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_二次核打击能力什么意思

由网友 博学多才的金色老虎 提供的答案:

我认为二次核打击是理伦想法实战中是根本就不存生的,因为核攻击是突然的,在一个政权政治经济指挥中心被突然消灭之后,谁去指挥反击,百姓,军队,整个社会群龙无首,没有什么再使用手中核武反击,只有那些疯狂政治家拉上全民死亡保权力官位。

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_二次核打击能力什么意思

由网友 烩志 提供的答案:

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是己方在遭受敌方首轮核打击,甚至是饱和核打击之后,还能有能力进行核反击的能力

简单点说就是你被人家敲了一棍子,但敲不死你,接下来你还能拿板砖上去跟他拼命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别人就越不敢打你。

所以说,核大国往往会使用核三位一体来保证自己的打击能力,毕竟发射井这种传统路基不能跑,首轮核攻击肯定打这些地方,因此空基,尤其是海基潜射平台就非常重要了。毕竟鬼知道你家有核打击能力的潜艇藏在哪儿,一旦本土遭遇核打击,路基发射平台损失惨重,那海基就是拼死抽死对方的王牌。

PS:讲道理路基也不是一次性能毁掉的,还有一大堆机动的导弹车,甚至还有混在民用车队里的伪装导弹车,列车等等。

由网友 勤劳的军建 提供的答案:

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目前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国家是中、美、俄、英、法、印、巴、以、朝九个国家。真正受过核打击的只有日本国,一九四五年美国为了迫使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用飞机从空中向日本的长崎、广岛两地投下两颗原子弹,使日本平民死伤了二、三十万人。至今七十多年了世界上还从未动用核武器用于战争。

题主所问什么是二次核打击?简单的来说二次核打击是指国家受到敌国核打击后,用核武器反击敌国。这就需要具备三位一体的作战能力。目前世界上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只有中美俄具备。三位一体是指陆基、海上、空中有发射核武器的能力。

怎样才有具备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呢?首先国家具备战略核潜艇。用战略核潜艇隐藏在敌国周围深海,一旦有令就会把带有核弹头的导弹射进敌国境内,给以毁灭性的打击。再一个就是利用导弹车、导弹列车等移动发射核导弹,给以敌国毁灭性的打击。也可以陆海空同时万弹齐发饱和攻击,使敌人无法拦截。

随着国防科技不断进步,陆基导弹井,几乎大部分被卫星定位,生存能力有限,各国二次核打击的重任,落在海上、陆地移动发射导弹。所以说国家拥有战略核潜艇,才具备有二次核打击能力。

综合上述是我对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的认识。

由网友 低调普通人 提供的答案:

核战最重要的,是讲究二次打击能力,问什么叫二次打击能力?就是遭到敌人第一波核打击,仍然有能力向敌人核反击,这叫二次打击能力,有这个能力的国家,会更加令对手不敢轻举妄动,令对手掂量掂量。

通常这些国家宣布不首先用核武器,就是这样可能会遭受第一波核打击,但不代表没有核还击之力,只要受到敌人第一波核打击后,还可以完全有能力去核反击,那敌人就算是核大国都会掂量,顾忌,不敢乱来。

我来说说二战的日本,日本投降,我认为是原子弹令其投降,当时美国搞到第一批核专家,所以先研发出原子弹,也是第一个出原子弹的国家,就急不及待拿日本做试验场,逼其日本投降,如果日本先有原子弹,历史就改写了,就算日本手中有原子弹不用,那历史都会改写,事关美国未必敢投原子弹,一投,换当时日本肯定也会用原子弹去反击!

由网友 于达拉 提供的答案:

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是本国受到核打击后,本国对其核国进行核反击,这里特指反击能力,也就是本国受到重撞时,看你有否这个本事把核武器发射到预定目标,所以说真正打起核战来,只有中美俄有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如英法朝等国只有陆击能力,如果真遇到核打击,那二次核打击能力几乎不太可能,反击的机会不大或不可能!

