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的归宿在哪里?_50后的人多大年龄了

由网友 月到中秋月自明 提供的答案:

不管是50后还是几0后,不管是哪个官阶,哪个职级技级,甚至无级别的,最后的归宿,都是以"县长"级,到马克思老人家那里报到。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由被动到主动又被动的过程。人,来到世间不由自己选择(被动);离开这个世界(正常情况),不由自己决定(被动);唯有从能生活自理开始,到生活不能自理,中间这一段,是自己可以把握,这一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对这一段的把握,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一个人,对生活是什么态度,生活就对他什么态度。对自己负责任的人,生活也对他负责。或许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坎坷曲折,但负责任的人,多数都有相应的回报。自立,自强,自省,自重者,即便活得平凡,但不会平庸。立他,强他,警他,重他者,虽不是人人都接受,总能收获人间真情。

自立,即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一个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既是家庭的负担,也是社会的负担。人的能力有大小,耕田种地,引车卖浆,杀鸡屠狗,也罢;文治武功,安邦定国,也罢,都是在实现做为人的价值。前提条件都是先做到自立,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自强,自我的不断完善,丰富,提升。人的机缘各各不同,对自我的不放弃,便是自强。勤与懒,虽不一定能决定人生高度,但决定人生的厚度。

自省,能够自我检讨,便是自省。趋利避害,从善拒恶,天灾虽有不预,人祸必多得免。且自省者,自立自强路宽。

自重,有所为,有所不为,便是自重。义无反顾,勿染奸佞,善小不辞,恶小不为,君子矣。

立他,嗷嗷待哺,蹒跚学步,呀呀学语,食以哺之,扶以立之,仁以教之;人遇困厄,援之以手,人遇歧路,鸣声示警,人有良行,勿悋美辞。行凡此种种,皆他之立强省重也。

人的一生,无时不是修行,至于际遇,仰天安命。但能修立强省重四德,虽天份高低,深浅有差,又何患归宿无依?

承平时景,政通策润,物阜年丰,而儿存孙在却戚戚然于养者,四德之不修者也。

由网友 严德荣 提供的答案:

所谓50后,目前大多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这部分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解放初期、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文革、计划生育等年代。由于那个年代的各种因素,他们没有真正过高的文化知识、较好的工作单位、稳定丰厚的经济收入。又恰逢国家计划生育、只准生一孩政策实施。因此,我认为,这部分人,特别是农村老人,以下几个方面就是他们的所谓归宿。

一是难解后顾之忧。他们由于读书不多、文化不高,不可能有较好的工作或职业,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仅靠种田或打工出苦力挣点钱,还要负担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到老,既没有企事业单位到龄发放退休养老金作生活保障,也没有过多的经济积蓄,因此,存在着养老中、正常的基本生活实际困难。

二是儿女负担过重。由于计划生育,只准生一孩。儿女们除了需要外出拼命挣钱,积蓄巨额资金培养下一代读书、购房、生活等消费。还要负担双方至少四个以上老人、日常生活和看病等各项经济开支。因此,他们的经济负担不堪负重,很难赡养老人。

三是打工无人肯要。由于这部人,大都没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有退休金养老,儿女们生活负担又较重。仅靠国家每月发放的二百元左右基础养老补助金,或买了城乡居保、每月仅有三百多元的养老金。这点钱,连日常基本生活都很难维持,更谈不上平时生病所需高额医疗费用。因此,为了生存,他们到处找打临工挣钱。但因年龄偏大、体质较差,无任何企事业单位愿意收留。只有找那些私企老板做点保洁、管理花木、工地小工等脏苦累、年轻人不肯干的工种。拼着老命、死撑活挨,挣点苦命钱养老。

综上所述,他们生不逢时,辛苦一生无多少经济积蓄;儿女们当今各种生活消费负担较重、赡养不起老人;到老打工挣钱无人肯要、挣不到钱;又无较高到龄退休养老金作生活保障,仅靠国家每月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或城乡居保,很难维持日常基本生活。因此,他们只有无奈接受顺其自然、死撑活挨、听天由命的归宿。

鉴于上述问题,我建议国家对50后以上老人,要适当提高他们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切实解决这部分老人们日常基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也能过上晚年幸福生活。同时,建议目前年龄还不算太老、且身体尚好的50后,应趁着自己能动,尽力创业打工多挣钱,以解决目前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等现实问题!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对此有何看法,可各抒己见!(原创)

50后的归宿在哪里?_50后的人多大年龄了

由网友 张先生有话好说 提供的答案:

中国50后,和新中国一起长大,从小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永远跟党走,反帝防修不变色!"

中国50后,经历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是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的见证者!实践过计划经济,也看到了市场经济,最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现实意义,这是90后,00后不能够的!

中国50后,和新中国同甘共苦一起长大。共同的艰辛,一样的磨难,一样的"经风雨 见世面",一样的坚强勇敢聪明智慧,为新中国的高楼大厦增砖添瓦,无私奉献!

如今,中国的50后和大家一样,在和平和睦的祖国安详乐观淡泊地生活着!

当然,日出日落,星转斗移,如今的中国50后都是爷爷奶奶一辈的了,是大家尊老爱幼的主要对象。"花甲""古稀"之年,追求长寿的人,都会有的!只要悟透人生,正视生死,知道宇宙发展的自然规律,淡泊名利,潜心修炼内心世界,天地万物都会和你共存同生!有一个好的心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中国50后,——

是一曲悲壮的歌,风知道!

是一首慷慨的诗,雨明白!

是一个精彩的梦,天笑了!

是一幅绝美的画,地欣赏!

心态平和,安度晚年。

向中国50后的爷爷奶奶们问好,致敬吧!

————此致

敬礼!

由网友 李少军lishaojun 提供的答案:

他们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参与者,为强国富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后代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参照给予打天下者的优厚待遇,可适当给建天下者的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不必优厚,安居乐业即可(吃、住、医、教无忧)。

由网友 刘老头8072 提供的答案:

我是50年的,从事农业农民,进入了古稀之年,儿媳上班工作,看带孙子接送上学,租房居住月租4oo元,生活自由,生活有保障月养老金2336元,温饱有余。活一天算一天,开心一天,接受现实顺自然发展规律,正视生死听天由命,最好的归宿病重时,不过度治疗不抢救申请安乐死。

由网友 宛云018 提供的答案:

什么意思呀,50后怎么了?我觉得不论几0后都是一样的归宿吧。每个人不管起点高低,都是黄泉路上的行者,终点都一样,不论迟早,殊途同归啊,只不过是路上的风景各不相同。

50后离终点比较近啦,无论这一路多坎坷多艰辛,都已经走过来了,以后的日子多多珍爱自己,少操心其他,愿余生无恙,安然祥和![祈祷][笑]

🌷健🌷康🌷长🌷寿🌷

由网友 古时月正圆 提供的答案:

要说50后归宿在哪里,本人认为:大多归宿田野上,只有素菜沒鸡汤,

小数城里有保障,有吃有車也有房。

50后生不逢时,老来多忧。单靠国家政策解难,财政压力太大,困难重重,依靠后代养老,更是处境尴尬,迷茫无解。命运如此,只有悲叹中得过且过吧!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0360.html