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三观不正的现象?_三观 不正

由网友 天将不二 提供的答案:

前天中午,和妻子一起去一家路边店吃麻辣烫,重庆口味,店老板是重庆人,很多佐料都是从重庆当地寄过来的,据说味道非常纯正。

我喜欢他们店里的麻油,老板说是一种青花椒炸制而成,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

我和妻子是下了班过去的,路上有点堵车,到那里已经十二点四十多,店里用餐高峰过去,宽大的一楼大厅只有一桌客人,是两个年轻女人。

我找了个座位坐下,妻子去点了餐,要了两小份麻辣烫,知道我爱吃青菜,又把我那一份多加了两块钱蔬菜。

妻子说隔壁铺子是炸串的,让我去炸点脆骨和鸡柳,炸老一点,多放辣椒和孜然。

很快准备停当,我们开吃,店里却进来不速之客。

说是不速之客不太准确,开门做生意就是笑迎八方客,进的门来就要高接远迎,只是这一位显然不是食客。

来人身穿海青,足蹬罗汉鞋,肩上是和衣服一样颜色的斜挎包,无发,进门双手合十,口唱"阿弥陀佛",说是化缘的僧人。

看打扮确实是僧人,只是对僧人化缘现象,人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化缘的人张口就是老板发财、生意兴隆、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的拜年话。仅是这几句吉祥话,店家老板也愿意布施几块钱,前提是他们如果真是出家的僧人的话。

早就有说法,这个说法还是省市宗教局发布的,说是社会上所有化缘的僧人都是假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冒充出家人流窜到社会上招摇撞骗,利用了普通民众尊佛向善的心理大肆敛财。

所以民众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左右为难,给钱吧,明显就是上当受骗;不给吧,他又说了一大堆祝福话。

这位重庆老板无奈还是拿了一元钱硬币给他,他嘟囔着说一块钱连买个烧饼都不行,现在物价这么高,怎么着一块钱也拿不出手,最少也应该是五元或者十元,当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老板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只能给一块钱,以后生意好了,利润高了,有缘碰上再多给。

僧人倒是没有纠缠,又转向两位年轻女人的饭桌,还是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说两位女施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菩萨保佑,一定心想事成,然后要求两位女士给钱。

两位女士倒是干脆,说是出来吃饭,在网上预订的餐,没有拿现金,然后双双一摊手,意思是爱莫能助。

结果这位化缘者从他的斜挎包里拿出了收款二维码,一边是vx的,一边是zfb的,说可以手机支付。

两位女士一时无语,脱口一句:佛祖也用智能手机?

化缘者解释说佛教也要与时俱进,逐渐适应时代需求。

奈何两位女子任他说了不少,还是没有让他如愿。

他又转身来到我们桌,也是一样的说辞,妻子想安静吃饭,拿起手机要扫码,我一时来了兴趣,忍不住问:

大师傅来自哪方宝刹?

云游之人,四海为家。

哪里挂单?

行脚所到之处都是修行之所。

我一听,这是滴水不漏,有点水平,又问他受何戒。

回答说具足戒。

我说敢问"大和尚"五戒、八戒、十戒各是什么内容?

他说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我追问八戒、十戒呢?

他没有搭理我的问话,把收款码递到妻子面前,督促妻子快点扫码。

我说不急,大师傅,用过"午斋"吗?要不让店家老板准备些素食?

他表示不需要,他们过堂有戒律约束,戒非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

我问他听说大师傅们用斋前要"忖己德行,量彼来处",真有这事?

他点点头,又把收款码递到妻子面前。

我说大师傅,不急,遇到您也是我的造化,还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他说自己忙,言外之意没有空闲和我瞎扯。

我说敢问师傅德号上下?

他的表现像是没听到。

我说大师傅可有戒牒?

他从斜挎包(应该称为福袋)里掏出一个封皮老旧磨损严重的小本,上面写着"皈依证"三个字,又翻开在我面前晃了一下,就收进了包里,我只能看到手写的几个字,没看清具体什么内容。

我说大师傅能不能点拨一下,什么是三界、四谛、五蕴、六道轮回、七大、八苦?

他说他就是出来化点缘,哪有我这样难为出家人的!

我赶紧说"sorry",又觉得不合适,接着说"对不起",好像也不行,就赶紧说"罪过、罪过"!

他拿着收款码说二位能否布施?