由网友 军武吐槽君 提供的答案:

所谓二次核打击能力很好理解,就是在别人对你进行了第一次核打击之后,你所保存的力量还足以支撑你对敌人进行核反击,这就是二次核打击能力。要具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必须具备两个个条件,第一保有足够的核弹头数量,第二,核打击平台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数量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数量即使勉强发动反击也难以重创敌人,而防御能力是核心,强大的防御力可以让自身核武库在遭遇核打击后依旧保存足够的核弹头数量,二者结合才能确保在遭遇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后保存住足够的力量,最后成功发起反击,

二次核打击力量中最重要的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核潜艇隐藏在面积广大的水下,并且行踪不定,很难被发现和消灭。核潜艇在和平时期执行的战略巡航任务,对敌人其战略威慑作用,而一旦局势趋于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核潜艇就会马上前往预定作战海域待命,保持静音状态,最大限度隐藏自己,一旦本土被核弹攻击或者即将遭遇攻击,核潜艇马上就会上浮至排气管深度迅速发射潜射导弹对敌人本土发动二次核反击,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二次核打击力量中最为薄弱的自然要属陆基弹道导弹,而陆基弹道导弹中又以固定发射井导弹最不抗揍。发射井都是固定的,虽然都经过了伪装和遮盖,但是敌人通过空中卫星搜索和地面间谍打探,很容易就能知晓发射井的大概位置,一旦这一位置被标定,在战时只要往这一区域发射大当量核导弹,发射井就很可能被摧毁而失去反击能力。目前所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发射井的耐压能力,提高抗爆性能,苏联的R36M撒旦洲际导弹发射井采用加强型混凝土结构,发射井盖为加厚的钢材制造,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365千克以上的压力而不发生明显形变,并且发射井和导弹上的电子设备大多采用电子管,能够有效减少核爆电磁脉冲的影响,提高反击能力。
▲弹道导弹发射井
及内部构造
▲撒旦导弹发射井井口

为了防止人员在敌方先发核打击中损失过多而没人来控制导弹发射,苏联还曾经发明了著名的死手系统。当核战争的爆发几率超出一定限界,死手系统会被人为打开,从休眠状态转为半休眠状态。一旦国家被核武器攻击,分布在各地的传感器就会收集并分析土壤、空气、水流中的核污染物质,确定本国是否被核武攻击。一旦确定,死手系统就会尝试连接其控制者和最高领导,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联系,死手系统就会被触发。在触发之后会有多枚通信火箭从地下发射井射出并横穿国土,上面携带的无线电装置会持续向全国各地的导弹发射系统发出启动指令,从而将所有还健在的核导弹全部向预定攻击目标发射!

而对于空中核打击力量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战略轰炸机了,目前拥有这一实力的只有美俄两国,中国因为轰6K算是半个。空中核打击和核潜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借助于水隐藏,一个借助于天隐藏,只不过因为雷达技术比声呐技术能够侦查和搜索的范围以及精度强太多,并且飞机的续航能力完全比不上核潜艇,因此空中核打击力量在战时很容易被敌人直接摧毁在机场或者在天空击落。所以空中核打击的存在就是先发制人,直接隐身或者超音速突防,飞抵敌国前线,对高价值进行首轮点穴式核打击,最大限度地削弱其二次核打击力量,而后再用陆基和海基导弹进行饱和式攻击,彻底打残敌人!
▲图160战略轰炸机

至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手段来进行二次核反击力量的,这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身国情来制定发展战略。例如英国和法国,虽然有陆基弹道导弹的技术实力,但是本土地形单一,人口密集,面积狭小,陆基导弹压根没什么地方可以躲,所以他们就都废除了陆基导弹,重点发展核潜艇作为自己的二次核反击力量。而俄国面积最大,有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可以利用,因此在陆基导弹上最为成熟,不仅有导弹发射井,还有陆地轮式机动导弹,甚至还发展了导弹列车。作为美国而言,虽然土地面积也很大,但是在核潜艇和空基力量方面实在太强,因此陆基目前也保留了民兵3固定发射井导弹这一种。▲白杨M奔驰在西伯利亚的丛林中

由网友 毅清人 提供的答案:

很多人对"二次核打击"这个词的理解基于字面意思:己方核力量在核战争第一轮的战略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并有能力继续发动核打击。

但是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错的。

"二次核打击"的二的用法类似于文言文中的复数词,可以理解为多次的意思。

所以这个词更多的时候,是指代一个国家的核力量在一场战争中能够一直维持核威慑的能力。

(你要是现在去广岛和长崎,没人给你说的话你绝对不知道这个地方挨过原子弹)

美国是第一个使用核武器的国家,给日本扔了俩原子弹。这也就是唯二的核武器使用案例了。因为用的少,实际上没人说的清这东西在战争中能够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们只知道核武器很厉害,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核武器到底有多厉害,我们对核武器对一场战争的影响缺乏一个准确的判断。

(美国内华达州核试验场)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核弹打出去互相毁灭,然而实际上从1950年到2010年全世界所有的核试验加起来,炸了将近2500枚各型核弹,这其中就包括5000万吨当量的"沙皇炸弹",而这2500枚核弹的总当量超过5亿吨TNT当量,在冷战的最高峰,美苏一个月就要以实验的名义炸上二三十枚核弹。

