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嘉佳SHOW 提供的答案:
"披甲人"是满洲人对自己的称呼,是满洲人的身份标识之一。在满洲人统治的清朝时期,满洲人作为统治者的一群,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被视为中国社会的上层阶级。
满洲人最早是一支狩猎部落,后来逐渐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军事力量,成为清朝的征服者和建立者。在整个清朝时期,满洲人一直是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的精英,掌握着国家的大权,享有特殊的待遇和特权。
在满洲人的文化传统中,披甲是一种重要的象征,代表着勇气、荣誉和战斗力。因此,满洲人经常以披甲示人,彰显其尊贵的身份和强大的实力。同时,披甲也是满洲人独特的传统服饰,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征。
当清朝统治者将汉人和其他民族送往宁古塔成为奴隶时,披甲人成为了这些奴隶的主人,享有奴隶的劳动力和财产。这些奴隶没有任何自由,完全受制于披甲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的来说,披甲人是满洲人的身份标识,代表着满洲人的权力、地位和荣耀。在清朝时期,满洲人作为统治者享有特权,而披甲也成为了他们彰显自己身份和力量的重要象征之一。同时,也因为这种特权,满洲人将其他民族视为奴隶,完全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和尊严。
由网友 纪元的尾声 提供的答案:
披甲人在清朝可是不简单的人物,让那些罪犯一听到便会毛骨悚然。简单来讲,披甲人其实就是守护在满族祖地之一宁古塔的半野生女真土著。
特点嘛,无他,唯凶残野性尔。
严格来讲,后金大老板努尔哈赤以及其六世祖、五世祖都曾经是"披甲人"。
宁古塔,就是现在的东北宁安县,可以说是我国最冷的那部分区域了。在明代,这部分地区同样也属于明朝管辖,而管理宁古塔等东北地区,用的就是当地的女真人,例如后金的主体:建州女真,宁古塔就是建州的一部分。
而宁古塔的"披甲人",则是当时驻守在东北边境的女真军队。披甲人这个词,在满清以前是代表着地位不高的"奴隶军"的,但在满清人眼里,"披甲人"则是高尚的,为什么是高尚的?
因为女真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要知道,满清的纯种八旗,例如正黄旗人数都是不多的,在乾隆年间,八旗的人数才70万不到,而当时中国人口早就已经破亿了,以女真作为统治种族,可想而知披甲人的地位也是不低的。
"披甲"一词在满语里是士兵的意思,这有可能是从汉文化中演化而来,因此和汉人眼中地位低下的"披甲"重叠。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立明朝七大罪,以八旗为根基反明。这里面,披甲人就起码占据了三分之一,而且这些披甲人有一些特点,他们都是常说的"生女真",属于渔牧野性极其纯正的那批女真猛士,原始性强,这也是为什么明军以及李自成的闯军不敌的核心缘故。
就宁古塔而言,环境极其恶劣。清代顺治时期,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吴兆骞就描写过: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看,四五月份大风暴雷暴雨,夏季又是阴雨,八月开始下大雪,这环境和现在东北著名的那个旅游景点"雪乡"是一样的,而且古代只会更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生女真,和当时条件要好上太多的汉人直面战斗,汉人的胜算真的是太小了。
李自成同为苦难出身的起义军精锐或许还好点,但是明末腐败到不行的官军是真的打不过。
直到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入主北京,再过了几年,随着局势的稳定,满清几乎确定了封锁东北这样的方针,汉人不允许进入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依旧是按照老样子,让原住民,让生女真来守护祖地,这个时候,就有一拨披甲人守卫着宁古塔,当然,他们也开始了稳定的农耕和纺织,宁古塔是一个妥妥的军户大城。
再说回满清关于流放宁古塔的政策。
流放宁古塔,不论是什么人,只要去到了宁古塔,就会自动成为披甲人的奴隶,而且是终身的,除非皇帝让他们回来。
虽然说披甲人的地位不低,但是满族的行列里,王公贵族肯定瞧不起这群汉语都不怎么会说苦哈哈,但即便如此,对于流放到宁古塔的汉人来讲,披甲人的地位都要比他们高出无数倍。
其实说到流放的问题,最怕流放到宁古塔是那些女性,或者是获罪汉人的女眷。因为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对于罪犯来说是一种折磨,但对于宁古塔的披甲人来讲,却是一种福利。女真当年入关,三光政策也没少干,女人最怕看到他们,而执行这种凶残行为的动力,就是生女真身上那种冲动。
因此清代便有了女子要是被流放到宁古塔,还不如早早自杀,以免生不如死的说法。
披甲人的生活相对来说很枯燥,但又因为人不多,而且作为战斗力算是中高水准的那批人,清政府对他们还是非常照顾的。流放宁古塔,让宁古塔成为清朝的热门流放地,这其实和搞东北大建设有关。
众所周知,东北很大。我国现代工业的出生地就在东北,但在清代,因为满清政策的缘故,东北始终地广人稀,这种地广人稀达到了只要走出城溜达一圈,就很有可能饿死的程度。于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披甲人的建设压力,也加快东北的发展速度不至于落后,满清便用了流放这样的方式把人输送入东北。
随着顺治年一直到乾隆年间,每年流放到宁古塔的人数不胜数,大量汉人在那里落地生根,虽然很有可能世代都是宁古塔女真的奴隶。对于披甲人来讲,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福利政策。
