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胡子飞舞 提供的答案:
以前有幸认识一位从小学习螳螂拳的老人,因为我小时候学了点皮毛拳术,就跟那个老人讨论螳螂拳的一些技巧,总觉得螳螂拳攻击性不高属于观赏性的。老人说套路很多招式确实是为了观赏性和教授拳术的流畅性。但是套路里也把一些必须练习的基础招式柔和进去。这样方面平日练习。真正的螳螂拳就几个重要的技击技巧,把某一个练好了就可以一招制敌,基本就致残!有练习的高手会把几个技击技巧都练的很纯熟,那么他与人对战的时候胜算就更大。老人大致的和我说,螳螂拳主要攻击五官分等身体最薄弱但是又很致命的部位。你想一下被一个练了几十年螳螂拳的手指戳进眼窝你还能有战斗力?有人会说就是没练过螳螂拳的指头戳眼睛里也一样啊。那么问题就来了,你和一个苦练了几十年螳螂拳的人谁会更准更快的戳中对方的眼睛呢?比如穿着铁鞋的戳脚,铁砂掌等等一些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看家技击技巧。能开宗立派的拳师哪个不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有些还包含了擒拿摔法点穴反关节打击等等一些技击技巧。
由网友 就叫哥随便吧 提供的答案:
郭云深注解拳经上面有明确说明,传统武术分三类,演法(表演类,好看,为了推广或者收徒挣钱养家,以杨露禅为例,为了给北京的达官贵人推广太极拳,简化放慢动作,使得太极拳更好看),练法(平常练习,忌讳外人观看,原来练拳,外人偷看,叫偷师,后果很严重。讲究抱元守一,一趟拳练下来脸不红,气不喘,不泄气),打法(忍无可忍的时候,搏命之术,讲究瞬间爆发,抓住机会,把练法所积攒的气,瞬间在一点上释放出去,要力图一招制敌,不留后手,所谓狮子搏兔,全力一击。)所以传武没办法推广,更没办法证明自己能打。小说上以命相搏的时候,还留有后手或者还留有余地,讲究正大光明的,纯粹胡说八道。传统武术以命相搏的招式全都是插眼,顶心,踢裆之类的。力图一招让你丧失行动能力或者一招让你终身残疾甚至一招让你死亡的路数。
由网友 行者九一 提供的答案:
我们村就出过一些武家子不过年龄都挺大了。现在年轻人都没有学的。我爷爷的一个老友。是一个个子挺小的小老头。练武基本不让别人看的。因为我爷爷以前是运货的。年轻时候跟他学了两招。现在感情都挺深的。那年村里拆房子。就到我们家住了。他每天早上都练我看他的手指。指甲是那种变形的。顶部尖尖的,手指非常粗。骨节也特别突出爆发力非常大。步伐非常玄非常快,一般人真进不了身。70多岁,身体还是挺硬朗的。以前他们家的老核桃树。树干凹进去一大块儿。都是他天天练武抓进去的。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他一抖就能把人震出去。肌肉和一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的肌肉是有弹性的。而他的肌肉确实跟铁一样。那年赶集的时候被一个铁匠说笑话说你再厉害,我徒弟一铁锤下去能把你砸死。然后他一把就把那个铁匠锤柄给撅断了。五六十年的真功夫。就那格斗赛的真不是他一招的对手。一抓下去你哪个地方能受得了?
