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大潘中医 提供的答案:
阴阳双补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在中药中,有一些草药可以被归类为具有阴阳双补作用的药材。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我可以为你详细分析一下这些中药。
首先,对于阴阳双补,我们首先要理解阴阳的概念。阴阳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对立统一概念,代表着宇宙和人体的两个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阴性代表着阴凉、收敛、柔和的特性,而阳性则代表着阳热、扩散、活跃的特性。
在中药中,有一些药材被认为具有双补阴阳的作用,可以平衡人体的阴阳失调。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中药:
1. 人参:人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中的滋补药材,具有双补阴阳的作用。它被认为能够增强阳气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用于补益气血和提升阳气。它具有补气固表、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3. 人参果:人参果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认为具有双补阴阳的作用。它有助于增强体力、提升免疫力,并具有调节阴阳平衡的功效。
4. 鹿茸:鹿茸是鹿角脱落后所形成的中药材,被用于补肾壮阳、调补阴阳。它被认为具有提升体力、滋补肾气的作用。
5. 龙眼肉:龙眼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养心、调和阴阳的作用。它被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提升精力。
这些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调节阴阳失衡的情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症状进行选择。最好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阴阳双补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人参果、鹿茸和龙眼肉等。它们被用于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健康。然而,使用中药时务必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我是大潘,如果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可以关注我公众号"大潘中医"。
由网友 丁香莫与郁金见 提供的答案:
具有阴阳双补的药应该是指补阳与补阴,这里的阳应该指的是壮阳,而阴应该指的血液、精血。下面仅介绍几 个,具有阴阳双补的药方及中成药,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
一、药方:
1、乾坤膏:出自《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组成】:当归、熟地、黄芪、党参、龙眼、枸杞子、升麻、肉苁蓉。
【功能】:益气养血,调理阴阳。
【主治】: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倦怠神疲,肌肉消瘦,心悸气短,眩晕健忘诸症。
(注)乾坤,即为阴阳。
2、保元固本膏:出自《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组成】党参、白术、鹿角、当归、香附、川芎、附子、独活、干姜等
【功效】脾肾双补,肾阴阳同治,兼顾先后天之本。
【主治】脾肾不足,肠胃功能失调。
3、地黄煎圆:出自《太平圣惠方》
【处方组成】生地黄,牛膝、桂心、生黄精、附子、肉苁蓉、补骨脂等
【功效】滋阴益髓,生精强身。
【主治】虚劳肾衰所致精少健忘,面色萎黄,肌肤瘦乏,腰膝无力等症。
4、十精丸:出自《万氏家抄方》
【处方组成】枸杞子、甘菊花、菟丝子、山茱萸、天门冬、白茯苓、熟地、肉苁蓉、官桂、川椒。
【功能】滋补肝肾,壮阳益阴。
【主治】精气虚衰所致阳痿、滑泄之疾病。
5、益寿固真丹:出自《东医宝鉴》
【处方组成】菟丝子、熟地黄、生干地黄、磁石、何首乌、肉苁蓉、天门冬、麦门冬、当归、白茯苓、鹿茸等
【功效】补益心肾,滋阴补阳,益气养血,填精养神。
【主治】须发早白,阳事痿弱,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等症。
6、龟鹿二仙胶:出自《医方考》
【处方组成】鹿角、龟板、枸杞子、人参。
【功效】补肾壮阳,益气明目。
【主治】肾虚精极,梦泄遗精,形衰体瘦,腰膝酥软,目视不明等症。
7、长春益寿丹:出自《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组成】天冬、麦冬、熟地、山药、牛膝、生地、仁仲、山萸、人参、五味子、巴戟天、肉苁蓉等。
【功效】滋补阴阳,强壮筋骨。
【主治】腰酸体倦,神衰力弱,饮食不振,遗精,久不生育,须发早白等症。
8、加味两仪膏:出自《医门八法》
【处方组成】党参、熟地、归身、黄芪或炙附子。
【功效】阴阳双补。
【主治】虚证厥逆,吐血,以及大汗淋漓虚脱证。
9、八公散:出自《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 】:麦门冬(去心)、石苇、五味子、茯苓、菟丝子(酒渍)、干地黄、桂心。
【功能】:滋补阴阳。
【主治】:男子虚赢亏损,五劳七伤,久无子嗣等。
二、中成药:
1、还少丹
【处方组成】熟地黄、枸杞 子、山药、牛膝、远志、山萸肉、巴戟天、白茯苓、五味子、肉苁蓉、禇实子、杜仲、小茴香、石菖蒲。
