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酷酷的鱼1215 提供的答案: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把孝敬父母当作头等大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子天下第一。父母就是天,百善孝为先,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孝子,以及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这集中体现在"二十四孝"里面,关于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在网上查看一下。
有人问,既然中国这么重视孝道文化,那为什么没有父亲节、母亲节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与中华文明有很大关系的。接下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哲学理论。
易经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易经上面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根,密不可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对一个家庭来说,父亲是阳,母亲是阴,所以,父母和合而不能分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们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合文化,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同享天伦之乐。而西方人,他们搞的那一套是"二元对立",处处对立,所以,他们就把"父亲"和"母亲"单列出来,搞出了"父亲节"或"母亲节"这种名堂。
最近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华文明渗透比较快、比较深。某些汉奸、奸商数典忘祖,他们为了自身利益、推波助澜,导致洋节日在中华大地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冲击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实在遗憾!
第二、儒家思想。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爱精神",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古时候早就形成了敬老\爱老之理念。于是,就诞生了"老人节",这就是著名的"重阳节"。实际上,"重阳节"已经包包含了父亲节和母亲节,这彰显出古人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之凝聚力。
第三、孝道文化。
从孝道层面来讲,父母是天。而"天"只有一个,是不可能、也无法分开的。正因为如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单独设立过"父亲节"或"母亲节"的。再说,父母有生育之恩,养儿防老,那么,孝敬父母双亲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对待父母不能有分别心,比如,今天对父亲好,明天对母亲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和谐相处,按理说,尽孝要年年坚持,天天坚持才对啊……如果搞一个"父亲节"或"母亲节",试想一下,当过"父亲节"的时候,对父亲好。当过"母亲节"的时候,对母亲好。这样,家庭矛盾不就发生了吗?家人怎么会和睦相处呢?
第四、家庭观念。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从民俗文化方面来讲,中国人过日子就是过人的,集体观念、家庭观念非常重要,评价一户人家好不好,不是只看他家有没有钱,而是重点要看他的家风如何。以前,都喜欢大家庭,一家人聚在一起过日子,父母尊长和子孙们同吃同住,喜欢热热闹闹的,晚辈们天天、随时都可以孝敬父母。所以,没有必要再搞一个"父亲节"或"母亲节"的。因此,在我们的老祖先看来,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作为子孙后代,尽孝要早,免得无常一到,父母尊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悔恨终生为时已晚!
澹泊居士姜智元老师祝天下父母们: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原创:姜智元。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由网友 极速葡萄BH 提供的答案:
一般原因如下:商家对父亲节的炒作力度相对较小;父亲善于务实,不务虚;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深知资金的来之不易,事事处处为子女做表帅,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忙于家庭经济,亲情的表达与交流不如母亲。
由网友 非凡画板j 提供的答案:
孝道
不管什么节日了,只要孝顺父母都是好节日。
节日只是形式呀、孝心来自于对父母的爱心。
尤其对父亲来言,严父慈母的传统家庭教育,
最能表达的父爱、朱自清的背影父亲对儿情。
本身对父严惧怕、只有他她长大才知父亲恩。
所以说子女行孝,对父亲来说是晚一点享受。
作为严父会理解,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也知道。
只有孩传承孝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光大扬。
由网友 金陵西郎 提供的答案:
父亲节是近几年才传开的,不知是哪位专家提的,中国大多数父亲支撑着家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干着最累最若的活,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把最好的给了父母妻儿,留给自己的只有一口气,就这样传承了几十年,一代一代的父亲相承至今,养家糊口是父亲的责任,也是中国父亲永恒的定律,无人打破这个事实,父亲们也都默认了这个定律。但突然有人提出要过"父亲节",父亲们感到不适,谁给你过?怎么过?是妻儿过还是国家放假过?吃顿好的还是收个礼物?都不如父亲们一笑而过?
我在农村长大,在城市生活三十年,从没听过"父亲节",就近几年从城市里传出的,可能是富裕了,清闲了,想给自已过个节日,拉着全天下的父亲开心,美其名曰"父亲节",请问你給自已的父亲怎么过节?这个节日国家不承认,又无来状,横空冒出,谁会接受,自然无人理会,只在嘴巴上过一下!
由网友 蓝天爱旅游 提供的答案:
在中国,过父亲节的人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父母是正常的,不仅仅是在特定的节日。因此,许多人认为他们应该每天孝顺父母,而不仅仅是在父亲节。
其次,父亲节不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近年来,专家学者提议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念母爱而设立的节日,如中华圣诞节、中华感恩节、中华父亲节等。
再次,我国父亲节的推广力度相对较小,商家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如其他节日,导致人们对父亲节的关注度较低。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被工作和生活所占据。许多人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庆祝父亲节。一般来说,由于传统文化、节日推广、现代生活等多种因素,中国过父亲节的人很少。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