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书香心理 提供的答案:
你找的啥心理咨询?你的孩子你们还是没有找到心结,无条件接纳是让孩子感受爱,不是让你们放弃是有方法的,还是父母出了问题没整明白,我不知道你的孩子生下来和他们分开过没小时候?好的心理咨询会带来整个家庭爱的流动,不是这样的结果呢!
由网友 壹儿 提供的答案:
无条件放手和完全接纳只是概念,要在行动上做到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更多自我修炼。
孩子产生问题是结果,原因在家庭教养教育中早已形成,现在网络与学习内卷使事情变本加厉。
你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这件事情,我认为不妥,会让原本敏感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病的,从而有了更严重的自我否定。
虽然心理医生可能会有帮助,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我觉得父母先去咨询心理医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改变。因为孩子的改变全靠家长的改变。
你在陈述中提到喊他出去锻炼5次只答应1次,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你还是对他有逼迫。
尽管如此,如果他答应了一次,你就可以在那一次抓住机会大肆表扬他。
孩子已经严重自我否定,严重缺乏价值感。家长一定要逮住很细微的机会就表扬。
有时候家长会觉得那样表扬孩子会很虚假很肉麻,但是孩子不这么认为,他们缺乏的就是家长的肯定,是外界对自己的积极反应。
这种反应多了,让他会对自己改变态度。有了对自己的自信,才会有在行动上的改变。
总之人只有增强了自我价值感,才会有生存的积极信念。
家长要真正做到对孩子无条件接受,是需要自我修炼的,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虽然他们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劝导,表面减轻了对孩子的指望,但是内心仍有欲望,对自己不满足对家庭有苛求,孩子对这些都会有所感觉。
因此营造和睦的,真正有爱的家庭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家庭气氛,父母理性而沉静,对孩子不吝表扬,耐心而真实有爱地对待,慢慢等待他的自发转变而不是急躁催促。
自我修炼+静待花开,希望一切好起来。
由网友 冷笑1976 提供的答案:
无条件接纳和放手,就像眼看着一个病人
而不去医治一样。
孩子暴躁叛逆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原因可能出自孩子自身,也可能源自家庭。
要从根源上找寻该死叛逆的原因,比如太
过强势不懂沟通的父母会造成孩子的叛
逆,父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适当示弱,让
孩子知道父母也在成长,孩子能够平等对
待亲子关系,就会减少压力,减轻暴躁。
当然,我说的只是一个方面,具体的问题
还需要具体分析。
由网友 凡心凡雨 提供的答案:
我想用几个身边的事实来给你做个参照。第一个同事,孩子考上大学后,在学校喜欢玩网络小说,考试挂科,一度被学校劝退。后来妈妈主动提前退休,去外地陪孩子上学,带孩子做心理辅导,在延迟几年后,孩子保留了学籍,也毕业了,现在顺利结婚工作生孩子了,稳定下来。
第二个同事,孩子青春期叛逆,每天喜欢混社会,到处惹事。晚上不回家。同事和老婆天天到处找孩子,最终10几岁就在酒吧惹上事,拿刀刺伤了别人,被判刑。幸好出狱后没放弃自己,一直很努力,结婚生孩子以后,现在是一个驾校校长。
其他的,也有同事孩子高中退学的,也有孩子天天不回家的。
这些孩子和家长矛盾都多,因为一个要自由,一个要管束。
我感觉,最后走回头的孩子,都是家长没有放弃的结果。你不能不管他,得带他看看病,吃些专业的药,带他出去散散心,一起旅游。父母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彼此同心同力,把孩子挽救过来。
看着孩子这样,父母都很痛心。和孩子谈谈自己的成长,谈谈自己年轻走过的错路,谈谈自己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最后结果失望还是对的。也谈谈夫妻面对矛盾时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父母吵架就像你现在一样,但在心里,你的妈妈爸爸和你永远是一家人。没有不吵架的婚姻,但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出过分的话。
孩子肯定有想法的,或者有些心里偏差。让他说出来心中的不满,帮他排解,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脾气暴躁也得忍让,不能和孩子再争吵。