而直到乾隆灭掉了准噶尔汗国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的控制,中原的流放才开始了双向的流动,把宁古塔被流放过去的人分流部分引导了西北地区。
中原的流放政策除了汇入劳动力到东北以外,其实还一定程度地汇入文化进入宁古塔,让宁古塔的披甲人、旗丁都可以接受文化教育。因此,真的有文人被流放到宁古塔,他们本身是很受披甲人尊敬的。披甲人也同样明白在盛世之中,转武为文更为重要,更何况他们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武,就是一群靠狼性、凶性聚集起来的边防军。
著名的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诗会"就是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汉文人组成的文学组织,这个诗社一直到今天都仍每年被黑龙江文化组织所纪念。由此可见,宁古塔虽然苦寒无比,但是对于文人却是很友好,不仅诗社能够建立,还能一直平稳发展,这背后都不缺少宁古塔地区土著的帮衬和关照。
最后,再聊聊宁古塔披甲人的工资问题。
披甲人其实大部分时间也卸甲,搞一搞农业生产,开开荒。但他们不仅是自给自足的,他们还享有比较高的"俸禄"。和当年需要打仗才有军饷的行情不同,满清政府真的非常优待披甲人,例如乾隆时期,一个披甲人就能给到银两22两,粮食十五石。
这个年薪水平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朝廷的汉人官员,七品汉官左右也是这个待遇。而且这不能说是披甲人的工资,而应该是说"驻军补贴",这补贴就能让他们保证温饱,其次他们的生产,他们的建设也是自己的。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宁古塔的披甲人也渐渐走出了这种"野蛮"、"落后"的特征形象。
同样在乾隆时期,八旗不到七十万的人口中,披甲人还占据了高达六分之一的数量,而后来披甲人也开疆拓土,不仅是满清的祖地有着披甲人抵御北方的俄国,后来还到内蒙、新疆都有了披甲人的身影。因此,披甲随着满清版图的扩张,逐渐成为了边防驻军,边防军户的代称。
不得不说的是,披甲人为我国满清时期的领土守护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来的他们也越来越脱离"生女真"的范围,随着与汉人的高度接触融合,生女真也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再也不像努尔哈赤的六世祖那般,与中原高度脱节,明末时期,那一代的女真也被叫做"野人女真"是不无道理的。
因此,我们可以定性,清代流放宁古塔的政策,本质上也是一个汉化政策,只不过和清政府几乎全盘汉化不同的是,汉化宁古塔女真的汉人就像水龙头的水一样,被限制着流量汇入东北。
但也是如此,当初的生女真慢慢走出了大山,在山林海岸兜转了上千年,最后才看大千世界。
不过他们也不会忘了,他们是披甲人。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由网友 蓝风破晓 提供的答案:
清朝对于官员犯罪,最严重的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其次就是斩首,第三就是发配。
发配的地方,大多是几千里外的宁古塔,主要是给披甲人为奴。
问题来了,到底宁古塔在哪里?披甲人又是谁?
宁古塔在东北黑龙江宁安市一带
宁古塔是北方严寒之地,距离京城(北京)有三千里远,有两座城,一座新城,一座旧城。新城就在如今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是康熙时期建的。旧城是在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是努尔哈赤时期扩大建立的。
宁古塔没有塔,只是个地名而已,是满文直译。"宁古"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六个"。名字的来历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有六个儿子,曾经都住在这片区域,于是,后来慢慢就成为了地域名字,有了中心城。
但是,这个名字很有特点,是个数量词,满人就是这么任性,简单,好记。不过,中国的大多百姓更能适应"数量词加名词"的叫法,比如"八棵树",比如"八家户",比如"六盘山",比如"五丈原"。
宁古塔曾经很厉害,清朝初期,这里设有"宁古塔将军",这个"将军"不是哪里都有的,整个东北,当时,只有"宁古塔将军"和"盛京将军"。当时宁古塔将军的管辖区域非常大,宁古塔也成为了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康熙十五年,设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吉林乌拉(吉林市),并设立了"吉林将军",自此"宁古塔将军"成为了历史,当地只设宁古塔副都统。
披甲人是谁?来自哪里?
披甲人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披着盔甲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披着盔甲,就是披甲人了。
八旗制度"以旗统兵,以旗统民",平时打猎打鱼,战时披着盔甲上阵。这些人,分为三等:阿哈、披甲人、旗丁。
"阿哈"地位最低,多数是汉人和朝鲜人;"披甲人"位置中等,多是其它部落的降人;旗丁地位最高,是女真人。
披甲人无疑被女真重视,放到边境做守卫工作,后来"降人"越来越少,于是直接安排军人过去。披甲人后来多引申为"东北边疆的守卫军人"。
发配到边疆的官员,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去了。这福利不错,让披甲人单调的生活有了色彩。
那么披甲人对"发配过来的奴隶"怎么样呢?
"宁古塔"和"披甲人"为何成了很多官员的噩梦?
