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坑过你吗?_发现朋友坑你

由网友 极客宝叔 提供的答案:

这世界上最恶心的3种人;第一种,是和朋友的对象过于亲密,因为你不懂得自重!第二种,是我帮过你,你却在背后捅我刀子,因为你太白眼狼!第三种,是我把你当朋友,你却不拿我当朋友的人,因为你太社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

你的朋友坑过你吗?_发现朋友坑你

由网友 勇往直前Cbm 提供的答案:

从小到大四十多年了,所经历的事不少。

要说其间有没有被朋友坑过,我觉得有件事要拿来说一下。

不过这事说坑,又有点言过,按我们的土话说,顶多也就是整冤枉吧。

事情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四川人爱吃辣椒‘,平时烧,炒,拌都要放辣椒。

所以在我们这里,每年到了七八月份红辣椒上市时,家家都要买上一二十或三四十斤辣椒打成酱,几乎要吃一年,到来年又再买。

记得那是九七年八月份(香港刚回归不久,所以至今记忆犹新),也是红辣椒大量上市时,父亲给我拿了钱,叫我去买辣椒,正好有两个平时和我要好的两个邻居也要去,于是就和他们一同前往县城。

到了县城的辣椒市场,这里两边两巷到处都摆满了鲜红的辣椒,除了少数是从外县拉来的,其余全都是本县专门种辣椒的那个镇拉过来的。






我们三个人就开始慢慢地在市场里转,时而问问价格,时而讨价还价。

就这样一慢慢地转,几乎把整个市场转了个遍,大家却还是两手空空,一个也没买着。

这时他俩说要歇一会再去,我心想反正慢慢走着和闲逛一样,又不是很累。

于是我就一个人又转到市场的另一边的一个角落里,这里比较偏僻,还没有来过。象开始一样,我就挨着一家一家看,一家一家问,一连问了好几家,都是货好的价钱贵,便宜的货又不好。

眼看还有几家了就要走完了都还没有买到。

我想总不能空手回去吧!实在不行就选一家好的,贵就贵吧。


就在这时,我来到了一个老大爷面前,他摆的也不多,就三十斤左右吧,

他见我就说,小伙子,你看我这点如何?

我就问他什么价。

他说,想必你也看了很多家了,价钱你也知道,这样吧,我家里还多,还正在摘,我还得马上回去,就便宜点卖给你吧。

听了这话,我心里很高兴,但又不知他俩买到没有。

于是就说,大爷,你给我留着,我马上就来。


大爷说好的,那你要快点,我还等着回去。

说完我就回去找他俩。

当我找到他俩时,他们都还坐在那里。


1

我把事情给他们说了,他们只说,买得到就买,买不到就回去。


当时我想,我买到了他们还没买到,还是再等他们一会儿,好一起走。

于是,我就又和他们在市场里转,大约转了二十分钟,还是没买到。


这时我想起人家大爷还在等我,我就先买到再说。

于是就回去找那大爷。


哪知人家刚刚把辣椒卖了,正说回家呢。

见到我来了,大爷有点生气地说,小伙子,你咋说话不算数,害得我久等,我还急着回家呢。


我这时只有默不作声,只好慢慢地离开了。

等我又转回来时,他俩刚刚买到辣椒,已经在往回走了。


看到我来了,只是问我啥时回去。

我这时已是气不打一处来了,心想,我为了等你们,价廉物美的辣椒都让我给错过了,还落得人家数落,可你们买到就不管我了。


就算你们买到了,也该等我一下。

想到这里,我气愤地说,走你们的,我认识回家的路。


这时时间已快到中午了,当时由于年轻气盛,不甘心空手而归,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那大爷他们那里去买。

当时由于心中有气,也就顾不天气的炎热,一个人又骑了十多公里,来到了那大爷他们那里(不过我不知大爷家具体在哪里)


来到田间,只见这里到处都种有辣椒,又逢采摘期,采摘的和买辣椒的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这里全是刚采摘下来的,十分新鲜,价钱比县城还便宜几分。


