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三国人物里面谁的名字起得好?为什么?_三国人物的名字和字

由网友 那年明月悬 提供的答案:

这得分三段,包括本名、改名,以及表字。

表字不必说,它主要是为表自己之德行,很少有人会取不好的字。

本名也不说了,几乎所有人都是在"无知"的情况下被取的名字,好不好听的全凭"天"命。

在改过名字的人里,我认为徐庶的名字是最好的。

徐庶,本名徐福,因为人复仇被抓,获救后弃武求文,并改名为徐庶。

庶,除有"平民"之意外,还因为身份偏见太过严重,而很少被用作名字,庶出之人往往不受重视,甚至会遭人鄙视。

但是,庶还有"希望"之意,如同"国家之希望在于百姓"一般。

可惜,名字取得好,是之于外人而言的,徐庶这一生,即便在改名之后,也未曾有过太多的"希望"。

公元208年,徐庶因母亲被曹军所获,而辞别刘备,前往曹营,以他当时的地位来讲,若随刘备而去,虽有"不孝",但地位恐怕不会太低,一来,他是文武全才,二来,刘备对"人品"向来无所谓。

20年后,当诸葛亮北伐之时,听闻徐庶在曹魏的官职并不高,曾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这"二人",指徐庶和石韬。其实在黄初年间,即220年至226年,徐庶已是右中郎将,秩比二千石的高官了,诸葛亮有此感叹,可能是认为徐庶的成就应不止于此吧。

其实,名字起得好,未必有好的命运,我认识两个同名同姓的朋友,据他们自己说都是找人算过的,可一个家里有钱,自己也成了老板,一个天天加班,还要帮父母给小自己十几岁的弟弟交学费……我也认为人生来就没什么公平可言,但也从不较劲,毕竟死的时候大家都是穷鬼……

由网友 石头说历史 提供的答案:

孙坚和孙权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

孙坚四个儿子:

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

四个儿子对应伯仲叔季顺序。符和策同意,权与谋同意,希望这俩孩子一武一文,老三和老四,翊、弼、匡、佐这四个字都有辅佐的意思,希望这两人能辅佐哥哥们。

孙权更会取,七个儿子:

孙登,字子高;孙虑,字子智;孙和,字子孝;孙霸,字子威;孙奋,字子扬;孙休,字子烈;孙亮,字子明。

登而高、虑而智、和而孝、霸而威、奋而扬、亮而明,这都是同意;休和烈则是反义,也符合取字的习俗。

孙家这几个儿子的名字一看就是清清爽爽、简单明了的,赞一个!

孙权还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字,这个就有点可爱了:孙鲁班,字大虎,孙鲁育,字小虎。为何取这样的字,我就不清楚了,难道是因为孙权喜欢"射虎"?

名字取得好的有很多,难分伯仲,但三国里却有一个名字最萌萌哒的,就是这位:

眭固,字白兔。有大小老虎,也有小白兔。当然眭固的字取得可爱,但自己也因为这个字给他带来了不幸。眭固屯兵在射犬这个地方,有个巫师告诫他,射犬对你的字白兔不利,希望换个地方。但眭固不听,最后小白兔死在了射犬城。

由网友 代牧益州阎文平 提供的答案:

汉末汉阳太守傅燮,不知道他肠胃功能好不好。魏滕、魏延你们坐下,没你们事。

曹爽的参军,杨伟。

令狐愚的猪队友,杨康。

在诸葛诞之乱中因畏敌不前被斩杀正法的魏将李广。

晋灭吴之战,晋军的殄吴将军名唤李纯。

魏蜀吴各有一个张休:毌丘俭起兵的合作伙伴庐江太守;马谡的难兄难弟;张昭的儿子。

广义三国有五个刘熙:学者,琅琊王,皇子济阴王,刘馥孙(演义作子),刘放子。

渤海高氏说他们有个老祖宗叫高达,官至吏部郎中、江夏太守。

汉末有个冀州刺史、度辽将军贾琮,曹魏有个幽州刺史贾敷(贾谊后人、北魏大臣贾彝的祖先),不知道的怕以为从红楼穿越来的。

汉末还有个鲁女生呢,不是南北朝那个鲁爽。

魏延一定很纠结,毕生的事业就是和自己的名字做斗争。

三国演义还虚构了一个魏将,被傅佥刷了人头的,名字我就不说了,我还想多活几年。

由网友 天飞鹤 提供的答案:

眭固

眭固字白兔,没错,大白兔的白兔,后来被史涣在河内斩杀。。

够萌!