宁古塔的可怕在于两个,一是距离太远,古时交通又不便利,全靠"11号马车"(步行)前行,想想几千里的距离全靠步行,实在是不容易。二是,气候多变,冬天寒冷异常,而且持续时间长,这寒冷大多数人受不了,特别是南方官员,在他们看来,这里简直是人间地狱。
披甲人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是被发配官员的主子,官员们成了披甲人的奴隶。官员们曾经的扯高气扬,曾经的耀武扬威,到如今一无所有,还要被别人"喝五吆六",这让官员们的心理有了巨大的落差。
天寒地冻之时,官员们没人关心,没人给予适时的嘘寒问暖,很少有主动张罗安排冬衣;夏天酷暑之日,也没人管你的消暑纳凉。这里,曾经的官员只是奴隶,再也没有曾经的权势。
难道,宁古塔真是人间地狱?其实,也不完全是,很多发配的人还被那边的官员重视。比如王兆骞,后来成了当地官员的幕僚。由于披甲人的生活很无聊,后来来的郑芝龙、金圣叹家属、吕思良家属等等发配的人,带去了文化、农耕、佛法等知识,促进了交流,让披甲人也长了见识。
宁古塔的可怕,在于文人们的文字描述,扩大了"可怕"。比如气候,比宁古塔恶劣的还有东北漠河、黑河,新疆阿勒泰、塔城,这些地区气候都比宁古塔恶劣,当地人还是能够安居乐业。
宁古塔的真正可怕在于:步行几千里,辛苦;去了之后当了奴,心理落差大;南方官员们对气候,不适应。
由网友 小小嬴政 提供的答案:
有传闻在康熙年间有一书生,被发落至宁古塔二十二年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逃脱机会,他日日夜夜的被披甲人强迫干活,讨不得披甲人的欢心那就得受鞭刑。
终于有一天他趁着披甲人换班的间隙连夜逃跑,曾经有人试图逃跑被抓回来后就被斩首示众了,这书生有上天的眷顾,逃亡之路遇到一位高官,最终才回到京城得到了救赎,可见这宁古塔的恐怖之处。
在清朝一个人犯了罪被发落到宁古塔那就等同于生不如死,就是被宣判了死刑。
宁古塔位于我国的最北边,现在许多人都去那边旅游赏雪,然而在清朝这个地方是边防重镇,这"披甲人"就是镇守边疆的棋子。
宁古塔是满族语,"宁古"是"六","塔"就是"个"。传说是努尔哈赤带着自己的六个儿子来此地发展家业,六个孩子各局一方,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聚拢精兵强将,建立起了清朝,这个地方就是清朝的龙兴之地。
但是由于这个地方天气恶劣,环境复杂并不适合作为京城,反而适合作为流放之地,所以清朝的皇帝就把此地作为囚犯们的流放场所,同时也让这"龙兴之地"焕发了新的光彩。
披甲人是在此守卫清朝的疆土的,在清朝刚建立的时候俄国的势力也在逐渐的庞大,因为宁古塔距离俄国的疆土很近,为了抵制侵略和战斗,清朝将披甲人即战争捕获的战俘和主动投降的人,派遣至此地来镇守捍卫疆土。
清朝有三种士兵,"阿哈"、"披甲人"和"旗丁"。这"阿哈"就是最低等的人,一般以汉人和朝鲜人为主,在战场上都是第一个去冲锋陷阵的奴隶,就是战争的炮灰。
"旗丁",顾名思义就是从旗人中选拨出来的人,清朝的地位是以旗为划分的,上八旗是地位高的家族,而"旗丁"则是旗制中地位最低的,但是在这士兵阶层里算是较高的位置。"披甲人"不用上战场,只是负责在边防镇守疆土。
北京到宁古塔距离遥远,加上当时的交通不方便,被发落为奴的官员一般都是被官兵押着走过去的,这一路的长途跋涉,许多养尊处优的官员就受不了这一路的艰辛困苦,甚至还会受到官兵的拳脚,那小命早就不保了。
有的人勉强到了宁古塔,那等待他的也会是无尽的折磨和虐待。
原本披甲人是地位很低的人,现在他们也有了奴隶,那自然是会有想尽各种办法来折磨犯人的,毕竟人的报复心理一旦被激发,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宁古塔这个地方就很恶劣,冬天气温甚至低至四十多度,犯人们也只有薄薄的衣衫,房子也是很简陋避寒是难事。
犯人到了这就像是进入了人间地狱,生不如死,还要备受折磨。不过还有说法是被发配至此的犯人是没有受到虐待的,因为宁古塔本身地理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这披甲人待这些犯人也并不是很残忍。
毕竟在那个地方见个活人确实不容易,他们大多以朋友相处,互相帮忙,而且有的犯人是官员,大多还是有点文化的,披甲人对他们也是比较尊敬的。
然而,归根结底许多娇生惯养的人是熬不过的,大多数在宁古塔呆不久就会选择自尽了,甚至有的人直接就在家里自杀,以死亡结束省的受尽折磨了。
清朝建立这一惩罚制度,其实还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帝制,给披甲人发配奴隶也是给他们解压的一种过激方式,主要是稳定他们的军心,当然最重要是维护封建帝制,究其根本就是维护皇族自身的利益,这些披甲人和被发落的犯人都是他们的棋子罢了。
由网友 史晓生 提供的答案:
清朝的披甲人,是个能让不少官员做噩梦的存在。
清朝对待犯人的刑罚,最严重的为诛九族,其次是凌迟,再者则是砍头,除了这几种之外,还有一种刑罚也让人为之色变。
那就是发配流放,流放虽说能暂时保住性命,但不少犯人,宁可被砍头,也不愿如此。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不管是流放的过程中,还是抵达流放之地后,犯人会不断经历"生不如死"的滋味。
与其"生不如死",倒不如直接来个痛快,因此,就有一部分犯人为了不受折磨,宁可求速死也不愿被流放。
而在这其中,尤其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最令人恐惧,甚至一提起,就会有官员吓得"两股战战"。
那么,这"宁古塔"究竟在哪里呢?披甲人又是什么身份,值得让人为之战栗呢?
宁古塔有新旧两址
旧址宁古塔,在如今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古城村一带,这里最早在公元1616年,也就是努尔哈赤创立后金政权后,便开始在此驻扎军队。
不过,虽说名字带有"塔"字,但这个却并没有塔,而之所以用"宁古塔"这个称呼,则是满语音译而来的。
根据《宁古塔纪略》中的记载,"宁古"二字,在满语中,是为汉语"六"之意,而"塔"则是"个"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六个"的意思。
这个名字,相传与努尔哈赤的祖上有关,当初,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生育了六个儿子,这六人长大后分家,就居住在宁古塔的旧址周围,故而,这里就被称为"宁古塔",也就是六个贝勒之意。
到了清军入关后,这里就成了清朝的"龙兴之地",是他们发源起步的地方。
除了是"龙兴之地"外,宁古塔同样也是清朝的国防重镇,这里地处边疆,与当时的沙俄几乎是毗邻而居,因此,出于防范,清朝历代帝王均会在此派重兵把守。
从顺治十年开始,清朝就开始在此设昂邦章京(意为总管)一职,当时,俄国的哥萨克部族,没少侵扰黑龙江流域,清朝每次应击,基本上都是从宁古塔这里派兵征讨。
由此就能看出,宁古塔在当时的军事意义很大,那么,这里又如何成为了清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呢?
