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日元却这么不值钱呢?_为什么日本经济发达日元却不值钱

由网友 猫哥的薛定谔 提供的答案:

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之一,然而,日元汇率相对其他货币而言可能较低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以下是可能的解释:

  1. 货币政策: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一直以来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这通常包括维持低利率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低利率会降低投资回报率,从而减少对日元的需求。
  2. 经济状况:日本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和缓慢的经济增长。这可能导致对日本资产的投资需求减少,从而降低了对日元的需求。
  3. 外汇交易: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日元的值。如果外汇交易者普遍认为其他货币相对于日元更有吸引力,这可能导致日元贬值。
  4. 贸易盈余:日本是一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通常有贸易顺差,即出口多于进口。当日本出口增加时,相应的需求会使得日元贬值。

需要注意的是,汇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经济基本面、政策和市场心理等。因此,阐述汇率波动的原因是复杂的,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其中一个因素。

由网友 西府赵王爷 提供的答案: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日元其实挺值钱的。

日本作为当前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还是排名靠前的发达国家。日本有着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完整的金融体系,这使得日本的经济变得十分稳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日元作为日本的官方货币,其乃是日本雄厚经济实力的最佳体现。日元是当前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货币,地位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就意味着,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日元的受信任度是很高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部分商品的贸易结算可以直接用日元结算,无需再次兑换。

尤其是亚洲区域,日元的地位不输美元,绝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结算,都是可以用日元。虽然咱们国家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亚洲更是当之无愧的一哥。但是咱们的人民币,暂时还做不到亚洲范围内流通。和许多国家的贸易,都需要通过货币兑换,要么换成日元,要么换成美元,不然人家根本就不收。

除此之外,日元还是当前国际市场上的三大避险货币之一,其他两种货币分别是瑞士法郎和美元。这也是日元在国际市场上广泛流通的一个有力体现,关于这一点,咱们同样是望尘莫及。所以,日元不是不值钱,而是非常值钱。毕竟到了国际市场上,人家日元能直接买到东西,而咱们手中的人民币却不行。

咱们之所以认为日元不值钱,无非就是因为日元的货币面值普遍偏高,往往一百日元只能换六七块人民币。看到日本平时的花销,更是"高"得离谱。随便吃顿饭,那就得几千甚至上万日元。虽然这钱花起来很气派,但实际上却买不了多少东西。同样是买瓶矿泉水,用人民币也就两三块钱,但是用日元可能就得几十上百元。如此对比之下,日元就显得太不值钱了。

但是,这其实只是一个货币面值设定的区别,和日元本身的价值没有太大关系。换句话讲,你只能是日元的面值比较大,而不能说日元本身不值钱。

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一种购买货物的媒介,其购买力的大小是根据货物的多少来决定的。比如说某个国家有一百万吨的货物,而他们印刷了一百万元的货币,那么货物的单价就是一元一吨。但是如果他们印刷了一亿元的货币,那么一吨货物就就得价值一百元。

虽然货币面值变大了,但是其本身的购买力却是恒定的,因为货物就那一百万吨。所以,以前的一元和现在一百元,价值是一样的。

简单来讲,我们就是需要脱离单纯用数字比较大小的思维定式,转而从货物本身去恒定价值。我们如果把一百日元当做是咱们人民币的一元来看待,那就很好理解了。这样的话,日本价格就相当于去掉小数点的中国价格。

因为在日本,纸币的最小面额就是100日元;其大致就是相当于咱们人民币的1元钱这个单位。而他们货币的最大面额则是一万日元,正好是相当于咱们人民币的100元。至于那些较小的货币面额,比如1日元、10日元,其实我们可以当做人民币的分和角。因为在日元体系里面,最小的货币单位,就是1日元。

如此划分之后,咱们再来看日元和咱们人民币的比较,其实你就能发现,他们的购买力要比咱们强不少,毕竟一百日元可以兑换6块多的人民币。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为何要把日元的面值设定那么大?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四个字——通货膨胀。

历史上的日元,其实曾经有过一段"小面额"时期,那时候的日元面值远没有这么大。

19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对日本进行全方面的西化改造,其中自然也就包括货币。公元1871年,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日元。当时的日元和美元挂钩,1日元能够兑换1美元,这个购买力可以说是很高了。所以当时流通的日元面额也普遍偏小,最高也就是100日元。