现在有些没有师父而且学艺不精的伪装大师用两三年三四年的功夫招摇撞骗。这才是抹黑中国武术的根源。
由网友 黄容川 提供的答案:
当年曾教过一个初中孩子八极,练了三个月就出手把同学的椎骨打成了骨裂。他家赔了人家钱,他家里富裕赔点钱不当回事,我却不敢教那孩子了。
传统武术本就是杀人防身用的,动手无禁忌,哪儿危险打哪儿,正因为如此才屡被官府禁止。八极拳特有的进攻劲力、招法更是极容易把人打死打骨折,擂台是比赛又不是玩命,真功夫不上擂也是法治社会的要求。
但历来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总希望出来个人露两手让大伙瞧瞧,但真要是伤了人也还是谁惹的祸谁自己担着。
由网友 王胤鑫 提供的答案:
我来给你们说点干货吧!我是练中国式摔跤的,也算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和武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和现代搏击的人没事也一起玩,一起练。我看到了一些东西,是内部的。
第一,忘记武打片武打小说。岁数越大越不能打,九十岁张三丰,打一个十四五的孩子?讹死那个孩子倒是真的。搏击真正能发挥出力量技巧战术的年龄在十一二岁以后,到30岁为止,算一个高峰期。至于三十多,八九岁的就打得很好的,都是少数。另外武侠片那种一蹦几十米,一下举起几百斤东西还玩的很溜,那是不可能的。一个手玩一个二十斤的铁棒都难度非常大,可以试试。
第二,有人说古代人和现在不一样?力气大,个子高,你看见了?古代吃的没有现代人好,训练也没有现在科学。古代得个感冒就有可能死人知道吗?平均寿命五十岁。另外古书记载的东西很多也不是尽然,很多都是简写,给人联想空间,另外也有加工夸大。你相信这种可笑的的东西,你有病赶紧治。
第三,内功是什么?不是一出拳就跟龟仙人一样气出去多远,没这么夸张。更不能得花落叶皆可伤人。内功绝大多数人能达到的目标就两个,一是让内脏加速工作,达到锻炼内脏机能。二就是在剧烈运动中,快速大量持续的吸入氧气,达到持久运动。当然有技巧,也需要动脑子,但是没有这么邪乎。这第二条就是武术里说的什么叫内练一口气,懂了吗?没有师傅谁告诉你这个?
第四,你看很多传武自己跟自己玩,自己跟自己练,他们的关节,韧带,骨骼,肌肉,不经常和其他人类产生碰撞,硬度不可能好。也许一比试,一切磋,互相身体一碰撞,人家骨骼撞你韧带关节软组织上,一下就扭伤挫伤,骨裂。别说发挥,能站住就是好事。这也是武术里说的外练筋骨皮,懂了吗?当然很多人达不到上场的资格,这头一条就不合格。
第五,自己跟自己练,体能也不可能过关。很多业余爱好者打沙袋三分钟不费劲,跳绳三分钟很轻松,再歇一分钟接着练。可是给他一个大活人,打吧,一分钟累死你!因为什么?因为自己玩是一个相当思想放松的状态,肌肉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松弛,呼吸什么时候急促,什么时候平稳都有自己固定的规律了。可是你跟活人打,你能有这种规律可言吗?另外你看那些不怎么经常比试的,浑身僵硬,肌肉都在紧绷状态,体能快速下降。这就是死劲,不会活劲。当然也没什么死肌肉活肌肉一说。
第六,搏击不是你把你自己练残废了,上场敢打敢拼就能赢得。你得动脑子。有人说你看李连杰打得拳多好?我给你一段武术套路,你真用心模仿李连杰,一年下来,你也有模似样的。另外你说谁谁谁有硬功夫,劈砖,踢树,我不否认这是下功夫练的,可那是时间堆出来的傻功夫。遇上一个会动脑子,比你眼界起点高的,你真的一辈子赢不了他。你得会晃对手,骗对方,至于怎么整?你得亲自学了才知道。这个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第七,别总说我看什么功夫视频,你看八百遍也会不了。任何门派,任何项目的基本功,也就是无限接近在打活人时候的样子。但是绝大多数基本功,自己玩和真使用,样子都会不一样,有的甚至完全两回事。另外小细节,诀窍,规律,没有专业的人告诉你,你悟不出来。击打类的可以游走,可以大范围移动,没问题,甚至这是个好战术,我手或者脚哪怕蹭到对方,得一点,没问题。可是摔柔类的,你总跑,没法分出输赢。裁判看你总跑,消极比赛,甚至取消你比赛资格。师傅要是看你总跑,直接把你轰走,你太丢人。摔柔就是直面对手。摔柔类的比击打类的吃功夫,一个步眼没到位,人就倒不下去。当然技巧比击打类多,动脑子骗对手也更多。
