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逝世到底意味着什么?_老人的逝世到底意味着什么道理

由网友 聪颖仓海一粟 提供的答案:

年龄很大如八十多岁以上的老人去逝,是对儿女的解脱。八十多岁以上的老人,子女也在六十多岁,自己也即将进入老人的行列,照顾老人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如果还有老人需要照顾,还得时常担忧老人的身体健康,无疑增加身心负担。如果年龄不很大如五六十岁,之前也没有什么大病而且还有退休金的老人突然去逝,那对家庭来说,打击是很大的,一是家里的大梁倒下,家庭就面临衰落的开始,二是经济损失也很大,生活水平会降低,三是家里缺少了人气,显得非常冷清孤独。还是团团圆圆大家都在好,但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由网友 农村台球室 提供的答案:

父亲去世的第1天晚上,我打麻将的时候,全程心里埋藏着一件事,迈不过去。

2023年2月父亲去世了,让我感受颇深,有愤怒,有欣慰,有伤感,有感悟,……。

提到打麻将,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哪有父亲去世,子女打麻将的?

父亲生病有10年时间了,基本不能自理,靠母亲照顾着,他的走,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对我们来说,除了平时去了可以看到他,其他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父亲是高血压,过度饮酒引起脑梗,送去医院,在医院待了12天,挽救不了了,自此,10年时间里,他不能够说话,开始2、3年时间里,头脑还清醒,之后7、8年时间里,连亲人都不认识了。

父亲去世时,一条龙办理丧事的,没有守夜这个项目,只好家里人或亲属守夜,年纪大的不合适,年纪小的不合适,女性不合适,只好由我,及堂哥,堂姐夫及表哥守夜。

堂哥和堂姐夫,爱好打麻将,他们说,一起打打麻将,要不然晚上难熬,本身他们年纪比我大,我就陪他们一起玩。

打麻将的时候,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件事,发生在白天的一件事,舅舅和我们说,我父亲的去世,他就不通知我的表哥了,因为他身体不舒服。

表哥是我父亲的外甥,我爸是表哥最后一个舅舅,其他舅舅都离世了,因为表哥身体不舒服,最后一个舅舅去世,就不需要通知他的,这说的过去吗?

表哥离的并不远,通知他,他不回来,是一回事,是否通知他,却是另外一回事。

这样对待我的父亲,作为表哥的父亲,也是我的舅舅,我的舅舅以后离世,我该怎么做?我父亲去世,都不需要通知自己的外甥,我的舅舅离世,是否可以不需要到场的?

对于舅舅的说法,于情于理我都接受不了,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包含了很多。

生前,我父亲是一个老实人,被家里人欺负,被外面人欺负,到了我们这一代,在有些亲属的眼里,觉得还可以象以前对待父亲那样,他们想错了。

父亲在世时老实巴交,不代表他的子女也是,对于不尊重我们父亲的亲属,不管是谁,不管什么身份,根本就不重要。

这次舅舅不通知表哥,我父亲去世的消息,以后,亲属关系怎么样,可想而知。

父亲去世,我没有发朋友圈,只私下通知了经常来往,生活周边的2个朋友,让我没有想到,令我欣慰的事情发生了。

我有一个每年都小聚的高中同学群,群里有一个人知道了我父亲去世的消息,私下联系我,让我发定位,我开始不想发,他屡次要求,我就发给了他。

之后他到了现场,祭拜了父亲,丢下1000,午饭都没有吃,然后离开了,因为他下午有事情要处理,路程还比较远。

晚上的时候,他临时建了一个小群,把和我关系不错的拉进去,说了我父亲去世的消息。

随后,我收到了私信,有在遥远外省的,慰问后,发了红包的,有在隔壁外省的,有在本市的,第2天都到了现场,祭拜了父亲,随了礼,吃了午饭,各自赶回去工作。

这让我很欣慰,认识了这帮朋友,尤其是在隔壁外省的,说要回来,我说来回路程不近,开车来回好几个小时,就不要特意回来了。

第二天上午同学却赶到了现场,吃完午饭就赶回去了,因为下午还要工作,真的很令我感动。

相比较我父亲的外甥,即我的表哥,与我从隔壁省赶回的同学距离差不多,自己的亲舅舅去世,不要说赶回来,就连通知,都不需要了,而我的同学,却赶到了现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可想而知,打麻将时,这件事,在心里一直迈不过去。