【功效】补虚助阳,益精养血。
【主治】肝肾不足,精气亏损,性事不健,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等症。
2、固本延龄丸
【处方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牛膝、山茱萸、杜仲、巴戟天、肉苁蓉、鹿角胶、珍珠。
【功效】固本培元、滋阴、补髓填精、强壮筋骨等。
【主治】虚劳损伤、腰痛体倦、心悸失眠、肌肤憔悴、须发早白、经血不调、食欲不振等。
(注)同样的药方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中医讲究对证用药,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对身体有害!切勿盲目的用药,切记!如需要,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由网友 鲁人郎中 提供的答案:
常见阴阳双补中药如下:
1、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姜枣
治疗:气血两虚病症,病后虚弱。
2、八珍益母丸=八珍汤+益母草。
治疗: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等。
3、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黄芪、肉桂。
治疗:虚劳喘嗽,遗精失血。
4、泰山磐石散=八珍汤—茯苓+黄芪、川断、黄芩、砂仁、糯米。
治疗:补气养血安胎
中医认为阴阳是相辅相成共为一体,阴离不开阳,阳依附于阴;二者互为消长,阴盛则阳长,阳盛则阴虚。
因而中医在调理阴阳失调时,补阴则佐以阳药以助阴生,补阳时也辅以滋阴药以助阳长。
以上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我是鲁人郎中,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和收藏!
由网友 南开孙药师 提供的答案:
阴阳双补剂由助阳和滋阴药物组成,助阳药物主要包括肉桂、附子、杜仲、鹿角胶、鹿茸、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蛇床子、韭菜子、仙茅、山茱萸、续断、补骨脂等,用于各病所见肾阳虚证,症见腰膝酸痛、形寒肢冷、腰膝无力、小便频数、夜尿频多、尿后余沥、水肿,及男子阳瘘、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滋阴药物主要包括熟地黄、阿胶、龟甲、鳖甲、麦冬、沙参、知母、百合、女贞子、旱莲草、玉竹、石斛等,用于各病所见之阴虚证。阴虚可发生于五脏,尤以肾阴虚为主。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酸、遗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等。
在临床上,阴阳双补中药主要用于各病阴阳两虚证,临床并见阳虚和阴虚征象。阴阳双补剂用于西医学阳痿、遗精、脑劲脉硬化、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更年期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病、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減少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阴阳双补的中成药主要包括补肾强身胶囊(片)、古汉养生精、鹿角胶颗粒、生力胶囊、还精煎口服液、健步丸、血宝胶囊、还少胶囊、抗衰复春片、清宫长春胶囊、健脾益肾颗粒、龟鹿二仙膏、麒麟丸、固本强身胶囊、参茸固本片,杜仲补腰合剂、补肾康乐胶囊、补肾益脑片(丸)、参茸卫生丸、三宝胶囊等。
由网友 文杰医师说健康 提供的答案:
阴阳双补的中药有哪些?要知道阴阳是一对平衡量,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一个阴阳平衡的身体才是健康的,而现在人很少有平和体质,大多都为亚健康体质,就是中医所讲的阴阳失调体质。
阳虚则寒,为虚寒,阳虚其实就是体内火少了,精气夺则虚,阳虚体质最大的表现就是怕冷,畏寒,阳气亏虚身体温煦不足,就会出现,所以阳虚会出现畏寒肢冷,体倦乏力,冷汗出,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饮食不化,五更泄泻等
阴虚则热,为虚热,阴虚就是体内水少了,水少了而相对的火就多,所以会有上火的症状,阴虚就会出现手脚心发热,盗汗,潮热,口干咽燥,喜饮冷水,小便黄,大便干燥,心烦失眠,等表现
阴阳两虚其实最初都是一种物质的减少,阴阳本是同根,相互为用,相互为根,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所以任何一方的缺少或者增多都会造成另一方的问题,所以阴阳两虚是后来病进而形成。
阴阳两虚的表现有:畏寒肢冷但又怕热,吃点温热的食物还容易上火,大便时干时稀,口干口渴但不饮水,心烦潮热,盗汗自汗,气短神疲乏力,手脚心还发热等
阴阳两虚的药物有哪些:
1、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组成有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其中菟丝子,覆盆子温热以补阳,枸杞子,五味子可以化阴,共同阴阳双补,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孕等。
2、龟鹿二仙胶
龟鹿二仙胶是由龟甲胶,鹿角胶合而熬出的,鹿角胶可以补肾温阳,填精髓。龟甲胶可以滋阴潜阳,壮骨。具有滋阴填精,益气壮阳之功效。用于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两目昏花,发脱齿摇,阳痿遗精,久不孕育等
3、二仙汤
