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小儿神经运动发育科普 提供的答案:
婴儿在生后4个月左右,开始由大脑的中脑神经中枢支配姿势和运动。进入到新的运动发育模式中,姿势和运动表现不同于新生儿,会出现频繁蹬腿的动作。因为这个时期婴儿的身体正逐渐从屈曲的姿势模式中挣脱出来,身体四肢的动作也从整体运动的模式中分离出来。所以常会见到有四肢和手脚不断舞动,两条小腿小脚不停蹬动的动作表现。
宝宝身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接受大脑的低或高级神经中枢的指令和支配,运动功能不断完善,而出现的不断变化的运动表现。
不同月龄婴儿,在大脑低或高级神经中枢支配下的运动表现:
●脊髓水平的神经中枢(低级中枢):
支配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小婴儿的姿势及运动,身体不能移动,只能做全身摆动或蠕动样的动作。神经反射和运动表现为原始反射的动作,运动表现形式似鱼类等无足动物的动作行为。
●中脑的神经中枢(低级中枢):
支配4~6个月婴儿的姿势及运动,身体出现立直反射,可见如翻身、坐起和爬行等身体立直移动的动作,运动表现形式类似狗、猫等四足动物的动作行为。
●大脑皮质的神经中枢(高级中枢):
支配7~8个月以后婴儿的运动及生活,大脑皮层的平衡反射出现,开始出现两足动物作为人的运动模式。只有到了这个时期,婴儿才逐步出现立位上随意行动的能力表现。
家长需要观察和注意几点:
- 婴儿的蹬腿动作初始时,双腿是在身体的水平位上来回地伸屈蹬动;
- 5~6个月左右的婴儿,双腿会转变成以身体的垂直位向上抬起,并出现左右交替蹬腿的动作。
-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有行动意愿和行动能力的孩子自由活动,减少限制孩子活动的行为。
- 家长们可以配合着婴儿活动下肢作反复蹬腿的动作。不仅能锻炼下肢伸肌肌肉的力量,也有助于达到身体的伸肌和屈肌的力量平衡的目的,完善身体抗重力抬起的功能。有助于后期宝宝学会翻身、坐、立等在立位上活动的能力。
因此:婴儿的运动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鲜有跨跃似的发育现象。宝宝在特定时期内出现的蹬腿现象,是其运动发育过程中所应出现的动作表现形式。
由网友 菁妈育儿 提供的答案:
不习惯吃宵夜的人,万一哪天去吃了宵夜肚子太饱不舒服就会翻来翻去的睡不着,刚满月的婴儿肚子不舒服还不会翻身,只能用他能做的动作,使劲的蹬腿来让自己舒服一些。而且他发现蹬腿之后还会吐一些奶出来,而吐完这些奶之后自己会舒服了不少。
所以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极可能是因为肚子不舒服。
而肚子不舒服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1、消化不良
肠道消化能力是比较弱的,孩子的消化液比较少,孩子的肠道的蠕动能力也会比较慢,但我们孩子喝完奶之后,没办法完全消化吸收,所以出现肚子不太舒服的症状。
2、肠胀气
吃奶的时候家长没有使用正确的喂养方式,比如说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喂养,孩子容易喝进较多的空气,空气占地方多会让孩子觉得肚子不舒服。
或者是母乳妈妈吃了一些容易胀气的食物也容易导致孩子肠胀气,又或者是没有及时拍嗝也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3、肠绞痛
肠绞痛的原因和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
肠绞痛会比胀气对孩子来说难受程度会更严重一些,所以孩子不但会蹬腿蹬掉,可能还会哭闹,或者要连续哭上半小时,每天都会哭好几次。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是生长发育。
除了孩子肚子不舒服后还要注意可能是神经过于兴奋引起的,而中国营养学会和国家卫计委建议婴儿出生数天后就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孩子钙的吸收,防止因为缺钙引起的神经兴奋的症状。所以还要注意补维生素D。
对于孩子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处理?