第八,武术理论是可行的,可当初有些混蛋师傅,既要冲文化人,找一些读过书的给他们的拳普刀普秘诀润色,又要学说书先生一样,一个月的书说三个月。要不教完了徒弟不给学费啊。所以导致有用没用的一大堆。另外这师傅死的早,没来得及告诉徒弟本来是什么意思,徒弟傻大胆瞎猜模式开启,导致越学越歪。明师出高徒,不是名师出高徒。真有五十多岁省教练把招式说错的时候。这是我亲眼所见。
第九,别总说军队练武是武术有威力的体现。军队也得让士兵锻炼身体,但是武器,战术才是最值钱的。人少永远打不过人多。要不然古代军队招收一群精英不就可以了?现实中一个没怎么练过的有一个短棍,完胜一个业余搏击选手。都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武馆实验过的。
第十,招式杀人存在,可是你得去练。先基本功,再自己徒手练,再拿器械练,再拿真人演示,再在比赛或者较量中提前骗对手,晃对方,瞅准时机使出来,还得成功,最后再改进为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是多少步?练功不是你们想象的这么简单。招式不是掐诀念咒,你说一遍对方就躺下了。你当着你对手练一遍招式对方肯定倒?没有脑子,没有经验,没有苦练,做不到。
十一,很多功夫教学视频,底下一帮评论的说,这招怎么破,怎么破……我无语。你找一个绝对配合你的,你试试不就完了。在场上,你脑子能想到,身体不一定能做到。更何况想都想不到,谁给你那个时间去想。
最后,传武很多人挺混蛋的,他们知道除了热身,套路,简单的基本功后,还有难的基本功,用人练招,力量体能训练,还有同门师兄弟要互相切磋,拆手,比试,较量,可是他们觉得打活人太难,所以真的硬生生不要脸的遗忘这些环节。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有些杀人技用护具,规则,裁判,实力预判等环节是可以避免大伤的。可是有谁去做?小伤怎么办?练武还怕小伤?不如去练插花。
由网友 北漂VS深漂 提供的答案:
杀人术。
抗战时期,日本军队和中国军队拼刺刀,一开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随着一个个战士倒在血泊中,逐渐积累经验,终于逆转了劣势,拼杀技术甚至超过了日本。乃至于刺杀在现代成了中国五大单兵技术之一。 [1]
最厉害的武术,是建立在杀人的基础上,而且是战场上一次次修罗场般的优胜劣汰。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杀人术。
广义上来说,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就存在"武",而武之术便是武术。
武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宋·颜延之 的《皇太子释奠会作诗》: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这里的武术便是广义的意思。
至于狭义语境的武术,即便上推到张三丰,也不过700年。如果从张松溪开始算,不过500年。通常情况下认为,现在意义(狭义)的武术一般追溯到明前。 [2]
太极、八卦、八极、形意、咏春等内家拳,都是在1840年前后诞生的。
- 注:内外家的概念是黄宗羲提示来的,最初外家主要是少林拳。不少拳术能溯源到黄宗羲的时代。而民间流传的内家拳专指内三家为首的拳法,已经是民国的事情了。哪怕到目前为止,内外之分,依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个人认为,完全不修内的才是外家。对于一口咬定某些拳种就是外家的,本人不予置评。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
传统观点认为:内家拳以武当道门为代表,外家拳则实指篙山少林派,故人多谓道为内家,释为外家。内家拳专于内功,以柔胜;外家拳专于外功,以刚胜。 [3]
还有以刚柔分外家内家之说,还有以先发后发分内家外家之说,还有以功夫硬软分外家内家之说,还有以地域之南北分外家内家之说等等。 [4]
武术这个词流行的时候,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情,在之前常用的是武艺。 从艺变成了术,这个流变现象也是颇有玩味的(例如戚继光作品,通常提到的是武艺)。
虽然武术这个词在正规场合,通常都是用的广义的语境。但大众在使用的时候,却多是狭义的语境(例如咏春、形意等)。例如,这个回答下面,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在讨论近代拳法。
而武术的现代定义是什么?