然而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战争,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已经被战争给完全掏空了,一穷二白,要啥没啥。

极其短缺的物资储备,近乎崩溃的社会秩序,导致日本物价飞涨,民众纷纷破产,这其实就是咱们经常听说的通货膨胀。这导致当时日本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小数点,普遍向右移两位甚至更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政府所能做的,就只有启动印钞机,大量的加印钞票,钞票面值也越来越大。

到了1950年,日本已经开始发行印有圣德太子的1000日元纸币。随着日元流通量的增加,其购买力自然也就随之下降了,以前一美元只能兑换1日元,如今却是能兑换数百日元。

后来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逐渐脱离了困境,经济也逐渐趋于稳定。但是这个通胀之后的货币,也不是说降就能降回去的,尤其是像日本物价飞涨数十倍的严重情况。此外,日本当时乃是靠着外贸出口东山再起,如果货币升值,是会对出口贸易造成极大影响的。反而是货币贬值,才会更加有利。

所以在经济趋于稳定之后,日本并没有将货币面额改小。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其民众收入和物价水平不断提高,日本甚至还在加大货币的面额,由此出现了5000和10000面值的日元。

当然了,这里的面值加大,其实是属于正常的通货膨胀,任何一种信用货币都是逐渐贬值缓慢通胀的过程,就好比咱们八十年代和现在物价的区别一样。

而且当时日本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使用大面额货币,大不了就是一百块当以前的一块钱用嘛,反正收入也是按照比例增长的,家里的实际财富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就连日常使用时也完全没有影响,甚至于更方便,毕竟大部分情况不需要小数,全靠整数就可以了。所以没必要去缩小货币的面额,毕竟要缩小的话现有货币都需要重新发行,比如发行"新日本元"之类的货币,会增加很多成本。而且也很麻烦,即便银行在发行新钞之后会逐渐回收和停止旧钞的使用,但是这样做仍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总体来讲,日本的货币面值之所以这么大,完全就是因为战争所导致的严重通货膨胀。事实上,像这种情况,那个时代的东亚国家几乎都遇到过。比如韩国因为朝鲜战争,物价飞涨,大面额韩元也随之流行。其面额之大,比之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日元的最大面额是一万,而韩元则是五万。

而咱们国家在在建国前后也有这一阶段,甚至于出现钱不如白纸的情况。不过在1955年的时候,咱们国家进行了一次币制的改动,主动将人民币的面值缩水了一万倍。

如果没有这次的改动,那么我们现在手中的货币面额很可能远超日本,人人都能"我一秒钟几十万上下"。毕竟到时候每月的工资可能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一瓶矿泉水都得两万块,打个出租车都要花个几十万。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为何咱们国家把货币面值降下来了,而日本却没有呢?这主要还是国情不一样,首先咱们当时本身就缺乏统一的货币体系,需要建立起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其次,咱们国家当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而且对外贸易匮乏,发行新货币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不大。

而日本则不一样,其在经济趋于稳定之后,已经是船大不好调头了,如果大规模缩小货币面值,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于可能打破当下来自不易的经济稳定。

日本内阁官员认为:货币改动会造成市场动荡,增加政府开支。并且日本人也已经习惯了现在的日元,无谓的改动,会导致公民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心理差异感。所以改革纸币面额,毫无意义。

总而言之,好处没多少,坏处一大堆,自然也就没有去做了。

事实上,货币面值加大其实是一个趋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有通货膨胀,货币的流通量就必然会加大,自然也就面临着贬值的问题。就以咱们人民币为例,比之八十年代,购买力下降了数十倍。三分钱一个馒头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甚至于连"分"这个过去常用的货币单位都已经淡出了视野。

其实咱们现在100元面值的纸币其实已经不是很够用了,毕竟如果光是用现金支付的话,随便摆两桌,那都得拿一沓钱。如果不是电子支付发达,咱们的货币面值估计也早就变大了,出现千元大钞并不是不可能。

由网友 Mer86 提供的答案:

日元挺值钱的。

但日元的面额相比于美元、人民币、欧元等货币,也确实挺大的。

为什么会如此呢?

