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蘑菇常宝堃活到老,他的相声地位会不会在马三立之上?_常宝堃的相声珍贵视频

由网友 且行且听风 提供的答案:

如果常宝堃没有英年早逝,天津相声界恐怕就没马三立什么事了,而京津相声界恐怕是侯宝林、常宝堃并雄,因为从天赋、能耐、名气上来讲,常宝堃都要远胜于马三立,如果有常宝堃在,马家恐怕还是很难取得如今的地位和声望。

常宝堃其人

常宝堃可以说是相声界的传奇人物,其几乎是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成就了常家的相声家族,常宝堃生于1922年,比马三立小8岁,但是从辈分上来说,常宝堃却要矮一辈,1931年,常宝堃拜师张寿臣,成为宝字辈相声艺人。

常宝堃年少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常连安在张家口一带撂地演出,而当时张家口一带盛产口蘑,蘑菇对于张家口而言就是宝贝,而常宝堃深得观众喜爱,便被人称为小蘑菇,这也足见常宝堃的能耐和人气。

拜师张寿臣后,常宝堃开始在天津相声界崭露头角,15岁便与相声界通天教主赵佩茹搭档,两人互为捧逗,表演效果极佳,一度成为当时相声界最火的一对搭档,就连侯宝林也要靠后,而马三立更在侯宝林之后。

常宝堃于1951年参加了慰问入朝作战的人民志愿军的曲艺团,并在慰问演出中,不幸遇难,年仅29岁,常宝堃去世后,天津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和追悼会,而常宝堃也被追授为革命烈士和人民艺术家,从此一代相声奇才常宝堃落下了帷幕。

马三立不如常宝堃

虽然马三立辈分高,但是相声水平并比不上宝字辈的几位新秀,马三立是相声世家,其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大哥则是李德钖钟爱的弟子马桂元,马家最为出彩的是马桂元,不过马桂元英年早逝,马三立不得不从事相声表演,从而养家糊口。

马三立其实表演相声天赋并不高,在电视剧《马三立》中就有马三立学习相声段子老是不过,挨打的情景,而当时相声门长张寿臣也说过马三立和马德禄愚钝的话,但是马三立凭借自己的努力,还是创出来,成为天津当时最火的五档。

天津最火的五档之中,常宝堃可为榜首,连火遍一时的侯宝林也只能让步,马三立虽然有辈分高的优势,但还要逊于侯宝林,当时侯宝林和常宝堃都是宝字辈,也要比马三立小几岁,但是凭借能耐,确实超过了马三立。

常宝堃如果不去世,地位在马三立之上

在解放后,北京相声界的代表是侯宝林,而天津相声界的代表则是常宝堃,不仅如此,常宝堃还是当时相声界大门长张寿臣最为钟爱的弟子,论名望、能耐,常宝堃都在马三立之上。

马三立名气大涨是在80年代,当时天津相声界可谓凋零,赵佩茹、常宝堃已经故去,郭荣启先生已经由于身体原因退休,文字辈的高英培、李伯祥、苏文茂威望名气都不够,所以天津相声界名头最大的便是马三立,而马三立由于辈分最高,硕果仅存,也就成为了天津相声界的泰斗,和北京的侯宝林都成为了官方认可的相声大师。

如果常宝堃没有英年早逝,凭借常宝堃的能耐、人望,尤其是过人的相声天赋,其完全可以有更大的成就,那么天津相声界的代表人物也就非常宝堃莫属了。

由网友 咸鱼茶馆 提供的答案:

相声地位有两个方面的衡量标准:艺术层面、行业地位层面。

艺术层面来说,常宝堃吃亏在音像资料太少,最要命的是没有录像作品,全是音频。而常宝堃是比较擅长发托卖相的,表情跟表演在他的相声中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只听音频等于半个蘑菇,没法对他艺术成就进行全方位评判。

马三立则不同,熬过特殊时期以后录制了不少视频资料,虽然已经过了巅峰期,但把马老的优势展现得十分到位。尤其是一些面部细节、肢体语言的呈现,奠定了马三立相声教科书的地位,这点是常宝堃无法企及的。

实际上马三立跟常宝堃的优劣势比较接近,两人都是以说跟逗为主,唱和学相对欠缺。马三立天生嗓子不好,常宝堃则是倒仓倒坏了。但个人觉得马三立还是强一些,因为马三立唱只是不太好听,但基本上还有哏儿,而常宝堃的唱腔是着实难听,辣耳朵那种。

除此之外,两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天津受欢迎程度出奇的高。马三立就不用说了,现在基本都成天津相声的代名词了,无人不宗马在天津相声圈基本上就是铁律一般,不服也不行。小蘑菇在解放前一度是天津五档相声之首,比张寿臣侯一尘,侯宝林郭启儒还强,唯一能够跟他并驾齐驱的是戴少甫,可惜只留下一堆悲惨故事,听过他相声的人还活着都成寿星老了。

