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_古龙写作速度

由网友 小李飞刕 提供的答案:

古龙有24部经典作品,金庸只有7部。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当中,有8部比较平庸,可读性较低。

金庸有8部平庸小说。

1.《鸳鸯刀》。

金庸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武侠作家,1972年封笔之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慢慢修改作品。

但是,金庸也有应付差事的时候。

这部作品,一群武林高手参与争夺鸳鸯刀,他们的目的性,都不是太强。

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更加草率,大家像小孩子扮家家一样打开了鸳鸯刀的秘密,却只有四个字:"仁者无敌。"

这部作品,真不像金庸的风格。

但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找不出任何代笔或伪作的痕迹。

由此可见,金庸在创造鸳鸯刀的过程中,就为了连载任务而应付差事。在修改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这部作品基础太差,没有多大的修改价值,金庸就懒得去理会它了。

2.《白马啸西风》。

这部作品,虽然带着武侠小说这顶高帽子,却没有任何武侠味道。

从头到尾,最多的内容就是描述李文秀的心理活动,全是相思之泪,完全没有"侠"的味道。

这部作品,打斗描述得非常少。

偶尔打一架,不是你推我攘,就是在草地上翻来滚去扭打,完全失了"武"的风范。

把《白马啸西风》归类为武侠小说,只因为它出自金庸的笔下,而不是依据小说情节。

事实上,这部作品仅仅是一个爱情小故事,情节又不太感人。

3.《越女剑》。

原本,这部作品构思得很不错。

阿青的师傅是白猿,这种设定脱离了常规,确实有新意。

阿青的武功没有具体招式,却天下无敌,属于古龙式的"无招胜有招"。

但是,这部作品太短了,我们希望看到阿青多展示几次武功,金庸却懒得写下去了。

最后,金庸让阿青去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西施,引出成语"西施捧心"之后,就草草收尾了。

4.《飞狐外传》。

这部作品,平庸的矛盾冲突设定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情节转来转去,就是无法推到高潮。

胡斐有两个仇人:凤天南和苗人凤。

因为情节没有铺垫好,胡斐仇恨凤天南,总给人多管闲事的感觉。

胡斐仇恨苗人凤,更显得牵强附会。

胡一刀与苗人凤惺惺相惜的情节,不应该让胡斐过早知道,矛盾冲突才有足够的支撑点。

袁紫衣三次救下凤天南,让矛盾冲突设定更尴尬了,读起来非常反胃。

一句话:《飞狐外传》很平庸。

5.《雪山飞狐》。

这部作品,比《飞狐外传》还糟糕,堪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典型。

在飞狐外传期间,胡斐与苗人凤的恩怨已经非常清楚了,胡斐本人也知道苗人凤不是自己的真正仇人。

然而,一直到雪山飞狐收尾,金庸还在纠结这个问题,还故作高深地设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悬念:胡斐会不会对苗人凤下手?

这种矛盾冲突设定和情节推进,既模糊了主角的智慧,也低估了读者的智商。

当然,这只是一种客观结果,并非金庸的主观意愿。

6.《书剑恩仇录》。

这部作品,背景素材确实有强大的吸引力:陈家洛与乾隆皇帝是亲兄弟。

乾隆是大反角,陈家洛是正面主角。

可是,在情节推进过程中,两人的矛盾冲突既不能升级,也无法和解,磨磨蹭蹭地浪费篇幅。

最后,乾隆抢了香香公主,那可是陈家洛的女朋友。

陈家洛也是随和到让人无语的程度,干脆替乾隆当龟公,试图说服香香公主顺从了乾隆。

读到这里,实在看不下去了。

幸好,金庸也写不下去了,就牺牲了香香公主,草草收尾了。

7.《碧血剑》。

最近,我在看《袁崇焕评传》,也就是碧血剑的附录。

原本,碧血剑是主体内容,评传只是延伸阅读。

对我来说,却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怪异现象,我喜欢评传,却讨厌碧血剑这部武侠小说。