然而实际上,这么多的核试验加起来对气候的影响可能还不如我们今天的碳排放严重。

但是我们又不能说核武器威力小,因为当初被核爆的长崎广岛在短时间内确实变成了"死城",这两座人口20-30万的城市被一枚核弹完全瘫痪掉了。

(而另一方面,全机械化的苏军战略集群以战斗队形展开的情况下,一枚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丢下去都炸不完一个团)

不难看出,如今我们对核武器的认知还是很浅薄的,我们不知道它会对战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我们只是基于两次核武器炸城市的案例在想象它的破坏力。

基于此,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无论战争进行到什么时候,我们必须一直拥有核武器,当核武器发射时,能够造成很大的破坏,而没有发射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既然不知道核弹有多大用,那么就在可能的时候试出来。

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们需要多种多样的核打击手段,海上的,天上的,陆地上的,都要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让核力量能够存活下来,所以弹道导弹发射井必须在深山老林中,机动发射车必须一刻不停地保持机动,核潜艇必须在水下藏着,在敌人无法消灭我们的核力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足够多的核弹,能够把敌国的每一寸土地炸个三四遍,我们不知道多少核武器够用,但是投射尽可能多的核武器就更可能在战争中占据上风。

(在冷战最巅峰的时期,美苏核武器下放到师一级,各种能发射核武器的平台都要有对应的核弹头)

不难看出,二次核打击这个词的含义其实很复杂,从微观,也就是技术装备的角度讲,它强调的是核武库的规模,核武器投送能力的强大。

而从宏观,也就是核战略的角度讲,它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核力量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威慑"的层面,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以"全面核战争"作为标准来打造自己的核力量。

由网友 无法超越的足迹 提供的答案:

核打击就是毁灭性的,说实话路基核弹一般都在各个国家的监视范围之内,基本上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设施会第一时间成为被重点打击的对象,不要认为自己的路基发射井隐藏的很好,其实已经在敌人的监视范围,路基发射井在核战上面存活率很低,只有移动发射平台才有比较高的存活率,比如说路基移动发射平台,比如说海上移动发射平台,还有就是空中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

二次核打击能力其实就是在受到敌方核打击以后,自身还拥有反击再次打击的能力,这种路基发射井平台基本上不可能,躲不过第一轮攻击,所以只能指望移动发射平台的反击,这也是为什么有核国家都在研发移动发射装置,比如说火车汽车和核潜艇以及战略轰炸机等,这些都是为了拥有二次反击能力的方式,现在拥有二次反击的只有五常。

生存率越高,拥有的反击能力就越强,虽然说核武器的具体位置是秘密,但是对于各国的侦查能力来说,固定发射井根本躲不过被探查到,只有不断移动的才让敌人没有办法具体的锁定位置,也就是最后的反击能力,特别是核潜艇隐藏在深海当中很难查到,具有隐藏性,反击能力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二次和反击能力,核潜艇是各国的手中皇牌。

无常拥有战略核潜艇,都隐藏在汪洋大海当中,想要追踪到核潜艇的踪迹,其实无异于大海捞针差不多,所以战略核潜艇就是最让各国忌惮的东西,因为上面拥有着全世界都害怕的核弹,而且行踪不定,这种不在他国掌控中,让那些国家不安,各国都在发展自己的战略核潜艇,目的就是提高对敌人的震慑力。

由网友 血染战旗红 提供的答案:

打比方说,咱们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就宣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么一来,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显得重要了。我们的核武器必需要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然后对敌进行反击。这个就是二次核打击。我们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二次核打击做准备的,因为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敢声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根据这个原则,咱们使用核武器的条件是敌人已经对我们使用了核武器,我们遭到了核武器攻击后才使用核武器对敌反击。所以我们的核武器必需要能够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

怎样才能让核武器在敌方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呢?

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这个数量规模是多少,呵呵,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是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能说"的秘密。网上宣称中国有多少核武器的文章,你看看就好,不要当真,因为这个全是瞎编乱造的。

其次要将它们好好的藏起来。这东西藏在哪,咱也不知道,因为这也是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能说"的秘密。

最后,要分散部署,动静结合。咱们中国那么大,任何国家或国家联盟都没有能力用核武器对我们进行全面覆盖式的打击的。这就为我们的核武器生存提供了条件。东南西北中到处都藏有,总有一个地方能保存下来。特别是咱们有了战略核潜艇后,将核武器放在核潜艇里,藏在茫茫的大海海底,敌人想要一次性摧毁我们的核武器就更加难了。哪怕是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将陆地和空中的核武器全摧毁了,只要大海中还有一艘战略核潜艇生存下来,都可以将敌人炸回到石器时代。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