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_爱沙尼亚是在哪里

由网友 浮生若如梦 提供的答案:

爱沙尼亚(Estonia)是位于北欧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毗邻俄罗斯、拉脱维亚和芬兰。以下是关于爱沙尼亚的一些特点和描述:

  1. 政治制度:爱沙尼亚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政府体系由总统、议会(国民议会)和内阁组成。议会选举决定政府的形成,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
  2. 经济状况:爱沙尼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数字化经济。它在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是全球数字化政府领域的先驱。爱沙尼亚也有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
  3. 文化和语言:爱沙尼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爱沙尼亚人主要使用爱沙尼亚语,这是一种属于芬兰-乌戈尔语系的语言。爱沙尼亚的文化受到波罗的海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的影响。
  4. 教育和创新:爱沙尼亚的教育系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教育。该国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创新和科技创业方面有着活跃的氛围。
  5. 自然环境:爱沙尼亚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拥有大片的森林、湖泊和海岸线。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着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6. 欧洲联盟和北约:爱沙尼亚是欧洲联盟和北约的成员国。这使得爱沙尼亚与欧洲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关系。

由网友 文史砖家 提供的答案: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之一,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东邻俄罗斯,南部与拉脱维亚接壤,西部濒临波罗的海,北临芬兰湾,国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1万,首都为塔林。拉脱维亚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其中拉脱维亚族占68.7%,俄罗斯族占24.8%,主要信仰基督教路德宗和东正教。

爱沙尼亚族属于欧罗巴人种波罗的海类型,12-13世纪,在共同抗击德国侵略者的过程中,各部落之间加快组合进程,最终形成了爱沙尼亚族。从13世纪开始,爱沙尼亚相继遭受普鲁士、丹麦、波兰、瑞典等国的侵略和瓜分,在1710年时全境又被沙俄吞并。一战结束后,爱沙尼亚在德国的帮助下,曾于1918年11月宣布独立,但仅维持了20多年时间,便先后被纳粹德国、苏联吞并。

加入苏联后,爱沙尼亚虽然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民众却并不乐意接受外来政权的高压统治,在50年的时间里,始终未放弃过争取独立的斗争。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和东欧剧变的影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离心离德的倾向日渐加剧,而爱沙尼亚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最终在1991年8月20日恢复独立,并在9月17日加入联合国。

为防止亡国悲剧再次上演,爱沙尼亚自恢复独立之日起,便采取投靠西方阵营、对抗俄罗斯的策略,积极发展跟美、英、法、德等大国的关系,并不遗余力地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爱沙尼亚终于在2004年3月加入北约,同年5月又加入欧盟。加入北约后,爱沙尼亚强烈支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入驻,并且每年都要参加以俄为假想敌的军演,令后者极为愤恨。

在经济方面,早在被苏联吞并之前,爱沙尼亚便已跻身准发达国家行列。在恢复独立后,爱沙尼亚迅速抛弃计划经济体制,重拾私有化政策,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变,使得经济再度实现腾飞。由于爱沙尼亚工农业体系健全、科技发达、经济增速很高,因此有"波罗的海之虎"的美称。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统计数据,爱沙尼亚的人均GDP为22928美元,是中国的两倍多。

自从1991年9月11日建交以来,中国与爱沙尼亚之间保持着相对友好和稳定的关系,各领域交往不断增多,堪称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交往的典范。然而在2020年初,中、爱关系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爱沙尼亚对外情报局在正式发布的报告中宣称,在国家安全方面,中国对爱沙尼亚的威胁甚于俄罗斯,成为该国在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威胁"。

因为历史积怨极深,爱沙尼亚将俄罗斯视作主要威胁,在情理上还说得过去,但将中国视作"主要威胁"却毫无道理。原因无他,中国跟爱沙尼亚远隔万里,相互交往的历史极短,之前从未有过历史积怨和利益纠纷。更何况,通过吸引中国投资来发展国家经济,也是爱沙尼亚近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今对"金主"突然翻脸,实在是说不过去。

对此,俄罗斯人道主义与政治调查研究所专家布鲁捷尔认为,爱沙尼亚之所以突然对中国"变脸",最根本的原因是受到美国的影响。作为北约国家,爱沙尼亚近年来一直承受着来自美国强大的压力,被要求不能与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合作,其中便包括加速崛起的中国。正因如此,爱沙尼亚只好通过抹黑、攻击中国的方式,来向美国"表忠心",以维持两国间的盟友关系。

布鲁捷尔同时指出,爱沙尼亚之所以认为中国的"威胁"超过俄罗斯,是由于俄罗斯不想与北约开战,对爱沙尼亚发动军事攻击的可能性很小。与此同时,按照爱沙尼亚对外情报局的说法,中国近年来在该国外交、情报活动日益活跃,希望改变政治秩序以维护其利益的意图愈发强烈,由此让它产生莫大的恐慌。以上两点,便是爱沙尼亚将中国视作"主要威胁"的原因。

