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色是古时候皇家的御用颜色?_古代黄色为什么尊贵

由网友 有书共读 提供的答案:

世界因为有了五颜六色,才不会显得单调和乏味。中国人,除了对红色情有独衷外,黄色更是被尊为富贵的颜色。就连有书君家乡的婚俗中,新娘子出嫁当天,也要穿上一双黄色的袜子,意为"脚踩黄金",图个吉利。

在封建社会,黄色更是皇家的御用颜色,普通官员和老百姓是不能随便穿着黄色衣服的。这是为什么呢?听有书君慢慢道来。

一、古代的很多传说中,"黄"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民间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大地上并没有人,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后来女娲累了,就把绳子在泥浆中蘸了,甩在地上,也变成了一个个的人。可见女娲造人的材料,是最为便利的黄泥。

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炎黄源于黄河流域,因此我们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而黄河也被称为"母亲河"。

关于人的生死轮回,有的说人死后会上天堂,有的说人死后要走黄泉路……

生死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黄"既然与人类关于生死的传说紧密相连,因此这个颜色既让人感觉神秘,又让人敬畏。

二、人们对于赖以生存的黄色的大地,有一种天然的亲切与尊重。

据史料记载,上古时期,人们以黑、白为主色。这应该最早来源于人们对于白天和黑夜的认识。后来发现,除了白天黑夜的变化,人们接触最多的是广袤的大地。人们从大地上捕猎,种植植物,可以吃饱肚子。大地上有万物生灵,生生不息;还有山川河流,在这个世界上或静默、或流淌。

大地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包容和承载着人们,以及多彩的万物。整个农耕时代,人们靠天吃饭,靠地生存,人们对于黄色大地的顶礼膜拜也一直贯穿始终。

周易中也有关于常见的几种颜色的介绍,是说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方位。青色——东;赤色——南;白色——西;黑色——北;黄色——中央。按照《说文》中的解释,土地之色为"黄"。这种说法正好就应和了古代的"崇地说"。所以,"黄"便被视为中央之位,这也是黄为尊色的本源所在。

三、与几代帝王有很大的关系。

在汉语中,"黄"与"皇"同音。所以,黄就有了指代帝王的引申义。从秦始皇以后,黄就成了皇家的主色。

唐高祖,应该是最早明确把黄色作为御用颜色的皇帝。

为了强化等级尊卑观念,唐高祖曾下令黄色为皇家专用色,其他官员和百姓不得使用。因此,老百姓看到穿黄色衣服的人,自觉敬而远之,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而那些穿着黄衣服的人招摇过市,也更加目中无人,自尊自大起来。

后来,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黄袍加身,假装一副被迫的样子,好像"不情愿"地坐上皇帝宝座,其装模作样的"吃相"着实让后人不敢恭维。可是,一件黄袍让赵匡胤得了大宋江山,自此,他的"黄色情结"在心里根深蒂固,于是进一步加强对黄色的独霸,为了彰显皇家地位的至尊无上,从宋代开始,皇城都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为顶。

从此以后,封建王朝一直延用下来,黄色为尊色的概念从那时候起更深入人心。

四、时代发展,"黄"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也开始使用起了黄色。时至今日,黄色所代表的高贵与典雅,也是其它颜色无法替代的。

当然,现代人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的物品。至于衣服的颜色与款式,更是没有过多的限制。现代人不必像封建社会的人一样悲催了,那时候穿个黄色衣服可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其实黄色是一种明亮、欢快的暖乐调,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黄色还有醒目的作用,比如红绿灯,就用黄色来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

黄色具有浓重的宗教气息,佛教气的建筑、服装及一切装饰,都有黄色。
  
在京剧脸谱中,黄色代表凶猛、残暴的角色,如三国时的典韦。
  
现代"扫黄打非"一词中,黄色还指代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
  
可见随着历史长河不断滚滚向前,人们原来信仰的一些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渐渐让人们失去了对它的敬畏。有书君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无关紧要、或者带有封建传统意识的东西,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去继承。只是希望一些美好的中华传统,比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孝老敬亲等,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最好。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由网友 杨润泽 提供的答案:

黄色并不是古时候皇家的御用颜色。比如秦汉为黑色。

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虽然秦至西汉早期的冕服全黑无纹章,后来的朝代又喜欢把十二纹章的排列方式改来改去以显示自己比前朝更尊重周礼,但大体是不变的,遵循周礼的总路线也是不变的。

