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以前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_为什么秦末农民起义秦国没有兵

由网友 白水的成长记录仪 提供的答案:

秦朝以前,整个中原还没有实现大一统,人们如果真的犯事,可以直接流亡他国就好了。

夏、商、周,属于联邦制国家,以统治者为核心,家族血脉开始各种扩散,基本上就是一大家子占据一块地方,然后成为这个地方的统治者,中央主要是负责调度,协调资源。特权阶层,彼此之间都是亲戚关系,即使造反,也会给对方留好封地。

武王伐纣,周取代商,但是殷商王朝一脉还是可以供奉自己的祖庙,在宋的封地上继续休养生息,只是不能再当带头大哥而已。

至于农民是没有,少部分人是平民,大部分是奴隶,平民人数太少,基本成不了啥气候,奴隶基本都是被层层约束,所以王朝更迭都是贵族之间的战争。

东周势弱之后,随即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没有统一的政权,这就导致,人是可以流动的。如果在这个国家活不下去,完全可以换个国家继续发光发热。

伍子胥复仇就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伍子胥一家在楚国遭到猜忌,父亲和哥哥都死了,但是伍子胥逃出来了。他在吴国取得了国君的信任,在把吴国做大做强的同时,顺手把自己全家的仇给报了。

如果他的境遇换到秦朝,那么大概率也只能造反了,因为大一统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完全找不到能够帮助自己复仇的政治资源,只能拼尽全力放手一搏。

秦朝之后爆发农民起义,一是秦朝的法制特别严苛,动不动就是毁灭性打击,还有就是连坐,一人犯法,周围的人一起玩完;二是大家没有地方可以逃。要么生存,要么毁灭,起义大概率是个死,不起义照样也是个死,后者更憋屈,既然如此,不如试试运气。

无论是最开始的陈胜吴广,还是后来的刘邦,大部分都是迫于形势,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选择了起义。

由网友 与谁争锋1738 提供的答案:

很好理解呀

第一、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实行户口制,人们有自由迁移的权利,压迫太甚就跑掉

第二、没有商鞅五术,没有对人民实施贫弱疲辱愚,人民还有条活路,不至于造反

第三、春秋期间各个王侯还讲个义字,无论对对手还是对人民都有个底线

第四、老百姓认为皇权天授,压根不知道啥叫起义造反

秦朝以前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_为什么秦末农民起义秦国没有兵

由网友 减水书生 提供的答案:

农民起义,是要有领袖的。但是,能当领袖的人,太多。没能当成领袖,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没有机会。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

就领袖个人来说,机会就是运气。

五世相韩的张良VS沛丰亭长刘邦,哪方面都是碾压级的。但是,刘邦是主公、张良是谋臣。天理何在?天理就是运气。

天时:刘邦赶了个晚集,但晚集却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和六国旧贵族集体暴动。张良游侠二十年,相当于搞了二十年的地下反秦工作。但统统没用,赶不上大势巨变,只能一直当黑社会。

地利:泗水系月牙形水乡山泽地带,是秦帝国的力量薄弱地带,彻底的天高皇帝远。因为秦帝国的驰道修不过来。但是,张良呢?堵着旧韩故地死命干,只能怎么干怎么死。那可是大秦帝国的东大门。大秦驸马、丞相之子、三川郡守李由,就在洛阳。

人和:天高皇帝远的下一句是民少相公多。但大秦搞郡县集权,官僚相公们派不过来。相公们过不来,六国老贵族和门客却全都过来了,形成了一个任侠集团。这就是起义的人才啊。什么英布、彭越、韩信,全从这个鬼地方出。

天时、地利、人和,张良完败、刘邦完胜。这都是运气。因为全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东西。张良即便能耐再大,在旧韩故地也拉不出队伍。刘邦即便再不靠谱,在沛丰之地也能拉出队伍,甚至还能占到城池、打败秦朝政府军。

然后再说农民起义,跟领袖个人的成功,是一个道理。区别仅是:前者更在意小趋势;后者更需要大趋势。小趋势是时势激荡,大趋势则是历史形态。

秦朝以前,不具备农民起义的历史形态。

农民起义也需要形势剧变。简单说就是天下大乱。但这种乱必须是一种原子化的乱。官逼民反,官是集权制下的官;民是编户齐民的民。天下就这么两股力量。官员,或是腐败了、或是残废了,总之已经无法控制社会了。百姓,或是编不成了、或是齐不成了,反正就是没人能管得住了。

首先,当自耕农肯定没戏。百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人炕头的日子,想也别想。但可以当佃户、给地主种地,可以当奴婢、向大户委身啊?

