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在相声界有崇高的威望,为什么又异常低调呢?_马志明都说过哪些相声

由网友 且行且听风 提供的答案:

"要是没有他爸爸马三立,马志明自己啥都不是",在某位晚辈相声演员评价马志明时,直言不讳做出了如上评论,虽然这说法难免夹带自我私怨,但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志明和相声界的关系实在不好,这也是马志明不得不在相声界低调的原因,不过好在马志明自己辈分高,地位高,能耐大,要不单凭马志明和同行的隔阂,想要在相声界立足估计都不能。

马志明在相声界地位崇高

相声讲究师承和门第,而马志明这两点一个都不缺,他出生在相声世家的马家,而马家在相声百年发展历史上,可谓声名显赫,相声界历来有"无人不宗马"的说法,而这个马就是天津相声界的马家。

马志明的祖父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父亲则是相声大师和相声泰斗马三立,马三立在解放前就已经成名,解放后更是和侯宝林大师一同成为官方承认的相声大师,马季在称赞马三立时,说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接把马三立捧到了相声第一人。

马志明不仅门第好,而且师承也很厉害,马志明自己是宝字辈,虽然是代拉拜师,但是代拉拜师的是相声界的大师侯宝林,作为侯宝林大师的亲师弟,这师承关系不仅没人敢刨,而且也是极有分量,别说当师弟,就算当徒弟,也是相声界比较有分量的事,据常贵田先生回忆,当年想要拜师侯宝林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而马志明则直接是侯宝林大师的师弟,马季、高英培、苏文茂的师叔辈,在讲究门第和师承的相声界,可谓地位崇高。

马志明和相声界结怨

虽然马志明在相声界地位高,辈分大,但是和相声界关系普遍不好,甚至矛盾不小,郭德纲回天津演出的时候,天津相声同行都没到场,而马志明不仅应邀到场,并且在演出现场说,郭德纲能耐大,顶整个天津相声界,郭德纲能耐再大,马志明这样说都极不合适,算是把天津同行都给得罪了,更重要的是,马志明如此盛赞郭德纲,可转过头来,马志明又说没怎么听过郭德纲的相声,既然没怎么听过,郭德纲怎么就一个人顶过整个天津相声界,天津相声界在马志明心目中就这么不堪?

马志明是由侯宝林大师代拉拜师,当时马志明拜师已经是无人可拜,寿字辈的大多故去,健在的不是关系不好,就是距离太远名气太低,因此马志明拜师便一直搁置下去,并成为马家的一块心病,之后侯宝林大师主动提出代拉马志明,并专门到天津主持了代拉马志明拜师的仪式,算是给马家了一个大人情,但是马志明对此事却看法不小,甚至当众说起此事,说道"当年拜师花的这个钱还不如买电视呢",这话说的不仅不领情,而且还得罪了侯家人。

马志明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相声同行,据说杨议想要拜师马志明,可马志明直接回怼:收了你,不就连你爸爸也认了?不仅不给杨议面子,还顺带损了杨议的爸爸杨少华,算是把杨家父子也得罪了。

马志明在相声界不得不低调

相声界讲究人情,比如相声界的三大家族,侯家常家和马家就相互来往,互承人情,常家的常宝华、常宝丰都是拜师马三立,而马志明由侯宝林代拉拜师,侯耀华拜师在常宝华门下,但相比于马三立而言,马志明在相声界不仅人情味单薄,而且得罪人不少,以至于自己在相声界不得不低调。

马志明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组织的相声大赛,但却名落松山,弄得自己很没名字,事后马志明就爆出节目组丑闻,对于马志明这种做法,自然得罪人不少,而自己为人耿直,想要高调又不愿意求人,在对待亲师哥侯宝林的态度,马志明也坦言,自己不怎么走动,拜完师就没怎么联系。

不善于交际、不主动结交,加上说话直,得罪人,使得马志明在相声界特立独行,为人做事不得不低调,对于自己摆知收过的徒弟卢福来和于克志,马志明不承认,对于自己唯一承认的徒弟黄族民,则一直不举办仪式,总之,马志明低调从事,特立独行,和相声界来往不多,更不愿意掺和。