1、喂奶之前:尽量在孩子不要太饿时喂奶
喂奶之前孩子的神情相对比较稳定,尽量不要等孩子饿的哇哇大哭,因为孩子饿的时候吃奶会比较急,而且因为哭的时候空气容易进入口腔,容易导致肠胀气。
2、喂奶时:注意衔接姿势
妈妈乳头的衔接不正确的话也会导致孩子吸入更多的空气,建议孩子的嘴唇至少要含着乳晕的2/3,孩子上嘴唇外翻,可以听到喝奶的声音。
3、喂奶后:注意拍嗝
拍嗝就是把我们喝奶时不小心喝进去空气给拍出来,防止引起肠胀气甚至肠绞痛。
4、乳母少吃胀气的食物
比如说豆类,牛奶以及十字花科:卷心菜,西兰花,还是薯类等食物。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加重宝宝消化的负担。
5、人工喂养:警惕孩子有牛奶蛋白过敏
现在过敏的孩子很多,建议如果孩子体重不长,吐奶严重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或者给孩子买奶粉时就购买一些含有部分水解蛋白的奶粉。
6、排气操要经常做
放孩子平躺在床上,然后轻轻的顺时针按摩孩子的腹部,之后可以给孩子两脚蹬单车了,大概3分钟左右就把孩子的屁股抬起来,如果有放屁的话,说明孩子气体排出来了,孩子也会觉得舒服一些。
7、飞机抱可以缓解肠绞痛
让孩子趴在大人的手臂前侧,像飞机起飞姿势,慢慢的让孩子趴一会儿,会让孩子有肚子不舒服得到缓解。
话题:你家孩子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网友 爸爸不讲理 提供的答案:
婴儿为什么喜欢蹬腿呢?根据宝宝月龄不同,其原因也不一样的。主要包括有以下这4种:
1、新生儿出生10周之内,这是踏步反射,也是原始反射的一种。
当宝宝平躺状态下它就会蹬腿,宝宝被抱起来时会做出迈步或踏步的动作。早产儿是脚尖着地,足月儿则是整个脚和脚后跟着地。另外,妈妈在给宝宝换尿不湿的时候,也容易激发宝宝出现踏步反射。
不过,踏步反射一般在宝宝10周之后消失,如果宝宝8个月之后仍然出现踏步反射,一般脑部疾病有关需要及时看医生。
2、宝宝大动作发展。
宝宝出生第2个月开始,就可以开始训练抬头。宝宝4~6个月时即可自由翻身和坐立。宝宝这样大动作的发展,无疑这都离不开宝宝腿部的发育。
宝宝练习蹬腿,能促进宝宝大动作的发展。当宝宝腿部肌肉越好,宝宝蹬腿的力度就越有劲。这样蹬腿动作为宝宝将来练习爬行、站立和行走,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3、宝宝觉得热,就会蹬腿。
宝宝的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快,细胞含水量又高出汗较多。所以当室内的环境温度升高,宝宝睡觉盖得厚一点,宝宝觉得热了就会蹬被子。这种蹬腿,是宝宝体内热量散发慢所导致的。
所以要判断新生儿的体温,不能摸手或额头,而且还要摸一摸宝宝后脖颈的温度。如果妈妈摸起来汗津津的,那就是表示宝宝盖的太多或者穿的太多了。
4、宝宝肠绞痛(或胀气)
当宝宝肠绞痛(或胀气)开始发作时,宝宝就表现出腹部隆起,双拳紧握,双足乱蹬的这些表示。这是因为宝宝肠道内积聚了气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出肠绞痛(或胀气)的表现。
宝宝肠绞痛或肠胀气这主要原因,是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宝宝喝奶时吞咽过多的空气,以及母乳的营养改变(比如产后来月经造成母乳营养配比改变)造成的。
宝宝肠胀气或肠绞痛,能够缓解的方法有:打襁褓、飞机抱、腹部顺摩、给宝宝拍嗝、适量喂点温水,以及给宝宝做排气操等。
总结:宝宝经常蹬腿的主要原因就以上这4个,当然了,当宝宝生病发烧或者是感冒咳嗽的时候,也会引起宝宝不停地双足乱蹬。
希望以上这些文字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下面评论区给我留言。
由网友 叮麻育儿 提供的答案:
婴儿喜欢蹬腿是为什么?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特别喜欢蹬腿,尤其是睡醒以后,一刻也不停,让父母特别担心,会不会是宝宝不舒服,或者哪里有异常?其实宝宝出生后就会蹬腿了,别看他们躺着不能翻身,但是小腿蹬的特别快,如果把宝宝抱起来,让宝宝的双脚着地,他还会像太空人一样漫步。这个就是宝宝的"踏步反应",属于原始反射的一种,一般在出现在宝宝出生10周内。另外,妈妈趴在宝宝上方,宝宝还会用小腿小脚蹬妈妈的肚子呢,特别好玩。
这种"踏步反应"一般在宝宝出生后10周就会消失,然后随着月龄增加,宝宝慢慢长大,学会抬头、翻身、坐立,这些大动作的发展都离不开蹬腿,可以说宝宝蹬腿是件很好的事情,不仅能够锻炼了身体,增加了腿部肌肉,还能够为后期的爬行、站立、行走打下坚定的基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蹬腿都是正常的,也有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或者是宝宝不舒服,妈妈们需要引起重视才行!
