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神话传说,是怎么来的?是古人凭空编的还是真实的夸大?

由网友 紫韵文创 提供的答案: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同的神话传说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和发展,一般来说,它们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想象和理解,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内容,中国神话传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上古神话:这些是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主要涉及创世、创民、洪水、天地、日月、四时、五行等主题,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和幻想,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宗教神话:这些是与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相关的神话传说,主要涉及神仙、佛菩萨、妖魔鬼怪等超自然的角色和事件,如观音得道、八仙过海、钟馗捉鬼、妈祖传说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古时期人们对宗教教义的理解和信仰,也体现了人们对长生不老、超脱苦难的渴望和追求。

民间神话:这些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主要涉及民族英雄、历史人物、民间信仰等方面,如天仙配、白蛇传、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近代时期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继承,也体现了人们对爱情幸福、正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神话:这些是在文学作品中创造或改编的神话传说,主要涉及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的故事和形象,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西天取经、封神榜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近现代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奇幻、精彩纷呈的喜爱和追求。

由网友 品酒者 提供的答案:

人类文明,都是神话般产生的。何以故?试问天下所有人,谁在没有精神力量作支撑的情况下,能有完整缜密的思维?

古人所言的道,指一种空性造就的头脑。要想了解神话的来胧去没,必须成就这种道义,否则,逆向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知《道》、现实生活是内在世界的放大版本。。。。。

一切神话,记述的都是内在世界运行的事物经历!

由网友 国学礼仪传承杨侃 提供的答案:

在中国文化原创的先秦时期,中国人只信祖宗,不信神鬼。所以,中国主流文化只有历史传说,没有神话。隋唐以前的民间文学叫志怪或志异。

神话讲谱系,讲逻辑因果,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有前世今生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神话是宋元以后由民间文学创造出来的。如《西游记》《东游记》《封神演义》等。主流意识形态是没有的。

像《山海经》《穆天子传》《搜神记》《玄怪录》《太平广记》等,记载的都是传说、听说等不寻常人和事,既没有来因,也没有去果。严格意义上讲不是神话。是历史和现实人和事的记录。

不寻常的,超出一般生活认知的,五七八怪,真假难辨的故事,人都喜欢看。但不是神话。

神话一定是有套路的,有来由和去处的,有前世今生关联的。

由网友 口水丁羊羽 提供的答案:

都是真的,地球存在几亿年,人类也有几百万年的历史,而有历史记载的仅有三千年,以前那么长的时间有没有人类存在谁也不确定。

而在很多文明里都记载着人类是经过很多次轮回的,也就是人类文明并非只有现在这一个,而是有很多个。

比如西方圣经里的诺亚方舟和中国古代的大禹治水,表明地球上确实存在过一场大洪水,上次的文明就毁在全球性的大洪水中。再比如夸父逐日,后裔射日,这里的"日"指的是金乌,是一种三足鸟。现在人理解错了。

中国流传的女娲造人与西方的上帝造人何其像?都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女娲造人不正是用的泥和水吗?上帝造亚当是用什么做的?尘土。

为什么西方和东方的神话非常像?这是巧合吗?所谓的巧合必须有原因。

由网友 西堤说文史 提供的答案:

神话不是凭空生出来的,是人们想象和制造出来的;人们也不是凭空就能想象和制造出神话,而是源于人们内心的"困惑和不解"、"欲望和恐惧"、"目标和成就"等等需求!

人类的困惑和不解,对世间万物的不理解,催生了神话故事!

比如,远古的人们,不知道自己怎么诞生的,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就产生了困惑,就想象和制造出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同样的,西方人也想象出了"伊甸园",以及人类的祖先"夏娃和亚当"因为偷吃禁果,被上帝流放的神话故事。

人类对自身的存在有了合理的解释,就对生活于其中的天和地又产生了困惑,于是开始制造天地怎么来的神话故事。

只不过这种事出现的比较晚,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传播了已经几千年,"盘古开天辟地"到汉末三国才被制造出来,才开始流传。

这些创世神话的诞生,都是源于人们的困惑和不解。

可是,人们又是根据什么来创造这些神话的呢?总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了吧。当然不是,就像人们做梦一样,梦里总有现实中的依据。至于依据的多和少,则各个不同。

例如女娲造人的传说,将女娲想象成蛇身人面牛首的怪物,其中自然有人们见过蛇和牛的视觉原因,也有当初创造神话的时候,人类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自然而然地,把创世之身女娲想象成一个女子。