由网友 被褐怀玉6 提供的答案:

什么"少马爷",不过是郭德纲拉大旗做虎皮的需要 ,因为他给郭德纲站台了,所以被郭德纲雇佣的水军和脑残粉捧高了而已。一辈子话在父亲的光环下,又没有什么建树,人缘差,脾气坏,所以根本谈不上威望 。基本功是扎实,但是一辈子没有出色的作品,被水军脑残粉津津乐道的,《纠纷》、《夜来麻将声》反应平平。比赛作品《五味大侠》真正叫差价,只有脑残粉不服气,跟李金斗的《武松打虎》比,真正的不配提鞋。老了老了,一块醒目卖尽了尊严。

由网友 孙破天 提供的答案:

马志明先生作为相声泰斗马三立之子,马氏相声的正统传承人,其业务能力得到相声界同行的一致公认,确实具有崇高的威望。

最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马志明先生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天津卫视正在播出的相声综艺《笑礼相迎》第四期请了马志明先生作为点评嘉宾,令参加比赛的五队演员颇为紧张,每一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台上表现的特别拘束;每一个人在接受采访时都异口同声的表示,在马先生面前说相声就是班门弄斧,压力太大了;这就是马志明先生在同行中威望的最直接体现。

以马志明先生的威望,他完全可以得到更多的曝光,更高的舞台和更多的利益,然而他退休前是天津市曲艺团一位普普通通的演员,退休后更是极少登台,与同行来往也不多,完全就像一位归隐山林的世外高人,异常的低调。

马志明先生如此低调,一方面是个人性格的原因。马先生性格耿直,年轻时没少得罪人,并因此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慢慢就变得谨言慎行了,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再掺和相声界的纷争,安心在家颐养天年。

另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1971年,马三立和马志明同时被下放到农村干活,父子二人相依为命一干就是7年,在这闭关的7年里马三立利用一切时间将自己一身本领全部传授给了儿子马志明。同时,二人在心理上都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虽然问题最终都得以解决,但是心理上的阴影却一直都存在,所以父子二人心中一直绷紧了一根弦,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敢说话,不敢参与,生怕历史重演。

有一个很人所共知的例子是,李文华先生是马三立先生在世时就答应了要收的徒弟,但是因为有相声界地位不一般的同行表示反对,马三立先生就开始犹豫,一直到离世也没有将李文华先生收归门下,差点成为历史遗憾。幸亏李文华先生初心不改,最终在姜昆等人帮助之下,正式成为马氏传人。

以马三立先生在相声界一等一的地位,自己收徒弟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后生晚辈的意见,但是就因为反对者掌握权力,所以他就退缩了,这就是历史阴影带来的影响,他深知名望都是虚的,只有权力是实实在在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

在个人性格和历史原因的双重作用之下,马志明先生一直保持低调就可以理解了,这只能说是一种遗憾;堂堂相声大师,出了京津地区竟然没有多少知名度,实在令人哑然失笑!

由网友 端庄叶子Ck 提供的答案:

有人说,什么少马爷,马志明不是他爸是马三立,他嘛也不是。此话说得有点儿过。马志明的相声,《大保镖》,《白事会》,《开粥厂》,《纠纷》,《八扇屏》,《地理图》等,我几乎都听过。不仅在电视上,广播里,在剧场也听过。不愧马氏相声的真传,基本功扎实,贯口很溜,柳活也不错。还真不是依傍父亲的名声吃饭的。在现存的老一辈相声名家里,应该有一席之地。马志明戏校出身,京韵大鼓唱的有滋有味儿,手眼身法步,也有京剧行家的范儿。马志明比较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想让自己给祖上蒙尘。他很少参与相声界的纷争斗嘴。是个大好人。

由网友 石墙大叔 提供的答案:

少马爷的徒弟,没有争议的应该是卢福来、于克志、黄族民三人,潘贵才和王金东两人存疑。

曾经相声门的师徒相授,是一种自我保护。没有拜师就是海青,不能吃这口饭。新中国后,这种"封建糟粕"淡化了,"老师学生"代替了"师傅徒弟"。但近些年却复苏了,各种磕头拜师,商业味道大于尊师重道。

