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糖尿病活不过20年是真的吗?_糖尿病是不是活不了几年

由网友 余音绕梁911 提供的答案:

我妈妈是年轻时候33岁那年查出糖尿病 因为是家族遗传,她的两个弟弟后来也得了糖尿病。妈妈性格开朗,记忆力非常好,心算口算飞快,买东西几斤几两飒飒的比卖货的算的还快,她整天笑声朗朗,办公室走廊这头到那头,时常回荡她的大嗓门,同事都叫她开心果。

自有了糖尿病后,开始了漫长的药罐子生活,降糖灵,二甲双胍片等,中药西药,新药特药,饭前饭中饭后的没少吃,后来年龄大了血糖始终居高不下,加上了胰岛素,每天打四针,有短效的和长效的,胳膊和肚皮上布满针眼,有时候扎破血管还会淤青几天的,看着可怜又无奈。偶尔去饭店吃个饭,掏出胰岛素打针,经常把小服务员还吓一跳,妈妈经常自嘲说不要误会呦。

妈妈得病时太年轻,时常想如果是在老年时得了也够本,和糖尿病抗战了40年,这期间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后来肾病综合征等老年病,一周三次透析奔波,一辈子嘻嘻哈哈的大嗓门妈妈,在73岁时不再受病痛折磨,走了,今年是妈妈走了三周年,泪流满面,回答友友问题,顺便纪念一下,愿她老人家安息。愿所有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由网友 快乐柑桔VI四嫂 提供的答案:

我姑姑今年86岁了,从40多岁检查出来了糖尿病后。一直坚持吃药,不吃含糖的食物,水果也是一口不吃。天天喝玉米面粥,把菜放在玉米面里摊饼吃。

姑夫6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一直一个人过日子。70多岁的时候,糖尿病并发症在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回来后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好了之后天天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和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打扑克。满口的牙齿一个都没有掉,头发也还是黑的,一根白头发都没有。

80多岁的老人看起来就像60多岁一样,就是两条腿没有劲,走不了远路,只能在小区里走动。两个儿子每个星期来給她打扫一下卫生,陪她聊聊天。

由网友 潇洒再现辉煌 提供的答案:

我是2015年在青岛人民医院查出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18.7,人消瘦、要喝水,基它症状没有。医院当时叫住院治疗,我没有住院、没有打胰岛素,服二甲双胍(格华止)加拜糖平,今年已经8年了,在三甲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6.1左右,肝肾功能正常,尿的微量白蛋白正常,甘油三酯等等都达标,目前没有任何并发症!我舅舅今年80岁了,糖尿病38年了,上次他80岁大寿,我们都去为他老人家祝寿!事实证明糖尿病只要血糖控制好了一样能长寿!

由网友 豁达繁梅 提供的答案:

糖尿病人得了这个病活不到20年概率应该没有。我母亲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得了糖尿病,去年底的时候,也就是在老妈85时岁去世了,直到她去世也不是糖尿病的诱因,其实,得了这个病之后,只要尊医嘱,按时按点吃药,检查。生活自律,有个良好的心态,长寿不是梦。

由网友 张学勇123 提供的答案:

在糖尿病的患者当中,有的是能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大有人在。得糖尿病的人群中有轻症患者,中度患者有严重的患者。这三种患者来说,轻症患者比较容易活的岁数大。因为什么呢?第一轻症患者发现了病症以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吃药合理的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吃饭呀,锻炼身体啊,各方面很好的,注意。所以啊。这类人就可能和普通人差不多,活的岁数挺大。重度重度。这样的患者,你如果不积极的主动治疗,合理的管理自己,还是那么的大吃二喝。不注意锻炼自己的身体,那么中度的也可能发展成重度的了。也会越来越重,各种的并发症也来了。所以说啊,这些患者呢?我们就要很好地把它重视起来。按时吃药,定时去医院做个化验,看看各项指标是否达标了。也是根据自己的身体各个方面吧,家人医院和个人积极的配合,你才能往好的方面发展呢。这是我说了点我个人的建议,因为我也是一个血糖高的人,我是一个轻症患者。不知道对大家有帮助吗?欢迎评论吧。

由网友 小玲药师 提供的答案:

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好,我觉得需要说些实际例子:

我在医脉通上看到一个美国的病例,患者名叫唐纳德·雷,4岁时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当时医生曾悄悄跟他的爸妈说:雷能活到20岁,已经算是万幸了。