伤感就是父亲的离世,想到父亲的生前,想起一些与父亲有关的深刻事情。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晚上我去别人家看电视,晚上回家睡觉的时候,双脚冰凉冰凉的,是父亲把我的小脚放在他的两腿间,帮助我捂热。

想起父亲被一些亲属看不起,甚至被一些亲属打的场景。

亲属之间,你好混了,别人把你看得起起的,父亲不好混,别人不把他当回事,甚至是鄙视他。

现如今,我们家族,比其他亲属好混了,父亲去世的时候,这些人各种表现,各种献媚,父亲生病10年,看过我父亲的没有几个,没有几次,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老人的去世,意味着老人的至亲晚辈们,会走的没有原来近,父母不在,原来的家就不在了。

父母在,兄弟姐妹每年春节还能够聚在一起吃饭,父母不在,可能聚的越来越少,直到后来不相聚了,除非各自家中有大事要办。

结语:

现在的人很现实,包括亲属,遇到好的要珍惜,遇到不好的,心里有本账,总之一句话,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别人。

不管是谁,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可以作为怎么对待他们,包括对待他们父母的参考标准。

老人不在,老人的至亲晚辈们要团结,老人走了,最亲的也就这些至亲晚辈了,遇事互相帮忙,遇事互相协商,把亲情关系走的近一点,家和万事兴,至亲团结了,别人才不敢小视,才不敢欺负。

以上,是父亲离开后我的真实感受。

由网友 首席女王驾到 提供的答案:

我的外婆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去世的!

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孩子呀!

从小和父母似乎总有着隔阂,可唯独和外婆却亲近的不得了!

外婆是典型的上海小姐,永远收拾的美丽清爽,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描眉抹粉,即使那时候在病中,也是让保姆递给她一支口红!

外婆爱西餐,早餐总是一杯清咖加一片面包!

上海有名的德大西餐厅和红房子西餐厅,是她经常带我去的,外婆是熟客,服务生总是轻唤她一句:夏小姐!然后为她拉开椅子,请她坐下!

我最爱看外婆细致的切着牛排,呡一口咖啡,然后,饭后甜点,必定是一块黑森林蛋糕!

我也爱看,外婆经常叼着细烟,倚在窗前,目光望向远方!

外婆爱逛街,那时候的上海淮海路,四川北路,可是热闹的不得了!

外婆噬甜,红宝石,凯司令的小方,哈都,栗子杯,惯奶油,都是她的最爱!

外婆爱看书,古今中外,如数家珍,家里的书房有着上万本书籍,好多个午后,外婆为自己沏一杯咖啡,在满是咖啡香气的屋子里看书!

外婆最喜欢法国梧桐,上海的街边都是,思南路的那一路阴影是她的最爱!

外婆爱听老唱片,优美的古典音乐!

外婆很美,当她一头银发,细长的手指叼着着细烟,坐在当时的南京路街边,老外们都纷纷要和她合影!

外婆病重的时候,我不顾大人的反对,搬去和外婆同住,我知道外婆爱我,我也必须爱她,我是她一手带大的呀!

那时候,外婆已经起不来了,上学前,她会目送我出门!

放学,我会早早的往家赶,为外婆带一块小西点,外婆已经胃口不好,可她爱看这些!

外婆把好多贴己的首饰给了我,说:不能看最爱的囡囡出嫁了,就让这些陪我!

每每这时,我都祈求上苍,不要把外婆带走!

每天傍晚,我和保姆,都会推外婆下楼,看看街边的梧桐和夜景!

周末,我们会陪着外婆去复兴公园,就那么坐着,直到太阳落山!

外婆走的那天,我一直陪着,我妈她们是迟到的,无所谓,外婆有我就够了!

外婆走的很安详,临走前不断的告诉我:要好好照顾自己!

外婆走后,我妈要我回来住,可我坚持住在顺昌路的老房子里,我妈问我:你不害怕吗?因为那里面有外婆的遗像和骨灰盒!