其实,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始终都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常愿意跟各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因此,中国根本不是爱沙尼亚的"主要威胁",后者的做法纯属"被迫害妄想症"发作,对发展两国关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资料来源:《列国志:爱沙尼亚》

由网友 每日全球趣闻 提供的答案:

关于爱沙尼亚,你可能不知道的20个冷知识:

1.缺少男人的国家,美女如云。

这个国家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爱沙尼亚共和国截至2020年3月5日的总人口有1,291,232人,男性60.3万人,占比46.4%,女性68.8万人,占比53.6%。爱沙尼亚妇女平均寿命要长10年,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2. 他们擅长奥运夺金

当谈到赢得奥运奖牌时,你可能觉得历届奥运没见爱沙尼亚占头榜啊。是因为爱沙尼亚人口少,如果按照百万人得奖率计算,不包括2016年里约奥运会,每百万人中就有25.5枚奖牌。只有七个国家的得奖率比她更高。

3. 背老婆赛跑在爱沙尼亚盛行

爱沙尼亚人还擅长背妻赛跑这种非奥运项目。爱沙尼亚一对夫妇在1998年至2008年间连续11年赢得世界携妻锦标赛冠军,虽然这项运动起源于芬兰,但在爱沙尼亚流行。

4. 荡秋千

爱沙尼亚人非常热爱荡秋千。在90年代,一个名叫 Ado Kosk 的人发明了一种新的运动叫做荡秋千,参与者可以依附在巨大的钢制秋千上,这种秋千可以完全旋转360度。它也还没有被列入奥运会。

5.人口密度低

爱沙尼亚是欧洲最不拥挤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4人。只有芬兰、瑞典、挪威和俄罗斯能够击败它。它也是欧盟所有成员国中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130万)。

6. 岛屿众多

爱沙尼亚在波罗的海有2222个岛屿,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远远少于声称拥有最多数量的国家——芬兰,179,000个。

7. 她有一段悲惨的现代历史。

据估计,爱沙尼亚人口的7.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这一比例高于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除外,还有一些苏维埃共和国(白俄罗斯受害最深,25.3% 的人口死亡)。另有10% 爱沙尼亚人随后被驱逐到苏联劳改营。

8. 公共交通是免费的

公共交通对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居民是完全免费的。

9.地势平坦

这个国家的最高点是 Suur Munamägi (翻译过来就是"巨蛋山") ,海拔仅318米(1043英尺)。

10.知名聊天软件skype是在这里被创造的

在线视频电话服务 Skype 是一群爱沙尼亚人开发出来的,后被微软收购。该公司44% 的员工驻扎在塔林和塔尔图,塔林有时被称为欧洲的硅谷,拥有欧洲大陆人均最多的创业公司。

11. 她有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世界遗产

爱沙尼亚有两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一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塔林,因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而闻名。更不为人知的是爱沙尼亚斯特鲁维测地弧,它与白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和乌克兰共享。这是一连串的测量数据,从哈摩弗斯特延伸到黑海,产生了第一个精确的子午线数据。

12.文盲率极低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爱沙尼亚是世界上成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99.8% 。最知名的大学是塔图尔大学,其次是塔林理工大学和塔林大学。

13. 人口急剧下降

最近,它的人口急剧下降。1989年为1565662人,现在为1,291,232人,下降了16% 。然而,下降人数一直没有减缓。

14. 他们在网上投票选举

早在2005年,爱沙尼亚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网上投票选举的国家。

15. 2011年以前的货币是克朗

爱沙尼亚克朗(kroon)是爱沙尼亚在2011年前流通的货币,货币编号EEK。 辅币单位为分,1克朗等于100分。 爱沙尼亚克朗过去曾与德国马克实行挂钩汇率。 在欧元流通前,爱沙尼亚克朗汇率与欧元挂钩,1欧元相等于15.64664克朗。

16.他们不去教堂

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爱沙尼亚是世界上宗教信仰最少的国家。只有16% 的受访者表示,宗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27% 的英国人、65% 的美国人以及100% 的孟加拉人和印度尼西亚人认为宗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爱沙尼亚境内教堂很少,据一些资料显示,从1549年到1625年,塔林的圣奥拉夫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度为159米(目前为123.7米)。

17.他们最敬仰的人是一位国际象棋大师

其中最伟大的爱沙尼亚人之一是保罗 · 凯尔斯,一位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国际象棋大师。1975年,参加他葬礼的哀悼者达到惊人的10万人,几乎占总人口的10% 。