崇祯与袁崇焕之间的恩怨,原本是过于错综复杂,就算是金庸,也很难认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有了这个基调,金庸在创造小说的过程中,就无法让矛盾冲突升级。

后果很严重,整部小说的情节推进都相当疲软,结尾也是如此,袁承志干脆逃避现实算了。

8.《连城诀》。

这部作品,压抑到让人窒息。

总体上来说,这部作品的矛盾冲突设定异常尖锐,给我们的感觉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本就无法和解。

但是,这部作品的细节处理,却经不起认真推敲。

狄云作为主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头上依然没有主角光环。

狄云的成长,就是学会了神照经。

但是,他的高深武功,基本没有发挥到任何作用。

最后,群魔为了争夺宝藏,全部给毒死了,就剩下孤零零的狄云,带着可怜的小空心菜。

与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这些经典作品相比较,连城诀的制作工艺确实粗糙,不能进入经典行列。

金庸有7部经典作品。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侠客行》、《鹿鼎记》。

这七部作品,近似于无可挑剔。

金庸的影响力,也是完全来自这些经典作品,其它作品可有可无。

就拿天龙八部来说吧。

别说乔峰三兄弟的影响力了,就算是炮灰型角色鸠摩智和四大恶人,名气也大过陈家洛了。

关于金庸的经典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就懒得浪费篇幅继续唠叨了。

下面,我们聊聊古龙的作品吧。

古龙有65.5部武侠小说,《残金缺玉》只写了一半,只能算0.5部。

古大侠的情况比金庸复杂多了。

古龙的平庸作品,就高达41.5部。

古龙的经典作品,也高达24部。

古龙有24部经典作品。

1.《血海飘香》。

金庸有射雕三部曲。

古龙也有楚留香四部曲。

血海飘香拉开了楚留香传奇的序幕。

在这部作品中,楚留香有两个可怕的对手,南宫灵和无花。

南宫灵是丐帮帮主,无花是高僧。

他们还有一个秘密的身份,都是扶桑人,还是亲兄弟。

原本,楚留香与他们都是好朋友。

两人的野心暴露之后,楚留香开始与南宫灵斗武,同时与无花斗智。

无花非常狠毒,但是,他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反面角色。

2.《画眉鸟》。

这部作品里,古龙在打斗描述方面的雄厚功底,展现得淋漓尽致。

拥翠山庄大战,楚留香应对六大剑客的诡异战术,神仙都得给他鼓掌。

这一战,在我看来,是武打描述的天花板了,金庸和梁羽生他们,真的达不到古龙这种境界。

这一战的原文有点长,如果引入了本文,篇幅会太长,我就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原著。

3.《大沙漠》。

乔峰三兄弟天下无敌:乔峰+段誉+虚竹。

楚留香三兄弟也是天下无敌: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

大沙漠一书中,为了对付石观音,三兄弟终于聚齐了。

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古龙在环境描写方面的深厚功底。

4.《蝙蝠传奇》。

关于楚留香的身世,一直是未解之谜。

到了蝙蝠传奇阶段,才算露出了水面。

最初,我实在是看不懂,楚留香为何那么傻,要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去蝙蝠岛送死。