宝宝爱蹬腿是好事?这3种情况妈妈要注意,别忽视宝宝的健康
1.宝宝太热,不舒服
很多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总担心宝宝受凉感冒,于是穿得特别厚,睡觉的时候还会给宝宝盖上被子。但是宝宝的新陈代谢比大人快,细胞含水量高出汗也比较多。如果室内太热,或者是盖得太厚的话,宝宝就会感觉热,不舒服,于是使劲儿的蹬腿,把被子蹬掉。
还有些妈妈喜欢给宝宝穿袜子,宝宝不舒服,或者是感觉太闷的画画,也会使劲蹬腿,想要把袜子蹭掉。可以说,这种蹬腿属于宝宝太热,不舒服导致的。
所以说,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千万别捂着宝宝,可以试试宝宝的后背,温乎乎就可以了,如果热乎乎的还有汗的话,代表宝宝穿得太多,或者盖得太厚,不仅会让宝宝不舒服,还会哭闹、影响睡眠、捂出痱子,不利于宝宝的健康,赶紧减少衣物或者把被子换成薄一些的才行。
2.宝宝肠胀气
很多宝宝出生2个月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主要是因为胃肠道中产生或吸入多余的空气,导致宝宝肠壁肌蠕动麻痹和腹部隆起。出现肠胀气的时候,宝宝会特别的不舒服,宝宝腹部隆起,按起来感觉硬硬的;身体不断扭动,双拳紧握,双足乱蹬,浑身使劲儿,小脸憋得通红;哼哼唧唧或者哭闹不止等等,尤其是晚上睡觉前,会经常的哭闹。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等宝宝4个月,肠胃发育基本完全后就会消失的,妈妈们不用太担心,但是平时也得注意饮食摄入,尽量避免或者缓解这种情况。
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饮食要注意,尽量清淡一些,油腻、高糖、不好消化的食物都要少吃;同时喂奶时,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空气大量进入,奶后还得拍嗝。
宝宝肠胀气的时候,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妈妈可以搓热手掌给宝宝按摩一下小肚子,肚脐眼周围顺时针按摩,能够促进胀气排出。除此之外,也可以给宝宝做"排气操"。也可以让宝宝在奶后半小时,趴一会儿,可以趴在妈妈怀里,也可以趴在床上,都能帮助胀气排出,缓解宝宝的不适。
3.宝宝生病不舒服
如果宝宝生病,身体不舒服,比如发烧感冒,也会出现哭闹、蹬腿的情况,妈妈们护理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最后,正常情况下,宝宝蹬腿是件好事,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但是如果是这3种原因导致的蹬腿,妈妈要用心护理,尽量避免或者缓解这些让宝宝不舒服的情况!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由网友 朵拉成长树 提供的答案:
新手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喜欢蹬腿,都觉得很奇怪:刚刚喂饱了奶,宝宝也没有生病,为什么两只小腿还是忙活个不停呢?其实这是发生在小月龄宝宝身上的一种正常现象。
婴儿喜欢蹬腿是为什么?