西方的创世神话,也有蛇的参与,估计是远古人类对蛇很畏惧。

人类的欲望和恐惧,内心的渴求得不到实现,恐惧得不到解脱,也是催生神话的一大源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死亡的畏惧。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长生不老和死后去那里,永远是一个核心主题,在任何神话故事里,都少不了,甚至以它们为中心。

比如,关于远古的首领黄帝去哪了,人们编造了各种神话,最常见的是,黄帝乘龙升天了,他长生不老了,也不会死去,所以人们见不到了。

可见黄帝的子民不希望他死,害怕他死,希望他在天上也能看着自己。

黄帝可以升天,普通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没机会乘龙,也没资格乘龙升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胆大的也想升天,于是有了"后羿的老婆嫦娥升天的故事",有了"乘龙快婿"的神话,有了得道升天的修炼过程。

一切的根源,自然都是人们畏惧死亡,对死亡的恐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

这种在掺杂了道德以后,就被分成了两个途径,一是有德者才能升天,一是无德着就会下地狱,去阎王殿,遭受种种折磨。

《西游记》是这类神话的集大成者,在这部小说中,各种神话类型应有尽有,有创世的,有长生不老的,有下地狱的,有得道成仙的,有渡劫的,有游走在阴阳两界的。可谓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例如,唐僧取经的原因,是金蝉子的转世凡胎要渡劫,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重新成仙,从而长生不老。

而沿途遇到的妖怪,都是怕死,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千方百计的要抓住唐僧,吃唐僧肉,原因是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至于里面的妖怪,都是各种动物成精,比如猴精,猪精,狐狸精,老鼠精,狮子精,大鹏精,大象精,乌龟精。

这些动物,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创作出来并没有那么难,甚至都不需要特别多的想象力。

至于唐僧本人,历史上就有可以借鉴的史实。

吃了蟠桃可以长生不老,吃了仙丹可以长生不老,吃了人参果也可以长生不老。

说起来,蟠桃这种东西,在西汉就是奇珍异果了,而仙丹,历来是道家修炼的核心,至于人参果,这种东西,在历史上都有迹可循,不能多说。

人们因为畏惧死亡,生出了阎王,牛头马面,生出了无常鬼,生出了十八层地狱。

看看十八层地狱的处罚,什么上刀山下火海,跟现实中的"凌迟"、"炮烙之刑"、"五马分尸"等等真实存在的酷刑比,也不见得多么骇人。

神话故事,大多是现实的映照或者夸大而已。

人类对目标和成就的渴望,激发了神话的创作,也生出了巫蛊一类邪恶的东西。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就是借鉴了神话,甚至人们为了达到目标和成就,创造出很多离奇的神话。

比如古代帝王,为了加强统治,欺骗老百姓说,自己是上天的儿子,是天子,是龙种。皆因古代人们敬畏天,崇拜龙。

龙这种生物,存不存在,一直是个巨大谜团,但是,龙的组成,确实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有鹿的角,虾的眼,牛的头,驴的嘴,蛇的身,鱼的鳞,凤的脚,人的须,象的耳,哪一样不是人类亲眼所见的,人类想象出的龙,只是人类所见事物的组合体,夸大体而已。

古代科举取士,也用鲤鱼跃龙门激励天下读书人。

以此也可以证明我前面的结论,神话故事,大多是现实的映照或者夸大而已。

到了后来,神话故事延伸到人们的现实生活,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生活,斗争,文化,思想,都对之毫无下限地加以利用。

为了"目标和成就",神话被继续创造和改写。

比如康熙末年,九子夺嫡,大阿哥为了整死太子,制造了魇镇,就是在太子东宫安放小人代表太子,只要自己一方留一个同样的小人,用针扎它,时间一久,太子就会被扎死。这种事,在清宫剧,后宫剧里特别常见。

往上追溯,比较有名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都是一样的套路,其根源,无非是权力斗争,神话只是被拿来借用的手段而已。

我们翻看《二十四史》,经常看到帝王和名臣的出生都充满神话色彩。什么父母梦见白胡子老头啦,梦见龙上身,梦见大蛇盘旋在自家房梁了,然后就妊娠了,生下了将来必定成大事的帝王或文臣武将。

其目的,无非是抬高身价,制造舆论,从而为该人的丰功伟业抹上普通人不要妄想的色彩。杜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后来者。

其大体思路无非是,你看看,我生来就有异象,是神仙看上的人,所以我可以做皇帝,我可以建功立业,出将入相,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别打歪主意了,好好的做牛做马,给我当奴隶吧!

