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原始档案和记录 提供的答案:
李德用抑郁的眼睛看着这一切。他那碧蓝的眸子里,昔日洋溢飞扬的热情神采已经熄灭了,显得忧心忡忡。
在这种时候,1799年苏沃洛夫元帅在阿尔卑斯山中最困难最危险然而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进军情景,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对这段传奇性的战史作过深刻的研究,反复地推敲了当时的每个细节。当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踏上征程时,他就预想漫漫征途上会出现类似的威武雄壮的进军。
绝艰奇险中,方能表现出雄才大略和英雄本色。
那时,苏沃洛夫率领全军,业已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圣戈达隘口,进入瑞士,来到敌军背后,但因作战计划泄露,功败垂成,反被拿破仑的大将玛塞纳包围于崇山峡谷之中,处境极其危险。由于俄国军队表现了罕见的英雄主义,在前卫战斗、后卫战斗、巧妙迂回敌军阵地、战术合围和全歼被围之敌等方面,成就了化险为夷、出奇制胜的举世公认的战术范例。
恩格斯曾称赞说:这是"到当时为止所进行的一切阿尔卑斯山行军中最为出色的一次"。
当苏沃洛夫处在危境之时,有的将领绝望了。萨逊诺夫向同僚们散布悲观情绪说:
"我们整个军队都是衣不蔽体,饥寒交迫,赤脚走路……子弹已经消耗殆尽,看来,苏沃洛夫元帅的计划简直是个大失败,大错误!"
可是,当时的巴格拉齐昂将军却不这样看,他说:
"不,不,元帅的计划一点也没有错,无懈可击,堪称杰作……我们和大自然搏斗,通过了圣戈达隘口,我们已经争取了三天的时间,已经绕到玛塞纳背后来啦!"
"可是,我们陷进了绝境,被敌人包围在这里……"萨逊诺夫反驳。
"这和元帅的计划全不相干,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任务。只是出现了意外原因……"
由网友 大狮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真的有问题,苏沃洛夫元帅很无辜,他啥时候火烧过莫斯科?火烧莫斯科的那位是老将军库图佐夫。我想题主是把孟良当成焦赞了!
不过库图佐夫火烧莫斯科焦土作战的事情倒是可以说一说,因为这段历史非常之精粹。
库图佐夫老将军全名叫做:米哈伊尔·库图佐夫,他于1745年9月16日出生,于1813年4月28日去世,是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1812年之时,老将军率领俄国军队击退法国拿破仑大军,取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这一战也成为俄国史上的骄傲之战,但是代价也非常高。
值得一提的是,库图佐夫是个"独眼龙",这是因他在1774年在阿卢什塔同土耳其军队作战时,因头部负重伤而失去右眼,从此便有了"独眼将军"之称。在治疗期间,他先后考察普鲁士、英国、荷兰等军事强国,从中学到许多宝贵经验。
老将出马
1782年,库图佐夫被升为准将,转年即参与了攻打土耳其伊兹梅尔要塞之战,这一战使得库图佐夫打响名号,以少数人马夺取夺占基利亚门,挥炮痛击土耳其军队。由于库图佐夫善于指挥、且英勇无畏,题主所谓"火烧莫斯科"的苏沃洛夫元帅任命他为城防司令。1794年,库图佐夫担任士官学校校长﹑驻芬兰俄军司令和立陶宛、彼得堡省长等职务。
1805年俄、奥、英等国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库图佐夫率俄军主力前往奥地利,迎击拿破仑统率领的法国大军。鉴于奥军在乌尔姆战役惨败,库图佐夫指挥俄军主力后撤400余公里,先保存住实力,而后伺机教训法国人。
1806年,土耳其联合百万大军在法皇拿破仑的支持下,向俄国发动进攻。为了抗击法国军队的正面进攻,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不断抽调多瑙河集团军的兵力到俄法前线作战。到1811年止,守在俄土边境的俄军兵力不足原来的一半。就在这种情况下,老将库图佐夫出马了。很快,著名的鲁什丘克战役打响了。
打了一场漂亮仗