这还得从康熙登基后说起,康熙元年,朝廷下旨,将"昂邦章京"一职,提升为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负责守卫包括黑龙江流域一带的疆土。
这样一来,宁古塔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重镇,这里的将士,都是保卫国家边疆的有功之人。
不过,这里由于地处辽东极北,加上常年被冰雪包围,因此生存环境就十分恶劣,而那些将士们难免会有怨言。
因此,出于安抚他们的考虑,康熙皇帝就结合顺治时的做法,继续将一些犯有重罪的官员以及其家眷,发配至此,给这些将士为奴为婢。
说白了,当时这样做,就是清朝朝廷给戎边将士的一种"福利"。
而这个做法,也在之后保存了下来,整个大清朝,流放犯人差不多都会选择宁古塔,这里也成为一个人口大镇。
到了康熙十五年时,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康熙皇帝又下旨,将宁古塔迁至乌拉(今吉林)城,原旧址的宁古塔机构,基本上也一并搬至新址。
不过,老的宁古塔也并没有遗弃,康熙当时在旧址上安排副都统在此镇守,这样一来,就和宁古塔新址互为犄角,共同守卫边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宁古塔在原有军事重镇的基础上,又成了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以及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同时,根据记载,在当时,宁古塔还是东北各部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
因此,当时的宁古塔在东北的地位很高,差不多与盛京平起平坐。
那么,所谓的"披甲人"又是些什么人呢?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披甲人正是那些镇守在宁古塔戎边的将士。
清朝奉行"八旗制度",组成八旗的被称之为"旗丁",这些旗丁,平时耕田打猎,遇到战时就披甲上阵,亦兵亦民,就是清朝前期八旗的最大特色。
不过,同样是旗丁,身份可不一样,地位也相差很多。
按照清朝的规制,旗丁分为三种,地位最高的,才可以叫做"旗丁",稍微次之地为"披甲人",而地位最低的,则叫做"阿哈"。
阿哈说白了就是奴隶,就是服务前两者的人。
而这其中的披甲人,一般都是由守卫边疆的兵丁、军官组成,不过,他们的身份,以及来源很复杂。
最早的时候,基本上是由后金的自己人担任,比如努尔哈赤本人,以及他的先辈,都可以算是曾经的"披甲人"。
到了后来,随着后金的事业越做越大,击败了不少部落,也获取了不少各部落投降的兵丁,因此,就把这些"降人",编入了披甲人的队伍。
这种情况,在清朝起步阶段尤为明显,当时的披甲人,大多都是由被后金降服的部落成员组成的。
但到了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稳定,降人越来越少,因此,为了充实边疆,清朝也会直接派在旗的军人过去,充当披甲人。
也就是说,所谓披甲人,泛指那些帮助清王朝镇守边疆的人。
不管其是某个部落的降人也好,还是本身就是来自后金的旗丁也罢,只要是在宁古塔镇守边疆的军人,都是广泛意义上的披甲人。
并且,在清朝,一旦成为披甲人,身份是很难更换,差不多一干就是一辈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披甲人一般都是世代居住在边疆。
而当时的东北边疆,不仅天寒地冻,并且各种生活条件也很苦,所以,清朝才会为了稳定军心,把一些犯人或其家属发配给他们充做奴隶。
毕竟一辈子守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换谁也难免心里不舒服。
只不过,清朝仅仅是考虑到了如何安定军心,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发配到这里的犯人会遭遇什么。
当然,清朝的统治者也不会考虑,在他们眼里,不杀头已经是对犯人的天大恩赐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犯人心中,这里比"黄泉路"还要恐怖。
宁古塔和披甲人为何让犯人提起来就恐惧?
首先,这里天寒地冻,气候条件极度恶劣。
顺治年间,江南名士吴兆骞就因丁酉科场案被发配宁古塔,他在勉强抵达后,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就提到了当时宁古塔的恶劣气候。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吴兆骞
从吴兆骞的描述中,我们就能看到,当时的宁古塔确实环境极其恶劣,正是因为如此,以至于同样被流放至此的文人方拱干,就曾说过:"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而环境恶劣,仅仅是令犯人恐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更苦的是流放之路。
宁古塔距离京城,大约在3000里左右,一旦被判处流放,那么犯人就要用两条腿,徒步从京城走到宁古塔。
这一路上,可是相当不轻松。
第一,犯事流放者,必须佩戴锁链脚镣之类的刑具,甚至还会在脖子上戴着沉重的枷号,这些枷号,轻则几十斤,重者足有百斤之多。
想象一下,一个人脚底下戴着脚镣,手里又有锁链,同时脖子上还有枷号,光是这一身"装备",就让人行动困难了,更何况还得走上三千里呢?