18.森林覆盖率极高

该国52% 的土地是森林,使其成为欧洲最绿的国家之一。

19.没有大城市

在爱沙尼亚,只有塔林、塔尔图和纳尔瓦三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万,还不及我国的一个小镇人口。

20. 他们的"盘古"是英雄卡列维波埃格

《卡列维波埃格》是这个国家的民族史诗。它讲述了一个巨人英雄的事迹,史诗的主要素材来自爱沙尼亚民间传说中的叫卡列维波埃格(即卡列维之子)的巨人英雄。这些传说主要是把各种自然界的物品和特征解释成卡列维波埃格行为的痕迹,这些传说跟邻近区域的民族史诗有相似处,特别跟芬兰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类似。

由网友 深业壞大叔 提供的答案:

2019年去了爱沙尼亚,我才相信爱沙尼亚真的是"女儿国中的美女国"。在爱沙尼亚,月最低工资高达11327元。爱沙尼亚是女光棍最多的国家,在爱沙尼亚,男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媳妇儿。

2019年,我去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呆了3个月,虽然不能全窥爱沙尼亚全貌,但是也发现了很多这个东欧小国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爱沙尼亚—女儿国中的美女国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计划署最新公布,爱沙尼亚总人口132.8万人,这个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拿深圳对比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根据统计,深圳市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756.01万人,也就是说爱沙尼亚全国人口都不及深圳的10分之一。虽然人不多,但是这132万人口中,其中女性占55.3%,男性只占44.7%,在爱沙尼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爱沙尼亚也是世界上女光棍最多的国家。

当我跟爱沙尼亚的同事说在中国很多男生找不到老婆,他们直呼:that‘s impossible。众所周知,波罗的海盛产美女,而且爱沙尼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乌克兰的第二大美女国。游走在爱沙尼亚的大街小巷,几乎全是高挑的东欧美女,真的有点让人流连忘返,当时要不是我签证到期了,我真的还想多待一段时间。

单身的同胞,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爱沙尼亚,说不定你就可以邂逅你的异国爱情。

爱沙尼亚的工资及物价—发达国家水平

当我们的月最低工资只有2300元的时候,爱沙尼亚的平均月工资最低是11327元,接近我们的5倍。主要是因为:爱沙尼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发达国家,没有之一。

爱沙尼亚2004年加入欧盟成员国,2011年加入欧元区。爱沙尼亚的物价都是以欧元计价。关于爱沙尼亚的工资,其实有一点我觉得跟咱中国一样,那就是从事通信跟信息技术行业的工资是最高的,平均工资基本在5000欧元以上,我们熟知的SKYPE就是诞生在爱沙尼亚,后来被微软收购。在爱沙尼亚工资最低的是房地产行业,住宿和餐饮行业,平均月工资在1800欧元左右.

虽然爱沙尼亚的工资普遍很高,但是他们的物价却不是特别贵,在爱沙尼亚,5欧元就可以吃到麦当劳,15欧元基本可以吃到一顿美味的西餐。物价的话,也比较平民,基本最低工资标准的人,也可以过上小康生活,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

爱沙尼亚人的时间观—言简意赅

我在爱沙尼亚出差那段时间,住在塔林的一家酒店。因为住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基本上,2天我会让酒店服务员帮我换下床单。那天早晨,我吃完自助餐,跟前台服务员说了换床单的时候,服务员说阿姨还没上班,我们约了一个时间,结果提前10分钟,来了一个年轻的服务员,微笑着就进来开始给我换,跟她闲聊,也是简单的回复,不多说一句。

我们也很多同事也是爱沙尼亚人,他们每次开会都会提前几分钟到,在会上讨论问题,或者发言都会很简洁而且有重点,我特别习惯跟他们相处欧通,觉得很轻松。

其实,爱沙尼亚人时间观念强,他们不会轻易迟到。交流时倾听多于讲述,回答问题言简意赅。在公共场合,除家庭成员外,相互见面很少拥抱或亲吻。不喜欢过多身体接触,需要身体与身体之间保持足够空间。

去了爱沙尼亚才知道的一些事:

1、爱沙尼亚面积4.5万平方公里,国土近一半被森林覆盖,是欧洲绿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首都塔林更有"洗肺圣地"的美称。

2、爱沙尼亚现在的年轻人,除了会说母语爱沙尼亚语以外,英语也是很溜儿。而且个个都会说俄语。经常听我们那些同事用英语给我们讲解我们有些中文名字在俄语中的另一种意思,每次跟他们聊天,都特别的欢乐。

3、爱沙尼亚的基础教育水平名列前茅,国内15岁左右的学生在阅读、数学以及其它自然科学领域,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分别排在第五、第八和第四,综合素质在欧洲属于NO.1。当然,这个跟中国没法比,估计在亚洲,他不一定能排上名。

4、爱沙尼亚等欧洲国家在孩子5岁之后,计算机编程课是必修学科!这个是我到了塔林之后才知道的。他们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培养。所以爱沙尼亚也是世界上数字化办公程度最高的国家。在爱沙尼亚,仅有结婚、离婚、房产买卖不能网上办理,剩下的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办理各种业务,风靡全球的Skype在这里诞生,现在爱沙尼亚政府也已经开始研究AI治国了(牛逼的无法想象)!