我说这样,大师傅,您出来化缘,云游四方确实不容易,按说添点香油钱也是应该,只是现在假冒的僧人特别多,当然我不是说大师傅您,您这打扮一看就是真的,我只是觉得机会难得,想请教点佛学方面的常识问题,要不这样,麻烦大师逐句讲解一下《心经》,能准确诵咏也行,据我所知《心经》一共260个字,大师每准确诵咏一个字,我敬献十元香油钱。

他有点生气,嘟囔了一句,我听着像骂人的话,说大师不要犯了嗔戒,您可是受过具足戒的高僧。

他说想听佛法经文可以去庙里,那里有专门负责讲解的师父,他只是一个化缘的。

妻子给我使眼色,让我不要再为难那人,用手机扫了他的收款码,看着我。

我知道这是妻子问我给多少,于是伸出一只手扎开五指,意思是五块。

很快,福袋里有手机到账声传出:zfb到账50元。

我实在无语!

由网友 红尘多切片 提供的答案:

老家的一家。

男的是老师,五十多的时候,一次酒后骑摩托车,撞到路边的石头上,当场死亡。

当时他的孩子已经成年,不过他的老娘和媳妇每个月都有抚恤金。

就是这个媳妇,先是找了个退休老头一块过日子,但是不领证,因为一旦领证,就不能领抚恤金了。

而且她要求老头负责两个人的全部生活费用,每个月还要再给她两千,留着她以后养老用。

老头的孩子回来吃饭,她就胡乱做点应付下,自己的孩子来了,就指挥老头买鱼买肉。时间长了,不只是老头的子女不高兴,老头也不乐意了,于是两个人就分开了。

一个月后,这个女的又找了一个老头,比前一个老头年龄大,退休金也高一点,除了负责全部费用外,这个女的要求每月给她三千,理由是老头年龄大了,身体差,她要照顾老头,付出得多,就得多给钱。

当然还是不领证。

这样十几年下来,她领着第一任老公的抚恤金,拿着后面老头给她准备的养老基金,据说已经攒了不少钱了。

当然,也不能就说她做得错了,但是她这些操作,真的让人看不上。

由网友 沝畕垚 提供的答案:

我曾经听一个女的吐槽她公公,惊讶于三观不正,逐渐不联系了。

她的公公提前几年内退,然后不断找新的工作,最后想去当一名骑手,就是给抛锚的车送油或零件,还需要考摩托车证。我听她这么一说赶紧劝:"这么大岁数了,这个工作不安全,何必这么拼呢"她居然心安理得、轻蔑一笑说:"他有儿子,他不干谁干?!"

她的对象是同一批下岗买断的,从此不想出去作辛苦的工作,甚至家里的家务都不让当帮手了,她说:"我对象天生‘大爷"的命,必须找啥也不干,还吃香喝辣的工作。"随后补充一句"我俩养的是女儿,拼什么拼啊,以后姑娘找个有钱人养我俩就行了。"我再一次惊得无语。

对于女儿的抚养,也是好按吃懒做的标准培养的,我管孩子学习很严厉,她说我是因为穷。她说她的女儿不用学习,自由长大,嫁个有钱人就行。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希望你女儿找个"啥也不干、大爷范儿的"老公吗?家务不帮、一直啃老,让你女儿当他是贵族伺候一辈子吗?她无限憧憬地、又对我的描述嗤之以鼻的样子说:"我姑娘一定找个知疼知热、又有钱、又对她好的男人,因为我姑娘好看。"我说好看的女人很多,比完颜值比才艺,只凭脸蛋想进豪门有点难,有钱人也娶大家闺秀学习好、智商高、才艺全的呀!只凭脸蛋嫁进去,凭什么好吃懒做又养自己的父母?她无语了。

她开始疯狂地按"大家闺秀、琴棋书画"的标准给幼儿园的女儿报班。报班的钱不是跟公婆要,就是借。没过几天听说一有钱人也注重孩子学习,还在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做二年级试卷,才开始"关注"女儿加减法。

这样三观不正,人品不及格的人,我离她越来越远,几乎不联系了。

由网友 若风132 提供的答案:

我们老家有个老师,他妻子50岁时,因病去世了。从那以后他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先是去镇上发廊找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后来发展到带回家来过夜。

