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鬼影问道化真身 提供的答案: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美资粮企从事技术分析工作。去年,有些北方农民将麦子割下来当青储,被有关部门制止,当时我就跟他聊过这事。当时,他就直白地告诉我,这里面的水很深,如果国家不制止,那么赢家将是资本,输家将是农民。
此君坦言,玉米作青储料的收益,要远高于小麦。玉米是饲料用粮,而麦子是口粮。拿大量的小麦做青储料,就是为了大幅减少口粮的产量。一旦人口大国的小麦产量暴跌,那就会导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炒期货的资本、国际粮商、国内中储粮将会获得暴利。粮价上涨以后,肉、蛋等副粮品的价格也会暴涨,接下来农药丶化肥丶种业也会迎来一波上涨机会。 最终,大资本将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说农民的状况,则可以概括为"吃桐油,呕生漆。"。一是农民的生活丶生产成本,也将会大涨;二是,国内外大粮商,会通过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控制流向农村的资金,让手中有粮的农民无法通过卖粮食,来增加收入,甚至无法卖出手中的粮食。
由于国内外大粮商手中存有大量的粮食,并且控制着种业丶化肥丶世界各地的大量耕地,以及全球的粮食市场,所以即便国内农民不种粮,也不会影响国内外的粮食供应。
此君坦言,拿小麦当青储,最终吃亏的是农民。国内农民拿小麦当青储以后,粮商就会将物价上涨的过失,推到农民头上,届时农民的整体社会形象将会受损,而大粮商或将有机会夺走农民的土地。农民的生存环境,将会大幅度的恶化。
此君坦言,拿小麦做青储,是资本在幕后推动的。农民很单纯,农民只会关注眼前的实惠,而不会想太多。国家不准用小麦做青储料,实际上是在保护农民的整体利益,不让大资本去动农民的奶酪!
由网友 唯美爱情只是童话 提供的答案:
你站的位置太高了,我实话告诉你,只要农民预留出够自己吃的小麦,然后磨粉!一年都不用买菜买肉,一亩小麦亩产1000斤或者1200斤,收入也就是一千五到一千八!前期成本不算,后期的收割,运输,晾晒都需要成本的!收割一亩地在七八十元左右,运输和晾晒虽然是时间成本,但是农民工现在劳务成本每天也在200到300。所以卖青储对农民是合适的!既然要制止这个现象那要的不是各部门的禁止,而是政策性的支持!别的产品再怎么涨,无非把人逼回到五六十年代,养猪养牛做有机肥,棉花纺线织布,蔬菜自供自足!
由网友 阴天下雨泥泞路 提供的答案:
如果这里面真有什么阴谋诡计的话那也是阳谋,不增加农民收入无解,你不能让士兵去打大仗而又不给军资粮草!
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农民入不敷出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弱点,而且这个弱点非常之大,不能用缝来形容,那本来就是一条峡谷。你不能一边强调国家安全,一边又剥削农民过苦日子,难道只有农民苦着这个国家才能安全,农民活该就该被剥削?这不是大型PUA吗?国家安全不止关乎农民,其他人也应该出一份力!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都知道,就是没人给解决!
由网友 lengcha678 提供的答案:
这个套路是巴西演变出的中国版罢了,当然动的中国老百姓子子孙孙的饭碗。
巴西号称"地球之肺",拥有大量的种植土地和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可巴西2022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过去两年,巴西生活在饥饿中的人数猛增了73%。这份由巴西粮食安全研究网络发布的报告称,巴西约有3310万人生活在饥饿之中,这意味着15.5%的家庭食不果腹。报告还说,巴西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约1.25亿人处于粮食无保障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吃到一日三餐。
面对如此严重的饥荒,卢拉当选后立下一个誓言:"4年后离任,巴西人如果能够吃到一日三餐,那我就完成了人生使命。"这个目标,对一个大国来说,真的非常卑微。
那巴西怎么到了此般领地?说成对老百姓比较贴切的话做简单说明吧。
假如你是个农民,有一天有人找到你,和你说,"种玉米水稻和麦子赚几个钱,来,我白送你咖啡种子,还告诉你技术,然后种出来的咖啡我全部回收",你干不干?(青储一个道理)然后,你做了。当年也的确赚到了钱,你能干当然别人也可以干,于是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将传统作物放弃改种咖啡,也是因为这样,咖啡收购商越来越多,而传统粮商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或被收购。而咖啡种子及相关生产资料也会逐年增长(种植已经单一化,农民不得不种)
最后一招就是资本与收购商联合承包收购土地,也就是说现在巴西的土地不是巴西人的,种什么已经不是巴西自己说的算了。所以,巴西粮食需要大量进口,而进口的额度和价格都已经被牢牢的握在别人手中,也就是说一代巴西人的短视造就几代或者十几代巴西人的饥荒。正如今天1700元的青储饲料,给你2700都行,若干年后,这个钱要连本带利由子孙还回去。
粮食,本质上也是一种武器。一些国家非常擅长将粮食武器化。里根政府的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曾直言不讳:"就是要把各国系在我们身上,那样他们就不会和我们捣乱。"
一位CIA高官就直言不讳的说,第三世界国家缺粮,让美国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由网友 肖泰 提供的答案:
既然不想让农民把小麦割下来卖青储,那么就应该加大对小麦的补贴,让卖青储不如卖小麦,才能真正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仅仅靠强制性的政策压制,农民即使不敢反抗,也会消极怠工,甚至以欺骗上级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收入。这样一来,只能加剧干群之间的矛盾,对农业发展大大的不利。
由网友 未雨绸缪180973058 提供的答案:
不知道是真有这种情况,还仅仅是一个噱头,把未成熟小麦割下来当青储,一亩1700元为何不卖?请问是哪个省的事情?
小麦是人的主口粮,如果严重缺乏,甚至从外国进口都办不到,从而使人感觉到粮荒。如果不能首先保障人们的口粮,竟然去首先解决牲畜的需要,那将是不人道的,那样国家会朋令禁止。因为牲畜的饲料是好多种呢!出现这种情况,一心服从国家号召的农民,才有可能不受金钱的吸引,做到一亩青储1700元不卖。农民会将小麦打下来,颗粒归仓。 这里有问,究竟动了谁的饭碗,一句话说完,反正不能动农民的饭碗。
然而,如今小麦并沒有出现短缺,虽说没有过剩,但是眼下还是能够保障供应的。尤其是国际上小麦进口还是挺容易的呀,比如进口俄罗斯的小麦,倒像是行好帮他们的忙一样。在这种形势下,农民能将自己家的青储小麦,卖到1700元/亩,比收获完小麦卖的还多,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要用青储小麦做牲畜饲料的地方还不多,绝对不会影响全国小麦的需求。部分农民增加了种粮收益,如同沒种小麦,改种其它经济作物一样,同样应当欢迎。
也不必担心,中国所种小麦会全部用用于青储饲料,因为中国的养牛场还没有那么多,不必过于杞人忧天。也不知这事是真还是假,已经达到了多大面积。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