主要是通货膨胀加上习惯使然的结果。

二战前,旧日币是1元兑换0.3美元。(日币单位是"圆",为了方便,这里写作"元")

当时日币的最大面额是100元。往下依次还有20元、10元、1元等。

(旧版十日元图样)

由于面额小,所以旧日币还有10钱、5钱、1厘等辅币。

1钱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分钱。

1厘钱相当于我们古代的1文钱。

1日元=100钱=1000厘

这与我们有点区别。我们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一文钱的概念了,是1元=10角=100分。但日元里面没有我们俗话里面说的"一毛钱",所以当时的日本是1元直接等于100钱。

其实100元纸币在当时的日本并不常用,因为那时候日本人的月收入也就几十块,老百姓常用的也就是10元、1元、10钱、5钱、1厘。

(旧版日元五钱图样,相当于五分钱)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由于二战,日本经济崩溃。战后,美国又报复日本。于是通货膨胀便产生了。

1945至1949年期间,因通货膨胀,日本物价飞涨,短短四年,物价涨了近百倍,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涨了百倍。

也就是说。二战以前卖一百块的东西,二战后要卖一万块。而老百姓手里的钱,又都是小面额的10元、1元。买起东西来,很不方便。

那么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发生如此情况,一般就是两种解决办法。

一是强力平抑物价,让物价回归到通货膨胀之前的水平。

二是发行新货币,加大货币额度,让货币额度适应物价。

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无力平抑物价(毕竟只是美国的傀儡政权),所以日本政府便采用了第二种办法,只能是顺着物价,发行大面额的纸币。

1949年,日本政府发布金融紧急措施令,回收所有的旧币。到了第二年,1000面额的日元纸币正式登场。

(初版1000日元)

不久后,因为缺乏贵重金属缺乏,作为辅币的"钱"和"厘"被宣布废止。日元直接以1元纸币为最小单位。

(二战后发行的一元纸币图样)

之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再加上日元紧盯美元(360日元兑换1美元),日本的物价上涨幅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上涨幅度很大。

至50年代末时,普通日本人的月收入已达4万日元左右,且还有上涨之势。

本着未雨绸缪,到了1957年和1958年,日本政府便又先后发行了5000日元和10000面额的日元纸币。

(初版5000日元)

(初版10000日元)

进入80年代后,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日本人的收入也趋于稳定,基本稳定在年薪40万水平浮动。再加上当时已经有了信用卡,市场上不需要更大面额纸币。所以日元也就没有再加大面额。

5000和10000面额的纸币一直用到现在。

(现在的10000日元纸币,人物肖像由圣德太子变成了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

至于低于1000面额的日元,日本则把纸币改成了硬币。对于现在的普通民众来说,使用100日元的硬币,和我们使用1人民币的硬币,感觉是差不多的。

笼统一点说,在日常生活里,基本可以把日元除以100,当人民币来用。

(正在流通中的100日元硬币,按汇率约等于0.9美元。

所以说,日元不是不值钱。日元只是面额较大而已。而面额较大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

其实不单是日元。韩元、已经废弃了的俄罗斯旧卢布、希腊德拉克马,意大利里拉,以及著名的津巴布韦币,面额较大的原因也都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后期的各种骚操作,新中国建立之初,第一版人民币比同期日元的面额要大得多。当时最大面额的人民币是50000元。(当时日元最大才1000)

(第一套人民币)

直到1955年物价稳定,央行推出了第二套人民币,以1比10000的兑换率(也就是在旧币的基础上,一次性抹掉了四个零),才解决了人民币的大面额问题。

第二套人民币起初最大面额是5元,后来增发10元面额纸币。

如果我们当年没有缩小面额,可能我们今天使用的人民币最大面额,就是一百万了。(经过多年发展,我们现在最大面额的纸币也到了100元。比起第二套人民币最大的10元增大了十倍)

(第二版人民币的五元纸币)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纳闷了。既然咱们可以把人民币的面额压下去,日本为什么不效仿呢?

