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化学科研民工 提供的答案:
在明清小冰期期间,中国的气候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这个时期大约从公元1500年至180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1900年左右。
这个时期的气温整体偏低,比现代冬季的平均气温低了1-2摄氏度。
同时,这个时期南方地区的气候出现了极端异常,广东省甚至连续降雪40多天。
这种气候不适合人类生活,导致了严重的饥荒和死亡。
明清小冰期的名称由此而来,因为这个时期的气候状况与历史记录中的小冰期相似。
由网友 香茗史馆 提供的答案: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我国共经历过四次小冰河期,而根据竺可桢的中国气象史资料,再结合历史王朝的兴衰,不难发现历史上经历的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均与小冰河期密切相关。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便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
所谓"小冰期",主要是全球气候经历的一个寒冷时期,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小冰期出现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后期,故也称"明清小冰期",而其中最为严重的时期则是在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小冰期的典型特点便是气温降低,但其带来的次生灾害才是最可怕的,而明朝的灭亡便与此密切相关。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就连海南也连降大雪
关于"明清小冰期"有多冷,根据史料和文献的记载,当时全国各地可以说是漫天冰雪,就连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淮河都曾经结冰,"夏寒","夏霜雪"的天气更是不绝如缕。
根据《广东通志》的记载,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正德四年(1509年)冬,广州潮州"陨雪,厚尺许"。要知道,琼州府万州乃是今天的海南岛万宁县,而潮州则是今天的潮安、潮阳等县,就连这里都是天降大雪,可见当时的寒冷。
而根据《江南通志》的记载,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和十五年(1502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余姚江水冰合"。在湖南衡阳西南方的祁阳和浙东的馀姚,流经此地的潇水、曹娥江和甬江竟然冰封江面。
此外,《明史·五行志》有载,"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江南各地连降四十多天大雪,这种奇景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而诸如"牛畜冻死三万六千蹄","开原大雨雪,畜多冻死","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多冻死","雨雹甚大,伤稼百二十五里,人马多击死","飞雹交下,坏民居万余,死者千余人","沂州雨雹,大者如盘,小者如碗,人畜多击死"之类的记载,更是随处可见。
在这场持续数百年的"小冰期",最为寒冷的一年出现在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原因则是一场火山喷发,结果使得本就遭遇"小冰期"的人们雪上加霜。嘉庆二十年(1815年)4月5日,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的坦博拉火山,在沉睡了五千年后突然爆发,爆发指数高达7级(火山爆发指数共8级),这次火山爆发不仅对当地百姓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由于大量火山灰喷涌进平流层,更是对全球气候造成了剧烈影响。
由于平流层充斥着大量火山灰,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八月,"天气忽然寒如冬"。而在东北黑龙江的双城,在农历七月的盛夏竟然出现严重霜冻,导致农作物失收,百姓逃亡。安徽、江西等地则在农历六、七月出现了降雪的纪录,而台湾新竹、苗栗等地也在同年冬天出现了罕见的霜冻现象,新竹"十二月雨雪,冰坚寸余"。
根据史料的记载来看,这种气候转冷实际上从明朝洪武年间以后便开始出现,而从明朝中期开始,气候更是始终保持"恒寒",一直到清末光绪六年(1880年)以后,才再度开始渐渐转变进入暖期,这段持续长达四百多年的"小冰期"这才逐渐结束。
相较于气候寒冷,"小冰期"次生灾害危害更大
在这段长达四百余年的"小冰期"中,除了因天气严寒而导致的百姓死伤之外,更为恐怖的是由于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不仅导致了大量百姓死亡,更是直接摧毁了本就大厦将倾的大明朝,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旱灾和鼠疫。
1、旱灾。"小冰期"引起大旱灾时常发生,其中更是在崇祯年间出现了罕见的十年大旱,不仅湖泊干涸,就连黄河干流和支流都出现了断流现象,华北地区的降水量更是下降了11%至47%,更有多达23个地区出现了连续四年以上的重旱。旱灾早期仅仅出现在黄河流域个别地区,之后便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
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陕西"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持续的旱灾又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蝗灾,结果不仅导致粮价暴涨,百姓民不聊生,以至于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而没有活路的百姓们更是被迫走上了造反之路,仅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八年(1635年),全国就爆发了十三次大规模起义,人数多达三十余万。