5、爱沙尼亚经常会举办很有特色的桑拿马拉松比赛,起源于芬兰的背老婆比赛,普遍用的是爱沙尼亚式背法,大头朝下,热脸对着冷屁股!

6、在爱沙尼亚亚德里亚海沿岸的一个小村子上,有一颗上百年的大树,它的独特之处便是不论春夏秋冬,这棵古树每天都会从树洞中喷出泉水,当地村民都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是神赐的礼物,这棵树就是用来保佑他们的神圣之树,于是很多人对它进行祭祀膜拜。

7、在爱沙尼亚人心中,塔林就是他们的文化心脏,这座号称是欧洲北部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纪古城,早早就已经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艺气息极其浓厚。

8、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人们发现一个鸡胸、扁嘴、圆脑袋的蛤蟆人,当它发现有人跟踪时,便迅速跳进波罗的海,速度之快是人几乎看不清双腿,这大概是第一例海底人的目击案例!

9、身为波罗的海三姐妹之一的爱沙尼亚,文化习俗反而跟芬兰很相似,语言相近不说,还都有桑拿文化,爱沙尼亚人跟芬兰人一样,特别喜欢蒸桑拿,我跟同事去过几次,那感觉,不能说太好!

10,未婚女性和已婚女士区别,在传统爱沙尼亚的穿着上,民族服装品种繁多,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复杂美观。已婚妇女一般外边喜欢带个围裙(民族服饰,非厨房里的围裙),未婚者女性禁带。

11、爱沙尼亚人特别喜欢集邮,爱沙尼亚人是世界上人均集邮最多的国家,不论是收藏家还是普通居民,他们都喜欢收集世界各地的邮票。

12、爱沙尼亚的准妈妈假期超长爱沙尼亚女性生完孩子,可享受600天的假期,其中475天是有薪水的,这个待遇是世界之最。

写在最后:

爱沙尼亚真的是一个幸福的国度,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这个女儿国看看,体验下不一样的东欧风情。

如果要来爱沙尼亚旅游的话,我强烈建议大家夏季来,因为那个时候,在爱沙尼亚的海滩,你能看到成片的美女,躺在沙滩上,构成另一幅魅力景象...

最后附一张我在爱沙尼亚塔林网红墙拍的照:

由网友 才高八斗清风oyv 提供的答案:

爱沙尼亚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是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的国家。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这里,湖泊岛屿星罗棋布,中世纪古城堡、国家公园、海边度假胜地都数不胜数,是游客不容错过的地方。爱沙尼亚气候属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特点是: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位于东海岸,国土面积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空气干净新鲜,以风景美丽闻名于世。世界卫生组织在调查了全球91个国家,爱沙尼亚的空气质量在众多测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均名列第一。这里风景宜人,环境优美,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塔林被誉为"洗肺之地"。

首都是塔林,这是个非常美的中世纪古城,文艺气息浓厚,城市建筑风格多样、五彩斑斓,历史上长期受德国和北欧的影响导致城市很像德国古城,但后来又受俄国影响有俄式东正教教堂。塔林古城曾是中世纪汉莎同盟重要的商业贸易城市,现在城内有不少中世纪风格的餐厅和中世纪主题的活动。这些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

塔尔图是爱沙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塔尔图大学,是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北欧乃至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整个欧洲也享有盛誉。那里有儿童个博物馆,特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中汇集了东欧与西欧的各种展品。纪念碑与雕像,喷泉, 景点与地标,各式各样的教堂很值得一看的。还有那里的酒和琥珀非常便宜,别忘了犒劳自己一下哟。

由网友 阿涩 提供的答案: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部,有130万人口,国土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公里,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邻。爱沙尼亚1991年宣布脱离苏联,恢复独立。2004年加入欧盟,同时也成为北约成员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爱沙尼亚北面是芬兰,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从语言方面来看,芬兰是欧洲国家里与爱沙尼亚关系最密切的,爱沙尼亚语非常接近芬兰语,这是一个非常欧洲化的现象。因为多数语种属于印欧语系,但是爱沙尼亚语属于另一种语系。在欧洲,芬兰,爱沙尼亚还有匈牙利,都讲这种语言。爱沙尼亚的国名,最初来源于古罗马时代,当时古罗马的历史学家塔西佗称它为Eesti,后来被许多欧洲国家侵占,然后被命名为德语中的 Fostonia,德语读作Eslangt,意思指的是东部国家,爱沙尼亚人也叫它Asti, Estonia是英文名字,也是罗马时期的名字,在现代英语中的叫法。首都塔林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很多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大多数的建筑都是13到17世纪建造的,如今依然保存完整。作为欧洲城市,中世纪时期与德国,意大利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在当时塔林算得上是富庶的城市之一,许多中世纪修建的建筑绚丽多彩,并且保存完好,是游客到爱沙尼亚必去的地方之一。