总之,家长从小不要对孩子保护过度,溺爱孩子,应该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
默默关心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等他,爱他,带他去精神科看下,也许需要住院治疗。
这样的孩子注定让你的生活变成人间渡劫,不要埋怨了,父母的不放弃,耐心和爱心,也许是挽救孩子最后的稻草。
楼主一定要有信心,要付出2—5年的时间,这不是简单的事。
至于学习,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申请休学一段时间。
切记,做任何决定,都要和孩子沟通,征得她的同意。不能自己觉得对孩子好,就去做。谈心也得问问孩子有没有时间,而不是上去劈头盖脸的说自己的。
看他玩游戏,可以问下他几点玩完,吃饭想吃什么,和他定个时间点叫他吃,一定要出来和家长一起吃饭,不吃就等下次,或者告诉他给他放着一会有时间在吃,不要让他在房间吃,不能强制他放弃游戏出来吃饭。
一点点把他当成丫丫学语的孩子,一点点给他,仔细看看他的变化,感觉他喜欢接受的东西是什么,慢慢去融化他。
慢慢的给他一些可以接受的关心,切不可给他的关心让他厌烦,厌烦按他的意思办,由着他即可。
努力总会有回报的。不试试就放弃孩子,任由孩子发展,孩子的将来怎么办?
由网友 博学的海风ic 提供的答案:
这种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我个同事,当他家孩子上初中时,他已经管不了了,小孩天天打游戏,上学也不去了,家长离婚,听说好像是父母离婚造成的,孩子先是赌气,后来直接就弃学了,现在好像大点被劝去学理发了,记得小孩小学时就经常发脾气,而且和别人发生矛盾动手动口是常态,他爸爸说孩子厉害点不受别人欺负,也许症结从这时已经开始了。
由网友 隐居三清源 提供的答案:
不太清楚心理咨询师的具体建议是什么,但很显然你对:"家长无条件接纳和放手"理解不太透彻。
叛逆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平常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有问题。
"无条件接纳"不是无条件地接纳脾气暴躁,为所欲为的孩子,而是无条件接纳一个可以普通平凡,可以有自主表达真实自我的孩子。无条件接纳"家长的过高期望给了孩子过高的压力;家长平常不够关注,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父母的沟通方式粗暴、唠叨、居高临下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等事实。
只有家长真正且先接纳事实,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且先做出改变,才能让孩子看到希望和榜样。
孩子叛逆,就是在反抗他认为错误的父母。父母不接受自己有错误的事实,硬性要求孩子单方面改变。只会让对抗情绪越来越严重。
"放手"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再要求他必须学习成绩达到什么标准,不再按父母的要求做违背孩子真实意愿的自己。
父母和孩子一起真诚地打开自己,跟孩子说:"爸妈也是在学习怎么做父母,从目前来看,爸妈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
让孩子不觉得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对他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肯定孩子优秀的地方:"哇,没想到这方面你这么厉害,青于蓝而胜于蓝呀…"
总之,想让孩子做到哪方面好,父母自己先做到。给孩子正向的榜样和引导,而不是指责和对抗。
由网友 ANAN朵朵 提供的答案:
坚决不能继续让他玩电脑游戏了,短视频和游戏真的毁掉一个孩子。放手不是放纵,原则性的东西还是要大人掌控,不行就让他休学几个月,但是家里网断了,也不要给他钱,经济上也给他断了,只管让他吃喝,没有网络没有同学和朋友一段时间,最好能带他出去徒步旅行一个月,亲近自然远离网络,也许还会有改变。
由网友 九阿嫂 提供的答案:
其实13岁的孩子、尤其是刚升入初二的娃脾气有变化很正常,家长要想想为啥会这样。首先,大多数小孩在小学阶段会比较乖,升入初一也没啥大的变化,因为TA们刚从小学升上来,心理的稚气与童趣还没消磨殆尽,加上初一的功课不是特别难,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
但是到了初二,功课难了许多,作业也多了很多,娃们经过在学校一年的打磨与成长,专注的小孩会变的更专注,成绩会更稳。散漫的小孩可能两个星期就会把功课落下掉到后面,TA成绩下降了自然脾气就暴躁,就好比我们成年人做生意一样,旺季心情超好,淡季有时回到家连话都不想说,甚至发脾气,一样的道理。
可是家长看到成绩掉了就恼火,开骂开咒,这时只会火上浇油,原本很乖的孩子就为了逃避挨骂就找事干:自然就上网打游戏是最好的出囗,家长看到娃打游戏就骂TA们叛逆不听话。
