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枫火联句 提供的答案:
李白被称为诗仙,作品写的豪迈而极具浪漫色彩,同时也是一个剑术一流的高手。
如果说有天才少年,那么李白必定是其中之一,十五岁便初露锋芒,被名家赏识,可以说是一个文人里面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侠客。
为什么说他是侠客,李白生性酷爱广交天下知音,生性放荡不羁,文采斐然,酷爱喝酒舞剑,又仗义疏财,一个"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的豪侠,如果爱上的江湖远离朝堂纷争,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听到那句叹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其实就是不甘的一种喧泄罢了。
天才少年,诗人中的侠客,为什么说他是不甘的,因为他最想要的是,可以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可以说中国历代文人,从始至终,都怀有一颗,治国,平天下的心。可惜李白仕途不顺,几乎一生都执剑走天涯。
他的诗歌极度表现自我,似乎天地之间,唯有自己。一个剑术超然的诗仙,一个不甘的侠客,在历代的书卷中,活的如仙如神。
由网友 匠人工坊 提供的答案:
是。
何为侠客?李白早有《侠客行》一诗,想必题主也是因此生出一问。其诗中的侠客——苍穹之下,仗剑天涯,英姿勃发,斩尽天下不平,铲除世间险恶,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而后功成身退,即「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无名』猎刀
苍穹之下,仗剑天涯,英姿勃发,李白实属是做到了。李白先世数代定居西域,直到李白的父亲这一辈方才大举迁居,由胡入蜀。西域的狂放因子与巴蜀的游侠之风,都是李白恃才傲物、任侠仗义姿态的土壤,再加上他自幼锦衣玉食,当真视金钱如粪土,完全有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的条件。论身为侠客的实力,其剑术超群,「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诗文记载李白的剑术在唐代仅次于裴旻。李白年纪稍长后离蜀东行,「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也当真「头不离肩,剑不离身」。李白自称曾经手刃数人,据李白研究专家周勋初的意见,此事应是事实。论身为侠客的气魄,他的确为重侠重义之人,具体可见李白为同乡好友吴指南服丧恸哭一事。
只是后来几句"斩尽天下不平,铲除世间险恶,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而后功成身退",只能算作李白的理想。李白(自认)时运不济,理想未泯,徒得诗仙一名传世,而天下不平,依然如故。渴望斩尽天下不平,最终自己却成为天下之大不平。 自然,今人看也不乏眼高手低的缘故。只是称作一个侠客仍旧绰绰有余。
至于不屑于李白为侠客的观点,许是多纠结于李白似乎是"功利"的。毕竟常人眼中的侠,乃以武犯禁,匡扶正义,大谦于天下之人心。而李白,似乎总在忧心自己的政途。然而,常识中的"侠",总是伴随着礼崩乐坏、天下不安、人臣篡逆、纲常失纪。大唐盛世光景中的李白,志在成就姜太公、诸葛亮那样的事业,由布衣之士跃升为帝王之师,于谈笑之间安定天下,绝不是不破不立逆风而行。再者,他也绝不是纯粹的"功利者",否则怎会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诗句?
一首《侠客行》作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由网友 老仙女手记 提供的答案:
而说起历史上的李白,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起一个邪魅且狷狂的浪漫主义大诗人形象。而历史中的李白也确实是一位剑客。
李白出生在西域,野史传闻,李白有一半胡人血统。因为生长的环境和他自身的性格,李白或许从小就怀有"仗剑走天涯"的豪情壮志。《与韩荆州书》里写道:"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这或许就是李白对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相传,李白有个剑术老师,正是当时的第一剑客裴旻,倘若如此,李白应该是剑术了得。而最能体现李白侠客情结的,则是那首广为人知的传世之作——《侠客行》。
在我看来,李白就是有侠客的气度,肆意张扬、洒脱快活、满腔豪气、一身侠骨。
由网友 巴顿上校 提供的答案:
首先我觉得侠客更多的是一种舍己为人,大义凛然,匡扶正义,在无规则的社会状态下以一己之力努力去维持一个平衡。
而李白少年时代就浏览诸子百家之书,虽"好剑术",且24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来为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写过干谒诗。他的目标就是想入仕做官, 在他身上有着很强的功名心。虽然日后他也曾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类的愤慨,那只是他干谒之途受挫时的一声不满,有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酸的感觉。在失意过后他还是又努力投入其中。
所以我不认为他是一个侠客。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