鸟类迁徙在爱沙尼亚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别的景观,很多鸟类从北向南迁徙之时,都会在爱沙尼亚停留,这也被很多游客熟知,观鸟也是来爱沙尼亚旅游的原因之一。到爱沙尼亚最好的季节是夏天,五到九月的平均温度在20-25度,非常舒适。另一个时间就是圣诞季,因为爱沙尼亚的圣诞集市非常漂亮, 在欧洲很有名,很多游客会在这个时候慕名而来。所以夏天和圣诞季是去爱沙尼亚的好时间。

由网友 地图看世界 提供的答案:

爱沙尼亚——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最早的电子化办公国家,网络环境最安全的国家,Skype诞生地

爱沙尼亚共和国(Republic of Estonia,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 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面积45227平方公里,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历史上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继立陶宛后,爱沙尼亚也宣布独立。

人口131.5万(2015年),爱沙尼亚族占68.8%,俄罗斯族占25.1%;爱沙尼亚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与芬兰语有很密切的联系;爱沙尼亚人宗教信仰不强烈,不到1/3的人口信教,其中大多数为基督教新教路德教会,而俄罗斯人信东正教。

爱沙尼亚拥有大量油页岩和石灰石以及覆盖47%领土的森林。由于爱沙尼亚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

首都塔林(Tallinn)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991年恢复独立后成为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塔林市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塔林港是爱沙尼亚最大的港口。

爱沙尼亚目前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

【国旗】

爱沙尼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1:7。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蓝、黑、白三色。旗的正常大小为105 × 165 厘米。在爱沙尼亚语中,国旗通常叫做"sinimustvalge"(意思为"蓝-黑-白"),是以色条的分布从上往下称呼的。

【名称起源】

"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义为"水边居住者"。

爱沙尼亚的现代国名(Eesti)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称那些住在东斯堪的纳维亚的部族们为esti。在公元98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 中用了一个稍微不同的词"aestii"来形容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自己广泛运用"Eesti"这个国家,该名称不早于19世纪。

【行政区划】

爱沙尼亚行政区划图

爱沙尼亚分为15个省(或译为县,爱沙尼亚语maakond,复数maakonnad):希尤省、哈留省、拉普拉省、萨列省、里亚内-维鲁省、依达-维鲁省、雅尔瓦省、维良地省、耶盖瓦省、塔尔图省、维鲁省、瓦尔加省、贝尔瓦省、帕尔努省和里亚内省。

【特殊的北欧国家】

从文化上来说,爱沙尼亚是个北欧国家,而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东欧。爱沙尼亚和芬兰非常接近,语言很相近,文化也很近,甚至国歌都是用的同一个调。但是因为政治原因,人们还是很难把爱沙尼亚和芬兰挪威等国排在一起。不过现在爱沙尼亚人也是在刻意强调自己北欧国家的身份,反而感觉很少和拉脱维亚立陶宛联系在一起;而芬兰贸易部长也曾称爱沙尼亚是特殊的北欧国家。

【最早的电子化办公国家】

爱沙尼亚是当今全球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爱沙尼亚现在拥有全欧洲速度最快的互联网,网络普及率高达98%;政府已经基本实现无纸化的电子政务运作;99%使用电子身份证的爱沙尼亚人可接入4000多项公共和私人的数字化服务;98%的银行交易在网上完成,在网上注册一家公司只需18分钟。

爱沙尼亚在2000年把保证人们上网的权利写进了国家法律中。不论在哪里,再偏远的地方也有网络覆盖。上网投票选总统、上网报税、上网开公司,病历健康信息也都在网络云端,大多数你能想到的事儿,在这个国家网上都能解决,更有其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爱沙尼亚是网络环境最安全的国家。爱沙尼亚曾遭遇网络冲击,这也让爱沙尼亚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于2008年发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大幅加强了网络安全措施,今天北约网络安全防御中心即建在塔林。

爱沙尼亚创造了很多举世闻名的电子应用,最家喻户晓的莫属最革命性的聊天软件Skype和现在人们跨国跨币种转钱汇款必备的Transferwise。

【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

爱沙尼亚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指数排名第一的国家,森林覆盖率高达47%,超过半数仍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得非常好,没有人为的破坏。境内湖泊、沼泽众多,有许多风景美丽、景色迷人的海湾、海峡和岛屿。爱沙尼亚被誉为四周都是海的美丽国度。因其全球独占鳌头的空气质量,这里也成为了关注健康的现代人首选的"森林洗肺游"圣地。