他两个女儿早早的出嫁了,就一个儿子在外面打工,儿媳在家里带孩子。

据说他只要想带女人回家了,就会凶巴巴的骂他三岁的小孙女,你怎么还不去你外婆家?赶紧叫你妈带你去外婆家。

他儿媳非常醒目,一听到这话,立马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一待就是一个星期。后来在家实在待不下去了,带着孩子投奔她老公去了。

从此,他变得更加疯狂,那几年几乎天天换女人,哪怕村里很多人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他都不在乎。

后来有人去学校投诉他,说他作风不良,私生活混乱。从那以后,他稍微收敛了一点,放出风声说要娶老婆。

那段时间,村里的几个媒婆都纷纷往他家跑,抢着帮他介绍老婆。

他当时55岁,人长得一般,中等身材,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虽然沉默寡言,可他是老师啊,那可是铁饭碗啊,老了有退休金,晚年生活有保障的人。据说还是有一些丧偶的老阿姨很是心动。

最终一位50出头的阿姨胜出,住进了他家,说是老婆,但没有领结婚证,更不是女主人,充其量也就一免费的保姆。

村里人都看不起她,都叫她保姆,大家都想不明白,她明明自己有儿、有女、有孙子,为什么要扔下自己的孩子,来给他当免费的保姆。

他脾气大的很,经常听到他很大声的骂她,她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唯唯诺诺,一句话都不敢说,非常受气,卑微的很,也不知她究竟图他什么。

到底图他什么?图他年纪大,图他不洗澡?图他钱吗?那老头不但自私,而且抠的要命,除了对他自己花天酒地大方外,对谁都很抠,每天除了给她买菜的钱,多一分都没有。

很多人私底下都在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老婆还在的时候,他多老实啊,更何况他还是个老师,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老婆一去世,私生活变得这么混乱,都说他不配为人师表,怕他教坏小孩子。

按我说,他根本就不老实,只不过他老婆在世时,比较彪悍,他不敢造次,隐藏的比较好而已。再说了天底下就没几个男人是老实的,有句话不是说了嘛,男人只有变成照片,挂在墙上才会老实。

你见过哪些三观不正的现象?_三观 不正

由网友 南方笨表妹 提供的答案:

我同学说公婆养孙子天经地义,说婆婆给儿媳买衣服是应该的,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观。

我同学是二婚,头婚因为迟迟不怀孕而离婚了,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她老公家里经济条件还算可以,家中两兄弟,他是老大,父亲是退休教师,每个月有两千多退休金,母亲是食堂做饭工人,工资也有两千多,总的来说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

我同学跟她老公谈了两个月就怀孕了,然后就马上结婚了,我同学的婆婆对她很好,给钱去做产检,还经常买衣服给我同学,我问我同学,有没有买衣服过给婆婆?她说天底下哪有儿媳给婆婆买衣服的道理?自古以来都是婆婆买衣服给儿媳,因为老人老了是要靠儿媳生活的。

产检,生活费,都是公公婆婆出钱,我同学就在家里养胎,她老公每个月三千块钱工资也全部给她,她说老公的钱就是她的钱。

很快我同学生了,是个儿子,这回可神气了,她说自己是家里的大功臣。

从孩子出生,她一天孩子都没有带,都是两个老人带的,我记得有一次她上街喝奶茶,她婆婆打电话叫她买一包尿不湿,她非让婆婆转钱了才买,一包尿不湿80块钱,她叫婆婆转100,剩下的20块她就放自己口袋了。

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上幼儿园,她都没有给孩子花钱过,都是两个老人出钱的,她说老人养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不然要爷爷奶奶干什么。

因为她老公家里是两兄弟嘛,小叔子还没有结婚,她说趁小叔子还没有结婚,能多花老人的钱就要花,不然等小叔子结婚了就花不到那么多了。

还有更毁三观的,有一次她叫她婆婆给一千块钱,她婆婆没有给,她就拉她婆婆去村里小卖部吵架,说什么等婆婆老了以后就丢到后山去……她婆婆嘴巴没有她厉害,我同学骂赢了。

反正我同学这个三观真的是绝了,我说她有问题,她还反过来说我傻,唉。

由网友 达达DC 提供的答案:

亲姐妹共侍一夫"三人行"几十年。这是我见过的全部的三观不正的现象中,让我的三观碎成粉,落在地上捞不起来的一件事。

妻:"三人行"女主人公,某县城事业单位职工,是我姐的同事。她与我姐住一栋楼,我姐家的阳台斜对着她家阳台。该女是60年代的人,身高目测过160cm,长相端正,穿着朴素,现已退休。