2、鼠疫。由于粮食减产、草木枯死,缺少食物来源的各种动物纷纷涌入人类聚居区,其中尤以老鼠带来的危害最大,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便开始爆发多次大规模瘟疫,其中尤以崇祯年间的瘟疫最为恐怖。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兴县爆发腺鼠疫,此后随着百姓们的逃亡,瘟疫迅速向陕西、河北、京师等地蔓延,更是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演变为肺鼠疫。
关于这场瘟疫,夏燮《明通鉴》有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崇祯实录》则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在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在陕西"(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根据保守估计,这次大瘟疫不仅造成陕、晋、冀三省死亡人数千万以上,更是直接摧毁了明朝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以至于李自成攻向京师之时,沿途并未遭到大规模抵抗,而已经连叫花子都找不到的北京城,即使将太监都派上了城墙,仍是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
除了旱灾、鼠疫之外,连年爆发的水灾、蝗灾,对于以农业为根本的大明朝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明朝财政困境,就在大明朝内忧外患之际,朝廷根本拿不出来足够的军饷,仅陕西就欠下了一百三十八万两的军饷,结果不仅导致大量士兵逃亡,群体性兵变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如此情形之下,再加上本就已经腐朽到了极致的朝廷,大明朝又如何能够不灭。
由网友 春秋风云 提供的答案:
地球经历了三大冰期,分别是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最短的大冰期持续时间都在几百万年以上,每次大冰期出现都会伴随物种的灭绝。除了大冰期,还有小冰期,小冰期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一百至几百年,但小冰期发生较频繁。
题主说的300年前的冬天,是指发生在15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中间的小冰河期,因为发生在明清之际,所以又叫明清小冰期。这一时期确实很冷,不仅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且南国海南也"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其实仅仅是寒冷并不可怕,关键是从明嘉靖至明崇祯的小冰期气侯引发的自然灾害,例如干旱、洪涝、瘟疫、地震等不断,导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重疫区十室九空,幸存者逃之四方;生存的压力加剧了社会矛盾,社会动荡的结果直接葬送了大明王朝。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对中国5000年来气侯有独到的研究。科学家们根据他的研究又进一步细化,分别列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以公元1600年左右这一次寒冷期最为强烈,导致灾害频发、农牧业减产、人口迁移,甚至政权更选、政治疆域的变化。竺可桢认为,气侯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温暖期对社会发展有利,小冰期对社会发展有害。如商周的更替、汉唐的兴盛、明朝的灭亡,都与气侯有直接关系。
小冰期的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干旱。冬天寒冷就不说了,主要说一说引发夏季的干旱。据史料记载,京师、河东、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安徽、广西、广东、江苏等地,轻则二至三年干旱,重则十年干旱,像陕西榆林则是连续十三年干旱。干旱的结果是颗粒无收,饥荒严重。草吃完了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吃人。当时人不敢独行,惟恐被劫杀而食。甚至家庭内部之间,因为不忍心直接宰杀,父亲将子女反绑卖于人市、丈夫将妻子反绑卖于人市,换回别人家的人宰杀而食来度过饥荒,政府根本无力管控。
与旱灾相伴的是蝗灾,蝗虫是一种喜温昆虫,干旱的土壤(含水量10/100到20/100)很适合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大量缺少植被的干土,对于卵块的发育非常有利。在干旱年份,每平方米有卵块4000到5000个,每平方米有蝗虫卵20到40万个。正常年份蝗虫少,尚有野草供其采食;而干旱年份,多出N倍的蝗虫无草可食,全部集中到农民浇水长大的庄稼上,其后果可想而知。史书记载:崇祯八年7月,河南蝗;崇祯十年6月,山东、河南蝗;十一年6月,两京、山东、河南大旱蝗;十三年5月,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蝗;十四年6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这些蝗灾无疑使大明王朝雪上加霜。
比饥荒更可怕的是鼠疫,反常的气侯,食物的馈泛,导致四野的老鼠与人争食,其中一些带病老鼠将鼠疫传至人身上,因为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引起家庭成员之间、乡亲之间、流民之间迅速传播。这种病起病急,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烧、寒战、肌痛、虚弱、咳嗽、呕吐,或咋发今死,或朝发夕死,许多家庭由于相继染病而亡,连个收尸的都没有,其景惨不忍暏。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京都附近死亡人数即达20万;城内守军已被瘟疫拖死了很多,城上三个垛口才有一人防守。正如李自成劝降书写的那样:"兹尔明朝,气数已尽!"。
老天爷似乎有意跟大明王朝过不去,毁灭性的灾害一样也不少。发生在1556年12月12日子时的那次大地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特大地震,以华县为中心,方圆数千公里内,大地山川强烈震动。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波及湖北、甘肃、宁夏。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绸密区,又是在冬季的子夜,百姓毫无防范,奏报被压死者83万人;地震造成黄河、渭河决口,淹没农田、房屋无数。从1369年至1644年,明朝共发生地震418次,平均每年1.51次,占地震次数份额的7.4/100,明朝之前地震记载次数较少,明清两朝每年记载1--2次。不仅如此,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不断,如从天启至崇祯年间,全国发生水灾374次,造成农业绝收、生活困难。