运用拳脚、兵器等攻击和防御的技术。
最强的武术,往远了说,我们知之甚少,但如果翻翻数百年的历史,却能发现集大成者是——戚继光。
最强的功夫永远是最直接,最有效,距离最短,速度最快。
例如枪术的基本方法: 拦拿扎。[5]
对比一下传统拦拿扎和现在武术中的拦拿扎套路:
网络配图侵删
通过对比图可以发现,武术套路的拦拿扎为了让动作更加的优美和好看,更加的大开大合。但在战场上,动作多了0.1秒的时间,很有可能你就已经死了。
戚继光凡在《比较武艺赏罚篇》中云:
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直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那些觉得花架子有实战能力的,500年前的戚继光早就拍了你一脸: 各色器技营阵,杀人的勾当,岂是好看?
表演型和实战是完全不同的道路,距离一个更加极端的例子。真实枪战中,你摆几个pose,耍帅几个动作试试?
自古以来,最强的武术永远是兵器之术。
内家拳的兴起,正是因为元、清普通人兵器的被剥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徒手搏杀术罢了。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内家拳,总是存在一些兵器套路遗的痕迹(例如形意拳从枪法之中吸取经验 [6] )。但拳法终究只是拳法,在战场上实用性不大(战场上,基本上刺刀拼完了,大多数都是撕咬在一起)。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提到:
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 故存于后以备一家。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 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 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
有不少人,正是拿戚继光的这一句话来否定传武。首先要知道,传武不仅仅是拳术,也不仅仅只是套路。在戚继光的眼里,武术(武艺)都是一个东西。只不过现代人受到武术套路、内家拳等不同范畴的影响,总是会把武术这个词更加狭义的理解。
即便如此, 戚继光对拳法也是给与肯定的,而且是武术的入门需求。练出身法、手法、脚法,最后无往不利。随后戚继光更是安利了宋太祖长拳三十二势。
无独有偶,被认为是内家拳祖师之一的张松溪,正好和戚继光是同时代的,而且戚继光对张松溪并不感冒。确切的说,在相关作品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张松溪。要知道,戚继光在《拳经捷要》中明确点评了同时代的拳术高手:
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回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剛,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取,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 [7]
通过这一点,也能看出戚继光对他当时所处时代的其它拳术是一张嫌隙脸:传承断绝,偏安一隅,还是集百家所长更好。
拿戚继光的话反传武的,得先搞清楚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戚家军很厉害,诸如什么,百战百胜,高达10余万斩级记录,什么十六七世纪东亚最强军队。但要知道,戚家军也就4000人左右,由民工和矿工组成。 [8]
戚家军是怎么炼成的?
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严格的筛选、淘汰机制(见附录)。
现代人本应该拥有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反而不少人却把那种没有实战过的武术,吹上了神坛。
乱世为了生存而演化出来的少林武术,是现在和平年代能比的吗?
你总不能拿着刀去砍和尚,让他们提高实战能力吧?更何况,现在的少林武术也已经有养生方向发展的趋势。只要没有进行过实战训练,便不会有多少实战能力。对于当今现存的传统拳术流派,即便排除那些造谣撞骗的,实战不行那才是正常的。
说得不好听,崇洋媚外的因素极大。主流群体直接接受了西方的擂台赛项目,但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化、科学化漠不关心。最后粗暴的甩一句,MMA、拳击吊打传武?然而,MMA吸收了咏春大量的经验。
另外,传武自己不思进取,死守"老祖宗"的东西,根本不愿意进行科学化的改进。而且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也有一些特殊,凡是改进过的东西,就变成了新的东西,和曾经的东西完全划开。
例如,凡是中药进行科学化的有效成分提取,一些人眼里那就完全是西医了,和中医完全划开。难不成,中医就完全被限制在了现代科学的大门外?但提到西医的时候,又完全避开了西方的传统医学,直接等同于西方的现代医学。
如果这是西方话语权下,对中国青年意识形态的影响,这里不多说什么,这种情况会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有所好转。如果,单纯反对不科学的中医,那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但以后和他人撕逼的时候,还望正反双方在概念上能够先统一一下。
扯远了。
传武要有生命力,那就必须有革新的精神。
一代武艺集大成者的戚继光,如果他死守历史经验,他能训出戚家军?