我看看她,为什么要怕?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啊,如果外婆能回来,那有什么好害怕的?

再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可我依然经常去顺昌路的老房子,帮外婆擦擦遗像,为外婆准备一块蛋糕,沏一杯咖啡,放一张外婆喜欢的唱片,然后跟外婆说说话!

老房子的陈设没有变,一直保持着外婆在时的原貌,我妈和姨妈多次要租出去,于是,我把租金给了她们,说就当租给我吧!

现在的顺昌路已经拆迁了,我把外婆曾经最珍爱的书籍,唱片,她带过的首饰,用过的物品,一件不差的搬回了我的家,我希望这世界上真的有鬼,那外婆就可以来看看,就会知道,我有多想她!

每到清明,我妈就似乎很孝顺一样,忙着去张罗扫墓的事,可我从来不随她去!

我总是在平日的日子,墓地最安静的日子,带上外婆最喜欢的百合,带上几块外婆最爱的蛋糕,还有一杯红酒,跟外婆说说心里话,说说最近我又发生了什么!

由网友 春草春芳 提供的答案:

一个时代的结束!

今天得到通知:宋同学的百岁父亲去世了,吃惊。

打开微信群,九月份的时候,他发了其父百岁生日照,看着红光满面,精神。

打过电话,同学说他父亲早上起来一切如常,吃过早饭,他父亲回了卧室,只1⃣️会他进去看,老人已去世。

无疾而终,尽享百年,不麻烦子女,真是驾鹤西去了。

由网友 情感窝 提供的答案:

三年前的一天,我大奶(我父亲的大娘)去世了,因为她之前就有基础病,瘫痪在炕上几年了,平日里也不太出屋,时间久了,村里人很少提及她。

大奶是凌晨三点多钟咽气的,家人和村里那些帮忙的人都按部就班地为老人准备着丧事。现在有白事一条龙服务,主家只要打个电话,天亮后,棺木、寿衣、花圈等用品都很快被送到大奶家里。

简单的流程走完了,大奶被抬进棺材,钉上钉子,然后被吊车吊起来,放到大卡车上,拉往坟地去了。

大奶有两个儿子,但日子过得都不好,平日也很少回家,更称不上孝顺。所以,自从大奶咽气到埋进土里,整个过程,这个院子里没有传出一点哭声。

八点多钟,大奶入土为安,人们从墓地回来去饭店吃饭。吃饭时,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谁家母猪下崽子了,谁家的庄稼长势良好,谁家买新车了,谁家女人跟网友私奔了……餐厅里热热闹闹,就像在参加一次普通的喜宴。

老人的尸体被拉走后,女性家人是不让去坟地的,她们在家把大奶生前用的脏被子,尿垫子,吐痰的罐头瓶子,装旱烟的笸箩等等,一股脑都烧的烧,扔的扔,从炕上到地上打扫一遍,然后说笑着去饭店吃饭了。

大奶从咽气到埋进土里,前后大约五个多小时。此时,阳光依旧明媚,鸟儿依旧叽叽鸣叫,老母鸡依旧趴在鸡窝下它的蛋,儿子儿媳依旧在人前拌几句嘴。里里外外,没人再提起这个老人,哪怕说一句"死了享福"这种看似安慰主家的客套话都没有。其实,也的确不必说,因为儿子儿媳根本没有觉得悲伤。

大奶就像从来没有来过人间一样,消失得没有一点踪迹。

生活一切照旧。

只是大奶去世那年的春节,我母亲邀请大爷来家里一起过年,大爷拒绝了,他说自己已经炒了四个菜,可是说着说着他哭了。

由网友 非洲茉莉 提供的答案:

于子女,于自己都是一种解脱吧!

您看到这句话千万别骂我,这是真话。母亲去世时,享年85岁。

卧床3年,痴呆1年半的时间。

痴呆后,有一次嫂子带她去姐姐家,母亲痴呆后就想串门,就以为她的女儿家就在旁边,她都能看到姐姐家晚上亮着灯的厨房。

母亲痴呆后,晚上从来没有睡过觉,有人觉得是我胡说,这是事实。

嫂子带着母亲晚上住在姐姐家,一宿不睡,姐姐的睡眠受到了影响,第二天早上起来时,母亲又要大便,姐姐就说母亲,怎么不替好人死了呢?