直到铁中棠的名字出现时,我才恍然大悟,楚留香是大旗门的弟子,可能是铁中棠的儿子或徒弟。

楚留香假装被骗而去了蝙蝠岛,其实是将计就计,粉碎青龙会加害铁中棠的阴谋诡计。

5.金鹏王朝。

这部作品,是古龙送给金庸的惊喜。

1972年,金庸停笔了。

然而,《明报》的武侠板块有庞大的读者群体,就等着武侠内容更新。

深思熟虑之后,金庸老板依然决定,厚着脸向古龙约稿。

金庸非常谦虚,为了表示对古龙的尊重,亲笔写信给古龙,希望他扛起《明报》的武侠连载大旗。

古龙没有让金庸失望,陆小凤在明报上一炮走红,古龙取代了金庸,成为新一代武林盟主。

6.绣花大盗。

古龙擅长悬疑推理。

这部作品,则是古龙在推理方面的巅峰贡献。

金九龄是六扇门的第一高手,又是作案的天才。

客观地说,金九龄的布局,基本上达到天衣无缝的高度,就算福尔摩斯、狄仁杰或包拯他们出场,也未必能击破金九龄的阴谋。

遗憾的是,金九龄遇上了陆小凤。

陆小凤的灵犀一指能够夹住天底下任何武器,也能夹住金九龄的脑袋。

7.决战前后。

很多人不知道古龙,也不知道陆小凤传奇,但是,他们都听说过西门吹雪。

在所有武侠小说和影视剧当中,西门吹雪这个名字,是拉风的天花板了。

就算东方不败遇上了西门吹雪,也会黯然失色,巴不得改成东方常败算了。

更惊喜的是,西门吹雪的对手是叶孤城,"西门" "孤城",这样的人设意境,只有古龙才有这种天赋。

我敬佩陆小凤,主要缘于这部作品。

决战紫禁之巅,被武林豪客看着是百年难遇的大事。

在陆小凤看来,这次决战,与两条疯狗互撕没有多大区别。

陆小凤的境界,让人高山仰止。

8.《多情剑客无情剑》。

这部作品,是古龙的巅峰之作,能够媲美金庸的巅峰作品。

古龙真正与金庸齐名,就从这部作品开始的。

这部作品的主角设定非常奇葩,李寻欢出场时已经42岁了,是地地道道的油腻大叔。

然而,古龙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在古大侠的精雕细琢之下,李寻欢居然雄伟起来了,不再是油腻大叔,而是少女心目中的偶像。

古龙雄厚的笔力,在李寻欢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龙还有以下经典作品,介于文章篇幅过长,我就懒得一一介绍了。

9.《边城浪子》。10.《天涯明月刀》。11.《长生剑》。12.《孔雀翎》。13.《霸王枪》。14.《多情环》。15.《离别钩》。16.《欢乐英雄》。17.《名剑风流》。18.《白玉老虎》。19.《萧十一郎》。20.《三少爷的剑》。21.《大人物》。22.《武林外史》。23.《大旗英雄传》。24.《绝代双骄》。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文无第一,这是写作圈的共识。

写作水平这个概念,则太抽象了。

我们得说具体一点。

在武侠小说创造方面,金庸与古龙各有千秋。

金庸在历史、五行八卦、传统文化和敬业精神方面,确实超过了古龙不少。

古龙超过金庸的地方,至少有两处。

〔1〕古龙在打斗方面的经典描述,比金庸精彩多了。

那赵老二忽然长身而起,赔笑道:"两位只怕是弄错了,咱们这趟镖是在口外交的货,现在镖车已空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两位……"

他的话还未说完,那人掌中黑蛇般的剑已缠住了他的脖子,剑柄轻轻一带,赵老二的人头就忽然凭空跳了起来。

接着,一股鲜血自他脖子里冲出,冲得这人头在半空中又翻了两个身,然后,鲜血才雨点般落下,一点点洒在诸葛雷身上。

每个人的眼睛都瞧直了,两条腿却在不停地弹琵琶。

很多读者有误解,认为古龙不会打斗过程的细节描写。

我敢大胆地说,上面这个打斗片段,绝对是经典中的精华。

金庸笔下有几百场大战,比上面这场精彩的,肯定找不出来。

在所有武侠小说和影视剧当中,上面这个片段,就是天花板了。

〔2〕古龙去繁化简的能力,是作家当中的天花板。

健马刚停下,他的人已站在马首前,人与马动作的矫捷都让人很难想象得到,他眼神的锐利也令人不敢逼视。

"我叫卫天鹏。"

他的声音低沉,充满了威严与骄傲,他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好像就已足够说明一切,因为每个人都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无论谁听到这个名字后,都应该对他服从尊敬。