而这位患者在2020年7月3日刚刚度过自己的86岁生日。

过去的医疗水平没有现在先进,医生对糖尿病的认知也远远不如今天,

根据当时美国国家糖尿病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胰岛素的使用虽然能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有所延长,但是预期寿命仍然较短,雷的医生当时就是这样预测的。

但是雷和雷的家人没有向命运低头,每天三支胰岛素已经成为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是必须要做到的,每天监测血糖5次是常态。

正是由于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雷与糖尿病斗争了近80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活不过20年"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患病的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如果是先天的因素,我们没办法,可以通过按时用药、健康生活等来控制病情,防止恶化;

如果是后天的因素,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或疾病因素导致的,建议纠正之前的坏习惯,严格要求自己,按时用药、注意饮食、适度锻炼,是可以向雷那样长寿的。

我是药师杨玲,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

由网友 全科医聊 提供的答案:

我是一名全科医学主治医师,日常工作接触最多就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我可以肯定的说,说糖尿病活不活20年这绝对是谣言是无稽之谈!

不说别人,但就我自己的亲姑姑,有糖尿病30多年,目前已经80岁多岁高龄,依然身体很健康,我已经在文章中多次举过她的例子。

而很多的名人也可以作证,比如有报道宋美龄活到108岁,糖龄68年。张学良活到101岁,糖龄60年。而据报道,在2011年,美国老翁克劳斯欢度90岁大寿。因为他已经罹患糖尿病85年,他改写了美国糖尿病人活最久的纪录。

有动画电影中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对你不公,那就和它对抗到底!",套用哪吒的这个话,旨在说明,糖尿病患者不能听信谣言,只要自己能够注意,依然可以长寿,并非有仅仅活多少年之说,没人能够给你定生死。

所以说,得了糖尿病这几两个极端的心态不能有:

第一,过于紧张。

很多患者从得了糖尿病开始,就终日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过度担心糖尿病会缩短寿命等等,以至于有时候过度节食,这种情况是不提倡的。

首先过于紧张于事无补,不仅不会对糖尿病控制有利,反而会造成身体激素分泌紊乱,加重糖尿病控制力度。

第二,不重视,有时破罐子破摔。

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身体没有不舒服,就觉得糖尿病这个疾病不要紧,而没有意识到糖尿病会有长期的慢性身体损害。另外,也有糖尿病患者觉得反正是得糖尿病了,又治不好,干脆该吃吃,该喝喝,痛快一天是一天。

岂不知这种心态是更加错误的,这种心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出现早,尤其严重并发症,会使患者寿命缩短。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发生尽管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那就是尽管血糖控制良好,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的发生。

很多人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造成寿命缩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并发症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之说。而引起寿命缩短的主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这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所以说,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就需要长期的综合管理。

糖尿病患者如何来延长生命?

第一,正确的心态,

糖尿病开了,既来之则安之,用正确的心态面对,那就是既不能过分担心,更不能放任不管,用积极的心态控制血糖就可以了。

第二,贵在坚持。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一旦得了糖尿病,就需要终生管理,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血糖,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所以说,贵在坚持。

第三,学习糖尿病知识。

得了糖尿病,就会有铺天盖地的糖尿病知识汇集到你身边,因为你会自觉不自觉的打听,你身边的人也会帮着你打听,这些信息都需要积极的甄别。尤其是听到可以偏方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治愈等等信息,更要积极的进行鉴别,这些十有八九是骗人的。

学习糖尿病知识,一个是学习正确的防控知识,另一个是学习积极的心态面对糖尿病,还有一个是学习如何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以及如何更好的管理糖尿病并发症。

积极的学习正确的糖尿病知识,不信谣不传谣。

第四,如果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就要积极的治疗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的发展和发生。这就首先需要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知识,比如说出现下肢疼痛、皮肤瘙痒、 心慌胸闷、视力模糊等等,就要考虑并发症到来的可能。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日常积极的观察身体不适,怀疑并发症发生,就要积极的就诊治疗,同时查找是否有引起并发症发生不当做法。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幸得了糖尿病,不要过于紧张更不要相信所谓的糖尿病活不活20年之类的无稽之谈,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糖尿病,用积极的心态去管理好血糖,这才是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我是 码字不易,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由网友 ws年代 提供的答案:

糖尿病只要你按时吃药控制好血糖就不是病,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或者你把它不当回事,既不吃药又不进行饮食控制整天的胡吃海塞等到并发症出来了,才想起来治疗恐怕来不及了,那样的话别说20年,可能你早早的就见上帝了,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后,积极的配合医生按时吃药,管住嘴,迈开腿,那样的话糖尿病就不是病,不要说20年,估计你活到死没有问题。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