夫:"三人行"男主人公,某市国企中层干部。60年代的人,现已退休。我没过此人之前,一直以为让妻不离让三不弃的男人应该是相貌堂堂风流倜傥的,等我见过他之后,实在想象不出那个矮矮胖胖笑起连眼缝都得努力去找找的男人咋就这么有魅力呢。

三:妻的亲妹。无职业,比妻小7.8岁。我没见过,不知道长相。

三人育有孩子三个。妻与夫有儿子一枚,夫与三育有一子一女。

故事惊悚,但起因简单。妻生下儿子又把儿子带到县城养到3岁后,夫要求孩子去市里上幼儿园上小学,于是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的三去了姐姐姐夫家帮忙,这一帮就是几十年。

这件事让我碎三观的不是小姨子上了姐夫哥的床,也不是小姨子与姐夫哥生下了两个孩子,更不是这男人一妻一妾享齐人之福。

这件事让我碎三观的是:该妻认为妹妹辛苦了,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交给妹妹作家用(妹妹与姐夫哥加三孩住市里,该妻一个人住县城里);更让我三观碎成粉的是妻退休后一直在县城生活,该夫退休后嫌弃三没文化没共同语言居然搬到县城与妻同住。我每次在我姐家小住总会看见这夫妻二人在斜对面的阳台上活动。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超凡脱俗的家庭才培养得出这样惊世骇俗的三人呢?据说该妻与夫生的那一儿一直认为自己的妈妈上不得台面。

由网友 爽朗的折耳猫 提供的答案:

我前妻婚内出轨办公室离异男同事逼我离婚,抛下孩子奔向暖男,当然后来我接受现实同意离婚。三观不正之处在于她认为能够出轨是因为很有魅力,少妇有情调惹人撩……而我作为一个男人没有出轨是因为没有机会,没有魅力,没人看得上我,所以只能选择感情专一,这让我无语,而且机关单位出轨是普遍现象,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男欢女爱你情我愿就可以肆无忌惮,只要不被抓现行,就可以逍遥法外,谁也没办法,单位知道也只能不了了之,而且机关单位里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事,能搞婚外情的尽是高手,搞不到的都是废柴……当我听到她这番心路历程后,我彻底傻眼了,三观尽毁,目瞪口呆,自信心直接被打成渣,半年之内都陷入自我怀疑,无法自拔,像狗一样生活了很久才得以解脱😮‍💨想开了也就没啥了,随她去吧,三观不合,多说无益,在一起就是折磨[流泪]

由网友 只想做个闲鱼a 提供的答案:

每次听别人说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如果有长辈在身边,马上就要接一句:忍忍就好了,男人天性如此,等他们老了就知道,还是原配的好!

不觉得三观不正吗,每次听到我都不说话,因为是长辈,当小辈的不好反驳什么,尽管我心里一直在吐槽

老公家 一个婶婶,因为生了两个女儿,叔叔到外面跟别人生了个儿子,也没接过来,就这样,婶婶在家带两个女儿,叔叔在外和情人生活,每月打点零花钱给婶婶,不多,婶婶还要打工赚钱养孩子,就这样他们也不离婚

今年叔叔回来了,儿子也没带回来,说是跟外面的女人断了联系了,以后各过各的,婆婆一直说婶婶是个好女人,终于苦尽甘来,等到丈夫回家了……

只有我觉得三观不正吗,这种男人要来干嘛呢,女儿都出来工作了,自己一个人生活多自在,真是不懂

这大概也是我和父母那辈最大的代沟了,完全无法理解

由网友 把酒论今 提供的答案:

了解一个人的三观正不正,不需要跟他有太多接触,往往一次就够了。

有个比我大几岁的熟人,虽然我们认识有二十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过太多的接触,属于那种见面打招呼,偶尔聊聊天的关系,直到有一天,我才和他真正接触了一回,然后经过一件小事这才感觉到他这人不可交,于是就更加远离了他。

时间我记得很清楚,是08年的夏天。

那天,我正好休息,出门遛弯时遇见了他,于是就像往常一样寒暄了几句,然后他说他要去山上的一个村子里找人要账,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转转。正好我也闲着,也很久没去过乡下了,便同意跟他走一趟。

没过多久,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开车来接我们了,车是一辆二手桑塔纳3000,我担心那车底盘不够高,不适合爬山,因为他们要走的山路我也走过,所以有点担心,于是建议不走这条近道,还是走乡道安全,结果开车的朋友说没关系,那条路前年他走过,还行。