如果说小冰期引发的干旱、洪涝、地震、瘟疫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发生在1626年的天启大爆炸则不可思议。3600年前古印度死丘事件、天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世界三大自然之迷,至今未被科学家破解。5月30日上午9时,北京城西南处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一团火球冲天而起,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天崩地陷、万室沉平,石头、瓦块、树木、人体残肢、畜禽等动物尸块自空中如雨点般落下。死者皆裸体,衣服飞至昌平。御史何迁枢、潘云翼、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被埋于土下。正在京城施工的工匠从脚手架上震落下来摔成肉袋。受惊的大象从象房中跑出,肆意践踏居民。这次天启大爆炸共死伤2万余人。
有关资料显示,这次大爆炸不是由火药库引起,而是有一个孕育过程,怪异的现象证明了这一点。天启四年不下雨,天启五年继续干旱。爆炸前30天,鬼车鸟停留在京城观象台处,日夜哀叫。爆炸前14天,天气剧变,异常寒冷,霜情严重,出现5月:"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的现象。爆炸前8天,火药库东北角出现奇特云气,形似旗帜,又像关刀,颜色由白变红,由红变紫。爆炸前5天,济南知府往城隍庙进香,刚到庙门,知府与随从昏死过去。爆炸前4天,有人看见北京城前门的角楼上出现火光,青色萤火,车轮大小。爆炸前3天,天空东北方向出现赤色云气。爆炸前2天,红云变作黑云。爆炸前4小时,地安门内侍听到一阵音乐声,一阵粗乐过去,又是一阵细乐,如此三叠,大家惊怪,仔细倾听,声音就出自地安门火神庙。爆炸前一刻,大地震动,并伴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当时的破坏半径为750米,毁损面积为2.23平方公里。
有人习惯把明朝的灭亡归结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事实上政治和吏治不是触发明朝灭亡的主要导火索。以李自成为例,如果家乡不遭遇重大灾情,即使丢了邮差的工作,他还可以种田谋生。正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由小冰期引发的接连不断的灾难、为温饱而起义的农民军,直接动摇了大明王朝的根基,迅速崛起的后金,又给大明王朝以最后一击,导致这个强盛的帝国走向了覆灭。
(参考:李晶《论崇祯年间自然灾害及影响》、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
由网友 纪元的尾声 提供的答案:
三百多年前,也就是明末清初,那场"小冰河期",直接冷到广东沿海,甚至是海南都在下雪,俗称"万年不下雪"的广东海南,那几年的冬天雪满平原。
明末清初这场小冰河期,可以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极端气候阶段,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翻看历史文献,都能发现多地县志记载的极端天气,夏天热到不行,冬天也是冷到不行,农业近乎崩溃,而后来也有史学家提出,明朝灭亡的最大根源,其实就是这场小冰河期。
咱们说小冰河期之前,要知道什么是冰河期。
冰河期,对于人类已经存在的历史而言,就跟恐龙曾经的存在一样,是个传说。
别看着说小冰河期只是造成海南下雪,也不是多厉害嘛,就因此小看冰河期,其实冰河期和小冰河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小冰河期起的这个名字,其实都有点"蹭"冰河期的威名了,真正的冰河期,它的存在,和人类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矛盾,因为冰河期下的地球,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冰球",一切都会被冰封,人类也无法存在。
冰河期的根本原因是太阳活动的剧烈减弱,甚至是消失。
而小冰河期则是太阳活动微微减弱带来的南北极降温,最终寒流席卷全球,小冰河期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而是全世界的。
把目光放回三百多年甚至四百多年前,明清小冰河期,其实从明朝中期就已经有了苗头,每到冬天则是极其寒冷,和以往的冬天大不相似。明朝小冰河期的加剧其实是在万历年间,万历年可以说是大明的灾难之年,天灾人祸全部到位。
一到冬天,北方农民连住都住不下去,只能迫于现状南下,但是那个时候,即便南下了,即便到了当时世人闻之变色的海南,都开始下雪了,而在当时的广东地区,都还有人被冻死的案例,放在如今这简直是个笑话一般的事情,的确在明代小冰河期发生过。
"广州、番禺、南海、东莞、佛网大雪三日,积盈尺余"
虽然广东北部山区,会经常性在冬天下小雪,可是明朝晚年,广州、南海等南广东沿海地区,都有下了三日大雪,积了一尺厚雪的事情,就广东都这个情况了,更别说北方多冷,在万历年间的北方官员的文字记载中,无不抱怨那十几年的天气剧变,而曾经"冷门"的广东、海南,则是成为了这些文人们的"避寒"圣地。
而前面说到的明朝的灭亡源于这场小冰河期,根源就是极端天气带来的灾荒。
小冰河期对气候的改造作用很大,夏天会导致极度干旱,冬天更是如此,一天到头下雨会减少,这在古代社会,特别是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这是致命的。
自万历年间起,气候巨变带来的灾难已经让北方百姓出现躁动,随着小冰河期的持续,北方农收已经接近崩溃了,而朝廷的赈灾和粮食储备也终究有支撑不住的一天,同样在万历末年,建州女真崛起,内部的自然灾难,外部的造反隐患,让大明疲于应付。
直到崇祯年,这场小冰河期带来的第二个大灾难才开始显现,那就是人口大迁移和极端气候导致的"鼠疫",鼠疫是压垮大明基本盘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农业受阻,流民越来越多,一年四季都干旱无比,不只是人缺水,动物也是一样需要喝水。在北方草原,就因为极度干旱导致老鼠出现大暴动,纷纷出来寻找水源,就这样,许多老鼠死在路边,而有的流民饥饿不堪,连人都开始互食了,吃老鼠就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但是就是因为吃了老鼠,鼠疫出现了。