上面这个片段,金庸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3000字。

在语言表达方面,为了追求面面俱到的效果,金庸对细节处理得非常认真。

但是,书生的迂腐与话唠,在金庸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古龙则不同,他的语言非常简洁,表情达意的效果却非常到位。

写在最后:

古龙和金庸都是武侠大师。

两人的写作水平各有千秋,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由网友 卢克文工作室 提供的答案:

不如,差很远。

我先是古龙迷,后才变成金庸读者。

古龙的小说是初尝味道爆炸的甜甜圈,是糖油混合物,包装还十分艳丽,常常出一些哲句警句,其实十分不贴合逻辑,什么叫逻辑?就是每个人的身份职业不同,认知有深有浅,而古龙每个人,不管马夫还是卖云吞的,都能一套一套的哲理脱口而出。

看起来聪明,实际是作者对生活认知不够。

古龙优点是短句锋利,急智从生,在通俗文学领域算有一技之长,但还不是大家。

金庸是通俗小说大家,但比陈忠实刘震云又弱一点。

金庸像一支乐队,古龙只是一个优秀的吉他手,水平不在一个档次。

由网友 雨巷里的憧憬 提供的答案:

金庸一部天龙八部能把古龙所有作品按地上摩擦,也试图读了几次古龙作品,干涩,没有趣味性,身边很多人也都说读不下去,反观金庸,各种阅历知识丰富,对佛法颇有研究,历史架构设置一流,耐读性更是古龙比不了的,试问现在有几个年轻人还知道或者提起古龙,也几个人不知道金庸。

由网友 大少爷yang461604 提供的答案:

96年我考入市区的一所部级中专。整整三年,我把金庸跟古龙的小说全部看完。后来实在无书可看,我竟然把琼瑶阿姨的书给看完了。

金庸的小说一般都会把人物放在某个历史阶段。如《射雕英雄传》写的是宋末元初,《倚天屠龙记》则是元末明初,《鹿鼎记》写的是康熙年间,《书剑恩仇录》是乾隆年间。这样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让人把故事跟某些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金庸的书武打场面很多,一招一式都有名字。什么"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九阴白骨爪","一阳指"。让年少的我恨不得生在那个年代,也好学学这些盖世武功。

古龙的小说没有招式,有的只是意境。每个人出场感觉都是高手,可是帅不过三秒,立马就会被人干掉。李寻欢的飞刀,荆无命的左手剑,傅红雪的魔刀,陆小凤的灵犀一指,都让我神往不已。总是在想,我要是学会这些绝技,还怕泡不到妞吗?

古龙本人也是浪子,写的爱情也是很好的。如李寻欢与林诗音,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阿飞和林仙儿,林仙儿是个男人都可以上,唯独阿飞不可以;傅红雪与翠浓。

相比而言,金庸的书不想看第二次。古龙的小说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觉。

由网友 广东敢言号 提供的答案:

当然远远不及!金庸写的小说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内容情节丰富,连武功招式都写到精髓上,每一个故事人物发展紧凑,高潮迭起!也能令到读者津津有味地追踪,这就是功力。古龙写的小说,主角一出场永远是无人无敌,基本人物随便早早死亡,故事内容发展断断续续,没有办法令到读者念念不忘!所以两人达到的境界也完全不一样!

由网友 短腿夜行人 提供的答案:

两个人的作品都看了一遍又一遍,金庸和古龙堪称武侠小说界的卧龙和凤雏,两人都留下很多妇孺皆知的经典武侠小说,究竟谁的写作水平高可能莫衷一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在我看来还是金庸的水平高那么一等。

首先,两人都是哲学家,金庸是儒家和佛家,是属于比较正统的那种;而古龙则是道家,给人玄乎的感觉,还有古龙受日本和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金庸的作品中浓缩了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国学大师,在他的作品中,琴棋书画皆是武器;而古龙应该是一个诗人和心理学家,在气愤的渲染上堪称完美,对人物心理的分析也十分到位,但是看他的小说就像看散文一样,飘忽不定。