由网友 V盟文史 提供的答案: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说起来神话这个词还是舶来品,它本身就包含着变幻和神秘莫测的因素,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神话的话,我觉得高尔基形容比较贴切。

他说:一般来说,神话来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其实人类从劳动到产生想象力,凭空想象出我们离开劳动的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神话并没有脱离实际生活,它其实是某一个时代劳动人民对他们所归属的空间时间,以及世界的认知。

所以我们在研究神话起源,以及历代神话故事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单独的来演绎和解读。

比如我们来看一下神话的起源,原始社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虽然没有我们今天因为房子车子工作各种原因产生非常巨大的压力,也不存在所谓的什么计划经济,他们只是一群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自然的奴隶。

为了生存他们不断的同自然作抗争,在长期的抗争和劳动基础上,他们逐渐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和空间有了一些比较幼稚的概念。

当社会进步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双手得到了一些解放,双手的解放促进了头脑的进化,原始人类逐渐基于现实产生了超现实的概念,比如风雨雷电以及森林中大火的燃烧,星球的运转以及各种神秘莫测的天像,他们都无法解释。于是他们把这所有不能解释的现象归于神的管束,他们将这所有的管理人称为神。

他们不仅对各种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连世界上存在的动植物,在认知上他们也存在一定的辖区,于是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概念。就这样宗教从蒙昧的对神的蒙昧的认知中萌芽,然后宗教统领主宰着人的思想将神的系统和对神的认知进一步完善。

其实这些神话和宗教的产生都是对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一种反映。他们对于自然界许多恶劣的天气气候和星辰变化无法解释,于是凭空想象出来神,神主宰着这些规律,然后所有的星辰运行的按照神的意志在运行。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神,希望神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他们无法解决的事情,比如我们非常出名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以及女娲补天。他们歌颂一切为人类生存而斗争的神,比如说神农、燧人王亥以及创立八卦五行伏羲、教人种植桑蚕的嫘祖等。

我们从流传的神话中还依稀能看到每个工具的产生、使用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这其实都是真实生活中遗留下来一部分东西故事化神化了的结果。后来随着还是社会时代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原始社会,产生了漫长的阶级对抗。

这期间产生的非常多但有反抗精神的神比如蚩尤、刑天、夸父等。而且为了显示等级的不同,统治阶级便把自己的祖先神化,你是统计自己的祖先们村呢威严显赫的天神而奴隶们的祖先则是匍匐在地上,向宋统治阶级下跪的奴隶。

但是即使神化了统治阶级的祖先,也无法阻止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反抗。于是他们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神由此滋生,这其中的代表有射日的羿,偷盗天帝息壤的鲧等,他们和蚩尤夸父刑天一样都是属于具有反抗精神的神。

由此可见神话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它们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社会生活基础的,也是作为艺术形态的一种反映,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实际劳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期盼加以创造而来。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由网友 苦行骑士 提供的答案:

关于神话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或许是很多人小时候一直想探究清楚的一个话题。中国神话传说内容丰富,独成体系,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等等上古神话,我们都是耳熟能详。但它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古人凭空想象还是有历史基础?

中国神话是远古中国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中国早期文学时代的产物。在人类产生早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不可能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来解释自然现象,比如太阳为为何会升落,天上为何会有月亮,人类是怎么来的,为何还有男女之分等等。

对于这些自然现象,我们的祖先感到很困惑,却又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借助于想象、幻想,创造出了一些能够自圆其说或让他们自己能够理解和解释的东西,包括各种上古大神。其实像西方的亚当、夏娃造人以及中国的女娲造人等,这些都是凭空的想象、幻想和联想。

这种想象的神话现象,在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是如此。就是现如今生活在太平洋群岛上的人,他们依然和古代人们一样,编造关于太阳、月亮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国早期的神话并不发达,根本没有神话的概念,但这并妨碍神话的存在。神话传说就是早期的文化,有些有文字记载,有些只是口耳相传。

我国早期的神话还是比较特殊的,由于很早就有了文字记载,这种文字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对早期社会进行考证的一个根据。早期神话记述多是具有历史性的,我们说的古人对早期自然现象不理解而进行解释的神话,则是到战国时期才出现的。上古神话,就是对远古历史所作的记述,中国古代神话是历史的一部分。