其实,这个问题日本内部还真有讨论过。

2009年,鸠山由纪夫当选首相,他当时就与内阁财务大臣藤井商议,提出过在1美元兑换100日元的兑换汇率下,将日元的面额缩小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

也就是说,按照鸠山由纪夫的设想,面额缩小后的日元,1日元=1美元,最大面额是100日元。

但是鸠山由纪夫的这个设想提出后,日本内阁强烈反对。最大的反对理由就是嫌麻烦。

试想,如果缩小纸币面额,那么现在一件卖98日元的商品,就变成了0.98元。那么势必要复活辅币才行(钱和厘)。而当今日本人都没有用辅币的习惯了。这可不是折腾人吗?

日本前年也就改个年号,各大公司的程序员和各大会计所的会计师就累成了狗。如果真的把货币面额改了,估计是要累死人。

(1厘,曾经是全世界面额最小的货币,流通于通货膨胀前的日本)

鉴于反对声音过大,所以鸠山由纪夫的改革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网友 水流高高山 提供的答案:

日本是发达国家,日元却不值钱,实际上货币值钱与否与国家是否发达没有必然关系。而我们衡量货币是否值钱一般是以我们自己的货币为基准,汇率高于我们的就会认为钱更值钱,汇率低于我们就会觉得钱不值钱。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定义是根据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来评定的,按照这个评定标准,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瑞士、挪威、冰岛、丹麦、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马耳他、塞浦路斯、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

如果看这些国家的货币金额,会发现大部分国家货币确实比较值钱,在这些国家里,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这些国家现在已经统一使用欧元作为主要货币了。欧元一向都很值钱,现在兑人民币虽然有所贬值,但是仍然可以1欧元兑换七7元多人民币。

剩下的发达国家里,以英国英镑最为值钱,1英镑可以兑换9元多人民币。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新加坡这些国家的钱也很值钱,全部都在1兑4以上。以色列大概是1兑2不到一点。日本、韩国我们比较熟悉,货币都不值钱。1日元大概只能兑人民币0.06元左右,1韩元兑人民币更是只有0.005多,比日元还要便宜十多倍。

而让人有点惊奇的是,一向被认为全世界最发达地区的北欧地区,他们国家货币却普遍不值钱。除了芬兰使用货币欧元之外,其他几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1瑞典克朗可以兑换大概0.76元,1挪威克朗大概也是兑换0.76元,两者差不多,而1丹麦克朗可以兑换1.04元,1冰岛克朗则只能兑换0.05元,比日元还要便宜一点。

看得出来,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货币跟我们的的货币比起来,汇率都是要高于我们的,但是也有五六个国家货币汇率比我们还要低,所以货币是否值钱跟国家是否是发达国家并没有关系。现在世界上货币最值钱的国家是科威特,1科威特第纳尔可以兑换21.5元,相当值钱了,但是科威特并不是发达国家。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流通的货币都是纸币,本身价值可以忽略,一个国家的货币值钱与否跟国家货币的发行习惯有关系,跟国家是否发达关系并不大。

就拿日本来说,经历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开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经济各方面发展迅速,日本也开始向西方看齐。那时候的日本野心勃勃,日元也是比较坚挺的。二战期间,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是战火连天,唯独美国独善其身,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元也成为全球的硬通货。而一直到二战结束,日元跟美元的兑换比率都是蛮高,基本维持在1美元换5日元的区间之内。

不过随着日本战败,日本国内经济极度萎缩,极度缺钱的情况下,政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印钱,日元开启了急速贬值之路,很快就突破了10,到后面突破了100,到1949年的时候,1美元已经可以兑换360日元。

其实,这个货币值钱与否并不是很重要,关键的一点是稳定,如果长时间能够维持稳定,那么就算货币不值钱,也不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带来一定好处,比如说韩国,韩国是发达国家里货币最不值钱的国家,并且远远低于其他所有发达国家,但是并不影响韩国的发展。

日本经历了日元急速贬值的时期,日子可以说是相当难过,整个国家乱作一团。不过很快美国的提供援助了。本来二战的时候美国、日本是对立国家,不过战后美国接管了日本,而且要把日本作为它在远东地区的小弟,所以就给日本提供了不少发展的支持。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再加上那时候的日本人也的确能拼命,日本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日本是个小国家,国内需求有限,要想发展好经济,必须大力推动发展出口事业,而货币汇率越低,对出口就越有利。比如说美国找日本买东西,由于一美元可以兑换几百日元,在日本购买力相当强悍,自然愿意从日本出口了。日本也不傻,看到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必要恢复日元之前的汇率,就这样维持着就挺好。日元不值钱怎么办,这其实很好办,提高一下面值不就行了嘛。像日本,就有10000、5000这样的大面额货币。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确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而且跟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除此之外,日本对美国有着巨大的贸易顺差,从美国那赚取了大量的钱,这让美国很不满意。自己是要扶持一个小弟,但是小弟如果赶上自己那是万万不允许的。