鼠疫的流动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北方流民南下,为了逃避极端天气,另外一个则是以李自成为主的农民起义军,他们自南而上,如此一来,交叉感染,鼠疫演变得极其严重,直到李自成去到北京,他都看到京城死者十有八九,可见损伤惨重。
战乱加上明政府的即将倒台,几乎没有官方组织来抑制这些鼠疫,而据后世不完全统计,这场鼠疫造成的人口死亡高达千万级别,这个数字骇人程度自然不用说。可谁又能想到,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太阳稍微"调皮"了一下造成的连锁反应。
当明朝结束,清朝入主中原,其实清朝对小冰河期也是极其忌惮的。经过明清争锋,中原人口本来就锐减了,清朝需要中兴的机会,可是因为鼠疫的缘故,人口损失过重,清朝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这场小冰河期一直持续到乾隆时期,而康熙还曾经说过,这天冷得天上的鸟都要冻掉下来,水池里的鱼也要被冻死。
但面对如此天灾,谁也没有办法,只能硬抗过去。清朝入主中原后,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把人口恢复过来,当然啦,最大的功臣还是小冰河期,因为它离开了,自然环境回归到了正常情况,生产得以恢复。
明清小冰河期持续的时间其实也算过百年,造成的最严重影响的峰值则是在万历年间,当时的中原可谓是"奇事百出",中原百姓也第一次体会到北方草原民族面对冬天的那种恐惧感,而广东海南,这两个流放、谪贬的热门地区,竟然会成为"避寒圣地"。
这个小冰河期,危害还是远远大于天气灾难的,本来是气候,但是却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先是农业的重伤,其次又到人口的锐减,明朝到清朝这短暂的过渡,中原大地少了过千万人,这个看似"美好的气候",其实才是洪水猛兽。
虽然比起真正的冰河期,小冰河期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的,但是管中窥豹,小冰河期尚且如此,真正的冰河期来到,那么人类或许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其实自明清小冰河期后,下一个小冰河期距离我们现实的生活也很近了。因为太阳活动的再次衰弱,小冰河期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但又因为时代力量的不同,面对寒冬,现代人也不会像明清时的人一样,不知所措,只能走上流民的道路。那场观赏性和残忍并存的小冰河期是可怕的,但也不是不可抵抗的,当年因为天气极其炎热,统治者们纷纷认为是"用人不当"导致天罚,所以趁着小冰河期之余,皇帝贬了很多官员。
这场灾难距离我们的时间最近,所以明清小冰河期出现在明末清初,这让人了解到了小冰河期的真面目。等到下一次小冰河期到来,广东或许还是会继续下雪,铸造完美的沿海景观,不过人们是欢迎这个小冰河期还是排斥,这就不好说了。
总的来讲,明清小冰河期其实是古代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三次爆发,在汉代,唐末五代时,其实都发生过小冰河期,不过汉代和唐末的人口远没有后来的多,因此看似受害者极少,而汉唐时期的小冰河期,威力多大也不得而知了。面对漫长的古代历史,其实三次小冰河期也不失为对人间乐趣的一种补充。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由网友 史晓生 提供的答案:
明清小冰河期,发生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当时就连广东、海南等地区都狂降暴雪,安徽、江西等地,在盛夏六七月份也有降雪的记录,这种异常的天气,也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什么叫做"小冰河期"呢?简而言之,就是世界气候系统中的一次"脉动",是指在相对温暖的时期里,所出现的较冷的时期,在这期间,地球气温会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严寒天气不断,粮食减产。
而根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期",分别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这三次,以及明朝末期至清朝中期这一次。
而其中的明清小冰河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它气温最低的阶段,恰恰在公元1600年至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朝末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寒冷达到了一个巅峰期。
当时的中国,连温暖的广东、海南等地区,在冬天都天降暴雪,一些很少上冻的内陆湖泊,如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冰冻数尺,京杭大运河的北段,连续数年,每年冰冻期长达110天,甚至在当时,长江都出现了大面积结冰的现象,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安徽、江西等地,正值盛夏,却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寒冷,直接导致了粮食大面积减产,以至于无数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而更严重的,是小冰河期所带来的次生灾害,让当时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再也坚持不住,最终轰然倒塌,而这场百年难遇的极寒,一直持续到清朝中期,才逐渐消退。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明清小冰河期最早开始于元代。
根据历史资料文献显示,在元朝统治的近一百年时间里,小冰河期已经初显,当时给元朝带来了包括水灾、旱灾、霜雪灾以及蝗灾、雹灾等共计约454次各类自然灾害。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开始,小冰河期进入平缓阶段,但自然灾害依旧连年不断,直至明朝嘉靖年间,小冰河期开始有了灾变的前兆,冬天的气温开始较往年有所降低,进入万历年间后,灾变开始十分明显。
而在崇祯登基前后,小冰河期达到了巅峰,各种异常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也就是民间所传,崇祯帝登基十八年,"旱九年,涝九年"的根本原因。
在当时,气温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寒冷,究竟有多冷呢?