【主要旅游景点】

爱沙尼亚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湖泊岛屿星罗棋布,中世纪古城堡、国家公园、海边度假胜地都是游客不容错过的地方。爱沙尼亚也是很多欧洲国家的后花园,尤其是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旅游业在爱沙尼亚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塔林老城

塔林老城在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保存了比较完好的中世纪城堡和教堂等建筑。塔林老城虽然不大,却格外迷人,主要景点分布在2个区域。一个是市政厅广场附近,也叫下城区,这里有塔林最高的圣奥拉夫大教堂、三姐妹房屋和老药房等。另一个区域是座堂山城堡区域,也叫上城区,有尼古拉斯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塔林圣母主教座堂等。

除了这些建筑,塔林老城中还有绵延2公里长的古城墙,保存完好。此外,老城的各种特色门窗和招牌也是一大看点。

(二)座堂山

座堂山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的一座石灰岩小山,位于市政广场以西,高出城市大约20-30米,现在是爱沙尼亚政府和国会的所在地。座堂山的景色如同19世纪的英国公园,山顶上有建于13世纪的塔林圣母主教座堂,经过多次翻修和重建,教堂展现了混合式的建筑风格,有着巴洛克式的塔顶。

整个上城区又称座堂山,因圣母玛利亚主教堂(Toomkirik)而得名。欣赏塔林风光,必须来到位于座堂山四个角落的观景平台上,在这里不仅可以全景观赏塔林老城,天气好时还可以远眺波罗的海对面的芬兰赫尔辛基。

(三)塔林圣母主教座堂

塔林圣母主教座堂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座堂山上的一座教堂,由日耳曼人创建于13世纪,是塔林和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也是17世纪大火后座堂山上唯一幸存的建筑。塔林圣母主教座堂最初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1561年改属路德宗,现在属于爱沙尼亚路德教会。

葬在这里的名人有在北方大战中领导了瑞典军队的Pontus de la Gardie,领导了俄罗斯的第一支远征军的波罗的海-德国海军上将Adam Johann von Krusenstern。

(四)塔林市政厅

建于14世纪早期的塔林市政厅位于拉科雅广场(Raekoja Plats)旁,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从1530年开始,市政厅的楼顶就屹立着塔林的象征——守护者托马斯,当你爬上顶楼,可以在这里俯瞰全城。

在每年的6月,是老城节日(Old Town Days),一般节日会持续4天,市政厅和边上的广场,会有很多摊贩,还会举办几场音乐会、舞蹈和中世纪主题的狂欢活动。

(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坐落在座堂山,以13世纪抗击条顿骑士团入侵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命名,兴建于1894年到1900年。这是塔林最大和最高的圆顶东正教堂,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有着显眼的"洋葱头"造型。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塔林老城和塔林城区。

该教堂内部装饰着马赛克等图案,值得一游。这里还有塔林最著名的钟声合奏,由包括塔林最大的钟在内的11座钟奏响,在做礼拜之前可以听到。

在俄罗斯,2008年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涅夫斯基名列首位,获得了"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称号。但在塔林不是那么受欢迎。它象征着当年俄罗斯的统治。

由网友 风光艺境 提供的答案:

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全称爱沙尼亚共和国,为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

爱沙尼亚面积4.52万平方千米,人口132万,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67%9)、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国民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余为东正教、天主教(13世纪起爱沙尼亚人信奉天主教;16世纪后改信基督教路德宗;19世纪中叶部分农民改信天主教)。全国划分为15个省,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东与俄罗斯相连,南与拉脱维亚接壤,西南濒里加湾,北临芬兰湾。海岸线长3794千米,边界线长1445千米。全境大部为低平的冰碛平原,有800多个岛屿;境内河流短,河水浅,主要有纳尔瓦河、派尔努河等,多湖泊,沼泽广布,主要湖泊有楚德湖、沃尔茨湖。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600~700毫米。

历史上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13世纪爱沙尼亚人民先后击退日耳曼人和丹麦人的入侵。13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中叶,被日耳曼十字军立窝尼亚骑士团征服,成为立窝尼亚(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一带)一部分。

16世纪末,立窝尼亚骑士团被俄国击败解体;瑞典、波兰、立陶宛王国和丹麦联手战胜俄国,瓜分爱沙尼亚。

自17世纪中叶起,瑞典统治了全境。1700~1721年北方战争(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的战争)中,俄国打败了瑞典。根据1721尼斯塔特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东岸地区和出海口,爱沙尼亚随之被并入俄国。