其次,想当个佃户却租不到地、想当个奴婢却找不到主儿。于是,老百姓成了流民。佃户不会造反,流民才会造反。因为造反这事太大,关键是风险大、难度高,收益也不咋地。即便成功了,可以封侯拜相也就核心领袖圈的一伙人,其他人全是炮灰。

最后,那就只能造反。因为没有活路了。

或是官逼民反、或是天灾连年、或是外部入侵而导致的农民起义,这个逻辑链条上,不能出现一个第三者。只要有个第三者出现,农民就能租到地、就能当奴婢,总之都会找到活路。

东汉末年,大汉帝国八州、三十六方同时爆发黄巾起义。这比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可邪乎多了。但是,黄巾起义之后呢?皇帝差点儿饿死,东汉废了99%的命;州牧郡守逐鹿天下,千里无鸡鸣比千里饿殍残酷多了。但是,农民起义呢?没了。

大唐末年,又是庞勋起义(陈胜级别的渠帅小队长)、又是王仙芝起义(武装走私集团级别的私盐贩子)、又是黄巢起义(跟王仙芝一个级别)。但是,五代十国呢?还有庞勋、王仙芝、黄巢这些人什么事吗?沙陀军事集团、中原藩镇节度使,还有饮马黄河的契丹人,把天下搞到彻底崩溃。"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天下已经乱成这幅德行了,而农民起义呢?也没了。

那么,这个第三者是谁?

在东汉末年,就是豪族支持的各个县级、郡级、州级以及连数州级的诸侯。在五代十国,是士兵利益集团支持的大大小小的藩镇节度使和军事集团。

朝廷命官不管用了,天下百姓也都流民化了,但中间力量却一直存在,而且特别硬。同理,西晋衣冠南渡之后的北方天下,也是如此。不仅还有没跑掉的豪族,还有冲进来的胡人部落兵。这时候就不会有农民起义什么事。

那么,秦以前呢?这个第三者是谁?

春秋及春秋以前,没有第三者、不需要第三者。或者,也可以说全是第三者。天下的确也可以各种乱,但不是原子化的乱。

春秋及以前就没有编户齐民的民,所以没有地主家的佃农、大户家的奴婢,更不会有大量非要造反的流民。

夏商周三代,社会是族群形态,或者说是氏族、家族形态;秩序是宗法制以及分封制。族群是大宗下面带着一群小宗,一堆共同祖先、共同历史、共同记忆家族的联盟。为了理解简单,就把这种族群看成家族或氏族也行。但要记住家族内部是分大宗和小宗的,要更复杂些。

编户齐民下,大家都是社会人,除了国家和法律,就没人管你了;族群宗法下,大家都是单位人,不用国家和法律,"单位"就能管你。

首先是上层君子。

周武王往东方一指,对姜子牙说:尚父啊,我封你在东边当个齐侯、以藩屏周啊!然后,姜子牙就带着本族的老少爷们以及周天子赐的一套青铜器,从陕西杀奔山东。到了这里,就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把当地野人全给收拾服了。最后,建座城池,姜姓(吕氏)家族全住在城里,城里的是君子、城外的是野人,然后君子统治野人。

周初的诸侯,大多就这么来的。而且还是逐级分封的,天子下面是诸侯、诸侯下面是大夫、大夫下面是士、庶人。这就是分封制。

其次是下层野人。

野人是谁?姜子牙到山东搞了武装殖民,殖的这个民就是野人。野人打不过拿着青铜器的君子,也没有人家更有文化,于是接受统治。但野人并非一个一个的人,也是一个一个的家族或氏族。为什么必须以这种存在形态?因为生产效率低。开荒种地、外出狩猎,必须集体行动。所以,一个家族、氏族,才能完成"生存"这个大工程。原初形态的社会,最重的罪就是放逐,放出去跟野生动物为伍了,这比处死还难受。

家族或氏族形态的特点是什么?

