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寂寞梧桐wgl 提供的答案:
电流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电流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物理量,
频率的单位名称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表示。
交流电的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是不同的。中国大陆使用的是50HZ的工频电流,也有其他国家或地区使用60HZ的工频电流。有人认为频率越高的电流对人体伤害越大,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验表明,50~60HZ的电流危险性最大。低于20HZ或高于350HZ时,危险性反而相对减小,但高频电流比工频电流更容易引起皮肤灼伤。因此,不能忽视使用高频电流的安全问题。
不同的个体在同样频率电流条件下触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后果,这就是个体差异现象。一般而言,女性对电流的敏感度较男性高,小孩较成人易伤害。体质弱者比键康人易受伤害,特别是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后果很严重。
所以,我们在用电时,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由网友 派的苹方 提供的答案:
电磁波辐射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许多人担心长期接触这种辐射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
首先,赫兹(Hz)是用来描述电磁波的频率的单位。越高的频率意味着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同时它所携带的能量也越高。短波长的电磁波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些电磁波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能量,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
然而,对于赫兹数较低的电磁波(比如我们生活中会接触到的电视信号、手机信号和无线网络信号等),它们的能量相对较低,对人体的影响也较小。它们主要通过热效应产生影响,可以导致人体受热和热失调。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直到数千兆赫的频率范围内,没有证据表明电磁波会对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当然,如果人体长期暴露在较高频率的电磁波中,如气象雷达波段(3-30赫兹),电磁波会在人体内产生电磁感应,进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健康。
归纳一下,多少赫兹的电流对人体危害最大这个问题,答案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取决于具体的频率范围,同时也需要考虑暴露时间和电磁波的能量等因素。可以肯定的是,在普遍应用的电子产品中,相关机构均按照国际安全标准控制了电磁波辐射的水平,这些电子产品对人体并没有危害。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这个问题,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就好。
由网友 平面视界 提供的答案:
在常见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中,频率低于 60 Hz 的电流对人类的生理影响是最大的。这是因为低频电流会引起肌肉的痉挛,甚至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在更高的频率下,如数百 kHz 或更高频率的射频电磁场中,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将主要集中在体内局部组织的加热。但需要注意的是,电流的具体危害方式和程度还受到电流的强度、时间、频率和路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接触电流都应该谨慎,特别是在高电压和高功率的电器设备附近操作时更应注意安全。
由网友 爱投资的城市观察员 提供的答案: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与其频率有关。低频电流(小于1kHz)主要对神经和肌肉系统有影响,高频电流(大于1MHz)则会产生热效应和电晕现象(人体周围的空气离子化)。
在中频(1kHz-1MHz)范围内,50-60Hz的电流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电力系统的工频就是50Hz或60Hz。当人体经过50-60Hz电流的通电时,可能会产生呼吸困难、心悸、胸部压迫、心律失常、颤抖、瘫痪等症状,甚至会对心脏产生致命影响。
因此,在进行电器检修、施工、维护时,必须注意电器故障的电威危害,避免直接接触到电源回路。如果必要,必须戴上防护手套,看到标有警示标识的电器必须保持距离和小心避免触碰。如果发生电击事故,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急救。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