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自己的孩子非常平庸的现实的?_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年龄

由网友 以沫小语 提供的答案:

我是从儿子大学毕业才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平庸。

我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学习好,多才多艺,老师喜欢,别的家长羡慕,作为父母我也一直盼着孩子长大能大有作为。

高考时,儿子发挥失常,只考了个普通的211学校,他的专业在学校不被重视,自己也没有苦学,所以大四考研没考上,又错过了国考,然后校招签到深圳的中建某公司,后来事业单位联考随意报了离家近的本市某三甲医院的管理岗,没想到一路第一名顺利上岸。最终放弃了深圳的国企。

如今儿子已在医院上班已两个多月,被安排在人力资源部,工作不忙,从不加班值班,在家住,在单位吃饭,饭钱从工资里面扣,一个月也就二百多,三千多的工资虽然低但没啥花销。

孩子的同学大多考研,有考上走了的,更多的则继续复习进行二战,而我已逐渐接受儿子已工作的事实。

平凡的工作岗位,平凡的生活,芸芸众生又有几个是不平凡的?惟愿儿子以后的生活平安、健康、幸福!

由网友 重新起航重头再来 提供的答案:

从高一这次月考开始,我被逼无奈接受我孩子的平庸。以前从来不信,一直坚信我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是出类拔萃的,以后一定是国家栋梁之才。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一直非常优秀,小学经常是双百分,后来语文有作文后是数学英语双百。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包括英语演讲、文艺表演等,是他们班校三好的不二人选。

上了初中也是班里的佼佼者,虽然私立学校不注重升学(私立学校有自己的高中,希望优生进入自己高中就读,不希望你出来中考),但还是在中考的时候考上了省重点中学的清北班(学校最好的班,其次还有博士班、实验1班、实验2班和平行班)。

整个暑假我们都沉浸在喜悦当中,而且我已经给他做好计划,确立高考的目标:C9及以上大学,语文120、数学135、英语135、物化生270,总分660及以上。满怀希望,期待开学开始新的高中生涯。

没想到啊,开学一个月后的月考,直接把我拉回现实,希望破灭,万念俱灰。语文97、数学50、英语94.5、物理74、化学60、生物65,总分440.5(满分750,就是高考的科目,高考的总分)。班级倒数第一,学校912名(总人数1086)。

考那么差,我总觉得应该是偶然,基础又不差,怎么可能一下子变成差生呢,希望还有机会翻身。但跟了他几天做作业情况后,我接受了残酷的现实,现在已经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作业已经很难完成,每天晚上都得做到凌晨一点两点(同学基本在11点左右做完),第二天又没精神听课。恶性循环,很难有翻身机会。

无奈之下,我们终于接受了孩子的平庸,让他从零开始,只要身心健康就好。

虽然我们接受了孩子的平庸,但我们还是会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努力让其变得更好。接受孩子在现实中的平庸,但在心目中孩子永远是我们的天才、superstar!

由网友 淡泊waa 提供的答案:

小孩有没有出息,从小就可以看出来,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比如:

1,从小就不爱阅读。

2,做事静不下心来。

3,没有能够坚持的爱好。

4,除了完成作业,多一分钟的学习都不愿意。

5,从来没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6,遇到难题就放下,遇到难事就放弃。

7,离不开手机和游戏。

8,从不自己主动与老师交流。

9,不愿分担家务,拨一下动一下那种,动手能力也差。

10,胆小,不善于表达。

11,外出少,活动少,喜欢一直呆家里。

由网友 风度翩翩的沧州辉哥 提供的答案:

高中阶段,我是做老师的,教了半辈子书,我的儿子,小学初中学习都可以,可以说优秀,凭中考分进的县一中重点班,可一接触高中物理,尤其是在力学方面,怎么学都学不好,请过家教老师,上过假期补习班,但物理分数一直不理想,会电学,就是不会力学难题,孩子在物理方面尤其在力学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学知识有时候天赋很重要,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不学文科,可孩子出了不会力学别的知识都学的不错,理科的高考选择面毕竟比文科高。我知道孩子尽力了,17年考了个省重点大学,我很知足。

由网友 王大喵的 提供的答案:

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十分不寻常的智慧:一岁多就能背唐诗,儿歌一学就会。两三岁就开始喜欢做趣味数学题。自己看书可以看一天。小学之前,自己认识了几百汉字,老师吃惊的问她是否上过幼小衔接,她自己当着听课的校长和老师们很自豪的说:我看电视广告学会的会的[捂脸]

小学成绩不必说了。上了初中三年基本就没写过作业,老师都无奈了。初二初三青春期,开始厌学,每天为了去学校要干上一架,基本每天十点多才能押送到学校…对了,忘说了与她学习能力相对的,就是极不稳定情绪,极低的情商,折磨的我查了大量的资料,一度怀疑她是双相。但即使这样,依然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的自招生,中考360满分,她考了333。可能有人觉得不是特别高,那一年另一所同等学校的大学先修班(基本就是本市中考录取最高分数线)的录取线就是333。初中各科老师都评价说:咱班能出一个清华的学生,太聪明了!