非要往道德上引申,那就是互帮互助。放眼整个氏族,不是你大伯父就是你二大爷,所以谁也不会让你饿死。因为氏族的财产都是公有的。大伯父和二大爷即便有私心,也不能不让你吃饭。你死事小,家族或氏族却损失了一个劳动力。当时的情况是:地有得是,但人不够。

氏族里面,不仅财产公有,甚至媳妇也能共享。老爹死了,小老婆归了儿子,这是蒸;哥哥或叔叔死了,嫂子或婶子归了弟弟或侄子,这是报。没死的,大家也能共享,这是通室之好。这些词,现在看来太不道德。但没有所指,就不会有这些能指。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不实,人都要饿死了、家族都要灭绝了,道德就只能让位给生存。

从君子到野人或小人,全是这种社会状态。然后,农民起义还有必要吗?要么大家集体饿死,赶上天灾了,谁也没办法。要么大家集体出去抢劫,这就是盗了。但这种盗,跟农民起义是两个路子。

进入战国,氏族或家族垮了。为什么?一是人有私心,小家庭最合适;二是技术进步了,小家庭能生存。还有就是国君与平民合谋架空贵族了,国家鼓励平民的小家庭。

有了铁犁,老公在前面拉犁、老婆在后面扶着,荒地就开垦出来了,粮食也就有了。如果再进步点儿,那就是老公在外种地、老婆在家织布,生活水平还提高了。

所以,这时候平民小家庭就要直接与国家或公权力发生关系。这个公权力的代表,要么是诸侯国、要么是贵族大夫。所以,统治关系从家族或氏族的对象,变成了个人和小家庭的对象。这就是一种新的权力形态的变化。但这种权力形态却不同于后世的中央集权,可以认为是前中央集权时代。

这时候,会不会官逼民反而农民起义呢?

没必要。因为地多人少。你这里统治太残暴了,那我就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哪哪都有第三者,老百姓有的选。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我养活你三年了、你吃我黍也三年了,结果你却连理都不理我。行!现在我生气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咱们再见。

但是,战国搞兼并了。你使劲跑也跑不出我的五指山。要么从河东跑到河内、要么从河内跑到河东,都是我们魏国人。而且,都不用你跑,我也会好好对你的。因为地少人多,老百姓可精贵了,大家都在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放眼寰宇,谁还有我更尽心,你们就别跑了,好好给我种地、好好跟我打仗,咱们一起创造美丽新世界。第三者的存在,战国也不能太残暴。搞得民不聊生,早就有人出来替你出头爱护老百姓了。

所以,这时候的第三者是谁?有得是。老百姓可以随便选,魏国不好了、那便去秦国,也就没必要揭竿而起。换个地方的成本,总比造反为盗的成本,低太多。

七大战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秦战国:你们给我种地、你们给我打仗,我给你们土地和爵位,让你们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一类是其他战国:国内全是信陵君、春申君这种人,这伙人就是本国内部的第三者。

家族或氏族不是垮台了吗?但人是需要组织的,也是需要公共服务的,没有拿枪的、谁来提供安全保障;没有组织者,谁来开渠修路。于是,春申君、信陵君这伙人就可以发财了。

先找到一块荒地,然后平整土地、开渠引水、清理灌木、修桥铺路。这相当于建了一个小区。再后,就是做广告、搞销售,招揽寻找乐土的老百姓:别去看世界了,这里就是美丽新世界;别去找乐土了,这里就是迦南美地。大家都来我这儿安居乐业吧:我这里有良田、我这里有农具、我这里有耕牛,茅草屋都给你们盖好了,你们拎包入住就行。

但是,开渠引水、清理灌木、修桥铺路,这种建个小区的活,农民自己为什么不能干?非要让春申君、信陵君赚差价?这些都是大型的公共性服务工程。公共性服务工程,不仅要钱,也就是投资,而且需要组织能力。家族或氏族垮台之后,一个个的小家庭已经做不到了。但信陵君们却能做到。这些人都是贵族老财,钱有的是;还有门客部曲,组织能力特别强,自家啥样人才都有。

其他战国,是信陵君这伙人提供公共服务,那秦战国呢?秦战国用代理官僚。信陵君的门客,其实也是一种官僚。前者是给国家干活的官僚,后者是给封君干活的门客。所以,后面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秦战国只能越来越强,而其他战国只能越来越弱。在秦战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老百姓直接给秦王种地;在其他战国,哪哪都是中间商,老百姓都给封君种地了。

这时候,农民起义还怎么发生?