二仙汤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知母,黄柏,所组成。具有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理冲任之功效。主治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之更年期综合征。
由网友 中医有奥妙 提供的答案:
阴与阳对立互根,相互消长与转化,"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既阴虚,又阳虚,比如冬天怕冷,夏天又怕热,就是阴阳两虚的表现,所以在诊断、治疗和用药时要不足者补之,阴阳俱虚则温阳补阴以保持平衡协调的正常生理状态。
一、功能为阳,器质为阴,气为阳,血为阴,补益气血的药物大多有温阳补阴的功效,比如:
1、复脉汤又名炙甘草汤,方中重用炙甘草温补心气,配合人参、大枣、桂枝、生姜益气通阳,地黄、阿胶、麦冬、麻仁滋阴补血。心阳振奋,血脉充盈则脉复,全方阴阳双补以收通阳复脉,滋阴补血之效。
2、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组成,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该方是气血双补的著名方剂,如加入黄芪、肉桂,称十全大补汤,则补气补阳的作用更强。
二、通常在使用补肾阳药时,一般多配合补肾阴的药物,阴阳双补以使阳生阴长,阴阳调和。比如:
1、肾气丸中用桂枝、附子温补肾阳为主药,又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阴阳双补,但以补肾阳为主,故称其为补阳药。济生肾气丸是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增强了温阳利水消肿的作用。
2、右归饮中肉桂、附子温养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阴,也以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不足、下元不固,适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虚寒证候,甚至真寒假热证象者也可使用。由右归饮衍生的右归丸与右归饮功用相似,但补力更强。
3、桂附地黄丸是在补阴药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附子、肉桂,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加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全方阴阳双补,偏于温补肾阳。
阴阳两虚除先天因素外,主要是饮食不节、久病失养以及劳烦过度导致的,所以除适当地服用阴阳双补的药物外,平时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都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由网友 李爱琴营养师 提供的答案:
阴阳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在中医概念中常见的就是阴虚、阳虚,但也会有阴阳两虚的存在。比如既然怕冷,又怕热,常见的就是上半身热,容易上火,但下半身又怕冷。再比如口干少津,五心烦热,却手脚冰凉。常见一些中老年人。 如何调理呢?一般都是采取阴阳并补的方法,即补阳的同时还要补阴。
常见的阴阳双补的中药材有哪些呢?
阴阳双补的中药材也是有的,比如枸杞、鹿角胶、山药等,但是有的会偏其一方,比如枸杞、山药偏阴虚,鹿角胶偏阳虚等,因此想要阴阳双补还是要做好药物的配伍才好,以达到双补。比如:
1、龟鹿二仙胶(中成药)
这个方子是阴阳两虚最为经典的,主要由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子4味中药组成。鹿角性温、温肾阳,龟板微寒,滋阴潜阳,人参微温,大补元气,枸杞性平,滋补肝肾、益精。四者配伍主要功效补益壮阳、滋阴填精。
2、肉苁蓉+女贞子
肉苁蓉,补阳药,性温,补肾阳,益精血,女贞子,性凉,补益肝肾,多用于多阴虚,一温一凉,一个补肾阳,一个补肾阴,两者配伍,阴阳双补。
3、淫羊藿+枸杞子
淫羊藿,性温,补肾阳,枸杞子,性平,补肝肾、益精明目 ,两者配伍,阴阳双补。
食疗:羊肉炖山药
羊肉,性温,补阳,山药、枸杞补肾益精,三者搭配阴阳双补。
【提醒】不要自行服用,要在中医师辨别、指导下进行
由网友 潘老师谈健康 提供的答案: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双补"是指通过药物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营养阴阳、强身健体的目的。下面介绍几味常用阴阳双补的中药:
黄芪: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的作用,适用于气虚体弱、久病体弱、汗出虚脱等症。
人参:具有滋阴补阳、益气生津、强壮神经系统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神经衰弱、心脏病等症。
当归:能够补血活血、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适用于血虚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症。
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等作用,适用于肾虚视力模糊、头晕目眩等症。
熟地黄:能够滋阴补肾、强壮身体,适用于肾虚体弱、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等症。
党参:能够补气益力、固表止汗、利水除湿、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适用于气虚体弱、久病体虚等症。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