(福尔马林)熏的眼泪鼻涕一大把。
内科医生:值班制度下的病人负责制,在履行科内白、夜排班的前提下,以病人为中心。早晨8点交班,之后各级医师查房,大约9点开始下医嘱、写病历,期间收病人的情况下,以病人初步治疗、病人平稳为下班节点(具体点数未知,期间是否吃饭、是否休息以患者是否平稳为准),周六日无病人处理、无排班可休息,反之则值班或者查房、下医嘱。手机24小时开机,遇到急诊,随叫随到。
外科医生:在内科医生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手术、换药、术前术后交待病情、术前术后查房,所以一般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更忙。所以为了不耽误手术、有力气干活,一般外科医生早晨来的更早(约07:30左右开始查房),早晨吃早点吃的要好(因为不知道手术时间早晚,可能中午、下午或晚上)。所以外科医生一般手术前一天签字(第二天手术的),手术时手术,下了手术,要换药(前一天手术的),所以一般下班时间要晚于内科医生。〔麻醉医生在医院归为外科系列,和外科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一辈子的关系不同的是,麻醉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仅在麻醉(麻前、麻中、麻后苏醒期)的那几十分钟~几小时的关系〕。
妇产科医生:在外科医生基础上,再加两个字"更 "、"累"。虽说临床一线都很累,但是妇产科医生说排第二累,没人敢排第一。作为人生的第一站,妇产科除了救治妇科疾患病人,大部分工作是见证中国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白天剖腹产手术,妇产科医生的累主要提体现在夜间、凌晨急产需要剖腹的孕妇患者上。笔者作为普外科医生,偶有夜间急诊手术,时常在手术中听到剖腹产婴儿的啼哭声,那破晓般划破夜空的啼哭声,犹如给做了一夜手术的我们注入了强心针,赶走了疲惫、驱散了酸痛,使我们精神抖擞,继续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接下来一白天的临床工作中去。一个个初生的婴儿,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未来;而第一次托起这希望和未来的,就是我们妇产科医生的手。所以在此,致敬全国的妇产科医生!你们辛苦了![玫瑰][玫瑰][玫瑰]
儿科医生:工作模式与内科医生差不多,特点是部分小儿患者由于描述不清(古代儿科又称为"哑科"),所以一些疑难杂症诊断较困难,由此造成的患者矛盾也较多。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也是目前没人愿意干儿科的原因。所以,为了子孙后代,多给儿科医生一些理解和鼓励,给他们一个干下去的理由和信心!谢谢了![祈祷][祈祷]
②医技人员
物理检查人员:彩超,CT,放射,功能科心电图等;化验检查人员:检验科。除了超声、心电图等,不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大型仪器检查有技师)。医技人员相对临床来说,压力较小,可以专心工作。不用面对急诊患者家属的咄咄逼人,不用考虑患者费用问题、医保会不会超标问题,不用查房、不用写病历。对患者做出辅助诊断及较客观报告,在报告底边会有备注:本结果仅对送检标本负责或本报告仅供临床医生参考等字样。
这就是我对在医院工作体验的一点感受,一家之愚见,请各位看官参考、指正。谢谢!
由网友 执着的海风u3 提供的答案:
忙,累,险,难,苦……
以医院临床一线工作来说吧。基本上都很忙。因为医院不会养闲人在一线岗位。忙累是通常状态。夜班是所以医护怕的班次,熬夜太伤人。即使是孕期,很多人累到流产。生病也不能随意请假。
风险系数高。因为医生误诊,手术失误,护士打错针,拿错药都可以引起人身伤害,造成医疗纠纷等。毕竟,人命关天啊!夜间单独值班时风险更高。
工作难度大,因为一来医生护士,想在那么忙碌的状态下不出错很难。二来疾病没那么明显的表现,病程中发展也不一样,要评估观察,经验判断,检查诊治中难免要仔细观察,慎重下结论。而患者和家属迫不及待要答案,不要承担一点点风险。本身这样要求就违背了医疗的初衷和特点。例如妇产科分娩前腹痛,都会问啥时生,生多久,能不能顺产?那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看产程进展,不是当时就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的。
除了要避免医疗纠纷外,现在医院还有科研任务,此外教学,做PPT,参加考试,竞赛等又分去很多精力和时间。学医苦,是每个人都挂在嘴边的。
当然,也有好的当面。例如工作稳定,偶尔有职业成就感,有相应的专科保健知识,有时候就医方便等。
由网友 日日悦读 提供的答案:
我表妹在一家大医院上班,这家医院排班比较乱,基本上是常年的白班夜班混着上,而且表妹从来也不知道自己十天后是哪天上班哪天休息,家务也基本顾不上,回家就是吃饭、洗漱、睡觉,这三件事占去了全部休息时间的2/3,剩下的时间再扣去上下班赶路,只能勉强辅导一下孩子功课,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什么的家务是不用想了。
白班应该午休时,看不完病人来不及去吃饭,只能拿个面包凑合一下,夜班时,没事了可以睡(最早23点),有事了护士会来叫,叫了就得去,忙得话,一晚上加一块连一小时都睡不够,闲的话,一晚上也得起来个四、五次,睡眠能力一般的人真吃不消。
收入么,也只能勉强算个中游,可是考虑到工作成本,这收入还真不咋样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