首先,广东、江南等气候温暖地区,冬日漫天大雪
根据《广东通志》记载,万历四十六年,广东大部分地区,开始天降大雪,不仅白天黑夜下个不停,并且雪片犹如鹅毛一般。
这种异常的气象,让当地的老人都十分惊惧,从未见过这种场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从那一年开始,几乎每年的冬天,广东都会迎来一次比一次大的暴雪。
"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广东雪,寒甚,白昼雪,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父老惧言,从来未有,此后连岁皆如此。"---《广东通志》
要知道,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这里的气温,一般常年都保持在9℃~24℃之间,用温暖湿润来形容毫不为过,但在崇祯登基前后,这里竟然连年大雪甚至暴雪,足以可见,当时究竟有多冷。
不仅仅是广东,包括江南地区,也出现了极端寒冷的天气,根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在公元1454年,江南多地连将四十多天大雪,以至于苏州、常州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其次,内陆湖泊上冻,京杭大运河北段连冻数月
明末清初时,有一位学者名叫谈迁,他曾著有一本《北游录》的书,在该书中,他以亲身见闻,描述了当时严寒天气下,所形成的灾害。
他曾经从家乡杭州出发,前往京城,交通工具是京杭大运河上的船只,在他出发的时候,时间为阳历7月初,到达京城的日期为阳历11月17日,而就在他到达的次日,也就是11月18日,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就开始出现封冻的情况。
按照我们现代的气象情况,阳历11月,至少在内陆,河流还很少出现上冻结冰,最起码也要到12月中下旬,才会逐渐封冻,但在当时,11月中旬,就已经因为寒冷,导致河流冰冻。
不仅如此,根据谈迁的记载来看,北运河的冰冻期,也较之之前延长不少,足足达到了110天左右,这就说明,当时的气候,已经达到了相当严寒的地步。
除此之外,根据《江南通志》的记载,像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这些内陆湖泊,连续数年,河面上的冰层厚度多达几尺,最重要的,这并非偶然现象,在当时,几乎是年年都有。
包括前文提到的广东地区,在万历末年时,大雪曾经连下五六天,山谷都被冰雪封住,这可是自大明建国以来,都闻所未闻的事情。
当时在江南,河面上的冰,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人们为了能够出行,必须得找来壮士用工具凿冰,即便如此,每天船只也就能前行3-4公里,足见冰层之厚。
还有,北方地区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层出不穷,安徽、江西夏日飞雪
南方尚且严寒如此,北方地区那就更不用说了,如山东、河南、直隶等地,冬天时大雪就像饭团子一样,拼命地下。
像"雪止,平地三尺余"这种记载,只是普通情况,更多的是类似于"雨雹,大者如盘,小者如碗"、"开原大雨雪,畜多冻死"这样的记载,可以说在那个时期,几乎整个北方,这种极端天气十分常见。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出现了夏日飞雪的情形。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在东北黑龙江双城,农历七月,农作物上出现了严重的霜冻,同年六、七月份,安徽、江西等地,竟然出现了夏日飞雪的奇观。
要知道,在嘉庆年间,已经是明清小冰河期的尾声,气温在此之后逐渐开始回升,但就是这个时间段,还会出现夏日飞雪、霜冻的情况,可想而知,在小冰河期的巅峰阶段,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气温会达到如何低的程度。
类似于上述的记载,在相关史料里数不胜数,当时的极端天气,可以说是百年难遇,而因为恶劣气候,所导致的次生灾害,更是不胜枚举,几乎是接踵而至,这种罕见的自然灾害,给当时的大明,造成了沉重的一击。
其一,粮食减产
极度严寒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粮食大幅度减产。
由于农作物无法抗击突如其来的严寒,因此就造成了农作物被冻死,这也是粮食减产的直接原因,而在古代农业社会,粮食减产,就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没有粮食,人就会饿死,在当时,"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的情形随处可见,几乎全国各地,都面临着这一情况。