所以,有些体质较弱的犯人,没等走到目的地,就会在途中死掉。
不止如此,那些押送犯人的兵丁,也令犯人们为之恐惧,清代押送流放犯人,一般分为长解和短解两种,短解即每到一处,押送的兵丁将犯人移交给下一波人,这种兵丁们还不算太有怨言。
最难受的,就是长解,也就是一路要将犯人送到目的地,但凡是碰上长解,兵丁们都是叫苦不迭。
因为他们不仅要全程陪同,还要负责犯人的周全,要是让犯人跑了或者被劫了,那么负责押送的兵丁,轻则棍打,重则受刑。
乾隆年间,就有一个押送犯人的旗人兵丁,由于不慎让犯人逃走,最终自己也被处以了流放。
最重要的是,清朝规定有押送天数,说几天到就必须几天到,多一天都不行,像宁古塔这种地方,当时就要求,必须在60天之内抵达。
要是晚了,那不好意思,负责押送的兵丁等着挨罚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押送的兵丁脾气一般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有时候为了发泄,经常会殴打、刁难犯人,至于吃饭,顶多是不让饿死就行了。
所以,在流放之路上,犯人们通常的状态,就是浑身恶臭、有病难医,再加上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一步一步硬撑着往前走,这种状态,还真是不如死了算了。
要是犯人中有女眷的话,那就更惨了,押送兵丁在沿途侮辱、侵犯她们,在当时是常有的事情,并且,这些女眷还无法反抗,只能逆来顺受。
并且,还有一点很可怕,古代不像现代,很多地方尚且人烟稀少,所以经常会碰到豺狼虎豹,尤其是走到深山老林的晚上。
要是碰到之后,兵丁们可以逃之夭夭,但犯人因为身上背负着刑具,因此,只能任由猛兽撕咬了。
而这仅仅是路上的磨难,如果侥幸活着,并坚持到了目的地,还有更大的磨难在等着这些犯人们。
拿宁古塔来说,这里严寒的天气,会让那些来自中原以及江南的犯人顶不住,加上条件恶劣,犯人们浑身上下都会长满冻疮。
吴兆骞有一位好友,就记录过这种惨状,按他所说,由于徒步几千里,到了宁古塔时,脚掌基本完全溃烂,但宁古塔太冷,那些溃烂的伤口又被冻上,以至于整个脚,肿的不像样子。
最寒冷的还不是天气,而是披甲人。
这些披甲人,都是常年驻扎边疆的兵丁,在他们眼里,那些发配至此的犯人,都是他们的私人财产,生杀予夺,他们说了算,因此,从内心就不把犯人当人看。
呵斥、辱骂、殴打等等,比比皆是,男的基本上都成了苦力,而女的,则成了披甲人的玩物。
这就是为何很多官员提到"发配宁古塔",会闻之色变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去了这里,那么自己和家人的命,根本就不受掌控了。
与其受尽凌辱,倒不如来个痛快的。
不过,在清朝的几个流放之地中,宁古塔的恐怖还不能排第一,比其更令人恐惧,是距离盛京(沈阳)不远的尚阳堡。
之所以说尚阳堡更令人恐惧,是因为来到这里,就没有走出去的机会。
要是被流放的宁古塔,还是有一定机会离开的,像前文提到的吴兆骞,就是在被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通过走大学士明珠的关系,最终返回了家乡。
而要是到了尚阳堡,出去是不可能的事。
并且,尚阳堡这里对待流放犯人极为残忍,由于这里从明代开始就是朝廷重要的流放地之一,因此,这里的官员有丰富的对待流放犯的"经验"。
顺治十二年时,翰林院庶吉士季开生,因获罪于顺治,被罚往尚阳堡,仅来此两年,他就被活活打死。
更惨的还有个姓李的官员,他同样也是流放至此,结果快走到时死在了路上,他同行的人将他草草埋在了尚阳堡附近,而过了一年,他的妻子张氏,变卖家产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想将丈夫的尸骨带回去,结果你猜怎么着?她被这里的兵丁扣住,不让走了。
张氏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想必不会好到哪里去,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尚阳堡是一个视文明与律法为无物之处,来到这里的人,不死也得脱层皮。
不管是尚阳堡也好,还是宁古塔也好,在清代都是让犯人们为之战栗的地方,至于披甲人的身份,既有满人也有其他部落的人,但不管是什么人,都是让犯人和官员们恐惧的根源。
由网友 史之策 提供的答案:
在清朝电视剧里面,最常见的就是发配宁古塔为奴。而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而后来还有与披甲人为奴,这里的披甲人有是谁?
宁古塔
如今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的宁安县,清朝时期被用来作为流放地区。至于宁古塔的地名由来,还要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末年,有兄弟六人组建军队占领此地,而努尔哈赤恰恰看中。在满语当中,六是宁古的意思,个则是塔。努尔哈赤占领此地后,按照满语起名宁古塔。
在这之后宁古塔就作为后金的屯兵之所,在这之后也就转变为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顺治接手后,其管辖范围非常之大,也渐渐变成了接收流放人员的场所。
披甲人
清朝实行的是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级的贵族。除此之外,清朝还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其中阿哈是奴隶,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时的降兵(多是汉人),而旗丁则是女真人。
所以披甲人其实是比八旗军低一级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被发配过来的人的命运都很凄惨,因为披甲人曾经都是降兵,地位一直很低。如今手下还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可以预料这些人的命运如何了。
由网友 孤客天 提供的答案:
宁古塔这个地名在清朝有着令人胆颤的含义,那是一个还没有工业开垦土地的年代,在国家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众多蛇兽横行、瘴气横生的蛮荒禁地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宁古塔的位置主要包括现在黑龙江的一部分以及俄罗斯到海参崴一带的一大块领地,幅员辽阔难以丈量。
在清朝入关之前,这里只有少部分的女真人土著在此活动,他们主要依靠采集人参,射杀水貂、水獭获得毛皮与中原王朝交易,靠着渔猎为生。
披甲人等同于边防民兵
在清朝入关之后,因为北面俄国的势力逐渐膨胀,为了抵御俄国的侵略,清朝皇帝开始逐渐将这里打造成了边防重镇,将很多在中原内收编的降兵降将发配往了宁古塔,将他们驻扎在了这里,为清朝守起了边疆,抵挡起了俄国人的入侵。
这些从中原发配而去的降兵降将就被称之为了披甲人,披甲人除了分布在宁古塔之外,发配到全国的各地的汉人降兵降将也被清朝称之为了披甲人。
可以说披甲人就是清朝驻扎镇守在清俄边境的边防士兵,但是他们的性质有点像民兵,他们没有战事的时候就靠开垦土地养家糊口,有了战事就会拿上武器披上盔甲去作战,一旦被发配到了这里,子子孙孙后代都不得离开,只能在这里扎根散叶,为这里增丁添口,除非有特殊的赦免才能离开。
披甲人并不是宁古塔的统治者,他们位居在宁古塔地位的中层,在他们的上面是满清的女真人,这些女真人是满清旗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清朝就是依靠着这些旗人担任宁古塔的将领,控制着这些汉人降兵降将的。
发配宁古塔的恐怖
因为后来兵事的减少,清朝获得披甲人的渠道变少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在宁古塔当地重新编练士兵担任披甲人。
为了填充宁古塔的人口,清朝会将很多犯了重刑的犯人发配到宁古塔,对于当时的很多犯人来说,发配到宁古塔一点都不亚于死刑,因为这一路上路途遥远,只能靠步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折磨。
而且这一路上山林茂密,虎狼横行,在当时东北的大地上随处可见凶猛的东北虎,稍有不慎就会被突然窜出的东北虎以及野狼咬死。
但能活着总比死了好,所以很多人只能安心的认命,乖乖来到了宁古塔。
在这些犯人中分两种待遇
第一种是不为奴的,他们中有很多是因为科举作弊以及各种文字狱等文事获罪的,因为是文人的原因,所以给他们留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来到宁古塔之后能成为这里的居民,可以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
另一种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的,披甲人辛辛苦苦的为清朝守着边疆,难免是有脾气的,为了安抚披甲人们的脾气,清朝就会将一些案情卑劣的犯人发配给他们当奴隶,伺候他们,这就是给披甲人为奴的犯人。
这是个时候可能大家就会问了,是不是宁古塔这个地方有着一座耸天立地、怪异非常的巨塔啊?要不然为什么会叫做宁古塔呢?