只能发生在秦国了。但秦国给你爵位了,你给国家干活、为国家打仗,就能获得爵位。关键是为了招揽四处看世界的老百姓,秦国也是各种建小区、做广告,跟信陵君、春申君这伙人抢人口。而且,秦国逐步蚕食山东六国,还能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把其他战国的钱全都抢回来了。

而其他战国中,就更没必要了。你都拎包入住了,还搞什么事情?没必要跟信陵君死磕,干不下去,可以继续看世界。旁边儿的春申君,正翘首以盼呢。这时候,你就是想委身大户当个奴婢,都不行。鸡鸣狗盗,你得会一样,然后才能去封君家里吃白食。没本事咋办?地给你开好了、农具给你备齐了,甚至小茅屋也给你搭起来了,好好种地吧。给封君种地,甚至都不用给国家交税当兵。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哪朝那代都有,但那不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必须是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这种级别的。但这种级别的大事情要发生,却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就是历史形态,包括社会形态和权力形态。而在这种历史形态里,就不能出现一个第三者。但凡出现了,农民起义就不可能发生。秦以前的三代,春秋之前的社会形态不允许农民起义;战国以降的权力形态不允许农民起义。因为无论内部外部,全是第三者。

由网友 萨沙 提供的答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农民起义的前提是必须有大量农民,而且要农民活不下去才会起义。

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自耕农有限。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还是比较原始的。

春秋之前的商代,普遍是奴隶制度,民间以氏族作为基本的单位。

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太低,粮食亩产很低。

如果一家四口人进行小家庭农业种植,根本就不可能养活全家人,只能活活饿死。

所以,只能采用氏族方式,大家族进行合作生产,集中大家的力量。

到了春秋时代,随着生产力提高,氏族逐步开始瓦解,出现了小家庭,但并不多。

直到战国末期,商鞅还在强迫老百姓分家,就是希望出现大量的自耕农。

但直到战国后期,自耕农数量并不多。没有大量的自耕农,也就谈不上农民起义了。

第二,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并不是严重的问题。

当时地广人稀,春秋时期即便中原地区还有大量的草场,用于放牧。

而且这些地区竟然还有不少野兽,大到老虎、豹子,小到豺狼、狐狸,数量还很多。

到了战国时期,人口最鼎盛时期,全国也不过2000多万人。

大家幻想一下,中国心腹这么多省份才有2000多万人,是什么概念?

土地根本就不可能缺乏。

魏相国李悝曾经统计过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土地多的种不过来。

到西晋时,还规定着一男有七十亩地可以耕种。

因为土地本身不是问题,农民的矛盾就比较低,无非是减少赋税而已,起义的理由比较少。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化程度较低。

春秋时期,国家还是井田制度。也就是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

农民其实属于大王的佃户,耕种田地以后拿走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报酬,其余归大王所有。

春秋末期井田制度因奴隶制度的消亡,逐步瓦解了,但这种佃户制度其实并没有瓦解。

当时生产力低下,普通农民缺乏铁制农具、耕牛、种子等必需品,往往投靠地方大门阀成为佃户。

其实这本质上还是井田制度,只是土地所有者变为门阀。

从某种意义上说,门阀其实是这些佃户的救星。因为如果没有门阀提供农具、种子和必要的保护,这些佃户靠自己是难以生存的。

而当时其实荒地众多,佃户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去开荒,仅仅是因为开荒后也无法生存,这才愿意做佃户。

说来说去,春秋战国时期自耕农数量并不多,而且并不存在土地不够的问题,没有起义的理由。

再说通俗点,你完全可以选择去开发荒地种田,完全不受任何人的剥削和压迫。

至于如果最终活不下来,就是你自己没有种好地,你还能怪谁呢?起义什么啊?

这一时期,起义主要是奴隶起义或者流民起义,而不是农民起义。

由网友 翻开历史书 提供的答案:

首先农民起义这个事情或者说这个定义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观来划分的。其实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纯粹的"农民起义",大部分农民起义一开始是广大底层人受不了压迫而起,最后往往都会变成——夺大位、坐大位之战了。

秦朝以前有没有农民起义呢?其实有很多所谓的底层起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周朝的国人暴动了。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的话,这也并不能叫做农民起义。

当年西周的周厉王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实行专卖政策,山林湖泽都禁止国人进入,甚至禁止国人互相之间讲话,违反者进行处死。

这样不靠谱的举动,直接导致在公元前841年,镐京的普通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攻入王宫。周厉王下令派兵,最后却无兵可派。

于是其逃离镐京,在公元前828年病死于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的所谓起义或者说是平民的反抗运动。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正记载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应该是——大泽乡起义了。这个时间点是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模式之后发生的事情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秦朝以前几乎就没有出现农民起义的事情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大概有五点: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农民起义呢?这些农民起义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所谓的农民起义,实际上最初就是普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暴政的行为而已。

秦朝时期的第一场被公认的农民起义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了。这次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因为:陈胜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