看到这么多刚采摘下来的辣椒,也没什么可选的,就随便找了一家,买了三十斤。


这时虽多跑了路程,但买到了这么好的辣椒‘心里也就稍宽慰一点。

这事在当时我是几个月都没和他们说话,不过毕竟不是多大的事,只是赌赌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事过后也就慢慢的淡化了。



由网友 cai正宗黑糖自家制作 提供的答案:

有过 记得有一年自己刚创业的时候,生意不景气连菜都买不起了,就找了一个要好的朋友借两千,说好答应我下午给了,等到下午的时候打电话回去不接也不回,慌的很。最后也不在意这些了,在你困难的时候能帮助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对任何人没有期待。所以好好努力吧!真心不期待朋友还是亲戚能帮自己去一把。

由网友 卿烈锋1 提供的答案:

比如一个商人,你有很多朋友有生意来往,朋友也有好的和你一起同甘共苦,还有同患难,这是好朋友。但是有些朋友或一些人,为了个人利意,那就不官亲戚和朋友他都会不择手段的坑人,骗人,这种人毫无道德。有句古言,只有永久的利意,没有永久的朋友。举个例子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见利忘义,为了一皮马把义父丁介原杀了,这比坑人还更坏。

由网友 新疆美食Y 提供的答案:

肯定有被坑过,那种感觉,酸爽,痛恨自己瞎了眼,朋友的定义广泛,有些朋友同甘共苦,这是真朋友占你朋友圈的5%,年少时的朋友,大多不长久,因为年少无知只知道玩在一起的是朋友,怎么开心怎么来,年龄大点就会发现这些朋友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有比你好玩的人,或者你们距离远了,友情就淡了,满满的圈子不一样了,会失去共同的话题,就变成了普通朋友。我和朋友开的公司,当时有很多人劝不要和朋友开公司,没听结果真的是不要输的太惨,我个人是觉得没有坑不坑,只是背叛友情而已,毕竟我不是他不明白他的真实想法,我只是有被人背叛的感觉,不觉得是坑,直接的是我人生一堂必要的课,至于恨不恨肯定恨,到死都恨,我不会感谢这个经历也不会感谢这个背叛的人,好多鸡汤里说要感谢这样的人,都是胡说的,感谢他做什么,他一个小人有什么值得感谢的,被坑了感谢自己,瞎的早,瞎一次,人生不会再瞎第二次

由网友 荒野古渡 提供的答案:

人是社会动物,也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不能生活在真空中,所以每个人都要和其它的人打交道,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词汇,叫"朋友"

对于朋友的理解和相处,我们的老祖宗有过很残忍的解释,称谓为朋友两肋插刀,远古的朋友溅血就不说了,近代的典范就有"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每每静夜读到这诗都让人后背窜风,一头冷汗。查百度百科,朋友的释义是就是感情很好,有共同语言而经常交流,双方有时间就相约在一起而聚一聚。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其最高境界是知己。就是物以类聚!同学、战友、同事都是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老友、邻友、棋友!

时代发展到今天,身边的人每每都是:我有朋友,我有哥们儿。比如RCG,张嘴就是我的朋友某某,我的朋友如何如何。还有些人每每夸耀于邻人:某某是我朋友,谁谁是我朋友,我认识谁谁。至于这些人是不是他的朋友,抑或这些朋友是否对得起朋友的称号就只有天知道了。

小可乃一市井,漫游天下五十年,没见到可称为朋友的人,非是不才浅陋,实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网上有段子说患者去看医生,医生常说的三句话是"1. 你这病很严重;2. 但是还能治;3. 不过需要很多钱。"

现实生活中,如果个人有难,求助朋友,不外乎是心理安慰,经济支持,人事帮助,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能帮则帮,不能帮就不帮,或者敬而远之,人心如镜,鉴之既可。但偏偏有些人,面对朋友的难处,首先想到的是乘人之危,获得好处;常用的三句话是1. 你这事大了;2. 但是还能办;3. 不过需要很多钱。

