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咸鱼茶馆 提供的答案:
侯耀文如果还活着,那他跟郭德纲的关系,完全可以参照现在的侯耀华跟郭德纲,甚至可能更加激烈一点。
侯耀华为什么会跟郭德纲决裂?所谓的遗产纠纷只是引子,即使没有这档子事情,也会有另外的契机,让郭德纲跟侯耀华闹翻。
因为两人在彼此关系的认知上,是高度一致,但又彻底相反的。
所谓的一致,是他们两对人际圈的唯一要求,就是听自己的话。
而这个要求放到侯耀华跟郭德纲身上,又变成了完全相反的对立概念,那就是侯耀华需要郭德纲听他的话,但郭德纲也要求侯耀华听他的话。
但他们都不可能听对方的话,都要自己当唯一大家长,所以就借着遗产纠纷这茬儿决裂了,各自回各自的圈子当大家长去了。
而侯耀文对他所有徒弟的要求,跟侯耀华一样,甚至还要更高一些,侯耀文要求所有徒弟不但要听话,还得像儿子一样孝顺。这也是从老侯爷那一辈传下来的家风,侯耀华后来在电视节目上也多次谈到侯家跟徒弟们的相处方式,徒弟不但要承担照顾师父,给师父养老送终的责任,如果逢年过节家里有长辈的,必须回去陪长辈,否则就是不孝,在侯门圈子还有相应的处罚。如果家里没有长辈,那就必须来侯家过节,这就是完全的家族式管理。
当初侯耀文为什么力排众议要收郭德纲,除了他确实有一定才华之外,当时也有相当的人气,更重要的一点,当时的郭德纲比谁都听话,而且还是指哪儿打哪儿的那种听话。
现在因为某人的喉舌站在了发声高低,在网上能够搜到的大部分文章,都口风一致的说侯耀文收郭德纲是对他的才华五体投地,所以顶住压力力排众议收了他。
这话骗骗粉丝还行,但稍微了解一下侯耀文的脾气就知道,眼界高到什么程度去了,除了老侯爷之外,大部分同行包括长辈都入不了眼。就郭德纲这种听录音机看传统相声大全,东家吃口粗粮西家喝一碗稀粥的野路子,他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外很多粉丝可能忘了一个关键信息,郭德纲被诟病唱什么都梆子味儿+评戏腔,这可是侯耀文第一个拿来抓哏的,而且是很不屑的舞台现挂。所以郭老师在小剧场说"说我唱京剧像棒子的都是孙子",侯三爷表示你就是孙子的儿子没辈儿了。
所以侯耀文看重郭德纲的三大因素正确排序:第一够听话、第二当时够红、第三才是有才华。而才华这玩意儿还是两说,一半是相声才华,另一半是郭德纲察言观色的处世才华。
郭德纲在刚接触侯耀文侯耀华的时候,比谁都要乖巧听话,甚至可以说是低眉顺眼。三人第一次在全聚德面谈,郭德纲可没吹嘘自己如何拯救相声,如何才华通天。那时候郭德纲全程都是在诉苦,说自己三进北京走路上二环被催房租不敢出声等车轱辘话,当然他跟侯耀文侯耀华两个业内人士说的肯定比舞台上的版本更加悲惨。毕竟你要感动一群棒槌粉丝很容易,但要让吃张口饭的人信你,那就得把生意口技能开到极致,而且表演必须是影帝级,否则对方会拿你当跳梁小丑鄙视的。
而郭德纲的讲述成功打动了侯耀华,注意是侯耀华而不是侯耀文,觉得这是一个有前途而且需要自己全力照顾的优秀晚辈。在侯耀文去世以前,郭德纲跟侯耀华的关系是更近的,侯耀华在各方面也更照顾郭德纲。比如两人合作拍的《小房东》,就是侯耀华用自己的影视资源全力捧郭德纲。另外德云社早期确实有一些同行闹事,后来侯耀文是体质内演员不方便出面,也是侯耀华把剧场经理跟其他班主组织起来吃饭,并且让他们不要针对德云社,这是我们老侯家的人。
郭德纲早年跟于谦的相声垫话,以及在做采访时提到侯耀华,都是叫"二爹"。郭德纲首届摆知仪式,侯耀华不但亲临现场做主持,还送了一份相当贵重的古董大礼。但就是不知道侯二先生是不是跟侯三先生一样眼力劲儿极差,淘换的古董都是假货。
而侯耀文更多给郭德纲的照顾,是全力以赴地把他拉进铁路文工团这个大家庭。刘洪沂在采访中就提到这事情,当时郭德纲加入有四大好处:第一给团里增加收入,文工团虽然有国家补贴一部分,但大部分开销都是演员自己接商演。郭德纲于谦当时正红,票房号召力足够大,能够缓解团里的经济压力。第二侯耀文石富宽即将退休,郭德纲于谦可以接替他们当台柱子。第三郭德纲爱到处惹事儿,把他拉进单位可以更好的管住他。第四侯耀文刚离婚净身出户,有郭德纲这个有钱徒弟,偶尔孝敬他一下也是极好的。
当然还有一个不便于公开的重要理由,那就是汪洋在直播时说的,侯耀文要一条帮他咬人的狗。而在侯耀文郭德纲的蜜月期间,很多新闻都已经证明了确有其事。
但是郭德纲一度很听侯耀文的话,让他咬谁就咬谁,不代表他一直都那么听话。尤其是在郭德纲进入铁路文工团失败后(在天津的档案有问题),郭德纲的德云社也在电视跟网络媒体的密集宣发下,人气走到了巅峰,那他必定不会再甘于给侯耀文当听话儿子了。
曹云金参加央视相声小品大赛,被郭德纲勒令现场退赛,给侯耀文干在那里,后来郭德纲还不接侯耀文电话,气得侯三爷大发雷霆这事情,其实已经是两人关系降温以后的事情了。06年侯耀文生日宴会,郭德纲不但吃到一个多小时,而且空着手来。后来牛成志给他敬酒,郭德纲用后脑勺回应,杯都没碰就自己喝了。要知道牛成志可以是侯耀文的经纪人,你拿他当礼拜天过,侯耀文会怎么想,老脸啪啪啪被打出火星子的感觉吧。
说白了,蜜月期是儿子,等翅膀硬了就要当祖宗,侯耀文根本也不可能管得住郭德纲,所以在曹云金事件以后,侯耀文侯耀华兄弟在公众场合再也没提过郭德纲。