一、原始反射
如果把新生儿竖着抱起来,双脚放在平面上,你会惊奇地发现宝宝会做出向前蹬腿或踏步的动作。这并不是宝宝想走路,而是婴儿天生的一种反射,叫做踏步反射。别担心,这种反射会在出生后2-3个月左右消失。
二、情绪表达
小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只会用大声哭闹或双手乱抓、蹬腿踢腿等肢体动作来表达。
我家宝宝小时候也喜欢蹬腿,高兴的时候会挥舞着小手,两只小脚丫蹬得可欢实了;生气的时候也是哭得鼻涕冒泡,手脚乱抓乱蹬,要哄半天才能消停。
三、身体不舒服
小宝宝在拉了尿了,或是太冷太热,甚至被子包得不舒服,也会用蹬腿来表示抗议,这时候只要换个尿不湿,增减一下衣物,宝宝感觉舒服了,自然就不会蹬腿了。
记得我家宝宝长大了就不愿意用包被了,每次一给她包住就挣扎着想要摆脱束缚,脸都憋红了,一解开包被就像是恢复了自由一般,伸手就抓各种东西玩。
四、肠胀气
新生儿容易发生肠胀气,发作时婴儿往往会突然大声哭闹,小脸通红,同时双腿会向外蹬。妈妈可以给宝宝换个姿势,按摩一下肚子,帮助宝宝把胀气排出来就好了。
四、疾病原因
宝宝生病时身体会难受,除了哭闹,也会胡乱蹬腿,这种情况要给宝宝量量体温,看看是不是发烧了,同时检查身体是不是有外伤,如果宝宝高烧或是受伤,就尽快去医院治疗。
其实婴儿蹬腿是很常见的事情,蹬腿也能让宝宝锻炼腿部肌肉,为以后学走路打基础。但如果蹬腿动作一直都不消失,还是要带宝宝检查一下,排除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我是朵拉妈妈,专注分享孕产及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朵拉小树和万千宝贝一起成长!
由网友 文海话育儿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婴儿是很喜欢蹬腿的。为什么婴儿喜欢蹬腿呢?原因有很多,分析如下:
1.原始条件反射:婴儿的这种蹬腿方式,基本上是每个婴儿都有的。随着婴儿渐渐长大,宝宝的这种原始反射性的蹬腿方式也就不会再有了。
2.表达喜悦:如果宝宝吃饱睡足了,精神状态好,心情也会好,这时候如果宝宝妈妈去逗他或者抱他,宝宝就会咯咯笑或者手舞足蹈,这个时候宝宝蹬腿就显得很欢快似的。
3.表达愤怒和不满:如果宝宝饿了或者不舒服了,首先用哭来表示,如果家长好一会不去抱他,宝宝就会表示受委屈了,于是胡乱蹬腿来表达宝宝的情绪。
4.惊吓与刺激:宝宝受惊吓或者受刺激了,也一样会蹬腿,这时候宝宝蹬腿方式就跟抽筋似的,让人感觉心疼和不舒服。
总之,宝宝蹬腿的情况有很多,宝妈们也可以根据宝宝蹬腿方式去判断宝宝的需求哦。最后祝愿所有的小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由网友 瑶妹0501 提供的答案:
宝妈可以多观察宝宝的反应,辨别原因。
1、如果宝宝除了爱蹬腿,没有任何不适反应,精神状态好,吃的好,拉的好,那就是宝宝的正常运动,宝宝在快速生长期使劲呢。
2、观察宝宝的便便情况,看是否有奶瓣,摸摸宝宝的小肚子是不是涨,有没有吐奶现象,宝宝爱哭闹,如果有这些现象,可能是宝宝消化不良。宝妈就要注意饮食清淡,一次别给宝宝吃太多,奶后一个小时,给宝宝轻柔的顺时针按摩一下肚子。
3、肠绞痛多发生于三个月内的小宝宝。宝宝手脚乱蹬,脸色通红,哭闹不止,尝试用飞机抱的方式就停止哭闹。白天可以给宝宝做做排气操;吃完奶把嗝拍出来;让宝宝趴一趴;采用飞机抱;按摩腹部。宝妈要多些耐心。
4、不知宝妈有没有给宝宝吃维生素D,缺钙的话,宝宝睡觉不安稳,容易夜醒,夜间烦躁。
5、看宝宝是不是热了,宝宝如果穿的多或盖的多,也是要蹬的。
由网友 IF枕边育儿 提供的答案:
新生儿期的宝宝,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其实这是这个时期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宝宝会吐奶,这就和喂养的方式有关了。
宝宝总是使劲蹬腿,是什么原因?