可是行至大泽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可是按照秦的法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于是乎,这些人不想坐以待毙然后奋起起义了。

不过往后发展的情况就出现变化了。陈胜和吴广开始打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当取得了一点地盘之后,农民军内部就开始了各种互相的战斗了。

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最后这场起义在内部混斗以及外部打击之下就以失败告终了。

这种大泽乡模式的农民起义不是孤例,而是往后几乎所有农民起义的标配了。往后的农民起义的标配大概是这样:一开始的起义领导们,一般都打出了很好的愿景、美好的未来,例如:均富贵、均田地、人人都过好日子等等。这往往是为了拉队伍用的,用口号来吸引人参加。

在这样美好愿景的号召之下,往往无数的贫苦农民就会踊跃参加了。不过一般参加的也并不全部是贫苦的农民,其中也有很多各个阶层之人,例如:小手工业者、江湖人士、知识分子、一些王朝的底层官吏们等等。

可是往往一旦农民起义取得了一定的势力、打下了一定的地盘以后,那些领导者们就开始——涛声依旧起来了。

这些领导们往往就开始急不可耐地称王、称帝起来——屠虎者自己又变成了老虎、以前自己要推翻的东西,如今自己又亲手建立了起来。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大泽乡起义是一个;往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打下了天京以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的称帝、迫不及待的享受美好生活了。

跟大家介绍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本质原因以及其大概流程以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秦朝以前就没有出现所谓的农民起义呢?

我个人认为,农民起义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的条件:首先要有大量的失地农民、日子过不下去的农民;其次要有领导者才行;再次还要处在一个相对的乱世。

一般一场农民起义要想取得成功、变成声势浩大的运动,以上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管是大泽乡起义还是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都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失地或者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最后当然是所谓的乱世才能出英雄了。

秦朝以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主要原因大概有五点:

一是,秦始皇以后才实行的大一统模式、中央集权管理所有事物的模式。秦朝以前大部分时期实行的是氏族管理以及分封的模式。

个人家庭只不过是氏族的一部分,族长是整个氏族的实际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相对比较温和、并没有后来的那么暴力而且内部还是有一些所谓的"民主性"的。这些底层人大部分还是团结在族长的身边的,起义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

二是,发生农民起义的一个核心条件就是需要有:大量的失地农民、大量的活不下去的农民才行。秦朝以后几乎绝大部分的农民起义都跟土地兼并、群众食不果腹,从而产生了流民有关。

可是在秦朝以前总体上处于地多人少的状态,广大底层人并没有碰到所谓的土地大量被兼并、日子根本无法活下去的情况。

这里顺便说一句,古代社会并没有出现完全的奴隶社会的模式,在夏商周也并不是所谓的奴隶社会。即使有少量的奴隶那也是家庭奴隶而已,并主要以家庭成员出现的。我们古代历史上并没有出现罗马、希腊那种纯粹的奴隶起义模式。

三是,春秋战国时期总体上是处于一个大乱世的状态。一般在大争之世,往往对底层人的禁锢没有那么厉害,正所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了。

每个诸侯国都想着要发展自己、壮大自己,那么人以及人才,就是一个必备的核心要素了。这样一来,大部分人是可以跑路的。说白了就是:在秦国没有混好可以去楚国、楚国不行可以去魏国,大家可以选择逃避也就没有必要起义了。

四是,前面说过了农民起义必须要有领导者才行。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才能的人、有本事的人、一些知识分子们的选择余地比较多,例如:可以周游列国居庙堂之上、可以纯粹的做学问、可以教书育人;一些有本事的人还可以当门客、当谋士等等。

这样一来,社会上的精英都有事情干了、都有各自的安身立命的工作了,自然而然也没有动力去发动什么农民起义了。

五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常年征战、各个诸侯国之间那是常年打仗的。这样一来,大量的平民们就会被征召到军队里面去了,剩下的往往就是一些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儿童了。

这些人根本没有实力去发动农民起义,起义的人口基数和质量也是严重不足的。

总之一句话,秦朝实行了大一统、实行了郡县制以后,内部加强了统治力度、广大农民少了向上、向左、向右甚至是躺平的通道。没办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

往往一旦出现土地兼并严重、灾荒严重,这些失地农民变多且无法生活下去的话——往往就会选择奋起反抗了。

最后我想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永远都没有错误。古代农民有时候就像一根不断被压紧的弹簧一样,往往压迫得越厉害反抗的力度就会越大。

不过由于思想的问题、历史局限性的问题、启蒙的问题,古代绝大部分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往往一开始起义者们都是屠虎者,后来基本自己都变成新的老虎了,然后再被新的屠虎者所灭——周而复始、无穷尽也!

