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港币上印着渣打和汇丰的名字?_为什么港币印着中国银行

由网友 这车不贵 提供的答案:

你有没有注意到港币上印着两家银行的名字,渣打和汇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港币是香港的法定货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香港被英国殖民。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度,各种外国货币都在香港流通,包括英镑、印度卢比、美元、墨西哥银元等。为了方便贸易,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发行自己的纸币,这些纸币被称为"银行券"。最早发行银行券的是中国通商银行,后来又有其他几家银行加入,其中就包括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都是英国的银行,它们在香港的业务非常成功,因此它们的银行券也很受欢迎。它们的银行券不仅可以在香港使用,还可以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兑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银行券逐渐成为香港的主要流通货币。到了1935年,英国政府正式将港币定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并规定只有三家银行可以发行港币,分别是中国通商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这就是为什么港币上印着这两家银行的名字的原因。

后来,中国通商银行因为一些原因退出了发行港币的业务,只剩下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它负责监管和管理香港的货币政策。HKMA规定,只有经过它授权的发钞银行才能发行港币,并且每发行一张港币,就必须向HKMA缴纳相同数量的美元作为储备。这样就保证了港币和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目前,除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外,还有一家新加坡的银行——星展银行也获得了发钞资格。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港币上印着渣打和汇丰的名字了吧?这其实是一个反映了香港历史和金融发展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你继续关注我的博客,我会分享更多有趣的知识和观点。谢谢你的阅读!

由网友 老威说财经 提供的答案:

港币上印着渣打和汇丰等银行的名字很正常,因为一般来说,货币上都会印着货币发行银行的名字。比如有渣打银行字样的港币,就意味着这张港币钞票是渣打银行发行的,有汇丰银行字样的港币,就意味着这张港币钞票是有汇丰银行发行的。

留港币来说,其发行银行有三家,除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外,还有中国银行,所有有些港币上也会有中国银行的字样。

各国的货币都是如此,每个国家都会有发行货币的银行,在其货币上都会有发行货币银行的字样,如我国的人民币和日元也都是如此。

不过与其他的货币有些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来说一种货币只有一个发行的银行,如我国的人民币只有央行,人民银行发行,日本也是如此,只有日本央行才有权发行货币,又如美元,只有美联储才能发行,而港币上出现了三家银行的字样,就说明有三家银行拥有港币的发行权。

这是缘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即港币的汇率与美元直接挂钩,维持一个固定的7.8:1的比例。在这样的制度下,中国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要发行港币就要先获得美元,比如当他们手上有1亿美元的时候可以将这1亿美元存入香港金融管理局,并将这笔美元计入外汇基金的账目,用于购买负债证明书,以此作为发行纸钞的支持,之后这三家银行就可以按照7.8:1的比例,发行7.8亿的港币。如果三家银行要回收港币,就可以将负债证明书还给金管局,以7.8港币对应1美元的价格从外汇基金中回收美元。

此外,这三家银行虽然拥有港币的发行权,但港币实际上并不是这三家银行印出来的,而是由香港印钞有限公司负责印制港币。

所以,即便这三家银行拥有港币的发行权,但也不是能够随意印发港币的,能印发多少港币的前提是这三家银行拥有多少美元,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美元,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印发港币。

由网友 大猫真探社 提供的答案:

简而言之的话,就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香港)是香港的发钞行,汇丰银行在1865年、渣打银行在1862年开始就是香港的发钞行,可以发行港币。当然还有另一间发钞行就是中国银行(香港),1994年开始发行港币。

其实如果严格来讲,还是可以看到港币之间的区别的。

香港的纸币港币只有10元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塑料票面,上面标明了"香港法定货币",并且在票面上有香港财政司司长和金融管理专员的签字。猫哥手里的10元港币上还是曾俊华的签名,现在的财政司司长为陈茂波。

而大额港币的纸币有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如果你仔细看票面上"港币XX元"的上方有四个小字:凭票即付。因为港币的发行权还是在特区政府金融管理局手里,只是金管局授权三家银行来发行而已。三家银行是商业银行而非政府机构,所以你还可以把大额港币视为三家银行发行的政府授权认可的商业票据,相当于兑换券。

再直白一点呢,可以理解为你可以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发行的20元港币换取2张10元的法定货币。

而香港的汇率政策是与美元的联系汇率,但是三家银行也不能随意发钞票。

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 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基金收回等值美元。

而且虽然港币日常都使用,但是发钞行都对自己发行的港币的外观申请了专利的,即便是广告,也不能随意使用港币的图样,要么授权要么付费的,有公司就因此吃过官司。

欢迎关注大猫财经~

由网友 王五说说看 提供的答案:

香港执行的是一国两制政策,除了外交、军事等一些关系到主权事务由中央管理外,其他大部分事务由香港独立决定,货币发行权就是香港能够独立决定的金融事务之一。因此,香港的港币发行规则和大陆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人民币的发行机构是央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和其他银行都不相同,它不是商业银行而是银行的管理机构,其地位与所有的商业银行均不相同。发行货币的权利只归央行所有,其他商业银行完全没有这样的权限。

而香港的货币发行和大陆有着重大的不同,港币由三家商业银行发行,他们分别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三家银行都有权利发行港币,因此自己发行的港币自然就印上发行行的名字。

同时,港币也不是这三家银行向发行就发行的。港币的发行必须有美元作为保证,那三家银行每发行一元港币就要向香港金管局交出相应的美元,这个比例为7.8:1。也就是说,发行7.8元港币就要上交1美元;发行780港币就要上交100美元。这一制度也叫做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作为第三大金融中心的一个基础制度。这样也能保证港币与美元始终处于固定的汇率模式,不会随着市场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有也有人把港币说成是美元的代金券。

在1997年香港遭受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空头攻击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兑美元的汇率从固定7.8:1变成了7.75-7.85:1。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海上招财喵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由网友 农民工说古道今 提供的答案:

准确讲,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港币纸币,无论是中国银行、汇丰银行还是渣打银行发行的,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流通的纸币中,只有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名义发行的十元纸币(实际上是塑料的)才是香港的法定货币。而且,在纸币上明确标注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法定货币"两行字!

▲香港特别行政区十元法定货币

除此之外,香港市面上现行流通的港币纸币,都只能算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定货币的"兑换券"。用最通俗的说法讲,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可以直接流通的、具有固定面额的"支票"并可以与法定货币进行等额兑换。

因为实行"一国两制",在香港回归之后,咱们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新的法定货币,而是沿用了香港的旧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商业银行来发行纸币。香港回归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主要是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负责相关事务,在香港回归之前不久的1993年又增加了中国银行。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全世界只有这三家银行可以发行港币纸币。

▲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纸币

▲汇丰银行发行的港币纸币

▲渣打银行发行的港币纸币

当然,港币纸币并不是这三家银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这三家银行印多少纸币,必须提供等值的美元给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作为质押,然后再按照美元与港币的汇率来印等额的港币纸币。同时,还必须接受金融管理局的严格监管,并不是想怎么印就怎么印。换言之,到底要印多少纸币,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说了算的,而不是发行纸币的银行。同时,印钞与发行也不是一体的,三家银行其实只负责发行纸币,印钞的具体工作则是有香港印钞有限公司来统一完成。也就是说,如果印钞公司不印,三家银行想发行更多的纸币也同样发行不了……

综上所述,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只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承包商"而已,只负责具体事务性工作。要不要印纸币、印多少纸币都是由特区政府说了算,而不是这三家银行。它们所发行的纸币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兑换券"。所以,港币的很多纸币上都有"凭票即付"的字样,这也应证了三家银行发行的港币纸币类似于"支票"的属性,它只是法定货币的等额"兑换券"、不是法定货币。因为是由三家不同的银行发行的,为了区分自然必须印上发行银行的名称,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到底算是谁的责任?

由网友 诺哥哥和晏小妮子 提供的答案:

港币和人民币不同,我们的人民币发行银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而港币的发行,却有三家: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

港币上印着"渣打",就说明那张港币是渣打银行发行的。印着"汇丰",就是表明那张港币,是汇丰银行发行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港币只有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的硬币,以及10元面值的港币,上面印有"香港法定货币"的字样。

而中银、汇丰、渣打等三家商业银行,它们发行的其实只是一种票据。

香港的三家货币发行银行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只有两家银行在发行港币,就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

香港回归以后,中国银行成为香港第三家可以发行港币的银行。

可能就有人注意到了,这里是"中国银行",不是"中国人民银行"。

那为啥偏偏是六大行里的中国银行,而不是其它银行呢?