1)、喂奶姿势。可能是由于喂奶姿势不对,导致宝宝吃完奶后不舒服,引起频繁蹬腿,还容易导致奶液渗出,造成中耳炎或者是其他问题,所以在喂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姿势,也可以躺着喂。
2)、宝宝在调整姿势。睡觉时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宝宝觉得累了,想要换一下,所以蹬腿。大宝在月子里也经常蹬腿,刚开始我以为他是要拉臭臭,结果转一下,又睡了。
3)、肠绞痛。三个月以内的宝宝,还可能是出现了肠绞痛,这种情况下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大多发生在晚上,宝宝会有脚蹬腿、脸色通红的现象。可以用飞机抱的形式,抱起来宝宝,让他的胃部舒服一些,如果宝宝还是一直哭闹,及时的安抚很有必要。肠绞痛大概要在3个月以后会逐渐好转。
4)、胃部有空气。宝宝吃奶时,由于衔接不紧,可能会吃进去大量空气,这些空气进入宝宝的胃部,会让他特别不舒服,所以,在每次吃过奶后要拍嗝,帮宝宝排出多余的空气。即使是奶粉喂养的宝宝,也要拍嗝。
5)、长个子。我们老家的说法是,宝宝蹬腿、脸通红是因为他在长个子,舒展开是为了身体的发育。这样能让宝宝感觉更舒服一些。
6)、宝宝热了。宝宝身体排泄汗液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晚上睡觉时如果被褥盖的太厚,他会被热醒,进而蹬腿想要把被子蹬开。
总之,宝宝还小,他没办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用肢体表达。他就会用语言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妈妈们可以看下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并且做相应的对策。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由网友 凝妈悟语 提供的答案:
我发现我家宝宝是3个月之后喜欢蹬腿的,现在1岁半了,醒来就蹬腿,生气也蹬腿,蹬腿能表达好几个意思,要学会理解孩子。
婴儿喜欢蹬腿是为什么?
1、原始发射
在胎儿期,孩子就会蹬腿,这只是一种原始的胎动方式,出生后一直保留着这个动作,叫做"踏步反射"。看过一个国外的视频,有妈妈夹着新生儿中在床上行走,孩子还会迈步,像走太空步一样,特别有神奇。
2、长身体的表现
看到孩子两条腿直直地向前蹬,有老人说这是孩子在长呢,伸直双腿,关节被拉伸,也起到一定的生长作用。
3、身体灵活的表现
等孩子到了3个月左右,大脑对身体的控制灵活了一些,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腿部作出蹬腿的动作,表示长本领了。蹬腿的动作可以帮助他练习翻身,以后练习爬行、站立都离不开腿部发育。
4、身体不舒服
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比如肠绞痛,就会用蹬腿的动作向大人求救,或者是用这种方式缓解肠道不适,发现孩子的脸憋红了,有痛苦的表情,一定要注意看孩子的身体是否有问题。
5、生气了
孩子能灵活控制身体之后,生气的时候,也会用蹬腿表示不满,做出类似踢人的动作,有时也是手脚并用。
6、寻求关注
当孩子要求妈妈看看他的时候,也会用蹬腿、砸床的动作,弄出一些动静,提醒大人关注他,
7、想去某个地方
当你抱着孩子的时候,他想去一个地方,不会用语言表达时,就会用蹬腿的动作指向前,让妈妈按照他指的方向去玩。
总的来说,孩子蹬腿都是有意义的行为,代表他身体发展了,也表示他的个人意愿。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