于是,美国主导日本签订了广岛协议,而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汇率的问题,增加日本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实际上就是在诱导日元升值。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大家都习惯用美元计算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因为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的国内总资产也急剧增加,日本处于一个资产极度膨胀的阶段。日元增值了,日本人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于是开启了全球买买买的道路,数不清的日本人开始全球购买奢侈品,房产等等,影响一直到今天,现在日本拥有全球最大的二手奢侈品、珠宝市场。

表面上看,日元增值让日本人更富了,但是这样却让日本的出口产业受到重创,在国内则是急速推动了股市、房市的升温,那时候的日本股市直接冲上四万点。想想看,我们现在经济体量已经是日本三倍了,股市什么时候奢望过四万点呢。除此之外,日本的房市也是高企,号称一个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样急速的资产增温最终产生了大量泡沫,而在泡沫破裂的时候,日本股市、房市暴跌,腰斩一半以上,日本也结束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从而进入衰退期。

当然了,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衰退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汇率急速增值确实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在这方面,日本人是吃过大亏的。

正因为如此,现在日元不值钱,日本人根本就不会在意,甚至有时候,日本政府还会经常有意的让日元贬值,这样对日本出口有利,也有利于日本整体经济的发展。

由网友 蒙歌先生 提供的答案:

题主可以先了解一下发达国家的概念和货币的定义。日本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是因为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日本的经济、科技、工业发展迅猛。也就是在二战后很快拜托了战争带来对于国家的巨大伤害,通过道奇计划走上了经济发展的正轨。而后,在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GDP总和已经位于世界第二的水平,甚至是英法德这三个在19世界称雄的工业革命先驱国家的GDP的总和。因此日本被列入发达国家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确立的事情。

但是到了后来,逐渐开始了日本经济衰退的言论,甚至有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说法诞生。说的就是在1990年之后的日本,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泡沫进而导致债务危机,整个国家陷入了经济低迷时期。但是我给大家贴一张图大家就清楚了。

日本的经济在那段时期并没有衰退,而是停滞发展。也是就失去了原来巨大的增速,而是保持了当时的发展水平,在1995年日均GDP是4万多美元的数据。那个数据也是比今天的中国人均1万的GDP高出5倍的。因此日本确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发达国家无疑了。

而关于日元不值钱的原因主要是在二战时期结束后由于社会经济不稳定因素造成了强烈的通货膨胀导致的,而当时日本通过发行新法币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保险起见,当时的汇率就沿用了下来。这就造成了日本货币面值较大的原因。

而货币贬值对于国家发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货币贬值的直接影响是进出口贸易的大环境,进而对于经济和贸易以及市场造成调控作用。

由网友 爱旅行的grace 提供的答案:

日本的货币看上去非常的不值钱,他们的100块只相当于人民币6块多,在日本买东西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日元,为什么日币这么不值钱呢?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要知道现在日元的体系中没有辅币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没有人民币中的角和分,日本人直接上来就是一步到位元。

其实在旧日本的货币体系中是有辅币这个概念的,而且原本日本的货币票面面值非常小,在二战时日本人的货币最大面值也不过是100日元而已。

可是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的经济崩溃,随之而来的便是是不可遏制的通货膨胀,如果在坚持沿用二战前的日元体系的话,日本人的生活将会极为不便,主妇们不得不提着一箩筐的钱才能买到一样小东西。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就是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强行平抑物价,但是这一点恰恰是日本政府所做不到的,日本到现在为止也不能说是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没有实权的天皇,头顶上还坐着一个有实权的太上皇美国佬呢。