马志明的相声是马三爷教的,但父子不能成为师徒,所以需要找个名义的师父。当时健在的寿字辈,除了马三立,还有南方的陶湘九和天津的郭荣启。一个太远没联系,一个似乎有隔阂。于是有了侯宝林收带拉师弟。马志明成了朱阔泉的徒弟,师爷焦德海。举行仪式这一年是1986年。

朱阔泉的徒弟有:王凤山、李宝麒、侯宝林、王宝童、马志明。

朱阔泉的同门师兄弟有:张寿臣、李寿增、富寿严、李寿清、叶寿亭、于俊波、常连安、汤金澄、于堃江、尹凤岐、彦授辰、路彩祥、白葆亭。

马志明作为宝字辈其年龄很小的,比他小的还有一个谢天顺。都是家长辈分大,孩子生的晚。两个人曾经搭档,但1987年"裂穴"了。第二年黄族民开始给少马爷捧哏。十年后调入天津曲艺团。具体拜师时间不确定。这个徒弟少马爷亲口承认的。

卢福来、于克志是1989年拜师马志明。于克志也是连笑昆的干儿子,连笑昆是马三立的徒弟。

少马爷 1945年生,黄族民 1950年生,卢福来 1955年生,于克志 1960年生。

马志明先生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我这辈子只能有学生,不能有徒弟"。另外,少马爷唯一承认的只有黄族民,其余的于克志和卢福来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由网友 第五评委 提供的答案:

马志明最近一次是出现在天津卫视的《笑礼相迎》节目中,一出场他就直接说出他为什么不喜欢参加各类节目的录制的原因,不参加这些节目,曝光率肯定也就少了,也就显的很低调。

马志明老师在相声界的地位

马志明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儿子,马三立独具创新,创立的马氏相声在中国相声界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的存在。

马志明把那是相声的优秀之处全部继承,而且为人很低调,他先后和杨少华,黄族民搭档过,他在相声界是"宝"字辈,这个辈分是当今社会辈分最高的辈分,没有之一。

相声的辈分分为"德,寿,宝,文,明",马志明是拜在朱阔泉门下,不过当时朱先生已经故去,被侯宝林代收为徒,所以他属于"宝字辈",就连当下最红的郭德纲按辈分算起来都是他的徒子孙辈。

马志明辈分最高,为何还如此低调

马志明如果不是这次参加《笑礼相迎》这个节目,可能很多的年轻朋友都不会认识到他,这与他的为人处世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他也不愿意去和现在活跃在相声领域的晚辈门一般见识。

现在的相声界分为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主流派以姜昆为代表的国字号招牌,非主流派以郭德纲为代表的把中国相声弘扬光大的一系。两个代表人物因为某些原因不合,所以在相声艺术上争议也很大。

马志明如果现在出来,肯定会有一些人拉拢,一边是国字号不好拒绝,但是作为不大,一边是不被公认的,但是对相声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马志明先生很聪明,我不出山,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去,省的说长辈欺负晚辈。

以上是第五评委观点,欢迎关注留言转发

由网友 霜林醉88 提供的答案:

对相声圈的是是非非真的不清楚,因为不是圈里人。但说到马志明,倒是听到不只一个的圈内人讥讽嘲笑他,还举出了具体事例,可见别说是崇高威望,即便是威望这个词用在马志明身上都有争议。另外,"崇高威望"这个词本身就太崇高,切不可乱用,乱用要折阳寿的。

由网友 天真君公 提供的答案:

其实不光少马爷低调,老艺人大部分都低调,就是拿自己当做做艺的,后来叫文艺工作者,也是人民文艺工作者,人民艺术家。上台是演员,下台就是老百姓。马三爷上台那是艺术家,下台还拿着小红旗,协管交通呢。不能以今天的明星去衡量,艺人是卖艺,明星没艺可卖,只能靠高调,靠炒作,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