既然作为现代人,那么就要拿出李小龙的精神出来,结合现代科学(当然,对于李小龙训练法中的极端部分,还是不要学了。虽然李小龙的训练已经颇具有科学性,但很多东西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还不够科学)。 [9]
个人认为,实战能力(以下对比,都是在重量级相当的情况):
杀人术>MMA>拳击>内家拳>武术套路。
为什么内家拳<拳击?因为相比起百年前,现在内家拳实战越来越少,甚至有部分可能连武术套路都不如 [10] 。当然,如果内家拳能够得到拳击那样的科学实战训练,实战能力当然可以超过拳击。
鄙视传武的,可以好好想一想。
如果让传武和西方主流武技放在同样的饮食和科学训练环境,同样的实战训练之下,再来对比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对于那些故步自封的传武练习者门,终究会被历史淘汰。如果年轻人能够对传武有着改革之心,并集成和发扬,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
那么「传统武术中最强的功夫是什么」?
杀人术来说,最强的应该是枪术。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枪百兵之帅、长兵之祖。 [11]
对于拳术来说,最强的应该是太祖长拳,确切的说是戚继光记录的太祖长拳。
赵匡胤这位开有宋三百年基业的皇帝,不是单凭着权谋来驱使部伍的,他本人也精通武艺,又能以武艺训练将士,所以将士奋勇,左右效命。相信‘皆善武艺"内侍数十人,都是太祖亲自简选教习的豪侠之徒,很可能就是通过他们的转相传习,宋太祖的棍法和拳法得以传布世间,并传之后世,从而为他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赫赫名声。 [12]
如果题主问的是太极、八卦、八级、形意、咏春等近代拳术谁厉害,从民国被人津津乐道的宗师来看,练形意拳的宗师最多,咏春在世界范围的文化输出更大。但咏春和李小龙的推动不无关系,单纯实战的话,形意拳可能是数一数二的。 [13]
究其原因,应该主要是简单、直接,而且注重实战。所谓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便是把速度、力量、有效的精髓,诠释得淋漓尽致。
刚猛、简洁的八极拳等,实战能力应该也在前列。
总体上来说,只要注重科学训练和实战,迅猛类的内家拳应该都是大同小异。
但现代习武者大多没有实战经验,而且不练力量,不练速度,落入了拳式、发劲、动作套路的窠臼之中。
真想要通过学习传武提高实战的,麻烦先练出黄飞鸿那样的体魄。但真的练出黄飞鸿那样的体魄,可能人家又去学习MMA了……尴了个尬……
附录:
《纪效新书·卷六·比较武艺赏罚篇》
各总哨队伍官长,俱以分数施行赏罚,一分以上责成各伍长,二分以上责成各教师队长,三分以上责成哨官,四分以上责成把总。
凡长枪,锋要轻利,重不过两;杆要梢轻,腰硬根粗。
凡狼筅,各要利刃在顶,长一尺;四面竹枝须坚直粗大者。
凡八杈棍,俱要长一丈二尺。盖短兵须长用,庶可入长枪,每人解首一把。
凡弓箭手,弓要副各力,箭要铁镞,务三十枝,仍各长大腰刀一把、解首一把。
凡弩弓,要力大新坚,每弩毒药一瓶,铁箭一百枝,每人腰刀一把、解首一把。
凡立牌要高阔,过得后面持枪之人。每人利长腰刀一把。
凡藤牌要坚大轻,遮一身。每人长刀一把,弃枪三枝。藤牌无弃枪,如无牌同。盖长短势绝,急不能入,须用弃枪诱之,使彼一顾,则藤牌乘隙径入矣。以上各条,违犯,照前分数,军令连坐。
凡火器,装药竹筒、火绳药线、匙锤油单、火药一有不全,入场忘记悬带随身,及药不干燥,各不如法,队长同罚,本犯加治。
凡兵随带百样军火器械,随坏随治。如力不能私制者,即明禀各总处呈置给用,把总官每平时调查。