实际上宁古塔根本就没有塔,这里一片蛮荒,宁古塔这个名字的由来实际上是满语汉化翻译的叫法,在满清的传说中,他们的六个祖先是发源于此的,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他们就将这里称之为了六个,六翻译成汉语就是宁古,个翻译成汉语就是塔,这就是宁古塔叫法的由来。
所以说清朝宁古塔的披甲人就是为清朝驻守边疆的汉人民兵,明朝不少的士兵在被俘虏后就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这里,他们成为了这里的永久居民,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他们并没有因为民族的原因被此处的旗人所轻视,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的欢迎,也为开垦宁古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清朝,宁古塔除了是蛮荒苦寒的象征之外,因为这里的民风淳厚,还是民风朴素的象征。
由网友 阁下可知司马懿 提供的答案:
电视剧里面经常把『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作为对犯罪大臣及其子女的惩罚。那么宁古塔和披甲人都是什么呢?
首先,宁古塔不是塔,是满语的音译,满语里面,『六』的发音是『宁古』,『个』的发音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现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就是宁古塔将军的驻地。为什么发配宁古塔是个严厉的惩罚呢?因为当时的宁古塔生存条件非常的恶劣,在一个发配者给自己父母的书信中,就这么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而披甲人是什么呢?满洲八旗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
披甲人
和旗丁。
其中旗丁的地位最高,是真的满洲女真。而披甲人则身份混杂,主要是投降满洲女真,愿意为女真人披甲上阵,征战讨伐的人;披甲人地位低于旗丁,但是高于阿哈。阿哈地位最低,指的就是奴才。
所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披甲人当阿哈。不但吃苦受罪,并且毫无人身安全和尊严的保障,故而被人人视为畏途,也被朝廷作为对犯罪官员非常严厉的惩罚。
由网友 奕天读历史 提供的答案:
在清朝,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确是件挺恐怖的事情。但这个恐怖,不是宁古塔本身有多可怕,而是被流放宁古塔,比被判死刑,直接处死,还要更加的痛苦、可怕。
宁古塔,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古地名,其管辖范围比较广阔,最北边在现在的俄国境内。比如有名的海港海参崴,原本就属宁古塔管辖,在后来的《北京条约》中,割让给了俄国。
宁古塔这个名字来自满语的音译,"宁古"在满语中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六个"。据说,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有六个儿子,分别把守周边一方,因此而得名。直到现代,还有"六祖城"遗址存在,其实就是分散在周边的六个独立的部落聚居点。
宁古塔的治所有新旧两城,新城在现在的黑龙江宁安,旧城在现在的黑龙江海林附近。而宁古塔旧城,就是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
宁古塔,在一年中,从上一年八月到第二年四月,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处于天寒地冻之中。但是,这个地方水土肥沃,物产丰美,要不然努尔哈赤的祖先早就被饿死了,而那些戍边守军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气候恶劣,并不是宁古塔最可怕之处。
之所以清朝时期,被流放的人很害怕去宁古塔,实在是路途过于艰辛难行。
根据《清史稿·刑法志》的记载,清朝的流放刑,后来成了"律成虚设矣",因此实际有效的刑罚变为了充军。而充军"并不入营差操",只需要在朔望日去应检,"实与流犯无异"。但跟流放不同的是,被充军的人多数被发遣"驻防为奴",主要工作就是"为奴种地"。而充军地点分为五种,四个距离,"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宁古塔就属于极边的四千里之外。
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行路辛苦,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内赶到充军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比处死还残酷的惩罚。特别是在冬天寒冷季节(后来康熙特别下旨,寒冷时节不得上路,防止犯人冻死途中),赶路是更加的艰辛,很多人都没能走到充军地,就病死途中了。更不要说,还要给"披甲人"为奴,去宁古塔种地了。所以,才有人一听说要发配宁古塔, 直接自尽了事。
至于"披甲人"的身份,其实并非指什么"降卒",但是包括降卒。这个跟满清的"八旗"制度有关。
最开始的"八旗",仅仅是指"满八旗"。努尔哈赤后来收服了蒙古多个部落,又有了"蒙八旗"。在跟明军的作战中,满清又收降了许多汉人军队,就又增加了"汉八旗"。
在《清史稿·兵志·八旗》中,黑龙江的八旗驻军,分为五类,前锋、领催(负责一些文职管理工作,比如册籍、俸饷等,属于军官序列)、马甲、诸匠(各类工匠)和养育兵(主要负责屯田的预备兵)。其中,"马甲,又称披甲",就是"披甲人"。
"前锋兵"组成的是"前锋营",多来自马甲兵和养育兵中的满蒙精锐,不选汉人。他们主要负责掌握旗帜,作为先导等,后来多负责皇帝的先导警卫。前锋兵其实就是精锐马甲兵,也是"披甲人"。
而"马甲兵",即"披甲人",是八旗兵的主力,他们组成了"骁骑营",而且半数以上是汉人。马甲兵也屯田,但他们还要操练,负责作战,所以,充军发配的犯人,就会被分配给他们,帮他们种地。
步甲,应该不属于"披甲人"。因为步甲的地位比较低,他们本身就是下人、家仆或者奴隶,其中就包括那些"为奴种地"的充军犯人。他们没有独立户口,很少真正有自己名下的奴仆。他们比八旗中的包衣地位都低下,包衣至少都是正式的旗人。步甲平时也要帮主人种地,他们的装备、给养也多来自主人。有些比较受家主器重的,可以从家主那里获得土地,还有家奴。但一切都还是在家主名下。所以,不会直接分配奴隶给他们,而是先分给家主,再由家主另行分配。
综合分析下来,"披甲人"就是具有正式旗人身份的"前锋营"和"骁骑营"的满、蒙、汉三族的八旗骑兵。
由网友 围炉煮酒话春秋 提供的答案:
在清朝很长一段时期,常常把犯人"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似乎很让人闻风丧胆,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披甲人又是谁呢?