王自健在跟郭德纲翻脸之前,曾经拍过一个世纪大马屁,说业内人士公认郭德纲就是当代的小蘑菇。这话其实得换一种解读方式,所谓的业内人士并不是说郭德纲跟常宝堃艺术风格或者地位接近,而是他们都是所在时代最红的相声艺人。

当时小蘑菇红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小蘑菇在电台录相声,给天津老百姓拜个年。隔几天电台会收到大量来信,里面全都是给小蘑菇的压岁钱。说白了,老百姓把常宝堃当自己孩子一样疼爱,这就叫顶级人缘。

常宝堃去世的时候,那真的是三分之一个天津市都出来送行,现在很多老人回忆起来都是热泪盈眶,说当时的心情就像自己家宝贝儿没了一样。这种观众缘可不是炒作得出来的,那时代也没有什么网络水军,也没有做数据打榜的假把式。一个艺人能得到这种追捧,那就是实打实的能耐。

当然了,受欢迎程度跟艺术造诣不能完全划等号,小蘑菇现象级的火爆也跟当时人们的审美选择有关系,或者说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而这种红能否跨越若干个历史时期,并且在艺术上一路突破与时俱进,并且超越马三立的泰斗地位,这就很难说了。

首先马三立的艺术地位跟他代表作有关系,《买猴》《开会迷》《十点钟开始》《逗你玩儿》等传世经典,马三立将其演绎到了一个高峰,无论是后来者,还是跟马三立同辈的艺术大师,都无法将同一作品演出更好的效果来。而常宝堃能否找到这种跟自己表演特点相符合,而且能够一直流传的经典佳作,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另外常家其他蘑菇也并不差,尤其是三蘑菇常宝霆,说跟逗在业内评价也很高,不亚于常宝堃。而且三蘑菇唱腔在相声界也排的上号,远胜常宝堃。常白还有不少专属的经典作品,《学电台》《道德法庭》《别扭话》等,但依然无法跟马三立相提并论。假如换成短板更明显的小蘑菇,估计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而行业地位方面,网上至今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常宝堃假如不牺牲的话,他在特殊时期很难熬过去。毕竟解放前他跟袁文会有干父子关系,而且还吃了不少黑D的福利,所以很可能会被当成靶子痛击。

在《马三立别传》里就说过这样一个事情,当时电台分配又派指标,某老艺人被列了进去,解放前社会关系、经历比较复杂,又有一些可供问"罪"的现实言论。但上级审批时给划掉,因为他是烈士的父亲,不能划为又派。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只能留白的历史悬案,现在去假定常宝堃一定熬不过特殊时期,或者认为小蘑菇贡献足以抵消一切"过"的声音,都是片面而且无法验证的。毕竟马三立、侯宝林、包括常宝堃的师父张寿臣和徒弟苏文茂,在特殊时期都被当靶子打了,常宝堃要想轻描淡写的躲过去,估计够呛,毕竟老常家可以打靶子的黑点比那些位大师都多得多呢。

所以常家在相声界能有现在的地位,又是少将又是十大笑星的,这都算小蘑菇留下的福利,而牺牲的小蘑菇能换来这些福利,但活着的小蘑菇未必能。


但有一些假设还是可以成立的,假如小蘑菇还活着,马三立跟赵佩茹的组合大概率就没了。要知道赵佩茹可是马三立对口相声里,最好的一个搭档,远胜张庆森王凤山,不光马三立本人对赵佩茹赞叹有加,后人评价马三立的对口巅峰,也是跟赵佩茹搭档这一时期。

所以小蘑菇跟赵佩茹一直搭档的话,马三立对口相声的精品,尤其是传统段子部分会少一多半,比如《卖五器》《扒马褂》《拴娃娃》等都不存在了。

另外侯耀文的师承也可能会改变,侯宝林看不上活着的宝字辈,所以让侯耀文拜了死去的赵佩茹。但假如小蘑菇还活着,侯耀文多半会拜小蘑菇,毕竟常宝华是占侯家的便宜,但拜小蘑菇就是侯家捡大便宜了。

以上~~~

由网友 我就是个码字的 提供的答案:

大概率会!

对于绝大多数相声观众来说,"小蘑菇"常宝堃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观众们都知道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很红,本事也很大,像邢文昭先生捧班主郭德纲时就用小蘑菇做对比。

小蘑菇常宝堃生于1922年,比马三立小八岁,29岁时不幸牺牲在抗美援朝前线,既然传说中的小蘑菇如此厉害,如果他没有牺牲,在相声界的地位能比公认的相声泰斗马三立更高吗?