由网友 扬蓉儿 提供的答案:

不是有盗跖起义吗?

那个时期的奴隶起义就相当于农民起义。

农民!

在夏商时就没这个词

在这之前主要是以

只有国人与野人的称呼

国人是指首都市民,农民叫野人...

从殷周两代开始,经历春秋战国,过去以血源姓氏人群组合作为基础的共同体逐渐转变为属地的共同体。

如咱是赵国人等等

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大鱼吃小鱼只剩七雄互相攻伐。

可以以氏族血缘为单位的小国已经被吞并了,当时的人都是以国来为姓的

然后就被打散了 ,因为有竞争就必须要改革,互相之间也在不停的改革,这种改革主要以秦和赵为主。

改革最深层的主要是以秦为主的法制治国,可以抑制反对改革的一派。

到了秦统一中国,彻底实行郡县制,统治权可达到地方基层,选官也以政绩突出为主加以考核

"姓""氏"混合,成为联用的名词。姓作为 "nation" 的古义不见了

而个人只有以"人"作为基本的身份。

在春秋时代,"人民"与"百姓"并不是同义词,到了战国未年这两个名词却已混用不分。

秦干脆打破最后一层枷锁,六国贵族已然灰飞烟灭。

"中国""华夏"大共同体的认同,自然而然的成立了,这也是对"人"当做最大也是最基本的认同与归属。

经过五六百年的巨大变化,中国和中国人已强壮的生长起来,"人"开始具有自己独自寻找的意义,成了"自由"的个体,对于现实的不满和自身的生存受威胁时,以"人"为基础爆发出来的反抗才能叫做农民起义。

由网友 Mer86 提供的答案:

根据《庄子·杂篇·盗跖》记载,春秋后期的鲁国曾有一次奴隶起义。

后来人称这次起义为"盗跖起义"。

但由于这场起义的具体情况不详,起义领袖盗跖的生卒年份不详。

而且关于盗跖的生平介绍也很混乱,一会说他是柳下惠(春秋早期人物)的弟弟,一会又说他与孔子同时代。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再加上很多人认为《庄子·杂篇》可能是三国时期某位不知名人士的伪作。

故而"盗跖起义"是否真实存在,目前存疑。

另外根据《荀子》记载,战国时期的楚国还有一场"庄蹻起义"。

大概情况是楚怀王时期,楚国在垂沙之战中惨败,楚将唐眜被杀。唐眜死后,他的部将庄蹻率领军队叛变,并引发农民起事。起义军一度攻下楚国都城,并将楚国分割成了几块。后来楚军反扑,起义军打不过,庄蹻只好率领残部经湖南、贵州抵达云南,并在打败当地土著部落后,自立为滇王。

不过对于《荀子》书中的记载,历代文人素有争议。因为《史记》中也有一位庄蹻,是楚顷襄王时期的楚国将领。很巧,他在楚顷襄王的命令下,也南征云南。也是在打败当地土著部落后,自立为王。(因退路被秦军截断,回不去了,遂自立为王)

两个庄蹻的事迹隔了二十年。

很明显,记载内容冲突了。故而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比如南宋学者王应麟认为楚盗庄蹻和楚将庄蹻是两个人,只是同名。而唐代的杨琼和清代的梁玉绳则认为楚盗庄蹻和楚将庄蹻是同一人。认为庄蹻先造反,然后诏安,最后于二十年后率军入滇。

由于争议不断,且"孤例不证",所以后人一般认为"庄蹻起义"可能也不存在。

如果这两场起义都不存在。那秦朝之前倒是真的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农民(奴隶)起义。

为什么先秦时代没有大规模起义呢?