那这个熊孩子是不是会很优秀呢?不是,我已经接受了她是个很平庸的孩子,因为她懒,特别特别的懒。现在青春期已经过去了,又懂事又体贴,非常有爱心,三观很正,别人眼里的好孩子。但是懒到什么程度呢?明年就要高考了,每天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只要放假必须睡到中午,今年过年天天出去玩,新年档电影看了个遍…写作业看心情…老师说,但凡她努点力就无敌了。现在成绩就这样不上不下的挂着,天天给我急的不要不要的。她有天很认真的跟我说:妈妈,每个人的技能点是不一样的,我身上努力的这个技能点就没点亮,这是没办法的事。第一次听见有人把懒说的如此清新脱俗…

有人会说还是太惯孩子了,严厉起来,帮她督促她。怎么可能没试过,每次尝试都会换来一摞医院病历缴费单和药,我们累着真生病给你看[捂脸][捂脸]

所以我也就接受了孩子可能就是会很平庸的现实,从清北梦中清醒过来,毕竟有个健健康康的阳光快乐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人家自己想的开,我还急啥[看][看][看][看]

由网友 静悦轻盈 提供的答案:

大概是初二吧!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一个职业是不培训就上岗的话,我认为就是父母。从儿子出生到初二,我都没有学过家庭教育,我认为我一个堂堂的博士生,难道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吗?知道孩子初二那年,我才知道答案是确定的:不能。

作为妈妈,我和很多家长一样 ,我因为自己的努力学习,从农村走到了城市,甚至端上了铁饭碗,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我是学习的受益者。所以我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我重视教育。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吃到了教育的苦。无数次的吼叫,无数次的歇斯底里,无数次的争吵,好几次的动手,家里鸡犬不宁,儿子成绩却纹丝不动……

一直持续到儿子初二,儿子班上有个同学不上学了,原本这孩子学习就是前十名的,因为人际关系,所以没有走出来。这一次让我从别人身上来反思自己,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用吗?难道孩子学习好,他的一生就会辉煌吗?难道他学习好,他将来的一生就会平坦吗?难道他学习好,就会幸福吗?孩子不上学,难道不是家长长期逼迫所导致的吗?孩子不上学,难道不是家长教育的失败吗?………我最后决定我接受孩子目前的现状,接受他自己的未来,人生是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过去无数次的唠叨,无数次的打骂,无数次的说大道理…孩子仍然没有长成我所想的样子,甚至可能还不如他原本自然而然成长的样子……我学会了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情。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会帮助他。其他的时候,我只是作为旁观者。孩子现在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结:接受孩子的现状,接受孩子的平庸,健康是最重要的。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去一步一步走出来。我们过多的唠叨只会导致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远,会让孩子与我们越来越对抗,越来越消耗。接受孩子,我们放松,不焦虑她的未来,孩子轻装前行,才是走出一条更加辉煌的道路,适合于他的道路。

由网友 小兔兔老师 提供的答案:

从上高中开始我慢慢地接受女儿平庸的现实的。

女儿去年开始上高一,第一次住校,种种的不适应,引起了孩子焦虑,一考试就睡不着觉,看见孩子努力执着的样子,我心痛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超市里的收银员,理货员都能养活自己,个个不都生活的好好的吗?

和女儿通电话,或在一起时,我很少提起过与学习有关的话题,毎次她谈起时,我都开导她,做事只要尽力就行,学习也如此。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必须劳逸结合,不能打疲劳战,休息是学习的保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女儿是我至亲至爱的人,愿她平安,健康,喜乐!

由网友 许灵溪 提供的答案:

我倒是比较清醒,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心里有数了,自己的孩子只是个平常的小孩子,当然,肯定不好说孩子平庸,这样是不对的。

因为之前我帮家里的哥哥姐姐带过几个小孩,两相比较,现实有点残酷。

我那时常做的一件事喜欢睡觉前教小孩家乡的土儿歌,那个儿歌比较长,大意是:

哭宝贝,上河西,河西奶奶不欢喜

拿铁❌,捣野鸡,野鸡飞,捣乌龟,乌龟爬,捣蟒蛇,蟒蛇游,捣皮球,皮球滚……

就这样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农村方言儿歌,这几个小孩子,最牛最快的孩子只要三遍就能复述,并且口齿清晰一点不错,那么长一段,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我儿,我要教好几遍,对,就是好几遍才能磕磕巴巴背出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捂脸]

后来自我反省,觉得自己也就一辈子这样一事无成平平无奇,普通一线工人,再看看祖上三代,三代农民,再看看儿父亲那一头,更加,唉!算了,遗传,基因,家庭如此,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呢?

这样想来,陪娃的日子过得还算舒爽,除了上学这几年被某些老师嫌弃有点郁闷外。

心态好了,养娃也算可以。我对儿的学习要求也就如下几点

首先,不许偷懒,做事要有始有终,勤快一些,

其次,学习可以不会,不会做没事,但一定要认真做,

学习是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艰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希望学习能做到未雨绸缪游刃有余,而不是学得心慌慌,兵荒马乱

我觉得能做到这样可以了,起点放低,期望不要太高,会发现,养娃绝对会是一个充满惊喜和希望的事情[玫瑰][玫瑰][玫瑰]

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平常,就意味着接受了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就对自己好一点,这样清醒的活着有什么不好呢?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