所以此路不通的日本人只能寻求第2套方案,那就是重新发行一套新的货币,加大货币的面额,以取代现行的货币体系。

在日本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之下,新的1000元的日币粉末登场,而原本的辅币系统被取消,日元最基本的货币单位直接就是以元的形式出现,换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一元日币就相当于货币改革前的一分钱,当然在日本叫做一文钱。

以当时的情况,日本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很快得到抑制,那么这就意味着日本人的货币还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面额。可是偏偏意外就出现了,历史给了日本人一个机会,朝鲜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涉及两方六国的战争,这一场战争只有一个输家,那就是朝鲜。

作为参战国之一,美国成功的保住三八线一边一国的格局,韩国人守住了自己的政权,苏联人收获了朝鲜的投名状,中国是最大的赢家,打赢了立国之战,为后续的和平发展赢得了时间。

而看似没有参战的日本也是一个大赢家,利用前沿基地的优势,在美国的扶持之下,日本的经济迅速复苏,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得日本的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控制。

日本在这段时间里形成了与物价相匹配的收入体系,日元的汇率也基本稳定了下来。日本人的收入达到了4万日元左右,那么5000日元和1万日元的货币也就应运而生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日本的经济有多辉煌或者现在有多落寞,日本的货币体系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革,没有出现更大面额的钞票。

应该这么说,现在的日本货币面额数额较大是因为通货膨胀,日本政府被迫应变,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货币与物价相匹配的系统。

由网友 上海俏妮in日本 提供的答案:

楼主理解错误,日元不但值钱,而且很值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避险货币之一,比美元还稳定。它只是面额大而已。日本上班族平均月工资是38万日元,换成人民币大致2.2万元人民币。日本东京即使23区,很多一户建新房80平室内面积,房价也就3800万日元内足够。换句话说,日本上班族一人不吃不喝100个月就可以买一套新房;20年前的二手房,也就2000万日元左右,50个月工资可以买套二手房。请问这日元值不值钱?

由网友 辽宁资深球迷二代 提供的答案:

很多人认为日元不值钱,无外乎是因为这样两个因素,或者说是这样两个印象:

1、日元的汇率很低,甚至远低于人民币,早年跟人民币还能拼个1比7或1比8,可现如今,双方的汇率甚至来到了1比17。

2、如果比较纸币的面额,我们目前最大的面额只有100块,而日元的最大面额甚至达到了一万日元,并且还是在1958年就已经发行。而同一时间我们发行的第二版人民币,最大面额才十块钱。

单张钞票面额大就代表货币贬值,很多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解,无外乎是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曾经经历过混乱的法币和金圆券时代。因为在那一时期,这两套货币的最大面额甚至达到了500万,而在贬值的最巅峰时期,这张500万的纸币,也许也只能买上几块烧饼。

但笔者要在这里说的是,上述两个见解,只是很多人的粗俗印象,或者说是见解上的误区。汇率低,不等同于这套货币的价值,面额大,也不等同于这套货币的购买力差。真正鉴定一个国家货币的地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衡量它在国际上的地位。

话说美元欧元为什么地位高?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我只要拿出这两套货币,当地人是不会拒收的,因为这些货币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买到所需要的商品。可我要是拿出一套阿富汗币,或者是津巴布韦币,跑到除这两个国家以外的国家去买东西,别说是标准的大公司,就连路边的食杂店,恐怕也能把我赶出去!

因为人家知道这是啥?在他们的眼里,这两套货币跟手纸没什么区别!

那日元的地位高不高呢?至少在这个标准的衡量下,它是非常之高的。

因为早在1964年,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起飞,日元就已经成为了国际认可的国际流通货币。而在目前的全世界,至少有超过100个以上的国家可以允许日元在本国流通,并且还有专门的外汇兑换场所,用于处理日元在本国内的流通。

这也就意味着,你想到某一个国家去买东西,你如果拿出人民币,对方也许不会认,甚至在这个国家,你也不一定能找到人民币兑换外汇的场所。但你如果拿出的是日元,人家会选择认可,甚至必要情况下,也会有专门的场所安排日元与其他外汇的兑换。

而这也是1979年中日建交后,对方给我们的援助和贷款均使用日元的原因之一,他们以日元作为援助和贷款形式,不仅仅是希望我们用这些日元来大量购买他们本国国内的商品。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同意这样的合作,也是因为我们曾进行过详细的考察,确定这些日元不但可以从日本购买商品,必要情况下也可以从欧美国家购买必须用品,甚至是兑换外汇。

毕竟以当时的实际情况,用人民币来兑换美元英镑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使用日元兑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日元的面额为何如此之大?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跟我们曾经遭遇的历史情况类似,那就是通货膨胀!