现在一般认为是四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农民起义"是后来人根据意识形态进行人为划分的结果。

举个例子,"陈胜吴广起义",习惯上会被划归为农民起义。但从实际历史上看,这场起义应该是秦朝基层军官携军队哗变,然后引发各地士人拥护六国旧贵族叛乱,并伴随着秦朝地方官广泛浑水摸鱼造反的产物。

从表现形式来说,秦末农民起义与后来的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等,情况略有不同。而与先秦时代的"暴动"又有所相似。

在很多典籍中,先秦时代存在"贼"。

"贼"在当时指作乱叛国之人。

比如《庄子》中就说"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窃钩者诛,窃国者候"。

"成王败寇"的"寇",就是先秦时代的"贼"。

这种造反者在任何时代都有。先秦典籍把小规模起义纳入"贼"之列,而不是起义,是有这种可能性的。

当然,由于当时中下层士人本身也有不少人从事生产,比如陈胜本人就干过农活,所以把秦末起义划成农民起义,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秦末起义也确实更像是先秦时代"暴动"和后世农民起义的过渡产物。

第二,当时士人的使用率十分高,底层人缺乏起义带头人。

其实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领导人大多不是传统农民阶级出身。

例如唐末农民起义的黄巢和王仙芝都是盐商出身,黄巢还是大盐商。见过世面。

元末农民起义的徐寿辉和张士诚,分别是布商和大盐商出身,也都有见过世面。

隋末农民起义的翟让、窦建德、李密。元末农民起义的刘福通。是体制内的人。

我们知道。传统农民缺乏教育和见识。很难促成起义,并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

古代一支起义队伍如果没有读书人参与,是很难做大做强的。而先秦时代的士人,又普遍能找到工作,不愁饭碗。故而,当时底层人缺乏能人组织,形成大规模起义。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农民必然在历次民变中是主要参与者。但在历史上,地主与农民的界限并不分明,二者间的矛盾,也未如想象中那般尖锐。在许多民变中,农民之所以加入起义军,原因很复杂。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点:

1、古代中国的矛盾,重心不在于地主与农民之间,而在于民间与朝廷。朝廷不仁,压迫包括小地主、落第文人、农民在内的广泛群体,才会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老百姓参与起义,很多人出于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乱局所裹胁。

第三,秦朝统一之前,列国的界限明确,并不容易出现后世大帝国时期,首义者一呼便天下云集响应的情况。

其实我们纵观历史也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起义,都出现在大一统王朝。而乱世,比如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世道混乱,军阀割据,反倒没有大规模起义了。

为什么没有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军阀割据,几乎一个郡就有一个军阀。农民造反可能还没出村就被镇压了,没有一呼百应,搅动全天下的可能性。

第四,春秋时代,地多人少,小农经济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农民只要不懒,总能找到一块荒地自耕自种。即便破产了,破产农民也能依附宗族而生存。(原始氏族社会遗留现象)

至于当时的奴隶,由于中国不像欧洲和古中东文明,是典型奴隶社会。虽也有奴隶,但奴隶数量并不多。而且少量的奴隶,更多也是家庭奴隶,是以家庭成员身份从事农业生产,很难抱团,形成一股力量。所以无论是农民还是奴隶,都不可能形成大规模起义。

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群体比之先前有所增长。

但因为当时各国变法,农民没有形成一个固定阶级。比如当时的秦国,农民立军功,就能获得爵位和物质奖励。很多农民可以凭军功挤进统治阶级队伍。

所以,当时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数量并不多,很多人是有低等爵位的。这些人即便偶尔有暴动,也一般认为是政变性质,而不是农民起义。

这里只是随便说几点,可能有些观点站不住脚的,当然也会有更多原因。欢迎讨论和补充。

由网友 一老沈一 提供的答案:

"秦朝以前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

这个问题,似乎有两个预设条件——

第一,默认"陈胜吴广起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正确结论。

第二,默认商、周属于奴隶制社会。

请恕冒昧,题主还有一个不很严谨的判断,春秋战国也属于周,是东周里的两个不同阶段。

怎么说呢?

首先,如果稍微留心的话,可以发现,现在不少书籍文章中,已经把陈胜吴广起义,称为"平民起义"了,而不是再说"农民起义"。

这个新的说法,可能更为严谨。陈胜,或曰陈涉,本为"戌卒",参与起义者里有农民,但一定也有其他平民参与其中。《史记.陈涉世家》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其次,如果说陈胜吴广是"平民起义",那就不是"大规模的第一次"了。

《国语.邵公谏力王弭谤》云:"厉王虐,国人谤王。……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史记.周本纪》曰:"(厉)王暴虐侈傲,国人谤王。……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彘",指现在的山西霍县一带。

这事发生在公元前841年,西周中后期。既然国人"袭厉王",肯定可以算作是起义了。而且,国人,不仅包括贵族,也包括平民,或许还包括奴隶。

这样说,陈胜吴广起义,也不能算"大规模的第一次"。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

不短时间里,郭沫若先生1929年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对中国历史分期的说法,属于主流观点。