比如记载神话的《山海经》、《搜神记》、《神异经》之类,都采用了一种历史的记述方式。它们不光是在讲神话,而是在讲述一件真实的怪异故事。而汉代以后书籍记述的神话,如女娲补天、共工触不周山等,这些创世神话都是对先秦哲学思想中提出的理论的一种图解。

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多是历史的神话化,是指本来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人在传说中把它给神化了。但古史派却将神话历史化,比如黄帝、炎帝曾经做过天帝,并推出黄帝、炎帝这些人物原来都应该是神,后来被改造成上古帝王,他们从神变成了人。但这种说法在神话学界却遭到了很多的反驳,原因他们使用的史料太晚。

中国神话丰富多彩,有关于洪水和战争的,还有关于技能文化的。这些神话在古人的幻想解释中多方面地说明了天地宇宙、曰月星辰,呈现出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童真美丽富有趣味的艺术想象。中国神话在文献记载中具有极强的想象性,女娲是北方神话的最早大神,盘古则为南方神话的最早天神。

女娲是造人的始祖,盘古化为天地万物。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女娲炼石补天,挽救人类。中国洪水神话也有南北之分,南方多以雷公出现,北方则多与共工相联系。这类洪水神话主要表达了"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过程。它把洪水与血缘婚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关于鲧、禹治水的神话,则是塑造了中国古代两位治水英雄,反映了古代劳动者征服自然的伟大胸怀。日月星辰神话中,羲和被认为是日月的母亲。太阳常常与乌相联系,月亮常常与蟾蜍相联系,在日和月的关系上,神话以人类社会家庭关系加以说明,如把它们看成是父与母或兄与妹的关系。

中国神话在文学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神话是对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神话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关系。儒家思想对神话的影响很大,它们试图排除神话中虚幻想象的成分,以便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于是就有了神话历史化的倾向。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时期历史的回音,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它真实地记录了华夏民族在童年时代美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蹒跚的足迹。

由网友 爽爽地倚桑 提供的答案:

首先回答中国的神话传说是怎么来的?

倚桑认为,在未有文字之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与全球其他地方的原始人一样,将最早出现的神话故事通过口耳相传;在壁上绘画及用骨头、陶泥或石头造像三种途径流传后世。

两年多前,考古学家在印尼苏拉威西的一处洞穴内发现了一幅4.5万多年前的壁画。内容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在猎杀野猪和野牛的情景。这暂时是有考古遗迹可以印証的最古老的渔猎时期的神话描述。

发现壁画的考古团队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洞穴壁画,比欧洲同类型壁画早了2.1万年。

在中国发现的一批原始社会岩画,可算是国内迄今能够看到最原始的类似壁画。这些内容稚拙朴实、简练概括的岩画,是中国用壁画敍述神话的源头。当中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建平、凌源交界处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一些用赭红做颜料绘制成的勾连纹和三角纹等图案。

倚桑相信,这是与女神崇拜相关的记录,与最古老的神话来自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

上图的生殖女神雕像,巨乳肥臀,一副「好生养」的态势,是出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伦道夫的旧石器时代神像,大约制作于公元前2.8万年至公元前2.5万年之间。该石像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又叫"母神雕像"。

中华民族的女神中,也有女媧氏开天辟地;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可见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其实是原始母系社会形态的反映,将母系社会中兼具生殖力及有一双比男性灵巧的手可以采集食物;即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女性加以神化,再口耳相传下来的神话。

倚桑有理由相信,及后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进入父系社会才杜撰出来的,以抵消母系氏族社会对母性生殖崇拜的影响力。这时期壁画中的女娲图中的那个女娲,已经被绘成和伏羲氏捲在一起交尾的样子了。这也是原始社会发展成需要比较强壮及讲求体力多于灵巧双手的生产模式之后的社会发展形成的男尊女卑结果。

看来神话故事中的神,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被添上不同的描述。这新的内容,正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所以,古代神话都是起源于先民对当时社会形态中的缩影或夸张,既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完全真实可信的。随着社会形态、文明及历史文化的不断演变,神话的内容也会被不断的润色增刪而有所改变的。