秦朝是水德,汉朝是火德,唐朝是土德,宋朝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
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初唐时,普通臣民还可以穿戴明黄色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黄色,但是到后来,由于明黄和朱黄太容易混淆,所以凡是黄色系的衣服都被禁止了。
"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
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的,只有清朝的皇帝。

由网友 秦兴陕西秦川兴平 提供的答案:

一、黄色是金子的颜色。

二、黄色(金子)是第一,最好最高。

三、金银铜铁锡…金属排续,古人就知道。

四、黄与皇谐音字,代表皇帝皇上皇家。

五、中国黄河水,黄土地,黄皮肤。

六、黄色:成熟,收获,希望,未来。

七、皇帝自喻为"龙",龙就是金黄色。

八、如今的华夏儿女都是"龙子龙孙""龙的传人"。

九、中国人都喜欢金黄色。

十、"古是今,今是古。"传承不变,源远流长。

秦兴于二0二三年三月十九日(农历二月二十八)13:58

由网友 KOLA意见领袖联盟 提供的答案:

从秦朝开始,秦朝人崇尚黑色。相传,秦始皇按木火土金水(五行)与青亦黄白黑(五色)分别相配,穿黑色服饰。另外,穿黑色服饰给人一种稳定和庄重的感觉,显得神秘,仿佛有一种暗藏的力量,似乎是权利的化身,具有不可超越的神奇力量,所以,黑色对于他们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可参考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

一度热播的电视剧《至尊红颜》对此也有相应的涉及。唐高祖李渊开始对黄色服饰的使用做了专门的规定。而也许因为黄色接近太阳色,而太阳离天最近,所以皇帝称为天子,身份尊贵。另外,黄色会给人一种活力十足而焕然一新的感觉,故黄色服饰广泛被历代皇帝使用并穿戴。

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由吴奇隆饰演的南唐后主李煜,所穿服饰也是黄色。黄色不仅象征着权利与权力,也是皇帝欲望的体现。服饰的简单配搭显得明亮而不失奢华,这更是黄色服饰的是皇帝专用的另一层意义。

按五行的说法来看,古代中原又称中土,而土地的代表色则是黄色,皇帝在中原居住,那黄色唯皇帝独有也就不奇怪了。而此件黄色服饰使人温暖而沉稳,符合皇帝的气质表现。

明朝时,针对不同人群对黄色进行了细分,皇帝常服为"袍黄色"、皇太子常服为赤黄色等。如上图所示,此类服饰显得庄重而沉稳,给人一种严肃认真之感。

清朝之后,黄色的地位和等级也在逐步升级,只有皇帝才能穿戴正黄色。所以黄色服饰现今成为帝王之色,象征最高统治者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整套服饰搭配起来更添亲民与亲切之感。

黄色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演变至今成为帝王之色的代表,皇帝的专属色。

由网友 醉拍济南 提供的答案:

黄色应该是我们古代最早认知的色彩之一。我们的文明起源于黄土漫漫的平原!

古人认为:黄色是土地的颜色,代表永不变易的自然之色,代表了天德之美!

这些"黄土"造的子孙"黄皮肤"是"黄帝"的子孙,其生长繁衍的摇篮"黄河",几千年来耕种的黄土地……使得汉民族自古以来就和黄色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中国文化影响颇深的道教也推崇黄色。

所以古代帝王穿黄袍,坐黄色的龙椅宝座,宫内一切装饰和外出乘坐的车辇也"黄辇"、"黄屋"。

自汉代以后,统治者多以服"黄"为主,后来禁止民间使用,成为皇家专用的颜色。

从皇城的巍峨宫殿,到大内的亭台楼阁,从皇室的帐帷被褥到皇帝穿着的龙袍,均以黄为主色调。

所以黄色成为了古时候皇室的御用颜色!

由网友 追书神器 提供的答案:

根据阴阳五行的说法,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对应白青玄赤五色。在秦朝,皇室以水德兴起,所以秦朝的龙袍是玄色。

后来汉朝取代秦朝,土克水,所以汉为土德,到汉文帝刘恒时,龙袍即开始采用黄色。后来五德始终学说逐渐衰落,黄色龙袍就一直沿用了下来。黄为土,土在五行中处于中央位置,象征中央,也符合封建皇室的胃口。

在唐朝之前,其它阶级的人也可以穿黄色衣服,唐朝认为赤黄(赭黄)近似日头之色,太阳是皇位皇权的象征,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除皇帝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颜色。

到了唐高宗时期,因为怕黄色与赭黄相混,便规定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皇帝的象征,皇帝垄断黄色一直到清朝。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