笔者认为,如果常宝堃能像马三立大师一样长寿,也活到二十一世纪初,他的相声地位大概率会在马三立之上。

一、马三立成为相声泰斗的五个因素

马三立大师被相声界内外都尊为相声泰斗,这其中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因素。

马三立在相声艺术上承前启后,将马家相声弘扬为相声界顶级招牌,这其中有他外祖父恩绪的功劳,有父亲马德禄的功劳,也有大哥马桂元的功劳,马三立则是马家相声集大成者,相声界形成"无人不宗马"潮流大部分要归功于马三立, 这是他成为相声泰斗的首要条件。

马三立为人谦虚内敛,不争不抢,安贫乐道,德行操守有口皆碑。

马三立的徒弟众多,而且大部分都有所建树,这在现实中也烘托了马三立的相声地位。

马三立儿子马志明对马家相声艺术的完美继承,进一步夯实了马三立的业界地位。

最后一点,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马三立大师长寿。

当然,和一些单纯依靠长寿混个前辈名号的艺人不同,马三立有艺术、有口碑、有传承再加上长寿,成为相声泰斗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马三立成名背后

为什么说马三立成为相声泰斗和长寿有关,可以先看看他成名的三个阶段。

马三立并不是刚说相声就成名的,虽然家学深厚,他刚入行就小有名气,但他真正走红应该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的,他的家境好转也是在那个时候,这从他和马志明的回忆录都能看出来。

马三立真正成为相声大师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他的《买猴》、《十点钟开始》和《开会迷》等相声风靡一时,也让他成为人民艺术家以及天津相声界的代表人物。

马三立被尊为相声泰斗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再看看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名噪一时的五档相声,这个五档相声的说法虽然有一点争议,但马三立和侯宝林在回忆录里都提到过,应该不是讹传。

五档相声中的逗哏分别是:张寿臣、常宝堃、戴少甫、侯宝林、马三立,在这其中马三立走红是最晚的那个。

张寿臣岁数比较大,也是当时的相声掌门人,他四十年代末的时候开始改行说评书,晚年则专注于当教师,1970年去世。

戴少甫是张寿臣徒弟,他曾和于俊波合作在天津红极一时,却因为得罪了流氓被打成重伤,1944年就去世了。

五档相声里最红的常宝堃在1951年牺牲于朝鲜前线。

活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五档相声只有侯宝林和马三立,而他们恰恰是相声界最核心的两个代表人物。

除了五档相声之外,再看看其他和马三立同时代的著名相声艺人:

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1968年去世。

相声界"亘古一人"赵佩茹1973年去世。

走红早于马三立,同样深得马德禄真传的郭荣启,1948年得了肺结核开始减少演出,1966年因病情关系不到五十岁就退休了,之后很少上台,1999年去世。

马三立2001年最后一次上台表演,2003年去世,比他小三岁的侯宝林则是在1993年去世。

这么一看,马三立的长寿对于他成为相声泰斗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三、如果常宝堃没有牺牲

对比马三立成为相声泰斗的五个因素,如果常宝堃没有牺牲,他同样具有成为相声泰斗的潜质和可能性。

在艺术上,常宝堃深得张寿臣真传,相声技艺样样精通,而且还能创作和改编相声,当年在天津最红的相声艺人不是他师父,而是常宝堃。他走红之后,不管是戴少甫、侯宝林还是郭荣启走红,都被报界拿来给常宝堃做对比,这足以说明常宝堃名气之大。

由于常宝堃牺牲太早,在艺术上没能开宗立派,常氏相声招牌的树立更多是由他的几个弟弟完成的,这当然是没办法的事情。要知道,马三立的相声艺术开始成为系统也要在他四十岁以后,而常宝堃牺牲时才29岁。

在德行上,常宝堃在同行里口碑甚好,经常接济同行,在抗战时曾创作表演讽刺日寇的相声《牙粉袋》《打桥票》。

在传承上,常宝堃因为年轻只有一名真正的授业徒弟苏文茂,但仅这一位徒弟就成为文哏大师,而且桃李满天下,为常宝堃收了很多知名徒孙。如果常宝堃没牺牲,以他的影响力,在徒弟的传承上也会非常强。

在子孙上,常宝堃有一个儿子常贵田,他是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比马三立更有利的条件在于他还有几位同样厉害的弟弟,众星捧月之下,常家老大哥自然地位更加突出。

当然,可能会有人质疑常宝堃曾在旧社会和青帮有联系,还在那个压榨旧社会艺人的兄弟剧团当团长,他这种情况难道日后不会被处理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天津解放后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常宝堃在解放后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创作和表演新相声,并代表天津曲艺界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文艺工作者会议,受到领导人的接见。

更重要的是,常宝堃在1951年参加了第一批抗美援朝慰问团,赶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不幸牺牲在那里。第一批抗美援朝慰问团回国后,团员侯宝林成为北京相声界的代表人物,如果常宝堃没有牺牲,他也将成为天津相声界的代表人物。