爱沙尼亚人民参加了1905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0月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11月29日建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9年被民族资产阶级和白卫军推翻。1934年5月发生法西斯政变。

1940年6月,苏联根据1939年与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及其附件莫洛托夫_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双方私下秘密将爱沙尼亚划入苏联势力范围),出兵占领爱沙尼亚;7月建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1990年3月30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布爱沙尼亚向独立过渡;5月8日,宣布改国名为爱沙尼亚共和国。

1991年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后的次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布独立;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爱沙尼亚独立。9月17日,爱沙尼亚加入联合国。1992年9月举行议会大选;10月伦纳忒•梅里出任总统并组成独立后的第3届政府。2002年1月,改组党和中间党达成执政联盟协议,联合组阁。

爱沙尼亚共和国宪法于1991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后制订,1992年6月28日通过,7月3日生效。

宪法第一章中确定了爱沙尼亚是独立主权的民主共和国。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独立和主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剥夺的。爱沙尼亚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爱沙尼亚议会为一院制,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共101席,任期4年。

爱沙尼亚的政党大都是在80年代末出现的。爱沙尼亚改革党和爱沙尼亚中间党为执政党。祖国联盟、温和党、爱沙尼亚人民联盟、爱沙尼亚联合人民党为主要政党。

爱沙尼亚独立后推行私有制,迅速向市场经济过渡。

爱沙尼亚工业较发达,为苏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主要工业部门有液体燃料和煤气的提炼、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这些均著称于前苏联。畜牧业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主要饲养奶牛、肉牛和猪。沿海一带渔业较发达。石油、煤和天然气均依赖原苏联各共和国供应;粮食的43%也靠进口。

油页岩和石灰石储量丰富,油页岩的开采量占前苏联80%;还有磷钙石、泥炭、建筑材料等自然资源。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6%。电力工业发达,电力的90%以上是由烧油页岩的火电站提供的。

机械产品有仪表、无线电器材、电机等。资讯科技、木材加工和造纸业较发达。食品加工主要生产熏猪肉、鱼产品和乳制品。畜牧业为农业的主导部门,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农作物主要有大麦、黑麦、小麦、马铃薯和蔬菜;经济作物有亚麻和甜菜。

交通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空运和水运也很发达。铁路总长1800千米,其中264千米电气化。公路总长52037千米。爱沙尼亚航空公司在塔林、塔尔图、库列萨尔、凯尔德拉等地拥有70个民航机场。在爱沙尼亚本土与各岛间还有渡轮运营。塔林港务局管辖本港、木加港和苏普利港等,年吞吐量达1194.3万吨。贸易伙伴为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乌克兰、瑞典、荷兰、德国、美国、波兰等。

爱沙尼亚教育发达,人民文化水平较高。截止2001年底,共有学前教育机构646所,各类中小学校686所,各类职业技术学校92所,高等教育机构34所。

爱沙尼亚奉行面向西方、回归欧洲的外交政策,目标是先加入欧洲委员会,然后加入欧洲共同体。爱沙尼亚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重点。主张继续保持于俄罗斯等原苏联各共和国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1994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2011年加入欧元区。

爱沙尼亚对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持积极态度,与中国于1991年9月7日建交。

爱沙尼亚于1991年同冰岛、瑞典缔结了最惠国协议;12月爱沙尼亚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发表联合声明,确定爱沙尼亚与联盟成员国之间发展贸易和放宽贸易限制的可行性及开展合作的领域。1992年2、3月,先后与芬兰、瑞典、挪威签订贸易协定。另同芬兰、瑞典、挪威、法国、丹麦、荷兰、德国缔结了促进和保护投资条例。1999年爱沙尼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由于爱沙尼亚的经济高速增长,资讯科技的发达,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还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清新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

由网友 中国乐牛 提供的答案:

爱沙尼亚共和国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爱沙尼亚被誉为四周都是海的美丽国度。在这里,日出日落都是从海上升起、落下的。境内有1400多个湖迫和1500座岛屿,国土面积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以风景美丽闻名于世。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塔林古城在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爱沙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_爱沙尼亚是在哪里

由网友 海岛小王子 提供的答案:

提到爱沙尼亚,人们可能觉得这个曾被无数次侵占的国家过得很迷茫、差劲。因为长期以来,爱沙尼亚先后被瑞典、丹麦、波兰、普鲁士、俄罗斯等国占领和统治。其中被俄罗斯占领时间最长,达到200多年。

直到1991年,爱沙尼亚才宣布独立。其人口只有131万人,面积也只有45339平方公里。爱沙尼亚国家不大,可是其拥有欧洲最小的人口密度。

的确,小国容易受欺负。

但是,那是过去式。现在的爱沙尼亚是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

  