他的主要论据,是"不在于人们生产什么,而在于用什么生产",因此,铁器作为生产工具,是划分中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关键。

他认为,鲁宣公十五年,即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划分中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间点。

郭公之观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已产生巨大影响,其后又持续影响了史学界数十年。

上个世纪最后十年中,中国许多史学界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

这种新观点,不完全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依据了已经相当丰富的考古成果。

"新观点"的总体逻辑是——

人类历史,经考古已经证实存在蒙昧和文明两大阶段——旧石器时代为蒙昧时代;新石器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过程中,经历了由原生社会之最后阶段——农村公社向新的社会制度的演进。

而这种演进,有两种方式——可能演变为奴隶制社会;亦可能演变为封建制社会。

此时——第一,任何社会之形态的演变,都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二,在此种渐进过程中,很可能呈现"相互包含"的状态,例如,家庭中奴隶和农奴同时存在。

由此,结论是——奴隶制并非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必经阶段;奴隶制与农奴制也不是必然前后衔接的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

越来越多学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远古到上古时期,没有一个独立的、持续很长时间的奴隶社会阶段。而 "夏",属于文献记载中的"氏族封建制"社会;"商",属于发展了的"氏族封建制"社会;"周",特别是"西周",属于"宗法封建制"社会。

夏,暂不可考。商、周,确有奴隶存在。比如西周初期,古籍的"鬲"、"历"、"黎"、"隶"等,均表示"隶属"关系,很可能即指"奴隶"。

但也在西周,奴隶,更多称为"臣、妾",《书》《易》《左传》均可为证。

总之,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当时存在一个庞大的与奴隶主阶层相对应的奴隶阶层。

如是,以奴隶社会不会形成农民起义,就不是站得住的论据了。

那是不是秦以前有农民参加的"平民起义"少呢?

或许。

原因,之一,起义可能有,但文献没记载,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之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秦以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平民和君王之间的矛盾。

苏秉琦先生认为,夏商周三代,是中国的"王国时期"。

夏,仍然不去说。

商,从前1600-前1047,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商灭夏,然后是开拓四土的战争。

如鸣条之战、仲丁伐蓝夷等等。此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商与夏以及商与四土方国的矛盾。

第二阶段,九王之乱,商王族内部争夺王权的乱斗,导致商亳五迁。

第三阶段,武丁之后的征伐及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

武丁时期,卜辞记载的战争约六十起,如对宙方、基方、亘方战争;对夷、巴、龙等战争;对土方的战争,等等。

还有廪辛、康丁对羌方和其他方国的战争;武乙、文丁对西北方国的征伐;帝乙、帝辛对夷方、盂方的战争,等等。

从卜辞看,武丁以后,几乎永远在打仗。打仗,就要全国动员,反而会掩盖其他矛盾。

西周,从前1046-前771,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武王伐纣,周公平定"三监之乱"。

除了立国,还是稳固政权,特别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打了好几年,然后又大量移民。整个国家,处于全体动员和管控之中。

第二阶段,成康时期,这是西周最稳定的几十年。

这期间,西周宗法和分封以及井田制,都得到全面落实的机会,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第三阶段,昭王至幽王时期。

此阶段,西周一方面对外大阔疆土,另一方面,国内矛盾也不断积累。厉王被逐,发生于这个阶段。

此外,游牧民族入侵也成为大患。

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总体是贵族与贵族、西周贵族与周边方国,以及与游牧民族的矛盾。间或存在国内统治者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东周,从前770-前221。

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中,主要矛盾是诸侯之间的矛盾。

春秋初期一百四十多家诸侯,战国初年只剩二十余家;后来又进一步减少。

春秋即开始争霸;战国二百五十五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几乎年年在打仗。

不是这些时候的平民生活美满安定,而是统治者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被战争"冲淡"和"掩盖"了。


秦朝,继西周之后第二次实现了大一统,而且是完全不同的大一统,中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最高封建统治阶层与平民间的矛盾,除去外族入侵的时候,成为平时的主要矛盾,"平民起义"也就或大或小轮番上演了,尤其是在每个王朝的后期,土地集中加剧,民不聊生,特别是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就更容易爆发了。

由网友 搬砖者904 提供的答案:

个人认为,秦朝以前诸候列国制度。不满意政府的可以去他国生活。由于各国的竞争关系,对于人民的压迫并没有达到残酷的地步。就象现在的欧共体,相比之下民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秦统一后全国统一法制,如果不满政府就没有地方可去,不得不挺而走险,所以说起义也是逼不得已。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