叛逆一词的意思是:故意跟家长对着干,唱反调。很显然,娃不是故意把要学习搞差的,TA也想考好,也想得奖状,可是每个班只有一个第一名,每当娃努力时,班里其他同学也没在睡大觉,别人还更努力,分数出来后每次都事与愿违,回到家又被家长劈头盖脸一顿骂,这时就好像一个做生意的成年人亏到血本无归回到家 被家人数落没本事一样的道理。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初一完毕后的暑假,我们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把初二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全部提前背下来,其次要把那些逻辑概念的东西全部过一遍,这样正式升入初二就差不到哪里去(初二寒暑假背初三的)。还有就是每次孩子考试之前(我们是走读生),孩子清早在刷牙或吃早餐的这个时间段,我们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朗读一些重点考点,家长大声朗读资料,孩子边听边刷牙、边听边吃饭,孩子利用吃饭的时间也背诵了题,这样孩子又记了题,家长也与孩子更亲密,这样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还有就是平时空闲时间多多与孩子一起运动,跑步和滑板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不是看TA们是大孩子了就放任不管,也不是动不动就找心理医生。
不论是和孩子一起学习,还是一起运动要长期坚持,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由网友 桃园心境 提供的答案:
家长不能无条件接纳和放手,这是毁了孩子的做法,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的管控自己的,父母再选择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就等于让孩子放任自流了。
家长可以和孩子平等交流一下,大家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做完作业,可以玩多长时间手机,平时多鼓励一下孩子,尽量不要激怒他。
如果孩子情绪过于不稳定,有多动症的孩子可以去医院用药物调理下,宁神补脑的药物可以稳定孩子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内分泌也是不一样的,情绪容易失控的,家长尽量不要实行高压政策。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初中生作业都要写到很晚的,紧张的学习氛围会让孩子产生焦虑不安和厌学情绪的,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保持平常心就好,只有心态平和了,才会有心情去学习的。
如果孩子厌学严重,可以带孩子去旅行,暂时脱离目前的环境,到大自然中彻底放松一下心情,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再带孩子去贫困山区走走,看下贫苦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是如何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感受不到生活的艰难的,意志力薄弱,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缺少吃苦耐劳的教育,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这是目前一个普遍问题的。作为家长只能尽力去解决了。
由网友 左手核桃右手串 提供的答案:
儿子没有发展成父母想要的理想中的样子,很正常。也没有哪个专家学者能保证把他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材。我的思路很清晰,如果说的不对也请各位大侠指正。第一步让家长的心理健康起来,不受孩子的影响过大,避免导致自身有精神和心理问题出现。第二步让孩子了解到网瘾的危害,开启孩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方努力,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但这两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设身处地的想,确确实实容易焦虑,所以一定要通过家庭的温暖去化解各种来自内外的矛盾,多开家庭会议,多总结多分析多找办法。另外,培养一些有益处的习惯,比如一家子一起做做运动,出去旅旅游,这样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困扰,希望可以帮到你。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