宁古塔,最初地址在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因为努尔哈赤曾在此屯兵,所以被称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康熙年间,迁城到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是边防重镇,常年有军队驻扎。
在清朝,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一般都是朝廷重犯及其家属,而宁古塔之所以是犯人们的噩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宁古塔这地方很远,从北京过去有三千多里,而且道路艰辛,危险重重。
宁古塔是清朝最北边,距离北京有三千多里,这就意味着,犯人被流放到宁古塔,需要走很远的路,而朝廷规定必须在六十天以内必须抵达宁古塔,犯人身上又戴着沉重的枷锁,因此年轻力壮之人还只能勉强支撑,老弱病残极就有可能在半道上就死掉了。
并且,清朝时期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发,还是原始森林,犯人在前往宁古塔的路上,常常路过这些地方,那里野兽经常出没,运气不好的人可能会被吃掉。
事实上,还有很多犯人饿死在半路上的,因为押送的官兵不负责提供饮食,难免有些犯人携带的粮食不够,身上有没有钱买吃的,结果只能见啥吃啥,剥树皮挖野菜之类的,实在没啥可吃的,就只能饿死了。
《研堂见闻杂记》甚至记载说,犯人在去宁古塔的途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饮血茹毛的野人,他们十分残暴,会将犯人抢去吃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再说负责押送犯人的官兵,他们也都不是善茬,经常勒索犯人,尤其是那些官员及其家属,是他们重点压榨的对象,犯人们身上的钱财被搜刮走之后,可能就没钱买吃的,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死在半路上了。
当然了,如果犯人中有女人,负责押送的官兵自然不会放过,很多女人在途中被侮辱和侵犯,这是常有的事情,女人根本无法反抗,甚至有些女人不堪受辱,最后选择自尽。
总的来说,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多半都死在路上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活着来到宁古塔,即便到了宁古塔了,能不能活下来,也得看运气。
其次,宁古塔实在太过苦寒,生存环境太恶劣。
清朝时期,有个叫做吴兆骞的学者因为牵扯到科场案,被发配到宁古塔,他在宁古塔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宁古塔实在太冷了,常年冰封,不是下大雪就是下大雨,是天下最苦寒的地方。
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由于宁古塔实在太冷,因此生活在那里的人很少,也没有人愿意去那里,除了驻扎在当地的军队之外,就只有土著野人和犯人了。
之所以要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就是因为那里环境太过恶劣,可以起到惩罚作用,有个叫方拱干的犯人就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可见宁古塔确实不是人待的地方。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犯人们来到宁古塔的第一年,如果无法适应极寒季候,可能会被冻死,等熬过了第一年,可能就会好点了,但物质条件的匮乏,尤其是粮食不充足,也会让他们疲于应对。
再次,犯人在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生活悲惨,饱受压迫。
在清朝,一般被流放到宁古塔之人,多半是犯了重罪的官员,他们先是被抄家,然后全家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当奴隶。
犯人来到宁古塔之后,会得到住房、耕牛和土地,但不要以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安生过日子了,其实他们的居住环境很差,辛苦劳作得来的粮食,也都是要上交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留下来作为口粮。
甚至有很多人出身官宦之家,过惯了富贵日子,根本就不会种田种地,这样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吃饭都会成为问题,这种强烈的落差感会让他们感到崩溃,甚至有些人会自寻短见。
除了日常劳作之外,犯人还要给官老爷打杂,给披甲人服劳役,比如劈柴喂马,修建房屋、构建工事,等等,很多都是高强度的体力活,还要被吆五喝六,这样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当然了,也有些犯人来到宁古塔之后,过得比较好,这样的人一般是读书人,当地百姓和将士对读书人还算是尊敬,因此会予以厚待,不让他们从事体力劳动,而是让他们当家庭教师,或者从事公文书写等工作。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吴兆骞就是如此,他刚到宁古塔的时候,因为不会种田种地而心情郁闷,生活也很艰难,后来宁古塔将军巴海听说他很有才,便聘他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授两个儿子额生、尹生读书,还给了他很多自由空间,他因此有机会与朋友饮酒写诗,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住在简陋的草棚里,缺衣少食不说,还要干最重的体力活,甚至遭受披甲人虐待,很多人没等到刑期结束,就死在那里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好奇,披甲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严格意义上来说,披甲人其实就是戍边将士,但跟正规军有些许区别。
清朝采取的是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兵民一体,旗中之人称为旗丁,他们平时耕作,战时就披甲上阵,当然这只是在清朝前期,后期八旗就不再从事耕作了,而是雇佣他人耕作。
虽然旗下之人都叫旗丁,但旗丁也是有所区别的,按照地位高低,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
通常所讲的旗丁,指的就是满族人,他们在旗中享有最高地位,是统治阶层,对披甲人和阿哈拥有领导权。
阿哈其实就是奴隶,是打仗得来的俘虏,以及流放而来的戍边犯人,这些人主要服务于旗丁和披甲人,是被压迫的对象,主要由汉人和朝鲜人组成。
披甲人就相对复杂了,最开始的时候,旗丁其实就是披甲人,努尔哈赤的先辈和子孙,都曾当做披甲人,驻守在边境地区保卫家园。
后来,随着后金逐步对外扩张,实力越来越强大,很多满族其他部落、蒙古人和汉人投靠后金,当时称之为降人,他们被编入旗中成为披甲人,代替满族人戍边,但由满人负责管理。
这种类型的披甲人在后金及清朝前期非常多,但随着清朝战事逐渐减少,国家逐渐太平,投降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因此清廷会派遣一部分人去当披甲人,包括满人、汉人等在内。
