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儒雅秒学穿搭 提供的答案:
我父亲就是公立医院的医生,干了近三十年了。我小时候也是常在医院逛,我父亲和他同事们工作时的样子也算我的童年回忆了。公立医院的医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是颇为热心的,那是医者仁心的自发热心,态度里带着中式的邻里亲切感和人情味儿。而非为了赚钱的推销员式热心,有种尊卑感和刻意感。
为什么说是条件允许的情况呢?因为病人多了之后没时间一个个细细叮嘱啊,后边还有病人等着呢。公立医院便宜又可以报销,人是特别多的,而且有些大爷大妈还有看病瘾,身体健健康康却隔三差五就往医院跑,甚至非要住院(我爸说是因为有人可以陪着说话,唉)。有次我爹还抱怨病人太多了,被一位来看病的大爷调侃:"病人多点你们不也能多赚嘛。"我爹吐槽:"那我宁可失业,也没人生病。"公立医院医生大多拿的是死工资,我父亲他们唯一的外快是偶尔病人送的小谢礼,贵的还不收。就是把香蕉,橘子或者糖之类的,一般全科室分着吃了也省的不多了。给我和我妈带点,要是还有富裕就放到桌子上,给来医院时哭哭啼啼的小朋友。
当然,我不否认医生群体里有诸如收红包等品性不端的败类。我说这么多也不是要证明医生群体是怎样的。只是想说医生这个职业也是普通人组成的,有好人也有坏人,但更多的应该是像我父亲一样的普通人,切不要以偏概全。
由网友 历史长河边的磨坊 提供的答案:
双十一时,我记得有一个广告,大意是"双十一来我医院生孩子,八折优惠。"
把任何事物都像商品一样售卖,这就是医院私有化的代价。
也可以说"私有化",就是"以赚钱为中心"运做下去,这种模式对一些物质商品是较好的办法,但对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行业进行"私有化",则是透支行业的公信力。
比如莆田医院,以赚钱为目的,花大价钱去打广告,骗病人去治病,然后被治死。这种"一粒老鼠屎"的效应,连带着摧毁了其它正规医院的"公信力",大家认为"医院"就是"抢钱"的地方。当这种"公信力"被消耗完后,想要重新建立起来,必然要付出数几十倍的代价,还不一定重建得起来。
奶粉行业"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例子,直接摧毁中国的奶粉行业,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即使是有官方背书,老百姓也是不相信你的安全的。
要是医院也出现如"三聚氰胺"类似的事件,想像一下后果,有钱的人直接出国,打外国医院,没钱的自己买药吃。大量病人流失后的代价,就是医院运行成本过高,医生大量流失,医疗产业,如一些医学设备,只能买国外的。
整个医学行业完全停摆,上千亿的行业落入外国人之手,最核心地是民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由外国人说了算。
其实"医闹"也有医院公信力丧失的原因。老百姓认为医院是"抢钱"的地方,但若医好病,这个"抢"也就认了,但治不好,那就……
这就是完全将"医疗"看成是商品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没好,交易也是不存在,不成立。
这医闹,也就是公信力丧失,将这部分成本转移到医院上。
所以,对于公益性质行业的私有化,要十分慎重。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