目的地挺远,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需要翻越三座山。

翻第一座山的时候比较顺利,路是沙路,除了灰多弯多外还算平坦。

到了第二座山时就没那么好走了,从山底下就能感觉到,虽然那也是条沙路,但是有不少弯弯曲曲的水槽,方向把控不好,一旦哪个前轮陷进去就不好出来,所以我们三个人都有些紧张。

两座山上都没有人家,也没有过往的车辆,路是十多年前西气东输埋燃气管道时修的简易路,管道修完后路就废弃了。

去年雨水多,大半年都在下雨,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滑坡,我们当时走的那条路因为年久失修,加上雨水的冲刷,所以一尺多深的水槽遍地都是。

爬到半山腰时,车突然发出了异响,然后发现排气筒让石头给挂了下来,于是找了个比较宽的水槽,将车骑上去,人钻到车底下没费多大劲就搞好了。

爬到山顶的时候,遇到了真正的麻烦,右后轮爆胎了!

朋友说没事,车里有备胎和千斤顶,换上就行。到了卸轮胎的时候,我们三人这才发现备胎有,千斤顶也有,但是没有工具,找来找去只找到了一把平口螺丝刀,就是那种老式的木柄螺丝刀。

司机朋友也是个憨憨,他居然想用螺丝刀卸轮胎,我俩都说不行,他说行,说完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捡了一块石头后将螺丝刀抵着轮毂螺丝,一下一下的敲了起来,敲了半天,螺丝刀快敲废了,可是螺丝却纹丝不动。

那条路上不可能有过往车辆可以求助,前后都是大山,一个活物都不见,更不要说人家,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不要指望求助,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原路步行回去,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再打给其他人骑摩托车送工具过来。

就在我们即将步行返回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我依稀记得从这往前转过两三道弯,然后在一个山坳里好像有个牧羊人的棚子,几年前路过时我还记得很清楚,棚子顶上有两只旧轮胎,有轮胎就有农用车的可能,有农用车多半就会有工具,只要那个棚子还在就会有希望。

在我的建议下,三个人暂时放弃了先前的计划,决定去那边碰碰运气,于是就故作轻松自我解嘲的一路说说笑笑,朝着我记忆中的方向去寻找那个牧羊棚。

过了两道弯,也就走了不到十分钟时间,我在一个朝阳的山坳里发现了那个棚子,它还在!

棚子的木门上有一把锁,从痕迹上看应该很久没来过人,门前的浮土上面没有人的脚印。

我要讲的这个人他说找块石头来把锁砸开,我阻止了他,建议先四处找找,假如我是牧羊人的话,我一定不会把钥匙带在身上或者放到家里,带在身上有可能会丢掉,放在家里,万一忘了的话还得返回去取,如果我是他,我一定会把钥匙找个地方藏起来,这样更保险。

他俩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分头找了起来。

没用多久,钥匙被司机朋友找到了,它果然被藏在了土壁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窟窿里,于是三人满怀希望的打开了锁。

由于没有窗户,棚子里的光线很暗,多亏门的方向是朝阳的,所以门打开后基本能看清里面的情景。

里面的东西还是比较全的,有做饭用的一些炊具,一张木板搭的床,床上还有被褥,上面全是灰尘,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睡过。地上有一台炉子,还有一张木桌,木桌上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靠墙的地方立着一块太阳能板,边上有一台有不少按钮的铁箱子,我没接触过太阳能,但是我猜想它可能是用来操作太阳能的一个类似于控制器的东西。

我们在里面翻了一会儿,然后找到了一把钳子和一把活动扳手,换轮胎,活动扳手和钳子都用不上,然后我们抱着希望继续仔细搜寻。

搜到一个角落里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落满了浮土的编织袋,由于浮土太多,不细致看的话很容易将它当成一堆黄土。

我随手一拎,那袋子挺重,然后稍一用力,一声清脆又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我当过修理工,因此对工具的摩擦声特别熟悉,顿时心里一激动,一下子将它拎到了门口。

当打开袋子的那一刻,我竟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袋子里面,亮闪闪的全是维修工具,各种扳手都有,尤其是一套能得心应手的套筒扳手差点闪了我的眼睛,当时那个兴奋,真正如获至宝的感觉!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怕螺丝有可能生锈了,后来还找到了半截可以加力用的钢管。

轮胎很快换好了,我们往后备箱装轮胎的时候,那人说把这些工具一起带走算了,留着自己用。

我说带它们能有啥用,备胎已经用上了,要是再爆胎,有工具没轮胎也是白搭,关键问题这些东西不是我们的,擅自用了人家的东西,我们应该感谢才对,这事没得商量,必须完璧归赵!