你瞧这罗浮宫中陈列的女神维纳斯,和三万年前那个「好生养」的原始生殖女神维纳斯相比较之后,大家就知道经过代代相传的中国神话故事内容,与原来的分别大概有多大了。

中国古代神话,由比较单纯的母性生殖崇拜,到渔猎时代对捕猎能力的推崇,以至进入农业社会,开始关注天气稳定及雨灾、旱灾的影响而出现的后羿射日传说和种种赏善罸恶的雨神、河神、山神、火神及鬼怪魑、魅、魍、魉的出现,都是与上古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也足以反映农业社会形态下先民对善恶好坏,儆恶扬善的基本态度。

由网友 用户94738516596 提供的答案:

人类喜欢把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神化。归咎于神的作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很多自然现象理解以后,慢慢的我们现在都提倡无神论。

但是是不是就是说神话故事就都是假的呢?这个也不一定,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频繁在出现的一个故事可能就是真的。比如说东方和西方神话故事中都有关于大水的,西方的诺亚方舟相信都听过,中国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也都听过,对于这些事现在很多人都提出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神话故事在《山海经》上面都是有大量的记载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在对于先秦之前的研究很多都是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来的,而且这本书也是研究先秦时期中国地理历史最重要的一个依据。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神话故事就是古人捏造出来的,表现出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于追寻事物真理的精神,也喜欢探寻大自然的秘密。这个在现在来说人类都还是一样的,大自然的秘密我们现在了解的还不到10%,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寻,当然我不能再用神话的角度来解释了。

还有很多故事就是一些神话小说的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反应,比如说《西游记》里面的很多故事据说都是反应当时明朝时期确确实实存在的,比如说吃小孩心的,据说在当时就有一个大官专门吃人肉的。很多神话故事也是表现了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

所以对于古代的神话故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就说是假的,或者是真的,比如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故事那么肯定就是假的,是古人对于我们大地的来源的探寻。女娲造人就是对于我们人来的来源的探寻。神话故事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由网友 雅舍闲人 提供的答案:

神话是怎么来的?我开宗明义地告诉你:劳动创造了一切,当然劳动也创造了神话,劳动创造是神话的源泉。

神话属于艺术范畴,艺术起源于劳动。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自身,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精神世界。人们的劳动创造活动成为产生神话的源泉。说劳动创造了神话,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重大的劳动创造成为神话的直接素材

人类的童年时期是漫长的,凡是给人们赐福最多的劳动创造,就最容易为神话所吸取或改造。以火和水为例:

火的发明是伟大的,它使人温暖、熟食、驱赶猛兽。我国先民很早就能钻燧取火,《世本·作篇》《礼记·礼运》《论语·阳货》《管子·轻重戊》等古代中国的文献都有记载。火的发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于是人们就创造了有关火的神话。梁代萧绮在《拾遗记》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神话:"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乌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这样,我们才知道了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治水是上古的一桩大事。据地质学家考证,上古时期曾经出现世界性大水灾。我国古代也经历过多次洪水时代,《孟子·滕文公下》中说道:"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密。《书》曰:‘水警余。" 水者,洪水也。使禹治水。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先民根据大禹治水的故事,创造了禹的神话,说禹治黄河,在龙门岩洞有野兽衔夜明珠引路,并且有神授给禹度量天地的玉简。禹治长江,在巫山得到淫姬赐给的书,并有天神导波决川,禹治淮水,擒拿了叫无支祁的水怪,并让淮阴龟山镇压,禹自己还变成了熊,用四个爪子扒土,他的妻子涂山氏吓得变作石人,并生了启。

正是这样一些劳动创造,才使得神话更有生命力。

原因之二,有发明创造的杰出人物是神话的原型人物

著名学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说过:"对民有利益的人和物才被尊敬为神,神一定是聪明正直,不害民的。害民的是妖、厉、怪,不得称为神。神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然物,如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下至猫虎;一类是有关日常生活的物,如霤、门、行、户、灶;一类是曾为民创立新法,抵御大灾大难,勤民事劳苦身死,用武力驱杀暴君的古人。"

凡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有发明创造和突出贡献的人物,人们就经常把他作为神来传诵。如伏羲从事渔猎,教民结网,后稷教稼。以二龙神的例子来说:战国时的蜀守李冰是个真实人物,他在任守时,岷江常闹水患,给人民带来毁坏性灾难,李冰就率领人民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治服了洪水,使之造福于民。四川人民就修建了二王庙供奉李冰父子,编创了李冰斗蛟的神话故事。

劳动创造之所以能成就神话,原因在于神话本身不能完全凭空构想,神话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最终还是要取材手生活,离开了生活,神话之河就会枯竭。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