要知道,爱沙尼亚在1994年才加入北约,然后,在2004年入欧盟,再然后,在2011年加入欧元区。从此,爱沙尼亚经济发展超快,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顺理成章地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

所以说,国家有钱,老百姓的福利就好,爱沙尼亚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投入的比重都比较大。可以说,做到不怕生病,不怕老无所依。

假如,漫步在爱沙尼亚街头,你会发现一切都有别致的生命力,街上随处可见的姑娘小伙,一家人慵懒地散步。他们或谈情说爱,或悠闲地相谈甚欢,或渲染着家庭的温馨。

谈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有人说是个迷人的中世纪城镇,有人说是个现代化都市,有人说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个"洗肺圣地"。总之,塔林很难被准确地定义。

一方面,这个城市的有着历史性的古城,比如:古老街道里迷人的街区、房子、塔楼和广场,是北欧唯一个保持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

另一方面,只要穿过古老的街区,同样,现代化气息到处可见,比如:高级的餐厅、咖啡馆、夜总会、商店等都披上绚丽、时尚、豪华、高科技的外衣。如此一来,塔林应该是一个古老、新颖或者说各种风格外貌混合的城市,也是一个理想的度假旅游城市。

接下来,继续分享爱沙尼亚的一些实用信息。

1,塔林是欧洲第一个对公民实行免费公交的首都城市,此外,全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均可免费乘坐市内所有的公交汽车与电车。当然,除了首都居民外,其他地区的公民与外国人不能享受这一特殊待遇,若需坐车仍需购票,票价从0.8元到1.6欧元不等。

2,爱沙尼亚的日常饮食常见的是土豆、面包和肉类,这与和德国人很差不多。肉食有几样吃法很别致,比如:配酸菜的烤鸡、血肠、肉类。此外,俄罗斯风味的菜肴也比较盛行,这或许是俄罗斯族人在爱沙尼亚占有一定比例的缘由。当然,由于靠海,海鲜也是爱沙尼亚的人桌上客,比如:常见的鳗鱼、石斑鱼、波罗的海酸汁鱼、烤鱼等等,不过,千变万化菜谱都离不开土豆来搭配。

3,与我国一样,爱沙尼亚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且已全面普及,高中普及率89%,大学入学率则为41%。

4,与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国相比,爱沙尼亚生活费算是很低。再说,爱沙尼亚的华人比较少,前往爱沙尼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也不多。

5,爱沙尼亚有个别开生面的赛事叫"拍蚊子大赛",没错,就是消灭蚊子比赛。按比赛规定,选手要在10分钟的时间内捕捉更多的蚊子,可以组团作战,也个人单独参与。比赛的胜者将获得一次爱沙尼亚派普湖的游艇之旅。

6,爱沙尼亚的私人旅馆打理得很漂亮,一般情况下,都有一个花园,里面种植鲜花、果树。有着各色的陶瓷,有色彩鲜艳的南瓜做装饰品,就像童话故事里描写的花园一样。不仅如此,有些旅馆还有单独的小桑拿室。其原理是用干柴生火,然后将石头烧热,再水浇在石头上,水遇见发热的石头形成水蒸气,起到桑拿的效果,当然也可以调节温度。

7,爱沙尼亚的家庭教育很独特,当地人讨厌批评教育,相对对鼓励教育很重视。比方说,爱沙尼亚的2月份,银装素裹,漫天雪地,当父母带着五六岁的小孩出来滑雪,即便孩子滑倒了,父母总是鼓励 孩子勇敢地爬起来。这样孩子学会了一份独立,一份坚强。

8,爱沙尼亚,地缘偏僻,又是沿海的国家,爱沙尼亚有3794公里海岸线。爱沙尼亚森林覆盖率高达48%,值得注意的是,其森林超过半数仍处于原始自然状态,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

9,对于网虫来说,爱沙尼亚有个不得不爱的理由,那就是无线网络覆盖率很高。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是公共场合都有无线网络。这是爱沙尼亚法律规定的项目。

10,爱沙尼亚的服饰已经接近现代化,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民族服装主要用于节日和文艺演出。而妇女过节的时候。需要穿花条裙子和绣花翻领衬衫,然后外罩色彩鲜艳的背心、围巾和围裙,再佩戴圆形银胸饰。

简言之,信息反馈原则告诉我们,良好的输出是必受到良好的反馈。这一点在爱沙尼亚人身上体现点淋漓尽致。尽管过去,他们饱受压迫,但他们现在是乐观的主义者,且他们有个宝贵的品质,就是用审美的眼光去解读这个世界,而不是嘲讽与挖苦。因此,他们收获的是轻松与快乐,更是对生活的认真与热爱。

说到这里,大家对这个迷你型的国家感觉如何呢?欢迎留言与评论!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