蒋干、庞统

有个段子,叫宋美龄侧卧,打两个三国人物的名字,答案就是蒋干、庞统。略微有点污。。

留赞

留赞字正明,会稽长山人。受凌统推举,因为战功迁屯骑校尉。后来因病兵败,被蒋班斩杀,留赞没少活,活到了七十三岁。

感觉很多人爱看,那么补充几个

荀彧

这个名字看起来就很有传说中的"文艺范"了。在《诗经》里面就有一句"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郝萌

没错,郝萌,真的是好萌。郝萌是吕布麾下的一个将领,河内人。后来在袁术的蛊惑下,反了吕布,不过失败了。

曹性

虽然都姓曹,但曹性和曹操没什么关系,曹性和郝萌一样,也是吕布麾下的将领,不过他的直接上司是郝萌。不过在郝萌反叛吕布时,曹性还是支持吕布的,《三国志》注引中《英雄记》中记载,"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

郝萌反叛吕布,曹性立刻不听郝萌的了,还斩断了郝萌一臂。不过这种类似曹操、曹性的名字,现代人可是取不出来的。

费诗、袁术

费诗字公举,袁术字公路。小公举,大马路。

黄忠

黄忠有趣在他的字,黄忠字汉升,可以脑洞一下,一黄忠等于一汉升。

由网友 天山月3 提供的答案:

三国人物群英荟萃,英雄豪杰驰咤风云。即使那一干人物的名子也是在文字海洋里里的最佳组合。首先是蜀汉的五虎将,名字响亮,意味深长。尤其是关羽的名字听起来很谦虚、很收敛,一点也不张扬。实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天壤之别。曾有人用桃园兄弟的表字为关羽写了一付对联。"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德圣无双。生蒲州、仕豫州、战徐州、守荆州,万古神州有德"。一个武圣人的人生经历和传奇名贯古今。而张飞的名子正好符合他本人的性格,鲲鹏展翅高飞,张开双翼,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虎牢关前万马军中跃出,当阳桥头一声怒吼!无不象他名子那t样张扬欲飞。赵云字子龙更是名与字绝佳,虎威将军,云中之龙,白龙马,亮银枪,青缸剑虎啸龙吟,上阵杀敌,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名符其实的常胜将军。马超马孟起属于三国的超人,民间曾有三国英雄数马超之说。黄大将军汉升名似冉冉升起的河汉之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忠心报国,壮心不已。三国五虎将在名子上也是上上组合!诸葛亮字孔明更是深有寓意,单一个亮字可谓点龙画晴之喻,可喻太阳,可喻月亮,可喻光明,可喻长夜之明灯。有光即有明,有明即是亮,孔明也是照亮。天地因光而明,万物因光而生存成长,世界离不了明亮。诸葛亮的名和字也象其毕生的事业燦1辉煌!

由网友 羽书迟 提供的答案:

三国很多人物人们耳熟能详,古代名字指的是名和字,三国人物一般都是单名双字,比如曹操,字孟德。当然也有人改过名和字的,比如关羽,原字长生,后改为云长。

到底谁的名字取得最好?我认为三国取得最好的名字应该是既霸气又从容,同时有时代代表性。从这些方面看,我认为名字取得最好的人是司马徽,字德操。徽和司马懿的懿意思相近,而他的字德操,刚好是三国头号英雄曹操的名和字的组合。也就是说司马徽的名和字,蕴含了三国的开创者曹操和三国的终结者司马懿的名字,起的很绝妙。

由网友 名将英雄两千年 提供的答案:

我们中国人极为重视"名"与"字",特别是古代士人,不仅以此对儿孙寄予深厚期许,并往往以此寄托整个家族的志向。譬如汉灵帝时的司空袁逢,身为朝廷重臣,却给儿子袁术取字"公路",其中就隐藏有巨大野心。东汉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的神秘预言。涂即途也,"当涂高"与"公路"都可以被理解为"大路"的意思。袁术二十岁冠礼取字之时,还是在汉灵帝初期,当时国家虽然腐败,但尚未有黄巾、董卓之乱,大体还算太平,但四世三公的袁家,竟已经有了代汉自立的志向,这实在让人细极思恐。但事实就是,袁术终生笃信这个预言,他与袁绍反目、并盘踞淮南,攻打扬州,随后称帝等许多行为均与"当涂高"直接有关。这些绝非袁术的一时冲动,而是如同"大楚兴,陈胜王"一般,来自长期的策划。

另有一汉末枭雄孙坚,他的四个嫡子分别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

解释一下,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谓策,传达命令的凭证谓符。

如此,符策,权谋,翊弼,匡佐,孙坚对于几个儿子的期许,昭然若揭。

至于,刘备,他给年长的养子起名叫"封",给年幼的嫡子起名叫"禅",合起来就是"封禅"。看来刘备的志向着实深远,不仅要做皇帝,还要封禅泰山,做媲美秦皇汉武的伟大皇帝!

还有荆州刘表,他的两个儿子,虽然被曹操讥讽说:"刘景升儿子若豚犬尔!"但刘表自己当然不这么认为,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刘琦,一个叫刘琮,琦琮,皆美玉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见刘表对二子之期许。益州刘璋的两个儿子,则一个叫刘循,一个叫刘阐。循者,遵循也;阐者,开辟也;合在一起的就是继承发扬,意思也挺不错的。

最后说一说曹操,他给两个儿子取的字,曹丕字子桓,曹彰字子文,合起来就"桓文之志"。春秋时期,齐桓公与晋文公屡合诸侯、尊王攘夷,这就是曹操想要效法的典范,所以他一辈子都不敢称帝,就是不想食言而肥啊!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孤每读此蒙恬、乐毅二位孤忠冤臣之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节选自曹操《让县自明本初令》

最后给大家讲个趣事,以为笑乐,大家不要当真。

+++++++++玩笑的分割线++++++++++++++++

三国群雄们取名字还算中规中矩,曹魏这边到后来就走偏了——曹操,曹仁,曹真,曹爽,将名字连起来读,简直让人捂脸狂奔!

但建安十年曹操写的一首诗,让这名字背后的隐情更加恐怖。

那是在建安十年冬,曹操平定冀州后,又再接再厉去西征并州。为节省时间,曹操命大军舍弃大路,而取道羊肠坂,翻越太行山,时值寒冬,车轮常损,红旗半垂,铁甲如冰,河水深冻,桥梁断绝,军士们只能一路开山修桥,猎取野兽,拾柴砸冰,烧水做饭;端的是辛苦无比。

图:太行古道羊肠坂

曹操看着这漫天大雪覆盖着渺无人烟的巍巍太行,一股苍凉辛酸的情绪郁积心头,忍不住作诗一首,以纪念太行山上的这段难忘岁月: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这一篇,就是中国军旅诗篇开山之作《苦寒行》了,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曹操征途艰难,而且还隐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这句诗的第四句:"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太行山上这头可怜的熊,碰上又冷又饿的曹军,其下场可想而知,有学者考证它不止是被吃了,且在死前应该还经历了更加惨烈的事情。曹操的第四个儿子叫曹熊,曹操曹熊曹真曹爽连起来,简直让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由网友 用户逆耳 提供的答案:

三国演义的人物名字的好坏与罗贯中先生有关,旣是演义就是说书人的脚本,所以人物事件都很少是真实的,尤其对人物的描述包括名字与写书人的好恶有关,作者喜欢的人不仅名字会背离人物的真实姓名加以修饰让他的名字包括他的作为都会参杂作者的情绪在内,如鲁肃实际也是一个顶天立地英雄,也曾担任过东吴的水军都督,可在三国演义中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鲁肃变成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其名学鲁肃就包含人物性格在内,一看鲁肃这个名学就知道他是不会得罪任何人的老好人。所以要评判那个人物的名字起得好按我的水平确实很难分出高低上下。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