至于侯耀文去世后,郭德纲参合遗产案跟侯耀华决裂,那就是彻底把二爹也拉黑,自己要当大王去巡山的节奏了。
所以侯耀文即使活着,他要能跟郭德纲和平相处的主要前提,就是侯耀文跟张文顺、邢文昭、李文山一样对他百依百顺,那样郭德纲就会对侯耀文"敬老",也会展现郭氏风格的"尊师重道"。
或者侯耀文就学习马志明,大部分时间不搭理郭德纲,但在郭德纲需要炒作素材的时候,揣一个醒木上电视跟他演一段对口短剧,讴歌郭德纲天降圣人拯救相声,自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后去后台领演出费回家慢慢数。说白了,就是当个随叫随到价格也公道的大辈吉祥物。
假如侯耀文跟侯耀华一样不懂事,非要拿自己那点流量充大辈,或者跟那些离开德云社的老人,比如王文林,或者跟德云社有过合作但不欢而散的老艺人,比如刘文步尹笑声。那么郭德纲就会用他的炒作手段,在小剧场各种编排你的段子,鼓动纲丝对侯耀文追着骂,甚至骂得比侯耀华还难听。
以上~~~~~
由网友 天涯孤鸿 提供的答案:
侯耀文一个字也没有教过郭德纲。侯耀文收郭德纲正是看好他怼天怼地怼空气。做为侯宝林的小儿子,一直生长在侯宝林的光环里。虽然是一个相声天才,但平时追求生活,名利比追求业务多。而父亲的徒弟(马季),徒孙(姜昆)的能耐,声誉都在自己之上,心里不爽。正好需要郭德纲这样的"枪手"。郭德纲加徒弟加他们的家人几千人在网上兴风作浪!侯耀文从来没有治止,相反,说他疾恶如仇。可是二十多年了,郭德纲为什么不把谁打压,谁排挤的具体细节告诉大家,以正视听呢?事实上全是不存在的谎言。
由网友 北京新文化街男孩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说到点子上了。如果有师父看管着,老郭可能会更加中规中矩。可惜,不随人愿啊。
但敬请放心,以老郭的大智慧,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社团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随着队伍的日益壮大,老郭会沉稳下来,更好的向艺术家的方向发展去了。
由网友 相当旺德福 提供的答案:
这个纯属没事儿瞎猜,不敢说猜的对不对,您且瞅着玩儿。
各位还记着当年曹云金退赛的事么?
过程上各执一词。
是大班主让退赛,还是侯耀文先生让退赛。孰是孰非,咱局外人做不得评断。
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大班主是认可退赛的。
说明了什么?
大班主当年通过侯三爷和他口中的"主流"还是有联系滴。
又说明了什么?
大班主彼时可以输,因为有侯三爷这个"退路",侯三爷是大班主的"交通枢纽"。
换句话说,侯先生在世的时候,不管是娱乐圈还是相声圈,凭着三爷的人脉,万事多多少少都有转圜的余地。
不过侯先生仙逝之后,这个"余地"就窄了,又窄又小。
所以此时大班主任何事情都不能输。
不管对不对、有没有理,都得搅出点儿什么来。
这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
不然后面不管社内社外、圈内圈外,都会跟着一大脖子僵尸,就越来越不好对付。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就是为什么"硬"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后来又不那么硬了?
因为根基已经稳了,需要收一收锋芒,避免被请去吃茶。
所以题目中说如果彼时"侯先生还活着":
私以为"怼"是还是会怼的,但是万万不至于搞到"分外眼红、见着就打"的地步。
当然更不会闹"僵"。
您自己体会去……
以上……
由网友 边陲后主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有意思,直接戳到了人性,相声是小众江湖,有能力不一定能出头,拜码头入名门是相声演员的宿命,这也是相声百年来所尊崇的规矩,郭德纲也免不了走这条道,在北京没少折腾,倒不是能力不够,没有名师引荐谁会给你一个不入流的小生机会,后来也是四处请托才拜在侯爷门下,而这也只是一个名份,侯爷并没有教郭德纲练习技艺。
后来他火了!也想起在北京处处给予他刁难的人,能让他扎根北京的人就是侯爷,当然一定不是那个卖药的侯爷了,相声界之所以给侯爷面子!也是侯老太爷的面子大,不然谁也保不了郭德纲,要是侯爷还活着,很难想象德云社还有没有今天,还能不能看到现在的郭德纲。都是未知数,也许他早成了大师成了某个单位或曲协的官员。如果这都不是,即便是在德云社,郭德纲也不会总怼这些相声外的相声人,最起码给师父也得给个面子,毕竟北京城还有个人能管你,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郭德纲怼归怼,实际上正是这些人的排挤才使他发奋图强,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赛翁失马焉知非福。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