到了后来,披甲人就泛指那些帮助清朝戍边的军人了,各民族人都有,而且是世世代代充当披甲人的,他们常年生活在边防地区,尤其是满族的发源地东北地区,更是有大量披甲人存在,前面说到的宁古塔就是其中一个地方。
顺治时期,在宁古塔设置总管,率兵驻扎在此,负责保护东北安全;康熙时期,在宁古塔设置宁古塔将军,后来宁古塔将军移防吉林乌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统留守,但依然是军事重镇。
在宁古塔戍边的披甲人,算是最艰苦的军人之一,因为那里天寒地冻,生活艰苦,常常发生叛逃事件,为了安抚他们,清朝采取了一项措施,那就是将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给他们当奴隶。
因此,所谓"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惩罚犯人,让犯人遭受身心折磨;第二层是安抚披甲人,让他们享受犯人的侍奉,从而稳定军心。
披甲人的生活其实很枯燥,因为并没有那么多仗可打,最多就是例行巡逻,因此朝廷就给他们分配了一些其他任务,比如向当地百姓收税,到库页岛去收岛民上贡的貂皮,等等。
当然了,由于清朝封锁东北,不让汉人随意进入,但也不能让东北发展停滞,所以清廷很乐意将犯人流放到东北,让他们充当苦力,流放地除了前面说到的宁古塔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做尚阳堡,在今天的辽宁省铁岭市,也是很坚苦的地方 。
而犯人作为披甲人的奴隶,披甲人对他们有支配权,这其实是一项长期福利,因为被流放到东北的犯人一直都在增加,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永久流放宁古塔的,他们的子女出生之后,也都是披甲人的奴隶,也就是世代为奴。
因为这一缘故,披甲人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为有人帮他们干活,收入水平也就提升了,他们对清廷也就更加忠心了。
这里说说披甲人的收入,其实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朝廷给的驻军补贴,乾隆帝时期最高,大约每年二十二两白银,粮食十五石,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第二部分就是耕作所得,每个披甲人都管辖一部分土地,这些土地都由阿哈负责耕种,收获的大部分粮食都归披甲人所有。
我们可以发现,宁古塔虽然是个苦寒之地,但披甲人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而随着大量汉人罪犯的涌入,披甲人的素质在提升,宁古塔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披甲人大多都是无知的文盲,给人一种野蛮、落后的印象,这与他们的出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有关,而他们在对待奴隶的时候,也是比较粗暴的,欺男霸女这种事是常有的,这两种人之间关系紧张。
但是,清廷不断兴起文字狱,科场案也频发,因此大量汉人中的读书人被发配到宁古塔为奴,这些读书人饱读诗书,有学问有见识,思想觉悟比较高,久而久之就对披甲人和当地百姓产生了影响,让他们的思想慢慢开化,读书人也因此逐渐受到尊重。
除了前面提到的吴兆骞之外,清朝被发配到宁古塔的名士数不胜数,他们虽然成为了阶下囚,但感染力是巨大的,这种事情在开始上是很常见的。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宁古塔的上层人物,比如说宁古塔将军巴海,他虽然在马上是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但下马之后却成为了汉人名士的小迷弟,他镇守宁古塔二十余年间,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汉学。
受到巴海的影响,他手下的披甲人对读书人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这当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大约到乾隆帝执政后期,披甲人逐渐摆脱了野蛮落后的形象特征,他们的思想逐渐被汉化,很多满族旧习俗也都被他们抛弃。
并且,在一些汉人的带动下,披甲人不再一昧从事耕作了,而是开始商业活动,在这方面功勋卓越的一个人物叫杨越。
杨越是个读书人,因为犯罪而全家发配宁古塔,他刚到宁古塔的时候,无米下锅,无柴可烧,他便拿出私人物品到街上摆摊贩卖,还与当地人用物品换取粮食和柴火,因此成功扎根下来。
后来,杨越开始走街串巷,教当地人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行商技巧,他甚至与妻子一起开了个糕饼铺,制作绍兴风味的小吃贩卖,在当地很受欢迎。
杨越还将家乡给他寄过来的布帛、丝絮拿出来与人以物换物,还教当地人把貂皮和人参拿到街上贩卖,他的知名度也因此越来越大,很多人都知道他,也喜欢与他交往,向他学习各种技能。
当然了,杨越之所以能这么自由,还在于他是读书人,受到了披甲人的优待,而在他的影响之下,宁古塔盛产的人参和貂皮逐渐打开了知名度,很多京城和盛京的商人开始到宁古塔进货,宁古塔的商业气氛就这样建立起来。
到清朝中后期,宁古塔的披甲人还与图们江对岸的朝鲜人建立了贸易关系,两国之间每年都要开一次互市,商贾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两岸,十分繁荣兴盛。
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宁古塔开始出现以汉学为主的官学,驿站也相继建立,交通条件因此得到改善。
当然了,随着宁古塔逐渐"现代化",那里逐渐不再是犯人们谈之色变的地方了,反而是个寻找机会的好去处,还是许多在中原混不下去的汉人的避风港,甚至许多汉人进入宁古塔高层,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占据重要地位。
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披甲人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人了,他们被全盘汉化其实是必然的,这是清廷万万没想到的,但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这样对东北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也减轻了朝廷负担。
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大量东北的披甲人开始分流到新疆和西藏等地,最巅峰时期,八旗中有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披甲人,这些人守卫着清朝边陲地区的安全,同时也成为汉文化的传播者。
总的来说,披甲人的身份有个发展过程,从最开始的野蛮人,变成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世袭军户,但都是受到汉人的影响,由此可见文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