母亲听不懂,嫂子能听懂。当天就带着母亲回家了。

直到母亲去世,嫂子再也没有带母亲串过门。

嫂子和我说,母亲在明白的时候,是自尊心多么强的一个老太太啊,我们为啥去别人家看人家的白眼呢?

母亲去世当天,我让嫂子给所有兄弟姊妹打电话。

姐姐走到大门上坡的时候就开始抱怨,又是啥事儿啊?满脸的不耐烦。

我心里气急,就怼了她一句,你可以回去,等妈咽气了,再联系你,你有空就来,没空就算了。

母亲挺听话,可能明白大家都很忙,不太耐烦她,当晚就咽气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再也不会串门了,再也没有麻烦过我们。

给母亲烧三七的时候,姐姐问我梦没梦见过母亲,我说没有。

谁不在一个新世界里徜徉一段时间呢,谁愿意回首过往,尤其是不太开心的过往呢?

人若老了,又有病又没有财产留下来,谁会真心待你呢?即使是亲生的子女又如何?

走了,自己解脱了,因为天堂没有病痛。

走了,子女解脱了。无论孝与不孝,都要人前人后假装一番,假装也是很累人的好不好?

走了,去世了,终于到了归途和彼岸。

走了,终于可以卸了防线。

一路走好吧!

由网友 勇敢的芒果T 提供的答案:

一,老人的逝世,他就离开这个世界,又到另一个世界去。二,意味着他走完人生的道路,他的人生之路彻底终止了。三,这也符合自然客观规律,人九死一生。四,人们都是从生到死的转变,这是不可抗拒的事实。五,有人死的重于泰山,有人死的轻于鸿毛,有人无悔于这个社会,有人有悔于这个社会。

老人的逝世到底意味着什么?_老人的逝世到底意味着什么道理

由网友 不凡的强哥冷知识 提供的答案:

老人的去世意味着子女失去了一个最亲的人,活着的时候可以在子女需要的时候在金钱和其他方面帮衬一下减轻子女的负担。特别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在活着的时候还能帮子女还房贷或者车贷等等。俗话说家有老是个宝这话一点都没错。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在老人活着的时候都陪在身边,都孝顺一点,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觉得自己好像亏欠了什么,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

由网友 冬日暖阳124086398 提供的答案:

老人的逝世到底意味着什么?去年年底,我们大家都有看到,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有一大批老人相继离世。那段日子,我每天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都会看到好几拨送葬的队伍。其间,我有好几位亲戚也是在这期间去世的,说来也怪,这一大批去世的老人年龄都在八十几岁以上。我老婆的姥姥逝世时已经是95岁高龄,还有我一位高中同学的父亲,也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逝世时年龄也是89岁。

老人逝世对社会来讲,标志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对老人自身来讲,标志的是生命的结束,是人来到这个世界整个过程的终结,也是老人最终的归宿。而对儿女们来说,我们大家都说,人活在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生儿育女,养老送终。当老人逝世后,作为儿女们来说,老人逝世也许人生最主要是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大半,那就是养老送终。老人逝世,让老人入土为安,养老送终这项任务就算完成了。所以,作为儿女,面对老人的逝世,尽管是一件令人不舍、令人痛心的事,但老人逝世毕竟是一件不可逃避的现实。因为随着日月的轮回,若干年后,我们每个人最终也都会变成老人,也都会面临逝世,面对死亡。

老人逝世是人类铁定的规律,不可抗拒,也无法抗拒,只不过我们大家在心理上都不愿接受而已。当年我在农村老家参与办理老人逝世的丧事时,见到过道士先生给亡人写过这样的句子:生活天天向上,死者长已矣。那意思就是,作为死者永远的去了,而作为生者,依然还要好好的活着。

所以,如果要问老人逝世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也没有什么深奥之处,老人逝世只是新老更替,只是生命轮回,只是生老病死这个铁定规律的表现。仅此而已。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