凡人之血气,用则坚,怠惰则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君相亦然,况于兵乎?但不宜过于太苦,是谓练兵之力。
凡兵平时所用器械,轻重分两当重交锋所用之器,重者既熟,则临阵用轻者自然手捷,不为器所欺矣。是谓练手之力。
凡平时各兵须学趋跑,一气跑得一里,不气喘才好。如古人足囊以沙,渐渐加之,临敌去沙,自然轻便。是练足之力。
凡平时习战,人必重甲,荷以重物,勉强加之,庶临战身轻,进退自速。是谓练身之力。
凡呐喊所以壮军威,有不齐者,巡视旗拿来,治以军法。
凡什物器械,刻名队装油在上,以便查考及疏失。
一、比弩,以六十步为式,把高五尺,阔一尺五寸,三箭中二枝为善射。
一、比枪,先单枪试其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复二枪对试,真正交锋;复以二十步内立木把一面,高五尺,阔八寸,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每一人执枪二十步外,听擂鼓,擎枪作势,飞身向前戳去,孔内圆木悬于枪尖上,如此遍五孔,止。
一、试射,官尺八十步为式,把高六尺,阔二尺,每三矢中二矢为熟。
一、试狼筅,先令自使,看其身手、步法,次用枪对较。凡长枪哄诱不动,又能遮隔不入,为熟。
一、试钗钯,先令自使,看其身手步法合一,复单人以长枪短刀对较,能架隔长枪刀棍,翼狼筅出入杀人为熟。
一、试刀,以能冲入钗钯,狼筅不及遮隔为熟。刀法甚多,传其妙者绝寡,尚俟豪杰续之。
一、试挨牌,每一人执牌面左,一人执狼筅面右,俱牌后遮严,分面立定。枪等杂艺,俱照鸳鸯阵立定。前设长枪一人为敌。俱锣响坐定,听吹孛罗起身,点鼓两处俱进,擂鼓吹天鹅声喇叭纳喊一声,敌兵执长枪,以枪高处戳入,牌身高起,阁枪头上过,阵内长枪伸出杀敌,急复原伍次;敌兵长枪戳脚下,牌兵用牌坐落,阵内长枪出杀敌,急复原伍次;敌兵长枪由左戳进,期伤牌兵之臀,左面狼筅拿枪长枪出杀,左面短兵即随枪以出,防长枪进老,故短以救之,急收原伍次;敌枪戳右,欲伤右边,后二个枪手牌兵即以右手所持腰刀砍其枪,右面长枪出杀,短兵随出,同左边之例云。如贼亦有数人前来,则长牌当中只顾低头执牌前进;左筅防左,右筅防右;左枪随左筅出杀,右枪随右筅出杀;左短兵防左枪进的老了救援,右短兵防右枪进的老了救援;藤牌乘二筅之势,于筅中滚出,以杀为务。鸣金急复原伍。进止、阖辟、左右、前后,恁是如何厮杀,定不可乱了原伍。
一试藤牌,先令自舞,试其遮蔽活动之法。务要藏身不见,及虽藏闭,而目犹向外视敌,又能管脚下为妙。次以长枪对较,令牌持标一枝,近敌打去,乘彼顾摇,便抽刀杀进,使人不及反手为精。
一、试标枪,立银钱三个于三十步内,命中或上或中或下不差为熟。
一、试火器,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阔木牌,三发一中,十发七中为精。
一、试火箭,以八十步,亦用铳把平去中式为精;歪斜不中,果系作不如法,免究其兵;制作既精,放不如法,究兵。
一、千里雷点放,缓急不误,为熟。临时奇遣,不载数内。失忘随炮应用之物及损坏信药等项,俱重治。
一、旗法,随鼓紧慢行,如磨旗之时,两手托开,阴阳拿住,高举,伏身、转腰、绕头过一遭,方才竖起。
一、试打鼓之势,用以木槌二根,起迟下速,两手高举过额,而著鼓泥里为可。
一、在场比较法
凡操毕,各兵坐息稍久,主将亦暂退休养精神,即升堂吹孛罗,各起身,从便习学,听中军官竖起蓝旗一面,当中点之,各营狼筅手俱听鼓,由发放路集中军两边,金鸣鼓止,用后式装成文册点名,比较如前条法。比较赏罚毕,仆蓝旗,各照原路回伍,听鸣锣坐息。盖狼筅之功在竹,属木,故举蓝旗以应之。次举黄圆旗,长牌藤牌手一照狼筅手点鼓通集台下,比较如前条约;赏罚毕,仆旗,各回原伍。盖牌主御,故举黄旗以应之,而圆则象形也。次举白旗,各营长枪手一照狼筅手号令,赴台下,照前条约比较赏罚毕,仆旗,各回原伍。盖长枪之利在刃,刃属金,故举白旗以应之。次举黑旗,各营各色叉钯短兵一照狼筅手号令集台下,各照前条约比较赏罚毕,仆旗,各回原伍。盖短兵势节险短,如水之激,故举黑旗以应之。次举红旗,立把子各营鸟铳火箭弩手俱赴台下,比较毕,仆旗,各还原伍。盖神器属火,而弓矢皆前行之器,故举红旗以应之。