事实上,在常宝堃牺牲后,天津举办了万人公祭大会。在他的感召下,马三立参加了第二批抗美援朝慰问团,先后三次赶赴前线,从朝鲜回来后,马三立成为天津相声界的代表直到去世。

综合来看,常宝堃相比马三立,在各方面的优势并不少,唯一的劣势就是寿命,因此,常宝堃如果没有牺牲,他的相声地位大概率会在马三立之上。

由网友 观察者王建平 提供的答案:

小蘑菇几岁时跟随父亲常连安在张家口一带撂地说相声,当时就非常之红,得了小蘑菇的雅号。后来到了天津,在电台放他的作品,爆火!天津人都喜欢这个相声神童,还给电台寄钱。拜了张寿臣以后,张寿老觉得他极有天赋,安排了有通天教主之称的赵佩茹给他量活,俩人可以说是当时的新王牌。当年天津有五档相声,小蘑菇毫不客气是五档之首,侯宝林大师也得往后。

至于马三立马老,本名马桂福,艺名三立。也生于相声世家,父亲马德禄,哥哥马桂元,都是名家。值得一提的是哥哥马桂元,很有天赋,非常火爆,可惜不到30岁就去世了。当年马三立先生,由于小时候说得不好,经常被大哥打骂,一度觉得不是说相声的材料,差点放弃。不过马老韧性强,越老越有味儿了。马桂元倘若在天有灵,也应该欣慰了。

常宝堃和马三立,一个年少成名而早夭(29岁死于朝鲜战争期间的慰问演出),一个大器晚成活到90. 都是大师,不好比较,但若29岁时的水平,那马三立要差出两个档次。

小蘑菇是宝字辈,马三立比他大8岁却是寿字辈,和张寿臣同辈。当年张寿臣可以说就是相声的代名词,还是寿字辈的掌门。他曾经要求马三立自降一辈,当宝字辈。至于原因嘛,据说是因为他觉得马三立活不行。

由网友 认真的菠萝EF 提供的答案:

这个恐怕不好说。为什么?如果常宝堃不牺牲,那么他自己是天津混混头子干儿子的事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摘出去的,他爹涉及的一些盘剥艺人这些更加不是容易摘去的,其他不那么阳光的搞不好就是反革命了。就算是这些过关了,可是后继的发展能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也是测不准。别忘记,传说他的相声当年可是相当污的,哪怕是与其父搭档也是如此,现在说郭德纲污,但是据传,郭德纲比这大神还是差得远。从个人角度而言牺牲是灾难,可是对于他们常家应该是一种天大的幸运,他已经保了他们家三代人了,未来再保两代人应该不在话下。

由网友 yourande三叶草 提供的答案:

常宝堃(小蘑菇)如不在朝鲜牺牲,他的地位和影响如无意外肯定要高过马三立马老先生。他自幼学艺登台天分极高并在多位名师的栽培和演出实践中摔打磨炼出来,功力扎实深厚不到三十岁就已成气候。
马老先生由于年龄大辈分高倍受圈里人尊敬。但真正人气大旺应在八十年代之后了。
在艺术成就,对相声的发展贡献方面还比不了他的晚辈侯宝林先生。但也算的上是优秀的老艺术家。对相声人脉的传承有相当的影响。

由网友 东边出太阳啦 提供的答案:

不一定,文化大革命时几乎所有的老相声艺人都受到了波及。北京的侯宝林、刘宝瑞,去劳动改造了。天津的马三立、苏文茂(小蘑菇之徒)下放到天津南郊插队落户。天津的相声名家常氐一门因为出了常宝堃这个革命烈士,所以平安无事。常宝霆是天津曲艺团的台柱子、常宝华和常贵田(小蘑菇之子)是海政文工团的当红相声演员。

如果小蘑菇没有牺牲在朝鲜,常家的人在文革期间与别的相声艺人比就不会有任何例外,而且凭小蘑菇旧社会在天津南市说相声那么声名鹊起,文革运动中就不会对此轻轻放过,如果从中找出什么"问题"小蘑菇能否逃过一劫还在两说!

所以,历史没有如果。每个艺人的生活经历、艺术造诣、成长过程、取得的成就,都是各自独有无法类推的。天津还有一位在相声界辈分与马三立相同的老艺术家__郭容启。至少天津相声界曾有:马三立的说、郭容启的学、常宝霆的逗、候宝林的唱这么一说。论基本功、论个人能力、论艺术建树,郭容启在相声界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尽管同住天津,郭容启先生的名气始终被马三立先生掩盖,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而且郭容启先生还是常宝堃的亲戚。由此可见,即使小蘑菇没有牺牲在朝鲜,而且平安度过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活到八九十岁,他也未必能超过马三立先生的名气和地位。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