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守一抹绿 提供的答案:
个人档案丢失了,肯定会影响退休的办理,如果退休手续办不下来,就谈不上领退休金了。
我就是一个破产企业的职工。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对国企实行战略性改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一大批国企破产,国企私有化浪潮掀起。我所在的国企也未能幸免,宣布破产。
当时由于破产阶段管理混乱,缺少联系方式,导致我们职工的档案全部丢失,现在才知道,破产以后职工档案需要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托管。有人当废品说卖了,总归是找不着了,厂里年轻的双职工还挺多,到劳动局询问补交养老保险时才知道没有档案养老保险补交不了,即便是补了到退休时也办不了手续。由于情况特殊,最后同意让需要补交续保的,只要有企业破产与本人签的解除劳动合同的单子,就先给办理了,但明确告知没有档案退不了休。
接下来补档案费了老大劲,要补派遣证,要去毕业的学校补手续,劳动局档案馆查留底……当中的辛苦无奈,心酸无助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最重要的是档案补好后,一定不能自己拿着,必须放到人才交流市场档案馆,这样退休才能办理,要不然,你养老金交了再多年,也不管用,退休也办不了。
在此提醒和我一样的破产企业的续保职工,如果档案丢失,尽快想办法补齐档案,拖的时间越久,困难就越大。未雨绸缪,不要等退休年龄到了就来不及了。
由网友 帮兄聊社保 提供的答案:
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来分析。有个人档案的人员,说明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的员工,这类员工的个人人事档案是非常重要的。
办理退休,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个人档案。没有个人档案的人肯定在办理退休时是不需要个人档案的,那对养老金肯定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有个人档案的人,办理退休就需要个人档案,如果档案丢了,不但对顺利办理退休有影响,那对养老金的计算也有一定影响的。
个人档案丢了,对办理退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视同缴费就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参加工时还未纳入社保缴费体系,在未缴纳社保之前的工作年限或是连续工龄,在办理退休时,应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就是退休工龄。但是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必须要有个人人事档案,如果个人档案丢了,就意味着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无法认定,从而会对今后的退休金计算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第二,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的认定。
我们都知道,如果在职时,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情,但是即使有特殊工种工作年限,但是如果个人档案丢了,导致社保部门无法认定,那就有可能丧失提前5年退休的条件。也就是要多交5年的社保,少领5年的退休金。这也是对退休金的影响比较大的。
第三,个人身份的认定。
按照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男干部和男职工都是60岁办理退休,但对于女性就有很大区别了。女职工50岁可以办理退休,女干部和灵活就业人员则需要55岁才能办理退休。如果正好是女性的个人档案丢失了,拥有个人档案的人,就有干部和职工的区别。如果认定为干部的女性,就需要55岁才能办理退休,如果认定为职工,只要5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这方面同样涉及到多交5年社保和少领5年养老金的问题。
第四,退休年龄的认定。
拥有个人档案的人员,办理退休时一般以档案年龄作为退休年龄,如果档案年龄比身份证年龄大几岁,以档案年龄来办理退休,那也是非常划算的,但是档案丢了无法认定你的档案年龄,最终只能按照身份证年龄来办理,也同样存在着多交社保,少领几年养老金的问题。
总之,如果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员或是国有企业员工,如果单位建立了个人人事档案的,人事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在办理退休时,都要核查人事档案。核查的主要内容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的认定、个人身份的认定、出生年月的认定等。如果个人档案丢了,将会影响社保部门相关认定工作的履行,从而在办理退休时增加很多麻烦,甚至失去认定资格,退休金的计算时导致少算或是延迟退休。所以个人人事档案丢失了,对顺利办理退休和退休金都是有影响的。
由网友 老夏57058533230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答!下岗职工个人档案丢失后,若你的缴费年限累计满足15年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然可以做为企业新人,凭公民身份证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基本养老金(即: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但是,如你属当地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本应属于企业中人,在提供人事档案确认视同缴费年限后在计发养老金时,可增发过渡性养老金,并且这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会与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相加为缴费年限。这块损失应该说不算小。丢失档案的后果除上述外,还可能造成你的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够而面临补费压力。因此,对下岗职工个人而言犹如雪上加霜。年限越长损失越大。唯一的补救措施看能否在当地劳动部门找到当年的招工资料、及个人转正定级表或本单位财务上支付工资津贴等原始凭证,否则,只能是职工个人倒霉了。现阶段的证明和无原件对照的复印件均不能作为有效证据。
由网友 社保小达人 提供的答案: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个人档案弄丢了还能够顺利退休吗?会不会影响自己养老金待遇的正常领取。首先个人档案如果确实是丢了,找不到了,那么顺利退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可能会影响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高低!
比如说你的个人档案中拥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者说拥有特殊工龄的一些年限。那么对于这类人群,个人档案的丢失就会带来一些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一方面没有正常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一个条件了,另一方面自己作为特殊工种也不能够正常来办理,提前退休了。所以说就会造成一个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不会影响到你正常退休的,因为首先你只要是能够保证你的一个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5周年以上,那么根据这样的一个条件,并且自己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都是可以正常来办理退休的,只不过在某些程度上没有办法提供个人档案,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失而已。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由网友 望岳人123456 提供的答案:
个人档案弄丢了肯定会影响办理退休手续的,这样的事情也确实不少,关键是丢失档案的人是什么身份。如果是体制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集体性质企业)的人员,其本人的身份履历资料留存的痕迹很多,可以在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或者是档案管理部门,都可以找到存根或者相关的材料,只要耐心寻找和找相同的职工朋友证明,应该可以重新恢复补办个人工作档案。这样的档案当然要得到主管部门和社保局的认可,再办理退休手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将要退休的人员是灵活就业人员或者私有制企业的人士,在档案弄丢的情况下,也应该尽力寻找相关就业材料,如,劳动合同(协议)、工资发放表、交社保费存根等,最主要的是,交社会保险的历史记录,社会局肯定有你的社保帐户,只要具备了交社会保险的年限(最少十五年),仍然是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和领取养老金的。
由网友 郁金香137652766 提供的答案:
个人档案弄丢了还能顺利退休吗?会影响养老金的领取吗?
这个问题,无个人人事档案的老人,只能退休按社保缴费年限和计算养老金账户余额,来计算你的养老金多少、缺少了个人职工档案,就少了一部份视同缴费年限。这就影响到个人养老金的多少。所以个人人事档案关系到你退休养老金的发放额度。不能丢失。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