因为在我国,所有的外汇,都要经过中国银行结汇。它是我国专门的外国货币兑换的银行。币种全,费用低,额度大,服务专业。

其它的几个国有银行,只具备一部分的功能。

所以,最终中国银行成为香港第三家,可以发行港币的银行。

但是,不管是中国银行,还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它们都只是发行工具。真正的货币权力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手上。

发行多少港币?发行什么面额的?决定权在金融管理局手中。三家银行,其实就是打工仔。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货币上留自己银行的标志。

像你兑换的港币,如果上面出现"中国银行"的字样,就说明这张纸币,是中国银行发行的。

同理,如果港币上是"汇丰银行"或"渣打银行"的字样。那就说明,这张港币是由汇丰银行或者渣打银行发行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法定货币只有10元面额的港币和硬币。剩下的港币,其实都是票据。

港币的面额很多,纸币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的面额也很多,有1毫、2毫、5毫、1元、2元、5元、10元。

但是实际上,只有金融局发行的硬币和10元面值的港币,才算香港真正的法定货币。

因为上面印有"法定货币"的字样。

而由中银、汇丰、渣打银行,发行的其它面值的港币,其实是一种票据,上面都印着"凭票即付"的字样。

从1983年开始,香港的港元就和美元维持汇率。按照规定,每当发行7.8港元,就必须有一美元抵押在政府。

所以,港元实际上就只是一个兑换券。拿着港元,你就可以兑换成美元。然后,再兑换成人民币。

因此,在香港,真正的货币,其实就只有金融局发行的10元面额纸币,以及发行的硬币。

去香港消费非常的便捷,可以不用兑换港币,直接刷银行卡

很多人都喜欢去香港澳门旅游,毕竟"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香港对内陆人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

很多人在去之前,都会在关口兑换港币。

其实,完全不需要兑换很多。在香港购物,可以直接刷银行卡的。

刷卡的时候,都是按照实时汇率,进行结算扣费,特别的方便。因此,不需要在身上携带大量的港币。

香港的工资收入很高,物价同样也会比较高。但是,一些电子产品和奢侈品,价格要比内陆便宜。

喜欢购物的朋友,真的可以去香港玩一下,绝对物超所值。

由网友 枯荣小师 提供的答案:

严格意义上讲,港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而是支票。

为什么呢?我们看下港币实物图(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在中文港币二十元上面有四个小字"凭票即付",这就指明了港币是现金支票的属性。而现金支票的属性就是不记名,不挂失,只要有接收方,就可以当作现金支付,这几条港币都是具备的。

既然是支票,这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是银行发行,而且还要有当时总经理的署名。但同时开具支票是需要有担保的,否则到最终流通环节或者做外汇兑换时,发行行就必须能全额兑付。

怎么保证呢?那就是这些银行每发行一元港币,就必须按美金:港币=7.8:1来百分之百缴存等值美金储备。那银行没这么多美元现金怎么办?没关系,由政府借给你,而且是免息的,相当于你在我这儿借了美金,然后存进我这里。深层还有很多金融方面的规则和知识点,我们没必要深究。

极端情况是什么呢?极端情况就是发行行破产,无法偿还债务。这样的话,该行发行的现金支票失去兑付能力,所谓的港币就一文不值,这也就是为什么香港人把港币称为"港纸"的原因。有信用,那是钱,没信用,就是纸。

那么香港有没有真正的港币呢?有。

只有硬币和金融管理局发行的10元塑料港币才是真正的法定货币。下面是10元港币的图片,上面明确显示了香港法定货币。(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以上,应该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供参考吧,谢谢。

由网友 立马财经 提供的答案:

现在港币的发行机构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以及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由于一国两制的国家政策,是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所以你会看到不同银行的港币。放心,都是通用的,而且是合法的。

港币的发行量还是由中央统一调控的,经济发展就是香港做自身的规划了。

由网友 波士财经 提供的答案:

港币上印着渣打和汇丰的名字是因为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是港币的发行银行,类似香港地区的中央银行。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一国两制"香港基本法统一的。

目前,香港的货币发行银行有三家,除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还有中国银行。

研究一下港币的历史可以发现,港币存在时间其实蛮久的。

香港的第一张纸币是184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发行,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能真正的普遍流通。在1935年政府通过货币条例以前,很多银行都有发行纸币,但这些纸币主要作商业上的交易。

1935年以后,香港地区流通的货币是由三家银行发行的,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前叫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和有利银行,1元以下的由政府发行。到1959年有利银行被汇丰银行收购,这一时期的港币钞票均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5元以下硬币由政府发行。1994年中国银行开始在香港地区发行钞票。

到2012年为止香港地区有三家银行发行钞票,即汇丰银行、中国银行和渣打银行。在香港地区发行钞票的三家银行对老版钞票一般不宣布停止流通,而是回笼后不再投放,使其逐步退出流通。自1993年起,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的新版钞票将代有殖民地色彩的图案——英女皇头硬币——均由狮头和紫荆花图案所代替。旧版钞票包括英女皇头硬币仍可使用,但将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如果手上有这些老的港币,可以作为收藏品,让人铭记香港曾经的被殖民历史,让中国人知耻而后勇,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8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