他说,反正没人知道东西是谁拿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顺走算了。

他的奇葩三观震惊到了我,接下来,我一句话都不再愿意跟他讲了,心想,他今天这个样子对待别人,往后要是有机会,他很有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所以才觉得他这人不可交,典型的小人之辈!

讨厌一个人就在一瞬间,那一刻我后悔了,后悔早点没看清他的为人,居然跟这种人跑来这么远,转念一想,这次也没白跑,最起码看清了他的人品,知道了他实际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把工具放到后座上后没再跟他说一句话,点了一根烟后自顾自抽了起来。

车再次启动,到了那个棚子的时候朋友停下了车,他的意思跟我一样,把工具还回去。

他们在车里坐着,我拎着工具一个人下了车。

我在工具袋里放了二十块钱,然后把它放回了原处,出来锁好门之后把钥匙也放回了原处,临走前找了一根木棍,在靠近门口的土墙上写了几个字:谢谢你朋友,我用了一下你的工具,用完后给你放好了!

那几个字不知道牧羊人会不会看见,看不看得见不要紧,写下它们,我等于是给人家打了声招呼,没别的意思。

回来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没再翻山走近道,走的是乡道,虽然路远了不少,但是相对安全一点。

从那以后,我没再跟这个不懂得感恩又自私的人打过交道,遇见的时候甚至连招呼都不想跟他打,我算不上是什么正人君子,我也不是什么清高之人,但是我已经瞧不起他了,从骨子里瞧不起。

我妈不识字,但是我印象中有句话她说过很多次,她说,两座山遇不到一起,两个人遇到一起的可能性很大。

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遇到了那座牧羊棚的主人。

那事过去大概有一年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开车路过乐都县一个叫阿兰的村庄时觉得口渴,于是在一家小卖店门口停车去买水。小卖店门口有个西瓜摊,有两个人在边吃西瓜边和老板聊天,于是我也买了一只,让老板切开后坐在小板凳上吃了起来。

由于离得近,他们聊天的内容我都能听得见,他们在聊羊,这个村子的后面正好是我们以前走过的那座山,听到他们在聊羊,于是我便想起了那件事,想起那件事后不知怎么的,就想给这几个人说说。

为了方便搭话,我掏出烟给他们每人散了一支。

寒暄了几句,我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大山里的那座棚子上,问他们那个棚子的主人是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老板指了指离我最近的一个瘦瘦的中年人,说那个棚子是他家的。

棚子的主人看来是个不善言语的老实人,听到老板的解释后朝我憨憨的笑了笑,然后我把那天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只是略过了有人想顺走他家工具的事。

我问他有没有看到土墙上的字,有没有发现有人进过棚子?

他说墙上的字没留意,棚子里有被翻动的痕迹,他也一直很疑惑,门锁好好的,钥匙也没被动过,可是屋里有人的脚印,和翻动过的迹象,一直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听完我的解释,他这才恍然大悟,憨憨的笑了笑便没再说什么。

我和那个牧羊人本属于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没想到却像我妈说的那样好巧不巧就有了这样一次交际,虽然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是我每每想起这件事时总会心怀感恩之情。

那天,临走时我又多买了两只西瓜和一些零食,把老板叫进店里付的钱,意思是怕那个牧羊人不肯收,我嘱咐老板,等我走了之后再把西瓜和东西给他,让他带回去犒劳犒劳家人。

由网友 幽默阳光KSY 提供的答案:

今天是全市中考的日子

坐公交车听俩家长评论说

孩子选择什么高中

其中一个妈妈说

自己孩子考不上

准备念中专了

另一个附和道说

也同样情况

说是孩子自己不爱学

但是小孩想念高中

妈妈考虑了一下

还是放弃了

说高中三年还有大学四年

好几十万供

学习也不咋好

还不如早些念个中专学点技术

我不能完全说这种妈妈三观不正

但是

我感觉起码要鼓励孩子去试着

读一下高中的

因为本身孩子想念高中

尤其男孩子

本来立事晚

兴许高中还是个绩优股呢~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