库图佐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避敌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他主动放弃了一些要塞和阵地,有计划地组织全军北渡多瑙河。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土耳其宰相认为俄军已不堪一击,遂亲率5万人马渡过多瑙河,要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击垮俄军。
同年8月两军在鲁什丘克相遇,经验丰富的库图佐夫做出战略部署:以深入敌后、前后夹击的战法一举战胜数倍与己的土耳其军队。11月的某天下午,库图佐夫命马尔科夫将军趁夜色带领7500名士兵越过多瑙河,偷袭土军的大本营,切断他们的退路,配合北岸俄军全歼土军。
深夜,在月色的掩护下,马尔科夫将军率7500多人马在远离土军大本营的地段,悄悄地渡过了多瑙河。拂晓前,俄军猛然对南岸的土军大本营发起猛攻,还没搞明白状况的土军一片混乱。经过短暂的激战,土军死的死,伤的伤,绝大部分当了俘虏,全部武器、弹药和军粮全部被俄军缴获。此战俄军仅亡9人、伤40人。
马尔科夫将军命令炮兵使用缴获的土耳其大炮向多瑙河北岸的土耳其人猛轰。此时多瑙河北岸的土军正在列队准备向俄军阵地出击。先头部队立即遭到俄军炮兵的猛烈射击。 几十门大炮一起开火,密集的炮弹越过多瑙河上空,在土军后续梯队中爆炸。
土军受到俄军炮火前后夹击,队形大乱。库图佐夫急令俄军发起全线冲击,将土军逼向多瑙河。此时土耳其宰相所统率人马只剩下不足2万,他们被团团围困在多瑙河畔,密集的炮火随之而来。哭嚎声、炮鸣声乱作一团。深夜,土耳其宰相在几个卫兵的保护下,乘坐一条小船偷偷逃跑了。他的那五万人马几乎消耗殆尽。
拿破仑怒了
土耳其联盟的失败触怒了法皇拿破仑,他在直到战场情况后连声惊呼:"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库图佐夫这个老家伙这样使用炮兵!"
拿破仑要与库图佐夫决一雌雄,他集结兵力133000、野炮587门,朝着俄国领地进发。为迎击这位能征惯战的法国皇帝,俄国方面集结兵力120000,野炮640门。在人数上,俄国人不占优势,火炮也仅仅多了五十门而已。
在双方对决结束后,法军死伤33000人、俄军死伤44000人。两军谁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火烧莫斯科
虽然库图佐夫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重创法军,但他自己也尝尽苦头,折损第二军猛将巴格拉基昂亲王。此时,法军再次集结,人数方面仍旧占据优势。库图佐夫决定采取焦土战略退却,他说服大家放弃莫斯科,留一座空城给拿破仑。
他说服沙皇,采用"坚壁清野"防守战略,火烧莫斯科,将主力部队收拢撤至南方固守实力,退到纳拉河附近,以空间换取时间,伺机反扑拿破仑。他确信没有人能够抵挡俄罗斯辽阔无边的寒冬,而俄罗斯终究会越冷越开花。
最终,沙皇被说服,库图佐夫老将军撂下狠话:"失去莫斯科无所谓,失去军队俄国就亡了。"他如愿以偿的火烧了莫斯科,不过这场火烧的不够旺,没有对拿破仑造成什么伤害。
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满心欢喜的等着俄皇提出签订和约,谁知俄皇对他不予理睬。拿破仑开始心里不踏实了,此时国国内已经出现骚动,他担心本土出事。二来他担心库图佐夫这个老家伙有什么阴谋,他越发觉得不安,于是下令从莫斯科撤走。很遗憾,他中计了!
当这位个头矮小的法国皇帝占领莫斯科时,库图佐夫老将军已完成了反击他的战略部署。当拿破仑从莫斯科向南撤退时,库图佐夫已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部署就绪,单等法军到来。
拿破仑败得很惨
10月下旬,拿破仑进入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双方立即展开一场恶战,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先后易手八次,拿破仑养子欧仁负责率领一军殿后,竟成功击退库图佐夫。
10月24日,库图佐夫指挥俄军从三路发动袭击抢渡别列津纳河的法军,这一战把法军彻底驱逐出俄罗斯领土。拿破仑的61万大军最终只剩下22000名逃回法国领域。
库图佐夫因为这场战役获得斯摩棱斯克公爵衔。1813年4月28日,库图佐夫在追击拿破仑途中病死在德国境内的博莱斯瓦维茨城。他的遗体最终被运回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安葬。直到今时今日,库图佐夫仍旧是俄罗斯人值得骄傲的历史人物。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