二战结束之后,由于日本饱受战争创伤而带来的经济崩溃,日元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崩溃。跟我们一样,他们也出现了大额钞票只能购买小商品的窘境。不过在多年的改善之下,直至上世纪50年代,日本也摆脱了这样的经济危机。

但由于市面上的大额钞票已经开始流通,倘若重新调整货币价值,只能以重新发行货币的形式,以新的兑换率进行回收。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法币,国民政府在推行第二套货币即金元券的过程中,以一块钱的金圆券兑换300万法币的形式来回收旧货币。理论上来说,日本人也同样可以采取类似的操作。

但这样的操作,也涉及到了太大的问题:

1、老百姓害怕新的货币也会发生贬值,不敢轻易拿自己的大额货币进行兑换。

2、调整货币面额,就要对各类商品物价进行调整,这又牵扯到了日本太多的利益集团。毕竟日本与韩国在二战之后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即财阀控制经济,你日本政府说改就想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3、不同于我们的货币还有元角分,日本的货币只有"元",倘若缩水货币面额,在伴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部分商品有可能会出现小数,日本政府就只能增加这种零钱类货币的推行,相关的工作将会更加麻烦。

4、经历了漫长的通货膨胀,虽然日本在50年代重新回到了原点,但对于日本百姓而言,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过去的生活和方式,也习惯了过去的货币和购买价值。倘若进行一系列的修改,他们势必会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所以,即便是随后新货币的推行,日元仍然保留了原有的面额,而没有进行更大幅度的调整。

由网友 爱飞乐游 提供的答案:

谢邀!这个我也是去过日本才知道,日元的面值很大,出门买个东西动不动就是几万日元,心疼我的钱这么不经花。为什么日本这么一个发达的国家,日元却这么不值钱呢?大概算了一下,日元的汇率大概是1元人民币能换17块日元,这样一算,也就是只要287万人民币就能换1亿日元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货币本身只是废纸,他的价值来源于国家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日元并不是不值钱,只是它的数额比较大,除此之外,韩国的货币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物价表:

1:日本人民一天伙食费在一千左右。日本地少物稀,市场的蔬菜,水果很贵的。如果自己做饭,找个东西便宜的地方买菜很重要。为什么日本会有很多代餐粉就是伙食费不够来凑合着吃的!来到这个国家之后也就明白了日本为什么会研究出这么多节省能源的产品,因为每次置换东西的代价确实是比国内高多了。

2:在日本地铁学生月票一个月是5000日元,轻轨则便宜些,一个月2500日元,但是出租车很贵,起价660日元,跳表跳得很快。日本的劳动力太贵,成本也高,很多人都不会打车,都是以地铁轻轨为主!物价如此高的城市,也就明白了很多高中生会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了。

3:东京的学生寝室一年的宿费不算煤气、水电费,一个月9800日元,加上煤气、水电费,大约需要13000日元左右,虽然很贵,但也比在外面租房子便宜得多。 在外边租房子至少10万日元起,至于房价嘛,比北上广贵多了 !日本人的生存压力是真的不小,尤其是作为白领一层,挤地铁租房子都是很普遍的现象。要是能买得起一层小公寓的话,着实是了不起了!

至于日元不值钱的原因是日本在战后投降一年内,国内开始通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日本政府只好被迫发行了更大面值的货币了,虽然到后来日本经济开始恢复 ,人民的收入普遍提高,但是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弊端就是通货膨胀,再加上日本政府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控,钱的面值越大反而遭到贬值。于是政府就在60年代发行了五千和一万面值的货币。后来到80年代,日本随着日元的强烈升值,日本人的收入在面额上也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如今的日本年薪更已达到了百万薪。如今在日本的物价,动辄就是上万的消费,如此看来,钱是真的不经花。 点击右上角,关注【爱飞乐游】,知晓更多国外的新鲜事,扩展你的视野!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