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不断持续,让农作物因为温度不合成批的冻死,以至于颗粒无收,也让无数农民因此破产,举家逃亡。
当时,在江西有一种柑橘,由于味道甜美,向来是皇家贡品,当地很多农户以种植这种柑橘为生,而到了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这种柑橘却多被冻死,以至于大量的果农损失惨重,再也没有人敢种植这种柑橘了。
这只是当时农作物减产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颗粒无数的记载,种种异常气象,让农民没有粮食,因此就导致不得不流离失所,沦为沿街乞讨的灾民。
其二,旱灾、蝗灾
崇祯年间,出现了罕见的十年大旱,从他登基的那年,也就是公元1628年开始,中国北方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
根据《汉南续郡志》,崇祯元年,陕西全境"天赤如血",因为极度干旱,当时可谓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而这种大旱,在崇祯一朝,几乎年年如此。
而在河南,情况就更惨了,老家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在崇祯七年,曾上书给崇祯,详细记录了当时河南大旱之后,真实的惨状。
"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吕维祺奏疏
同样,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在旱灾过后,接踵而至的,就是铺天盖地的蝗虫,这两个均是先后发生,几乎没有例外。
赤地千里,紧接着又是飞蝗蔽天,农作物即便是没被旱死,也逃不过蝗虫的啃咬,最终就造成,百姓食不果腹。
据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中记载,当时陕西的百姓,由于没有吃的,不得不上山采摘蓬草食用,饶是如此,还是不能解决饥饿的问题,之后又争相剥树皮吃,等树皮吃完,就开始吃观音土,最终因为腹胀,活活撑死。
更多饿的两眼通红的人,开始"人相食",前文所讲的"父子夫妇相剖啖",在当时十分寻常,而在丞相村镇的角落里,更是"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其三、鼠疫
崇祯年间的鼠疫,是从"腺鼠疫"逐渐演变成"肺鼠疫",相对而言,后者的传染性更强,毒害性更烈。
鼠疫的形成,是由于长时间的寒冷与干旱,导致缺乏食物的老鼠等动物,涌向人类居住区域,同时,也带来了传染性极强的瘟疫。
同时,由于大量的人被冻死、饿死,得不到及时埋葬的尸体,再经过干旱天气,最终形成各类病毒,扩散在空气之中。
崇祯时期的鼠疫,最早从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开始蔓延,逐渐传染至华北各省,再蔓延至京城、天津,最终形成全国大面积感染的局面。
而在崇祯十六年夏秋至崇祯十七年春季,是当时鼠疫的一个爆发期,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鼠疫已经从"腺鼠疫"变成了"肺鼠疫",并由河北传染至京城,导致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可谓是"十室九空"。
与此同时,天津、陕西、山西、河南以及江南地区,鼠疫几乎普遍存在,随处可见因感染鼠疫,以至于百姓"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的情形。
彼时,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比比皆是。
小结:
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期,由于小冰河时期到来,因此就迎来了一系列极为罕见的极端天气,各地频现酷寒气象,导致温暖的广东、江南等地区,都出现了冬日天降暴雪的情况,而一些内陆湖泊,同样是冰冻数尺,大寒的同时,还伴随有旱灾、蝗灾以及鼠疫等次生灾害,以至于百姓冻死、饿死无数,在这种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大明才最终没能抗住,走向灭亡。
由网友 本昌谈历史 提供的答案:
一,明清小冰期是什么?
大约从15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初,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因时间上,在中国正处于明丶清两个朝代,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二,300年前有多冷?
