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生命之根,如何解决农民增收和土地荒废现象?_粮食是土地给的,与农民无关

由网友 老聂的生活 提供的答案:

要想解决农民增收,就必须增加土地的产出,单靠农业不可能解决农民增收,要靠农业副业俩条腿走路。

农民增收除了依靠国家的补贴外,还需要农民提高种植技能同时发展养殖业和小微企业,不能单纯的种植普通农作物。

我觉得在很多农村,要想农民增收,离不开乡村俩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要让农民清楚什么地方可以搞养殖业,什么地方可以办企业,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也可以招商引资,增加农民就业增收,工厂越多的农村,农民越富裕。

对于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部流转是不可能的,要循序渐进,毕竟还有很多人靠土地维持生活,农业部门在技术上指导他们种植一些高效农业。

对于农业合作社,我不是十分看好,在我们这里没有几个成功的,缺少的是有能力有资金真正想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我感觉土地流转是今后农村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减少投入成本,增加收入。农民可以用多种方式加入,但不能操之过急,因为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有很多漏洞和弊端,需逐步完善流转的规章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伤害,让农民真正受益增收。

大家都明白粮食是生命之根,离开粮食谁也活不了。那么当前是粮食重要还是钱重要呢?我相信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而且粮食也很便宜,一个人打一个月的工就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了。有的地方这就出现了一小部分撂荒现象。特别是一些条件艰苦不利于耕作的地方,出现了大面积土地荒芜,人口外流的现象,国家就要征求农民的意愿,或种地或流转。流转不出去的话,国家就收回土地,再妥善按排失地的农民,国家总不能让土地无休止的荒芜下去,肯定想办法解决。

土地已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种地的越来越少,一定会找到解决农民增收土地荒芜的办法,心急吃不下热豆腐。二十年后农村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会变得更好更美。

由网友 鹰城奋斗哥 提供的答案:

农民增收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含义:1.农民增收指的是在土地上的增收,也就是粮食的高产,粮种的优化,农民通过高产多产粮食,把粮食换成钱。2.农民增收必须从思维上转变,成立合作社,基地+农户,或者农村带头人办企业 ,农民可参股,农民又能工作增加收入,这重点是看农村的干部。农村流行这样的话,"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如果农村干部都能向王宏斌学习:"群众不富,我不富,民穷我富 ,是耻辱"。向黄诗燕学习:"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农民不增收都难,想不富都难。所以,农村、农民需要好干部。上级要把脑子活,有开拓创新意识,不在村委会净等着拿工资的能人,推荐、推选、安排到农村村委会、党支部。让农民快速增收 ,快速富起来,快速奔小康,乡村振兴也就能快速实现。

土地荒芜现象在农村最近几年基本上没有,有的农户本户不种地,可通过土地流转,流转给种地大户,流转土地的农户,流转土地有收入,出外打工有收入,何乐而不为。再者,政府土地、村委会等部门单位,加大宣传查处力度,对土地荒芜的农户进行政策法规上教育,对教育感化仍然荒芜土地的农户,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个人观点及看法,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老师及网友批评指正,虚心接受。)

由网友 未雨绸缪180973058 提供的答案:

千万不要跟风,人云亦云。农村土地荒芜,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造成土地荒芜往往是特殊情况,并不是农民主动放弃。比如有人到农村流转土地,讲好价钱,尤其能领到当地补贴的,合同一定就开始租种了。当等到第二年,亲自耕种一下后,承包者发现利润不大,尤其政府不再补贴,就出现违约现象。承包人撂挑子走人,由于有政府担保,农民也不接手再种,这就出现土地荒芜情况。这是矛盾产生的,确实不是农民主动放弃土地。实际情况是,那怕某一家庭,确实无力耕种,他也会租出去,多少收个租金。不是有的干脆临时种些蔬莱什么的,白白不种实在不多见。

至于如何保证农民增收。这需要国家立法,农民手中有粮食,就不要去进口粮食。并且保证农民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如今农民卖粮,价格不是自已定,而是粮贩来定。农民辛苦一季收的粮食,利润没有粮贩收一车粮食挣的多。只有规定最低粮食收购价格,不行由国粮代收,这也许才能保证农民利益。现在国粮不收,全由个人经营,农民增收确实没保障。

由网友 聪颖百事通 提供的答案:

大家好!我是甘肃大叔老宋,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我非常乐意回答题主的问题。

粮食是生命之根,题主说的非常对,俗话说的好,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如果一个国家因缺粮而使人民群众未能解决温饱,何谈发展经济?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只要粮草充足才能稳进军心。可见粮食有多重要!

既然粮食如此重要,为何农民不愿种地,弃地出外打工,出现土地荒芜的现象呢?原因可在?