左篇乃比较册由头
一、比较武艺,初试定为上等三则,中等三则,下等三则。再比,仍如原等者,不赏;进一则者,赏银一分;进二则者,赏银二分;超进一等,赏银五分。一次原等,免责;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进者,打四十棍,革退。如有不愿打者,每一次追一分,二次追二分,三次追三分,即付武艺考进之人充赏。
一、赏罚,鸟铳三弹中一者,平;中二者,赏银一分;中三者,超赏五分。一次不中者,打三棍;二次不中者,打六棍;三次不中者,打九棍;五次不中者,打四十棍,革退。不愿打者,一次罚银五厘,二次一分,三次一分半。弓弩同例。
由网友 砷杨807 提供的答案:
很正常,你看八极拳打击方式,过于歹毒,不讲擒拿只讲打与摔,比方他出手就只认太阳穴,心口,裆部,眼睛,没别的招最多再来一个铁山靠,然后天天练肌肉,练怎么打的狠,不说别的就是一个自由搏击选手这样打人也会出事情,回过来看看八极拳专打犯规位置,而且不是一下两下就是把人打到了可能下意识的会补上一招谁受得了。就是普通自由搏击这样玩也不行啊
由网友 中医武术探险猎奇 提供的答案:
今天说点传统武术中的真东西,小时候,教我武术的师傅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小工厂打更的,他曾经是一个和尚,好像是五台山的,当然,现在五台山多假和尚了,后来他被迫还俗了,被安排到一个小工厂看门打更,一般人都看不起他,但我师傅对他特别恭敬,他和我师傅是在公园锻炼认识的,早晨常在一起锻炼,练的都是一些养生的功夫,一次在没有外人时,老爷子给我们表演了他的武术功夫,一是抖手飞出一核桃大的钢球,把一块一寸厚的木板给打透了,跟子弹似的。二是飞出一硬币大小,铁垫制成的金钱镖,竟深深的没入木板中了,三是一般核桃轻轻一捏或用手指一点就碎了 ,后来,他老曾大概指点过我,他练习暗器的方法与众不同,他从不像传统练习暗器那样,反复对着镖靶练习扔暗器,他的练习方法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闭目打坐揉两个核桃大的钢球,按他老的说法,只要把内功练好了,能把内劲使出来,那么,只要稍加练习,暗器功夫就练成了。
由网友 学成文武艺 提供的答案:
还真是这么回事,功夫的确不适合上擂台,比如螳螂拳攻击的部位都是人体要害,但竞技比赛禁止击打人体要害,如果让螳螂拳练习者上擂台跟搏击比重拳重拳肯定要吃亏的,因为螳螂拳原本就把手握成勾形。
曾经有一位搏击人士挑战传统武术,号称允许踢裆、插眼、锁喉,问题是这样的"比赛"是不可能被批准的,要真是有人给他来个致命一击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八极拳讲究"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速战速决不可恋战",稍一含糊错过战机倒下的可能就是自己,当对方要害暴露的时候要迅速出手解决对方,而不是像擂台搏击那样随意暴露后脑和裆部,这也是传统武术跟擂台搏击格斗姿势不一样的原因。
功夫是杀人技这话是武术运动员吴京说的,他说的基本靠谱。至于那些"武术大师"跟徒弟表演的根本就不是功夫,他们本身也不会功夫,因为他们不需要,以他们的身份没人敢招惹他们,他们赚钱也不要真功夫,那他们还练功夫干吗?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