你问的是300年前有多冷?你要先了解,小冰期自15世纪初到20世纪初长达500余年,其中有两个最冷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15世纪中叶,第二个高峰期是19世纪中叶。显然你问的是"小冰期"第一个高峰期有多冷。
据史料记载:
1506年,属于热带地区的万州,也就是今天海南的万宁降下雨雪。 1654年,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可见顺治年间,江南天气的寒冷。
另外,当时,也出现了长江结冰的记载。
1606年,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南方当时都这么冷,中国的北方就更不用说了,用滴水成冰形容也不过分。
由网友 萨沙 提供的答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643条回答。
明朝末期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小冰河时期,出现了反常的极寒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用过4次小冰河时期。
第一是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
当时农业种植技术非常落后,一亩产量往往只有几十斤小米。
人民并没有什么存粮,因天气变冷导致农作物大量死亡,立即出现可怕的饥荒。
这也是当时商朝末年出现大乱的重要原因,周国因此发动了军事战争,推翻了商朝。
第二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著名的黄巾起义,重要原因就是小冰河时期导致大面积饥荒。
当时绝大部分老百姓不是死于战争的屠杀,而是因没有粮食活活饿死的。
大家看三国演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各路军阀都极为重视军粮。
比如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袁术偷偷推迟对孙坚部队的军粮供应,孙坚的士兵立即出现逃亡和溃散场面,最终被董卓击败。
再说,曹操杀管军粮的王垕,也是因为军中粮食就要断绝,被迫杀王垕以安定军心。
而吕布和曹操激战期间,突然双方退兵,也是因为粮食没了:《三国演义》"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看看,一斛也就是差不多60公斤的谷子,平时也就几十个铜钱最多不过几百铜钱搞定的,现在要卖50贯。人民相食,也就是人民互相吃人。
由于饥荒是全国性的,尤其北方最为严重,所以黄巾起义也是全国性质。
老百姓见横竖是死,干脆揭竿而起。
此次造成中国人口锐减。三国时期220年人口才有2000多万,而184年东汉人口还有5500万人。
第三次是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
这次也是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导致天下大乱。
尤其是著名的黄巢起义,之所以黄巢能够有百万大军,主要就是来自于无法生存的居民。
黄巢起义期间,也有严重的粮食问题。
大家都知道,黄巢在河南攻略期间,因为军队严重缺粮,竟然屠杀四周居民当做军粮。
《旧唐史》记载:"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
然而,最严重的还是第四次小冰河时期,就是明末时期。
首先是气温下降,而农作物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生产,于是粮食产量大为下降,人民逐步陷入饥饿中。
随后,天寒导致降雨区南移,由此明朝北方出现非常严重的旱灾。旱灾出现大面积的粮食绝收,人民大量饿死。
旱灾又形成可怕的蝗灾,加重了灾情。
这是面积广大、持续多年的灾荒,而明朝没有能力进行赈灾。
当时整个世界,也无法提供给明朝足够的粮食。
所以,李自成就是在北方起家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多次被明军打裸奔,但一转眼就凑齐几十万大军,也就是逃难的灾民。
旱灾又引起了鼠疫,出现了大规模的爆发,连北京城人口也死亡好几成之多。
各种灾荒导致明朝关内闹得一塌糊涂,几乎已经崩溃,为满清入关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当时天气非常反常,连冬季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降下了大雪,很多野生动物活活冻死。直到顺治初期,小冰河时期已经大为环节,但江南的嘉兴等地河流、湖泊结冰了,整条大运河都结冰了,冰层厚3尺。
这个小冰河时期,并不是中国特有的。
同时代日本也出现类似情况,战国出现大规模民变,上杉谦信更12次于秋冬之际出兵关东抢粮。
由网友 水煮汗青 提供的答案: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明清小冰期指的就是"小冰河时期",从明朝开始持续到了清朝,其影响一直到光绪年间才开始减少。
有人说小冰河时期的结束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二氧化碳排放多了才暖和起来的。对于这个说法,我想说,人类太高估自己了。
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由于明清时期还没有温度计,所以当时的具体温度我们无法获知,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广东潮州下起了大雪,足足有一尺厚!
我们这里离潮州不远,在我的印象中,近几十年来就下过两场雪,一场是九几年的时候,晚上悄悄下的,第二天上学发现菜地里都是白色的雪,当时超开心;还有一场就是前几年,也是晚上下的,特别特别小的雪,必须要拿着手电筒射向天空才能看到细小的雪花飘下来。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能够在广东下到一尺多厚的雪,当时是有多冷!北方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南方的冷空气都是北方过来的。
小冰河时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地球经历过多次冰河时期,有大型的,有小型的,具体原因也还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认为是地球轨道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太阳轨道的原因。
从冰河时期的持续时间来看,我觉得地球运动的原因比较小,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而冰河时期可以持续几百上千年。因此应该是太阳系或者是银河系运转的一个规律,当整个大星系运行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地球气候就受到影响。
明清小冰期也是这样形成的,只是其程度没有大冰期严重,但也对人类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明朝的灭亡也跟这次气候变化有关联。
崇祯皇帝登基后,民间灾荒连连,又遭遇了大规模的鼠疫,就连皇宫里的守城兵将都没能幸免。当李自成的起义兵冲进宫里的时候,有些士兵被鼠疫折磨的瘫坐在地上无力抵抗。
结束语
在整个明清小冰河时期,经常会出现极端天气,由于当时科学水平不够发达,各种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所以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今地球上的极端天气依然存在,但我们有了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施,让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由网友 苦行骑士 提供的答案:
何为地质史上的冰期?
所谓冰期,是指在地质史上曾出现过的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时期。广义上的冰期指的就是大冰期,其特点是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广泛增厚。
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被称为冰期,较温暖的时期被称为间冰期。地球在数十亿年间,已出现过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三次大冰期。
而小冰期是指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当今学界对小冰期定义是,中世纪暖期和二十世纪暖期间的大约持续六百年的寒冷期。
这次全球范围的小冰期,在中国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时间约从1550年至1851年,也就是明嘉靖年间至清道光年间,这三百年间中国出现了极寒天气。
"明清小冰期"有多冷?
