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向太阳的向日葵Smile 提供的答案:
尚书是我国保存的重要史料,又很高的文学价值,《牧誓》主要记录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前的誓词,内容是训示从征将领和联盟部落,要知道为什么伐纣,如何列阵共计,以及处理俘虏。
我看过典籍里的中国中关于牧野誓师的这一集,很震撼,演员吴越也展现出了武王伐纣的决心,"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给人很震撼的感觉。同时在剧情中也表现了纣王的残忍暴虐。百姓流离失所。
从《牧誓》原文也可以体现出来:"今商王受,惟妇[23]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24];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25];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26],是崇是长[27],是信是使[28],是以为大夫卿土,俾[29]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至于纣王的暴虐残忍,还比如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整体来讲,商朝的覆灭与纣王的暴虐无道有很大的关系,民心相背,是决定另一个国家能否长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由网友 用户空老聊 提供的答案:
在远古时代,人对外族与同族人都是非常残忍的,杀俘、活人祭是生活的常态,那时候还没有生命权重于一切这个概念,神权才是唯一的。三国时期还有客人看上丫环的玉手了,一会儿就蒸好摆上餐桌的事,食人族的行为直至上个世纪都还存在,中世纪屠城、近代的凌迟、满门操斩、屠九族。因此,商纣王的残忍是肯定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也毫无逊色。
由网友 画虾仁 提供的答案:
历史是胜利者书说的,同时历史人物评价又会随着后世环境时局的变化而变化。
有关真实的商纣王帝辛是好是坏本就争议较大。
不止是尚书,像《史记》之类的传统史书中,有关对商纣王(帝辛)的记载几乎没有好事:他贪色、奢靡享乐、滥用民力,发明炮烙等酷刑,迫害忠良、滥杀大臣,如杀鬼侯、鄂侯,囚禁周侯姬昌,挖心剥肺,废重臣商容,并逼跑了王室贵族、贤臣箕子,最终把600年商朝葬送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纣王的评价就是"昏君"、"暴君",以至于"桀纣"成为坏蛋君主的代名词。
但有新出土的文献在对于商纣王帝辛的描述却是天差地别:在那些描述中,帝辛是个改革创新派,削弱神权,增高奴隶的地位,在选拨人材方面也打破了贵族的世龚等等大有结束奴隶社会的迹象,可惜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就才是他这个天下诸侯共主败亡的原因。
一个三千年前的人物,我们无法去考证帝辛到底是好是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单从制度来讲远古帝王都是十分残忍的,而帝辛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奴隶社会,残忍程度是远超我们想像的,不止是他,就连周武王同样如此,也会拿活人祭祀殉葬。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