金庸写的是侠,是常人无法触及的高度,是贵族,故主人公多用剑;而古龙写的是人,在主人公身上能发现自己和你身边的人的影子,是真实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活生生的人,是平民,故主人公多用刀。金庸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刻画主人公历经磨难而坚忍不拔,不服输而终成大器的精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古龙的作品中,可能主人公一出场就身怀绝世武功;

在武功方面,金庸是写实派,而古龙则是写生派。金庸讲求的是每招每式的细致刻画,画面感非常强,引人入胜;古龙是一笔代过,甚至是无招胜有招,给人感觉是很爽快,不拖泥带水,但总感觉不够丰满,不够引人入胜。

金庸取之以理,古龙动之以情。金庸笔下没有那些过分离奇的事情,并将其哲学思想和关于人性社会的反思融入其中;古龙小说则充满离奇和悬疑,且多是关于人生的反思。

叙事方式上,金庸小说只有一条主线且线条清晰,故事发展方向明确,像烧开水一样,开篇相对平淡,但随着情节深入,越来越滚烫,各种人物不断涌现,盘根错节,精彩纷呈;而古龙小说通常是一条主线代多条支线,故事发展让人琢磨不透,有些感觉很无厘头。

综合对比,还是感觉金庸的作品更有内涵和深度,阅读性更强。

由网友 大爱无恨刘成 提供的答案:

1988年,我在泰安读书。那是十七八岁的年龄,最爱看武侠小说了。我从同学的手里,借到了《护花铃》这部小说,是我第一次接触古龙的作品。

开头好像写得的耸人听闻的,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可是当我看了四五十页的时候,就有点看不下去了,就准备慢慢地看。就把书放在了床头,结果第二天,我那位同学要回家,就把书还给了他。

1995年,我又让一位同事帮助借书看。他号称"武侠小说贩子",手里的武侠小说是层出不穷。

不巧的是,他又借给我《护花铃》这部书。我当时也没有别的书可看,就想这也聊胜于无吧,就准备耐心地把他看完。结果看了两天,只看了第一集的三分之一左右,领导叫我跟他出差,我放下书就走了。这样,再一次与这部小说失之交臂了。等我出差回来,那部书早已无影无踪了。

2001年,我已经担任了部门经理,就让手下的业务员帮我找几部武侠小说看看。不可思议的是,他又给我找来了《护花铃》,我心想:看来,我与这部小说缘分不浅哪,这一回,说什么也得把它看完。

这部小说一共四册,我就用方便袋装着它,下班回家准备带回家晚上看,顺便做做读书笔记什么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了一位客户(是医院的主任)也下班,我就只好请他去酒店吃饭。俗话说得好:

"相请不如偶遇"嘛。

我这和大客户不期而遇,不能不发出邀请啊。他也实在,立即接受了我的邀请。我们两人就去了一家大酒店吃饭。我们边吃边聊,到了晚上九点,我们就聊得也差不多了,就一起回家。我打车送他回家后,又回到自己家里。一进门,我总觉得似乎是漏掉了什么。

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护花铃》被我忘在酒店的饭桌上了。就这样,我又一次没有看成《护花铃》这部小说。

古龙的《护花铃》三次经我的手,三次都没有看成。这件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匪夷所思又忍俊不已。

而金庸的小说在我手里的遭遇就没有这么惨。每一次看到金庸小说(一般都是买的),我都一气呵成把它看完,知道了故事的大概;然后认真阅读,有时是字斟句酌,而且是又抄又画的;并且每一部小说,在它的空白之处,都写满了我的眉批;都是我当时有感而发的,害怕忘记了,直接就写了上去。

我收藏的金庸小说,大都是翻看得破烂不堪了。上面也到处都是我的随手涂鸦。

第一次接触金庸小说,看的是《射雕英雄传》。那是初二的中午,我趁一位同学睡午觉,把他正在看的《射雕英雄传》给摸了过来。这一看,简直就是大开眼界啊!我当时的感想就是:真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好看的小说。这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江湖人物的情感纠葛竟然能够这样的生动传神。我简直是太崇拜作者了,太想自己也写一部武侠小说了。

