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女的老人,被赶到养老院养老,不如一开始就丁克,对此你怎么看?

由网友 梁昌官 提供的答案:

躺下来一横,站起来一竖。这个年代,谁顾得上谁?钱啊,钱!钱真好,没有钱,怎么养老?所以,社会上贪腐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江河日下,人心不古,所谓孝道,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权色交易,损公肥私的污泥浊水中荡然无存!君不见,庙堂藏污纳垢,有的人不择手段积下了几代几十代,甚至上百代的养老财富,光情妇(夫)就够陪伴终生。有的资本集团掌控一个村庄,甚至一所城市养老资源,而大部分寒酸百姓只能听天由命,最好哪天两眼一闭,无痛归西,省得求爹爹拜奶奶,弄两口嗟来之食。当今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死在空房中,可能子女还远在天边。有子女的老人都送到养老院,试问世上亲情何在?骨肉之情何在?生儿育女的意义何在?家何在?家国情怀又何在?父母是否成了多余????

由网友 大海0A0z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面对每个家庭,养老是否到养老院要看每个家庭的情况,我们楼下的一个阿婆96岁,养了5个子女,最小的69岁,老娘有一套动迁房,价值450万,面对阿婆养老问题5个子女召开家庭会议,谁给老娘养老房子就给谁,其中4个姊妹说我们自己都是老人了,身体不好,还需要别人照顾,照顾不了老娘,老五这时候站出来说,你们都不给老娘养老,我来给老娘养老,这样房子归我,其它姊妹都同意老五的观点,到公证处去公正,解决了阿婆的养老问题。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第二,自己都是老人了,确实照顾不了老人。如果家庭状况不好的怎么办?只有送到养老院养老,可是养老院负面新闻很多,都不敢送养老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的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不是一概而论的,人都要老的,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样,希望养老院应该正确规范管理,善待老人,让家人能放心,如果不改进服务态度,就等于把老人送到火坑里去,我说的对吗?

由网友 全国洁 提供的答案:

🌿🌿

丁克族多数属于享受型,有子女的老人年轻时有付出,陪伴子女长大,我认为是一种快乐,虽苦尤甜。子女长大了,如果关系融洽,他们还会引领父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是另外一种陪伴。如果我老了,失能了,我愿意子女送我去养老院,不能道德绑架子女,养子女不完全是用来养老的。子女应该有子女的生活,他们还有工作,还有子女需要照顾。

由网友 家国游子 提供的答案:

谢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养老方式也是缤彩纷呈;俗语说得好,好儿不用多,壹个顶拾个。我贰姑膝下叁个儿子,壹个小女儿,数三表哥最出息,上过大学,懂技术,头脑灵活会经商,自己开了壹家制药公司,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并且特孝顺,主动承包了贰姑和姑夫的养老问题,生活费,医疗费,他全出。另外给小表妹每月伍仟元的父母护理费,小表妹无微不致照顾,让二老笑口常开。贰姑壹大家人老老少少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当然,有些家庭儿女因工作需要,让老人进敬老院养老,也是大势所趋。

由网友 红蓝推演 提供的答案:

养儿防老是我们的传统。但这种传统最早是出现在没有专门的养老服务机构的背景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养儿防老"也要与时俱进,赋于新的内涵。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如果两个独生子女家庭结成亲家,那么一对小夫妻就要承担起至少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

如果老人生活能自理,子女除了保证他们生活上的保障外,周末去看望他们,陪伴他们,子女还能轻松应对。

如果老人出现卧床,需要有专门的人照顾,特别是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子女也会陪伴一段时间。但是子女也不能因为要照看老人而不工作吧。

正是这种情况不是少数,社会上才出现了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院。子女出钱,将年迈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送到养老院,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做饭、护理,按时送药等,这难道不是父母的幸福吗!

另外,养老院不同于敬老院。敬老院是没有子女的老人,由地方政府负责养老送终的场所。而养老院则是社会上的养老服务机构,通常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才会选择的养老服务。

养老院的服务费,就是在乡镇也至少要每月3500元/人。只是现在养老院的服务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文化活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的二舅中风后,生活需要有人照顾,表哥没时间服侍,就花了8000元/月,把二舅和舅妈都送到了养老院。一开始他们还觉得蛮好,但时间一长就觉得没有待在家里自在。

所以,当二舅生活能自理时,就主动提出回家。二个老人想吃什么自己买,闲暇之余到街坊邻居家串串门,棋友们再下下棋多自在啊。

至于丁克问题,我个人是不赞成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两个生产任务,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即参加社会劳动;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族的延续。

提问者既然注重"养儿防老",为什么要忽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呢?这显然是对传统文化的片面理解。

记得我在上海时,曾经在酒桌上问一个聊的来的朋友,孩子多大了?他回答我说他养了一条狗。后来,我才明白,他是丁克,把狗当着了亲儿子。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丁克也需要亲情,否则,我的那个丁克朋友为什么要养狗呢?

父母的幸福,更多的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教育子女成人成材,特别是子女不违法;二是老了不拖累子女,走如秋叶静美多令人羡慕啊。

老人需要亲情陪伴,做子女的理应多看望父母,多和他们唠嗑唠嗑。但父母也要体谅子女,更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把到养老院当作一种幸福。

人人都有老时,相信每个父母都懂: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无望报,回头但看我儿孙的深刻内涵。

由网友 喜建国 提供的答案:

谢谢创作平台诚邀。

我作为一名老人,对于"被子女赶到养老院养老"存有不同的认知度,我作为一名儿子,对于母亲的孝敬或养老尽量听取老人的意愿,主动权应该是妈妈的"乐意居然",生搬硬套的"孝心消费"没什么意义。

一,"养儿防老"是人之常情,现在又有人说"养老防儿",话出有因。

我作为一名父亲,对于儿女的孝敬持有不同的态度,按照习惯农村人的本能就是"五保户"进养老院,即无儿女的老人去养老院。但以我自己的选择,身体健康就是快乐,自己料理自己最为幸福,不求别人"移动"就是最好的养老需求。

我虽然不是被逼无奈的老人,但我还是觉得我没有选择"丁克族"是对的,虽然儿子不是我想要的舒服的感觉,但我并不是"养老防儿"的那个父亲。

其实我觉得去养老院"共渡良宵"更有意思,我看到的现在的很多养老院里,欢声笑语,五彩缤纷;科学匹配,兴趣盎然。有什么不好呢?只不过是我们乡镇条件不允许,我们"五线城市人"受条件限制罢了。

我觉得我很幸运,身体无大碍,行动也方便,城乡由我选,居住依我定。养老暂不愁,儿子"全放心",何乐而不为呢?

二,我作为儿子,只有老妈最不放心。我有义务和责任去赡养老人,但我更幸运的是老妈还能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行动",爱干活,吃苦耐劳是她的本能反应。我也很想阻挡她的爱好,但在老妈那里是一种"兴趣爱好",我陪伴在她的身旁更为重要,让她适当的锻炼锻炼更加适宜。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共同去养老院里搭配养老,找愉悦感养老,科学合理的养老,心情舒畅的养老,孝心无价的养老……不以为然做好自己,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有什么不好呢?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