关键词:粮价低,投入多,收获少

A,粮价低

现在按当前市场平均价,小麦每市斤1.2元,玉米每市斤0.9元,水稻每市斤1.30元,今年最近一段时间受国内国外疫情的影响,部分粮价起伏跌宕不定,但因国内粮食连年丰产,库存足,除玉米价有小起伏外,其它粮食作物稳中有降,如小麦,水稻因需求量减弱拍卖价下降5%,所以当前总体粮价还是低位运行。

B,投入多

粮价低,农资,化肥连年增长,根据本人种植一亩玉米的投入,1袋尿素100元,塑料薄膜一卷75元,种子85元,农药45元,耕地费80元等,工人费,按单人劳作30天,每天50元工费计算,总共投入385元十1500元=1885元。

C,收获少

以种植玉米为例,如果当地气候条件好,雨水合适,每亩玉米产量可达1500斤,按0.9元/每市斤算,1500X0.9二1350元,总收入1350一1885=-535(元),帐怕细算,农民种一亩玉米亏损(535一国家补帖50)元。

从以上数据可得知农民不想种地,使土地慌芜现象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增收和土地荒芜现象呢?

  • 解决方法

a,适当提高粮价,

强烈建议国家宏观调控粮价,适当提高粮食作物的收购价,限制最低保护价,使农民种有所得,提高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粮不见钱的现象,从而增加广大粮农种地的积极性,使农民种地增产也能增收。

b,增加种粮补贴

稳定粮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它是各行各业商品价格平稳的基础,粮价起伏跌宕,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所以在提高粮食价格有限的情况下,希望国家加大种粮补贴,降低种植粮食作物的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总之,要提高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减少土地荒芜现象,希望国家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和加大种粮补贴等惠民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产能增收,提高粮农的经济收入为好。

以上愚见纯属本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有不正确之处,希望批评指正,谢谢浏览!欢迎关注,下期再见。(原创首发,图片源于网络)

由网友 顺世随缘 提供的答案:

人人可知粮食是养活人的,当然是农民以食为天,其原因农业成本高于粮食的价格,这多年来化肥农药上涨,100斤小麦换不来一代化肥,种十亩麦子能收入多少钱,是随也会算帳,如果年轻人不出外务工,当今时代怎么生活呢,娶媳妇,养老归宗,功孩子读书,修房卖房,这全是大开资,在农业上再有多大的本事是能收入多少钱,只有养家糊口生活自保。

话又说回来,土地荒芜是时代发展而前行,经济繁荣而人于人之间相互进增,你有车我必须卖,你卖房我一定卖,是好的形势大区必人,并不是说土地荒芜,是年轻人跟本顾不上种地。

党中央对农村农民的所有一切事都清楚,在近几年大力支持三农,发展农村种植合作社,以土地抛荒流转于合作社,对年轻人外出务工继续发展,给农民工公资有法律保护,如在家老人以交通方便量力而行,是一或多或少耕种点庄稼,是为一家人着想,为生活自足。

目前通过疫情乱世,外出务工难以早活,挣钱难难挣钱,有外出务工人员返回,是农民在家不种地干什么,只有自然而然种地,可是如果真难早活无处务工是不是农民更贫穷了!

由网友 tianhengjin5 提供的答案:

谢谢来请!粮食是生命动脉,土地是生产之宝,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妇女,老人都在玩科音了?基本上很多人没有种地了,土地荐在荒废的状情,应该是是收回或者转让他人承包地,发展烟草叶的项目进展,在今年粮食已经涨价1块肆1斤,还买不到,甚至还可能出现1块伍1斤吧,非常紧张了,必须认真对待,希抓好空田,明年能种一凹苗子,就要种上,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算算账,有源有挖之深而广大之用,干部必踏实工作第一,管理体系结构,认真抓好粮食,荒田的形为,管查到户,这样才解决根本问题。

由网友 沐浴春风春雨曹维胜 提供的答案:

之所以说土地荒芜,其根夲原因就是种粮食不挣钱,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弃农投商或弃农打工,倘若粮食涨到10块钱一斤,又有谁会拋家舍业,背井离乡去他乡拚搏?再又说回来,就是粮食10块一斤,他也发不了财,其原因就是他的责任田是有限的。倘若他一家三口人,一人一亩半地,三人四亩半地,粮食一亩打一千斤小麦,10元一斤四亩半地四万块钱,加上玉米也就八,九万块钱,多么?叫我说不多,这八九万块钱除了地里投资加上日常花销,每年也攒不上五万。强烈建议:大幅度的提高粮价,才能使中国的土地不再荒野芜,农村的朋友们你们看看我说的在不在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