午觉起床以后,那位同学跟我要书,我死皮赖脸地留着继续看,也不还给他。直到我在课堂上一下午没听课,一鼓作气把《射雕英雄传》看完了,才还给他了。

后来,我到泰安上学,自己终于买到了一部《射雕英雄传》,就细嚼慢咽地读了一遍《射雕英雄传》,并且划了很多重点,做了大量的眉批。看完全书以后,又把所划重点,全部摘录在我的读书笔记上。

重点是什么呢?是一些优美的好词好句,江湖人士高雅的谈吐和针锋相对的辩论;还有一些书中引用的古诗词、经典语录、成语典故、国学精粹等等。这些似乎都是我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我对它们爱不释手,而且喜欢背诵下来。

后来,我又接触了古龙的小说《陆小凤》、《楚留香传奇》、《风云第一刀》、《那一剑的风情》等等。其中只有《风云第一刀》和《那一剑的风情》这两部我是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其它的几乎都是看着看着,就失去了耐心,开始一目十行地迅速看完。

对于金庸和古龙这两位大家孰优孰劣,我实在是没有发言权的。我只是通过我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我的切身体会:

看金庸的书,既想赶紧看完,好知道故事的结局;又害怕过早看完,产生失落感。把书一拿到手,就是反反复复地摩挲不已,前后对比,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看古龙小说,很少会手不释卷,一般都是百无聊赖了,拿来消遣时间而已。当然,古龙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还是精彩绝伦的。很多江湖人士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对于他们的评价应该没有固定的答案,应该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由网友 管她妈妈嫁给谁_ 提供的答案:

古龙小说里面的武功很少会被大家记住,比如:楚留香什么功夫不知道,陆小凤灵犀一指,花无缺什么功夫不知道,李寻欢小李飞刀,等等,古龙小说主角的武功招式不知道。反派的功夫也不知道,有也很少记住。但是金庸小说里面武功太多了:神雕侠侣:光五绝的武功大家都耳熟能详:降龙十八掌,蛤蟆功,一阳指,弹指神通,打狗棒法,李莫愁的冰魄银针,黯然销魂掌,玉女心经,左右互搏拳,等等,天龙八部:六脉神剑,小无相功,斗转星移,易金经,等等,笑傲江湖:葵花宝典,独孤九剑,辟邪剑谱,吸心大法,紫霞神功,等等,倚天屠龙:玄冥神掌,太极拳,七伤拳,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等等。金庸武侠,相对来说更亲民吧

由网友 风烟俱净7775 提供的答案:

差得太远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一开始古龙学金庸,写得比较平庸,后来才逐渐有了自己风格。

古龙善于造景,渲染气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

他的书有点悬疑,推理,看得出他受到过西方推理小说的影响。

金庸国学深厚,写得人物都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不但继承了古典小说的传统,又有西方文学的手法。

比如射雕英雄传郭靖与黄蓉在密室疗伤就运用了戏曲的三一律。

一个场景,出场的是不同的人物。真是精彩纷呈。

而且金庸的语言也是传统的古典小说的语言,无论是写景状语,还是叙事,都有中国文字的古雅之美。

随便试举一段神雕侠侣杨过在华山偶遇洪七公,描绘洪七公在广东岭南生活的文字。

他到了岭南之后,得其所哉,十余年不再北返中原。那百粤之地

毒蛇作羹,老猫炖盅,斑鱼似鼠,巨虾称龙,肥蚝炆老姜,龙虱蒸禾

虫,翅生西沙,螺号东风,烤小猪

而脆,煨果狸则肉红,洪七公如‬

登仙界,其乐无穷。

读后是不是有种岳阳楼记感觉?这当然不是金庸书中最好的文字,这还只是举出他最一般的描写。

试问古龙书中有多少能惊艳到你的描写?除了一些抖机灵的句子和故弄玄虚之外,还有什么?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