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去世了,原工作单位连个花圈都没送,是不是令人很气愤?_退休老人过世有什么补贴

由网友 六六79309 提供的答案:

千万别送花圈,谁也别送,摆满了单元门口,膈应人,一大堆纸花也不好处理,最后拉上一车,到了火葬厂全烧掉了,污染了环境,给家属添了麻烦。最近,我们院里有好几位教授、离休干部、处级干部离世,家属都不让单位发讣告,一切从简。完事了,大家才陆续知道。

由网友 帮兄聊社保 提供的答案:

退休老人李大爷去世了,家属通知了他的原工作单位,可是单位没有派人来悼念,连个花圈都没送,这可是李大爷生前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的单位,是不是令人很气愤?按照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的确很气愤,但随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逐步深入,这种情况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形成一种的常态,慢慢的以后就不会再有气愤的想法了。

按照过去的老制度办理退休时,退休人员虽然退休了,但和在职人员相比,退休人员只是退出了工作岗位,退休人员的工资还在原单位领取,还享受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住在单位的家属房,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享受着原单位的各种补贴,唯一不同的就是不再按时上班和下班。但退休人员仍然生是单位的人,死是单位的鬼。在退休人员去世以后,死者的后事仍然是由单位来负责和操办,家属只是起到辅助的角色,不但要送花圈,基本上所有的丧葬费用都是单位来负担,单位领导还要负责开追悼会,致悼词。

随着社保制度的改革,养老金交由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从单位退休后,用人单位不再负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是退休人员的组织关系,个人人事档案等还属于用人单位管理,虽然和用人还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单位还要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还要定期召开退休人员座谈会,节假日还要组织对退休人员进行慰问,还要发一点红包等。退休人员死亡以后,虽然单位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包大揽,但离退休人员居住地比较近的单位,还是要派人协助家属办理后事,单位也会派人进行慰问或是送几个花圈表达慰问。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国有企业还保持着这种传统。

随着社会化退休的人员不断增多,层面不断扩大,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理退休的人员,虽然也是在该单位办理退休的,但是办理退休以后,和原单位的劳动合同终止,在单位既没有组织关系,也没有人事管理关系,也没有健全的人事档案,也就是退休后和原来单位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关系,退休人员是生还是死,原来单位完全不再负责,退休人员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抚恤金等,全部是由社会化发放,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比如单位在广东,有的退休人员住在湖南,有的住在四川,有的住在云南,即使你通知了原来的用人单位,可能连一个花圈都没有送这是完全可能的。

即使是现在国有企业退休的人员,或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人员退休后,有的是离开的原来居住的城市,来到别的城市居住,有的是投靠了自己的子女,虽然这部分退休人员和原单位还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随着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单位和退休人员的之间的联系不再和原来那么紧密,除了领导干部以外,对于一般的人员,在死亡以后,原单位不派人参加或是不送花圈,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只要缴纳了社会保险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也是社会化发放的。

2019年中央下发了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该意见精神,今后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都会逐步移交社区管理。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以后,党组织关系在社区,档案管理在社保,居住在社保,和原单位的联系也不再那么紧密,所以退休人员死亡以后,接到了家属的通知,离单位比较近的单位一般还是会派人去进行慰问,离单位比较远的可能就无法派人去慰问了,不送花圈也是难免的。

退休人员去世后,原工作单位有的会派人上门进行慰问,有的可能连花圈都不送一个,我想在社会化的退休方式和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以后,以前很多传统的做法也会随着改变,比如原单位是否一定要为本单位死亡的退休职工送花圈等也会逐步成为常态;送花圈可能表明这个单位领导比较会处事,不送花圈可能这个单位领导不怎么懂得人情世故;但人家不送也是可理解的,我们要逐步适应退休方式变化后的这种新常态,没有必要去生气和气愤。

由网友 W老槐树 提供的答案: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你与单位已经没有关系了,按照国家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早已划入街道社区了,包括党员的组织关系都转到社区了,由社区管理,所以说单位对你已经没有关系了。如果说单位还给予看望和适当照顾,那是破例了,谈不上有没有人情味。我从企业转市街道社区好几年了!街道上不曾过问过,更不要说讯问关心了,到目前为止,连个居委会的头头都见不到(工作也确实忙)。当时我曾说过,在企业干了四十多年,被"请"出来了,成了"无爹无娘"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这是政策,沒办法呀!所以不要去计较这些了,有个好心态,适应当下吧。

由网友 活泼百香果Z0 提供的答案:

有啥可气的,自家的事自己办就好。我父亲离休之前是一个大学的党委书记,前年去世的时候,我们子女和老母亲只简单告知了原单位的老干处,整个过程没有见一个花圈(我家坚持不要),去殡仪馆火化的时候也只有亲属和单位老干处的领导,简简单单办完了整个事情。去年,老母亲去世,我们也同样办理的。两位老人都是离休老干部,这样的简化程序、轻松办丧事的做法值得推广。

由网友 豁达星空jx 提供的答案:

讲一个真实的事情,好几年前,我在粮食局上班,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他父亲去世了,让单位去人吊唁。放下电话,我找单位的老人一查证,去世的老人确实是以前下面粮库的职工,我不敢怠慢,立刻汇报单位主要领导(此时,粮食局已机构改革多年,并入发改局,变成挂牌单位,没有财权),领导毫不犹豫拒绝了我的请示,原因是各粮库早已交给了粮油公司,地方粮油公司各粮库早已不做收储粮经营,处于倒闭状态。如今政企分离,退休工资由社保发改,行政机关没有这一块预算,如果考虑,发改管的企业太多,企业退休职工都来找主管局,主管局肯定管不过来。所以后来就没去吊唁。又过了几天,来了一男一女俩人闯入我的办公室大喊大叫,女的负责吵架,男的负责手机录像。原来吵架的女的是去世职工的女儿,说单位没有人情味,职工去世了,连个花圈都不送。我解释说去世的老人生前所在的粮库早已拆迁不存在,粮油公司也倒闭,主管局没这一块预算不给管,我也没办法。结果人家还是不依不饶,楼道里大喊大叫,说我不作为,要到纪检委告我,我没当回事,后来这事不了了之了。

由网友 执君之手观日落月升 提供的答案:

说来气人,我的岳父是自卫反击战带队参战的团职,是47年入伍的南下干部,战后转业到国企,以处级干部级别离休。2007年病故时,单位领导到了,市委老干局领导也到了,是在殡仪馆统一写了不少花圈挂在固定的墙边花圈上。本以为这些花圈的开支可以拿到单位报销,谁知道这些花圈的开支全部列入老人家的丧葬费内,全额包干,也就是说,所有花圈由去世的老人自己掏钱。

由网友 安德烈一一唐 提供的答案:

我要是去世了,原单位送不送花圈无所谓,反正我也不知道,也不会气愤。

只要活着的时候过好,天天快乐就行。

我退休时出生的孩子,当上了我们退管办主仼,他知道我是谁啊,人家也没理由为我尽孝。

只要工作的时候干好,能升科长,处长就好,当上厅长更爽!

如不是当官的料,那就干实事,搞科研。带职退休,工程师,高工,总工的每月一大把钞票,有什么不带劲的!

那一天不幸了,让儿女们去领回那一笔最后该领回的费用才实际。

致于那花圈麻能值几何。就算有也就是退离休办公室送的一个。摆在我傍边孤零零的也寒酸。

不如让儿女们把我摆在鲜花丛中体面实在。

人活到要告别人生的时候了,什么都应该想得通,放得下。才不免白活一世。

老了不要耍什么小聪明,也不必有什么大智慧。能玩好,吃好,休息好就行。

糊涂点没多大坏处,走北京路误绕青年路没什么了不起。一拍脑门走回去就是。自己也不必害怕,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

人老不必修行了道,吃斋把素,自己折腾自己。

按自己的套路生活下去,每天早上醒来能领自己的退休金才合算。

有情人的能和情人浪漫。有老伴的能和老伴观影看戏,公园溜湾。能和朋友唱歌跳舞。才是生活的新起点!

其他的都是过眼云烟![捂脸][捂脸][捂脸]

由网友 峄县西门里老李 提供的答案:

想开点吧,为这事生气,太不值得。而且现在退休人员已经属地化管理了,原工作单位以此为理由,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我原来还上班时,曾管过一段离退办。那时单位还挺重视,遇到离退休老人,包括其配偶去世,都要以单位名义送花圈。而且还安排一个大客车帮助拉亲属去殡仪馆。同时还都是我带着离退办的工作人员一齐去,以表抚慰。

再后来企业效益差,像我们这样的老人都退了,也就渐渐的没有这些事了。最后连我们厂的原董事长因癌症在青岛去世,厂里几个头头捎去了丧礼,可连一个人也没去。弄得青岛一批当年来厂支援三线建设的老同志,都深感悲凉。

现在企退工人归社会化管理后,从理论上讲与原单位就没有关系了。所以来人、送花圈是人情,不来是本分。而且像我们原企业都破产了,更找不到人了。

所以劝题主不必气愤,顺其自然就好。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