在"明清小冰期"期间,中国气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不仅北方寒冷加剧、降雪增多,就连一向温暖的南方,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河流也罕见结冰。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零度等温线,这条线以南地区的河流在冬季通常不会结冰,但在明清小冰期,长江曾结冰一个月,洞庭湖冰厚达一尺。
据史料记载,大明景泰四年(1453年)农历十一月,山东的大雪厚度有数尺,出现了大范围的人畜冻死现象,树木都被压断,野外的飞禽走兽大量死亡。
据广东通志记载,明正德四年(1506年),广东琼州府万州地区(今海南万宁县)普降雨雪。万宁位于热带地区,竟然冬季降雨雪,可见气候之寒冷。
据云南通志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初夏,云南临安大风倒冻,有很多百姓被冻死,鸟兽也冻死不少。六月的临安等冷成这样,可谓史上极罕见。
"明清小冰期"影响范围之广,实属罕见。在广东境内,出现了大范围多次冷冻灾害天气。这种灾害天气主要表现为降雪,雨夹雪和霜冻天气紧随其后。
这一时期,广州有直接记载的降雪达十多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海南岛记载的降雪次数竟然比广州还要多。到了明崇祯年间,寒冷气候达到了顶峰。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冬,太湖的结冰厚度达到厚二尺。这一年南方河流的冰一直结到浙江温岭,使得船不能行。福建一带同样有降雪和结冰的记载。
清顺治十二年正月,福州的大雪深度已经达到五尺。河流大范围结冰,人可以在冰面上行走,这是福州有史以来仅有的河流结冰记载,可见温度之低。
在康熙九年(1670年),浙江及江苏常州一带的积雪深度达三米。这一年降雪地区最难到达广东南部,没有越过琼州海峡,海南的琼山仅出现寒风霜冻。
"明清小冰期"的危害
从竺可桢的气象史资料可知,我国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时期,每一次都与社会动荡相伴而行。第一次小冰河期出现在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这一时期。
第二次小冰期出现在魏晋时期,第三次小冰期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最后一次就是"明清小冰期",这次小冰期最直接影响,就是灾害频发与人口锐减。
随着气温的下降,次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这些灾害一起聚集到了明末清初之时。明崇祯年间,黄河流域连年干旱,河北十河九枯。
河南的旱灾,导致了黄河的断流。明亡的前两年,浙江也出现连年旱灾。干旱导致庄稼绝收,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大灾后必有大疫,瘟疫开始爆发。
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地,鼠疫大规模爆发,在天灾人祸的摧毁下,,明末出现了人口锐减现象,大量流民四处逃窜,农民为填饱肚子揭竿而起。
寒冷的天气,对华北和江南的种植业影响巨大,东北的耕地衰退明显,导致游牧民族逐渐向南迁徙。再加上灾害与战乱,使得明末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明清小冰期一直影响到道光年间,直到光绪年间,全球气温才逐渐回升。明清小冰期影响了明清两朝的社会经济,清朝后期出现了与明末时相同的情况。
"明清小冰期"的原因
明清小冰期,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人口锐减。从世界范围来看,小冰期也影响了欧洲人口的增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清小冰期?目前仍然未知。
有人认为,天体的运动变化导致了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也有人认为,印第安人的大量减少,使得烧垦活动骤减,导致温室效应消失,引起了明清小冰期。
但无论怎样,明清小冰期引起了气温的大范围下降,带来了诸多次生灾害,导致了人口大量锐减,使得中国的寒冷期持续了三百年,促使明朝加速灭亡。
结论:三百年明清小冰期的冬天是相当冷的,完全是一种灾害性气象。
由网友 驿动星期六 提供的答案:
我不知道300年前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但知道我小时候这里有多冷,记得7-10岁的那几年,冬天大雪封门,早晨起来,大雪把屋门堵上了,有半个门子那么高,要从屋里挖开才能出来。到了野外,白雪茫茫,一望无际,没有一丝的暗色,天晴后家里的堆雪融化,整个村子形成大雨一样的水流。
没下雪的日子,冬天会把道路冻开大裂缝,有20-30公分深,最宽处有2-3公分,小时候我们喜欢打瓦玩,还喜欢溜铁镚子,经常滚进裂缝拿不出来,就心疼的要哭。我们也滚铁环玩,也会掉进裂缝。
从那几年以后,近50年再也没有发生那么冷的天气,我们这里是山东地区,不是寒冷的东北地区。
关于明清小冰期,是说从1550年至1851年,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类似于现在的极寒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这事件有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总之就是寒冷,冷到造成大饥荒。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