这种人古人给定义为损友,按着现代的解释就是缺德带冒烟,生孩子没屁眼,头顶长疮,脚下流脓。

话说我有一个朋友老王(也叫朋友吧),五十多岁了,在某衙门当差,虽然是吃官饭,但是个闲差,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老老实实没啥大出息,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再靠几年,混个退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这一日,几个老友相约吃饭,酒足饭饱就去K歌,歌后又去洗浴,总而言之是一条龙。在我们这样的三四线小城市,娱乐内容也就是看电视,喝酒,打麻将,一条龙。所谓一条龙就是带色的。这老王常年在机关吃闲饭,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基本就是一弱智,通俗的叫法是SB,这晚一条龙又带色,他一高兴,一鸡冻就和小姐掏心窝子了:姓什么,叫什么,在哪儿工作,家里几口人,电话是多少。小姐也就一五一十记下了。

过几天,条子扫街,小姐失风掉脚,按惯例,小姐得扔出几个人交差,于是老王就光荣地中榜了。

办案人久经风雨,像老王这种人一看就是个雏儿,怕风,怕雨,怕雷,办案人都懒得兴师动众,随便拿起电话:"老王吗,我是派出所王警官,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请你到派出所来一趟,就是你上次在洗浴中心和小姐的事,我们了解一下。"

晴空霹雳,老王放下电话就傻了,一辈子做好人,要退休了,晚节不保,头脑中映过种种可怕的后果。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有个朋友老李,是多年的朋友,吃过饭,喝过酒,随过份子。这老李的三叔叔外甥的小舅子在局子里高就,属于那种我局子里有人的人,经常给人办理和局子打交道的事,连本衙门头头的事都是他给跑局子办。

于是老王连忙给老李打电话,这会也顾不得不好意思了,一五一十地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老李听完,拍着胸脯说这算什么事呀?P事一件,你谁也不用找了,包在我身上了。

放下电话,老王稍稍心安,过了半小时,电话响了,是老李打来的,接通后,老李张嘴就喊:"老王呀,你的事大了,你摊大事了,这次行动是市局统一布置的,所有涉案人员都由市局和检察院会同市纪检委统一处理,下面的人谁也不敢放水,过几天要在市体育馆集中公开处理。"

老王听后,全身颤抖,血冲头顶,好半晌才想起来说:"那怎么办,你可得救救我呀,咱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老李接着拍胸脯:"你放心,咱们这么多年的铁哥们儿了,我怎么能看你笑话呢,你放心,我拼了老命也要帮你,你先别急,我再去找找人。"

放下电话,老王摊坐在椅子上,下班铃响了也不知道,就那样傻呆呆地望着电话。过了好几个小时,天都黑了,电话响了,是老李打来的,老王连忙接起来,电话通了,好半天,老李才说话:"老王呀,这事呀,嗨,这个,太难办了。"

老王情不自禁地哭出来,喃喃自语:那怎办,那怎办?

好半晌,老李才说:"你别急呀,这不大家都在想办法吗,我又找了我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我四姐夫的哥哥的表弟认识办案人,能把你的名字不往上报,但这事我就左右不了,拐了好几个弯,又担了这样大的风险,你也懂的,不用我多说,你也明白,你看这事儿?"

老王连忙说:"明白,我明白,你看要多少钱,我出钱,只要能把我的名字摘出来,钱好说。"

老李吭吭半晌,很为难地说:"人家要三十万,我和人好说歹说,费了半天劲,最后订下来,二十万,不能再少了,明天下午钱必须到位。"

江湖中流传的俗语是:说大话,使小钱。还有一句是:说话大管子,办事狗卵子。翻译网络语言就是装B。老王嘴上应下了二十万,放下电话才想起来自己是气管炎,儿子在供房贷,自己每月死工资一分不少地上缴,别说二十万,二千他都拿不出来。不拿钱,那就是身败名裂,无颜面对亲人,所谓半生虚度半生空,以前种种,已后种种,万马奔腾,大江东去,罢,罢,罢。老王在办公室苦了一夜,哭了一夜,天蒙蒙亮,老王爬上了办公楼楼顶。

几天后,亲朋好友都得到消息了,老王因患严重的抑郁症,不幸离世。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